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徽采茶工荒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丽水:大港头镇百万补贴觅“采茶工” 助解疫情下的茶工荒

2021年元旦刚过,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的茶农老刘就收到了来自大港头镇人民政府的《致大港头镇广大茶农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春节前后,我镇茶农们种植的早茶品种乌牛早就要开始采摘了,结合去年受疫情影响出现“采茶工慌”的极端情形,特温馨提醒大港头镇广大茶农朋友们……”

就在老刘为筹备招采茶工的事情发愁时,大港头镇人民政府又下达了文件《大港头镇疫情期间茶产业用工补助政策》,用百万元补贴给了老刘一颗定心丸。

回望2020,困在疫情和寒潮中的“江浙第一早茶”

“满山好茶无人摘”,往年春茶季茶园里热热闹闹的景象消失了,老刘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黄金叶”在茶树枝头慢慢“变老”,最终就算采摘下来,也只能低价出售。而接二连三的寒潮,更让茶农雪上加霜。回望2020年大港头镇的春茶季,很多像老刘一样的茶农都因“茶工慌”“倒春寒”损失惨重。

茶叶是大港头镇的农业主导产业,亦是丽水市莲都区茶产业的“半壁江山”。目前全镇有茶农4000多户,茶园2.6万亩,年产值1.92亿元。主要种植品种以乌牛早、安吉白茶为主。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的“乌牛早”,其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早”字。通常“乌牛早”上市一个月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才姗姗来迟。因大港头镇的地理因素,早春气温回升较江浙周边地区早,“乌牛早”发芽早且品质出色,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匀齐,内质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且富含氨基酸,有着“江浙第一早茶”美誉。

往年的采茶工中,一大半来自外地。有来自省内龙泉、缙云,也有来自外省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2021年大港头镇第一批“乌牛早”采摘期可能在过年前后,解决茶农用工荒问题迫在眉睫。”大港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决策2021,镇政府百万补贴广觅“采茶工”

元旦过后国内多地疫情防控形势随着春节将至日趋严峻,疫情、寒潮与“江浙第一早茶”采摘季将再度狭路相逢。为不再重蹈覆辙,避免大港头镇的茶农再遭损失,大港头镇政府频频出招,助力茶农化解“疫情、寒潮双劫”。1月初发布《致大港头镇广大茶农的一封信》,发出用工慌的提前预警,建议茶农提前筹谋,预约外地的采茶老用工。同时建立寒潮预警机制,邀请农技专家进行茶叶防冻措施培训,指导茶农为茶园提前装备上“防寒服”。

1月22日,大港头镇茶叶产业“稳用工、保产值”专题部署会召开,会上发布《大港头镇疫情期间茶产业用工补助政策》,拨款百万元专项经费缓解茶工慌,助力茶农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政策涵盖多类补助,如包车组织采茶工前往大港头镇补助、疫情期间保险及防疫物资购买补助、采茶工经纪人补助等,补助金额最高可达数万元。补助政策自1月31日起正式实施至3月31日止,具体可通过大港头镇政府官方渠道了解详细补助政策。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表示要求不得聘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茶工,对外来采茶工实行健康管理,落实一人一档信息登记、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并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春节将至,对于大港头镇4000多户像老刘一样的茶农来说,这份补助政策最好的“新年红包”。(通讯员 钟建成 蓝红紫)

注:内容来源中国网,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情图、候鸟团,两图两表精准破解采茶“用工难

又是一年春来到
茶农园里采茶忙
春茶采摘正当时
莫负春光新茶香春意渐浓,最有悠然春味的龙顶茶陆续采摘出产。因疫情的防控措施,采茶工人“一工难觅”问题相比往年更为突出。尤其是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下旬,气温骤升,茶树冒芽速度快,采摘相对集中,各地茶园都会抢人,面临“满山好茶无人摘”的局面。县人力社保局积极谋划发布区域化“茶情图”、建立采茶工“候鸟团”、构建茶产业“生态圈”,确保开化县春茶应采尽采。
一、发布区域化“茶情图”
通过大数据分析赋能精准对接,实现用工供需平衡。①发布茶情索引图。根据全县茶园分布情况和春茶采摘期编制地图,“候鸟”采茶工可根据不同茶园不同采茶期,错时提供劳动力;劳务经纪人、有号召力的采茶包工头可根据该图合理调配手中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②绘制茶工供需图。人社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全员走村入户,核定县域茶企茶工需求数和各乡镇采茶工可提供数,绘制出开化县茶工供需图,按时序变化及时更新,搭建起茶企和采茶工之前的桥梁。目前已有14家规模茶企表示有1040个用工需求。③数据多方共享。乡镇之间、茶企和采茶工之间可根据茶情图上每日数据相互调剂,避免茶企缺工、茶工空闲。目前储备可调剂采茶工1346人。

二、建立采茶工“候鸟团”
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组建季节性“候鸟团”,确保采茶工人悉数到位。①县域茶工共享。通过前期劳动力调查,掌握农村(社区)的富余劳动力中有采茶技能人员,建立采茶工信息库。帮助县域14家规模茶企解决“茶工荒”难题,实现县域内采茶工共享保障用工。②县外扩大搜寻。多方招募“采茶包工头”,加大搜寻临近省市采茶工信息。如提早与江西、安徽等临近省域外疫情低风险地区茶工经纪人联系,储备用工资源500余人。③政策奖励补助。鼓励县域内外“劳务经纪人”帮助开化县茶企业招引季节性用工,经开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调剂服务14家规模茶企,招引10人以上并累计服务采摘7天以上的,每招引1人给予100元的奖励;一次引进20人以上并累计服务采摘7天以上的,每招引1人给予150元的奖励。

三、构建茶产业“生态圈”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破解开化县茶产业“缺工”难题。①茶企“1+1”模式。开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规模茶企建立“一对一”服务制度。实地走访与电话回访相结合,并一天至少一联系,实时掌握茶企用工情况、存在缺口、工资待遇情况的动态数据,以及需政府部门协调帮助的事项和其他意见建议。②建立长效用工协调机制。搭建茶企业、采茶工和合作社三方机制,探索“劳务外包”模式,由合作社组织闲散劳动力,为茶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加强茶企之间互相沟通,在相邻茶企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合理调剂来解决“茶工荒”。③打造职业农民劳务合作基地。通过开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池淮镇、齐溪镇、苏庄镇等农民劳务合作社的积极对接,将合作社掌握的劳务资源名单中的采茶工人员信息情况供给茶企,较好解决属地茶企用工问题,年末将重点考虑各合作社服务茶企用工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每家劳务合作基地一定服务补贴。
(来源:开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刊略有修改)

缺采摘工人,少上门客户,江苏春茶期待渡过“倒春寒”

阳春三月,又到了春茶采摘上市的季节。在江苏苏州、南京、常州和无锡等地的茶园里,茶树抽芽吐绿,一片生机盎然。采茶工挎着竹篓,采下今年第一茬挂着露珠的春茶。

然而随着国内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收紧,江苏茶叶市场陆续出现用工荒、销售难等情况,茶叶价格也随之波动。

打“时间战”,春茶采摘遭遇“用工荒”

叶张玉白、茎脉翠绿。还有一周,常州溧阳的天目湖白茶即将开采。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联敏却面露难色,他告诉新江苏,天目湖白茶不同于传统绿茶,只能采春茶这一季。叶子达到特定温度出现白化后,留给采茶工的时间只有15天左右。“我们每年采摘都是打‘时间战’,要从外地招大量的采茶工,往常基地采摘需要2000人左右,今年外地工人过不来,现在到岗的只有一半不到。”

江苏宜兴盛道茶业总经理王道坤也面临着采茶工短缺的问题。“我们的茶叶在降温降水前已经采过一茬了,通过和安徽、河南等地的劳务公司签订协议,过来了三分之一的采茶工。等这几天的雨一停,又要开始大面积采摘,能不能顺利采完,我心里没有底。”

“数据显示,江苏春茶采摘期间临时采茶工用工量在10-12万人次,主要来自河南、安徽和江苏偏北地区。”江苏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润贤调研发现,目前省内采茶工严重不足。“不过,这种‘采工荒’也不是一概而论,有些依赖本地采工的茶厂影响则不是太大。”

3月中旬,高温影响下,南京市浦口区十里茶场的茶树快速抽芽,茶厂负责人陶长青迅速召集了周边100多名采茶工,进入茶场忙碌起来。“效果不错,已经采了一半的早春茶,我们制成的雨花茶也卖出了2300元一斤的价格。这几年来,我们都是依靠茶场周边的采茶工,自给自足。”

一天挣800多块,手工采茶技术一日难成

外地采茶工过不来,能否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迅速上岗?

“我们的采茶工都是有十来年经验的‘熟手’,现找本地采茶工,技术可能不过关,成本高,只能填补一小部分用工缺口。”这几天,葛联敏一直积极联系外地采茶工,他希望尽快能找到足够的人,赶上一周后的采摘。

3月21日,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松到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走访,他发现此类主要依靠外地采茶工的茶企受“用工荒”的影响较大,采茶工的工资也明显提高。“浦口十里茶场采茶工的工资一天120元,而在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有些‘熟手’一天都能挣400元到500元。”

不仅采工贵,茶叶制作工人的成本也有所提升。苏州岚庭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晓庭告诉新江苏,今年请一位外地师傅的成本在800元。“我们合作社请的师傅一般都技术老道,采茶、炒茶都做,对茶叶制作我们有明确要求,比如茶要炒满45分钟,中间还要洗一次锅,以防炒焦,多劳多得,多的20天能拿16000元。”

由于传统手工采茶劳动强度高、人工耗费大,近年来,国内有些茶园开始探索机械化采茶的模式。机器可否代替人力,缓解部分用工荒?

李松告诉新江苏,目前,机器采茶在茶叶鲜叶采收过程中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对名优茶而言,机器采茶的技术瓶颈目前还难以突破,只能依靠手工采摘。“南京春茶生产一直以中高档名优茶为主,这种高端产品原料用机器采摘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机器能采的多数是中低档的茶。另外,相对而言,南京茶园的单体面积不大,小而散的茶园格局不太适合大型机械化生产。”

人不来,货难运,春茶销售按下“暂停键”

对于茶商、茶农来说,采茶只是第一步,加工完的茶叶如何销售出去,也是难题。受疫情影响,春茶销售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疲软。

靠近南京南火车站的南京茶都是南京第一茶城,往年3月前来选购春茶的人络绎不绝,今年则稍显冷清。“之前从南京、苏州等地收了700多斤茶叶,没卖出去,现在不敢再收了。”茶叶店老板俞正新说,“高端绿茶多用于送礼,销售周期短,过去一两天就可以卖完,现在人员流动减少导致需求下降。”

天目云露的白茶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市,但预售订单已经排得很满。葛联敏不担心售量,只是担心未来疫情反复,很多地方快递走不了。“清明前后是白茶售卖的高峰期,较大的销售区市场如果疫情仍然吃紧,会影响销售。”苏州市西山天王茶果场姚益林同样表示,自己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上海、青岛、杭州等地,“有些疫区客户收不了快递,只能选择等或者干脆不要了。”

快递物流滞缓,人口流动变慢,销售途径也收紧。以苏州东山镇为例,作为旅游乡镇,以往春季正是外地游客前来采茶游玩的时节,游客线下购买新茶也是重要的销售渠道。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岚庭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都表示,上海、浙江游客不来,线下销售少了一半,为了减少损失,未来将把重心逐渐转移到线上销售。

多方相助,主动求变,春茶产业期待渡过“倒春寒”

春茶采摘正是关键时刻,一年收成如何就看未来半个月。为了更好地应对春茶产业面临的挑战,茶企、政府和行业也多方联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除了“用工荒”外,茶叶产量与品质受气候条件影响极大。为了助力茶农增收,减少冻害损失,江苏省气象部门开通专题服务,助力多地春茶开采。

半年前成立的江苏省茶叶气象服务团队及时在农技耘APP、江苏气象新媒体等平台发布茶叶气象服务材料供茶农参考,多地气象局也前往当地茶园走访调研,提醒茶农茶企避开降水时段,及时炒制春茶,同时要做好晚霜冻害防御,降低生产损失。前段时间在苏州市吴中区,正是由于气象部门及时提醒气温升高茶叶生长加快,部分茶农得以及时抢采抢收,减少损失。

不止气象部门发力,江苏部分街道、村集体也组织起来,协调组织茶企用工人员,对接低风险地区采茶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投入生产。前不久,苏州、南京等地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采茶工召集公告,一些工厂工人或是本地采茶工会在闲暇时前往茶叶基地帮忙采摘。南京溧水等地则组织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培训采茶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现在,绿化工地、农家乐、民宿、酒店等服务人员都赋闲在家,茶农们也可发动他们参与采茶,有效缓解‘用工荒’。”李松建议,“为了及时止损,部分产量大的茶企,如果茶企缺工严重,可以考虑部分低质低效茶园放弃采收第一轮,立即修剪,错峰抢收第二轮等策略加以应对。茶树春季可以采摘3到4轮,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好,茶树体内积累的养分较多,将第一轮的茶叶剪掉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生长,20到25天后,可以采第二轮茶,正好错开当前用工高峰。不过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修剪得浅一些,利于快发第二芽。”

还有一些企业积极考虑产品结构转型。当前市场高端绿茶采得少、卖不动,因此,从高端名优茶转向侧重大众市场的绿茶品类成为出路之一。“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原料采摘,耗工耗时,产量不高,采工荒的情况下,适当放松产品原料标准,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做一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叶,保证亩产效益。”李松说。

除了专注绿茶系列产品外,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转向原料采集方式更为粗放的红茶也是一种策略。姚益林表示,往年苏州西山天王茶果场的绿茶和红茶采摘比例是7:3,今年这一比例将调到5:5,以争取整体产量不减。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也计划下一波采摘期多采摘红茶,等到九、十月份桂花开时,再制作销售广受欢迎的桂花红茶。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徐春晖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