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 文学既是天上的星辰,也是生活道路上的灯盏

十一月初的勐海,这个地处热带的边疆小城,依然明亮、温暖。83年前,勐海茶厂的先辈们筚路蓝缕,让生长于边地的茶叶走出高山云雾,实现实业报国,如今仍在孜孜以求,以“让天下人尽享一杯好茶的美好时光”为使命,谱写茶的辉煌。自古文人爱茶,茶养文心就是东方风雅。大益文学院的创建,让茶文互彰在当下有了全新的实践与样貌。时值勐海茶厂83周年华诞,11月1日上午,“南方多嘉木,文学有大益”——全国著名作家、编辑恳谈会在勐海茶厂圆满举办。七年探索、七年沉淀,大益文学迈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阶段。

出席本次恳谈会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会长丹增,著名诗人、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收获》主编程永新,《十月》主编陈东捷,《世界文学》主编高兴,《当代·诗歌》主编商震,《作家》主编宗仁发,《锺山》主编贾梦玮,著名小说家、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诗人、翻译家、澳门大学教授姚风,作家、资深媒体出版人张杰,《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中国校园文学》运营总监朱零,《大家》主编周明全,《滇池》主编包倬。与会的集团领导有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张亚峰,大益集团副总裁、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新生,大益集团副总裁、大益文学院院长李占文。

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

张亚峰致辞

张亚峰女士首先对诸位著名作家与编辑的远道而来表示欢迎。她表示,茶有大益、文学有大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们生活与信仰的一种基本信条。茶叶不仅是提升人们精神高度的载体,也应该成为普通人的日常饮品。同样,文学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它既是天上的星辰,也是人们生活道路上脚前的灯盏,有高度、有温度、有方向、也有力量。她诚挚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为大益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大益文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多提良策。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会长

丹增致辞

丹增是文学院的老师长、老朋友。他笑言,对普洱茶最有发言权的不一定是专家,也不一定是茶厂,而是藏族人。“宁愿三日无肉,不能一日无茶”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普洱茶的需求。他联系亲身经历讲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中国茶对世界的贡献,并提出几个思考:普洱茶作为云南最有潜力、最有特色的产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走到了十字路口,下一步还能怎么推广?怎么能够把普洱茶引向更广阔的区域?对普洱茶的认识还能怎么深化?

著名诗人、原中国作协副主席

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致辞

吉狄马加一直关注文学院的发展,他对大益文学刚刚出版的《大益文学·南方》卷表示肯定。他认为,大益集团作为有文化情怀的企业创办文学院意义非凡。文化的积累需要时间沉淀,他期望《大益文学》一期一期办下去,不断吸引更多写作者;文学交流乃至国际性的文学交流不断往深度做下去,让“大益文学”成为辨识度极高的文化符号,使之在全国甚至在国际文学交流中成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著名诗人、《大益文学》主编雷平阳发言

《大益文学》主编雷平阳回忆了他和勐海茶厂的故事,1998年进入勐海茶厂的一次采访经历改变了他的写作道路。雷平阳在会议上强调,《大益文学》要做出个性,也要保留自己纯粹的那部分。他还谈到要把茶文化和文学两者的关系紧密连接,把这部分内容做得更有力量和温度。他说:“我始终觉得一个作家写茶是一件非常优雅的事;一本杂志去接近茶叶也是中国古老传统中的一个元素,值得我们去坚守。”

2023年《大益文学·南方》卷(附别册)

作为活动的另一主角,2023年《大益文学·南方》卷以崭新的面貌亮相现场。新书继续坚持严格的文学标准,致力于推出优秀的作品和写作者。新书最大亮点是增设了“非虚构”栏目,每期推出至少一篇与茶有关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作家眼中的茶和茶山,让茶的故事更感性、更具象,让茶与人更可亲、更熟悉。为向勐海茶厂建厂83周年致敬,2023年《大益文学·南方》卷随书附带一份精致的别册,来自于雷平阳所撰写的两组勐海茶厂的故事和历史,以诗人的笔触展现了茶业、茶人的赓续迭代,岁月峥嵘。

在恳谈会现场,如何让茶与文学更深度地融合,如何谱写茶与文学新的篇章,是嘉宾们提及最多的问题。如主编雷平阳所言,“把大益文学做得既在人间,但又有一片天空,有一片又一片的云朵在我们头上飘荡”是大益文学值得期待的未来。

现场嘉宾围绕“大益集团文学愿景、宗旨、方向”“文学的地域性与世界性”“《大益文学》的现实性与可能性”等话题展开了讨论。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