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的历史与名茶传说

找到约358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藏茶的历史

  藏茶的历史一篇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文成公主入藏,藏始有茶。藏茶,古来和亲美誉之茶。藏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日照酷烈;故日'“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民喜食牛羊、奶酪、青稞等高脂肪、高蛋白之物,故又称"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其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世代班禅,莫不视藏茶为圣物;往来活佛,无不以藏茶为甘霖。于是'茶马古道”兴盛于民间,铭记于宋史,蜚声于海外。千百年来人背马驮,络绎不绝;汉藏--家,以茶为亲。藏茶,藏族同胞民生之茶游牧民族寻根之茶是也。

  关于藏茶起源的时期,主要有以下线索和史料:唐初:《隋唐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茶叶一直是汉藏贸易的大宗。茶叶是藏族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吐蕃不产茶,靠与内地的交换中获得。内地的茶叶已销往吐蕃;641年:《西藏政教鉴附录》“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文成公主于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入吐蕃。

  632-65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茶叶输入藏区之始正是藏文创字之时。”松赞干布鼎盛时期(632年迁都拉萨至650年逝世)派出以吞弥桑布扎为首的十六名贵族子弟到天竺(克什米尔)等地留学,创制了有30个字母的藏文拼音文字。

  676年-704年:藏族民间有小鸟衔茶的传说: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704年在位),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寻找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就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750年:根据翦伯瓒《中国史纲要》记载"在安史之乱后的三十多年里,....汉族地区的茶叶传入吐蕃。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唐朝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日:此为何物?鲁公日: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日: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日: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渑湖者”。常鲁公是为唐德宗建中二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当时赞普已拥有汉区各地的名茶。寿州舒州者,指现在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现在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现在湖北的黄芽茶;渑湖者,指现在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

  从唐、蕃初年起的一千四百多年来,就延续着难以数记的藏文文献,就是在汉文的历代正史中关于青藏高原历史文化的著述也代不绝书。根据历代文化的记载,十世纪青藏高原就出现了封建农奴制。

  历代史记有载,“政教合一”的旧西藏地方封建统治阶级对日常生活物资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和支配权,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如“藏茶”、盐、食粮、土特产等,历来也因品质高下区分成三六九等,被进行严格的统筹分配和运作应用。

  在历史上,品质优良的传统藏茶历来就为数不多(原料、制作等等因素),根据相关茶业文献资料和十七世纪欧洲“探险家”在藏区的记载显示,品质优良、功效显著的传统藏茶历来仅有年产量的5%左右,绝大部分被各大宗教势力的寺院垄断。青藏高原的社会权贵、中上阶层、农牧奴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他们日常饮用的茶品等级品质和功效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品质优良的传统藏茶,历朝历代都被作为政治茶、军事茶、经济茶、民生茶、文化茶、信仰茶……一直被社会权贵严格掌控并发挥着极致的社会作用。

  上千年的史实证明:传统优质藏茶天生不俗、善养人命。十余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体验和比较才是更加靠谱的认知。品质选择对了、使用方式对了,才能起到体现特性和功效的作用,否则,后果可能就“杯具”啦……有品者,来畅饮。

  藏茶的历史二篇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认为:吐蕃时代的松赞干布时期是藏茶起源之时。或者说藏茶自唐代输入吐蕃。大家无疑会认同,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和大唐文成公主的和亲的时代,可以说是藏茶的起源。从汉文化的角度,是文成公主为西藏带去了茶叶,从而说藏茶起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但是,文成公主为什么会携带茶叶入藏,换一个角度探索我们就能发现藏茶的真正起源,是人类在藏区的生存需求。

  其实,在文成公主之前,已经有不少的藏汉使者的来往。在外地茶叶入藏之前,吐蕃人也会采摘本地野生的土茶饮用。由于藏区地处青藏高原,各种生物生存条件极为严酷,人类更是面临缺氧、蔬菜水果(也就是缺维生素、矿物质)、食物单一,严寒的气候条件需要以牛羊肉、乳酪、青稞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动物性食物为能量来源)等挑战。

  最先的土茶是藏茶的萌芽,这是因为藏区的人类生存,需要一种植物性的饮料,来解决三高食物所产生的对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但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并不能使土茶成为藏茶的主流。为了生存,必须向外寻找更好的茶。吐蕃时代关于吐蕃国王因病寻找茶叶的故事广为流传,就印证了这种需求。为了寻找茶叶,不惜越过千山万水,深入汉区。同时,进入藏区的使者,也因严酷的生存实践,发现携带茶叶熬煮饮用,可以大大减轻入藏的剧烈反应(今天的高原反应),增加生存的机会,以便完成使命。

  从当时的记载可以发现,进入藏区的使臣在帐篷里熬茶饮用,而吐蕃国王已经可以拿出珍藏的来自四川、浙江、安徽、湖南等几乎全国各地的茶叶。所有的茶叶在藏区出现,是因为藏区的生存需要这些茶叶。当然,在这种生存需求的选择中,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大部分不适合的茶叶必然被淘汰出局,退出藏区;必然会有一种最好的茶叶脱颖而出,历千年而不衰,成为今天的藏茶。藏茶,起源于藏区先民的生存需求。其出现的时代,至少是在吐蕃时期,也就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的公元641年。

  两千多年以来,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茶叶品种都曾经到达过青藏高原,在上千年的“物竞天择”中,一个上百万人口繁衍生息、生存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多个民族,却唯独选择了传统藏茶(史称南路边茶等)作为生活茶,并在“极权”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一直被上层阶级牢牢掌控,充分说明了传统藏茶拥有强大而独特的魅力。

  事实证明:历史上青藏高原掌控传统优质藏茶的高层次人群,人均寿命普遍较长寿许多。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在1960年10月废除近千年的“农牧奴制”,广大民众普遍可以饮用到品质较好的传统藏茶,人均年消费量是8000克左右,有的达到15000克,短短数十年人口总量不断的增长、人均寿命大幅度的提高,说明传统藏茶对健康是多么重要和有效。著于1454年的《汉藏史集》中,就有对每种茶的气味、颜色、功能等特点分别作了详细的考证。其中对“藏茶”的作用有如下的记载:能治疗涎病、疯病、血病、胆病、魔病;去胆热、平寒热、去痴愚、解毒……

  所以,对于现代的消费者来说,纯正的优质原料和地标是饮用和收藏的根本前提、制作工艺完善到位是饮用功效的质量基础、历经仓储环境的变化和条件是陈化品质的关键因素,三者缺一不可。

“藏”在纪念币里的茶

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茶

藏在纪念币里

2022年,一家资讯公司调查发现,目前有47.5%的中国人有每天都喝茶的习惯。或许因为天天喝、常常见,大家对茶“日用而不觉”,反倒体察不到茶的存在了。

如果仔细观察,茶叶的身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进入一个比较小众、但又很高端的圈子——金银纪念币爱好者最熟悉的纪念币中,来看看茶的形象、说说茶的历史与文化。

“世界双遗”武夷山

纪念金币上有茶吗?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武夷山普通纪念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这枚金币是为纪念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双料名山”武夷山而发行的,茶叶就“隐藏”在金币精心设计的图案中。

武夷山与泰山、黄山、峨眉山并驾齐驱,是中国四处“世界双遗”之一。“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下联的“茶”就指武夷山茶。金币中间一柱擎天的是玉女峰,逶迤而来的是九曲溪。最下面的一根横枝从左边延续到右边的一芽一叶就是武夷山茶叶。

武夷山优异的自然环境为茶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茶树、茶青资源,再经过历代茶农的匠心独运、苦心孤诣,加工形成一个武夷山茶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主要有红茶、乌龙茶两大品种,可谓是包罗万象、群峰耸峙……武夷岩茶是我国乌龙茶中最好的一种,一直位列中国十大名茶阵营。为什么叫“岩茶”这个名字?这是因为武夷山悬崖峭壁多而土地少,茶农就利用岩凹、岩缝、岩边种茶,岩茶因此得名;地质条件上还有名岩产地和丹岩产地两个划分。

独立、优美、安全的自然环境孕育、呵护了武夷山的生物多样性,使这里成为“动植物宝库”“动物乐园”,已知的动物超过5100种,武夷山的珍稀蝴蝶品种能把人美晕,比如中国特有的金斑喙凤蝶,美到被誉为“梦幻中的蝴蝶”。所以,纪念金币左下角出现的蝴蝶绝非随意点缀,而是来历不凡。把蝶和茶设计到一起,是不是还含有诠释生物多样性中植物与动物密切相关的深意?

茶叶是从树上飘落的

还是神农发现的?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彩色金银纪念币——神农尝百草。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树的原产地。那么茶叶有多少岁了?咱们的祖先到底是怎样发现茶叶的?

1980年,茶树专家在贵州晴隆普安两县的云头山发现了一块化石,经地质学家研究鉴定,确定它是距今164万年的“茶籽化石”。穿越百万年沧海桑田,这枚“茶籽”告诉世人:中国是茶树的故乡。

一路研究下去,你会发现,中国茶比中国汉字的历史还绵长,数千年里,它两个一直都赓续不绝、变化有序。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前后经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个演变,可谓其来有源、其变有踪。茶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文化脉络,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考古发现了至少5500岁的古茶树遗物,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先民栽培茶树较早地直接证据;在陕西汉景帝阳陵,考古发现碳化的芽茶经科学鉴定已有2100多岁,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实物标本。

说到先民们发现、发明茶叶的历史,有一个天赐茶叶的传说:在神农之前,先民们在大山里劳作,中间要烧火煮水喝,劳累的他们不知不觉间睡着了。这时旁边的一颗乔木上几片绿叶被鸟儿啄落,飘飘悠悠落在了煮水的瓦釜中。等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清香,看向釜中,见是几片不知名的树叶,壮着胆子尝尝那水,不仅清香可口,还特别提神。于是,先民们就有意采了那树叶煮来喝,这就是天赐茶叶给中国人的传说。虽是传说但很有合理性:一是佐证有据。在唐朝之前很长的时间里,先辈们都是把茶做成“羹汤”来食用,并且茶叶经历了药、食、饮的演化变革;二是符合逻辑。茶进入中国人的饮食与农耕文明最初发生的机理是一致的,我们的五谷最初都是自然相遇、偶然发现的。

但茶叶又是中国人发明的,这就不能不说到神农氏。《神农本草经》是唐代的一部典籍,它第一次说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插一句,像有生机活力的孩子都顽皮一样,茶很“顽皮”,早期有众多名字、别号,“荼”就是其中一个。这个与其说是记载、不如说是总结的一句话透露了两个历史信息:一是神农氏对茶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你看他好像是“遇到”有毒的植物,接着又好运气地“得到”茶叶,这背后隐藏的都是他主动去探索自然、主动去发展农业,没有他大胃王一般去“尝百草”,哪里有后面的故事?神农氏像不像第一位中华农业科研工作者?第二个信息是神农氏并不是一个人,远古时代一定有最接近神农氏的那个领袖人物;同时神农氏身上又集合了众多华夏先民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精神。这也是神话学中常见的“箭垛现象”。

茶叶从天赐到尝百草,是一个自然到自觉、无心无意到刻意探索的过程,从发现到发明成为再后来茶叶发展史的主旋律。茶树从野生乔木到驯化、矮化,是这个逻辑;茶叶在先辈的人工栽培下不断发展、丰富,也是这个逻辑。今天中国的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数千个品种,无一不是先民心血所聚,无一不是祖辈爱心寄托。这是全世界任何国家人们都没有,而中国人生下来就继承的“口福”。“今生有幸生华夏,下辈还做中国人”有很多注脚,茶就是其中之一。

数千年光阴里

茶一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中国丝绸之路金银纪念币(西行图)。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前文说过,现存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茶叶来自陕西阳陵,他的主人是汉景帝刘启,刘启有个儿子叫刘彻,后来成为一代雄主汉武帝。

大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刘彻在咸阳桥上为张骞送行。张骞率领使团要西去月氏国方向,开拓大汉帝国的外交空间,断匈奴之臂,配合军事行动以彻底解决匈奴之患。当汉武帝将旌节交到大汉使团天子使臣张骞手中时,他们也不会想到,雄主英武决策,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横空出世,从此一条从东方横穿中亚连接世界的商业贸易之路、文化交融之路、农业交流之路,在先辈一步步的丈量中描绘成形、造福至今。

西行图银币描绘的就是“丝绸之路”的经典场景:驼队驮着各种商贸物品从中国向西,连接起东西方世界。骆驼背上捆扎得结结实实的货物中就有中国茶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辗转13年,途中就看到中国四川的蜀布、筇竹杖、茶叶、金银器通过印度的民间商路贩运到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张骞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丝绸、珠宝、香料、茶叶、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输出到异国。从茶叶和瓷器的分量看,有研究者称这条商路称作“茶瓷之路”也毫不过分。不过19世纪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为它命名时,选择了丝绸。但这丝毫不影响茶叶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

我们不说茶叶在漫长的丝路商贸历史上作为物货币等价物在东西方贸易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不说茶叶改变了边疆民族和中亚丝路沿线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带来了健康,更不说通过世界性传播,茶叶和咖啡、可可构成当今世界三大饮料,还不说中国茶叶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语言里贡献了以北方和福建方言为发音的“茶”这个语汇,单说茶叶对远洋商船上海员的救命之恩,就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传奇。

“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纪念银币”。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15到17世纪,由于“丝绸之路”开创的欧亚商路被阻断,欧洲人开始探索海路,开始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但黯然神伤的是:大量海员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数月的漫长航海途中,海员不断出现牙龈肿胀出血、关节肌肉疼痛、营养不良、精神抑郁,海葬成为海船上不断重复的仪式。常常是几百号人出发,几十人生还。倒是征途中生病奄奄一息、被中途丢弃在荒岛的海员,在食用大量植物食材后反而转危为安。为什么?当时的他们也不知道原因。

答案直到对比中国远洋船上几乎没有此类伤病出现后才揭晓。原来根子出在欧洲远洋船上携带的蔬菜水果数量有限又无法长期保存,海员长期处于维生素C缺乏状态,引发坏血病大量致死。而中国海员都习惯性地带着大量茶叶,补充了各种微量元素;同时中国人还发明了随吃随发、永远吃不完的蔬菜——豆芽。这些科学道理被他们明白后,茶叶的世界性传播加速了。最初中国茶是作为神奇的中国药草传入英伦三岛的,当时的医生、药师们说:“无论什么植物都不能与茶叶相提并论。这种植物既可以免除一切疾病,又可以延年益寿。除了增强体力外……”

面对欧洲人的追捧,茶叶一定会疑惑:这是我吗?

对,这就是你!曾经的你,将来的你,不论人们怎么说,你都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皖西茶叶的地理与谱系

安徽

西汉以后,茶树产地北移,沿川陕,经河南向东折入皖西淮南地区,沿着大别山的沟谷,河南南部的信阳至安徽西部的六安,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为重要的茶叶走廊。

顾曼桢说到自己是六安州人。沈世钧道:“那儿就是那出茶叶的地方,你到那儿去过没?”

在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中,六安是一个以茶叶而知名的地方。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李鸿章是合肥人,合肥与六安同在长江以北,两地相距不到100公里,张爱玲自然知道六安的茶。

现在六安市内还有个叫“茶叶拐子”的地方,位于鼓楼北街夏家巷口,此地原有福源、茶源和汪德茂3家茶楼。解放前,六安市只有2万多人口,却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和集散地,茶叶主要销往长江以北各省。

瓜片

瓜片的主要产地金寨县原分属豫、鄂、皖三省。1932年蒋介石为表彰卫立煌的“剿共之功”,在地图上随手一划,圈入河南商城、湖北黄石、麻城、安徽六安各一部分,合为“六煌县”。解放后将这个地名改为金寨县。

六安产茶历史久远,唐代的“庐州六安”、明代的“六安片茶”都是古代的名茶。明代茶人许次杼在《茶疏》中留下“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有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的记载。

西汉以后,茶树产地北移,沿川陕,经河南向东折入皖西淮南地区。沿着大别山的沟谷,河南南部的信阳至安徽西部的六安,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为重要的茶叶走廊。茶树在这里找到了合适的气候与土壤。

宋太祖乾德年间,政府就在现在六安金寨县麻埠镇设立了茶站收购茶叶。由此,麻埠镇一直成为皖西茶叶、丝麻的交易集散地。直到上世纪50年代,修建响洪甸水库,这座千年古镇被沉入水底。宋仁宗嘉裕六年实行茶叶专卖,全国设立13个茶场收购茶叶,六安境内就有麻埠场、霍山场、开顺场、舒城王同场4个,收茶量占全国的30%。

至明清时期,六安茶已成为朝廷贡品。《六安州志》卷之十一茶供篇说:“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裕其新茶速进,故他供由督抚而六安知州,则自拜表,经贡新茶达礼部为上供也。”1856年慈禧生下了第八代皇帝载淳,被晋升为懿妃,按照宫中规定,慈禧的饮食标准特立一项:每月供给“齐山云雾”茶叶14两。

六安茶叶种植加工时间久远,茶叶谱系众多,而最负盛名的瓜片茶的产生却是近百年来的事。

其中,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种。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遂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另一个说法是,麻埠附近有个祝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之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农炮制贡茶。1905年前后,有人在附近的后冲专采春茶第一、二片嫩叶,用刺茅的花穗扎成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制成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商也悬高价收买,促使周围茶农仿制。这种新茶登市之后,蜚声遐迩,连当时茶市上的峰翅也逊色很多。瓜片无论是色、香、味、形和采制方法,与大茶相比已有了脱胎换骨。

时过境迁,虚实难辨,但上述两种传说有三点则是一致的。其一: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前后;其二:六安瓜片的产地在金寨县麻埠齐头山附近,麻埠已随响洪甸水库的建成而淹没消失,但过去这里曾是六安瓜片的主要集散地;其三:六安瓜片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造技术之精华,逐渐创制成功的。目前在制茶工具及技术方面,仍有许多与黄大茶相似之处。瓜片产区目前春茶制瓜片,夏茶仍制大茶,形成组合生产。

所谓大茶,现在多指黄大茶,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料所制,甚至有五六叶者,叶大梗长。黄大茶的叶质比较粗老,但要求茶树长势好,一个新梢上长4~5片叶子以上。黄大茶的历史比瓜片早很多,但在加工技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分生锅、熟锅杀青,要拉毛火和小火。最大的不同在于,黄大茶在拉毛火后有一个堆积发酵的工艺,发酵5~7天,在这个过程中叶色变黄。从这个工艺看,黄大茶应该是属于轻微发酵的黄茶类。现在黄大茶还有生产,不过产量很少,茶叶装在大篓中,销往山西、山东的农村,尤其是麦收时节销量最好。这种茶有比较重的焦苦味,很多农民爱饮之解乏。

瓜片茶由于产地与产量的限制一直流通不广。长江以南产茶区较多,饮茶口味比较固定,多饮当地茶,瓜片的主要市场在长江以北,尤其是大户人家之中。《六安县志》中记载,上世纪30年代,一斤瓜片的价格与大约28斤大米相近,与国内龙井茶和武夷茶的价格一样。茶区有“斤茶斗米”的说法,即一斤瓜片茶可换一斗(25市斤)大米。

瓜片制作过程中最具特色的一步——“拉老火”

瓜片真正名声鹊起,在于新四军叶挺将军的钟爱。上世纪30年代,叶挺将军率军部进驻云岭后,凡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或各种宴会,均用六安瓜片款待。1939年,周安来赴云岭视察,叶挺赠他一桶新炒的瓜片。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供茶。周总理去世前仍念叨着要喝六安瓜片,他说喝了这种茶就仿佛见到了叶挺将军。

除了瓜片,六安本地名茶还包括霍山银芽、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它们与瓜片并称六安的五朵金花。六安下辖两区五县,几乎每一个县都对应一种名茶,百里之内必有好茶。这5种茶的产区和采摘部位有所不同,但是加工方法与工具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同小异。

采摘最早的是霍山银芽,清明后就可以采了,连芽头带一叶或二叶一起采。霍山黄芽现产于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山、金山头和太阳河的金竹坪、姚家畈的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黄芽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底黄亮,嫩匀厚实。

舒城县盛产兰花,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

以前兰花茶有两种。舒城县的晓天、山七里河、梅河、毛竹园等地,主产大兰花,舒城南港、沟二口和庐江的汤池、桐城大关等地,主产小兰花。本世纪50年代后因改制“舒炒青”,兰花茶产量减少,且都为小兰花。大兰花现已不再生产了。目前兰花茶以白桑园、磨子园所产最为著名。其采摘时间与瓜片相似,都为谷雨前后,采摘部位则与霍山黄芽相似,都是连芽带叶一起采。

兰花茶沏开后,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散发兰花香气,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冲泡时形似兰花绽开。

华山银毫为芽蕊茶,产于六安市东河口镇的大九华山和毛坦厂镇的东石笋一带。从采摘到成品整套工艺不触人手,无汗液,也减少了其他污染。每斤茶中有14万颗芽蕊,是世界上最嫩的茶。冲泡时,杯中如万龙飞舞、云雨连绵,片刻徐徐下沉,芽心如金似玉。

金寨翠眉与瓜片一样都是产于金寨县。金寨翠眉外形纤细如眉,汤色清澈,冲泡时嫩芽在杯中三浮三沉,犹如万笋林立。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1期

找到约349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