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碧潭飘雪作用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这些小而美的“雪茶”, 你知道几个?

梁实秋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小雪节气来临,

最暖的事,莫过于守一室茶香。

小雪话“雪茶”。

“茶”这一字拆开,是人在草木间。人从这细叶嫩蕊里,可以听到草木的脉搏,可以听到自然的声音。

茶的意境,因其名而呼之欲出。当茶有了名字,这草木菁华,就有了人的款款柔情。

被茶滋润的一夕,一晌间,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潜心,倾听的关系,草木如人,人如草木。人有名,茶又怎能没有呢?

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这里“贡茗雪”据说就是一种呈青白色的贡茶。

古往今来,世人爱茶,更为其赋予美名。其中有些茶颇为小众,知者甚少,但倘若你听过一次,再难忘怀。

你知道关于“雪”的茶吗?

绿雪芽

绿雪芽,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

在福建福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鸿雪洞“旁生长着一株野生古茶树——绿雪芽,它就是历经百年的福鼎大白茶始祖。

据清代陆延灿《续茶经》引《广兴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茶,名绿雪芽。”

以福鼎大白茶精制的白毫银针、功夫茶,乃茶中极品,全国名茶翘楚之冠。广植九省,面积位诸名茶之首。

敬亭绿雪

诗仙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但你可知,在皖南敬亭山上,长着一味绿茶,它有一个极其曼妙的雅称,唤作“敬亭绿雪”。

茶芽儿通体翠绿,形如雀舌,叶脉间生着一层细密的白毫,宛如绿茵上铺了薄薄的一层细雪。

若置于琉璃盏中,煮水冲泡,碧绿的茶叶纤纤,随着茶汤载沉载浮,叶脉上那层细密似霰的白毫,受开水所激,纷纷脱离叶片,如飞雪一般回旋飘扬……

绿雪入目,让人翩然忘忧。绿雪入喉,舌留醇厚清香,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敬亭绿雪在明清时期早已是贡茶,但清代时,还只被称作“敬亭山茶”,诗人施润章觉得它不是池中之物,称赞其“馥郁如花乳,湛湛如云液。”

灵秀至极,在这江水一般的茶汤里,仿佛能见敬亭山的崇山俊水、石花霞云……

到了近代,文坛巨擘郭沫若受敬亭茶厂所邀,为它题字,大笔一挥,“敬亭绿雪”四字方始名扬天下。

碧潭飘雪

峨眉山,常年云雾缭绕,产有一种茉莉花茶,堪称花茶一绝。

趁晴日午后,茶人们会采下那些雪白晶莹、含苞未放的茉莉鲜花。唯有花未全开,方能使茶叶浸润香气。

再以早春嫩芽为坯,几经窨制,集茶香,花香于一体,才有了“碧潭飘雪”。

可能只有茶,才能完成这样的妙境,才能使这茶与花的干瓣儿组合,实现“碧潭飘雪”的诗意与奇迹。开水冲泡下,仿佛能真切地看到一泓碧潭,落雪纷纷。原来这四个字,都有意义。

碧,是碧绿的茶汤;潭,比作茶盏一杯;飘,指的是茶叶翩跹水面;雪,是茶蕊雪白晶莹。

饮一盏碧潭飘雪,仿佛置身于碧绿葱茏间,见瑞雪飘飘,佐以浓郁的茉莉清香,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是峨眉山茶文化的主要载体。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南安(今乐山市)、武阳皆出名茶,多陂池,西有熊耳峡,南有峨眉山”。

唐代李善《昭明文选注》曰:“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宋时,诗人陆游在《煮茶诗》中赞道:“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峨眉山深厚的佛教文化,为峨眉雪芽增添了几分禅味。因寺庙地处深山,多盛产茶叶,僧以茶当饭,以茶食客,广结善缘。

每年清明前后20天左右,在峨眉山海拔1000米之上的茶园,新芽破雪而出,僧人踏雪采茶。“风推万松吼,茶烹千古雪”,成为峨眉山茶乡一道奇特景观,故称此茶为“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具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是江苏有名的绿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

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

阳羡雪芽以汤清、芬芳、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历来与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春茶,才会让陆羽推荐给皇帝,让苏轼如此念念不忘?喝上一口,也许你就知道答案。

蒙顶雪芽

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

蒙顶山的山顶上,在谷雨清明期间摘,是一种口感鲜嫩滋味鲜爽的茶叶,唤作“蒙顶雪芽”。因采摘茶树最嫩的部分制作,条索紧结、色泽翠绿。嫩香高长,滋味浓醇、回味甘甜......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最早发源于北宋,自那时起它便成为文豪们的宠儿。欧阳修赞它“两浙之茶,日铸第一”,陆游又夸“囊中日铸传天下”历代文人对它爱爱爱不完……就连康熙老爷子也对它十分恩宠,将它列为贡茶。

西涧春雪

“西涧春雪”是安徽省滁州市名优茶开发课题组科技人员于1991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前身为南谯贡茶,如今是滁州市南谯区的特产。

西涧在滁城南谯区,历史上的“西涧春潮”曾是滁州十二景之一,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一首诗,题目就是《滁州西涧》。“西涧春雪”茶名即取自这一景,同时“春”表示时间,“雪”表示该茶白毫多。

西涧春雪的品质特征芽头饱满,芽叶抱合挺直稍扁,色泽绿润,披毫似雪;清香高长,有花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有花香味,叶底全芽嫩绿匀整。

雪茶

还有一种保健茶叫做“雪茶”, 又称"地雪茶”,有青雪茶(红雪茶)、白雪茶两种。产于中国四川省(九寨沟,玉龙雪山、牦牛山、药山),云南省(德钦、中甸、丽江玉龙雪山),陕西省(太白山)及青藏高原等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属地衣类茶科植物。其叶状似已加工过的茶叶,似银丝通体洁白,故名雪茶。

雪茶清纯爽口,其味略苦而甘,是难得的保健饮品。取少许用开水泡饮,或加在茶叶里泡饮,有清热生津,降压提神之效用,雪茶气味清香、苦而后甘,有清热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还具有稳定和降血压的作用。

白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陕西中草药》),略带灰色,长圆条形,全体呈细长管状。味道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

红雪茶又名鹿心雪茶、金丝茶。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的落叶松、冷杉干枯树干上。天然野生,世之奇物,珍稀罕见。开水冲泡,色泽红亮,犹如红葡萄酒色,叶体形如珊瑚绽开,品味纯正,略带荫香。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瀹,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

“雪中生者,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样。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痨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入腹温暖,味亦苦例秀美,较他茶更厚。”

冬天是静谧养晦的季节,偶尔仿效妙玉扫梅藏雪,学着乾隆饮用三清茶吟梅赏雪,静寂下来也算是一件赏心乐事。

小雪初绽,万物皆止。今日,让我们在茶中顺应节气而养息调性。

来源:茶道CN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叶商标维权 法院:侵犯商标权,判赔5万元

因销售茶叶包装上有“碧潭飘雪”“竹叶青”标识,成都一家茶叶公司以及销售店铺负责人,被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有限公司(下简称“竹叶青公司”)起诉侵权。2021年10月14日上午,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尽管店招显示为“兴云茶业”,收据上也盖了“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发票专用章,但兴云茶叶公司与具体销售的店铺人员都还是辩称,双方不是从属和委托关系,公司没有侵权,侵权的是店铺销售人员范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审理,法院最终判决兴云茶叶公司和范某停止侵权,并赔偿竹叶青公司经济损失5万元。

竹叶青公司取证 起诉侵权

今年4月,作为原告,竹叶青公司提起了一场诉讼。根据竹叶青公司所述,今年2月,在成都市成华区一家茶叶店,该公司工作人员购买到外包装上明确写有“竹叶青”和“碧潭飘雪”字样的茶叶,但包装上并无生产厂家、经销商。庭审现场展示的公证材料上,这家店悬挂“兴云茶业”店招。

“各购买了一盒,支付了800元。”钱由竹叶青公司工作人员支付给了店铺销售人员范某,这家店铺也开具了盖有公章的收据。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收据上商品名栏写着“竹叶青”和“飘雪”,前者单价450元,后者350元,公章显示为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发票专用章。

▲竹叶青公司展示收据。

据竹叶青公司介绍,“碧潭飘雪”是由成都徐公飘雪茶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使用第30类茶叶产品的注册商标,成都徐公飘雪茶业有限公司将“碧潭飘雪”商标授权竹叶青公司方面独占许可使用并授权其负责市场的打假维权工作。同时,“竹叶青”是由竹叶青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使用第30类茶叶产品的注册商标。

在竹叶青公司看来,对方擅自在同种商品外包装上突出使用“碧潭飘雪”与“竹叶青”标识并进行销售,该行为极易引起消费者混淆,已经侵犯了公司权利。成华区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范某处以行政处罚。

被告辩称:

系销售人员侵权 与茶叶公司无关 庭审现场,范某解释案涉茶叶来源:有人上门推销,“竹叶青”和“碧潭飘雪”她各买了10盒,其中部分销售,部分送人,3盒销毁。“3月份我交了罚款。”范某表示,一个多月后,她从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对方被竹叶青公司方面告上了法庭。这次开庭前,她也被竹叶青公司方面追加为第二被告。

“二被告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竹叶青公司方面认为,销售收据显示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系销售主体,而范某参与了销售,所以是双方共同侵权。不过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与范某并不这样认为——在法庭上,前者辩称公司与范某系供货关系,并非从属或者委托,“兴云公司没有侵权行为,侵权方应当是被告范某。”而范某也多次称,自己只是成都兴云茶叶有限公司的客户,“侵权是我引起的,与公司无关,我承担。”

“大约二零一几年开始用‘兴云茶叶’的招牌。”范某解释之所以这样做,“我觉得原来的名字不好听,因为我是从兴云茶叶公司拿货,就改用了‘兴云茶叶’,和他们公司说过的。”现场,兴云茶叶公司方面也确认知情。

根据范某的陈述,她的铺面办过营业执照,不过“过期了”。2008年她办了“成华区蜀香茶叶经营部”营业执照,但因未按规定年检,已在2012年被吊销。对于盖章的收据,兴云茶叶公司和范某是这样解释的:“购买茶叶的客人有时需要报账,所以店里准备了盖有兴云茶叶公司公章的空白收据。”

法院判决:茶叶公司与销售人员共同侵权 判赔5万元

竹叶青公司方面表示,在商标使用过程中,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碧潭飘雪’在花茶领域获得消费者认同,具有较高的美誉度,‘竹叶青’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法庭上,竹叶青公司要求兴云茶叶公司和范某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庭审现场。

一个多小时的审理后,法院认为,被诉侵权商品上使用的“碧潭飘雪”“竹叶青”标识均位于包装正面显著位置,具有标识商品来源的作用,属于商标性使用;将其与竹叶青公司主张权利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均分别完整包含“竹叶青”“碧潭飘雪”文字,即对应注册商标中的主要识别、呼叫、判读部分,故被诉侵权标识分别均与涉案注册商标构成近似。由于“竹叶青”“碧潭飘雪”注册商标均具有较高知名度,该使用行为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

▲侵权商品。

案件中,被诉侵权商品是在名为“兴云茶业”的店铺内购得,因购买取得的《收款收据》上加盖有兴云茶叶公司发票专用章,在无任何提示明确该店铺与兴云茶叶公司无关的情况下,消费者有理由相信相关商品实际由兴云公司出售。具体到开票缘由上,虽然兴云公司与范某作出相同解释,但就二者陈述的供货关系本身,兴云茶叶公司并无需为范某开具加盖公司发票专用章的空白收据,范某亦未能就为何使用“兴云茶业”门头、店招作出合理解释。因此,综合庭审查明事实,“应认定兴云公司、范某共同实施了被诉侵权行为,应就相关行为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案件当庭宣判。综合考虑涉案商标的知名度、侵权人的经营规模、侵权行为持续的时间等因素,法院最终判决兴云茶叶公司和范某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竹叶青公司经济损失5万元。

来源:公司法案例精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茉莉花茶怎么选!六窨还是九窨?带花还是没花?

有花好,还是没花好?

茉莉花茶,是茉莉与茶结合的产物。茉莉花茶的口味,也由茉莉与茶共同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成品茉莉花茶中,到底是否应该见到大量的茉莉花干呢?

花干越多的茶,是不是也就越香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茉莉花的放香特点,以及茉莉花茶复杂的加工流程。

从植物学角度讲,茉莉是一种气质花。

诚然,她花朵洁白,香味芬芳,人见人爱。但这里说的“气质花”,可并不是说茉莉花茶特别有气质。

所谓“气质花”,是说茉莉具有“开花吐香,不开不香,开毕香尽”的特点。所以刚刚绽开的茉莉花,芬馥满室,沁人心脾。

但是放一会儿,香吐尽了,这朵茉莉花也就没味儿了。桂花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干花也有甜腻的香气。

原因很简单,桂花不是气质花,而是体质花。

所以茉莉花茶里的花干再多,其实也对您喝的茶汤没有增益作用。与此相反,花干多了其实还存在着问题。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得从茉莉花茶的工艺接着聊。茶叶加工时,先要将采下的含苞欲放的花蕾,先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行内成为“养花”。

等到花蕾呈虎爪形微开吐香时,均匀拌合到茶坯中。鲜花一边绽开,一边吐露开浓香。

茶叶便在鲜花的簇拥下,贪婪地吸食花香。这一吐一吸,既有物理吸附过程,又伴随着化学变化过程。

茶叶加工中下花量的多少,也大有门道。一般每500克成品花茶在整个加工中要依次配鲜花150到500克,共计600朵至2000朵。

经过若干小时的窨制,鲜花开败,芳香吐尽。这时的茉莉花,已经没有香气了,留在茶中反而可能引起沤味儿。

所以应迅速将其筛出,再将茶叶经数道工艺加工后,得到一个窨制的花茶。

中、高级花茶,需要重复若干次上述过程,才能成为商品茶。加工中筛出的残花被称为“花渣”,旧时一般埋入土下用于肥田。

所以按照正规窨花工艺生产的茉莉花茶,从外观上看应该见不到大量整朵的花干。

隐约可见一星半点的花瓣,也都是个别漏网之花而已。别看虽不见花,但闻茶叶时却有一股子打鼻儿的茉莉花香。

您路过北京老茶庄的门口儿,老远就能闻见茶香。那种茶香里,必然混着阵阵茉莉的清爽。

虽然不进去买茶,可就是在门口站一下,都已经是舌底生津神清气爽了。其实您就是往店里摆一百盆鲜茉莉花,也出不来那股子香味儿。

诸位闻到的花香,那可是几千几万斤茉莉花的精华。香气浸入茶骨,早已是闻香不见花了。

如今市场上有一些掺花干的茶叶,仅是将筛出的花渣晒干或烘干后大量掺入绿茶内,冒充花茶以假乱真。

或将下花量很少的低劣花茶,拌入花干冒充高级花茶,以次充好。所以茉莉花茶,花多的不一定好,没花的不一定差。

不过这些年,茉莉花茶产业也有新发展。例如四川有一种茉莉花茶,专门要拌入大量花干。

这样茶沏出来,花瓣飘在水面上,观感非常漂亮。有高人给这路茶起了个名字——碧潭飘雪。

这类四川花茶由于花干量太大,起初并不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架不住人家颜值高,市场认知度大。

久而久之,碧潭飘雪也就渐渐被行业所接受,成为茉莉花茶中的另类产品了。

六窨好,还是九窨好?

借着碧潭飘雪的话题,我们不妨多聊几句。飘雪,自然指花干。碧潭,说的是茶汤。

这种四川花茶,追求花香的同时,要求保留绿茶的清汤。所以在制作工艺上,又与京派花茶大有不同。

茉莉花茶的窨制,实际上是对绿茶的一种再加工。茶叶经过再加工热处理。既保留了绿茶的营养成分,又增强了具有鲜花般浓郁的香感。

更关键的是,窨制后减低了绿茶特有的青涩成分,改善了茶汤的风味,进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类。

那么优质的茉莉花茶,到底应该窨制多少次呢?其实大致有五至六次的窨制,已经是很不错的茉莉花茶了。

可据我所知,市场上现在有九窨、十窨乃至十二窨的茉莉花茶。当然,窨次越多,价格越高。

按商家的说法,窨制越多级别越高,花茶的质量也就越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是一个饱和的问题。我们高中学化学时都知道,液体有一个溶解度。达到溶解度,再往里加东西也溶不进去了。

茶叶能吸收的香气,也同样存在着极限。您不惜工本玩命下花,可是却没有问问茶叶的意见。其实只要茶叶吸足了香气,再窨多少次都没有意义。

其次,是一个损耗的问题。每窨一次花,茶叶就要被折腾一次。所以窨制工艺,一定会导致干茶受损。

您要是窨个二十次,那这批好茶叶估计也就都折腾碎了。十二窨顶级高碎,那还有意义吗?

茉莉花茶,有花还是没花,都不重要。

茉莉花茶,六窨还是九窨,也不重要。

什么最重要?

好喝呗。

来源:多聊茶 杨多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