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古茶树保护联盟专家有话说

景迈山古茶林是人类早期在天然林下种茶的典型模式。人工起源、传统方式管理,从总体上保留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结构和外貌。是当地世居民族在悠久的种茶历史中,在对茶树生长习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利用模式,是传统森林茶的典型范例,是茶林与天然森林和谐共生的典范。

正式提出景迈山古茶林申遗走过了13年历程,但云南提出古茶园申报世界遗产,早在2002年“云南古茶园申报世界遗产座谈会”上,专家们就开始呼吁了。云南作为全国、全世界茶组植物种类最多、最原始的省份,作为茶叶从野生驯化为栽培作物的发祥地,通过申遗成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云南保存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古茶树古茶园资源,云南各民族发展和保存了从利用野生茶树到驯化、繁育、种植、栽培、管理、加工到饮用的各种传统知识、技术和文化,为农业的起源、发展和演化,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早在1992-1995年期间,郭辉军研究员团队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混农林生态系统调查研究,对全省现存的各种传统林农混作模式进行调查,最早关注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云南澜沧景迈传统茶叶种植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云南省植物学会42周年年会交流,并于1995年在《云南省植物学会42周年年会学术论文汇编》公开发表(云南大学出版社)。此后,团队一直持续关注景迈山,2002年“澜沧县景迈万亩古茶园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立项,为深入研究景迈山古茶园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对景迈行政村的景迈、勐本、芒埂和芒景行政村的芒景、芒洪、翁基共6个自然村的360个农户进行了农户访谈,选取其中78户拥有的古茶园设置样方(20×20m),开展样地生物多样性调查。此外,为开展比较研究,还选取了古茶园附近保存较好的4块天然林(样方面积20×20m)、8户新式台地茶园(样方面积25平方米)开展调查。

2002年景迈山古茶林野外调查

经过调查分析,古茶园有丰富的植物: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和变种,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15种,其中濒危种5个,易危种7个,稀有种3个,含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1种;超过30个种的科:依次为兰科、蝶形花科、大戟科、菊科和唇形科;地理成分的热带性很明显,热带成分占优势,有390属,占总属数的84.8%,其中又以泛热带及其变型最多,有135属,占热带成分的34.6%;而温带成分仅69属,占总属数的15%。

通过比较,古茶园物种数略高于天然林,丰富度指数略低于天然林。但各种指数均大大高于新式台地茶园。由此可见,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景迈山古茶园接近天然林。

景迈山古茶林完美的森林空间结构

2022年8月,时隔20年之后,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主任(理事长)郭辉军研究员和秘书长蓝增全教授率领古茶树研究团队再次对这些样方进行复查。78个样地中,有69个样地的水泥桩还在,感谢景迈山的村民,感谢他们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他们的善良和纯朴为科学研究保存了基础样地。

2022年郭辉军教授团队再次对景迈山开展专项深入研究

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于2018年国家林草局批准成立,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于2020年成立,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于2021年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批准成立,三级层面的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旨在有效促进中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利用。联盟秘书长蓝增全教授等承担编制的国家林草局“古茶树”林业行业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受云南省人大和省林草局委托起草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联盟自成立以来,在古茶树保护、茶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什么是景迈山?”

联盟主任(理事长)郭辉军研究员总结道:“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为云南省乃至中国保护和利用好古茶树、古茶园这一极其珍贵的世界人类遗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契机和示范。一方面,有利于古茶树资源、古茶林生态系统、古茶林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各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以古茶林为核心的茶产业和古茶树景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的途径、模式和亮点。景迈山‘人-茶-林’共生的生态系统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好例证。”

2017年景迈山古茶林

联盟秘书长蓝增全教授说道,根据科研团队多年深入景迈山的考察和调研,通俗地来说,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三个“好”’。

第一,资源好:景迈山位于云南澜沧江腹地,澜沧江流域孕育了茶文明,同时云南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拥有非常丰富的茶组植物资源,景迈山种的就是植物分类上说的普洱茶种,因此非常具有代表性。

2017年景迈山古茶林

第二,生态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人-茶-林”共生的最好典范,高高的山上是森林,涵养水分保持了整个山脉的水土,中间是古茶林和村寨,下面是耕地和农田,是当地民族顺应自然合理利用土地的杰作。

2017年景迈山古茶林

第三,保护得好:当地的世居民族尊重自然,从最早发现利用茶开始就告诫子孙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茶林,所以这样一个完整和谐的生态系统得以传承至今。资源好、生态好、景迈山的茶呈现出清香、温婉、细腻的优秀品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填补了全球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不仅是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也是大力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做大做强茶产业的牢固基石,这于景迈山、于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2017年景迈山古茶林


2002年景迈山古茶林

图/文:罗义菊、李法营

来源: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

通讯员:陶燕蓝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