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传统普洱茶文化

找到约2,892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黄鹤楼下说普洱 普洱茶文化武汉传播中心正式启动


2021年9月12日下午,在武汉茶博会的主活动区,高朋满座,一件关于鄂滇两地的茶界盛事正在进行,在武汉三镇的茶界大咖、茶人、媒体朋友以及茶友们共同见证下,由《普洱》杂志社发起并推动的“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在武汉启动。这是《普洱》杂志15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意味着又一个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将在九省通衢的“东方茶港”武汉展开一段普洱茶文化新的旅程。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现场致辞,为整个启动仪式拉开了精彩的序幕。罗洪波在致辞中说道,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来到武汉意味着一本杂志在这里启航梦想与向往,让世界都能感受和体验一种健康和向善的生活方式,中国茶的生活方式。云南独有的生物之妙,孕育了普洱茶及其文化,还有景迈山申遗的国际元素,普洱茶及它的文化体系一定会是未来全球最为活跃的中国元素。2021年《普洱》杂志迎来15周年的重要节点,我们本着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健康共享的宗旨,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将面向全国推广,以文化助推产业发展,让其成为普洱茶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及普洱茶文化的重要“IP”。

之后,武汉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创始主席黄睿致辞,她围绕着茶文化助推产业的重要性分享,她说:“天下茶文化是一家,千百年来,已经融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对文创工作者来说,通过文化创意能够让更年轻的消费者接受茶、热爱茶、传承茶是我们的使命。”

武汉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创始主席、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黄睿

“黄鹤楼下说普洱”嘉宾对话茶文化

启动仪式的重头戏——“黄鹤楼下说普洱”对话环节正式开始,我们聆听了武汉市茶艺馆行业协会会长鄢向荣、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石艾发、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太俊林以及《普洱》杂志运营中心总经理温瑞娟的专业分享。从茶文化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普洱茶在武汉以及全国市场的热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到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的价值和作用,讲述了一段普洱茶的江城故事,更呈现了普洱茶的未来和价值。

武汉市茶艺馆行业协会会长鄢向荣

鄢向荣会长表示,茶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全社会对茶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茶的出品是为了让更多人喝到茶,喝到好茶。所以,消费者都需要了解茶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对生活有什么好处?随着对茶文化的体认更加深刻,才能让人们更好的喝茶爱茶。作为茶文化相关的从业者,其实应该好好的钻研,做好这篇茶文化的大文章,并且面向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茶文化的普及,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石艾发

石艾发会长表示,普洱茶在湖北的消费市场表现很不错,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比较深刻,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普洱》杂志创刊十五年至今,作为一个茶文化的传播者,我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困境与坚守,相信《普洱》杂志能够越办越好。同时,茶不仅是一种产品、产业,更是传播中华文明及其礼仪规范的媒介,继承和发扬中华茶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所以,茶文化的活跃能够延长茶产业链,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不言而喻。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太俊林

太俊林说自己在行业内的时间久,可以说是伴随着普洱茶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但是,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讲,普洱茶还在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普洱茶发展比较晚,“越陈越香”的特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今后普洱茶的发展还得在基础上下功夫。需要在消费端下功夫,要通过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树立起商品等级的标准,一方面可以给到消费者信心、安心,一方面也可以反过来给生产提供科学高效的指导。

《普洱》杂志运营中心总经理温瑞娟

温瑞娟在被问到疫情之下《普洱》杂志难不难的时候,回答道:也难,也不难。在疫情之下,不仅是普洱茶领域,整体的经济都很有压力。对于《普洱》这样一本传统媒体来说,困难和危机不可避免,但是,温瑞娟表示,我们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努力。包括,围绕热门话题和事件,进行多形态的策划和创意输出,还独家策划了辅助传播和普及普洱茶知识的多个专项,以助力行业的复苏和发展,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嘉宾共同助力普洱茶文化武汉传播中心启动

湖北省茶叶学会会长宗庆波、湖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孙冰、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贺毅、民盟湖北省委文化体育专委会委员、武汉文创会非遗专委会主任安亚、《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华巨臣集团副总裁杨文明、水木丹青创始人许炜、武汉丽木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媛再次来到台上,5、4、3、2、1……在全场茶友的见证下,八位嘉宾共同以自己手中的力量,助推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这棵小苗,相信它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开枝散叶,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茶文化之树。

随后,墨江米地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汉丽木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媛与《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普洱茶文化武汉传播中心的正式启动。王媛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会通过坚守和努力让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在武汉发挥更大的作用,落在实处,服务大众,也诚挚邀请业界同仁和文化界的朋友都在加入这份大健康事业中来。签约后,罗洪波还向王媛赠送《普洱》杂志创刊号一本,留下一份属于江城的珍贵纪念。
一本珍贵的《普洱》杂志创刊号留在了大美江城
目前,普洱茶文化传播中心目前已经正式落户在丽江、济南、昆明以及拉萨等地,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为普洱茶以及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共同助力,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喜爱普洱茶,也让普洱茶成为更多人的生命陪伴。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的文化涅槃:为普洱茶文化喊魂寻根

普洱茶本就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质,在古老的马道上,在深山广袤的密林里,在少数民族的风情中……

时间之于普洱茶文化,赐予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无数普洱茶文化的践行者为普洱茶以文喊魂,修复与再现了普洱茶的往日历史,推动了当代普洱茶新文化的滚滚车轮。

茶马古道

丨普洱茶文化之魂丨

自唐宋起,西南产地的茶就因一项被称为“茶马互市”或曰“盐茶互市”的贸易活动而在流通着。刘健的《庭闻录》在清初时期这样记载:“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3月,北胜(今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杰以云南评定,遣使几墨勒根赍方物求于北胜州开茶市,以马易茶。”这是一条关于云南的茶马贸易的确切史料。后来丽江府改设流官,且交通较便,茶市改设丽江。藏族商人每年自夏历九月至次年春天,赶马队到丽江领茶引,赴普洱贩茶。从丽江经景东至思茅,络绎不绝的马帮成群结队,每年贸易额有达五百万斤之多——这就是当年因茶繁荣的茶马古道,它打通了一条与藏区人民紧密连接的通道。

1729年(大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今天的宁洱县设置了普洱府,1736年,在思茅设立官茶局,从此思茅成为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清檀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思茅城商贾云集,普洱茶贸易异常兴盛。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都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思茅与普洱之间的这条路上。

后来,因为社会动荡、战争、清政府腐败等种种原因,茶马古道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迅速衰落,也被废弃了。

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在古人留下来的几条老路上徒步行走。在这几条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古道上,就连吹过的一阵风都不愿意过多停留。正是在这几乎快被彻底废弃和遗忘的道路上,他们凭借着文人的特殊敏感,用近似诗人的感觉去触摸这条曾经熙攘的古道,想发掘出眼前这条无名神秘古道的某种幽远而又深沉的内涵。第一次,他们把这条无名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两年之后,这次随意诗意的命名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概念,这四个字,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

随着田壮壮的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第一部纪录片《德拉姆》的拍摄,茶马古道彻底火热起来,国人们通过这样的影像,看到了怒江峡谷、古道、悬崖、激流还有碎石坡,田导演用光与影的艺术给人们带了视觉上的冲击,真是表现了云南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从此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一种涉及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多维度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的进行大力地推进了云南地方史、地理文化、民族历史的研究,成为一场极为成功的云南地方传统文化的整合运动。

二百多年间,世序更替,人事浮沉,无论是普洱府,还是普洱市,都与茶马古道从始至终地共同见证普洱茶历史的变迁。茶马古道,最终成为了普洱茶文化的灵魂,围绕这条古道上的所有一切也都热了起来,而随着茶马古道流动的最重要负载物——普洱茶,此时则顺理成章地将茶马古道文化融入其中,同时也将这场由茶马古道引发的普洱茶文化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

生态文化

丨普洱茶文化之根丨

如果脱离生态给予的补养,普洱茶只是一株失去生命力的植物,普洱茶文化若没有生态文化这个根基的存在,讨论其他任何文化都将成为空谈。普洱茶文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寻根”的文化,这也是普洱茶与其他茶文化最大不同的特点。这种普洱茶文化的根,不仅来自于茶马古道和大量文献书籍,流传至今的传统制茶工艺和民族茶俗,除却这些可见的“物质之根”外,这个文化之根更多是来源于精神,这种精神被孕育在一片广袤鲜活的大地之中。

这片大地生长着普洱茶,地处澜沧江中下游的云南高原。从古至今,这片区域都鲜有人搅扰,属于少数生态环境较为完美的次原生态地理区域之一,大自然原生的魅力在此一览无余。茂密森林中,保存完好着很多古老的树种,种种数据证明,这里就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茶所生长的这片土地,因为这个理由而具备的人文和地理价值在所有茶类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2015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曾经在云南普洱市举办的国际茶节上,向国内外所有来宾发表演讲《普洱对我之所赐》:“普洱的人们直白地告诉我,他们在努力发展多种产业、提高收入的同时,一直在欣赏着、享受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钱不是坏东西,但是当它引得人们整日急急忙忙奔跑、钱财冲击了家庭、寨子以及民族之间的和睦、毁掉了青葱静谧的山林、再也听不到真正动情的情歌的时候,那是幸福吗?在景迈山中,埋藏着几十亿吨上好的铁矿石,如果茶山变成了矿山,所污染的就绝不止景迈山,可能将是那一带目光所及的所有山山水水的茶园……他们(普洱人)的确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在呵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想,来到这里的人们中间,任何人的心灵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

这段饱含深情的言语,说出了那些常年生活在钢铁、水泥、污染、雾霾和焦虑中人们的内心,他们忽然发现了自己的身心灵不知有多么渴望这片叶子。如今的人类离“茹毛饮血”,“战胜大自然”的时代已经太远,“生态文化”点燃的新火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流行全球的主流文化。

换句话说,是生态文化让普洱茶文化看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茶中的地位。生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迅速崛起,这个也是普洱茶文化复兴的最大秘密。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的文化涅槃》

作者丨水苍玉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2016年10月刊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韩普洱茶文化交流会

中韩普洱茶文化

交流会

依山带水,美美与共

中韩两国,是依山带水的友好邻邦

中韩共谱普洱茶文化盛宴

今天,在韩国首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韩普洱茶文化交流会,标志着中韩两国普洱茶文化领域合作的深化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巩固。


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全球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值此良机,2023中韩普洱茶文化交流会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北京橙众娱乐文化传媒公司主办,云上文化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和韩国的茶文化爱好者、专家和从业者,他们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活动包括韩国茶艺表演、茶叶品鉴、云南傣族,布朗族祭拜茶神树舞蹈表演,茶文化座谈会和茶文化展览,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两国茶文化的良机。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中韩两国普洱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普洱茶的传统传承和现代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开幕式上,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海外联络处负责人董峻宏先生,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秘书长黄珊女士亲临现场,携云南省内8家著名普洱茶企业代表亮相韩国首尔。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全省性普洱茶行业组织,负责管理“普洱茶”地理标志商标。多年来,协会协助政府开展行业服务工作,充当政府与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凝聚全省普洱茶生产、流通、科教、管理等各方力量,致力于提升普洱茶品牌影响力,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挖掘和弘扬普洱茶历史文化,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维护本行业、茶农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会期间,董峻宏先生以及中韩两国茶叶行业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银燕女士、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军先生、勐海崇冠茶叶有限公司黄菊女士、云南茗片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华云先生,大理南诏普洱茶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鹏春先生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及学校的情况。董峻宏先生强调了茶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两国在普洱茶领域紧密合作的意义。他们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普洱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圣水洞快闪店的普洱茶文化展览。此次展示是在韩国圣水洞首次举办的中国茶类快闪店活动,展示了中韩两国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参观者得以欣赏茶具、茶叶、茶艺表演和茶文化艺术作品,深切体验以景迈山为背景的少数民族茶生态文化圈的多姿多彩。展览为圣水洞年轻客群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以当地年轻人所熟悉的文化传递方式传播普洱茶乃至普洱景迈山的茶文化生态,实现了两国间文化交流与体验的“新潮流、新动态”。

2023中韩普洱茶文化交流会主办人齐霖、单嘉宁在韩国学习生活了十年。他们是韩国文化传播高速发展的见证者,对两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体验。他们期待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共同繁荣。他们希望借此次交流会之机,为两国文化交流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此次交流会为中韩两国普洱茶文化合作与发展搭建了坚实桥梁,预示着未来在普洱茶领域更多合作与交流的可能性。我们期待着见证两国茶文化的蓬勃发展与传承,促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和友谊的不断加深。

来源: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81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