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道适合散文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适合雪天读的经典茶文化书籍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窗外寒风一夜,

小伙伴们准备好

迎接今冬的第一场雪了吗?


想在温暖的室内

煮一壶清茶

茶香飘满整个空间

连呼吸都晴朗

 

想在宁静的雪夜

就着小夜灯

读一本天马行空的书

我的宇宙里有万亩茶田

 

今日大雪

值冰封时节

念天寒地冻

读茶送暖


01

《寻访千利休》


“寻觅无心之美,点滴积累,始成静谧坚韧的一服茶。” 枯冷清寂并非寂茶的全部,勘破生死的圆融如意,才是永恒的美。

《寻访千利休》是山本兼一先生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用极其唯美的笔触,用清雅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数百年的时光,走进那一处庭院,那一方茶室,在千利休的理想中的寂茶里,寻觅无上的美的足迹;用极为巧妙的结构,渐渐显现出利休其人的轮廓,其经历的脉络,其思想的核心。


书中的千利休美而且前卫。茶禅一味,茶是形式,禅才是灵魂。



02

《大观茶论》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从这些茶书中,我们看到了宋人创造的复杂瑰丽的茶世界。论茶技、茶艺、茶道之余更透露着当时茶道的巅峰审美。全文短小精炼,书里详细描述了宋代鼎盛的饮茶之风,也展现了当时主流的茶道艺术。

一杯酒,一杯茶,

江山依旧在,皆归尘与土。

扫雪烹茶,红泥火炉,古茶之妙尽在浅浅的一杯。


03

《茶馆》


《茶馆》是一部三幕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话剧中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茶馆中人物的命运也暗示着当时社会的走向。


剧本中,旧时老北京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跃然纸上。旧时的茶馆是市民们几乎仅有的公共空间,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杂其中,上层人物与平民百姓一桌喝茶聊天。然而同桌不同命,越是苟且躲避以求自保,就越是被各色无赖欺压鱼肉,一轮轮地盘剥搜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茶不分贵贱,可这是个什么世道呢?



04

《茶叶大盗》


这是一部描写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雇员罗伯特·福钧在华经历的历史故事书,情节非常吸引人。写法像小说,将罗伯特·福钧个人的“冒险故事”讲述的异常精彩。罗伯特·福钧的故事核心是受东印度公司在利益和社会需求驱动的商业行为资助,凭借着自己的植物学才华和强烈兴趣在中国寻找优茶种的故事。


百年以降,茶叶是古老中国的经济支柱之一。福钧深入当时没有外国人涉及的中国茶区,学习中国茶叶的栽培、育种和制作,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从而改变了世界茶叶的格局。


本书格局略小却也具体而微,一系列微小的改变却能推动世界发展的进程。虽然距离树立的世界已经过去百余年,但书里描写的的商业斗争,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放到今天也依然适用。这也是从茶身上看到的另一种悲哀。


05

《茶,汤和好天气》


吃货福利,深夜报社,减肥杀手。


这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写就的关于美食的散文合集。一份很小很小的食物,带来很多很多的安慰。


中国向来是“民以食为天”。这本美食散文集描写了大江南北的民间小食,让人一边看一边流口水。书中描写的民间小食贴近生活,这种深刻的美食记忆最为致命。尽管食物描绘很诱人,但更多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文化、故乡、思念。


在教科书里让人背诵到厌倦的文字,也能如此有趣,它们饱含了超越时空的共鸣与感悟,这些值得你聆听的喃喃细语,竟不是生涩难懂的道理,而是我们直面人生的力量。


若得浮生半日闲,便是人间好时候。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壶好茶,一碗汤,在山中偷得半日的闲情逸致。



坐对尤宜雪煮茶

 

愿每个冬天

有茶陪伴

万山春意

绵绵于胸

世界读书日, 10本茶书,教你成为半个懂茶人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每年4月23日,世界各国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图书宣传活动,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与茶相关的书籍,其实非常多,不少人都挑花了眼。

今日推荐10本与茶书,涵盖历史文化、审美意趣、健康养生等范畴,希望能帮助你找到发掘茶生活乐趣的的线索与法门。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01BOOK《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陆羽简洁而又全面地介绍了唐朝的茶文化,包括茶之起源、制茶和煮茶用具、茶叶采制过程、煮茶用水、煮茶方法、茶事的历史记录、茶叶产区等等,对唐朝以及唐朝的茶文化做了一个系统梳理,同时还提出了最为重要的茶的思想“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推荐理由:每一个学茶的人都应该看陆羽的《茶经》,因为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更是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02BOOK《茶经述评》

吴觉农先生注释校译《茶经》,根据《茶经》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拓展编著了《茶经述评》,不仅再现了原文的经典,而且大大丰富了书中内容,使读者既可以了解历史,又可以联系当下。

《茶经述评》在阐述茶起源文化的同时又注重讲述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选择等实用技能,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还能够古今对比,加深对茶的深层次认知,是爱茶人士不可缺少的手中读物。

推荐理由:吴觉农,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著作甚丰,所著《茶经述评》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被誉为当代“茶圣”。要是你觉得陆羽《茶经》艰涩难懂,你可以不读《茶经》,但不能不读《茶经述评》,两代“茶圣”时隔千年的对话交流而成。

03BOOK《中国茶密码》

中国茶很多样化,历史悠久,喝茶的健康科学依据不断更新,林林总总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全方位地梳理着中国茶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快速入门的书。

作者罗军的央视茶主题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策划之一, 并著有《舌尖上的中国茶》、《中国茶品鉴图典》和《图说中国茶典》。

推荐理由:此书一大特点是将茶叶加工的方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通俗易懂,是一本快速入门的书,非常适合初识茶的人看。

04BOOK《中国茶叶词典》

院士陈宗懋和科学家杨亚军担纲主编,可想而知这本书的权威性。《中国茶叶词典》,以辞典的形式反映茶的历史、科技、文化知识。全书分“茶性”、“茶技”、“茶类”、“茶饮”、“茶文史”、“茶经贸”六个部分,共3433个词条,约70万字。

它是一本工具书,但同时又满足了我们对于茶的一切遐想和疑问。按词条的性质,分为茶性、茶技、茶类、茶饮、茶文史、茶叶经济贸易等六大部分,基本上涵盖了有关茶和茶文化的一些重要知识。

推荐理由:这本词典内容分类合理,词条文字简洁、严谨、科学有据,易查、易懂。不论你有什么和茶有关的问题,在这本书上你都能寻找到最基本的答案。

05BOOK《历代茶器与茶事》

茶器文化的发展和茶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茶事活动则是时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呈现。

精选200余件历代茶器、茶画,呈现一部中国茶事的历史。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并使用器物、文献、书画互证的研究方法,如实还原唐宋至明清的饮茶风尚。

推荐理由:本书是理解我国古代茶生活状态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其“如白描一般”的叙述手法,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

06BOOK《茶之三味》

《茶之三味》由《茶经 茶谱 茶疏》《大观茶论 煮泉小品 茗史》《续茶经》(上)《续茶经》(下)四种组成。

除了上文介绍的《茶经》外,此套书还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制茶、烹试之法等。

《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成之作,详尽而务实地论述了茶事的各个方面。

《续茶经》按《茶经》体例编撰而成,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

《大观茶论》详细介绍了宋代的主流茶道艺,在古代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

《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推荐理由:一套书,可窥我国茶文化之全貌,了解中国茶的璀璨文化。

07BOOK《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是一本权威入门茶书,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博导及徐平老师主编。

本书涵盖的内容全面,以茶的起源开篇,循序渐进详细讲述茶的各个方面,最后以茶的精神与内涵收尾。

推荐理由:本书以植物科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为基础,讲述茶叶的品质鉴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科学泡茶饮茶,解读过程中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

08BOOK《两宋茶诗词与茶道》

在上千年的茶文化传承中,两宋茶文化最能担得起风雅二字,而风雅中的风雅,无疑是两宋茶诗词中的茶。

本书对于现存两宋茶诗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掘了其中蕴藏的丰富的茶道信息,分析了饮茶生活方式与诗词创作的互动关系,并对现存两宋茶词进行了集录和详注。

本书对于现存两宋茶诗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掘了其中蕴藏的丰富的茶道信息,分析了饮茶生活方式与诗词创作的互动关系,并对现存两宋茶词进行了集录和详注。

推荐理由:本书涉及茶道精神、茶人、茶艺、茶礼、茶俗、茶具、茶境等,内容广泛,而解会道、禅,无疑是会心古人,将研究推至精微之处的关键。

09BOOK《平常茶非常道》

《平常茶非常道》是本与禅茶相关的散文,由著名的散文大师林清玄所著。作者在书中记录了,古人以及自己在跟茶接触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悟等。

推荐理由:作者对于茶、对于生活的态度,十分令人钦佩和向往。他认为:茶的意义在于,让人懂得停下匆忙的生活脚步,去发现身边更美的风景。

10BOOK《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全球下午茶简史》

究。从贝尔沃公爵夫人举办第一次秘密茶会到爱斯基摩人的下午茶会,将跨越200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下午茶文化及茶点食谱融于一书。

33个茶会示例,100多个有趣的下午茶冷知识,80%你可能从未听过。可以说,“一本书扫净下午茶盲区。”全书包含137幅难得一见的插图,带你到世界各地喝好茶、吃美食。

推荐理由:在这本书里,你将感受在大唐,亚洲贸易的兴起,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开辟,带着中国文明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如今茶马古道已被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替代,变成历史古迹。但是中国的茶叶却走向世界。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益静修营全国仅招20人:听茶止语烤太阳,正念7天赋能未来

  正念茶修第二季

  大益正念茶修静修营新一期即将开班,全国仅招20人。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12月6日,最冷的大雪时节,“大益正念茶修静修营”第二期将开启,如果2021你依然想领跑自己的未来,我们诚邀你——来西双版纳,来茶修圣地大益庄园,和我们一起开始一段全新的静修生活,听茶止语烤太阳,正念7天,焕发生机赋能未来!

  一年将尽,

  这一年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非凡;

  后疫情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些方法,

  找回自己,守护自我健康,

  和自己建立一种更好的关系,

  重建与万物的相处之道:

  从正念地喝一杯茶开始……

  阶位课程+正念课程
  诚意体验一营双证,领跑你的未来

  “人看似活在相同的物质世界,但却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

  幸福并非来源于金钱、物质的满足,只有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家庭健康、关系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新冠疫情过后,我们要学会自我管理健康,“大益正念茶修”以“茶”为媒,带领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真正实现洗涤身心、助益健康成长……回顾第一期:参加大益正念静修营的人,收获了什么?>>>

  此次课程为期一周(12月6日—12日),每天都有止语练习,让学员更深入地去与自己的内在对话;由正念老师全程陪伴学习,新增了一系列正念练习,让学员能够更深地领受正念与茶事活动的相融。

  课程为“三合一”模式:阶位课程+正念课程+名师课程;证书颁发为:大益职业茶道师初阶证书+二阶证书+大益正念茶修静修营结业证书+静修营营徽。

  名师课程
  每一种发现之美,都是惊讶

  本期课程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导师团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实修方法。除了继续保留深受学员欢迎的著名香道师陈建兵先生的香道课程,还新增了两门名师课,分别是大益智库总规划师姜若愚教授的《中国传统生活美学与茶道养生》、博物作家半夏老师的茶园博物学自然课《看虫是种世界观》。

  这一堂久违的自然课,由“中国版《昆虫记》”——《与虫在野》作者半夏老带领学员,进行一次生物学、环境学、文学、科学的茶园在野阅微。读懂茶树旁的杂草,认识茶叶上的小虫,当一回“荒野侦探”,享受一堂别开生面的——美与深情的博物学自然课。

  半夏是一位有生物学学科背景的女作家,常年在云南野外考察,与自然非常亲密,关于天籁、生机与野趣、生命的价值,她会有什么不同的思考呢?擦亮眼睛,让我们跟随她,找到那些与茶树共生的小生命;伸出你的食指,轻轻的触摸一下,斑点、羽翅,还有它们哼哼唧唧的吟唱……

  与各种各样维护身心健康的方式相比,喝茶这件事,更易于坚持和养成,以“一杯茶”守护身心健康是大益人一直在奋斗的目标、也是始终坚守的初心。11月8日到10日的大益正念茶修与心理健康高峰论坛期间,众多专家、学者为大益正念茶修打call(回顾正念论坛:以一杯“茶”守护身心健康>>>)。

  在他们看来,目前国内心理治疗、咨询的专业人员非常匮乏,正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自助方法。大益用“茶”来传播正念是非常好的方式,“大益正念茶修”是将正念具体化了,非常适合东方人修习。

  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晓红,对用“茶”来进行临床心灵关怀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在她看来,正念疗法就是一种心理干预,“大益正念茶修”是跨越文化差异、做了文化调适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21世纪,是全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时代,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益正念茶修”的诞生将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非常具有普及性。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认为正念茶修最大的贡献是在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它通过调节人的积极的心态从而防止精神疾病,是很多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所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


  揭秘!“7天静修营”导师团风采
  名师团(4位)

  吴远之
  大益茶道院院长、硕士生导师

  云南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茶道院院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开创并致力于茶道学科建设与茶道职业化进程,倡导设立了清华大学茶道艺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茶道心理学研究所(茶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重点茶道学研究机构,武汉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亦名觉本、宜如、一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香道研究会会长,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妙吉祥”香道品牌创始人。

  姜若愚
  大益智库总规划师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旅游规划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社会科学研究员,2016年度获国家旅游局授予旅游劳模大师工作室项目。编著出版旅游等方面的著作、教材四十余本,近年主要担纲东南亚国家大型、超大型旅游规划、设计任务,为投资商、开发商及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顾问咨询服务。

  半夏
  作家、资深媒体人
  生物多样保护志愿者

  出版长篇小说《铅灰暗红》、《忘川之花》、纪实人物小传《看花是种世界观》及自然博物随笔《与虫在野》等作品。《与虫在野》被誉为“中国版的《昆虫记》”,获第二届中国十大自然好书奖,琦君散文奖特别奖,第10届吴大猷科普奖佳作等多项大奖。


  讲师团(5位)

  大益集团总裁助理、大益茶道院副院长、大益职业茶道师。大益正念茶修实践者,“生活禅”修行者。

  王雷
  心理学、生理学博士
  大益正念茶修课程首批导师
  大益茶道院A类讲师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生理学博士后,现任职于云南大益集团茶道院,高级研究员,从事茶道心理学、正念、大益正念茶修以及茶与身心健康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赵宝权
  大益茶道院A类讲师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勐海茶修中心教务部副部长,参与《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读本》、《精通普洱》专业书籍编写,培训学员超过5000人次。

  石爱云
  大益茶道院A类讲师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2016年获大益全国论茶大赛总冠军,国家评茶师(二级),国家茶艺技师(二级),大益三阶职业茶道师,研习花艺、香道多年。

  陈静
  大益茶道院A类讲师

  曽在全国多地策划组织多场大型茶会,并负责云南各大高校茶道艺术团的培训工作。首届青少年茶艺大赛总决赛评委,主导研发及开展了少儿茶道课程“知茶识礼”,修习日本小源流花道多年。


  学完7天课程,你将得到↓

  █证书:大益职业茶道师初阶证书+二阶证书+大益正念茶修静修营结业证书+静修营营徽

  █茶具+书籍:一套大益八式练习茶具以及6本书籍:《大益正念茶修入门》、《茶道九章》、《大益八式》、《精通普洱》、《茶席设计》、《茶道心理学》。

  █一段身心大益的茶修之旅:在年平均温18℃的大益庄园,最不缺的就是美景与暖阳,古街、马帮驿站等古风建筑带你梦回“茶马古道”;专业的制茶师傅教你制作一饼“大益正念茶修私享茶”,体验“茶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三餐特色勐海味+生态茶餐膳食,领略茶香与茶肴的完美邂逅……此外,还可以走进中国茶业第一品牌“勐海茶厂”,探秘生产一线、触摸普洱茶历史与发展的脉络。

  大益正念茶修七日静修营(课程表)

  您必须了解的重要信息

  ①本年度最后一期静修营,学员数量有限,预设20席。符合条件者按报名先后顺序录取,早到早得。

  ②静修营学费

  标准价:16800元/人;早鸟价(11.18前报名):16000元/人;三人成团价:16000元/人;夫妻同修价:30000元/对。缴费完成后报名成功。费用包含:学费、培训费、在勐海当地的食宿费用(7天6晚)交通费用及相关杂费。

  报名方式

  电话:0871-63553767

  联系人:邹老师  13888944883  杨老师  18213050

  “大益正念茶修”课程自今年4月份上线以来,已有全国各地近600位学员参与学习,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本期7天课程为今年“静修营”最后一期,导师们倾心拿出最好的内容教授,再一次到了大家“拼手速”的时刻,20个名额报满即止!

  撰稿:李垚垚  张玮

  图片:张玉杰  责编:曾婧雅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