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茶发苦

找到约27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11招练就火眼金睛,让做旧老白茶显露原形

 

都说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茶是以陈为贵。

近年来随着白茶不断的升温,市场对白茶需求量越发的高,特别是老白茶更是价格不菲,追随者越来越多,很多白茶爱好者非老白茶不要。

这样一来,如何辨别真假就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深入地讨论下,真假老白茶在各方面的差异。

▲ 7年陈老白茶

 

一、看外观

 

自然陈化的白茶饼,颜色不一定是很多平台及茶人宣讲的“外观转化是均匀一致的”,这不一定。

 

老白茶大多有黄片,叶片的颜色有三四种,有黑,有黄,有褐,有赭石色,甚至有的还能看到一些黄绿、暗灰绿色等。但大片的纯黑色少,绿色少,黄、褐、赭石色多。

 

而人工做旧的假白茶饼,黑色多,褐色多,黄片少,绿色少,赭石色几乎没有。

 

▲ 以上为真的7年陈老白茶

 

▲ 以上两图为假老白茶

 

▲ 以上三图老白茶左真右假

 

 

上图某老板花重金购买的九十年代老白茶,随便一扒拉,一堆的虫衣,吓到呕吐。

 

自然陈化的白茶饼,叶片与梗皆有光泽,对着光反复翻动茶饼,叶片与梗会微微折射光线,特别是黄片,有时会亮亮的。

 

而人工做旧的白茶饼,无光泽,灰暗,人工加速烘烤与重度发酵,己经让茶叶重度脱水,它的叶脉纤维严重受损,微循环不再,哪还会有光泽?

 

从茶饼颜色上看,老白茶是“五颜六色”,毫会转化为银灰色,甚至是黄色,未充分转化的叶子为暗灰绿,转化的过程中呈褐色、黄色,深度发酵后则呈黑色。

 

若整个茶饼是单一的褐色或黑色,甚至是只有灰白和黑,则大致可以判断这老白茶没有喝的必要。

 

▲ 以上三图为5年陈老白茶

 

二、里外一口料

 

如果可以撬开茶饼,真的老白茶撬开后的茶叶与未撬开时的表面是统一的,用料一致。

 

仔细观察品质级别差的老白茶很多叶片上粘着碎茶末,那是压饼时,把下脚料茶末拼进去。

 

而假的老白茶,往往是表面发酵做旧,而撬开后,里面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观和色泽。

 

 

三、观汤色

 

真的老白茶,冲泡出水后,不会一下子就是红酒色,而是汤色呈黄色或琥珀色、橙黄、金黄。

 

年份越长汤色越深,越向后几道泡,慢慢汤色转橙红、红亮等,最后,再慢慢到淡黄然。

 

此时如果再把叶底煎煮的话,煎煮出的汤色又会橙黄或橙红或红亮色。但无论如何,色泽都是透亮鲜明,不浑浊。

 

而做旧的发酵后的老白茶,尤其是已经变质的白茶,汤色往往浑浊不堪,前几水就明显的很红,并且不亮,继而三四水后明显转淡下来。

 

▲ 泡出来的7年陈老白茶汤色

 

▲ 煮出来的老白茶汤色

 

做旧的发酵老茶,汤色往往浑浊、发红、发暗、不清澈,汤色与红茶、甚至黑茶更加相似。

 

真老茶冲泡出水后,清澈透亮,没有杂质,年份越久汤色越深,但亮,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四、品茶香

 

有时候仅从外观上来看,很难辨别出老白茶的真假。除了外观,我们还可以从口味上判断真假。

 

自然陈化的白茶饼,香气自然,有的是药香,有的是枣香,有的是荷香。

 

真老白茶带有较为明显的药香或是枣香,闻之沁人心脾,随着年份的增加这股香味会逐渐加强。

 

年份短的还出不了药香,但一定不是酵气霉味、南方过度湿仓的仓味,而会是白茶自然淡淡的花蜜香或者毫香清香。这些都是自然陈化所可能产生的味道。

 

但人工做旧的白茶饼,香气几乎没有,因为重火烘烤,把它的香气早已蒸发殆尽,只留一点可惜的木质香。

 

 

从口感和香气上鉴别,白茶讲究“毫香蜜韵”,3~8年的白茶有荷叶香,8~15年的白茶有枣香,15年以上呈药香。

如果只有陈香却没有其他香气,口感滋味只是一味的黑茶味似的平滑,并且不耐泡,也大致可以判断为假的老白茶。

自然陈化的白茶不怕坐杯,即使8-9克的量,基本也不苦不涩。

细细品味一番,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有木香、有草香、还有花香。不仅会有甜甜的茶味,还有会满满的白茶自然本真的香味溢于口中。茶汤滋味非常顺滑,汤质粘稠,生津持久,喉韵非常明显。

而人工做旧的白茶饼,汤水是涩的,坐杯发苦,而水不柔和,不爽口,不顺滑。汤水清淡,没有浓稠感。

又因泼水导致的发酵过度,经过高温高湿,茶叶的细胞壁遭到破坏了。破裂的细胞壁中苦涩的滋味也容易被析出。导致喉咙不舒服,体感不适,胃想向上翻涌。

▲ 做旧白茶苦涩味重,有类似红茶的发酵味(右图)

五、看耐泡度

真正的老白茶口感滑、甜感足,杯底香气扑鼻,正宗的7-8年以上的老白茶,耐泡性是远远超出做旧的老白茶的。

真的老白茶越喝到后面滋味越清甜,不论是汤色或是滋味都具有陈茶的独特魅力,冲上十多泡依然很有味道。汤色和味道依然不比初泡时差多少。

而假的老白茶,泡不了几道之后早已淡而无光,索然寡味。

如果有条件,在选购时,可以现场煮茶饮,品茶的时候千万别着急,您就踏踏实实坐到茶桌前,一泡一泡细品老白茶韵味。

真正陈化多年的老白茶,可反复沏泡十多次,茶味依然让人回味,这种效果是假老白茶望尘莫及的,通常做旧茶几泡以后马上现原形,更不会煎煮出真正老白茶的枣香、糯香味,只会一煮苦涩难咽。

▲ 7年陈老白茶叶底

▲ 5年陈老白茶叶底

六、辨叶底

真的老白茶,即使是陈期十多年以上的,经过多次冲泡后,叶底棕色仍然可以看到叶脉,有活性和韧性,色泽黄绿,相对均匀一致。

而假的老白茶,有些因为发酵过度,冲泡后的叶底往往只呈暗黑色甚至全部干硬。

七、闻叶底香气

泡完,甚至让它鞠躬尽瘁的煮过后,从热闻叶底、到放凉后冷闻叶底,正宗的老白茶让人非常愉悦,闻了还想闻,丝丝凉凉的,甜甜蜜蜜的那种感觉,或陈放特别时间年份的喜人药香。而假的基本是无愉悦的、让人嗅了再嗅的冲动的。

八、勤练基本功

追老白茶,喜欢老白茶,可以先从当年的新制白茶开始,有个基本的白茶知识、工艺、口感认知,便于理解白茶的前世今生。

如果有可能,再慢慢坚持两三年,存放些近几年的不同的白茶,时时感受变化。

九、多茶样多对比

一定要丰富自身,不管从知识层面、品鉴程度、表达方面都要不断完善。

多与有经验之人学习交流,多喝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山头、不同茶人的茶,并且能够总结每款茶的优缺点及特殊点。

时时记录品茶日记,慢慢积累“茶感”,就是那种感觉,很多时候,你说不出来茶好在哪、坏在哪,但就是“茶感”会告诉你,这茶好与坏。

十、别急于下结论

很多白茶爱好者,都常犯一个通病,认为白茶无历史、白茶少故事、白茶简单、工艺简单、品种简单、产地范围有限、老白茶年份短、白茶学习认知容易等等。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喝茶人,忽然冒出来说很懂白茶,很快能写一些资料或白茶书,然后会轻易的下结论,这款茶不好、这款茶缺点、这款茶做旧、这款茶闷堆渥了、这款茶萎凋轻了、这款茶不是高山茶、这款茶......

一款茶还没有喝完,就认为完全了解了一样,其实越是在茶桌上、茶人间遇到这样夸夸其谈的人,基本可以断定,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家茶好的,就是大忽悠。

十一、了解存放

不同环境、不同存放地域,老白茶的转化快慢、色香味形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同一标准套用在不同的老白茶上,也不要以偏概全。

你没有走遍全国,没有见识全国各城市、各茶人不同的存放环境下的老白茶,你就无法完全断定一款茶一定会怎样,否则,你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假设”或“自以为”。

总的来说,一般我们判断老茶的真假,大多都是不可能全面的,也不是绝对的。所以平时还是要靠自己多喝多对比,积累经验才行。

 

关于老白茶香气的四点误区,避开这些“坑”才有好白茶




《1》


小时候读曹文轩的《草房子》,药寮那一章节,留下了清浅药香的记忆。


温幼菊老师的房间里总飘逸着发苦的药香,她弱不禁风,她喜欢一年四季守着药罐子熬药喝药。


蒋一轮给她的房间挂了“药寮”的小木牌,她也不摘。


红泥小炉上的药罐,壶盖半敞,袅袅的淡蓝色蒸汽,药香随着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淡化在小屋里,深秋时节,晚间秋风和屋内小炉。


桑桑将这道风景记了许久,村姑陈也是。


儿时幻想着满屋子的中药香气,馋得几乎也想生病。直到真切地喝到中药的滋味,才深觉受骗。


那种苦,深烈又深重,吃下几大颗永泰李干,也压不住翻滚上来的苦意。


翻阅私信看见茶友们对老白茶药香的相似的误区,回首一路以来对中药香的回忆和误解,洒然一笑。


今日便来说说业界关于老白茶药香的种种错误认知




《2》


误区一:老白茶的药香,浓重苦涩


村姑陈儿时因为中药的香气对中药的滋味望文生义,同样地,茶友们亦时常因为尝过了中药的滋味,便对中药的香气有着直白的误解。


他们认为既然中药味道那么苦涩,那中药的气息也应该是又苦又臭。


故而对老白茶的药香十分畏惧,不敢轻易尝试。


但其实中药是药材的一锅炖煮,若是将每一味中药分开,我们能惊讶地发现,原来并非所有药材都是苦涩的。


甘草微甜,防风清甘……这些药材本身的清香和甜蜜,被一锅药材中的其他药物所掩盖,若是单纯将中药的苦涩滋味误会成老白茶的药香,那老白茶何其委屈?


中药的香气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一一体现。


《荀子·礼论》云:“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蕊,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


《离骚》里屈原效法先贤:“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他们以中药的香气养性修心,流传下诸多的用香趣事。


书中置芸香草以辟虫,便有了“书香”,以麝香、丁香等入墨,就成了香墨;;以龙脑、麝香入茶,便创造了香茶……


香铸就了药物的面貌,药材亦以香陈情。


老白茶的香气,便是药香甘香舒适的典型。


村姑陈在老白茶的香气中感受过当归的清甘,党参的舒适振神,若以陈苦药香来概括老白茶清香甜馨的香气,是在是对老白茶的一大错误认知!




《3》


误区二:只有老寿眉才有药香


老白茶的藏量珍贵,年份愈大愈是可望不可求。


原本产量便稀少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要想在时间的长流淘洗下留下几许老茶,实在不易,故而老白茶中最常见的,还是产量较大的寿眉。


老寿眉饼占据了老白茶的大半河山,不知不觉间,竟有这样的谣言流传:


“只有老寿眉中才有药香!其他的都没有!”


谣言之所以是谣言,因为它传播的是错误的认知,狭隘地认为只有老寿眉才有药香,实在是大错特错。


论起老白茶身上的药香,就要从药香的来源开始深究。


相信茶友们手边都有新白茶,新白茶的清新毫香,淡雅花香,交融在草木的香气之中,汇成了一种鲜爽清鲜的嗅觉体验。


白茶是如何在时间的催化下转化出不同的香气的?


答案便是足够优秀的加工工艺,和优质白茶茶叶中蕴含的丰富物质。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除去鲜叶本身的香气之外,主要是香气物质在加工中经酶促作用和热化反应转化而来的,故而加工工艺对白茶的香气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只有白茶叶片中所含物质丰富,这些芳香醇类物质,才能在优质的储存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有序地微发酵转化。


丰富的芳香醇物质,所催生的高扬的茶香渐淡,逐渐转化出雪松醇,配合p-紫罗酮等芳香物质,将新白茶的清爽香气沉淀成独属于老白茶的甘醇药香,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步展现自身的姿态风采。


所以,老白茶的香气,是取决于茶叶的品质,和制作人的工艺,以及储存条件的优秀与否。


药香并非白茶的某个品类独有。


真正自然陈化下来的、优质的老白毫银针和老白牡丹,同样有人让人难以割舍的药香,绝非只有老寿眉才有药香。




《4》


误区三:老白茶只有药香,单一无趣


新白茶的香气中尚有毫香、花香、草木清香等区别,也面对老白茶,却仍有茶友误会它只有药香。


嫌它单一乏味。


听见茶友这样的偏见,几乎想学小岳岳来一句“我的天呐!”


品质好的老白茶,当然不可能只有药香,而药香本身也不可能是单一乏味的!


单只一个“药香”,便有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四大药材香为首,更别提当归、紫萱、飞蓬、半夏、甘草、豆蔻、芍药、丁香……这些药材的名字,字字闻香,香香特色,怎会单一?


除却药香,品质好的老白茶,还藏着陈香馥郁,木质香沉沉,稻谷香干燥微甜,粽叶、荷叶香清鲜,甚至极其少见的枣香甜蜜。


正常的老白茶,剥开它层层包装,钻入鼻尖的绝对不止药香一种。


茶室里满三年的白毫银针,偶尔拨出一点冲泡,打开它的包装,干燥的谷物香流淌茶室,紧接着的便是药香重重叠叠,木质的香气追在药香身后,尾调蕴含一丝浅淡的竹叶清香。


怎一个多变了得?


再看茶室另一角的老寿眉饼,干茶时的沉沉药香令人心折,几乎俘虏了每一个来过茶室的人。


撬饼冲泡,沸水注入,沉睡许久的芳香物质苏醒,开始它曼妙的香气轨迹,高扬的茶香弥散茶室,仿佛熬煮金银花、夏枯草的清清药香。


杯盖上坐落它沉沉的根茎类药物的气息,而在汤水中遨游的药香,则更甜更润,丰富了茶汤的滋味,也成就了老白茶的佳名。


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道:“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


泡茶,闻香,更是品茶人现世的快乐。




《5》


误区四:药香只能靠煮,泡茶是不会有药香的


不知是否煮老白茶的人愈多了,留给茶友的印象便成了“老白茶只有靠煮才能有药香”。


这也是关于老白茶香气的一大误区。


前文提及了老白茶药香的形成,重在茶叶品质和制茶人的加工工艺。


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内物质含量极其丰富,转化而生的芳香醇类物质亦是巅峰,这样的白茶,根本不需要铁锅铜壶上时间的炖煮。


它们只需要沸水快进快出,一身的香气与滋味便尽数展示而出。


若是一款老白茶,需要在炉内锅里长时间的熬煮,像煲汤那样“咕咕咕”几十下,才能有药香展现,只能说明它内含物质的缺失,根本谈不上品质。


在一次试茶会上,便有这样一款老白茶。


从试茶会开始,稳居壶内咕噜噜煮开了几乎十几分钟,主人才舍得拎起它,为试茶的各位添上茶汤。


长时间的沸煮下,茶汤颜色显得极深,深得发红。试探地一喝,单薄的茶汤里,可怜地沉浮着一点点药香,像更重的一种生苦生涩的味蕾体验。


它的产区、工艺、保存这三大指标,估计一样都没能沾上,内含物质含量极低,用水冲泡可想而知它的惨状,只能用长时间的煮茶,硬生生逼出一点单薄的茶香。


这般老白茶,也就只占了一个老字了,堪称白茶界的“老不修”。


当然,也有一些老白茶,泡不出药香,究其原因,在于盖碗过大,或者,水质不佳。


早在陆羽的《茶经》中,便讲述了水对茶叶的重要作用。


“水以清轻甘美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水质对白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量影响显著,茶汤中的总浸出物与水质中的矿质离子和电导率呈现正相关。


用自来水,或是选用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矿泉水冲泡老白茶,都不能完整呈现老白茶的药香。




《6》


一一回复了茶友关于老白茶香气的疑惑,信步小路,偶遇了一间小小的中药店。


或许是身体脱离了思考,自发闻香而来。


已经很久没见过中药店了。


疏落有致的木匣子藏着干燥的药材,挂着书写药名的标签,店老板正在帮另一个老大爷抓药。


木匣开关,抓起药材轻轻一放,盛放药材的小木称尾巴微翘,一开一关,一放一包,清淡的药香静静流淌室内,有种静谧的美好。


走出药店,衣角还荡着那股草木的香气。


真想收集藏下这药香,在下次有人提出“药香是苦的”的质疑时,捧至他面前,让他切身体验。


感受药香的干燥、悠长与深厚。

桑植: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一杯好白茶

立秋后,风就不一样了。

经历了山风与阳光的淬炼,茶,作为大自然最神奇的馈赠,与人相遇。伴随人们远走他乡,也指引人们回到故乡。茶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

(生态桑植,有中国最好的白茶。)

700多年前,当云南大理的白族先人跋涉千里,辗转江西,沿长江西行来到湖南桑植的大山深处时,他们不会料想到,随身携带的小小茶果,会在异乡土地上展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澧水一路向南,穿过武陵腹地。人们逐水而生,茶树作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也漫山遍野生长。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最好的茶树种子被保留下来,逐渐演化为古老的野生茶树。

先民饮茶,最初多为药用。后来发现茶汤味甘解渴去乏,茶叶遂登堂入室,成为生活一味。

最古老的制茶工艺也最原始朴素。茶农将新采摘的嫩叶置于房前或屋顶,交由阳光和风,让茶叶精华自然沉淀。茶农通过辨别茶叶色泽和香气的变化,决定晾晒时长。

这种为白茶所独有的制法,区别于中国其他五大茶叶品类,不炒不捻,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白茶有最悠久的历史(4000多年),比绿茶还要早2000多年。

白茶,先与天地灵气自然交融,后与茶农心气相通,经由人的味蕾与五脏六腑,将饮茶人与山水、阳光、清风相连。

生态桑植,有中国最好的白茶。桑植县位于世界黄金产茶带(北纬30°)附近,属武陵山脉优质茶叶产区带。中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原始森林,就坐落在县内。

“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桑植的水是澧水。澧水上源有北、中、南三源,其中北源和中源都在桑植县境内。北源一支出自桑植县五道水镇杉木界,一支出自桑植县西北八大公山天堂窝,二者在五道水汇合。中源又名绿水河,源出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

澧水穿城而过,浸入土壤,滋养着桑植的茶树。当地人取水泡茶,水与茶,又在杯盏中重逢,这是人为的缘分。

好山、好水,再加上桑植独特的“小气候”,成就了中国最好的茶叶原叶。而看似“粗野”的白茶制法,又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原味和营养价值,桑植白茶的品质,可想而知。

抱朴归真的制茶工艺,体现了茶人对茶叶的敬畏之心。

今年70岁,做了一辈子白茶的万宝山茶厂老板刘珍元熟谙白茶的“气性”。“早上不能太早,雾多,空气湿度大,对茶青色泽有影响。中午晒的时候,太阳太强,一晒就会糊了,一般中午前就要收进来。上午的时间,要眼观其色,茶青色泽变化到什么程度,那个茶叶边边卷到什么样子,都要把握好。手还要感受茶叶的干湿程度,但又不能总去摸它、打搅它。总之不能有一丝马虎,稍微懒惰一下,最好的白茶就从时间里溜走了。”

如今的桑植白茶按原料等级进行划分,分为风、花、雪、月四个系列。一芽三叶为“风”,一芽二叶称“花”,一芽一叶名“雪”,尖尖的芽头则是“月”。鲜叶不一,成茶也各有特色。

风、花、雪、月的灵感,取自白族文化。白族少女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厚重的民族文化、与祖先故地的牵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就这样被智慧的桑植人巧妙嫁接到他们最珍爱的茶叶上。

借由这枚茶叶,直把他乡变故乡。并且在时光的沉淀中,生出更多绚丽与灿烂。

在桑植,我们发现了大自然的慷慨,茶叶的甘美,人的勤劳与智慧,和生命永远奔腾着的美满与诗意。

撰文/记者王欢实习生覃赟

(茶农采茶。)

桑植县西莲乡玉京村唐家湾产“三鹤园茶”,又名“玉京贡茶”,相传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被定为皇宫贡品。这或许是历史上的桑植茶叶走得最远、最具风采的一步。

三鹤园贡茶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式,但这份荣耀仍保留在桑植。桑植白茶声名鹊起,在品类繁多的茶叶市场上重新取得一席之地,这与当地悠久的种茶历史有关,更与桑植的山、水、人有关。

撰文/记者王欢实习生覃赟

茶树挑剔,对生长环境不能降格以求

桑植之行的第二天,我们前往廖家村镇妖气洞村,拜访一位年轻的茶人。

胡乔华一家住在山顶。盘山公路窄小曲折,道路两边可见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茶园,有的茶树就生长在农人的房前屋后,甚至水沟边。

目光及远,是层峦叠嶂的森林。半路上,偶有农人赶着羊群、牛群经过,一片田园生活的图景。


(茶叶鲜叶交由阳光和风,让茶叶精华自然沉淀。)

到达时烈日正盛。胡乔华已备好山泉水和老白茶。

他端起一壶开水,淋向杯盏中的老白茶。细长卷曲的茶叶变幻出多种姿态,香气四溢。几口下肚,之前日头暴晒、舟车劳顿带来的不适,得到了极大缓解。

一位老茶人看着我们笑:“你刚刚还脸色苍白,现在恢复正常气色了。”当地人对老白茶的功效颇为自豪,他们偶有小毛病并不急于求药,而是先试试喝几口老白茶。

胡乔华两岁的儿子发过几次高烧,因县城路途遥远,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因此每次都是喝老白茶试试效果,后来果然痊愈。

“小孩喝,那个茶要淡,烫烫的喝下去。”胡乔华说。家中长辈耳濡目染,小朋友已经学会不少泡茶的招式。胡乔华手机存下的视频里,小孩儿有模有样地摆弄茶具,还会翘起手指点茶,把茶汤端到鼻子前闻几下。

被问及种植桑植白茶的自然条件,胡乔华提到这里有名的“小气候”,当地人所谓的“十里不同天”。

当天驱车下山时,我们头顶仍是艳阳高照,不远处的山头却乌云密布。不过5分钟车程,大暴雨就兜头淋了下来。前行两公里,在一片玉米地周围,车尾尚在暴雨中,车头挡风玻璃已经没有一滴雨了。

同行的桑植县茶叶协会会长伍孝东说:“这何止是‘十里不同天’,简直是百米不同天了。”他说,少年时他背一捆柴回家,在田埂上突遇大暴雨,再走几步上个坡,又是大晴天。他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因为他“当时很高兴,看到上午辛辛苦苦采的茶叶鲜叶,安然无恙地躺在一片无雨的坪地里,觉得这天的辛劳没有白费”。

桑植县内的山势地形和水流脉络影响着这些特殊的“小气候”。所谓“灵山雾水绕茶山,灵气独秀育名茶”,想要更好地了解桑植白茶,必须了解这里的山和水。

桑植县位于世界黄金纬度带(北纬30°)附近,属于武陵山脉优质茶叶产区带。隶属于中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八大公山原始森林就坐落在县内,原始森林里生长着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植物。

植物虽然坚韧,但也十分挑剔,对生长环境不能降格以求。同最好的茶树一样,这些珍稀植物选择在桑植的山水间繁衍生息。

山势起伏、森林密布,河流奔涌、水汽缭绕,桑植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最好的茶叶。这里雨水充沛,一年280多天云雾缭绕,年平均降雨量大,土壤肥沃,极适宜茶树生长。

真正的有机茶,很大程度仰赖于自然林与茶树的间隔生长。这其中玄妙,让人时刻联想到大自然的神奇。

桑植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2.6%,古树参天、灌木重叠,而茶树散落生长其间,茶树喜光但怕晒,较弱的漫射光能促进茶叶氨基酸、茶多酚等的形成。此外,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能为茶树害虫提供天敌,为茶树自然除虫,这样的茶树或许默默无闻,却生长得最好。在桑植,这样“得天独厚”的茶树林总面积有数万亩,错落遍布在山水之间。

“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澧水穿城而过,上源有北、中、南三源,其中北源和中源都在桑植县境内。北源一支出自桑植县五道水镇杉木界,一支出自桑植县西北八大公山天堂窝,二者在五道水汇合。中源又名绿水河,源出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与生活》杂志曾发起“寻找中国好水”的环保行动。2018年2月4日,5个第二批入选的“中国好水”水源地公布,湖南桑植澧水水源地就名列其中。

密林深处有野茶

北宋王安石曾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想要欣赏到瑰丽的奇景,必须要经过跋山涉水的艰辛之旅。寻茶,也是如此。

最好的茶树并不见于寻常,它们生长在大山深处,静默、神秘。桑植县茶叶协会会长伍孝东,一位在当地颇有口碑的茶叶专家,决定带我们去寻找野生茶。


(夕照下的白茶园。)

伍孝东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他爱茶也懂茶,一生都在为茶叶奔忙,给女儿取的名字都带一个“茗”字。

桑植县内的制茶人多是他的徒弟。和我们一同寻茶的“95后”小伙伍建,是徒弟也是侄子。伍建此前在外地,经叔叔建议回到家乡,创办起自己的茶叶品牌。

为了追寻隐藏在山林之中的野生茶树,叔侄两人时不时就会踏上翻山越岭的寻访之旅。

在五道水乡,汽车沿澧水而上,后转入村中小路,一个地图显示为“茶叶村”的小村子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道路狭窄。两岸密林高耸、密不透风,蝉鸣十分鼓噪。我们的车走到一段小路尽头,无法再通行,遂下车步行。

一条布满青苔的若隐若现的石头小径往密林深处延伸。

叔侄两人步履飞快,行至陡峭处,找来几根树枝丢给落在后头的客人。伍孝东说,即便是最熟悉路的茶农,这样的探路工具也必不可少,“青苔路面很滑,摔下去就是万丈深渊,树枝作拐杖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另一个作用有点出乎意料:驱蛇。

伍建对野茶树的方位心中了然,但树木掩映、野草杂生,熟悉的路也变得不靠谱。他在一棵古树下竖起耳朵,循着瀑布声,确定了寻茶的方向。

三株树龄可能超过500年的野生古茶树就在前方。不同于乔木向上生长,最终长出高大粗壮的身躯,这里的野生茶树作为一种灌木,更喜欢向四围延伸。从底部生长出的枝干徐徐展开,旁逸斜出、姿态万千。

其中一株古茶树已经生出五六枝主干,最粗壮的一棵直径约有10厘米。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到,伍孝东还是掩饰不住兴奋。他计划邀请专家对这些古茶树的树龄进行鉴定,然后好好保护起来。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盐油米酱醋茶。作为一种植物,茶树不为天地所独有,把万千姿态和风味留给人间。

野生古茶树不仅生长在密林之中,也长在寻常人家的房前屋后、田埂地垄间。在农户杨保林家,伍孝东得到了热情的欢迎。

多年前他曾在这户人家的菜园子里发现一棵古茶树,这次想再来看看老伙计。他比较满意,茶树生长良好。

伍建站在院子里,抬手指向不远处的群山,说:“看到没?那一大片绿油油的森林,那就是八大公山。杨家老屋方向就有一片野茶园,大概两三百亩。”

在桑植全境,大约有10万株古茶树生长在这里,树龄超过200年以上的古茶树超过3.5万株。其中最负盛名的一株古茶树在人潮溪镇的分水岭村,树龄据说超过了700年。

古茶树在山野间奋力生长,以顽强的生命力抵抗着时间的拣选与大自然的考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它们与爱茶、懂茶的人们相遇,续写着更多关于茶的故事。

“茶的味道,闻一辈子都不够”

与茶相遇、被茶吸引,做一辈子关于茶的事业,是许多桑植人共有的生命体验。对一些人来说,岁月的流逝会带走许多记忆,茶叶的“出场”却被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中。

万宝山茶厂坐落于桑植县洪家关乡,今年70岁的刘珍元一手将茶厂“拉扯”大。

每天早上5点,群山尚在沉睡,刘珍元就已经起床。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煮上几壶老白茶,若有客人来访就以茶招待,茶厂的工人喝上一大杯,开启一天的工作。


(白茶与天地灵气自然交融。)

茶厂有三间储茶室,满室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架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桑植白茶,有的茶饼储藏年份超过了十年,品级不同的风、花、雪、月桑植白茶,也都陈列有序。

这也是刘珍元一天的忙碌工作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只要一来到这里,我就觉得特别踏实、舒心。这个茶的味道,闻一辈子都不够的”。

她与茶的缘分,最初便依赖于这一缕久久弥散的香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珍元刚从当时的洪家关中学(现贺龙中学)毕业,经桑植县政府招干,被分配到五道水人民公社任职。

刘珍元记得,公社的对面就是茶叶供销社,周围的农户在山上采了鲜叶都会送到这里。农户们肩挑背扛,排着长队,一直从下午排到晚上,人群才会完全散去。

每天清晨,整条街道都洋溢着浓郁的茶香。年轻的刘珍元走出办公室,在公社门前来回散步,就为了多闻闻茶叶的味道。

这味道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2012年,退休后的刘珍元决定进入茶叶行业。她带着6名下岗职工,成立了茶叶合作社,搭建起张家界万宝山茶业有限公司的雏形。如今,茶叶基地的规模已经扩展到近1万亩,覆盖了洪家关乡的9个自然村。

刘珍元在种茶、制茶上有自己的追求。她说:“要种就种一杯好茶。”

茶厂制茶的原料都来自海拔600米以上的生态茶园,低海拔地区的茶园多用于游客采摘体验。刘珍元的“好茶”,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有机。茶园“林茶相间”的格局为茶树提供了“生物除虫”的便利,数千只散养鸡自然除虫,部分茶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为了自然除草,茶园也养牛,茶叶苦涩,牛不喜欢吃,单吃杂草。

虽然古法制茶的精髓依然保留,事实上,在刘珍元的茶厂,现代化的制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从茶叶被采摘下来那一刻起,“全流程不落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操作标准。伍孝东给桑植县内众多茶企提供技术指导的茶叶专家,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茶是‘干净茶’”。

茶养人,人如茶。古稀之年的刘珍元仍然爽朗健谈,言行举止麻利泼辣,丝毫不见老态。总有人打趣她:“这都是喝了桑植白茶的功效呢!”

50年前,年轻的桑植姑娘因为一缕茶香在马路上驻足停留。50年后,在自己茶厂的储藏间里,七十岁的古稀老人又闻到了岁月沉淀出来的茶香。

中国人认为,茶如人生,苦尽、甘来。茶的世界,人来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重建了与祖先的联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茶的馨香,让我们停留下来,或者,奔向远方。

“吃”茶——白茶宴等客来

在中国,茶叶最早是用来“吃”的。从唐朝开始,茶会被做成粥的样子,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是当时唐朝最流行的一种吃茶方式,陆羽在《茶经》中有记载。

后来,经由中国人的双手与智慧,“吃”茶慢慢演变为泡茶、煮茶,成为一道可口的饮品,喝茶的方式与叫法被保留下来。


(白族三道茶。)

尽管如此,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枫坪村的万宝山茶庄,“吃茶”还是真的在“吃”。茶叶被制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菜品,或佐料成就正菜,或挑大梁成为主菜,都被呈上餐桌,招待来自各地的游客。

结束大半天的采访后,我们享用到了这样一顿丰盛的午餐。

第一道菜是凉拌白茶,也被叫作“酸甜苦辣”。茶叶为主,辅以剁椒、白糖、醋、姜蒜加以搅拌。吃上一口,多重滋味在舌尖绽放,清爽解腻。菜如其名,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第二道菜是白茶粑粑。粑粑用糯米制作而成,油煎之后,香甜软糯。与别处不同,在煎制的时候,白茶也要参与进来。经过炸制的茶叶变得焦香,附着在金黄的糯米粑粑之上,外观上可做点缀,味道上也丰富了口感层次。

第三道菜不仅有白茶,其他的原料也来自茶园。茶园及其周围土壤肥沃,养育了种类繁多的野菜。采来的竹笋、蕨菜、香菇、木耳、黄花洗净后煮熟,晾干水分后用植物油炸过,装罐封存,随吃随取。农忙时采茶,闲时采摘野茶。这片土地是慷慨的,生活在上面的人们最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同时也保护好一方水土。

除了这些,还有白茶饺子、白茶煎蛋。花样繁多的白茶菜品被摆放到一起,形成一桌别具特色的“白茶宴”。

喝茶也“吃”茶。茶杯起落、筷来箸往,桑植白茶的“色香味”,被完完整整地品尝了个遍。

桑植白茶与白族文化

桑植县共有28个民族长期杂居繁衍,其中白族人口达13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县内有走马坪、刘家坪、洪家关、芙蓉桥、马合口5个白族乡。近年来,桑植又以白茶跻身“五彩湘茶”之列,桑植白茶名声愈发响亮。白族的“白”与白茶的“白”,彼此是否存有关联?这需要在白族历史和文化之中寻找答案。

“桑植是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地。”说起桑植白族的历史,79岁的谷利民如数家珍。作为桑植县白族协会会长,他常年研究白族历史和文化。通过他的讲述,答案逐渐明晰起来。


(白族民居,现为桑植白茶研究院办公室)

宋末元初,蒙古在攻占云南地区后,大将兀良合台率领由云南大理白族青年组成的“寸白军”东征。1260年,忽必烈继为大汗,不再任用手握重兵且属异己的兀良合台,并于次年命令改编与遣返“寸白军”。大部分“寸白军”历经险阻返回到故乡大理,少部分却因交通阻隔滞留在长江沿岸。桑植白族的祖先谷均万等人流落江西,沿长江西行的途中来到麦地坪、马合口一带落脚定居。随着一场重大军事行动的终结,湖南桑植有了白族。

这个重大的发现归功于老红军谷佑箴。上世纪50年代初,老家在桑植洪家关的“民家人”谷佑箴赴云南工作了40多年。他发现桑植“民家人”在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与大理白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他向家乡有关部门建议,调查“民家人”的族源。

在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专家们经过史料考证和实地走访,终于揭开了两地的历史渊源。1984年6月27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文认定桑植“民家人”为白族,同时桑植县洪家关等白族乡成立。

桑植白族和大理白族相隔千里却同根同源,除了民族服饰和建筑风格一脉相承之外,谷利民认为桑植的“茶”或许也与白族有着某种关联。

“白族人最爱喝茶、最肯种茶、最会制茶,大理的白族人家家户户都有茶具。”谷利民对云南一带的茶文化也有颇多了解。他认为,当年“寸白军”东行,茶叶也被作为一种军用必需品携带。对这些白族先民而言,随身携带的茶叶既缓解了乡愁,在药物匮乏的年代也可作药用,用来杀菌消毒。

他们携带的不仅有茶叶,也有茶果。白族先祖就这样把故乡的茶种带到了这里,桑植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在桑植众多的古茶树之中,也许某一棵茶树还携带着当年的记忆。他猜测,在当地的茶叶制作工艺上,白族人可能也带来了一些改变。

“白茶姓白”是谷老爷子说出的一句玩笑话。两者共有的“白”或许各有含义,但在桑植,爱喝茶、会制茶的白族人与优质的白茶,的确达成了一种奇妙的相聚与融合。

提及白族的茶文化,三道茶(也称三般茶)一定不可错过。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谷利民介绍,桑植白族在三道茶上也有所创新,讲究“一苦、二甜、三团圆”。第一道茶为普通白茶,是“苦茶”;第二道茶是“甜茶”,茶中加入了蜂蜜、生姜、芝麻、核桃等配料;第三道“团圆茶”也被称为“三蛋茶”,正是创新所在,茶水中放入了红糖和三个熟鸡蛋。

如果说传统的第三道茶是历经人生百味过后的“回味”,那么桑植白族的“团圆茶”则是对甘苦遍尝过后的美好祝福,有着“团团圆圆”的意蕴。

白族先祖在落定桑植时,与当地的土家族、苗族文化有了融合,桑植白族的“三道茶”在继承先祖的文化之上,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然而,无论他们的步履走向何处,无论时间赋予了世界怎样的改变,桑植的茶文化始终与祖先建立牵连,始终扎根在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之中。

来源:新湖南,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