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茶像咖啡一样卖给年轻人?

Jesse 被认为是年轻人中的异类。他的中国朋友觉得,Jesse 的所有习惯都像极了家中的长辈:邀请人到家里做客,并给他们泡一壶中国茶,边喝茶边聊天。“太奇怪了。” 这些中国的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


26 岁的美国人 Jesse 喝茶的习惯出自一个有点儿古怪的原因。作为一名新晋的相声演员,他发现,北京的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是学习中文的最佳场所。Jesse 走到哪儿都有打算和他练习英语口语的中国年轻人,可这里卖茶叶的人一点儿不会英文,而聊茶叶的话,你只能用那些有点儿“生僻”的中文词汇。 

Jesse 北京家里的茶


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中国茶就像这个马连道批发市场,偏安一隅,传统、老旧,它可能对异国情调爱好者更有吸引力。在广东、福建以及四川成都这样的地方,茶是日常,也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社交都可以以茶为核心。然而就整体而言,茶缺乏必要的推广力量,年轻人与之的隔阂感并不罕见。


今年 30 岁居住在上海的马嫣然说,提起茶,她首先想到的是“东方”,“然后禅意,距离感”。相比起来,说到咖啡,关键词则是“日常”。


在中国讨论年轻人对茶的认知现状和消费习惯,实在是一件再有趣不过的事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饮茶这件事都有些亲历,甚至共享一些回忆,“爷爷平时在家也会自己拿一个大铁壶,去泡红茶。家里爸爸也会用保温瓶,每天都泡一保温瓶的绿茶去喝”。


可当他们经历了各式饮品的飞速迭代,甚至第二次、第三次咖啡革命,茶只是成了众多的选择之一,它们和许许多多的饮料一起抢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包括统一在内的大型饮料公司发现,他们的茶饮料销售额正在下滑。


包括 Jesse 和马嫣然在内,我们采访了 8 位年龄在 18-30 岁之间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上海,云南,长沙,江西,四川和山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对茶不反感的人,有的还颇有兴趣,但他们都表达了对喝茶这件事的抱怨。


但这些抱怨大多在口感之外。我们的采访显示,对年轻人来说,除了咖啡因不适、茶叶不适、以及口味上的偏好之外,茶、咖啡作为饮品没什么大不了的区别,重要的是“空间”。


这个概念曾经帮助星巴克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即便不加提醒,年轻人也把它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钱都是花在环境上的。”我们需要的毕竟是这么一个场所,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氛围。”他们总结说。


与此同时,咖啡馆和传统茶馆的空间差异还暗示了新世界和旧世界之间对话——新的消费方式和旧的消费方式,年轻人和 40 岁左右、囿于关系网、还不习惯开诚布公的中年人之间的对话。


茶被视为繁琐、传统的象征,而事实上它不是必然如此。


“大家会觉得去茶馆是 30、40 岁的中年男性的专利。” 25 岁的林博说。

1


林博在长沙的一家银行上班。午餐时间,他会陪同事去买一杯奶茶。这家看起来像甜品店的奶茶店在长沙颇为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声称自己的茶是用茶叶泡出来的,这样会更健康。


林博发现,这家奶茶店总是排着长队,排队的都是年轻人。


这和林博路过茶馆时的感受截然相反。林博所谓的中式茶馆很少出现在重要的商圈,它们选址相对隐秘,“对于年轻人来讲,这种私密性有时候就会显得太严肃太正式了”。即便只是从路边路过,都“可以想象到”里头摆着几张竹藤椅和太师椅,灯光昏暗,年轻人“根本不会进去”。


当林博出现在这样的茶馆里时,他通常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身边坐着 7、8 位三四十岁的职场前辈和“领导”,谈生意。林博这时候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不能随意说话,他注意到,因为只是初步接洽,他们在点茶时有意地控制了价位,并没有“点一个特别好的茶”。


林博认为,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去那样的茶馆了,“除非有一天,我自己当上了领导”。 


林博口中“太严肃太正式”的茶馆 

你很少会看到其他的软饮消费会和身份、年龄如此强烈地挂钩。而包括 Jesse 在内的受访者还认为,那些因为工作环境喝茶的年轻人,大多在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上班,Jesse 是 2011 年在北京大自然保护协会实习时开始喝茶的,他还特地买了一个双层的喝茶杯。

但他补充说“大多的年轻人都没有这样的工作”。

2


去茶馆喝茶的年轻人也终究不是大多数。


云南人郑彬彬正在上海交通大学修读历史系的博士研究生,他对咖啡过敏,作为同样的提神和休闲饮品,这某种程度上把他推到了茶这一边。聊天时,他会选择去一个喝茶的地方待着,在 KTV 唱歌,也要一壶茶。


不过他发现,当他和朋友到一个茶馆,里面坐的可能就是他们七八个人,“但你去咖啡厅的话,哪怕那种做得并不好的咖啡厅,可能人也是蛮多的”。除非去的是那种卖果茶和果汁的咖啡馆,或者像是大学附近兼顾卖茶的书店。


在这些地方,茶作为一种饮品有时也挺受欢迎,但郑彬彬认为,这里“喝茶可能只是聊天口渴的一个缓解的方式,它的功能可能等同于饮料,等同于咖啡,等同于啤酒,只是说个人口味不一样,你选择了茶。”


不过,郑彬彬并不认为这样轻描淡写地谈论茶有什么大不了的。尽管,因为过去在云南居住的经验(郑彬彬称,云南的茶馆和咖啡馆一样多),他比大多数年轻人更了解生熟普洱的区别,但他仍然认为,自己只是喝茶,并不品茶。


“我品不出来,他泡茶的功夫再精湛,可能对我来说并没有非常鲜明的特色,”郑彬彬说,茶馆的氛围更重要。


和大多数年轻人那样,郑彬彬认为合理的消费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空间”。他也很清楚,周围不一定找得到专门喝茶的地方。这些年轻人在大城市求学、生活时发现,走到哪儿都是新式的奶茶店和咖啡馆,竞争的格局就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


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在上海共有 5296 家咖啡店。而星巴克在中国已经有超过 2200 家门店。


“我可能转身就可以到星巴克买一杯咖啡。但是我转身我没有办法去寻找到一杯优良品质的茶。”马嫣然说。


咖啡馆看起来好像确实也更适合城市。“有一个城市化的样子在里面,好像咖啡这个标签贴上以后就等同于年轻和放松。”郑彬彬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说。而他对去过的茶馆都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常常是“老旧”、“缺乏活力的状态”。


唯一一次,他在一间徽州老宅改造的茶馆里看到了几大面的玻璃,他认为,这是少有的现代设计元素。

3


马嫣然在 a.o.i studio 咖啡推广工作室工作,这间工作室推广包括咖啡、茶在内的各种饮品。她认为,一些茶文化的推广者加深了茶的这种古板印象。他们总是希望把这种饮品包装成有历史感的东西,好让它“显得没那么日常化”。


马嫣然负责的茶文化课程现场

但这样可能并不会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茶。马嫣然认为,这只会吸引到那些“戴手串”“喜欢养生”“穿着衣服就那种布衣的,就好像是隐士一样的感觉”的人。他们对茶室的想象更接近于黄小芽说的“用很多红木,或者实木”“要穿成什么样的衣服,比如说棉麻的,或者一定要有中式的盘扣”“要放古琴,要放什么样的民族乐器”——这样的空间和日常生活完全分属两个世界。


好在,我们采访到的年轻茶饮爱好者中,没有任何一个抱有这些顽固的想法。


黄小芽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说她是重度的中式茶爱好者一点都不为过。她有一套完整的茶具,会自己在家泡茶,有时从晚上 12 点喝到凌晨 2 点,像个重度的咖啡爱好者一样,纠结于为什么我冲泡出来的“这么难喝?是不是水温高了一点?”有段时间,她会按照大众点评上列出的茶馆一个个“往下撸”。


但这些茶馆让黄小芽感到困惑,除去空间之外,这些茶馆似乎并不在意新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他们喜欢标准化的东西,喜欢自选,习惯明码标价。这次的调查数据显示(7053 人参与了这项调查),他们还有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依赖”,更信赖那些连锁的大品牌。


在中式茶馆,有时候“一个人必须点一壶,我就觉得这种逻辑是非常强盗的逻辑。”黄小芽说。 

4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即便是像黄小芽这样的茶爱好者,当他们谈起茶时,首先谈的是星巴克。她认为,如果喝袋泡茶的话,星巴克的白茶“白牡丹”很好。


这并不意味着,星巴克的茶叶已经到了专业的级别,而是市面上你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信任的茶叶品牌。“你脑子里面能不能蹦出来,你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能买到好的茶叶?”马嫣然反问道,她认为不能。


陈首任参加了一所大学的茶学社,他在台湾发现了一家叫“京盛宇”的茶店,它专做年轻人的生意,被陈首任称为“标准化的泡饮”,严格遵守使用的器皿、水温。这种被称为“清茶”的东西,在台湾的奶茶铺里就能买到,即便是功夫茶也可以 3 - 5 分钟立等可取。


黄小芽最近发现了包括“因味茶”在内的一些新式茶品牌,他们把自己的茶摆在咖啡店里推销,在自己的门店里,他们像制作咖啡那样做茶,除了使用制作咖啡的器材,还推出了胶囊茶,周末晚上,总是人满为患。


“他们的茶不是很好喝,事实上很难遇到好喝的茶。”黄小芽说,“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好喝的茶是什么样子。”这是因为,消费者认为的好喝和茶品师的看法完全不同,后者觉得茶味寡淡,前者可能认为不苦、正合适,在他们印象中,苦的浓茶是父亲用来提神的。


但包括陈首任和黄小芽在内,他们认为,对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茶饮口味上的挑剔不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首要的是,“大家都觉得喝茶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或者发展成喝茶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那么年轻人就会愿意说,我去喝个茶。”黄小芽说。


维清的例子非常典型,可能对所有打算做年轻人茶生意的人都会有启发。


他在大学花了四年的时间学习茶文化,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大学的四年当中,茶对我的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在消费茶时,他总是“犹豫斟酌”,“倒不如去喝杯咖啡”。


泡出来的原叶茶饮没有“咖啡的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是一部分原因,更要命的还是我们在开头就提出的“茶馆消费环境”。


但即便意识到空间问题的重要性,人们也很难下决心把做咖啡馆的方式彻头彻尾地用在茶馆上,特别是深入了解到茶繁复的冲泡工序和看起来深不见底的茶文化之后,你很难不把它当回事儿。


维清正在打算自己开一间茶室,但他在展示茶室的照片后,拒绝对环境是否“传统”给出评价。 


维清的茶室

不过,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通常摆古琴的地方,维清摆了一把大提琴。而且,他把灯光调得更亮了些。


一定会有年轻人对这样的茶室感兴趣。维清提供的数据显示,他在这个茶空间举办的培训课上,有八九成是“30 多岁乃至 20 多岁的年轻人”。“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年龄层越来越偏低。”维清说。


但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还是像黄小芽的朋友那样,更容易接受“因味茶”这样的新式茶饮,并且到目前为止,仍然不会主动在咖啡和茶之间选择后者。


精品咖啡也“只不过就是一杯饮料”

一切都为时过早。


“茶没有像星巴克这样的大型连锁品牌、连锁店,让大家把它作为一个日常饮品来巩固。”马嫣然说,即便他们在推广精品咖啡时,也还是希望告诉年轻人,精品咖啡也“只不过就是一杯饮料”“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而自己泡功夫茶的比例,陈首任认为,就跟自己手磨咖啡的一样低。 


声明:文章来好奇心日报,作者马宁忆,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仅交流分享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图文编辑:孙沛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