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殿蓉说茶】苍洱古道 茶香遗韵 ——白族的茶马情缘

  白族是个文化积深厚的民族,他们因茶马古道而与普洱茶结缘,并用自己的智慧把普洱茶的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意义。

  在云南大地的丛山峻岭间,有一条因茶而形成的重要通道,它绵延数千公里,串联起红土高原立体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云南通向山外世界的一条险峻神奇的古道,它就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居住于这条古道上的白族,因为茶马古道而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千多年来,茶马古道见证着云南人不甘封闭,心向天外的追求与向往。虽时至今日,因为时代进步交通发达,茶马古道的辉煌已经不再,只留下一些文明的碎片让后人去抚摸和追忆,但是,普洱茶的茶香遗韵在这条古道上至今犹存,被人称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也绝非偶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大家庭,因茶马古道而和普洱茶结缘的民族,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白族和普洱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据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其中的“蒙舍”为唐代南诏发祥地,“以椒姜和桂烹而饮之”这种混饮方式与今天的白族三道茶有密切关系。一千多年前白族就有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茶马古道以思普地区的六大茶山为始发地,出境的道路则分为数条。其中的茶马西道经思茅、那科理、普洱、西萨、景谷、按板、嗯乐、者后、京东、鼠街、南涧、弥渡等十三个驿站进入下关,进入有六百年古国历史的大理,进入这个被人们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再由此地经保山入缅甸,到印度再到欧洲;或者往西转向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所以,这里曾是普洱茶重要的集散地,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中心。回望历史,苍山下洱海边,普洱茶的清香曾经如雾如烟地弥漫着这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

  

  白族是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她们因茶马古道而与普洱茶结缘,并用自己的智慧把普洱茶的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意义。比如他们的“三道茶”,就从品茗上升到了人生的意味。

  “三道茶”本属烤茶一类,许多爱茶的民族都有烤茶,但白族的烤茶却与众不同。首先是茶具的考究,以洁白精致、小巧的瓷器为上品。每杯茶不能一次斟满,以能饮一两口为宜。因为白族的风俗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烤茶并不仅仅是用来解渴之物,而是已经演变成敬客、献客的礼节。第一杯烤茶要双手齐眉,敬给客人。客人接过来,又要将之转敬给主人家的长者,以示敬意。一番礼仪之后,客人才能小口啜饮;懂礼节的客人,一边品饮香茗,还会一边赞美主人茶盅的精美和待客的盛情。满屋茶香,和着主客之间的礼让,让烤茶这种原始古老的饮茶方式笼上了一层优雅的情调。

  经过漫长的岁月,白族的烤茶不断丰富和发展,演变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三道茶”,成为白族待客十分隆重的礼节。三道茶,顾名思义就是上三次茶。但每一次都有它的含义,富有哲理。品饮“三道茶”可以在庭院的浓阴下,也可以在茶室名苑。主人将专用的小茶罐放于火盆上细心烘烤,再放入适量的茶叶,在抖动颠簸中让茶叶加热、变黄,散发阵阵清香。然后注入沸水,一声轰响如春雷击地,顷刻间茶香飘散,沁人心脾。这一道茶又叫“雷响茶”,茶水呈琥珀色,晶莹迷人,香味独特。送入口中却是香中透着苦味,第一道茶就让客人品之难忘。它的寓意是人在青年时要先吃苦,能吃苦,艰苦创业。接下来,在茶罐中再加水,放入红糖、蜂乳、核桃仁,稍煨后再斟第二道茶,这道茶清香中带有甜味,伴有果香,客人饮之回味无穷。寓意人生在经历苦味后收获与甜美,犹如风雨之后见彩虹。第三道茶要在茶罐中放入些碎乳片,或者桂皮、花椒、生姜片,再加上适量蜂乳。它虽然没有第二道茶那么甜美迷人,但却清香淡雅,回味绵长,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它的寓意是在品尝中回味、感悟,犹如人生之路的回首,总会有些情愫弥漫在来路,带给我们悠长的感慨。

  

  三道茶喝完,“先苦、后甜、三回味”,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客人仿佛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身心俱是清爽。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音频,而是人生五味的浓缩。它是由生活向艺术的升华,从混沌向文明的嬗变。

  据说,“三道茶”是从大理段家王朝的王宫里流传出来的。四百多年前徐霞客游大理时,就曾经体会过类似的茶俗,并有简要记载:“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这和今天的白族“三道茶”大致相同。可见,在明代它就已经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和方式。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白族“三道茶”将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领略和喜爱,并成为白族人艺术地品味人生的象征。苍山洱海的美丽景色让人着迷,白族“三道茶”则让人长久回味,甚至生出一缕禅意。

  茶马古道虽已经衰落,但是它的精神却永存。它一路播下的种子,千百年来静悄悄地生根、开花、结果。它曾经的辉煌凝固城青山画屏,幻化成不散的茶香遗韵,在苍山洱海间恒久的弥漫。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