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品种改良

找到约1,142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勐海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茶叶品种改良基地勐海镇片区设立

科学、合理、有效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帮助茶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推动茶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始终坚守的理念!

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这次的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勐海镇片区)选于隶属云南省勐海县勐海镇南边的勐翁村!距勐海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东邻曼短,南邻曼稿,西邻勐阿镇,北邻勐宋乡。全村国土面积69.03平方公里,海拔平均1176米,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318.7毫米。

据了解,茶产业是勐翁村的主要产业,但因缺乏完善的茶园管理模式,没相对应的选择适宜自己土地环境种植的优良品种的能力,导致茶叶品质不佳,产量低的情况!

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质量,勐海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会长方莲香女士多次考察,在主管单位和茶科所多位专家的指导下,在勐翁村中调研走访、村民座谈,反复论证,不断改良嫁接技术,结合本村实际,并最终决定以“嫁接”适宜的优良品种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使命!

方莲香会长与常务副会长杨坚林先生共同邀请原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汪云刚教授等几位专家前往基地视察调研。几位专家仍不断进行对嫁接技术不断改进升级,做到精益求精!

作为普洱茶行业的学科带头人、重量级茶科学专家的汪云刚教授表示:“在茶树嫁接改良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引进茶种,更重要的是学习改进嫁接改良和茶园管护的技术!同时强调自然肥料是最好的肥料,是能提升茶叶品质的肥料!”

虽是冬季,这繁忙的景象、葱绿的茶园,以及整地、除草修剪的茶农,能让人仿佛置身在生机盎然的春天!

此次调研结束后,我们明白需要“认真找差距、补短板,为民服务解难题!”希望勐翁村的茶产业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勐翁的高山荒山即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原标题:勐海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茶叶品种改良基地勐海镇片区成功设立!

注:内容来源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作者杨文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顺场乡:改良茶叶品种 促茶产业提质增效

连日来,顺场乡积极抢抓秋冬良好天气,开展茶叶品种改良工作,用乌牛早和龙井43两个品种替换原来的杂乱品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近日,记者来到水城区腾鹏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顺场乡营盘村的茶叶种植基地里,只见虽然大雾弥漫,但二三十名工人正在基地刚刚开垦好的土地上有序的忙碌着,经过画线、掏沟、栽苗、踩实等工序,一株株嫩绿的小茶苗被整齐地排列在地里。

茶叶品种改良种植现场。张浩摄

“我们原来的品种是福鼎小叶,经过多年的补植补种,导致品种有点混杂,品质下降,与市场没有竞争力,经济效益差。”水城区腾鹏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祥辉说出了如今进行茶叶品种改良的原因。

徐祥辉告诉记者,2010年他就开始种植茶叶,虽然也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他坚持了下来。2017年,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并开始盈利。在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一共带动当地贫困户176户376人增收脱贫,并解决385人稳定就业。

工人正在对茶树幼苗进行剪枝处理。张浩摄

“今年虽然受到干旱的影响,导致茶叶产量有所下降,但我们的市场已经逐步打开。如今,我们的茶叶已经销往山东、广东、浙江、陕西等多个地区,所以我们今年的收益和去年基本持平,大概有800余万元。”徐祥辉介绍。

茶叶销路打开了,合作社的效益上来了,但并没有达到徐祥辉的目标。在不断的摸索中,徐祥辉发现合作社种植的茶叶存在品种混杂、产量和质量低等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得不进行品种改良,用更优良的品种替换原本不好的品种。

工人们正在基地里忙着栽种新的茶树幼苗。张浩摄

徐祥辉坦言:“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来进行品种改良,把现有的2300亩茶叶面积改良到70%左右,实现提质增效,从而提高我们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促进我们合作社发展。”

顺场乡是水城区茶叶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每年的茶叶采摘和管护,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就近就业机会,带动就业,小小茶叶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统计,顺场乡全乡现有茶叶种植面积9800余亩,涉及营盘、娘娘山、九归三个村895户3576人,2023年全年产值为1400万元,其中春茶产值590万元,夏秋茶产值810万元。

记者:张浩

来源:水城融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携多位专家深入茶叶品种改良示范基地调研

挖掘和发展茶文化,以文化作为软实力带动勐海茶产业发展,帮助茶农改善生活水平是我们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的初衷。

近几年以来,得力于高品质高山生态茶和古树茶强劲的带动力,云南茶产业特别是勐海茶产业得到了爆发式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万亩”为单位的后现代茶园已是略见不鲜,其中尤以大益等几家龙头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模式作为榜样。

然而,剥除大型龙头企业得当的管理之外,还有许多小面积的、甚至是不连片的茶园,这些茶园大部分属于茶农所有。茶农朋友除了缺乏完善的茶园管理模式以外,在最初栽种茶苗的时候也没相对应的选择适宜自己土地环境种植的优良品种的能力,从而导致品质相对较低的现象存在。品质低,也就卖不上好的价钱;价格上不去,茶农的生活水平自然就得不到质的改善。也不能说是恶性循环,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为了探索一条能够有效改善茶叶品质之路,勐海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会长方莲香女士几经周折,在主管单位和茶科所多位专家的指导下,决定以“嫁接”优良品种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使命!

方案选定之后,就要付诸实施,示范基地的选择问题就摆到了桌面上。在还没有得到正确答案之前是不可能直接找茶农的,因为如若失败,那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对于茶农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在方莲香会长和学会领导班子一筹莫展之际,勐海福盛茶厂的彭志庆厂长向我们伸出橄榄枝,以该厂自有的数千亩后现代茶园作为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的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待卓有成效后向我学会会员茶农推广。

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的品种改良示范基地,采取了彭志庆厂长多年的嫁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上图组为方莲香会长与常务副会长杨坚林先生共同邀请原勐海县县委常委、县长、现勐海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彭福源先生,原云南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原所长汪云刚教授等几位专家前往基地视察调研。

调研路上,彭福源老县长身体力行,虚心听取方莲香会长和彭志庆厂长的品种改良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且在参观完前期的品种改良示范园之后,彭福源老县长对大家的劳动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茶产业的发展总结以及对勐海茶产业美好未来的展望!

参观完前期示范园之后,汪云刚教授和彭福源老县长依旧意犹未尽。在得知我们示范基地的后期嫁接正在山顶茶园开展作业时,两位老先生和其他几位专家也都按捺不住,积极要求前往。

作为普洱茶行业的学科带头人、重量级茶科学专家的汪云刚教授,一进基地就习惯性地自主研究起来,并且还向嫁接师傅交流操作手法和工作心得。仔细调研一遍后,又与随行的几位专家交流分享,并对整个流程环节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次调研结束后,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方莲香会长表示:经过今天的调研,感谢老领导和几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和对我们工作给予的肯定,同时也对该项工作在未来的开展有了足够信心。衷心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的帮助和支持!

图片/文字: 汤梦阳

注:内容来源勐海县民间茶文化研究学会,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3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