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资分析:放眼望去全是老班章 中期茶到底有多麻烦

前两天同朋友前往某仓库去挑中期茶,因为去的仓库比较大,于是就想着能够多选几款高性价比的茶叶。可结果万万没想到啊,实在没挑出几款茶来--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老班章"。


多年前老班章大热,以至于许多茶企在压制茶饼的过程中,有意或是无意选择印有"老班章"标识的绵纸。当时普洱茶圈子不大,即便用了"老班章"的包装,也会通过日常交流搞清楚绵纸下包的是什么地方的茶叶。如今时过境迁,有的当事人早已不做茶了,茶叶几经转手,溯源也变得不可能。结果就弄成了当下这个局面--偌大个仓库,存茶成百上千种,超过一半是"老班章"。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老班章"基本都不是老班章,或许新人会觉得这些茶因为不是老班章,那么它们统统都不是好茶。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是错的,在老班章盛行的年代,啥都是老班章,布朗山的茶自然不用说,像勐库十八寨的茶,也一样用着老班章的外包装,大量来自勐宋、景迈这些产区的普洱茶也是一样。如今想找其他产区的中期茶就只能想方设法从这一票"老班章"中去追本溯源,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中期茶遍地"老班章"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年的茶商为了让产品能够快速卖出,毫不犹豫的借用了老班章的名号。当年赚钱有多爽,如今卖茶就有多苦。面对货架上那一筐筐的茶叶,即便它真的是由当下最热门产区对应的茶叶,可又怎么证明它是呢。无论是换包装还是重新贴条加以说明,都难以取信茶客。


总之急功近利是做茶的大忌,当年图一时之快用了最容易吸引到茶客的外包装,如今即便它们已经转化的非常出色,可想要把这些茶卖出去,那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比当年赚的那点钱多多了。现如今恐怕大部分茶商都得想办法,好好应对一下当年这些用错包装的中期茶了。

文:天火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