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的发现史

找到约1,348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茶叶书籍《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

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

罗龙新 著

  “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论述的是一个18世纪末由英国主导的茶叶产业和商业在印度大陆兴起和繁荣的故事,在这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背后是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血腥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

  1、在深刻细腻的叙事中回望

  英国茶园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革,以及其中个体的命运沉浮。继《寻茶斯里兰卡》之后,又一本丰富而全面的茶之书。

  2、学术研究与文学叙事相结合

  本书查阅研究了纵横180年的文献、期刊、史料,考证1800个地名、机构、专业术语,记述540位有名有姓的历史角色,将英国种植茶叶的起源和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进程和空间的拓展加以叙述和诠释,力求为读者提供准确和通俗易懂的大英帝国茶园发展历史。

  3、全面解析帝国茶园的历史

  帝国茶园的起源: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印度大陆开启了一场对抗中国的茶叶商业战争。在喜马拉雅山脉、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和南印度高止山脉的罂粟花、蓝靛、黄麻和棉花种植地之中,英国人开始了一场重构世界茶叶商业格局和秩序的“芳香事业”。

  占领阿萨姆地区:19世纪3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宣布将上阿萨姆地区全部纳入英国殖民地版图,归属于孟加拉管辖区,上阿萨姆地区被划分为锡布萨格尔区和勒金普尔区。曾经统治阿萨姆地区600年的阿洪王朝正式灭亡。

  阿萨姆茶叶商业大开发:20世纪40年代,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茶叶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1多万吨,其中阿萨姆地区占总产量的一半。广袤肥沃的阿萨姆平原成为了绿意葱葱的帝国茶园。

  4、精装典藏

  从全书品质到装帧设计,作者均亲自把关,严谨校订。裸脊锁线精装,潘通色印刷,进口雅质纸,以松木纸浆为原料,拥有植物纤维,纸色护眼,精致双封呈现。

19世纪50年代,阿萨姆疯狂的茶叶大开发

  内容简介

  180多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什么决定在印度种植茶叶?英国人是如何在印度开发和缔造一个红茶大国?英国人罗伯特·福琼真的如同媒体中所说凭一己之力令茶叶种植业在印度大陆安家落户,终导致了中国茶产业的衰落吗?这段现已湮灭无闻的历史在中文资料中难以找到完整系统的答案。

  本书以18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和起点,本书作者深入追溯和研究追溯至1947年印度独立前后,讲述了帝国茶园的起源、发展和兴起的历程。本书试图将英国种植茶叶的起源和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进程和空间的拓展加以叙述和诠释,力求为读者提供准确和通俗易懂的大英帝国茶园发展历史。作者查阅和研究了180多年以来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殖民政府官员、英国茶叶种植者等亲身经历者的早期英文文献、报刊杂志等历史资料,考证了1800多个地理、地名、人物、机构、专门术语,记述了54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及其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为读者还原一段完整的19世纪英国人曾经在印度创立的辉煌茶产业历史,也为茶叶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文字和图片。

  作为一本纪实性的历史参考书,书中也引用了英文文献中诸多枯燥无味的面积、产量、人口、价格、货币等数字,这也是反映帝国茶园曲折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透过作者的文字叙述,为读者展开一幅100多年前大英帝国统治下印度大陆殖民地的真实风云图景。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英国、印度茶产业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大英帝国在中国的邻国创立帝国茶园的兴衰故事,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千年茶叶历史,经历过坎坷沧桑的伟大民族来说,意义尤为深远。满载东方茶叶的大英帝国快剪帆船和蒸汽轮船曾经繁忙地航行在浩瀚的大海,向世界传播古老的中国茶叶饮料,虽然如今大英帝国已经悄然退隐在夕阳的残影里,在一曲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挽歌声中,芳香的茶叶依然在世界各地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慰藉着人们的心灵。让我们回到了18—20世纪的印度次大陆。

  目录

  第一章 帝国茶园的起源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 001

  二、打破中国茶叶供应垄断 006

  第二章 发现阿萨姆野生茶树

  一、神秘的阿萨姆野生茶树 021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阿萨姆 036

  三、英缅战争后的阿萨姆地区 051

  四、科学家考察上阿萨姆地区 067

  第三章 戈登中国茶区窃取之行

  一、潜入福建安溪茶区 083

  二、武夷山茶区冒险 098

  第四章 阿萨姆茶叶试验场

  一、帝国第一家茶叶试验场 108

  二、第一批阿萨姆茶叶送往伦敦 128

  三、布鲁斯兄弟和景颇部落比萨首领 138

  四、萨地亚镇和茶布瓦茶园 154

  第五章 阿萨姆茶叶商业大开发

  一、第一家茶叶种植公司——阿萨姆公司 161

  二、第一个种植茶树的阿萨姆人 201

  三、阿萨姆地区茶叶开发狂热 208

  四、察查和锡莱特地区茶叶种植 223

  五、阿萨姆地区茶叶的运输 232

  六、二战和印度独立时期的阿萨姆茶区 248

  第六章 喜马拉雅雪山下茶叶种植

  一、库马盎和加瓦尔茶叶试验场 255

  二、冈格拉山谷茶叶种植 282

  第七章 罗伯特·福琼中国窃取之行

  附录1 单位换算

  货币309

  重量310

  面积310

  长度310

  附录2 十九世纪英国生产的茶叶等级名称 311

  红茶(BlackTea)311

  绿茶(GreenTea)312

  主要参考文献 313

  作者简介

  罗龙新,茶学研究员,现任深宝华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加工技术研究和茶叶历史研究。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制茶研究室主任。发表专业研究论文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9次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奖。著有《茶叶加工》《制茶》《闻着茶香去旅行——斯里兰卡红茶故事》《寻茶斯里兰卡》等著作。

  注:内容来源中国茶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型史诗音乐剧《茶道:一叶乾坤》— 讲述茶香里的中国故事

4月13日晚,随着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型茶文化史诗音乐剧《茶道:一叶乾坤》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光启剧场连续两天的首演,落下帷幕。

这是近年来少有的茶主题史诗音乐剧,其艺术性、创新性、文化性都值得称道。



用穿越的梦

领略中国茶文化五大代表性时期

熟悉中国茶历史与文化的人们都知道:中国茶历史悠久、内容浩繁,如何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 ,为观众清晰表现中国茶的历史文化经纬,本身就是个挑战!

大幕徐徐拉开,主人公“华炎”走上台来,一个巧妙的设计,让华炎进入梦乡……

跟随着主人公华炎,跟随着他的梦境一一先后穿越“远古盘古时期”“上古神农时期”“唐”“宋”“明清”,这五个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不仅清晰展示了中华茶文化发展演进的脉络,也用极强的代入感,让观众体验感受了作为中华文化精粹之一的茶文化的缘起与蓬勃、演进与生机。


用角色的真

细致入微传递中华茶文明的薪火

在台上,“华炎”既是做梦人,也是梦中人。

先是化身盘古,呈现开天辟地的恢弘场景,见证第一片茶叶的诞生。

继而变身神农,为拯救受毒物困扰的族人而日尝百草,最终在山巅处发现神草——“茶”。

到大唐盛世,他经历了“茶圣”陆羽跌宕非凡的一生,留下《茶经》三卷。

来到开启“茶道即心道”的宋代,他领略茶入万家的繁华,重现禅茶最著名的公案——吃茶去的典故。

进入明清时期,他又踏上了丝绸之路,护送着中国的茶到达世界各地。

在台下,观众在声光电营造的氛围中,跟随着“华炎”的脚步,在角色认同中,完成了一次中华茶文明在内心的薪火相传。



用艺术价值

开启茶与传播的交融探索

《茶道:一叶乾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台剧,它以交响乐+舞蹈+故事的艺术表达方式,融合3D全息技术,从盘古开天辟地,纵贯唐、宋、元、明、清,通过“华炎”的这场穿越之旅。

带领观众乘着一叶茶叶,在艺术享受中完成了一次中国茶叶历史观光之旅。

《茶道:一叶乾坤》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出品,本身就蕴含着文化与传播两个象限碰撞携手后的诸多可能。从演出实效看,也的确开启了一个重要的尝试。

用认识价值

启迪当代茶文化传播

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沿革,要想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茶文明茶文化,于今人而言是有距离和难度的。

但《茶道:一叶乾坤》通过创新和艺术集成,生动演示了历史上中国茶的制法、用法和饮法等一系列丰富的文化知识。



从上古时期的生食法、隋唐以前的煮茶法、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元明之后的泡茶法,按照时间轴把茶叶的使用方法展示给观众,在全剧梦境的转换中,流畅地阐释了中国茶的变迁史。

同时,也演绎了我国茶道流派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陆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四大茶道流派,即贵族茶道、雅士茶道、民间茶道和禅宗茶道。

相信从剧院走出来的观众,一定会在茶叶知识和文化上收获满满。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评价道:

《茶道:一叶乾坤》演得非常好,全剧通过主人公华炎在古代各个朝代穿越的历史过程,验证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茶的故乡是中国,茶道来源于中国’这样一个事实。

其实,茶有三个层面能给人带来愉悦:首先是生理层面,通过茶的味觉,给我们带来生理的快感;其次是精神层面,茶道就是通过一种精神上的教化给我们带来人生修为的追求;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就是茶能带给人们和平,有一句俗语叫‘茶和天下’,茶能给人们带来和谐与宁静。茶的这三个层面,在《茶道:一叶乾坤》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用文化价值

春风化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茶道:一叶乾坤》是一部关于茶的梦,这梦既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细腻情感,既是“茶梦”,又是中国梦。

沿着主人公“华炎”的“茶梦”主线,观众在穿越中,一起感受体味他的经历与成长,从中追寻到茶道的内涵——茶道即天道,茶道即人道,茶道即心道。

在该剧尾声,观众还随主人公“华炎”将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传播到日本、英国、斯里兰卡。这个剧情是正本清源,向观众传递该剧的核心之一——茶道,来源于中国,而必将再度兴盛于中国。

《茶道:一叶乾坤》于一叶之中,讴歌了中华文明的悠久,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折射出中华儿女乐观善良的天性,更是对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添砖加瓦。

人类与茶的相遇,相知,相爱,始于数万年前的西南先民

数万年前,在西南地区的莽莽丛林中,原始人类采集食用植物中,发现了一种咀嚼时苦涩,但咽下后又能解渴、回甜的“美味树叶”,更妙的是,这种树叶片常绿,四季不秃,是很好的食物来源,由此人类开始利用茶叶,最早的原始生食茶叶时代开始了。

“茶类简史”专题第二篇,我们来聊聊人类与茶的“相遇,相知,相爱”。


初步驯化茶树的几大族群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在距今约1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代,残酷的气候使得大部份地区的茶组植物灭绝,唯有四川盆地、云南高原,以及缅北、越北等东南亚地区的茶组植物得以幸存。

灾难过后,茶树开始借助江河水流,原始人类活动和鸟禽动物等形式完成了早期扩散,点状的野生茶起源地也逐渐向外扩展,形成了片状的人类初步驯化茶树起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茶树的利用与起源上,茶学界有所谓的“中国唯一论”观点,其认为中国云南地区的先民,是初步驯化茶树的唯一参与者,但从真实的历史来看,在传播野生茶种子,初步驯化茶树的道路上,我国西南先民虽是主力,但并不孤单,属于孟-高棉语族团的“高棉人”也是同行者之一。

(注:高棉人一词从“ខ្មែរ”中音译而来,早在栽培型茶树出现之前,高棉人就已经是在东南亚各地跨境生活的大族群,也是最早进入滇西南、滇南一带的族群之一,后迁入的傣族、布朗族称其为“本地人”,简称为“本人”。)


滇西南与其相邻的东南亚,直到元朝初年才真正被纳入中原版图,本就是山川物候一衣带水,民族传统形态相似的天然整体,而高棉人以采摘游猎为生,自然不可能会对茶叶这种有利用价值且唾手可得的食物视而不见,这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自然发生的结果。

千百年后,当农耕文明取代了采集文明,定居生活取代了迁徙游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栽培型古树,才有了诞生的条件。

不过这一次,文明发展缓慢的东南亚地区出现了掉队现象,而取代其地位,在充分驯化茶树道路上与云南一同前行,甚至后而居上的,其实是古巴蜀文明。


巴蜀文明代表文化——三星堆

不过,在展开古巴蜀种茶篇之前,还有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说包含东南亚在内的整个亚洲西南地区都是初步驯化茶树的起源地,而到了充分驯化茶树时,中国西南(包括四川盆地,澜沧江中游山区等)却成了唯一的起源地?

这里,陆离分别从自然学角度的古树茶资源分布,民族学角度的西南地区茶叶利用史,语言学角度的“世界范围内茶词根起源”这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探究。

西南古茶树资源分布差异

前文中我们有提到生物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将类群内原始种类最集中和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测为这个类群的起源中心。而中国的西南地区尚存的茶组植物占到了世界现存茶组植物的85%,尤其以云南地区的保存最完整,最全面,而与之相邻的东南亚地区,则始终缺乏500年以上的茶树栽培史和过渡型茶树物证留存。

这里插几句题外话,上次谈论这个问题时,有位在老挝丰沙里做茶的茶友不太信服:我们这有很多好几百年的古茶树啊,都被采摘好多年了,肯定也是栽培型茶树啊。

实际上这些茶区都属于“边境茶”范畴,数百年来,中国云南段的国境线处于一个变动的状态,在法国占领越南、老挝前,边境一带的古茶树都属于很好的茶叶资源。


越南地区也曾出品过“普洱茶”

在猛乌、乌德被割让给法属老挝后,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边境一带加强控制,清代茶人在得知割地条约后,也曾发出一句叹息:“查茶山自庚子辛五中外交涉划界,割去数山,生理只有一半”。

缅北、越北等边境地区有栽培型古树茶园的村寨,大多紧邻云南边境,边境内外,山水相连,气候、土壤、人民相似,茶树没有理由按照人为划定的国境线生长,种子是会随着风、随着水四处扩散的。

更何况,人与传统从未发生变化。古时,这里的人民有时归车里宣慰司管理,有的归掸邦(傣族)土王管理,后来,土司们也经常变换祖国,有时归附中国,有时倒向缅甸,有时倒向老挝。国界在变,土地不变,人民不变,茶树亦不会变。

云南地区茶叶利用史

回到正题,先民对茶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但受限于社会发展与生产力,并没有文献史实留存,好在身为濮人后裔的布朗族,至今都保留着非常完整的茶俗文化和口耳相传的史诗,亦能够让我们窥见在采集文明时期,茶山先民对茶的利用史。

史前时期,分布在大西南地区,尚未学会用火的原始人类在丛林中遇到了野生茶树,并认识到茶树的鲜叶,是一种食用后解渴、回甜(源自茶叶里含有氨基酸、糖分等成分)的“美味树叶”。

这种生食茶叶的习惯,在如今一些古老的茶山民族中的饮食中依然能看到,比如基诺族就有先将鲜嫩茶叶搓揉入盆,再拌入黄果叶、辣椒、大蒜、酸笋、酸蚂蚁、白生等调料后食用的“凉拌茶”,再比如拉祜族的糟茶,布朗族的酸茶等等。

距今约170万年前(一说73万年前),云南的元谋人已经学会了简单用火,火的利用是人类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经过炙烤后的茶叶,草腥气和苦涩味等低沸点芳香物质已经蒸发,更加香甜可口,于是做熟的茶叶很快就取代了生食茶叶。

在熟吃茶叶的最初阶段,人类虽学会了用火,但并不会制作和使用容器,这一时期主要为使用天然器具烧食,这一习俗也流传至今,成为了云南佤族的“铁板烧茶”,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的“竹筒茶“,后来又陆续诞生了烤罐茶,土锅茶等特色茶俗。

从最原始的鲜叶生吃,到炙烤后添加盐、香料、食物的食饮的混用,到稍加复杂,周期更长的发酵酸茶,再到煮、泡清饮,如今云南许多茶山民族仍传承着的古老饮、食茶叶,正是一部展现了早期人类茶叶利用的活历史。


烤罐茶并非布朗族原创,推测是向彝族等氏羌族团借鉴而来的

世界范围内的茶字演变

聊完了古树茶现存分布与早期茶叶利用史,我们再来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最早接触中国茶叶的东亚,西欧,东欧这三个地区为例,看看世界范围内茶词根的起源。

东亚地区最早记载茶的,是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长永齐”写就的《种茶法》一书;东欧地区最早记载茶的,出自公元1507年俄国彼得洛夫和雅里谢夫介绍中国茶的新闻;西欧地区则来自公元1559年,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拉摩晓著有的《中国茶摘记》。

陈椽院士也在《茶业通史》写道:“华茶陆续出口,世界各国亦依买茶先后创立茶字”,也就是说,对于各个不产茶的国家来说,创立“茶”字的原因,正是因为从中国认识到了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并与中国进行了首次茶叶贸易,有了书写记录的必要。


世界各国对“茶”的读音也能证明这点,正如陈椽院士指出的“各国语言中与茶相等的字,都是我国茶字的译音。”不过看到这里,可能有茶友马上想起到”茶“的英文是”tea“,并不读作”查“,两者在读音上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去看,古代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包括汉民族共同的北方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跨越闽、粤、浙、台四省的闽方言等等,直到解放后,国家才开始推广以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

而最早进行通商外贸的这些城市基本都在南方,尤以讲粤语的广州和讲闽南语的厦门为中心,其中,粤语称“茶”为“查”,受其这一读音影响的国家语言有日语、泰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古代英语。

闽南语则称“茶”为“退”,受其影响的有现代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等;越南语和韩语对茶的读音中,还存在“查”“退”并用的现象,在众多语言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英语。

由于中英茶叶贸易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厦门和广州都曾负责对英茶叶出口,因此英语中对“茶”的读音也呈现“查”“退”并用的局面,比如18世纪古英语“tea”的发音就很接近“退”,二战时期的英国军队中仍有“Chah”的俚语发音,在英国一些古老的乡村地区,当地的老人们称呼茶叶也依然保留着近似于“退”的发音。

看到这里,云南的茶友可能又会想到“我们这里的茶叶读音普遍都为“la”(腊),这又该怎么解释呢?”这其实是因为“查”和“退”的发音,都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代表了滇外小叶种在世界的传播过程,而“腊”源自濮人,属于孟-高棉语系布朗语支中指谓叶子的共同词根,已经不属于汉文化圈了。

此外,布朗族与佤族还习惯将经过厌氧湿发酵的酸茶称为“mian”(缅),比较接近古汉语中“茗”的发音,二者是否存在授受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而“la”和“mian”的发音,在缅北、越北等与云南相接的东南亚地区也一样适用,这也再次证明了云南与其接壤的东南亚地区,有着古老的整体茶文化,其源头正是云南的濮人种茶。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在茶树驯化史和茶叶利用史都占据重要地位的世界茶源云南,都在以“腊”为茶叶的发音,而为什么在全世界范围内盛行的发音依然是“查”或“退”?——最根本的原因是,最早驯化出茶种,和最早向中原传播茶叶的,不是云南的濮人部落,而是四川的巴蜀文明。

篇幅受限,下篇专题文章,我们接着来聊聊为什么说巴蜀文明最早驯化出了茶种,以及四川是如何将世界茶源的身份拱手让人的。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90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