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如何把茶叶做出独立品牌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茶友问 如何判断别人写的茶知识是否靠谱?

茶友发消息问:

自从喜欢上喝茶以来加了很多做茶的朋友,还关注了很多茶叶相关的公众号,可是以自己现在的水平,无法辨别出他们写的茶知识对不对,同个问题,A是这个观点,B是那个观点,作为读者很迷糊,请问该怎么对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掌柜说:

这个问题其实用在其他领域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接触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如今信息获取便捷,接收信息一点都不难,难的是面对这些信息,如何选择?

那么「如何选择」有没有具体准确的方法帮助做出判断,我认为没有,更多还是在于我们自身,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思考。面对接收到的信息,不要凭着自己感觉走,顺着情绪来,先动脑有助于正确寻找到想要的结果。至于如何思考,我想借用吴军博士在他的专栏《硅谷来信》中讲到对判断信息真伪和观点是否可取的几个方法来聊聊如何获取正确的茶知识。


常识的重要性


吴军说任何事情从0分到50分靠的都是常识,没有常识作为基础,谈论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是的,我们面对一个结论,首先要用常识来判断是否与之相违背。


比如这几年很流行的建盏,有商家传言用建盏喝茶能够软化水质、使茶汤柔和,提升茶香。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违背常识的例子,水的软硬是由其中的钙镁离子决定,建盏只作为盛茶汤的容器,根本不具备任何软化水的操作。所谓软化水质不过是因为建盏杯口厚,嘴唇接触到杯口,茶汤入口带来的错觉。类似地,还有被炒到几千上万甚至大几十万的铁壶,同样被传言能够在烧水过程中软化水质。


当遇到与我们常识有冲突的推论,宁可相信常识,因为这是可被证伪的,它是被经过无数次检验的正统理论。因此,面对一件事,首先要了解主流的观点,这样就有了面对事情的根本,再通过积累一步步前进,不要一开始就求新求奇接受非主流的看法。


有一点必须要说明,主流的观点当然也不绝对,它只能作为参考,比如主流认为冲泡红茶、绿茶不能使用沸水,会把茶叶“烫坏”,所以喝茶人把这个观点当作是常识。实际情况是,红茶、绿茶使用沸水冲泡是完全没问题的,区别在于冲泡出的风味有所不同。茶汤滋味的好坏,取决于在特定冲泡条件下,融入水中的呈味物质的比例是否协调,对于绿茶来说,人们更愿意取其鲜爽的味道,而不是厚重的味道,如果喜欢味道重一点的,用沸水冲泡也无妨。因此“烫坏”之说并不存在,温水和沸水冲泡,不是对立关系。


而此时的你面对温水与沸水之争该如何选择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实践,实践过后你就会明白是否真如他人所说的一样。这样才是正确获取真实信息的方式。



逻辑判断


使用逻辑对事情判断,进而得到验证是对是错,不是难事。只要我们多想想,许多错漏百出的言论往往不符合逻辑,所以它就站不住脚。


之前写小罐茶智商税的问题,我举了金骏眉的例子,记得以前有个茶行业人士说他以某大牌的金骏眉作为标杆,认为这才是正宗的桐木关金骏眉。但当看到这家品牌每年的金骏眉产品出货量来看,不禁要起疑问,这么大的产量都来自哪里?。目前可获悉的数据是,桐木村有400多户茶农,平均每户每年的金骏眉产量在10斤左右,整村一年就4000多斤产量,记住这个数字。而各家茶农几乎都自产自销,那么那些号称桐木村金骏眉并且出货量大的品牌,能不能当作标杆呢?答案在你心中。


还有个例子是隔夜茶,许多人说隔夜茶不能喝,将其与隔夜饭菜相并论。隔夜的定义是什么?以什么时间为准?如果说晚上11点59分泡的茶,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喝,6个小时算隔夜的话,那么早上7点泡的茶,晚上7点下班回到家喝,12个小时是不是也能叫隔夜?还是只有过了一晚时间才叫隔夜?,当你明白这一点也就不会再纠结“隔夜”能不能喝,而是“好不好喝”的问题。



利益冲突


常识是基础,但不是万能,若遇到比较复杂专业、超越常识的问题,该怎么办?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这么一句话:「对于数学问题,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哪一个更简单,或者困难到何种程度,拟一个别人无法解答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困难?」


这句话颇有点哲学意思,应用到对复杂专业、超越常识的问题判断时,我们也可以想想,不是一定要拥有同样专业的知识,但可以对一个事情进行判断真伪,这是两码事,后者相对容易些。


判断事情真伪有个原则是,看说事情的人是否有“利益冲突”。关注公众号时间久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去年我们写过某教授建议要生二胎多喝白茶的言论。在搜索该教授的资料时发现,他的团队与国内许多知名茶企品牌都有过合作,合作的内容是深入品牌茶企做研究,并提出该品牌的茶叶产品有各种各样的功效,包括美容抗衰、抗辐射、抗炎清火、降脂减肥、调降血糖、预、防抵抗癌症等等。


做科学研究,应该是独立客观的,如果一项研究涉及到品牌相关,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利益冲突的原则来做出合理的判断?也许该教授对这些茶叶的研究成果是客观的,但茶叶不是某个品牌独有,也不是离开了这个品牌,茶叶就不存在某个功效,而当该教授谈及某品牌时,这时我们就要用多留心思考了。


这篇讲到的三个判断问题的方式,虽不能准确地解决“如何选择”的问题,但能够提高我们遇到问题时的判断力,获得有效的信息,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茶叶里的“黑科技”,竹叶青四季鲜爽背后的奥秘

▎茶来自草木,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又因科技而颠覆生活。以科技赋能,峨眉高山绿茶竹叶青让古老的茶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智能交通、无人工厂、智慧家居、VR直播……科技正在颠覆衣食住行等传统消费行业,赋予生活和各个产业以更广阔的创新和想象空间。

在农产业中,大量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控制手段被应用,科技在彻底改变农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高度依赖自然和手工的命运,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率。

而在茶行业的前端生产中,可以看到,古老茶业的生产和饮用方式,也正被科技重新定义。

无人机采茶、沉浸式购茶、越来越多的智慧饮茶方式在出现,就在不久前才结束的冬奥会上,冬奥村的泡茶机器人因为一套行云流水的投茶、注水、出汤操作也在不断吸睛,彰显着现代科技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

中国是饮茶消费大国,国人喝茶最讲究的是茶叶的品质。但在传统茶行业,如何保证规模化生产中茶叶品质的稳定是一大痛点,每一个制茶师傅的手感、情绪甚至喜好,都会左右茶叶本身的品质。

在中国六大茶类里,最早可以观赏到,最早可以品饮到的是绿茶茶类。但绿茶以鲜为贵,很容易随着时间氧化变质,绿茶保鲜更是一大难点。

中国绿茶,当看峨眉。峨眉山茶“始于西周,发乎于秦汉,盛名唐宋”,“茶尤好,异于天下”的赞誉广为流传。而发源于峨眉山下的高端绿茶品牌竹叶青,坚持“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采摘时间比明前更“鲜”,最早2月就能开始采摘,是每年中国绿茶中最早上市的春茶之一。

拥有明前春茶的特殊季节性,只在春天最美好的30天制作,时令茶竹叶青为何还能四季如新?

正逢竹叶青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联名春茶上市,带着这个好奇,我们来到了竹叶青位于四川峨眉山的生产基地,探寻竹叶青四季鲜爽背后的“科技”密码。

古老制茶,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来得更早,却能更鲜爽,竹叶青的奥秘是用科技改变了传统制茶方式,同时又将古老精湛的制茶工艺融入到现代科技之中。

斥资亿元打造全自动、清洁化封闭制茶生产线之下,竹叶青独创的从初加工、精加工、保鲜到包装的“五重锁鲜科技”,是四季鲜爽背后的技术核心。

传统制茶工艺中,绿茶鲜叶在采摘后,通常会历经摊晾、杀青、做形到干燥的加工过程。无论是传统制茶还是现代制茶,杀青都是初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也是奠定品质的第一关。

中国自古就有釜炒、烘青、蒸青三法。当下工业化生产的绿茶,多以热风机作空气导热杀青,主流的机械杀青技术为滚筒杀青和蒸汽杀青。

而竹叶青则采炒青和蒸青两种技术之长,创新了一套独有的杀青工艺——“高效快速杀青技术”,这也是五重锁鲜科技的第一步。其通过将高温加湿热风杀青与滚筒杀青相结合,快速实现均匀、透彻的杀青效果,初步锁住了茶叶的鲜。

经杀青后,茶叶被运往精加工车间,去掉片、木等杂质的整体外形,便进入重要的提香环节。

对优质绿茶来说,香是绿茶的特征之一。

传统的提香方法最开始是在锅里煮,然后再到烘箱、烘柜、烘干机,但普遍是断断续续工作。提香到什么时候合适?多靠制茶师的感觉,而制茶师的感觉每天都会因为周边的环境温度、湿度、茶叶大小、茶叶含水量高低而变化。

竹叶青茶业产品运营中心总经理刘祥云告诉钛媒体,竹叶青独有的嫩栗香是在鲜爽上更进一步,采用持续稳定的焙火二次提香,即“高温快速提香技术”。

为何选择二次提香?这其中也有“门道”。

“一次焙火,温度高了会产生高火味,温度低了,又会焙不透。”刘祥云解释道,“第一次焙火温度稍微低一点,第二次保持在130度左右,最后经过风机后就能达到室温。”

刘祥云表示,茶叶的香气滋味不在于外部温度的烘焙时间,而在于茶叶本身的物质变化,所以“130度左右”的焙火温度,不同于传统茶厂的调控锅温、火温或风温,它调控的是茶叶本身的温度,来充分激活茶叶香味分子。

作为竹叶青全年香气与滋味稳定的保证,“高温快速提香技术”助力其在90s内便达到稳定的提香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制茶工序效率,而独特持久的嫩栗香,也让消费者产生“一见钟情”的口感。

五重锁鲜,在工艺突破中保留更多鲜爽

鲜爽是春茶绝对不可错过的口感,但春茶又不易保存,被称为一季之茶,含水量是决定其保鲜时间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茶叶含水量并不是越低越好,太低了品质会变单薄,过高了又易陈化霉变。根据国家标准《绿茶》GB/T14456.2,炒青、蒸青、烘青绿茶水分含量为小于等于7%,但竹叶青将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了仅有3%。

经过整整38道加工工序,106项检测标准和五重锁鲜科技的加持,竹叶青的茶叶才从工厂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据刘祥云介绍,“控水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名优芽型绿茶的香气和滋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曾经做过前处理,把水分降低一点,然后再去做提香,结果却并不好喝。水分过低,在几分钟的提香过程中,转化就不充分,茶叶还是需要一定的水分来共同作用。”

在初加工阶段,竹叶青就已经将茶叶水分控制在8%左右。经过了无数次尝试,竹叶青的研发团队独创精准水分控制技术,做出3%的最佳含水量,给消费者提供了可量化的鲜爽指标。

不过,从年头到年尾,竹叶青全年鲜爽的秘密,还藏在一万五千立方米的保鲜库里。竹叶青拥有全国最大的名优绿茶保鲜库,并将其分为15个库房分别控制。

保鲜温度高低直接影响茶叶的鲜爽口感和鲜嫩香气。绿茶颇为“娇嫩”,在常温未密封状态下容易氧化,冲泡后香气变弱,滋味变薄,冷冻又会抑制茶叶活性,因此通常以0~5℃冷藏存放,可冷藏时间久了,茶叶还是会发生化学变化。

在国内的名优绿茶品牌中,竹叶青首创并公开提出三段控温的“低温冷冻保鲜技术”——巧妙地根据茶叶预期使用时间和状态将其分别放入零下10到15摄氏度、0-5摄氏度、10—15摄氏度保鲜库进行科学锁鲜,待使用时再加工。

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简单。

刘祥云告诉钛媒体,在保鲜过程中,冷冻保鲜必须要先有一个后续缓慢的升温过程,这要求保鲜库房面积足够大,否则茶叶的搬运和进出都会影响本身的品质。

“茶叶经历冷冻必须要有一个过渡,同时还必须是做成半成品,后面配合精加工模式才行得通,很多工厂在春茶加工的时候就直接做成成品再冷冻,品质很难保持稳定。”

由此,“低温冷冻保鲜技术”再配合独有的库房,竹叶青才彻底解决了绿茶在常温下保鲜难、易氧化、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

当我们回溯到最初的茶叶原料进厂,可以看到,借助科技的数字化力量,竹叶青已经精准把控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可追溯。而在最后的包装环节,其“独立充氮保鲜技术”,4g独立铝箔小袋包装,充氮密封,一物一码、一袋一冲,更便于消费者携带,也将茶叶的鲜爽品质保留到了最后一步。

竹叶青茶业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刘志林告诉钛媒体,在茶行业中,竹叶青率先拥抱科技,借助五重锁鲜技术塑造出品牌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容易选择好茶的方式。

如今的五重锁鲜科技,称得上是业内制茶工艺的重大突破。正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所言,“这是我所见的中国茶企技术里最高的等级标准”,竹叶青对制茶标准的重视,也展现着对茶行业发展的远见卓识,印证了名优茶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融传统于科技,引领千年茶饮更高品质

近年来,制茶工艺已经历了更高效率、更大规模、更高品质、更高标准的变化。制茶工业生产线也历经了从手工到半机械化、全机械化再到数控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展历程。

“制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传统工艺的把控,对茶叶品质的理解,对整个流程理念的把控。”刘祥云表示,“整个生产系统从原料初加工,到精加工,到后期的包装质检都要围绕一个目标进行,才能得到好的茶香效果,绝非仅仅只是使用一套先进的生产线设备就可以完成。”

在国人的观念里,茶即“人在草木间”,天人合一便是自然之道。可以看到,在以科技迈向现代化、标准化的同时,竹叶青也在用特别的方式来完成对传统的尊重与延承。

在最为严苛的“论道”品级选茶环节,竹叶青运用高效的智能选型机来辅佐专业挑茶师,同时坚持千里挑一——平均1000颗茶芽中才能挑选出符合竹叶青论道级标准的1g,精选出没有瑕疵,非常完美的茶芽。

美食家蔡澜、演员刘嘉玲都对竹叶青冲泡时茶芽根根立、上下沉浮形态印象极为深刻。刘嘉玲曾言,“竹叶青的茶叶好像竹林一样,造型很美观,喝下去口感很顺滑,每一秒钟在杯子里面体现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你在喝茶的时候也可能看到不同的人生哲学在里面。”而这背后不可缺少的都是竹叶青对传统茶叶品质的极致追求。

茶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又因科技而颠覆生活。以科技赋能,峨眉山的高端绿茶竹叶青也让古老的茶业焕发着新的生机,改善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品质和品饮体验。

竹叶青茶业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刘志林分享到,茶叶品质鉴赏相对复杂,很多消费者并不具备分辨能力,所以茶产业的价格混乱一直是制约茶行业发展的痛点,竹叶青率先制定了“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并在茶叶包装上对采摘标准严格限定,准确标明产品等级,解决了市场上产品等级的不规范问题。

“中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关键词是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这是品牌打造的基础和立身之本。”刘志林表示,以茶科技赋能标准化,竹叶青助力饮茶者无论春夏秋冬何时,都能享受到春天的第一口鲜爽滋味,也降低了消费者选择好茶的难度,让鲜爽和高端成为选购绿茶的新标准。

从1998年成立到现在连续14年高端绿茶中国销量领先,五重锁鲜科技,不仅让竹叶青做到对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的水分、香气、鲜爽体验上有更精准的把控,更高效完成规模化生产,为中国几万家茶企做出了前瞻性的领先和示范作用。

展望未来,作为高端礼之选、中国茶品牌形象和茶行业的领导者,竹叶青让国茶不断飘着新香,也有望引领千年茶饮,巧妙结合匠心工艺和科技内涵,让这个古老的传统茶行业通过科技赋能,走上更高的品质台阶。

冠状病毒疫情与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方向,我有这10个判断

对于大部分茶叶企业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茶收入占了茶叶收入的大头。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压力,全国多地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进而也会对2020年春季茶叶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拐点未出现,春茶也还未到大规模采摘的季节。

因此,2020年春季茶叶生产和营销受限状态的严重程度还未可知,谈论春节茶叶生产和营销具体建议还有待商榷。

今天的文章,就先来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如何影响茶叶产业发展方向。

01 产业分工加速

春茶销售遇到阻力,加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融资渠道。

部分没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会垮掉,茶叶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会加速整合。

1.上游供应链集约

上游,散兵游勇、作坊式的粗放茶叶生产模式会逐步被淘汰。

在不久的未来,上游会出现专门做茶叶产业供应链企业(茶界富士康)。

茶叶产业发展,只有规模化,才有后面标准化和集约化。

目前规模化已经过度(国内茶园面积约4500万亩),后面标准化、集约化会加速。

2.下游终端品牌化

下游,品牌化的茶叶企业会成为大势所趋。

一方面,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师茶”、“生态茶”、“私房茶”会逐步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以往企业在做下游消费市场时候什么都搞的做法也不可取,很难破圈。特别是中小规模的茶叶企业要找准自己定位,产品、服务和体验上做出差异化可能是生存之道。

但这其中稀缺特色茶,可以靠圈层消化,基本不受大环境的影响。

此外,做下游的企业,定位不是死的,要关注大的茶叶产业(特别是与茶饮、茶叶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新兴业态)。

否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02 茶叶出口短期影响大

1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新型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为 PHEIC)。

注:图右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1.PHEIC

PHEI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全球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决定,有国际法上的效力。其对象是对某种传染病或者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对其他国家带来危害,并需要跨国行动应对。

目前看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控制疫情还是有足够的信心。

但短期内必然影响国外客户信心,进而进而影响茶叶出口贸易金额。

2.去年茶叶出口概况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1-12月,中国茶叶出口量总计为36.66万吨,同比增加0.18万吨,同比增长0.50%出口额累计为20.20亿美元,同比增加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0%出口均价5.51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64美元/千克,涨幅13.04%

从出口茶叶分类来看,2019年全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82.9%红茶出口量为3.52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9.6%乌龙茶出口量为1.81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4.9%花茶出口量为6490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1.8%普洱茶出口量为2786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0.8%

综合来看,2019年茶叶出口额累计约为12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茶叶产值4%(按20193000亿的总量来算)。而且,出口茶叶约为16元一斤,多为晚春茶和夏秋茶。

出口贸易的茶叶企业需要注意这3点:
1)只要国家能够在1个月之内控制住疫情,将不至于影响到2020年整体茶叶出口贸易。
2)出口茶叶多为极致性价比的口粮茶,短期内国外市场难以取代中国的市场地位,要多向客户传递积极信号,并做好茶叶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
3)出口的茶叶企业,要尝试出口转内销的市场。国盛茶兴,机会多多。

03 茶叶健康和深加工

茶叶的第一属性就是健康,几千年来的历史已经验证。

这次疫情之后,普通老百姓对于健康保健会更加重视,开发“茶”概念健康产品是好机会。

那如何让“茶”产品融入老百姓更高频日常生活中呢?

企业在茶叶深加工层面发力,可以开发出美味、方便、健康的产品。

目前,茶饮(瓶装茶饮,门店现制茶饮)已经欣欣向荣。

茶食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等茶叶深加工领域很有潜力,并且暂未见全国布局的规模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茶叶深加工虽然是趋势,但投资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亏。

选择进入茶叶深加工领域,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注:商家将茶叶和红茶糖搭配销售

04 茶叶科研和科普

茶叶与抗病毒的研究确实有!但面对一种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病毒,部分媒体却言之凿凿地说喝茶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免有些不妥?

平时多喝茶,作为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的手段。

但疾病治疗和预防,一定要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关药物。

这次疫情之初,出现了上述茶叶健康和疾病预防的争议。

表面上的原因,是茶叶科普出现偏差。

深层次的原因,是茶叶产业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较为落后,科学实验不扎实、不深入,遇到质疑的时候就站不住脚。

随着2019年末刘仲华院士当选和茶叶产业发展,行业必须在茶叶科技上下苦功夫。

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叶行业也不例外。

疫情之后,茶叶产业要大力在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上抓落实!

05 茶叶安全更重视

2020年春茶大规模生产越来越近,茶叶安全是第一位。

1.直面安全问题

守护好入口的茶叶安全,需要每一个茶叶产业的从业者做出努力。

一方面,茶叶行业要加强自律,注意农药和激素使用问题,特备是不用催芽素和控制农药残留。

另一方面,规劝部分茶商不要渲染“茶叶农残”搞恐惧营销,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管控部分媒体夸大茶叶农残,诋毁茶叶行业的行为。

2.茶叶企业努力方向

此次疫情,老百姓更愿意看到更客观透明的疫情实时数据,而不是盲目乐观的“好”数据。

同理,茶叶企业应该借助科学管理来控制农残和激素残留,并尽力把供应链管理透明化。

随着社会发展,茶叶企业要有自信公开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过程和自身安全方面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真诚是打造品牌最好的武器。消费者可以接受公开透明的企业偶尔出问题,而不愿意接受向消费者隐瞒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

06 智能化和线上化

疫情之下,茶叶产业线上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会加速。

1.上游—智能化

注:宜宾筠连早茶于1月中旬开始采摘

目前,一些早茶产区已经进入茶叶最佳采摘期。

疫情危机下,从事茶叶生产的工人只能带口罩去采茶、加工。

注:戴着口罩采茶的茶农

在茶树鲜叶的采摘、加工中引入智能化的设备,减少人为操作是大势所趋。

目前,茶叶鲜叶加工已经可以实现全程智能化,但茶树鲜叶采摘,特别是名优茶采摘暂无较好的智能化改进措施,还需要人工完成。

2.下游—线上化

受疫情影响,很多茶叶销售门店会关掉,到店消费会锐减,这也倒逼企业开始加强与消费者的连接。

如果我们有消费者的线上关系链,通过相应的运营手段(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也能够在线上实现企业正常经营。

茶叶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拓展线上与用户连接的渠道:
1)在主流新媒体渠道布局内容账号,收集公域和私域流量。
2)注重发展线上KOL用户,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用户会员生态体系。
3)最终,茶叶企业应该努力做到线上和线下营销一体化。

07 营销数据中台

茶叶行业企业应该构建自己的营销数据中台。

构建消费者—员工—企业等参与的营销数据中台,可以把企业产品生产研发、市场营销策略、消费者利益和员工激励行为变得更敏捷。

未来,谁拥有既“准”且“快”的“全”“统”“通”的智能大数据体系,谁就可以以更快速的驱动各类业务数据化与数据业务化创新!

随着竞争强度越来越大,茶叶企业更要重视数据科学运营。

08 茶叶包装升级

在消费过剩的时代,包装作为茶叶产品的重要部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1.小包装

伴随着90后和00后进入中国社会主流消费圈,小包装产品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这是当下经济和人口状况的必然选择,满足“一人食”这个流行趋势。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体验更多、更有意思的茶叶产品。

2.茶叶包装

少搞大袋产品,更多向普通消费者提供用铝箔袋、小罐等包装原叶茶产品。

独立包装,既可以避免污染,泡茶的时候也方便省事。

此外,也可以直接做成袋泡茶。毕竟,如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泡茶。

3.包装营销

包装营销,有3个值得注意的点:

1)在碎片化的时代,包装要有视觉冲击力,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发现你的产品。
2)让包装“说话”,茶叶行业可以借鉴江小白的情绪瓶、农夫山泉与故宫合作的案例来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3)包装上建议要留线上店铺入口(京东、淘宝)和会员沉淀系统(微信服务号)。

09 无人自助商业发展

随着老龄化和人工成本上涨,茶企拓展更标准化的无人自助终端(比如无人货柜,无人自助茶室)消费场景是大势所趋!

无人自助茶室:从一群人正襟危坐在茶店的包厢里,到自助茶室年轻化的商业探索;既盘活了社会资源,也给商务洽谈、亲朋好友聚会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

未来,无人值守的终端销售模式在茶叶行业会越来越受重视。

10 线下拓展好时机

有实力的企业,这次危机也是线下门店拓展好时机。

企业应该密切注意一些热门购物中心、写字楼和临街等热门位置关掉的门店。

做好准备,以高性价比拿下这些热门的线下茶叶销售位置。

注:2020年早春绿茶和茶汤

后记

时代的趋势有好有坏,但对于个体来说必须保持审慎乐观。

因为时间有限,每一天都是我们最年轻的一天。

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下,社会各界联合起来一定会迎来抗击此次疫情的胜利。

虽然此次疫情对整个经济体造成不小影响,但与非典后全社会出现的报复性消费一样,茶叶企业对此次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也应该满怀信心,毕竟市场需求还是摆在那里。

趁着这个空闲时间段,重新思考企业上、下游关系,认真梳理企业商业模式,并迭代企业的商业计划。

总的来说,就是打磨团队,苦炼内功,多做开源节流的事情。

然后,保持好信心,等待疫情拐点出现,就赶紧按相关计划行动起来

国盛茶兴,茶叶产业领域会诞生世界级的品牌,竞争强度会显著加强。

危机=危险+机遇,危机也实实在在倒逼茶叶产业的业态创新。

希望各位朋友认清危机,把握机遇,赢在转折点。
来源:茶界小学生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