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自制农家黑茶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神韵安化 黑茶飘香:看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

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即将开幕之际,安化县马路镇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迎来一批来自山西的客商。今年4月,八角茶业作为安化黑茶代表入驻山西太原古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是晋商贩卖的主要茶叶品种,开拓了著名的“万里茶路”,如今,八角茶业与晋商再续前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八角茶业公司祖孙三代茶人——爷爷龚寿松、儿媳邓超芝、孙子龚意诚接力“做真正地道安化黑茶”。八角茶业原来厂房很小,在镇上的一条胡同里。2007年,公司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后另建新厂。目前,八角茶业茶园面积6000亩,厂房面积达1.28万平方米,3条现代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日处理茶叶鲜叶能力达4万公斤以上。


(2020年6月30日,安化云台山八角茶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茶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摄)

八角茶业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

历经15年发展,安化黑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先后被评为中国黑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科技示范县,获得生态产茶、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4个“全国第一”。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有关部门把安化黑茶与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电信一起,作为新时代中国“四大名片”向世界推介,打出“世界黑茶中心——安化”的品牌宣传横幅。2020年,安化县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12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安化地处北纬30°左右“茶叶生产黄金纬度”上,其境内峰峦叠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雾缭绕的原生态地理环境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加之占据地球近九成的“世界奇观”——冰碛岩演化生成的富硒土壤,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安化茶叶。

安化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建设。2007年到2015年,该县累计整合资金2.2亿元,对茶叶种苗基地、新基地建设及老茶园改造等给予补贴。在建茶园、拓基地的基础上,辅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等,安化黑茶从一片叶子开端,发展成一个产品,再上升为一个产业。


(2020年6月30日,安化县马路镇云台山顶,标准化的生态茶园与远山、云海、绿树相互映衬。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摄)

“我们茶企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把企业做好了,茶农才有收入保障。公司聘请100多人管理茶园、采茶等,一年支付农民工资300多万元。”湖南高甲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谌利介绍,公司在全国有460多家代理商,产销两旺。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高甲溪公司挺过去年春天茶业的“倒春寒”,迎来今年利好,得益于县里的“暖企行动”。去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化县推出助力茶企新春生产的“新政”,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以上,在疫情防控和技术培训、机械采茶、春茶收购以及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快递奖补、线上推广投入等方面给予奖补,奖补资金总计100万元。

一个品牌叫响一片天地

2005年2月14日,一篓由白沙溪茶厂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产的50公斤“天尖”,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经专家验证评鉴,估价48万元,轰动茶叶界和收藏界,安化黑茶走红公众视野。

岁月沉香,历久弥新。在发展安化特色产业之初,安化就注重品牌建设。2009年,安化县成功注册“安化黑茶”商标,又先后注册“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千两茶、花砖茶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获“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价值迅速提升,目前评估价值高达639.9亿元。2020年9月,“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首批进入“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产品;今年1月,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规模化出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安化黑茶这一面旗帜下,安化县已发展黑茶加工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


(安化建玲黑茶厂现代化的千两茶成品存放车间。湖南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郭立亮摄)

发酵的时光里,一抹茶香醇厚吸人。安化黑茶一小时销售破1500万元,这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中茶·百年木仓黑茶却做到了。2014年,在广州南方茶叶市场,中茶·百年木仓黑茶一面世,即在茶界刮起一股“黑旋风”。它以业内仅存的唯一百年持续使用至今的木质茶仓为基础,通过独创的一仓两藏工艺造就了独特的“陈醇浓酽,木仓菌香”品质,其中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还一举拿下独家专利菌种——中茶金花菌。

从民族边销茶到异军突起的健康饮品畅销全国,安化黑茶受热捧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湖南华莱先后研发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等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的新型黑茶产品,还利用黑茶提取物,研发生产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洗护用品,用大众化、功能化、便捷化、时尚化的黑茶产品,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安化县相继成立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雪峰山区试验站、白沙溪安化黑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与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率达75%。同时,引进安化黑茶保健机理研究领军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0多人,陈宗懋、刘仲华院士等7位中国茶界顶级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刘仲华院士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中国茶业界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2021年,刘仲华院士唯一工作站落户安化。

为叫响安化黑茶品牌,安化县推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宣推模式,每年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频繁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提升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先后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潇湘五彩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融合发展大会、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贵州茅台和罗马尼亚红酒对话安化黑茶等系列主题活动,安化黑茶香飘四海。

一条产业链带富一方百姓

“中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的云上茶园,湘中地区首条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国内首条长度达520米、多转弯的七彩滑道……在马路镇云台山风景区,茶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今年国庆节假期第一天,2万多名游客在这个4A景区品黑茶,观奇峰,拍日出,穿丛林……

2015年云台山茶旅集团建立以来,云台山风景区所在的云台山村村民建起30多家集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农家民宿,一次性可接待1000余人。还有村民在景区开商铺,将自家菜园、果园的蔬菜水果以及自制的坛子菜、腊味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鼓起了腰包。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小球告诉记者,现在村里80%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已回家创业,村里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云台山村成为了“茶旅融合发展,富了一方百姓”的一个缩影。

变茶园为公园,茶旅一体辟新路。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形成以茶为基础,茶、旅、文、体、康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18年、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连上600万人次、700万人次两个台阶,年旅游综合产值分别达到52亿元、75亿元。一批茶民宿、茶温泉蓬勃兴起,茶叶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10月中旬,记者在安化全国唯一的黑茶特色小镇见到,黑茶小镇资江两岸的健康养生、创新融合、历史文化和商业服务4大区域已具雏形。安化黑茶小镇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海彪告诉记者,到2022年,黑茶小镇将吸纳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黑茶10万吨,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据统计,目前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安化黑茶产业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形成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

新起点,再出发。今年3月18日,安化县举行黑茶产业发展大会,擂响茶旅文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战鼓。该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宏观政策利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进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基础、强品牌、拓市场、促融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新高地。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军制图张杨通讯员刘刚贵周旒阳

黑茶飘香:看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

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即将开幕之际,安化县马路镇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迎来一批来自山西的客商。今年4月,八角茶业作为安化黑茶代表入驻山西太原古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是晋商贩卖的主要茶叶品种,开拓了著名的“万里茶路”,如今,八角茶业与晋商再续前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八角茶业公司祖孙三代茶人——爷爷龚寿松、儿媳邓超芝、孙子龚意诚接力“做真正地道安化黑茶”。八角茶业原来厂房很小,在镇上的一条胡同里。2007年,公司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后另建新厂。目前,八角茶业茶园面积6000亩,厂房面积达1.28万平方米,3条现代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日处理茶叶鲜叶能力达4万公斤以上。

八角茶业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

历经15年发展,安化黑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先后被评为中国黑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科技示范县,获得生态产茶、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4个“全国第一”。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有关部门把安化黑茶与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电信一起,作为新时代中国“四大名片”向世界推介,打出“世界黑茶中心——安化”的品牌宣传横幅。2020年,安化县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12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安化地处北纬30°左右“茶叶生产黄金纬度”上,其境内峰峦叠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雾缭绕的原生态地理环境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加之占据地球近九成的“世界奇观”——冰碛岩演化生成的富硒土壤,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安化茶叶。

安化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建设。2007年到2015年,该县累计整合资金2.2亿元,对茶叶种苗基地、新基地建设及老茶园改造等给予补贴。在建茶园、拓基地的基础上,辅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等,安化黑茶从一片叶子开端,发展成一个产品,再上升为一个产业。

“我们茶企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把企业做好了,茶农才有收入保障。公司聘请100多人管理茶园、采茶等,一年支付农民工资300多万元。”湖南高甲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谌利介绍,公司在全国有460多家代理商,产销两旺。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高甲溪公司挺过去年春天茶业的“倒春寒”,迎来今年利好,得益于县里的“暖企行动”。去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化县推出助力茶企新春生产的“新政”,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以上,在疫情防控和技术培训、机械采茶、春茶收购以及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快递奖补、线上推广投入等方面给予奖补, 奖补资金总计100万元。

一个品牌叫响一片天地

2005年2月14日,一篓由白沙溪茶厂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产的50公斤“天尖”,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经专家验证评鉴,估价48万元,轰动茶叶界和收藏界,安化黑茶走红公众视野。

岁月沉香,历久弥新。在发展安化特色产业之初,安化就注重品牌建设。2009年,安化县成功注册“安化黑茶”商标,又先后注册“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千两茶、花砖茶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获“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价值迅速提升,目前评估价值高达639.9亿元。2020年9月,“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首批进入“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产品;今年1月,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规模化出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安化黑茶这一面旗帜下,安化县已发展黑茶加工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

发酵的时光里,一抹茶香醇厚吸人。安化黑茶一小时销售破1500万元,这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中茶·百年木仓黑茶却做到了。2014年,在广州南方茶叶市场,中茶·百年木仓黑茶一面世,即在茶界刮起一股“黑旋风”。它以业内仅存的唯一百年持续使用至今的木质茶仓为基础,通过独创的一仓两藏工艺造就了独特的“陈醇浓酽,木仓菌香”品质,其中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还一举拿下独家专利菌种——中茶金花菌。

从民族边销茶到异军突起的健康饮品畅销全国,安化黑茶受热捧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湖南华莱先后研发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等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的新型黑茶产品,还利用黑茶提取物,研发生产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洗护用品,用大众化、功能化、便捷化、时尚化的黑茶产品,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安化县相继成立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雪峰山区试验站、白沙溪安化黑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与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率达75%。同时,引进安化黑茶保健机理研究领军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0多人,陈宗懋、刘仲华院士等7位中国茶界顶级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刘仲华院士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中国茶业界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2021年,刘仲华院士唯一工作站落户安化。

为叫响安化黑茶品牌,安化县推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宣推模式,每年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频繁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提升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先后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潇湘五彩 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融合发展大会、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贵州茅台和罗马尼亚红酒对话安化黑茶等系列主题活动,安化黑茶香飘四海。

一条产业链带富一方百姓

“中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的云上茶园,湘中地区首条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国内首条长度达520米、多转弯的七彩滑道……在马路镇云台山风景区,茶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今年国庆节假期第一天,2万多名游客在这个4A景区品黑茶,观奇峰,拍日出,穿丛林……

2015年云台山茶旅集团建立以来,云台山风景区所在的云台山村村民建起30多家集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农家民宿,一次性可接待1000余人。还有村民在景区开商铺,将自家菜园、果园的蔬菜水果以及自制的坛子菜、腊味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鼓起了腰包。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小球告诉记者,现在村里80%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已回家创业,村里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云台山村成为了“茶旅融合发展,富了一方百姓”的一个缩影。

变茶园为公园,茶旅一体辟新路。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形成以茶为基础,茶、旅、文、体、康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18年、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连上600万人次、700万人次两个台阶,年旅游综合产值分别达到52亿元、75亿元。一批茶民宿、茶温泉蓬勃兴起,茶叶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10月中旬,记者在安化全国唯一的黑茶特色小镇见到,黑茶小镇资江两岸的健康养生、创新融合、历史文化和商业服务4大区域已具雏形。安化黑茶小镇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海彪告诉记者,到2022年,黑茶小镇将吸纳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黑茶10万吨,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据统计,目前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安化黑茶产业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形成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

新起点,再出发。今年3月18日,安化县举行黑茶产业发展大会,擂响茶旅文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战鼓。该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宏观政策利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进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基础、强品牌、拓市场、促融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新高地。(记者 杨军 制图 张杨 通讯员 刘刚贵 周旒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今年你存黑茶了吗?12条存茶理由

  黑茶是指鲜叶杀青以后,通过人为或自然发酵而形成的一类茶叶。湖南安化黑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安化黑茶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概括地讲,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产量甚巨,三是质量优良,四是品类丰富。

  『安化黑茶简介』

  安化黑茶原是“边茶”,早在16世纪末期便被商贾越境私贩。到了明朝,安化黑茶才定为“官茶”,专销西北,至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故又称“边(销)茶”。下面来介绍一下,为何要藏新茶,喝老茶?安化黑茶为何老茶更有价值?

  01、成本不断上升

  喝茶是个费钱的事,欲常品常饮,除了有点时间,还要有点小钱,估计没有哪位茶友单靠别人送茶活着吧?且不说每年的通涨,就说这采制茶的人工成本,茶价长远往后看,肯定只会越来越高。短期局部、周期性的一些茶品波动、价格下调是会有,但任何行业产业长远来,总体要花费的成本肯定是上升的。我们目前所用所消费的一切,10年前是这个价吗?

  02、有钱存好货

  趁年轻,有自己的收入,有很好的工作或事业收益,自然有些许零花钱可用来购买些自己喜欢的茶品,再到我们年老干不动时,个人收入资金日入减少,总不可能靠别人送茶过活、或向子女喊着要点钱买好茶喝,那都不现实。甚至我们即使不管老茶的收藏与增值,到老来,亦可变现点小钱,何乐不为?

  03、品质下降珍品渐少

  一些茶,特别是近些年安化黑茶产量疯涨,甚至一些老叶都摘的所剩无几,无论怎样说,整体品质由于采制过度、商家农家过于追求数量及改善生活条件的硬件要求,采制的品质是在下降的。任何茶树都是有其生命期的,我们损毁它很容易,可是要知道,要培养成整片的好茶树老树好品种,非我们一代两代人的努力能成就的。

  04、标准样的需要

  每年存些茶,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制作师傅,不同的天气影响,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变化,存下来,有了不同的茶样、茶标准样,即使每年对比喝、对比学习、或教学、或茶人间的分享交流,都要有不同的茶样才行。

  05、可以喝的古董

  安化黑茶,从刚出烘房开始,到逐渐“越陈越香”的升华作用,会变得更加平和、顺滑、温醇,都需要存放,给它以时间转化。哪怕是发酵度增高、人工加速成熟后的各种茶,尽管多有“炭焙”或“渥堆”加快成熟,变得温顺,致使“越陈越香”的“后熟”期人为缩短,但仍需时光的雕琢,滋味变得更加醇厚、甘鲜、汤色更加红艳明亮。

  06、老茶醇香保健安康

  随着对安化黑茶的深入挖掘和研究,逐渐掀开了老茶的这层神秘面纱,老茶的概念和功效也渐渐被市场接受、追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喝老茶,存放后的老茶,大多温、顺、滑、醇、清、甜、绵等。具有不错的保健作用!

  07、老茶与时光同在

  存茶,作为向后看的茶,品质好、存放好,它贮藏了时间的重量与厚度,深韵着的是时光的味道。藏茶,无需太多,每年存放一些,此后的日子里满是自己曾经走过的时光的味道,是对自己记忆的收藏。被珍藏多年的叶,当被唤醒时,终不会辜负自己,那是你与茶执着的期待与相互厮守。

  08、一盏老茶入人心

  人经岁月历练,茶经岁月修为。一个人的修养不在于浮华的外表,不在于夸张的言辞,而在于内心的积淀与细节的彰显。茶是交流最好的媒介,多年之后,友人来访,取出你的珍藏,谈笑之间,茶的底蕴缓缓释放,时间的积累无可替代,悲喜化作茶烟,升华出新的境界。十几年,几十年,沉韵漫漫,笑看人生,名车豪宅都是浮云,一盏老茶才入人心。

  09、茶如其人静沐香风

  一个人的收藏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味,艺术品雅则雅矣,何如一款茯砖或千两老茶,可亲友共享,金木水火土的盛宴,调动所有的感官,感受一个人的风范。存茶亦不必跟风逐名,要有自己的见地,拿出一泡老茶,竹炉慢瀹,个中因由,娓娓道来,茶如其人,静沐香风,人格与品味,咸在是中。纵然家资暴富,仓促收罗名品,怎比多年的日积月累,点滴的收藏与感悟?

  10、老茶念恩春晖长忆

  呱呱坠地,弄璋弄瓦,存一些好茶,可伴随一生,升学、成人、成家、立世。一款老茶,念念深恩,寸草之心,长忆春晖,是父母的祝福,是家族的历史,也是文化的传承。是爱的见证,数款佳茗,时时品味,胜却山盟海誓。一路走来,岂无磕绊,取出这一份老茶,细品恩爱,方悟因缘,初心莫弃。

  11、茶随茶人老

  一款新茶,无论出自制茶大师、黑茶大厂,或是山头、大叶品种,后续转化品质才是这款茶的真正品质所在。囤茶是个实践的过程。在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尺度上,伴随一款新茶从青涩到甘醇,从浓烈到敦厚,也完成了人生的醇化与升华,一切不断趋近于圆满。囤新茶,喝老茶。不囤新茶,何来老茶?茶随茶人老,玩茶的乐趣莫过于此。

  12、岁月浸透新茶变老

  新茶便宜,买来自己喝,喝一半,留一半,次年仍然这样买茶。十年下来,就攒下不少“老茶”。十年后,买少量的新茶,试试,留好,日常喝茶,就喝十年前买下的。有了十年的积累,就可以年年喝“自己存下的老茶”,花费当年新茶的价钱。收益=十年老茶的价格—当年新茶的价格,当然,十年,还是八年,还是二十年,自行依据自身条件控制,喝一半,还是喝1/4,自己琢磨。这个模式,不是“挣钱”模式,是“省钱”模式,适合经常要喝茶的茶友。

  原标题:今年你存黑茶了吗?这12条存茶理由够不够

  注:内容来源安化黑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