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碧潭飘雪香味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这些小而美的“雪茶”, 你知道几个?

梁实秋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小雪节气来临,

最暖的事,莫过于守一室茶香。

小雪话“雪茶”。

“茶”这一字拆开,是人在草木间。人从这细叶嫩蕊里,可以听到草木的脉搏,可以听到自然的声音。

茶的意境,因其名而呼之欲出。当茶有了名字,这草木菁华,就有了人的款款柔情。

被茶滋润的一夕,一晌间,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潜心,倾听的关系,草木如人,人如草木。人有名,茶又怎能没有呢?

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这里“贡茗雪”据说就是一种呈青白色的贡茶。

古往今来,世人爱茶,更为其赋予美名。其中有些茶颇为小众,知者甚少,但倘若你听过一次,再难忘怀。

你知道关于“雪”的茶吗?

绿雪芽

绿雪芽,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

在福建福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鸿雪洞“旁生长着一株野生古茶树——绿雪芽,它就是历经百年的福鼎大白茶始祖。

据清代陆延灿《续茶经》引《广兴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茶,名绿雪芽。”

以福鼎大白茶精制的白毫银针、功夫茶,乃茶中极品,全国名茶翘楚之冠。广植九省,面积位诸名茶之首。

敬亭绿雪

诗仙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但你可知,在皖南敬亭山上,长着一味绿茶,它有一个极其曼妙的雅称,唤作“敬亭绿雪”。

茶芽儿通体翠绿,形如雀舌,叶脉间生着一层细密的白毫,宛如绿茵上铺了薄薄的一层细雪。

若置于琉璃盏中,煮水冲泡,碧绿的茶叶纤纤,随着茶汤载沉载浮,叶脉上那层细密似霰的白毫,受开水所激,纷纷脱离叶片,如飞雪一般回旋飘扬……

绿雪入目,让人翩然忘忧。绿雪入喉,舌留醇厚清香,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敬亭绿雪在明清时期早已是贡茶,但清代时,还只被称作“敬亭山茶”,诗人施润章觉得它不是池中之物,称赞其“馥郁如花乳,湛湛如云液。”

灵秀至极,在这江水一般的茶汤里,仿佛能见敬亭山的崇山俊水、石花霞云……

到了近代,文坛巨擘郭沫若受敬亭茶厂所邀,为它题字,大笔一挥,“敬亭绿雪”四字方始名扬天下。

碧潭飘雪

峨眉山,常年云雾缭绕,产有一种茉莉花茶,堪称花茶一绝。

趁晴日午后,茶人们会采下那些雪白晶莹、含苞未放的茉莉鲜花。唯有花未全开,方能使茶叶浸润香气。

再以早春嫩芽为坯,几经窨制,集茶香,花香于一体,才有了“碧潭飘雪”。

可能只有茶,才能完成这样的妙境,才能使这茶与花的干瓣儿组合,实现“碧潭飘雪”的诗意与奇迹。开水冲泡下,仿佛能真切地看到一泓碧潭,落雪纷纷。原来这四个字,都有意义。

碧,是碧绿的茶汤;潭,比作茶盏一杯;飘,指的是茶叶翩跹水面;雪,是茶蕊雪白晶莹。

饮一盏碧潭飘雪,仿佛置身于碧绿葱茏间,见瑞雪飘飘,佐以浓郁的茉莉清香,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是峨眉山茶文化的主要载体。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南安(今乐山市)、武阳皆出名茶,多陂池,西有熊耳峡,南有峨眉山”。

唐代李善《昭明文选注》曰:“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宋时,诗人陆游在《煮茶诗》中赞道:“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峨眉山深厚的佛教文化,为峨眉雪芽增添了几分禅味。因寺庙地处深山,多盛产茶叶,僧以茶当饭,以茶食客,广结善缘。

每年清明前后20天左右,在峨眉山海拔1000米之上的茶园,新芽破雪而出,僧人踏雪采茶。“风推万松吼,茶烹千古雪”,成为峨眉山茶乡一道奇特景观,故称此茶为“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具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是江苏有名的绿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

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

阳羡雪芽以汤清、芬芳、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历来与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春茶,才会让陆羽推荐给皇帝,让苏轼如此念念不忘?喝上一口,也许你就知道答案。

蒙顶雪芽

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

蒙顶山的山顶上,在谷雨清明期间摘,是一种口感鲜嫩滋味鲜爽的茶叶,唤作“蒙顶雪芽”。因采摘茶树最嫩的部分制作,条索紧结、色泽翠绿。嫩香高长,滋味浓醇、回味甘甜......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最早发源于北宋,自那时起它便成为文豪们的宠儿。欧阳修赞它“两浙之茶,日铸第一”,陆游又夸“囊中日铸传天下”历代文人对它爱爱爱不完……就连康熙老爷子也对它十分恩宠,将它列为贡茶。

西涧春雪

“西涧春雪”是安徽省滁州市名优茶开发课题组科技人员于1991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前身为南谯贡茶,如今是滁州市南谯区的特产。

西涧在滁城南谯区,历史上的“西涧春潮”曾是滁州十二景之一,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一首诗,题目就是《滁州西涧》。“西涧春雪”茶名即取自这一景,同时“春”表示时间,“雪”表示该茶白毫多。

西涧春雪的品质特征芽头饱满,芽叶抱合挺直稍扁,色泽绿润,披毫似雪;清香高长,有花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有花香味,叶底全芽嫩绿匀整。

雪茶

还有一种保健茶叫做“雪茶”, 又称"地雪茶”,有青雪茶(红雪茶)、白雪茶两种。产于中国四川省(九寨沟,玉龙雪山、牦牛山、药山),云南省(德钦、中甸、丽江玉龙雪山),陕西省(太白山)及青藏高原等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属地衣类茶科植物。其叶状似已加工过的茶叶,似银丝通体洁白,故名雪茶。

雪茶清纯爽口,其味略苦而甘,是难得的保健饮品。取少许用开水泡饮,或加在茶叶里泡饮,有清热生津,降压提神之效用,雪茶气味清香、苦而后甘,有清热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还具有稳定和降血压的作用。

白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陕西中草药》),略带灰色,长圆条形,全体呈细长管状。味道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

红雪茶又名鹿心雪茶、金丝茶。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的落叶松、冷杉干枯树干上。天然野生,世之奇物,珍稀罕见。开水冲泡,色泽红亮,犹如红葡萄酒色,叶体形如珊瑚绽开,品味纯正,略带荫香。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瀹,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

“雪中生者,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样。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痨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入腹温暖,味亦苦例秀美,较他茶更厚。”

冬天是静谧养晦的季节,偶尔仿效妙玉扫梅藏雪,学着乾隆饮用三清茶吟梅赏雪,静寂下来也算是一件赏心乐事。

小雪初绽,万物皆止。今日,让我们在茶中顺应节气而养息调性。

来源:茶道CN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掌中盖碗啜新绿 花茶氤氲半城客

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南方嘉木是否发乎神农氏已难以考据,但若论茶馆之最,则首推四川,成都犹盛。

在这座“一城居民半茶客”的城市,想找到一条没有茶馆的街巷实非易事,而有茶馆的地方总少不了一盏汤色碧绿、醇爽回甘的盖碗花茶。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内,徐金华用盖碗茶为客人准备碧潭飘雪。记者张浪摄

四川素有品茗之风。秦人伐蜀,始知茗饮事,元明以后川人逐嗜饮茉莉花茶。数个世纪以来,成都平原于伏天窨制花茶,就如川人家家有泡菜般普遍;川式花茶一绝“碧潭飘雪”,即源于寻常百姓家。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内,徐金华接受采访。记者张浪摄

碧潭飘雪是由中国制茶大师徐金华吸收明代闵汶水焙制“闵老子茶”与才子徐渭的“阆苑制法”后,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家中与妻女研制而成。其中“碧”为茶汤之色,“潭”为茶碗,“雪”为茉莉花瓣,“飘”既言花浮茶面,又有香飘四方之意。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内,徐金华(左)与长女徐瑶(右)正在采摘新鲜的茉莉花。中新社记者张浪摄

尚未走进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先见“潭幽千丈碧,雪暖一杯香”的金字楹联。室内“茶能通神”匾额下,徐金华正为寻香而来的茶友冲泡新窨不久的碧潭飘雪。

在盖碗中摄入少许茶叶,用85℃左右的热水浸润后盖上茶盖。少顷揭盖,只觉茶气清幽,花香绵延。再次沏入沸水,碗内汤色黄绿清澈,叶如蝉勾、片片可数,汤面茉莉花瓣漂浮,散状自然、宛如雪片。嗅香观色后再试其味,只觉清冽回甘,齿颊生香。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内,徐金华正在品饮碧潭飘雪。记者张浪摄

高山云雾间的明前绿茶本身便有自然清香,经过茉莉鲜花窨制,新添一层花香,正所谓“好茶窨香花,芳醇益显彰”。徐金华说,制作碧潭飘雪需用伏天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蕾,高温之下结出的茉莉花蕾不驻水、色泽洁白,香味较初夏的茉莉花更为浓郁。

茉莉花夜间开花放香,因此需赶在花开前择花,使绿茶趁鲜“抢香”。

在徐金华长女徐瑶的回忆中,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便是伏天傍晚全家人围坐在长条茶几旁,闻着花香择茉莉。一斤鲜花取掉青蒂与杂瓣,只有六两可入茶,等全部择完身上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但家人相聚之乐自在其中。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内,徐金华正在采摘用于制作碧潭飘雪的茉莉花。记者张浪摄

徐瑶告诉记者,将择好的茉莉花与茶胚层层间隔铺于坛中,翌日清晨烘炒,待茶叶窨到酥碎、花软而稍酥时及时起锅冷却,再将花茶入罐密封。等待月余,便是碧潭飘雪最佳品饮之时。

随着徐金华将碧潭飘雪制茶工艺公开,品饮碧潭飘雪已由一家一户走入千家万户,香飘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资料图为8月9日,位于成都新津的徐公茶文化研究所,徐金华(左)与长女徐瑶(右)。记者张浪摄

虽源于寻常百姓家,碧潭飘雪亦登大雅之堂。2013年岁末,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成都,在杜甫草堂北邻品味成都盖碗茶,赞不绝口的便是飘着茉莉花香的碧潭飘雪。

午后,散落于成都各处的茶馆又迎来繁忙时刻。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茶客们背靠竹椅,手捧盖碗花茶,伴着茶香缭绕身畔的是这座城市的千年浪漫、悠闲与烟火。正如蜀地童谣所言,“盖碗五六盏,铜壶冲三花。茶友龙门阵,天黑忘回家”。

来源:中新网、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名里的“中国美”,听罢便醉了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听着水开的咕咕声,注茶的滋滋声,喝茶的嘬嘬声,品茶一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人生之情趣。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中国是茶的故乡,不消说其生得千万种的不同滋味,仅茶名中的蕴藏的中国美,听罢已然让十三夷迷醉了,你呢?

月光白

月光白,是普洱茶中的特色茶。此茶在夜里,就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并且从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见阳光,而仅在月光下慢慢晾干,每批茶叶的粗制要在一天内完成。因采树的均为当地美貌年轻少女,也有“月光美人”的称号。制成的茶,叶面呈黑色,叶背呈白色,黑白相间,叶芽显毫白亮像一轮弯弯的月亮,一芽二叶整体看起来就象黑夜中的月亮,滋味柔和、甜香、回甘。由于其工艺流程对外界秘而不宣,更增添了此茶的几分神秘色彩。

绿杨春

“绿杨春”茶产于扬州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绿杨春茶名字是由原扬州茶厂高工冯金纬老先生(已故)提出,出自因扬州茶区主产绿茶,绿茶又以春茶为上品,而扬州自隋唐起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称,故名“绿杨春”。此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有板栗香气,冲泡后叶如兰花绽放,叶色嫩绿,叶底舒张,滋味浓醇。

兰贵人

兰贵人是中国历代宫廷供茶,是五百年前专给皇帝喝的贡品,有几千年的历史。原产地在我国台湾省,它的学名叫做人参乌龙,色味清香、回味悠长,喝后口舌之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香味,故称为“兰贵人”。茶叶外形卷曲紧结、重实、干茶色泽沙绿翠润,香气馥郁芳香,条索匀整,刚入水的兰贵人茶,犹如种子般,焕发生机,汤色褐绿清澈,香气浓郁清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柔软细腻。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种以蒸汽杀青的针形绿茶,该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后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外形和黄山毛峰有点类似,但条形比黄山毛峰更为紧实,纤细。其干茶香气绵长,浓郁的豆香味伴着淡淡的清香味。汤色嫩绿明亮,仿佛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

休宁松萝

休宁名茶松萝茶历史悠久,主产于休宁境内松萝山,由当地茶农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休宁松萝茶条索紧卷,匀齐均整,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汤色绿明,叶底绿嫩。初喝头几口稍有苦涩的感觉,但仔细品尝,甘甜醇和,回甘很快,顿时感觉齿霞生津,茶香在口中、喉中久久不会散去。松萝茶的独特橄榄香气,使人心情愉悦,平和安神。饮后令人神驰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

敬亭绿雪

“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这首诗形象地描述出了品饮敬亭绿雪后的切身感受。敬亭绿雪,历史悠久,是绿茶中的珍品,以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茶,主产于安徽宣城市敬亭山一带。成茶外形色泽翠绿,茶叶肥壮而全身白毫似雪,茶形如雀舌而挺直饱润,芽叶相合不离不脱,汤色清碧叶底细嫩,回味爽口香郁甘甜,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冲泡后,茶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那披附于茶叶的白毫随之徐徐飘落,如同绿荫丛中雪花纷飞一般。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

碧潭飘雪

茉莉花茶向来享有“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作为绿茶的再加工茶,茉莉花茶的品种并不少,其中,产于四川峨眉山的碧潭飘雪在花茶品类中负有盛名,可谓一绝。碧潭飘雪采用早春嫩芽为茶坯,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与未开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花香、茶香交融,并保留干花瓣在茶中。外形紧细挺秀,白毫显露,香气持久,回味甘醇。喝碧潭飘雪,赏着花和杯中的景观,不失为一种清欢。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