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加强品牌

找到约7,685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一带一路”典型案例⑪松萝茶业出口量 自有品牌占四成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我们迎来“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

为纪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深圳市华巨臣实业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

本期推出《“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中的松萝茶业案例,以飨读者。

松萝茶业

内外贸并举 “双效益”齐飞

稳外销市场 提内销市场

案例价值

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始创于1994年,始终秉承“一生只做一壶茶”的经营理念,专注茶产业30年,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茶具雕刻及旅游开发为一体的茶产业集团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王光熙松萝茶业产业发展注重国际、国内市场有机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结构、产品和利润结构。产品销售大头在外,做大销量保就业。公司利润来自国内市场,做优产品保利润。内外循环融合,板块良性互动;注重打造自有贸易品牌“Fine songluo tea”。自有出口品牌销量在公司销售占比从十年前的0%提升到目前的40%,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快速提升的喜人局面,为中国茶国际品牌探索之路提供了成功经验。

安徽省松萝茶业集团厂区入口全景。(松萝茶业供图)

案例做法

01

提升茶园绿色防控,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

公司充分发挥组建的松萝茶业专业合作社、松萝茶产业化联合体、松萝茶业互助社的优势作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多方整合资源,加强茶园基地生态改造及绿色防控提升建设。重点开展松萝茶良种繁育与种苗保护工程;坚持为合作基地免费提供有机肥;建立病虫草害测报队伍,及时发放与安插诱虫板;深入基地以及所在村对茶农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多维度保障源头茶叶质量安全,实现共建茶园零污染,茶园生态系统佳,茶事活动轻松干,茶园质量效益高。

02

稳健做大茶叶加工规模,创新适销对路产品

松萝高山生态茶园。(松萝茶业供图)

坚持“外销+内销”双轮驱动,助推企业稳健发展。一是利用创新技术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加工规模与茶叶品质双提升。重点改造了2条全自动化外销茶生产线,优化工艺流程完善了松萝茶生产线,新上了1条毛峰连续化生产线,以实现出口茶叶产能1.2万吨,名优茶产能100吨。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迎合市场需求,持续创新适销对路产品。开展花草茶、养生茶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成功开发出迎合市场的桂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新产品,在出口眉茶的基础上增加特种茶出口量,不断提升产品价值链,扩大出口范围。

03

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以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抓好传统渠道建设的同时,公司利用跨境电商、抖音、直播等新业态打造品牌,积极抢占市场。以自有原创商标“Fine songluo tea”为国际出口主打品牌,分别在非洲知识产权联盟组织成员国以及阿尔及利亚享有自有品牌出口权。目前,公司自有品牌出口份额占比40%以上。

“Fine songluo tea”商标于2021年被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安徽出口品牌”,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评价为“出口商品品牌证明书”。公司自有品牌入驻阿里巴巴、亚马逊、tiptok等跨境电商平台拓宽了线上销售渠道。公司还通过参加德国科隆食品展、阿尔及利亚国际食品展等重要国际展会以及境外考察、渠道推广,不断提高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松萝茶业集团厂房参观通道。(松萝茶业供图)

下一步,公司在稳定原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公司将继续做强做优茶产业,练好内功、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创新营销、精准投入,不断研发新茶品,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借助“一带一路”茶叶资源通道,助推安徽茶叶走向海外市场。具体规划主要为:

加强渠道建设。继续提升阿里巴巴国际站中2个店铺的运营力度,加大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店铺直播频率;增开亚马逊、敦煌网、1688阿里巴巴批发网等3个跨境电商平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产品拓展涉及眉茶、珠茶、红茶及特种茶等百余款产品。

加强品牌提升建设。继续推动提高自有品牌在出口份额中的占比,在国外主销区建立1个海外仓和1家品牌加盟店,利用新媒体传播、参加境外展等措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产品质量。结合产品加工实际,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外销茶生产加工设备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进一步提质、增效、降耗。与此同时,将精细化管理导入、渗透到生产加工全过程,实现“以管促效”。

加大营销团队建设。高薪聘用外语、市场运营、电商运营、营销等专业人才,加强优秀销售团队建设,做强市场。

松萝茶包装。(松萝茶业供图)

案例成效

01

提升绿色生产、加工技能,夯实产业根基

公司现注册资本2600万元,员工100余人,占地百亩,拥有标准化生产厂房45000㎡,茶叶清洁化出口生产流水线2条,松萝名优茶标准化、智能化、连续化生产流水线3条,小包装全自动化流水线2条,半自动流水线5条,年产能达万吨。同时,公司拥有原料生产基地7.4万余亩。其中,3万亩出口备案基地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认证以及有机茶、食安安徽、美国FDA等系列认证。近十年来,公司抓住机遇,外贸发展迅速,诚信经营、稳健发展。2015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2016年7月22日,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02

坚持“内销+外销”并重,形成双循环互促模式

目前,公司外销量约占销售总量75%~80%。未来重点仍是以稳外销市场、提内销市场为重点,内外结合,优势互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十年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其中自营出口创汇1.94亿美元,纳税总额4264万元(不含出口退税),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亚、欧、美、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出口茶、松萝名优茶、茶具、茶家具、茶旅产品等百余款品牌。外贸自有品牌“Fine songluo tea”为“安徽省出口品牌”,品牌价值超2亿元,先后获得“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荣誉称号。近十年来,公司自有品牌出口额不断上升,目前已升至40%。

松萝茶干茶。(松萝茶业供图)

03

发挥地理资源优势,在产业融合中提升企业效益

公司下设5家全资子公司,分别取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省信息消费体验馆”等荣誉和认可,在旅游、研学、技术、消费、教育、社会化服务多个方面取得发展成效,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提升全产业链价值,也为外贸出口提供更全方位的有力支撑。

案例启示

入选典型案例,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的成绩启示我们:

国际品牌意识觉醒要早。他们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注册培育自有外贸品牌“Fine songluo tea”。十年来,公司自有品牌贸易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在外贸业务中又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以国际消费者现实需求为导向,与贸易链各个环节配合实现共赢。公司出口业务主要有眉茶、特种茶,在国际对出口茶叶品质、农残要求愈加严格,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公司以有机基地建设作为示范带动,出口产品主要以欧标或低农残为主,与外贸合作伙伴实现互促互进互利。

在外销产品上,他们实现更精细更精准的开发。例如,针对中东、欧洲市场对花草茶的稳定需求,公司加大了花草茶的开发、供应,稳步实现销量和利润的双促双进。这些单价、利润相对高的特种茶占公司出口茶销售额的5%~10%。近五年,公司对中东国家、欧盟国家茶叶出口量年均增长15%。其中,特种茶出口量较5年前增长了50%。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理想华莱 打造中国茶产业的世界品牌

“四个面向”,为中国茶产业指明了方向,也为理想华莱指明了方向。理想华莱,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国家“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的指引,以‘做大、做强、做优’黑茶产业为方向,不断整合优质资源、不断加强科研创新、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产品研发,以此助推中国黑茶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推动中国黑茶成为“茶产业的世界品牌” 。

聚力量

不忘初心 凝心聚力做好茶

茶,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属于世界。从茶祖神农尝百草到茶圣陆羽撰《茶经》、从老百姓的“粗茶淡饭、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茶,一直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名片。

同属于中国六大名茶“黑茶”的“安化黑茶”和“思茅普洱”,都是中国茶产业璀璨的明珠,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产地均为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发源地,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比如同处在“北纬30度名茶纬度带”;气候环境舒适,云雾袅绕,温湿度适宜,适合茶树生长;同属于山区,土质肥沃,土壤矿物质丰富;茶叶品种独特,均为大叶种,茶叶内含物丰富;工艺特别,都有着“发酵”的特殊工艺。

理想华莱,这家横跨湘滇两地的中国茶企,以“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为宗旨,立足黑茶原产地,将彩云之南的普洱茶,和湖南安化的安化黑茶,以策马扬鞭的态势,强强联合、聚力推动,实现了产业的聚力、互动、融合,为高质量传承和推动中国好茶开足马力。

2022年9月1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直销行业系统,“理想华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跃然纸上,这家以生产“茶”和“茶相关产品”的企业,已全面启航。“理想华莱将积肩负起中国黑茶走向世界的重任,将始终保持生产一杯地道好茶的初心,统筹发展好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并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强化科研创新、加强品牌推广,以此实现“安化黑茶”和“思茅普洱”的全产业链发展,早日实现将“理想华莱”这个茶叶品牌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强品牌

高效升级 用心传承茶文化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身份标签,是一家企业的精神象征、也是一种信念的价值体现。有研究显示,品牌价值每增加1%,会给这个国家GDP带来0.13%的提升。优势品牌的集合,不仅有助于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更是中国挖掘内需潜力、开拓国际贸易的新契机和新舞台。

11月中旬,理想华莱精心打造的莱集团新logo正式启用,该LOGO提取日月同辉的核心元素进行重构,整体形状类似日月彩云环绕,同时结合融入太极体现茶之道阴阳融合的极致美,充分体现了“治茶以德、兴茶以义”的价值观。LOGO外形类似腾飞的飞鸟,寓意理想与梦想的腾飞,也类似双手环绕寓意开放合作、共进共赢。

理想华莱logo的亮相,意味着理想华莱正式拉开了企业品牌形象与战略升级的序幕,意味着理想华莱正式启动了“安化黑茶”和“云南普洱”强强联合打造优势品牌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实现了中国茶产业从“竞争”到“竞合”的全新发展模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品牌紧跟国际趋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创新发展”的发展新思路,也必将会推动中国茶产业有序走向新格局、新发展、新跨越。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优质产品,打响优质品牌,拓展茶叶市场,以此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为中国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打造中国的优秀民族名牌做出积极的努力”,理想华莱总裁张先枚表示。

强创新

科研赋能 高效发展谋未来

创新决定未来,创新创造未来。创新也为中国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新动能,塑造了新优势。

理想华莱自创业以来,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公司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不间断地自主研发、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及跟踪、引进行业最新科技成果等一系列措施, 实现产业的“科技转化”。

理想华莱聚集了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等多位国内顶尖行业专家、学者,开展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进行战略合作,建设了包括“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技术示范基地”、“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工作站”、“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基地和平台;公司积极围绕黑茶产品研发和创新、绿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检验检测和数字化管理等开展科研,转化和开发了一大批创新产品:速溶茶、袋泡茶、黑茶牙膏、洗发水、护肤品等多种茶叶深加工科技产品。这一系列的创新研发加工技术,科学系统的研究,为探明中国黑茶健康密码,为中国黑茶走向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茶叶4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多次提出,“科技是茶叶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作为黑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理想华莱通过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好绿色生态有机栽培体系,在保持传统加工精髓的同时,实现茶叶种植生产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以此推动中国黑茶产业走向现代化,与国际接轨,使其成为中国黑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利用深加工技术,提升黑茶加工技术水平,增加黑茶产品的多元化,让传统中国黑茶实现向现代大健康产业的跨越;打造“茶生活方式”,让健康走进大众生活,让安化黑茶、普洱茶走进大众生活。

行责任

凝心聚力 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21年中国茶业品牌盛典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提出,中国茶产业经济保持了20余年持续稳定增长,不仅为中国消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各地实现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湘中偏北的安化, 安化黑茶产业与当地的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打造了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演绎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自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把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享誉全国。同时也实现了黑茶产业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其中,理想华莱集团旗下湖南华莱通过设立“扶贫基地”,打造“扶贫车间”,建立“扶贫生产线”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助力全县8个乡镇、15个贫困村、6049人精准脱贫,还带动了关联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就业人员已逾20万人,为黑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彩云之南的普洱, 普洱茶让普洱市走出了一条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齐头并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相得益彰,具有时代特征、普洱特色的脱贫发展新路子。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8〕63号)精神,为加快普洱市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到2022年,实现全市茶园全部绿色化,茶叶绿色加工达到一流水平,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的目标。普洱茶产业作为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株茶树,成就了一个产业;一片茶叶,带富了一方百姓;一盏沉香,积淀着湖南与云南的千年茶道、万里茶路的渊源。

“理想华莱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打造共有的品牌,建立共享的渠道。上至茶农,下至茶叶消费者,均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实惠。如果几百万茶农的生活由于我们的成功经营得到改善,这将是中国茶企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这一代茶人最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焦家良博士的肺腑之言。

谋未来

三产融合 乘风破浪再出发

将黑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将“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作为产业发展的五个方向,理想华莱已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公司始终坚持以品牌立茶、以标准立茶、以文化兴茶、以产业兴茶、以科技兴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黑茶之乡安化,理想华莱积极打造安化黑茶产业的“产城融合、茶旅融合、茶文融合”发展战略。2017年9月,公司与安化县人民政府签订《安化黑茶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合作协议》,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入80-100亿元的资金,打造安化黑茶特色小镇。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并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大农业特色小镇之一。

2021年10月,公司投资6亿元打造的重点项目“天下黑茶”开始试演。该剧以“万里茶路”为创意,演出分“奇缘”“离乡”“险途”“塞外”“异国”“天下”6幕故事,3D成像技术与多层次机械舞台紧密配合,生动展示黑茶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歌舞,让观众感受到以茶为魂的中国黑茶故事。

“该项目正式打开了中国黑茶向全世界茶文化爱好者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新窗口,也必将成为湖南华莱文化赋能、创新驱动的新经典”,这是来自茶文化行业最直白的点评。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理想华莱,将一如既往,弘扬茶文化、积淀茶底蕴、丰富茶内涵、讲好茶故事,不断提升中国黑茶的影响力、竞争力、渗透力;理想华莱,将一如既往,做好科技赋能、文化引领、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打造中国黑茶产业的世界品牌;理想华莱,将继续在安化和思茅探索一系列以黑茶产业为基础的全新发展模式,打造好“一首歌曲、一台演出、一款健康茶、一种康养生活方式、一个乡村振兴模式”的“五个一工程”,“茶产业乡村振兴”的新蓝本。

理想华莱,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拥抱属于中国黑茶产业的“星辰大海”。

(来源:新华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19中国茶品牌加战略起航

2019“中国茶品牌+战略起航”

暨第十二届“金芽奖·陆羽奖”茶品牌认证推选启动

     21世纪的中国,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济总量,在世界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品牌建设也经历了-个从小到大.由弱趋强的发展阶段。

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家领导人做出重要批示并强调: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顺应消费升级、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品牌是质量、服务与信誉的重要象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品牌创新联动,增强品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品牌创新力和生命力。以匠心铸精品,以质量树品牌,以认证传信任,让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得到应有的回报,让高品质成为中国制造“金字招牌”。同时指出:第三方机构要积极参与品牌发展,建立完善品牌评价体系,发布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增强公信力。

而去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茶品牌大会上,跨界专家和茶企业代表及媒体看到了助力茶行业品牌发展的多个大方向。

201911月将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茶品牌大会”+战略落地,具体有哪些行动呢?

一、“茶品牌战略+国家标准助力茶行业品牌认证”启动。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与《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正式实施。中国商业联合会作为该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自2012年以来,联合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等单位常年开展“全国企业品牌评价活动”。国家认监委于2014年批准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在全国各行业开展“商业企业品牌评价认证与售后服务认证”。为全面提高全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强化品牌标准化管理体系提供研究和数据支持。

该标准自发布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各行业参与度高,为推动中国企业的品牌发展与品牌认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务院对质量认证体系与品牌认证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认证认可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传递信任”,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认证、服务认证与品牌认证,以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认证认可制度是质量与品牌管理的“体检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2019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与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宣贯国家品牌评价标准,推动茶行业品牌认证,促进“名茶企业“向”品牌企业”战略升级。由中国茶品牌金芽奖评选活动组委会、广州仁道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将在茶行业开展品牌认证与售后服务认证。为加快茶企导入品牌管理标准化与培育国际竞争力品牌保驾护航。

二、“品牌认证+传递信任”为消费者认知品牌茶提供第三方评价平台

品牌评价是全球对知名品牌进行培育、宣传的主流方式,是企业形成品牌影响力、抢战市场与传递信任的重要举措。

评价认证活动将依据首部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严格执行,从一级指标“企业能力、品质、声誉、企业文化、影响”五大类,二级指标“企业品牌规划、品牌管理、保障机制、企业品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社会责任、诚信、精神信念、宣传推广、顾客感知、业界交流、行业影响、社会影响”等十七个方面,三级指标将有近百项内容,组成1000分制评分;评价结果分为四级等级,依次为:950分以上为五星品牌;900分至950分之间为四星品牌;800分至900分之间为三星品牌; 700分至800分之间为二星品牌。茶企荣获认证后其星级品牌标识,可用于茶产品外包装,可做任何形式广告宣传,是茶企业品牌形象、信誉、竞争力与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符号”!

三、“品牌论道+品牌推介”引领茶行业品牌发展的风向标

“论道·中国茶品牌”高端论坛在全国各地已成功举办过十二届(其中广州4届、北京3届、上海、香港、深圳、宜宾、武夷山各1届),在国际茶界产生了广泛反响并深获好评。历届论坛邀请众多跨界专家、品牌大咖、商界精英、资深媒体、茶企代表等社会贤达,围绕特定的品牌主题进行深入论道。同时是凝聚茶企创新精神,展示企业科技创新产品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盛会。已成为引领茶行业品牌观念,宣贯国家品牌标准,解读品牌经典案例、发布行业品牌榜单、大力推广优秀创新茶品牌的影响力平台。

四、“金芽奖品牌战略+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方阵”

 “金芽奖·陆羽奖”推选自2008年开展至今已历经十二届,每年举办一次品牌论道+品牌盛典+欢迎宴会,定期发布年度《中国茶行业品牌50强》榜单,探索并建立《中国茶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与《茶品牌消费指南名录》发布等,活动作为打造中国茶企业品牌榜样的第三方平台在业界已颇具影响力,被誉为茶界品牌的“奥斯卡”!

十多年来金芽奖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精心策划,服务企业,树立典范,鼎力推广。平台本着“融合优势茶企业,打造核心茶品牌”的战略规划,以培育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标杆茶品牌方阵为战略目标。

五、“融合跨界智库+为茶产区政府与茶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新时代品牌内容更加丰富,品牌要素更加延伸,品牌的培育打造、战略规划、创新营销及宣传推广离不开相关品牌战略研究机构和品牌服务机构的共同支持。

由中国茶界资源融合与品牌服务机构-广州仁道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联合全国企业品牌评价组委会、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委、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中国品牌营销学会、上海交大品牌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课题组、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全国品牌社团组织联席会、CCTV《大国品牌》组委会、中国茶品牌金芽奖组委会、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中国食品报》、《中华品牌》杂志、《中国茶品牌网》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茶品牌智库服务联盟。

联盟将以“倡导中国茶品牌正能量,讲好中国茶品牌故事”为宗旨,以“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茶品牌”为目的。在联盟所属品牌服务智库机构支持下,为中国茶产业品牌发展提供系统的品牌建设服务,同时寻找国际品牌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联盟还将联合诸多科研院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茶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工程,围绕以上优势资源,联盟特别推出了“中国茶品牌O2O2C战略合作伙伴项目”,目的便是以“互联网+大数据+茶品牌”搭建互惠共赢的发展协作平台来服务好更多的中国茶品牌企业走出去,推动我国茶品牌与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优秀茶文化品牌而努力。

找到约7,62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