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道一词由谁提出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朱自振:文字茶道与事实茶道

朱自振(1934-2021),茶史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员。编著有《茶史初探》《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中国茶酒文化史》《中国古代茶书集成》等。

编者按:《建设发展茶道文化的鄙见》出刊于《茶业通报》2002年,于今天而言,依旧有重要的价值。

讲“茶道文化”当然要先讲几句“茶道”的词义。在近出的一些论著中,不乏有人为“茶道”和“茶文化”下定义,我看后,觉得其中有些是故弄玄虚,实际自己也不甚了了,说不清,讲不透,可偏偏搜肠刮肚,把一些生僻的字句连缀起来,说得玄而又玄,把大家说得糊糊涂涂,以显自己的学问。

其实“茶道者”简单说,也即“饮茶之道,讲究饮茶之道也。”说白些,也就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阶层的饮茶习俗和对茶的讲究。

可能有读者会问,现在“茶道”不是千姿百态,各式纷呈,为什么还言建设和发展呢?我要说的是,现在中国包括台湾、港澳和海外华人圈中,确实兴起和存在一股茶道文化热,但这些都非历史传承下来的茶道。

现在有些茶道,声言是从民间和庙观中发掘出来的濒临灭迹的古老的僧道“茶道”;最古的如“五珍”茶道,据说是从汉武帝时由中原士兵攻打匈奴,传到宁夏少数民族地区流传下来的。这些都是胡说八道、瞎编乱造出来的东西。中国在唐代中期就最早提出“茶道”之词,更早就存在——从文献说至少西晋以前就存在讲究饮茶之道之实。

但是,我们现在各地包括台湾的所有茶道、茶艺都是近二、三十年来模拟日本茶道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不存在现在演艺化了的各种茶道。我已年近古稀,小时候没听说过茶道,我也问过比我年长的前辈高麟溢先生,更问过高老师的老师庄晚芳和张志澄先生等,他们早前也不闻中国有什么茶道,“只听说和知道东洋人讲茶道”。

我实话实说。可能很多人会骂我不爱国,不懂文化历史,否定现在茶文化的大好形势和广大弘扬茶文化者的成绩。小的不敢,也绝非此意。

一、我指出“茶道文化,是日本在全面引进接受中国茶叶文化基础上,在茶文化民族化过程中的一大创造、一大发展”,不等于这就是帮日本人说话或讨好日本人。日本饮茶、茶种、种茶、制茶甚至文字、宗教和各种文化现象,他们都承认源于中国,承认历史上存在的“唐化”,何必一定要牵强提出“日本茶道是源于中国径山茶宴”,这才叫爱国呢?

我说中国历史上没有现在表演的种种茶道、茶艺不等于否定中国历史上没有茶道、茶艺,也无意义否定全国和全球华人社会近年对茶文化的日益关注,以及大量茶叶工作和文化爱好者这些年来对提升和扩大茶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不错“茶道”一词,在唐代高僧皎然的诗句“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及封演在其《见闻记》中谈到陆羽《茶经》面世以后,“于是茶道大行”。

另外宋人的文章中,也见一提,但这些提法,只是肯定其时中国饮茶有道;茶道作何?不详未释,不知我们现在竞演的茶道、茶艺,除名字而外,与唐代宋人所说的茶道,有何内容上的具体传承关系!唐宋以后,除此别无其他茶道的直接记述,一直到明代后期,在张源的《茶录》中,才见到专列有“茶道”一目。

如果说唐代茶道泛无,直到了那明代文献中的茶道,有具体内容了,但是明代茶道的具体内容与日本和我们现在演示的茶道内容,又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张源《茶录》中的茶道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除张源的《茶录》外,明代茶书中,还有屠本畯《茗笈》等引录或照抄了张源之说二见。很清楚,明代茶书中的指的“茶道”,实际是有关制茶、藏茶、冲泡茶叶的“三要诀”。

清以后至近代,中国文献中偶也能见引唐人或明代茶道之说,但没有另置新词。以上就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关茶道的全部史料。单凭这几条一言半语的记述,我想象也勾勒不出中国历史上的茶道面貌和传承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古代茶书构建和体现了中国传统茶道的话,那么,中国文献中有关茶道记述,并没能说清和证明中国茶道的历史存在和发展。

但是,回过来说,这绝不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茶道。应该承认在中国文献中“茶道”一词见之虽早,但文献中留下的有关茶道资料,并没有为我们留下一个中国历史茶道清晰、完整和系统的印痕。

不过,也如我们开头所说,茶道既是一种饮茶和讲究饮茶之道,那么只要开始饮茶和讲究饮茶,就会逐渐形成事实的茶道。换句话说,中国虽然文献中没有完整、固定和明确传承关系的茶道记载,但通过口授心传一代代不断演变,进化出饮茶习俗这种事实茶道,乃是世界上历史最早,地区反差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茶道;这是世人谁都不会也不容否认的。

但中国存在的历史事实茶道,即便许多内容与日本茶道和我们当前新生的茶道所吸收或为核心成分,但中国的事实茶道,不管怎样说,它毕竟没有上升到用文字加以固定传存和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些亦都是和日本茶道乃至现在大家创作的茶道有所差别的。

基于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文献只存在事实上茶道的事实,所以我标题上不提恢复而提建设和发展茶道这样的一个看法。这不是对大家前一段对创作和弘扬我国茶道、茶艺文化,所作的努力和良好愿望不肯定,相反,在我内心来说,是肯定和赞扬,我把一切真正为倡导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把他们作为开拓、探索来看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虽然我老早持有中国历史上没有文献只有事实茶道的观点,但在大家热情新起,我国社会需要也宣传一下茶道之时,对有些错误提法甚至违背茶道和茶文化本质的一些内容,唯恐有泼凉水之嫌,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那么,现在为什么强调提出建设发展茶道文化的问题呢?原因主要是这样两点:

(一)一风而起的茶道热,已开展多年,想到“发掘、整理”得差不多了。这些新创茶道通过各地茶文化节和学术讨论会,循环展示,社会媒介的广为传播,对饮茶有道,需要讲道的宣传,已初步普及。另外对于经常参加这种茶文化会议的人,老戏重唱再做,由不新鲜以致也产生烦腻。

现在的茶道,经过这几年的开台锣鼓之后,已是到该演正戏的时候。对于前一段创作的“茶道”,可以作为历史保留节目,在需要演出时演第二场,大家把精力和重点,应转到新的世纪中国饮茶之道和习俗,如何随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发展,做适应性的改革与发展。

总而言之,现在已是到了前段茶道需要发展出新、学术研究需要深入探索、社会由历史欣赏需要现实之道,一句话不能再停留在原来水平上踯躅不前了。另外,从实际情况来说,我国茶道文化不但需要建设和发展,从组织上说,流通学会茶道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也为这种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提供了某种条件和可能。

(二)我们肯定前段茶道热的主流和基本情况是好的,但也不得不指出,在有些地区和个别人身上,由于缺乏对茶文化本质和茶道基本精神的理念的了解,一味追求盈利,甚至利用茶道为个人沽名钓誉这种负向发展,也到不得不提的程度。

非常浅显,我们宣传茶道、倡导茶道,其出发点或着眼点,简单说是知道人如何饮茶,从茶中获得最大收益,做到懂茶、好茶。但是我们有的茶道一方诸侯,不从上面考虑,专搞追奇猎異,如有朋友告诉我,他们曾组织一帮人,爬到“岷山”山峰,开了一个高山茶会,用山上长年不化的冰雪,化水泡茶,试试在没有人际的世界,饮茶时怎样的一种味道和意境。

做各种各样试验和创举的例子还多的很。如有的搞什么“鸟文化茶道”,即组织清晨遛鸟的老者,一人一壶,边喝茶边讲鸟。有的茶艺或茶道队,还准备吧茶艺茶道和球赛结合,在篮球和排球队员比赛休息时,进行茶道表演,让满身是汗,心跳气喘,脑子里还想着输赢的运动员去轮流慢慢接受半口就喝完一盅茶,这些除掉形式还是形式,这样的“创新”法,将来不知会增添出多少庸俗的茶道来。

这还不算什么,在台湾有的茶道馆老板,异想天开,将本应该干净圣洁的茶道馆色情化。据香港电视台新闻播出,所谓向传统文化挑战,大胆将“茶文化和辣妹文化”加以结合,所谓结合,就是在茶馆中聘请三五个女青年,浓妆艳抹,着露到不能再露的三点式在舞台和茶客中狂扭乱舞。“辣妹”岂能称“文化”,明明是“黄化”和“色清化”,要说文化,也只能说是“负面文化”。这那里是向传统茶文化的“挑战”,是辱没,是玷污。

鉴于上述二点,我撇下其它文稿,借《茶业通报》一角,向茶界的朋友们郑重迫切地提出:现在应是关注和研究我国的茶道文化建设发展的时候了。所谓关注,也就是吁请大家重视,重视当前中国茶道文化的现状和走势。

前一段这茶道那茶艺,对中国饮茶之道和饮茶文化的建设发展,哪些是有一定积极意义,哪些等于无害也无益,哪些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好的予以保留,无益和有害的,通过讨论,认识一致后以求终止。

其次,当前有关茶道文化,又应该首先研究什么呢?我认为也即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饮茶最早,形成饮茶和讲究饮茶之道及茶道一名也出之最早;中国在上古,至少在唐代不但已经存在事实的茶道,而且也具有构建日本最初茶道全部理念的茶叶文化内容和精神思想,但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一直没有发展形成日本和我们近年风起的茶道?

阻碍、影响我国茶道形成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又是什么?在历史上我国没有形成,社会上似也无需要日本式茶道,那么今天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补历史之缺,模仿日本茶道、韩国茶道,台湾茶艺、编导出什么尼姑茶道、和尚茶道和其他舞台茶道?

如果任务无此必要或认为不应把主要精力和基本点放在这一方面,那么,今后我们有关建设茶道和发展的重点,又应该放在哪些方面?这是我近年经常想到也希望得到解决的迷惘和困惑。上面这些粗见,不揣轻重,提出了谨请茶界同人赐教讨论。

-END-

来源: 茶业复兴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道的源与流:道家(上)

强言茶道何须道

最近一段时间要讲一些关于茶道基础的内容,在这之前先要对中国茶道的源流有个大致的了解。

茶道这个词说的人很多,清晰的人不多。严格说,只有由修道而证悟的才能成为“道”;宽泛一点,也可以把这个追求探索的过程称为“道”;最低限度,这件事是修养身心的,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命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那也可以算是“道”。

当然,这个最低限度可能在这个时代也并不容易。其实,喝茶就好好喝茶,没必要非要冠以茶道之名,这样至少为自己将来进入茶道保留一点余地。而说到茶道,就要有其内涵,不能盗名欺世。

只要说到“道”的层面,我们首先要清晰一些基本的见地,任何一个体系,见地都是首要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认知。接下来这几篇文章,就是建立这个认知。

中国茶道大致分为四个传统,道家、佛教、文人、民间。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道家

门径萧萧长绿苔——道家如何思考

在中国,道家涉及到的范围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整个中国上古以来的基本信念和底层逻辑都在这里面,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也是就这个层面来说的。

我们今天谈茶道,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其实并不清楚,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精神传承是什么?要么是为了名利的目的服务,要么只是围着想象的概念打转,摸不着门径。

我们先用一个例子来了解茶道的道家传统。

经常喝茶的人一定听说过“茶气”这个词,我们喝古树或者喝老茶,多数人都会有类似后背发热,头顶渗汗等等经历,早年间台湾茶人将其命名为“茶气”。

后来,“茶气”就成为喝茶人争论的一个大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在茶气符合传统的理念,捍卫茶气是在捍卫某种传统文化。

其实“茶气”这个概念的背后是彻头彻尾的现代思维。因为从道家也好,或者我们细分为中医、丹道、内丹、服食、养生等等方面也好,“茶气”这个概念都无法成立。因为你感知到的是你的气,不是茶的气。

如果这个可以命名为茶气,那很多热性的食材或中药,都有“气”了。你喝姜汤就有“姜气”,你加花椒就有“椒气”,当然个人感受最强的大概是“附子气”,那真是热到你怀疑人生。

茶气说到底还是现代营养学的概念,以为茶里面含的某种营养物质,到了人身体里就变成了茶气,所以当时这位茶人开始发挥想象,认为是某种离子云云,当然这些也完全是捕风捉影了。

我们不去评论对错,我们来看,如果真正以道家的思维,应该怎样来看这个问题。

无论食材还是药材,天地生这种东西,有其自身的性质,人和这些药食都遵循某种规律,温凉寒热也好,五行生化和经络运行也好,不同人服用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中医药的最基本观念。

喝茶的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称之为体感,在十年前我提出应该用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这个说法,当然也不一定是从我这里听到的,不管怎样,这样的说法更客观一些,不容易引起误解。

那从道家的观念,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茶带来的体感呢?

我们首先要看,是什么样的茶会有明显的体感。我们知道经过焙火的茶生热是比较容易的,也是很好理解的。而像普洱生茶这种东西,并没有焙火,杀青还不如绿茶,那在人体产生这种热力就和一般的热力不同,很值得探究。

从表层来说,我们可以从树龄、树种、环境等等方面,来建立对茶性的理解。而工艺其实相当于中药里的炮制,不同的工艺之下,茶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藏养又带来了一层变化,这个相当于中药里面越陈越有效的一些药材。年份给茶的性质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就这里面的理解框架可以是传统的,比如阴阳转化、五行生克等等,也可以参考现代的一些研究,但是底层的逻辑一定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对古树普洱的这种性质有了初步了解,我们就会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在人体产生这样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对人体的认知,我们这个人体是如何运转的。这就涉及到中医、养生、修真等不同体系,这些体系有共通的地方,但因为目的不同,角度和侧重也不同。

如果对人体有基本的认知,我们就会明白,并不是茶的气在人体里走来走去,而是饮茶启动了人体的气机,发生了一些内在的运行转化,这些作用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的一些感知。

这个不展开了,有时间我会专门讲。这里面只是借这个例子来说明,很多时候,现代人所理解的传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传统。所以茶气论战的两方面,争来争去,其实都和传统没多大关系。

错误的认知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古树茶发热,就误认为古树茶所谓“茶气”有“补”的作用,盲目的超量的饮用新茶,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你说这和道家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没关系。

如果真正对道家有了解,就会对这种开启气机的天地精华很慎重,喝古树带来的身心的涤荡的确很难得,你要理解并善用,那的确对你的身心都很有益,甚至可以借假修真;如果你以错误的观念来误用,那也可能带来伤害。

这个只是从中医和养生的角度来看,而如果从道家修行的角度来看,其实茶的内涵就更深了,直接和内丹修行的机制相关。这才是从陆羽“坎上巽下离于中”、卢仝“七碗茶诗”,再到白玉蟾“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所探讨话题。这个时候你才明白,茶是多么特别的一种存在。这个要想说明白,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要看有没有缘分。

而当你到了这个层面,反过来再看茶的原料、工艺、藏养,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了这样一个思路,再经过实践印证,我们就可以主动的运用,做出暗合道妙的茶,或者选择更适合我们的体质,对我们更有益的茶。这就不只是见地,而是真正体悟之后的应用了。

涉及到原料,如何从环境看阴阳的转化;涉及到工艺,五行如何生克转化茶性,从藏养来看,不同地方的藏养下,茶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不简单是快慢的问题;在品鉴的风味里又蕴藏着哪些秘密,和前面这些又有什么关系。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实到对我们人体有怎样的作用。

为什么可以这样去分析,因为从天地大环境,到茶园小环境,到茶树,到茶叶,到工艺,到藏养,到品鉴,到我们的养生保健,乃至修行,其实共有一个语言体系,共有一个底层逻辑,整体都是自洽的,互相都是融会贯通的,这个是道家最美妙的地方。

这就是人们常常听到的“天人合一”。在一杯茶汤之中,蕴含了天、地、人、茶的全部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这些东西完全是分离的,互不搭嘎的,那茶的魅力就减损太多了,种茶制茶品茶也太盲目了。

这种天人合一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古树茶,所谓“天地精神相往来”,这也是我这些年特别关注与实践的领域,很多话题我也会未来在书中探讨,这里就不多说了。

以上我们借用“茶气”这个例子,大致对道家的思维方式有了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道家茶道的历史源流。

食药仙丹本一味——饮茶与服食传统

茶史有一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饮茶究竟起源于食物还是药物。这个问题恐怕再争论也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上古时候,药食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古人,尤其是中古之前,中国人对一种饮食的认知其实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食物,可以果腹,提供营养。二是药物,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对症治病。三是仙物,如果你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也可以辅助你修真得道。

中国人形成了饮茶的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件大事。人们能够因为一种饮料的品饮,形成仪式、形成艺术、有一个心平气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和空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影响力来说,之前只有酒,但茶与酒却如此不同。之后有咖啡,但很多史料说明,咖啡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茶的影响。

之前有文章专门讲过,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不仅对东方文明,对整个西方文明也有深远的影响,饮茶风气流传对公共空间的形成,对现代文明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那我们要探究一下,从中唐陆羽《茶经》以来,这种优雅的饮茶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主要来源于两个传统,一个是后面会讲到的寺院礼法的传统,一个是就是中国本土服食的传统。

什么叫服食呢?和一般的吃东西不一样,因为古人对饮食有前面说的三重认知,所以对一个东西应该怎么做、怎么吃,吃后有什么效果,有一套相应的理解和做法。

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服食是魏晋对金石药的服食,但其实服食的传统非常古老,几乎伴随我们这个文明的始终,可以上溯到伊尹,在东周就已经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这个传统后来也影响了中医和道家的实践。

为什么魏晋人喜欢嗑金石,因为在当时以葛洪为代表的丹家推崇金石,认为服食金石比草木高级,草木大多数只有第二层的养生功效,而金石很多是可以达到第三层功效的,也就是成仙得道。当然这个观念在唐宋经历了一个大的变化,我们后面再说。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茶为什么在唐宋都是以粉末的形态服用的。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从唐宋服用粉末到明清保留完整叶型是社会发展进步。当然没那么简单,保留叶形其实才是最初级的形态。这个从最早期叶子简单晒干到唐宋时期的草茶中的散茶,一直都存在,南诏少数民族老百姓也是“散收,无采造法”,只是唐宋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比较低级一点。

唐煎宋点的服用方法,从根本上还是来自服食的传统。对唐宋人来说,散茶没有经过充分的锻炼转化,达不到服食的要求。我们看制茶的方法,看饮茶的准备工作,几乎每一种制茶的工具,煎点的器物,都有服食的影子。这个要展开,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多了,我们另文再续。

之前在一个宋茶群里,大家讨论刘禹锡的“斯须炒成满室香“,说炒青是不是唐代就有了。有的人认为不可能,炒这种烹饪手法在唐很少见,当时没听说谁炒个鸡蛋什么的,宋代才比较常见。

这也是对中国茶道的传统缺乏了解,如果我们知道服食的传统,那这个也不是问题,需要关注的不是当时谁吃炒鸡蛋,而是要关注早期药食的炮制中有没有类似的做法,我们看《雷公炮炙论》之类的古籍就会有大致的了解(早期有些对固体药材“煎”的手法其实就类似于后来的炒)。炒青应该不是很晚的发明,而唐宋以蒸青为主,并非是不知道其他加工方法,主要的考量也还是服食理念的主导。

这个服食的传统由南北朝至唐宋,除了用于中药和丹道之外,逐渐形成了两种日常的品饮习惯:一种是茶,另一种是汤。

这个“汤”不是我们现在喝的菜汤肉汤,也不是热水的意思,而是数种药材食材混合,大多磨成粉末,像茶一样煎(煮),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服。这个汤有时也被称为“药”,但是并不是治病用的,而是日常品饮、待客的养生饮料。

关于“汤”的背景资料,大家可以看一本书《中古的佛教与社会》,里面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不展开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汤的两种吃法:用水煎的其实就是唐茶的做法,用开水冲服就是宋茶的做法,而这一切毫不突兀,因为茶与汤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服食。

唐宋的茶法断了,饮茶毕竟还延续了下来,而“汤”的传统则彻底中断了。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服食的传统断了,人们对食物的理解被局限了。

人们渐渐只是追逐口腹之欲,无法探寻和感知饮食中更有深度的东西,和我们的身心有着怎样的关系,甚至连身体最基本的感知力都很缺乏,这难道真的是一句时代进步所能概括的?恐怕这方面更多的是退化吧。

今天人们相信所谓的营养学,可营养学是最容易被资本控制的,今天说这个好,过两年又说那个好,这个又变成有害。实际上,以现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完全不足以对一种食物的全部功能影响下定论,更多的只是资本的游戏罢了。

唐宋茶法、服食传统的衰落和中华文化的大转折有关,我们慢慢再说。接下来我们把关注点回到我们自身,看看从道家的角度,饮茶究竟意味着什么?

(未完待续)

来源:生活三昧,作者:明洲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想给人家讲茶文化简史,这一篇文章足够

  如今的社会,学生学习紧张,上班族工作压力巨大,节奏快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若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日,对于多数人都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在如此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让我们心灵澄净清澈成本最低的方法,也许就是喝茶。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在《茶谱》里说:“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

  世界上最早的茶树起源于中国,饮茶的历史也是源于中国。最早的说法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这种说法当然可以归于半神半人的故事集里,但是,茶叶的发现,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茶不同于酒,不是因机缘巧合被发明出来的食物,是大自然本就存在的植物,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人文初始时期,神农氏或某位踏遍青山的有心人,在冒险尝试植物各种功效的过程中,发现了茶的功用。

  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当代5个时期。

  汉魏六朝——中华茶文化的酝酿

  茶以饮用传扬,茶文化围绕饮茶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两晋南北朝,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

  同一时期,饮茶之风在文人中盛行,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孙楚的《出歌》、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晋宋时期的《搜神记》、《异苑》等志怪小说集中,有关于茶的故事。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才辞丰美,对后世的茶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因此汉魏六朝是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唐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唐代以前,茶主要是以药用为主。茶内含有咖啡碱,可以振奋精神、抗拒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神医华佗的《食论》就说:“苦荼久食,益意思。“

  成书于三国时期的《广雅》里说:“湖北、四川一带,把茶树的鲜叶采下来制成茶饼,叶子老的,要加用米糊才能做成饼。调煮饮用的时候,先把饼茶烘烤呈红色,然后捣成细末放在瓷器里,浇上沸水,盖好,并用葱、姜、橘子等掺和调味一起吃下去。“

  可见,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茶的使用,主要是吃茶,而不是饮用茶汤,茶叶大多被磨碎后烹煮后食用。

  据《晋中兴书》记载,时任吴兴太守陆纳是一个节俭之人,从不花费心思准备宴席招待宾客,哪怕是谢安来访,所设也仅是茶果而已。在陆纳看来,以茶果自奉和待客是高洁朴素、不迎合骄奢习气的生活方式,是他的品质所在。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茶之为饮,宜精行俭德之人。

  隋唐开始,随着茶叶栽种技术和制茶工艺的发展,茶叶的品饮渐渐成为一种风尚。这其中,不得不说,就是刚刚提到的“茶圣“陆羽。

  陆羽本是孤儿,三岁被遗弃,后被被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抱回寺里抚养。

  智积禅师对茶情有独钟,喜欢喝茶。陆羽的幼年就是在充满茶香的环境中熏陶过来的。

  陆羽是智积禅师抚养长大的,自然跟着爱好喝茶的他学习煮茶。智积把自己对茶的品鉴知识都传给了陆羽,也在陆羽的心中留下了茶的种子。

  陆羽在安史之乱后从江北的故乡竟陵来到江南,奔波于各个产茶区,比如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这些地方,亲自试茶、品鉴泉水,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茶经》这部茶学经典。

  陆羽以《茶经》一书,将饮茶这件形而下的生活日常上升到极致讲究、极其雅致、极度专业的程度,连茶具都要二十四种器具构成一套的。

  自此以后,饮茶开始逐步脱离了单纯解渴的状态,渐而成为上流社会的风雅之物。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想学事春茶。”由于茶事的兴盛,不仅文人雅士热衷此道,唐代的许多帝王都嗜好茶事。唐玄宗以多才多艺著称,不但喜欢饮茶,还喜欢与妃子斗茶。

  而唐代宗朝始创贡茶院,且由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就是首任监制贡茶者。

  唐朝大书法家在湖州刺史的时间虽仅有三年,但在陆羽的影响之下,也成为茶文化的爱好者,对文人雅士的风雅事业十分感兴趣,不仅助陆羽建造了三癸亭,还与诸位爱茶文士组织茶宴,对赋茶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颜真卿与同僚、诗僧皎然的联唱: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确立的时代,饮茶的大普及,茶文学的大繁荣,茶学专著的问世,且不同喜爱饮茶的文士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圈,唐代的茶道已渐而形成,有了许多约定俗成:

  萌生精品意识:由于茶事发达,唐朝人逐渐萌生了名茶意识,阳羡茶、蒙顶茶就是当时名品,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的说法。而且陆羽在《茶经》中亦有“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的说法。

  革新用茶工具:《茶经》将制茶工具系列化,如蒸青饼茶的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均有配套工具;二来结束了茶具与食具混用的时代,《茶经》载茶具29种,并使得煮茶、饮茶器具专门化。

  精选饮用茶叶:唐代以前人们饮用茶叶,大都是迟摘的大叶,未经加工而直接投放于釜中煮汁而饮。唐、宋根据前人经验,称“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就是用较为粗老的晚摘的茶叶煮汁而饮,仅仅是解渴式的粗饮。而到了唐代,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制作方法,将茶叶蒸捣加工成饼状。

  讲究饮茶方法:唐人烹茶流行于陆羽《茶经》记述的“煎茶法”,是投茶于釜,煮而饮之。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

  注重品茗环境:唐人追求的是清幽高雅的品茗环境,而且不仅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饮茶的人和所做的事。诗僧皎然更以为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才是幽静,若再有几位高人逸士以茶相会,赏醉人之花、赋儒雅之诗、听高山流水、品高洁之茶,才是茶道之和谐整体。

  强调饮茶之美:唐代的制茶、煮茶、饮茶并非一般技术,富含艺术性、文化性,所以只有综合水平的提高才能得到真味真趣真美。饮茶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的美,追求水的清、轻、甘、冽、活,追求器具之美,须用活火煎水,注重饮茶环境和品饮方式。唐代饮茶显然已经上升至生活美学的层面了。

  饮茶有所仪轨:陆羽《茶经》对饮茶程序作了总结,一则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强,较次的是煮五碗。如坐客为五人,就煮三碗分饮;坐客有七人时,则以五碗匀分。行茶是传碗递盏,分而饮之,以茶会友,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气氛。后来,也为日本茶道所借鉴。

  茶人道德标准:《茶经》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朝末年刘贞亮更进一步提出茶有“十德”。这些坚持道德的饮茶原则,令饮茶这样的日常俗事上升到精神领域。当中国茶传入日本后,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提出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生活之美就是如此,就是把自然朴素的生活艺术化、人情化、理想化。美不完全在于外物固有,也不完全在于人心想象,而是人心将真诚和情感寄托于物上,拥有超越功利的兴致和情趣。

  宋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到了宋代,饮茶风气更盛,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时任宰相王安石的《议茶法》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炽盛的宋代茶风,促进了茶馆的兴起,两宋京都以至于外郡、市、镇都茶楼林立,当时称为茶坊、茶肆、茶房、茶屋等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展现了东京开封城茶坊酒肆林立的景象。

  孟元的《东京梦华录》,更是记载开封茶坊炽盛的情形。如开封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吃茶于彼,而且,茶坊内,随季节变化,摆设时令鲜花,悬挂名人图画,布置的精致雅洁,创造和谐雅静的环境;茶坊之外,还有提壶叫卖的人。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一是民间的普及化、简易化,一是宫廷的奢侈化、精致化。而夹在民间与宫廷中间的文人,则是崇尚风雅和自然。唐代时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到了宋代,则是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且与自然相为契合。因而,有宋一代,虽以龙凤团饼的贡茶闻名于世,但引领茶文化精神潮流的,却是文化人。

  宋代才女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每次吃完饭后,就回书房坐下,泡上茶,比谁的记忆力好。一人随便拿出一本史书,说出一件史事,另一人说出再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然后打开书验证,说对了的人便先喝茶,有时候一旦说对了,两人会乐得哈哈大笑,以至于把手中的茶杯都打翻了,也就是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说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故事。

  如果唐朝的茶文化是以精致为特色,宋代茶文化则以雅致为特点。而宋代的饮茶法与唐代也大有不同,当时流行于社会的饮茶法是点茶法,现在日本的末茶道便是脱胎于此。

  宋代皇帝宋徽宗便精通斗茶,宋徽宗赵佶做皇帝昏庸无道,但却是一流的艺术家,工书画,通百艺,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亦颇为精通茶艺,而且研究茶学,写了《大观茶论》一书。御笔写茶书,古今仅此一例。

  宋代文人的饮茶趣味已不满足于独乐乐,更是风靡了“斗茶”的文人雅事。

  斗茶,始于福建建安一带,到了宋朝,建安北苑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茶区。斗茶是重在观赏的综合性技艺,包括鉴茶辨质、细碾精罗、候汤备盏、调和茶膏、点茶击拂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须精究熟谙,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点茶和击拂,最精彩的部分则是汤花的显现。

  衡量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二是看茶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以汤茶保持时间较长、紧贴盏沿不退散为佳,而汤花退散较快、先出现水痕的为负。

  斗茶时,操作者要眼到、手到、心到,需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又要运作自如,风致潇洒。观赏者屏气凝神,视点茶者起落倾旋,观赏茶汤变幻,既然兴致热烈,扣人心弦,一时间妙趣横生,雅韵悠远。斗茶时,白色的汤花与黑色的建盏交相辉映,芬芳茶香与优雅茶艺不仅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更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明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废团改散,团饼的煎煮之法改为散茶冲泡之法,更崇尚的是自然之美,以天然者自胜,将茶与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元末明初画家赵原有《陆羽烹茶荼》,就体现了文人自然的趣味,画中陆羽与远山近水、古树茅屋汇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整体。以天地为茶室,天高地阔,天清地远,青山朦胧,古木挺拔,近山巍峨,山水清幽,重山复水。近处广水,有茅草屋临水而筑,四面草木繁盛,曲径通幽处一条小道延伸出画面,仿佛此处隐秘于山林间。阁内一人,扶膝踞坐于榻上,是为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跽于一侧,给人以宇宙无限之感,又给人带来无限的野趣。

  茶与人、与地、与水、与山、与天和谐融为一体。

  而真开千古茗饮之风的正是朱权,他大胆改革传统的品饮方法和茶具,形成了一套简单新颖的烹饮法。

  《茶谱》中,与朱权一道品茗的,皆是“鸾俦鹤侣,骚人墨客”的高雅人士,“或会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净牖”,与诸位“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就在这样超凡脱俗的氛围中,与诸位同道中人开始愉悦、闲适、舒适、清静地品饮。

  当代——中华茶文化第四个高峰的开始

  进入现代,传统的茶诗、茶词的创作仍在继续,郭沫若、赵朴初、聂绀弩、启功等均有佳作传世。茶事散文极其繁荣,20世纪的文学家大都撰有茶文,其数量是以往历代总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秦牧、邵燕祥、汪曾祺、邓友梅、李国文、贾平凹均有优秀茶文,个人出版茶事散文专集的,有林清玄《莲花香片》、王旭烽《瑞草之国》、王琼《白云流霞》等。茶事小说更是异军突起,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荣获中国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艺术方面,有吴昌硕、齐白石、丰子恺、刘旦宅、范曾、林晓丹、李茂荣的茶事绘画,赵朴初、启功的茶事书法。老舍的《茶馆》常演不衰,茶歌、茶舞、茶乐是许多文艺晚会的保留节目。《请茶歌》、《采茶舞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请喝一杯酥油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自20世纪80年代起,沉寂了两百多年的中华茶道开始复兴。首先从台湾,继之是大陆和港澳。茶艺、茶道、茶文化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有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澳门中华茶道会、香港茶艺中心等,他们为普及中华茶艺,弘扬中华茶道,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两岸四地的茶道交流活动频繁,全国和地方性的茶艺赛、茶席设计赛也经常举办。理论研究异常活跃,近20年出版的有关茶艺、茶道、茶文化著作的数量,超过中国历史上茶书数量的总和。并且,现代中华茶艺已走出国门,不仅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还远传欧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全面复兴,茶馆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代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遍布都市城镇的大街小巷。目前中国每一座大中城市都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数十到数百家,此外,许多宾馆、饭店、酒楼也附设茶室。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5万多家,北京、上海各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一千多家。在许多大中城市,茶馆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正是鉴于现代茶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2001年,又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茶馆服务行业。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亮丽的风景。

  茶具——承载茶文化的器皿

  唐宋流行煎茶、点茶,茶具亦是十分繁复,明清的茶具一改唐宋的崇金贵银,转为崇尚陶瓷,颇有返璞归真的气象,其中,又以景瓷、宜陶最为流行。

  “景瓷”即是江西景德镇瓷,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被誉为“天下瓷都”,工艺考究、制作精巧,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瓷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如若不信,可以拿一只骨瓷杯或碗,放在灯光下,瓷的细腻与通透定会让你赞叹不已;釉面光滑,晶莹剔透,普通的瓷器根本不可与之相媲美;若将一只景瓷杯平放在手上,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咚”的一声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罄声,扣人心弦;景德镇瓷因其质薄而变得轻巧与尊贵,小巧玲珑,胎质细腻,清新典雅,画意生动。

  “宜陶”即是江苏宜兴所产紫砂陶壶,明清开始,世间茶具称为首。《阳羡名壶录》里说,名手作壶,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紫砂壶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

  明代文人所推崇的是天、地、人融为一体,清幽淡雅,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讲:“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无论是讲学问或是有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我想日本茶道所崇尚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吧。

  时至明朝中后期,茶文化不仅为文人所持,更是深入到大众之中,深入到千家万户之中,与千万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种深入,具体表现在茶馆的兴盛、工夫茶的兴起以及茶俗的广泛运用。

  清代茶文化虽以深入民间为特色的,但并非不讲茶艺、不讲品味、不讲技巧,盛于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及广东潮汕地区的工夫茶,均于这一时期发展而来的。相传自元朝起潮州人就有喝工夫茶的习俗,自清代以来,盛行至今,工夫茶可谓是唐宋品茗的流风余韵。

  工夫茶茶具中最典型的“四件宝”:孟臣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碨(烧水陶壶)、潮汕烘炉(茶炉)。燃料用炭,也用的甘蔗渣或橄榄核。品饮工夫茶特别讲究技巧,工夫茶有所谓“十法”:即候火、虾须水(刚开未开的水)、烫杯、热壶、拣茶、装茶、高冲、低斟、盖沫(用壶盖把浮沫杂质抹去)、淋顶。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比较多,潮汕喝大红袍、单枞茶比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比较多。但是从冲泡方法上来说,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中国人饮茶,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的“牛饮”,二是科学合理的“饮茶”,三是讲究艺术的“品茗”。艺术品茗讲究好茶、真水、活火、妙器、闲情,虽说要“有钱”、“有闲”才可,有钱才能购置必要的茶叶和茶具,有闲才能细啜慢饮进而追求心灵的真诚。

  然而,多少钱算是有钱,生活如何才算是有闲,就全凭自己裁定了吧。

  注:内容来源今日头条-蒲秋文化,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