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利润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全文】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

引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茶产业是我国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承担着支撑茶区经济、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首要是保证茶产业发展战略的高质量,才有发展过程高质量,才有最终达到茶产业发展结果高质量的可能。

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近日正式发布,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权,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报纸、微信等全媒体将全文刊发,敬请关注。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

茶产业是我国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承担着支撑茶区经济、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保证茶产业发展战略的高质量。惟其如此,才有发展过程高质量,才能最终实现茶产业发展结果的高质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茶产业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振兴茶乡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推动茶产业加快改革创新、构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茶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依据,特编制《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肩负着以产业发展带动茶区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的光荣使命,茶产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全行业平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种植结构、生产结构、经营结构同步调整优化,经济体量、科技实力、综合效能跃上新台阶。

1.“十三五”主要成就

(1)经济体量迈上新台阶,扶贫贡献突出

“十三五”期间,茶产业生产、消费与经贸主要指标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地位。到2019年,干毛茶年产量达到279.3万吨、产值2396亿元,国内市场年销售量达202.56万吨、销售总额为2739.5亿元,茶叶出口量36.65万吨、金额20.20亿美元、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较2015年增21.1%、57.7%、19.0%、69.1%、12.8%、46.4%和29.6%。以强基固本、市场引导为原则,行业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助推337个涉茶贫困县经济发展,通过技术支撑和构建茶叶产销通路进行精准帮扶,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2)茶园基地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稳固提升

行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生态洁净导向,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肥减药技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带动茶农按标生产、规范管理,落实茶叶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强现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茶园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茶园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产能和效益增长。发展至2019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面积达到4597.9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690.8万亩,较2015年分别增长6.5%和9.0%;茶园亩产值和产能达到5190.5元/亩和60.8kg/亩,较2015年增15.7%和15.1%。全国茶园品种结构持续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达68.2%。

(3)产品结构多元发展,质量与服务协同推进

茶叶企业质量管控能力不断加强,在监管力度和社会监督双向促进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健全,茶叶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茶叶产品监督抽检的项目增加至65种,总体合格率平稳提升,从2015年的98.9%上升到2019年的99.2%。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草甘膦、氯氰菊酯等农药逐步得到控制,检出概率显著降低。茶类结构轻微调整,格局总体稳定,企业跨区域合作发展,产品多茶类跨地域涉猎,通过多元发展、功能丰富、风味优化全方位刺激消费增长,积极创造有效供给。茶叶消费场景更为丰富多元,茶叶市场、专营店等传统渠道加速调整、功能优化,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不断规范,直播带货、定制茶园等新模式竞相涌现、方兴未艾,渠道多样化、营销立体化、宣传分众化,促进消费市场规模扩增。

(4)品牌运营能力明显增强,实力稳步提高

行业积极开展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品牌整体数量和质量均比“十二五”末有了大幅提高,各茶叶主产销区相继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品牌及地方特色品牌, 企业品牌蓬勃发展更具实力,促进产品集群和产业集聚,品牌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力。截至“十三五”末,我国茶叶类登记注册商标总数超过68万件,申报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茶叶类)94件、中华老字号(茶叶类)37个,全国共有131个茶叶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数超过230件,28个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5)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茶叶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行业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科技创新活动,人工智能、遥感测绘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叶生产、加工、跨界应用、储运等领域,推动了我国茶叶科技以绿色、生态、安全、智能、健康为重点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十三五”期间(2016.1.1-2020.7.15)茶领域共申请专利30909项,同比增长23.3%,实用新型专利增长迅速;国家和各省级科技奖成果丰硕,“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课题成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专项课题。

(6)标准体系覆盖全产业链,国际化步伐加快

茶叶标准化体系愈加完善,团体标准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标准结构协同发展、协调配套。食品安全标准严格细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增至65项;基础标准更加扎实,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产品标准更为丰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法标准补充更新,高效运用技术成果。“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布茶叶相关标准499项,较“十二五”增加了一倍以上。国际标准的参与度与话语权稳步提升,行业牵头承担了“乌龙茶”“茶叶分类”“绿茶 术语”等三个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7)产业主体规模壮大,经营模式优化

行业集聚提升,各省积极通过政策扶持茶叶龙头企业,重点培养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和集群,企业梯队已见成效。企业培优壮大、积极转型,股份制改制企业日增,加速形成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头部茶企生产销售两端发力,销售型企业重资产转型、产地设厂,产销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茶企跨界合作形式多样,多个行业与茶产业互动,创新协同,运用新的商业模式整合茶产业要素。截至2019年12月末,共有63家主营业务为茶叶的企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对比“十三五”初期,增长超过三分之一。

(8)产业延伸触点丰富,模式新颖初见成效

茶产业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和商业链,与文化、旅游、饮品、健康等行业创新融合,延伸效果显著,消费侧需求潜力得到激发。茶文化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系,茶区政府、社团组织、茶旅企业等持续加强茶文化旅游营销,结合商贸活动,茶旅融合节事集中涌现,项目主题内容愈加丰富。茶饮行业异军突起,形成茶叶消费新热点,激活潜力市场。截至2019年底,我国茶饮门店数量接近50万家,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茶馆业总计规模、经济效益同步扩大,社会功能凸显,服务日趋规范。截止2019年,全国茶馆已达到20万家。

(9)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支撑效应明显

茶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涉茶高校继续增加, 招生规模扩张,茶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平台不断提升,“茶学”代码写入《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截止2020年,全国涉茶高校增加到72所,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达到26个,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人数达15000人,增长34.3%。青少年茶文化教育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倡议青少年学茶饮茶在全国各地已成热潮,社会影响广泛深入。职业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助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提升。

(10)茶文化繁荣发展,营造饮茶氛围

茶文化多点发力,聚焦健康消费与居民文化生活,有力支撑茶产业持续发展。多部高水平茶文化著作出版,生动展示文化资源;茶文化学科和技能竞赛持续举办,促进交流互学,提升行业技能;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梳理保护,优化行业发展要素;茶文化创意作品形态丰富,促进文化传播。2020年5月21日被联合国确立为首个“国际茶日”,助推中国茶产业国际化发展。

(11)茶叶出口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地位增强

茶叶出口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在全球贸易占比上升至19.4%,2016年至2019年间,出口数量和金额连创历史新高。绿茶出口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其他茶类实现强劲增长。至2019年,茶叶年出口量36.65万吨;出口金额增长至20.20亿美元;出口单价上升至5.51美元/公斤。茶叶进口数量、金额大幅增长,红茶为主要进口茶类。至2019年,我国茶叶进口量达4.36万吨,进口金额1.87亿美元。

2.存在问题

(1)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茶叶产能持续增大,但消费市场扩增较慢,尤其是消费人口增长乏力。行业创新能力仍偏弱,对市场诉求把握不准确,产品品种质量与消费升级需求有一定差距,高附加值、适销性好的创新产品占比不高,导致市场库存不断加大,供需不对等现象加剧。出口产品利润较低,受到技术壁垒制约。产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

(2)发展方式粗放,竞争力不强制约行业提质增效。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瓶颈突出的背景下,产业原先低成本重扩增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茶叶生产用工依赖性高,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导致产业大而不强、品牌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外延式扩张特征依旧明显。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传统模式茶叶产品价格提升有限,利润空间收窄,带动茶农持续增收、巩固确保脱贫成果难度加大。茶企家族企业特色依然明显,现代经营模式未普及,运营与投资的风险加大,制约茶企突破规模瓶颈。

(3)品牌规划不足,滞后于茶产业经济发展。

茶叶品牌建设总体水平与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品牌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全行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总数及规模总体偏少偏小,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偏低偏弱,品牌工作机制及服务机构偏松偏散;品牌引领作用还不够强,无法满足产业高质量的需求;品牌政策、法制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不健全,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还不够高,品牌研发创新平台明显不足。品牌发展仍然滞后于茶产业经济发展。

(4)科技转化效率低,关键技术仍存突破空间。

茶叶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较窄,成果交易平台建设与信息宣传相对滞后,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茶叶关键加工装备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定向化调控欠缺,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创新深度不够,产业和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能适应茶产业需求,标准更新效率不高,行业管理与服务标准有待完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还需加强。

(5)业态融合发展形式单一,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茶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跨界深度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专项规划与政策引导基础有待夯实,协同发展机制、制度建设不足。跨业评价体系、保障措施不够系统化,制约投资主体和要素支撑多元化发展。茶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形式和营收模式较为单一,交叉学科人才队伍不足,制约产业整体提升。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期间,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

1.政策方针

茶叶行业是重要的兴农富农产业,2020-2035年将进入中国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机遇期,对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和转型升级形成扶植支撑。中央和地方的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将放活林地经营权,有效激活土地等茶叶生产要素。“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以满足内需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战略着力点,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围绕增强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将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普惠效应有效释放,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茶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2. 经济环境

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是茶产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顺畅接续转换,抢占全球茶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随着产品与消费情境的多样化,以及健康消费氛围的形成,茶叶人群将保持增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向。茶叶品牌建设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将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全球茶叶贸易量将有明显增长,主要是各产茶国经济发展、内销量持续增加。“一带一路”倡议协助茶文化快速广泛传播,有效促进贸易争端的解决,打通国际水陆通路,对于促进中国茶叶国际市场的开拓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3.科技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促使科技创新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茶产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5G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信息通信技术与茶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对茶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将进一步拓展,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在内的茶叶数字经济较快发展。人工智能是具有“头雁”效应的基础性技术,带动作用强,将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茶叶智能经济在绿色生态、生产制造、物流储运、消费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程度越来越深。生物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将引发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以基因测序、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生物制造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将带领品种选育、深加工等茶叶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4.风险挑战

但也应该看到,全球性保护主义叠加劳动力要素供给下降,给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带来停滞隐患;投资稳定性不足、茶叶生产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迫使茶产业调整增长模式;产能过剩导致茶叶产销不平衡,对茶叶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冠疫情的影响将持续到“十四五”前期,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催生经济衰退、系统性风险上升、全球性供需结构失衡和产业链重构等重大变化;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挤压利润空间,产品出口难度加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优先、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化解风险,以茶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为重点,以提升茶叶供给能力、实现茶叶经济发展、促进茶农收入增长为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创新长效服务机制,推行市场需求导向、标准建设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促动,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绿色生态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创响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突出的茶叶品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构建茶业新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和信用建设,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

(2)质量为本、创新驱动。坚持把质量作为茶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建立体现质量核心的市场定价标准。以创新带动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增长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3)提质增效、品牌引领。培育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建设高标准茶叶市场体系。加强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知名茶叶产品和企业品牌。

(4)科技支撑、绿色生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协作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化高端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综合运用安全投入、物理技术、信息技术、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道路。

(5)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延伸做强产业链,丰富提升价值链,开发优势资源、传承特色技艺,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多环节增效,茶农多渠道增收。加快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培育多元主体,拓展功能模式,建立健全机制,推进茶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运行平稳提质增效。茶叶产能得到有效控制,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生产的质量与效益明显提高。到2025年,茶园面积控制在4200至4600万亩之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提升至72%以上,茶叶产量控制在310万吨,年均增长4%以内,茶园亩产能提升10%以上,农药减量、使用量负增长。

——消费提升成果显著。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有效改善,市场培育成果逐步显现,增长潜力充分发挥。鼓励山西药茶等花草茶、调味茶发展,茶叶产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类协调度明显提升。茶叶产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平稳定在99%以上,预包装产品标签规范程度明显提高。力争到2025年,内销市场规模达到220万吨,年均增长3%以上,茶叶电商交易额占比达到40%以上,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花草茶市场规模增至1100亿,茶叶消费群体突破5亿人。

——品牌经济比重提升。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品牌示范区,茶叶品牌数量、质量、价值显著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到2025年,我国茶叶类登记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00万件,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达到200个,品牌经济比重提升30%以上。

——产业链协作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企业突破70家。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茶产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贴合发展需求和产业适应度,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协同推进。

——推广智能高效生产模式。坚持推进茶叶生产过程工业化、智能化发展,培育智能制造模式,提高节能高效制茶装备的使用率。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快渗透,有力支撑茶叶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质量升级,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提升茶产业国际话语权。到2025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超越40万吨,出口金额超过22亿美元,茶叶地理标志产品新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数量达到31个。

三、主要建议

(一)优化供给、生态发展,夯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

1.夯实茶叶生产基础。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茶业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高标准茶园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装备支撑,根据发展实际兼顾茶叶产品创新、生产效率提升、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进行品种改良和茶园种植管理,加速推进老化茶园改造进程,实现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覆盖率高速提升;持续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应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模式。

2.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开展茶叶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创新茶业多种经营模式,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推进茶叶全程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性茶叶产品和服务;质量强茶,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普及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创新,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茶叶供给。

3.创新产品结构增强有效供给。积极引导广大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注重产销平衡和产品结构平衡,注意供应中不同档次、不同风格、不同功效、不同定位产品组合。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盲点”,强化产品设计中的“消费与生活实景”模式植入,不断提升产品功能、发挥产能效应、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围绕健康消费诉求,在产品研发中做加法,如与山西开发的药茶等花草茶、花果茶新型产品进行合作,丰富产品的风味和所承载的服务机能,拓展增值空间;深化茶叶有效成分在健康方面的功能评价研究,将健康研究成果转换成产品力,推进深度开发、技术创新,提取功能性成分,开发系列化产品与制品,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

(二)装备提档、智能发展,实现茶叶加工提质增效

1.提升加工装备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两化融合提高茶产业装备水平,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茶叶加工机械研发,推广节能高效制茶装备,促进茶叶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牵引,研发推广适宜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茶叶生产高效实用机具,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2.加快生产经营智能化改造。提升茶叶生产性服务,充分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茶产业智慧种植服务平台,建立茶园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茶产业种植环节的可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扫码入市或追溯凭证为市场准入条件,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再到茶杯的智慧化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动“大数据+”深度融合,开发数据资产潜在价值,发挥数据辅助决策分析的效能,促进茶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使数据“资产化”成为行业新动能转换的源泉。

(三)营销创新、渠道发力,开拓市场丰富场景促进消费

1.精准分析促进市场规模扩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开发潜在市场和潜在消费群体,围绕茶叶消费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统计分析模型,聚焦新兴增量市场,洞察消费升级诉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增强生产研发与市场信息的互动,促进生产、加工、营销、消费协同运作,通过“数据画像”实现精准产出,以目标消费群体对茶叶产品的实际诉求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商品研发与个性化内容发掘,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产生,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茶叶产品特性与市场特征精准识别,构建围绕茶叶消费拓展的市场分析、客群拓展、渠道建设、宣传策划等的专业服务体系,因茶施策、因人施策全面促进茶叶消费。

2.需求侧出发丰富消费服务。加强对消费者茶叶知识与信息诉求的分析,立足市场发展建立产品评价推荐体系,从消费视角出发简单明了普及饮茶知识、科学客观阐述健康知识、生动形象传递产品信息,激发市场潜能。优化消费过程的综合体验,围绕产品附加功能进行拓展,促进茶叶消费从产品选购向综合服务发展延伸,逐步实现茶产品流、信息流、服务流、商务流的融合发展,加强茶产业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3.创新茶叶渠道建设方式。根据产品流通和客群触达的实际需要,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规模业态组合的现代化茶功能空间,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提高消费便捷程度。紧密关注媒体宣传平台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多平台、多触点、多模式、多社群整合宣传,根据不同输出途径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茶叶产品宣传内容,丰富宣传网络覆盖面。主动拓展销售途径,跨界开发和丰富茶叶采购平台,与花草茶、山西药茶等农特产品共享渠道。

(四)提升意识、健全体系、提高茶叶品牌经济比重

1.加快茶叶品牌培育进程。加强舆论宣传,在全行业形成“关注品牌、争创品牌、维护品牌、崇尚品牌”的良好氛围;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茶叶类专题品牌研究、咨询和评价,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茶叶品牌产生机制,有效指导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推进茶叶品牌国际化,增加茶叶出口的品牌化比例。发挥优质区域品牌的支撑作用和优势品牌企业的引领作用,协同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茶叶品牌,通过茶产品的文化与农产品双重特征,引领中国茶产品打造国家品牌。

2.构建品牌发展良好生态。发挥茶企品牌建设主体作用,制定茶企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以品牌管理体系、品牌传播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品牌文化体系及品牌保护体系为核心的茶企品牌建设综合体系。鼓励开展规范的品牌建设服务活动,建设茶叶品牌服务平台;注重对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加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培养茶叶品牌建设专业人才,提高品牌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

(五)加速转型、规模适度,推动现代茶业企业建设

1.构建现代化茶叶企业。树立企业是产业发展核心的意识,科学布局、突破地域限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扩展企业经营板块,实现全国买、全国卖的有效经营模式,打破茶叶企业规模瓶颈,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企业;逐步转变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模式,梳理企业治理模式构架,进行股份制改革,培养职业经营团队,增强管理活力。

2.机制创新激发主体活力。找准品牌定位、实现品牌创新、增强品牌意识的培养,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建立起企业牵头的校企合作模式,三产融合全面盘活资产。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茶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激发中小茶企创新活力,“专、精、特、新、优”发展,培育茶业发展“新雁阵”。

(六)完善体系、应用推广,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

1.标准体系加快完善。根据产业需求,以新标准化法为指导,不断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扭转流通领域内标准缺位的滞后局面,及时做好质检、包装、仓储、运输和检测等标准的研究制定;推进与文字标准配套的实物标准样研制工作,应用视频和三维图像技术推广、普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跟踪茶叶及茶制品主要进出口国和ISO标准动向,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认证与标准体系,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产业国际化的掣肘。

2.丰富标准服务功能。建立适应我国各地区茶产业发展茶叶标准服务体系和推广体系,创新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模式;提升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培养“标准+茶叶”复合型人才,加强监督,充分发挥标准规范和引领产业作用。

(七)科技释能,机制创新,智力资产确保效率变革

1.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优化科研氛围,加强基础研究,推进交叉融合,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协作体系,释放自主创新动能,培育符合现代茶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建立各类主体协调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科技成果与关联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机制,激发技术、市场、服务、资本等多方充分参与。加强茶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和智库建设,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校企、院企双聘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营造科技成果转移的氛围环境,通过政府或行业组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相关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加快成果的进一步熟化,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行业性、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互联网+科研成果交易平台”,汇集人才、成果、资金等各类信息,促进成果的宣传、提高成果的认知度并促进成果交易;通过技术支撑和生产示范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形成技术指导+商品化科技成果的一体化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扩大技术服务覆盖面。

(八)产业融合、功能拓展,茶旅文康健协同发展

1.发掘茶叶新功能新价值。依托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强对茶叶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茶叶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促进各地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的信息对接与要素融合,推进茶区茶企在茶叶生产流通环节中融入文化旅游元素,鼓励扶持开发茶叶技艺非遗工场、茶主题旅游演艺、非遗体验、团建康疗、健康餐饮、茶浴茶疗等综合功能服务产品。

2.茶旅文康精品化发展。加强健康、生态、文化要素提炼,茶叶商品体现原产地文化、旅游和健康特色,鼓励茶叶产品与山西药茶等原产地特色花草茶产品合作,把握定位、差异竞争、彰显功能、错位发展;推进茶旅文康企业与茶叶种植生产、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异业合作,支持深化、丰富合作模式,多业态、多主体并行建设,实现茶旅文康业务规模化、品质化运营;茶旅文康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以规范化为导向,打造推介一批精品景点、线路、茶乡。

(九)普及传承、丰富业态,构建现代茶文化产业体系

1.丰富茶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茶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和对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社会大课堂的组织优势,茶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开展普及推广活动,加强体验式茶文化传播体系建设。

2.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茶文化学科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和传承茶文化,建设茶文化传承基地,评选茶叶制作手工技艺传承人,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茶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支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茶文化从业人员,提升茶文化教学和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

(十)加强磋商、提升质量,确保茶叶出口实现新突破

1.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出口原料基地建设,从源头控制优质出口资源,强化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推进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和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提升。发挥品类优势,进一步扩大绿茶出口和市场份额;开发中国特有的特种茶,提高特种茶产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发挥中国传统红茶产品优势,开发红茶主要消费国市场;加快茶叶深加工产品、延伸品的研发,扩宽国际市场。

2.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磋商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发挥行业组织预警平台作用,有效解决贸易摩擦;支持和鼓励行业组织、重点茶叶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博览会、品鉴会和研讨会,通过宣传、体验、培训、指导,普及推广中国茶的品饮方法和生活方式,增强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国际化品牌营销,强化品牌塑造,打造国际化茶叶品牌。巩固西北非、中亚独联体市场等主要传统市场,拓展欧洲、北美、东南亚、日本等重点市场,开拓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各茶区结合发展实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制定发展规划,细化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引导。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茶产业建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支持茶叶生产装备升级和加工、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加大市场环境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建立企业红黑名单制度,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二)科技引领。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强茶树新品种培育、保护和推广,鼓励茶叶生产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支持科研院校与茶叶产区、基地、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服务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规模化经营,引领标准化生产。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开展茶园委托管理、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市场营销宣传等服务,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创新经营方式,推广订单生产、茶叶庄园等,积极发展新业态,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四)人才支撑。强化第一资源意识,突出产出导向,对接茶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产业适应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行业人才引进与发展政策环境,着力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加强精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弘扬工匠精神。

(五)氛围营造。注重典型带动和龙头带动,挖掘鲜活发展经验,加强行业交流,弘扬奋斗精神;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茶产业建设经验,普及科学饮茶。通过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产销衔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认可度。

来源于:茶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四五专题解读-茶馆业

发 展 回 顾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关期和重要窗口期。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国茶馆行业持续蓬勃发展,顺应时代大趋势,产业动力、社会作用、生产活动日趋凸显,为“十四五”茶馆行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是全国茶馆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全国茶馆已达到20万家,较上个十年增加了近一倍。

——社会功能凸显。“十三五”期间,茶馆从文化知识传承的载体,逐渐转变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展示交流的平台,集餐饮、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和强化。

——服务日趋规范。“十三五”期间,全国茶馆在有关行业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及服务指南的引导下,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流程更加标准。

——创新交流研讨。“十三五”期间,开展的“中国茶馆转型升级研讨会”“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茶馆产业发展峰会”等不同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了茶馆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了茶馆业创新发展。

——跨业融合增加。“十三五”期间,清茶馆逐步转型为复合型茶馆,将多业态与茶馆经营相互融合,通过增加产品种类、服务内容,创造出更多的利润空间。

——行业数据调查。“十三五”期间,通过调查调研,进一步提升了茶馆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更好地反映了行业诉求,提升了行业信息收集整体水平与分析能力。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茶馆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我国茶馆属性不清晰,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特点不鲜明。品牌意识较弱,竞争力不强,缺少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行业人才不足,标准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收支比例逐年缩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行业融合度不够。深化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加快发展茶馆业的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十三五”期间,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型茶饮市场异军突起,茶馆行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更加凸显,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对提升我国茶馆业质量和水平,缩小与同类行业间的差距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推动茶馆业大发展。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茶馆业将以服务模式创新为主题,以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重要支撑,以产业集群和跨业发展为手段,抓住对行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应用、新技术,从产业链延伸、品牌经济推进、市场体系完善等关键环节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优势骨干茶馆,发展特色中小茶馆,增强茶馆业高价值创造能力,促进茶馆行业繁荣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推动我国茶馆行业发展的重点,服务方式向“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将茶馆的经营规模、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辐射功能逐步提高,形成茶馆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茶馆行业现代化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力争到2025年打造1项全国性茶馆行业品牌活动,到2025年树立10个知名茶馆品牌,到2025年向社会推荐100家服务规范标准化茶馆,通过“三步走”努力培育一批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的特色茶馆。

重 点 任 务

(一)加强服务模式创新方式

进一步加强茶馆行业个性化消费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把"有求必应"与主动服务结合起来;实施“以客户为中心 创新服务模式”的责任服务方式,调整优化服务流程;将“新服务”作为新业态和新模式,鼓励茶馆面向定制化消费需求,打造“私人定制”式行业新模式,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强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茶馆行业标准化体系,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优化标准工作机制,促进茶馆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配套;填补我国茶馆在标准化管理方面、服务规范方面的空白,制订适合我国茶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标准运用,促进茶馆稳健发展,市场运作有效;在全国培育形成一批认可度高,美誉度好的服务标准化茶馆,实现标准和品牌的双输出。

(三)提升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建立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加强茶馆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引导茶馆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明确品牌定位,促进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新型媒体产业融合,利用新媒体等有效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产品附加值和性价比,提升茶馆品牌文化内涵;把推进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作为茶馆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茶馆行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主要标志。

(四)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推进茶馆行业与新兴业态有机融合,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茶馆行业的应用,促进各业态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和5G的应用融入到茶馆的经营中,催生“智慧茶馆”的发展,逐步满足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

(五)推动跨业发展激发潜力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加强跨业深度融合,推动经营模式创新;加大服务资源投入,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激发茶馆活力和创造力;充分挖掘跨业消费热点和需求盲点,注重茶馆内产品设计创新,加强产品形态、产品功能及消费体验等环节的创意设计。

(六)打造产业集群优化资源

发挥产业集群凸显集体效率和长远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加大茶馆集群的培育力度,以及对茶馆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促进茶馆产业集群快速形成,挖掘茶馆集群的竞争力,推动大中小茶馆在产业集群中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市场营销创新手段

加强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销新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我国内需潜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科学设计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符合现代流通发展趋势的新型终端模式,建立多层次的品牌销售渠道。

组织实施与规划保障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向茶馆行业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与协调,统筹利用和高效配置政府资源,积极参与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健全茶馆体系建设法规政策,规范茶馆行业市场行为,推动茶馆行业健康发展。

(二)规划引导优化布局

紧密结合我国茶馆行业实际情况,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茶馆地域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同区域内茶馆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高质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三)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加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行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全国各地茶馆、个人茶文化工作室、茶空间等单位加入社会组织,提高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适应深化改革要求,做好政府有关职能转变的承接工作,积极参与到政策法规、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工作;做好参谋助手,向政府及时反映行业的重大事项、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诉求,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四)建设人才队伍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茶馆经营人才,提高管理运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加强对茶馆一线员工的专业培训,制定系统的目标和计划,强化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以及应变能力,提升茶馆行业服务水平;与高校达成合作,进行定向培养,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借助外力提升茶馆行业经营管理水平。

(五)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推进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制定有行业特色的行规行约,把牢方向导向,规范茶馆行业行为;把诚信自律建设内容纳入行业体系内,制定诚信守则,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抵制假冒欺诈、价格虚高,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鼓励茶馆履行社会责任,支持行业组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茶馆文化建设,提升茶馆软实力。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

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其中就茶叶发展规划提出了以下内容: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825万亩,产量293万吨,目前总体供大于求。“十四五”期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最宜区,坚持适区适种,引导非优势区退出茶叶种植。加快品种选育和老茶园改造,集成组装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国茶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左右,出口40万吨左右。

巩固长江流域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和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最宜区。提升东南沿海茶区。以生产优质乌龙茶和名优红茶为重点,优先发展闽南、闽北及粤东最宜区。振兴西南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滇西滇南、黔中黔东南及桂西南等最宜区。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决策部署,加快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农村部

2021年12月29日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种植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是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决策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种植业发展克服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和各种自然灾害,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棉油糖果菜茶稳定发展,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种植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种植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十三五”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4亿亩以上,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3390亿斤、比2015年增加178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20年棉油糖产量分别达到591万吨、3586万吨和1.2亿吨,保持基本稳定。有区域特色、市场需求的果菜茶等园艺产品供应充足,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出口稳步增长。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适度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地下水超采区和条锈病菌源区小麦、生态脆弱区和常旱易旱区玉米种植。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48亿亩,比2015年增加4582万亩。棉糖生产区域更加集中,新疆棉花面积占比达79%,广西和云南甘蔗面积占比达82%。品质结构更加优化,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高山高原蔬菜、晚熟柑橘等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稳步增加,果菜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持续增强。2020年底累计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启动退化耕地治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7亿亩,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超过95%,确保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比2015年提高7.4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机械化正向生产全程延伸拓展。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组装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可复制技术模式,助力粮食等农作物单产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粮食平均亩产382公斤、比2015年增加12公斤,创历史新高。

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学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5个百分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1.9%,比2015年提高9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面积由2016年的616万亩扩大到2020年的4716万亩,初步形成了轮作为主、休耕为辅,种地养地相结合、生产生态相协调的绿色种植制度。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形势,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种植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资源约束更紧。耕地数量减少,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19年全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比10年前减少1.13亿亩。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局部地区退化严重,提升质量难度增大。2020年农业用水3612.4亿立方米,比2015年减少23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不高,土地和水资源错配严重等问题仍然突出。气候和生物灾害风险更大。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增加,灾害呈现极端性突发性,加之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更为集中,灾害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影响加重。同时,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粘虫、草地螟、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红火蚁、马铃薯甲虫、柑橘黄龙病等检疫性病虫害在部分地区扩散蔓延。绿色发展要求更高。居民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和消费升级的期待不断提高,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任务艰巨。部分地区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刚刚起步,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效益提升要求更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植收益持续走低,粮食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加工增值仍然不高,加之支持政策较为分散,精准性和指向性不够强,辅之以利的调动机制尚未完善,稳定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供应链安全风险更加突出。2020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对外依存度高达85%,且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大豆、玉米、棉花等紧缺农产品通过进口保障供应的风险加大。

第三节 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为加快推进种植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驱动更加强劲。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国内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以粮食为主转化的肉蛋奶消费将持续增加,以绿色安全为特征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为种植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现代科技与农机农艺正深度融合,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加快集成推广,将为种植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设施装备不断强化。到2025年将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农机装备创新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将为种植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改革释放更多红利。农村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利益分配制度不断完善,规模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将为种植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种植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支撑,加快促进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开启我国现代种植业发展新征程。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大食物大粮食观,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以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为首要任务,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行种植业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保供优先。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立足国内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辅之以利、辅之以义保障机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在多目标平衡中抓要害,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有保有压,优先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稳定棉糖菜供给,引导果茶等作物适度差异化发展,构建适应新阶段新格局的区域布局、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突破高产优质高效的制约瓶颈,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创新经营方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生产经营能力。

——坚持绿色引领,提质增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绿色发展与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加快种植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水肥药利用效率,推行轮作休耕等绿色耕作制度,促进节本增效统一、生产生态协调。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国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保供能力得到新提高。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品质结构更加优化,供给体系适配性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油料力争新增面积2500万亩以上,棉花、糖料保持合理自给水平。蔬菜、水果、茶叶等稳定发展,安全均衡供应水平明显提高。

——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现代种植体系基本建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显著改善。

——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种植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化取得新成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进步。

第三章 主要产业与区域布局

围绕“十四五”种植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目标,立足农作物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在“十三五”种植业结构调整基础上,聚焦七大主要产业和六大区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主要产业

(一)粮食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巩固提升综合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

1. 稻谷。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全国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2020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4.51亿亩、产量4237亿斤,产需平衡有余。“十四五”期间,抓早保双、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产能,优化结构、改善品质。到2025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5亿亩、产量达到4300亿斤左右。其中,早稻稳定在7100万亩、双季稻稳定在1.5亿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1500万亩,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东北地区。稳定水稻面积,发展优质粳稻。选育推广耐寒、抗稻瘟病的高产品种,集成推广智能催芽、大棚育秧、侧深施肥、控制灌溉等关键技术。推进“三江”连通工程建设,发展自流灌溉,压缩井灌稻生产。长江中下游地区。稳早稻保双季稻,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早稻选育推广早熟、加工专用高产品种,中稻选育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品种,晚稻选育推广早熟、优质食味高产品种,改善品质结构。集成推广集中育秧、精确定量栽培、双季稻机插(抛)秧、侧深施肥、无人化作业等关键技术。华南地区。抓早促晚稳面积,适度发展再生稻,优化结构提品质。选育推广早晚兼用、耐高温、抗稻瘟病的高产优质品种,集成推广集中育秧、免耕抛秧、双季稻机插(抛)秧、侧深施肥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丝苗米”等优质特色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西南地区。稳定面积,改善品质,发展再生稻。选育推广耐高温、抗稻瘟病的高产优质品种,集成推广集中育秧、强化栽培、免耕抛秧、机插(抛)秧、侧深施肥等关键技术。适度发展“大粒香”“香禾糯”等优质特色水稻。

2. 小麦。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作物之一,全国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2020年小麦播种面积3.51亿亩、产量2685亿斤,产需平衡略有盈余。2021年,受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小麦饲用替代明显增多,产需形势由宽裕转为趋紧。“十四五”期间,冬春兼顾、稳定面积,抓强(筋)促弱(筋)、提升品质。到2025年,播种面积保持在3.5亿亩以上,产量2800亿斤以上;稳定冬小麦生产,因地制宜恢复发展春小麦生产;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持续优化品质结构。

黄淮海地区。稳定面积,大力提升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小麦。水浇地小麦保持高产稳产,推进节水灌溉;旱地小麦强化雨养旱作,提升单产水平。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旱地推广抗旱节水品种。集成推广深松深翻与旋耕交替、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基肥机械深施、看苗追肥、镇压保墒等关键技术。长江中下游地区。稳定面积,大力提升稻茬小麦生产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弱筋、中筋小麦。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和抗穗发芽品种。集成推广秸秆还田、少免耕机条播、半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稻茬小麦播种质量,提高单产水平。西南地区。稳定面积,适度发展软质小麦,满足酿酒原料需求。选育推广高产、抗条锈病品种,全面落实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集成应用免耕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肥料损失控制等关键技术。东北地区。适当恢复春小麦,发展硬红春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节水品种。坚持规模化生产,集成应用秋整地秋施肥、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提高单产水平。西北地区。稳定面积,兼顾冬小麦春小麦,适当恢复春小麦,大力提升旱地小麦生产水平。旱地大力发展雨养旱作小麦,选育推广抗旱丰产、抗条锈病品种;水浇地选育推广抗倒伏、抗条锈病白粉病品种。集成推广蓄水保墒、保护性耕作、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强化药剂拌种,持续推进小麦条锈病菌源地治理。

3. 玉米。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2020年播种面积6.2亿亩、产量5213亿斤,近年因饲用消费和加工消费增加,产需缺口有所扩大,供求关系由基本平衡转向趋紧。“十四五”期间,挖潜扩面、提升产能、优化结构,推进多元发展,提高供给保障能力。到2025年,播种面积达到6.3亿亩以上,产量提高到530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5550亿斤;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鲜食玉米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

东北地区。适当扩大面积,优化种植制度,提高单产水平。推进玉米大豆(杂粮)合理轮作,优化种植制度,适当扩大玉米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优化品种结构。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宜籽粒机收的高产品种。集成应用保护性耕作、合理增密、种肥同播、浅埋滴灌等关键技术,落实抗旱坐水种、化控防倒、促早熟防早霜等防灾减灾措施。黄淮海地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推进籽粒机收。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的早熟高产品种。集成应用深松整地、单粒精播、合理增密、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化控防倒等关键技术。西北地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灌区集成推广合理增密、种肥同播、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旱区集成推广雨养旱作及抗旱剂保水剂、长效肥有机肥施用等关键技术。西南及南方地区。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多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间套作,优化种植模式;适当发展青贮、鲜食玉米,优化品种结构。集成推广地膜覆盖、合理增密、坐水播种、化控防倒及长效肥施用等关键技术,鲜食玉米推广育苗移栽、免耕定向留穗等技术,大力发展软体集雨窖等蓄水设施。

4. 大豆。大豆是植物蛋白、食用油脂和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居民饮食消费和畜禽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播种面积1.48亿亩、产量1960万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迅速发展,豆油和豆粕需求大幅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且长期存在。“十四五”期间,挖掘潜力扩面积,稳定食用增加油用,主攻单产提产能,多措并举保供给。到2025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0万亩(折合大豆面积2500万亩),扩大轮作规模,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东北地区。带状间作扩面积,粮豆轮作优制度,技术支撑提单产。推进玉米大豆轮作,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加快构建绿色种植制度,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选育推广早熟、耐密、高产品种,加强杂交大豆品种攻关。集成应用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接种根瘤菌、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低损耗机收等关键技术。黄淮海地区。轮作间作扩面积,盐碱地开发种大豆。完善小麦大豆周年轮作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因地制宜开发环渤海盐碱地扩种大豆,提升综合生产能力。选育推广耐荫耐密“双耐”、抗倒伏抗裂荚“双抗”、高产高蛋白高油“三高”品种。集成应用合理增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低损机收等关键技术。实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做好大豆孢囊线虫、食心虫及“症青”综合防控。

专栏2 其他粮食作物

1. 马铃薯。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十四五”期间要稳定面积、多元发展,突出专用、改善品质。到2025年,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750万吨左右。大力推广高产高干物质品种和脱毒种薯,扩大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种植。北方一季作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发展旱作淀粉加工用薯,高原冷凉和高寒地区加强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强化马铃薯甲虫阻截防控。中原二季作区。重点发展早熟鲜食菜用商品薯,因地制宜推广多层覆盖技术,提高单产水平。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大力发展间作套种,科学防控晚疫病,加强高海拔山区脱毒种薯基地建设,严格控制马铃薯金线虫发生区种薯繁育和马铃薯调运。南方冬作区。重点发展错峰上市鲜食用商品薯,推广高产专用广适新品种、脱毒种薯、覆膜垄作、膜下滴灌、精准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全程机械化等技术。

2. 青稞。青稞是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重要口粮。“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打造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青稞传统优势区。到2025年,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亩产达到285公斤。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大力推行青稞与豆类、油菜等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集成应用种子包衣、合理密植、宽幅匀播、节水旱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机械化耕种收等不同生态区优质高产技术模式,强化青稞黑穗病、条纹病及地下害虫、蚜虫、杂草等病虫草害防治。

(二)油料

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和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2020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7亿亩,产量3586万吨,产需缺口较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转型升级,油料消费呈增长趋势。“十四五”期间,聚焦重点、多油并举,深挖潜力、扩大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千方百计提高油料生产能力。到2025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2亿亩以上,其中油菜面积1.2亿亩左右、花生面积7500万亩,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左右。

1. 油菜。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常年种植面积1亿亩左右、占油料面积的50%以上,油菜籽产量1400万吨左右、占油料产量近40%,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十四五”期间,挖潜增面积、扩种冬油菜,开发多功能、提产增效益,提质优结构、加工促转化。到2025年,全国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亿亩左右,产量达到1800万吨。

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因地制宜选模式,水旱轮作优制度。充分发挥油菜不与粮争地的优势,大力推广油稻、油稻稻种植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选育推广早熟“一早”、低芥酸低硫苷“双低”、抗病抗裂角“双抗”、高产高油高油酸“三高”的宜机化品种。集成应用轻简化机械化直播和育苗移栽、无人机飞播、合理密植、油菜缓释专用肥、种子包衣等关键技术,开展“一促四防”(促进生长结实,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老鼠尾巴”)。北方春油菜产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因地制宜开展粮油轮作,重点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青海高海拔旱作农业区、甘肃陇中南部高寒二阴旱作区、新疆伊犁昭苏地区等无霜期较短区域发展甘蓝型春油菜生产。集成推广全程机械化轻简技术模式,加强菌核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防控。

2. 花生。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和休闲食品。2020年花生种植面积7096万亩、产量1799万吨,榨油和食用各一半。“十四五”期间,轮作套作扩面积,集成技术攻单产,选用良种提品质。到2025年,花生面积达到750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900万吨以上。

东北地区。扩大播种面积,提高油用比例。在辽宁吉林农牧交错区适当扩大种植面积,打造花生全产业链基地县。选育推广早熟高产、耐低温品种。集成推广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垄上交错单粒播种等关键技术。加强早春低温、干旱和秋季早霜、冻害等自然灾害防范。黄淮海地区。春播夏播兼顾,稳定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油酸花生,提升花生品质。选育推广高油、高油酸、早熟高产品种。集成推广起垄种植、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宽幅间作、单粒精播、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西北地区。优化耕作制度,扩大种植面积。在新疆次宜棉区推进花生棉花轮作,利用农牧交错地、河滩地、沙土地,适度扩种花生。选育推广早熟高产、耐盐碱花生品种。集成推广控盐碱、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作密植、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

专栏3 特色油料作物

向日葵、芝麻、胡麻等特色油料作物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十四五”期间,在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在东北、西北、华北等旱作农业区,利用丘陵、河滩、沙地等发展特色油料作物,着力稳面积、提品质,丰富食用植物油供给来源。

1. 向日葵。到2025年,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产量达到260万吨左右。选育推广优质专用、抗病抗逆、适于机械化种植的向日葵新品种,集成推广精量播种、大小行种植、盐碱旱地高效栽培、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强化菌核病、黄萎病等病虫害防控,着力提高向日葵全程绿色机械化生产水平。

2. 芝麻。到2025年,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因地制宜发展干旱瘠薄地区芝麻种植,选育更新高产高油新品种,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黄淮主产区集成推广麦后免耕直播,江淮主产区集成推广沟厢栽培,华南主产区集成推广间作套种。强化枯萎病、茎点枯病以及渍害防控。

3. 胡麻。到2025年,面积稳定在280万亩,产量达到28万吨左右。选育高产、高亚麻酸、高木酚素胡麻新品种,集成推广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抗旱高产等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低损耗机收等关键技术,大力提高单产水平。

4. 油莎豆。到2025年,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利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推广高产、高出油率、易采收新品种,集成组装油莎豆绿色高效保护性种植模式,加快研发配套机械,研究防止“杂草化”的技术路径。

(三)棉花

棉花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2020年播种面积4753万亩,产量591万吨。“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西北内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优势棉区,巩固提升棉花生产保护区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种植面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广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大力提升棉花品质,提高机械化采收水平和质量。到2025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4800万亩左右,产量590万吨左右,高品质棉占比达到45%左右。

稳定西北内陆棉区。适度调减水资源短缺棉区、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棉花种植面积。新疆棉花面积稳定在3600万亩左右,扩大甘肃适宜区棉花种植面积。重点推广适宜机收、早熟、抗性强的棉花品种,提高陆地中长绒棉覆盖率,集成示范“降密健株早熟型”栽培模式。适度恢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力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播种面积恢复到1100万亩以上。引导滩涂地、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区适当扩种棉花。重点推广中早熟、抗病品种和“直密矮株型”栽培模式。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在新疆天山北坡适宜棉区、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河北黑龙港地区,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湾地区,以及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等沿江沿湖地区开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建设,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集中度。

(四)糖料

糖料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2020年糖料面积2353万亩,产量1.2亿吨,食糖产量1067万吨。“十四五”期间,着力稳定种植面积,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大甘蔗优势产区和华北、西北两大甜菜优势产区。推进品种改良和全程机械化,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量。到2025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其中甘蔗面积2000万亩左右,甜菜面积300万亩左右;糖料总产量1.2亿吨以上。

提升甘蔗优势产区。以甘蔗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蔗田宜机化改造,选育推广高产高糖抗逆品种,提高脱毒健康种苗覆盖率,推进全程机械化。稳定甜菜种植面积。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新疆塔额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等地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加快国产自育品种研发,推广机械精量直播、纸筒育苗移栽、膜下滴灌等技术模式。

(五)蔬菜

蔬菜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菜篮子”产品。2020年播种面积3.2亿亩,产量7.5亿吨。“十四五”期间,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到2025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亿亩以上,产量7亿吨以上。

稳定大中城市郊区及周边蔬菜生产。重点发展设施栽培,主要生产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提升应急供应能力。促进设施蔬菜提档升级。聚焦北方日光温室和长江流域塑料棚室蔬菜生产能力提升,重点优化设施结构,强化设施装备,提高环境调控性能,推进生产管理轻简化、自动化。扩大华南与长江流域冬春蔬菜生产。充分挖掘冬闲田潜力,大力发展稻菜轮作模式,改善田间排灌设施,推广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配套技术,增加冬春蔬菜供应。稳定高山高原高纬度夏秋蔬菜生产。促进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生产,重点推广避雨栽培、生态保护栽培等模式,增加夏秋蔬菜供应。长江以南地区加快研发推广耐热品种和栽培模式,增加地产蔬菜供应。

(六)水果

水果是优化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农产品。2020年水果种植面积1.8亿亩,产量2.0亿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量呈增长趋势,对高品质、多样化和周年均衡供应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坚持“适地适栽”,调整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技术和生产模式,发展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加快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到2025年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2.0亿吨以上。

1. 苹果。到2025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300万亩左右,产量4500万吨左右。渤海湾优势区。优化品种和熟期结构,推广优质抗逆新品种及砧穗组合、果园生草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等。黄土高原优势区。推广晚花品种及抗旱矮化砧木品种、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旱地果园秸秆覆盖、生理性病害防控等技术。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传统苹果产区。以早中熟新品种和多元化加工品种为主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矮砧集约栽培,加强果园土壤修复和连作障碍治理。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发展早中熟品种,推广多抗砧木品种、密植高效栽培技术。新疆特色产区。发展多抗、耐盐碱砧木品种,优化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提高果品风味特色。

2. 柑橘。引导区域布局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大力推广柑橘健康种苗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等绿色低碳技术,着力构建高品质、多样化和周年均衡供应的生产体系。到2025年,全国柑橘种植面积稳定在43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晚熟柑橘(1月及之后上市)产量占比达到35%左右。长江上中游柑橘带。以晚熟柑橘防灾害提品质为重点,集成推广老果园更新改造、合理配置不同熟期品种、营养调控、果园生草、树体适时覆膜等措施有效减轻干旱、冻害等灾害影响。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加强柑橘黄龙病监测防控,减轻病害影响。同时加快推进特色差异化品种发展。浙—闽—粤柑橘带。围绕高品质高端果品,开展促成栽培,积极发展设施栽培技术和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做强柑橘品牌。做好黄龙病的防控。鄂西—湘西柑橘带。以提升温州蜜柑等宽皮柑橘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推广丘陵山地果园运输设备、轻简化标准化果园机械,改进工厂化育苗机械与装备,稳定发展柑橘罐头加工。西江流域柑橘带。发展早熟和晚熟宽皮柑橘,实现错峰上市,推广品质智能化检测方法与装备,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出口贸易。重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

专栏4 其他水果

1. 梨。到2025年,全国梨种植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以内,总产量稳定2000万吨左右,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的80%。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稳定白梨、砂梨、新疆梨、秋子梨等传统优势品种生产,因地制宜发展西洋梨等特色品种。

2. 葡萄。到2025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以内,产量稳定在1800万吨左右。鲜食葡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达到3∶3∶4,鲜食、制干和酿酒用葡萄种植结构为7∶1∶2。鲜食葡萄优质商品果率超80%,酿酒葡萄优质率60%以上。

3. 桃。到2025年,全国桃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与2020年持平,产量1500万吨,比2020年略增。自主选育的优质、特色、省力化桃品种占生产栽培品种的80%以上,产品优质化率全面提升。

(七)特色产业

1. 茶叶。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825万亩,产量293万吨,目前总体供大于求。“十四五”期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最宜区,坚持适区适种,引导非优势区退出茶叶种植。加快品种选育和老茶园改造,集成组装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国茶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左右,出口40万吨左右。

巩固长江流域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和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最宜区。提升东南沿海茶区。以生产优质乌龙茶和名优红茶为重点,优先发展闽南、闽北及粤东最宜区。振兴西南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滇西滇南、黔中黔东南及桂西南等最宜区。

2. 食用菌。202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900多万吨。“十四五”期间,稳定香菇、黑木耳、平菇等主要品种规模,推进大宗品种与珍稀特色品种、农法栽培与工厂化栽培协调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竞争力。到2025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集约化生产比例提升到30%左右。

稳定主产区。巩固河南、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传统产区,优化品种结构和栽培季节,提高优种覆盖率,推进集约化、设施化和规模化生产。拓展新产区。做好夏季冷凉气候产区、珍稀特色品种产区、脱贫产区等新兴产区的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推广优质高产特色地方品种和绿色生态栽培技术,逐步提高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推进工厂化栽培。在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地区,引导工厂化栽培有序发展,提高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

3. 中药材。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4358万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

优化生产布局。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避免盲目引种、无序扩种,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道地药材生产格局。加快品种选育。强化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野生药材驯化和人工繁育,提纯复壮并推广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品种。推进标准化种植。完善标准体系,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以种植环节为重点,推行药材品种、投入品使用、销售情况等台账管理制度,推动规模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率先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

专栏5 其他特色作物

1. 蚕桑。到2025年,全国桑园面积1200万亩左右,桑蚕茧年产量70万吨左右;柞蚕放养面积1000万亩左右,柞蚕茧年产量10万吨左右,产量略有提升。

2. 麻类。到2025年,全国麻类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左右,产量20万吨以上。集成推广高品质、抗性强的麻类品种及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

3. 花卉。到2025年,全国花卉生产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左右,设施栽培面积占比达15%,年销售额2000亿元以上。提高主要商品花卉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花卉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初步形成。

4. 烟草。到2025年,全国烟叶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产量210万吨左右。提高烟草生产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加快自主烤烟品种选育推广,重点加强优质特色雪茄品种选育。

5. 西甜瓜。到2025年,全国西瓜播种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产量6300万吨左右,甜瓜面积600万亩左右、产量1400万吨,优质西甜瓜面积占比80%,品牌化营销占比超过50%,实现周年供应。

第二节 区域布局

(一)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和内蒙古的东四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粮调出地,主要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和蔬菜等,是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稳定水稻种植面积,适当增加玉米面积,扩大花生大豆生产,加快构建绿色种植制度。建设玉米、水稻、大豆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旱作淀粉加工用马铃薯,加强高原冷凉和高寒地区脱毒种薯基地建设。稳定甜菜生产。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和苹果、梨、小浆果生产。

(二)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6省(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花生、大豆和蔬菜等,主要是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十四五”期间,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建设小麦、玉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扩大大豆花生种植面积,打造大豆和油料产加销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耐旱节水品种、雨养旱作和高效节水灌溉;引导沿河沿海滩涂盐碱地等适宜地区适当扩大棉花种植,在河北省黑龙港、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湾地区开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巩固提升蔬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水果、食用菌、中药材、杂粮杂豆等产业。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7省(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和果菜茶生产基地,主要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蔬菜和茶叶等,种植制度多样、主要是一年两熟。“十四五”期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水稻、小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油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在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等沿江沿湖地区开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因地制宜推广一季稻+油菜、双季稻+油菜、一季稻+再生稻+油菜等模式;做大做强园艺产业,提升冬春淡季蔬菜生产能力;优化柑橘品种结构,延长柑橘鲜果市场供应期,适度发展加工柑橘,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提高茶业深加工能力水平。

(四)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区),是我国粮食主销区和重要的蔬菜水果产区,主要作物包括水稻、花生、蔬菜、水果、甘蔗和茶叶等,种植制度多样,主要是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十四五”期间,保持适度的粮食自给水平,稳定水稻、玉米面积;加强冬闲田开发,扩大冬油菜种植面积;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建设,保持甘蔗、热带水果等生产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特色产业。

(五)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是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区和蔬菜、水果、茶叶重要产区,主要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蔬菜和茶叶等,种植制度、种植模式多样,主要是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十四五”期间,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丰富、生产类型多样等优势,稳定水稻、小麦、玉米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和酿酒专用粮食,推广马铃薯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建设滇西南甘蔗、高山高原夏秋蔬菜、长江上中游柑橘和西南冷凉高地苹果等优势产区,适度发展猕猴桃、李子、小浆果等特色果品;促进特色绿茶、红茶、普洱茶产业提档升级。

(六)西北及青藏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6省(区)和内蒙古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粮食产区和最大的棉花产区,主要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棉花、马铃薯、杂粮杂豆、蔬菜和水果等,主要是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十四五”期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巩固粮油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稳定西北内陆棉区,发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开展粮油、棉油轮作,扩大花生、油菜种植面积,稳定甜菜生产;稳步发展葡萄、西甜瓜、梨等特色水果生产。

第四章 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聚焦七大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豆油料供给能力、棉糖保障能力,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夯实生产基础。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牢牢抓住耕地这一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新建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一批已建高标准农田。健全轮作休耕制度,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推进种业振兴。加强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开展精准鉴定评价,建设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鼓励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新一轮良种联合攻关,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推广。推进企业扶优行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和甘肃玉米、四川水稻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实施“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和水平。严格市场监管,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净化种业市场。

创新技术装备。集成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全环节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粮食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节膜技术,探索应用智慧农业技术,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以农机农艺和信息化融合为重点,加大配套技术和实用高效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宜机化专用品种和栽培技术模式,推进各环节机具装备的组装协同,促进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水稻机插、玉米籽粒机收、肥料机施、粮食产地烘干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持续推进粮食机收减损。

专栏6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要措施

1. 粮食绿色高产行动。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目标,聚焦三大谷物,在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区,建立500个绿色高产行动整建制推进县,每县实施面积不少于20万亩,整建制推进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围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每县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3〜5套,亩产水平提高10公斤以上,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质增效,推动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2. 粮食优质化标准化行动。围绕“效益口粮、绿色口粮、品牌口粮”,建设一批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优质口粮基地,依托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基地产品实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提高优质口粮基地良种覆盖率,及优质食味稻、专用小麦占比。

第二节 提高大豆和油料综合产能

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在大豆油料主产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配套设施,加快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利用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等措施,在松嫩平原、环渤海和西北内陆等适宜地区改造盐碱地开展大豆种植示范。整建制建设一批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装备先进、产业优势突出的大豆油料全产业链基地县。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将大豆和油料品种选育纳入种业振兴的重点内容,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作物良种攻关。实施制种大县(农场)奖励政策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大豆和油料良种繁育基地。启动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应用。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将大豆和油料作物生产初加工所需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推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建设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创建片”,开展大豆亩产超200公斤、油菜亩产超200公斤、花生亩产超300公斤的“223”高产高效技术示范。

强化产业综合开发。培育一批大豆和油料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扶持一批代育代插、代耕代管、代收代储等全过程托管或多环节托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户增产增收。打造一批现代大豆和油料产业园,培育一批规模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提升大豆油料加工转化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专栏7 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行动。在稳定现有大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推广实施间套种(带状复合种植),重点在黄淮海、西南、西北等地选择适宜区域,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依托规模种植户或村集体统一组织实施,实行项目化管理,力争到2025年新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0万亩(折大豆统计面积2500万亩),同时适度发展幼龄果树套种大豆等模式,促进用地养地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险合理投保模式,提高农业保险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保障水平。

2. 南方冬闲田油菜扩种行动。开发利用冬闲田和滩涂地扩种油菜2000万亩。其中,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长江上游地区重点推广稻+油、一季稻+再生稻+油菜等模式,扩大丘陵山区旱地油菜种植,力争扩种油菜600万亩;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长江中游地区及广东广西北部重点推广油菜+一季稻、油菜+双季稻、油菜+一季稻+再生稻等模式,力争扩种油菜800万亩;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下游地区重点推广油菜+一季稻模式,力争扩种油菜400万亩;开发沿江沿湖沿海滩涂地,新增油菜种植面积200万亩。

3. 北方花生扩种行动。在新疆的次宜棉区,推广花生与棉花轮作,减少土壤连作障碍,到2025年扩大花生种植面积150万亩。同时,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农牧交错、风沙干旱区,充分利用沙土地、河滩地扩种花生,因地制宜推广花生与玉米、棉花等间套作,到2025年扩大花生种植面积350万亩。

第三节 提升棉糖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

建设生产保护区。以新疆为重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沿海沿江环湖地区为补充,建设棉花生产保护区,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巩固提升广西、云南甘蔗生产保护区。稳定并适度扩大内蒙古、新疆等地甜菜种植面积。

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建设一批标准化棉糖生产基地,改善棉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选育推广一批纤维长度、强度、整齐度和成熟期相协调的优良棉花品种,鼓励发展长绒棉等高品质棉花种植,扩大优质棉花有效供给,提升棉花产需适配性。加快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加大国产自育优质甜菜品种推广应用,提升糖料含糖率。

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动棉花、糖料规模化生产经营,支持开展代耕代种、代育代栽、统防统治、代采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棉糖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棉花、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研制适用性强的农机装备并持续改进,重点提升棉花机收质量,突破糖料机收瓶颈。

第四节 促进果菜茶多样化发展

优化结构布局。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发展南菜北运、夏秋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支持果菜茶优势区域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优化早熟、晚熟水果品种比例,稳步提升鲜果周年均衡供应水平。稳定茶叶面积,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的“菜篮子”产品供应格局。

发展特色产业。稳定果茶菌花药等特色作物面积,科学布局、合理控制产业发展规模,坚持适区适种、适种适制、适度发展,巩固提升优势产区,引导非适宜区逐步退出生产,防止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发展。按照多样化、专用化、优质化、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促进差异化发展。

提升质量效益。持续开展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集成组装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果菜茶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和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推广,推进冷链贮运保鲜设施和技术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药残留监测力度,严格管控上市农产品常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让生产者牢固树立“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建立健全种植业生产全链条管理制度,探索构建重点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果菜茶知名品牌。

第五节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推进化肥绿色增效。加快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进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多元协同,加强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建立健全主要农作物氮肥施用定额体系,加强选肥施肥全过程技术指导。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开展以畜禽粪污为原料的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应用。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测、统配、统施等专业化服务,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整建制推进。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以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着力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逐步提升防治效果,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推进节水增产增效。加强旱作区蓄水保墒、集雨补灌等设施配套,加快推广节水品种、抗旱保水、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灌区测墒灌溉、节水灌溉、控制灌溉等设施配套和技术推广,切实节约灌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完善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墒情指标,实现定点、定时、定期监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指导农民因墒因苗科学灌溉、节水灌溉。

构建绿色种植制度。东北地区建立稳定的玉米大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推行合理规模的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轮作模式,长江流域发展稻油、稻稻油轮作模式,东北、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粮食作物与花生等油料作物轮作,促进用地养地相结合,巩固提升耕地质量。聚焦水消耗、土污染、地退化、供求失衡等问题区域,在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适当开展耕地休耕,助力地下水超采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专栏8 推动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重要举措

1. 实施化肥农药绿色增效行动。聚焦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推广应用缓释肥、水溶肥和高效低风险生物农药,优化施肥用药模式,推行定额施肥,集成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持续开展科学认识化肥农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主题宣传,带动小农户提升科学施肥用药水平。

2.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聚焦畜牧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推行有机肥精量施用技术,引导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国有农场等主体,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粪肥处理、运输、使用、还田服务,集成高效技术模式和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方式。

3. 开展病虫害防治示范。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选择有条件的县(农场),建设500个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200个统防统治百强县,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统筹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4. 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大力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2025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

5. 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统筹生产与生态,兼顾当前与长远,推进轮作休耕制度化常态化实施。结合国家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主要粮食品种供求状况,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变化等新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实施面积、轮作改种作物和休耕品种。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合理的收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参与轮作休耕积极性。

第六节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完善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定期会商,准确研判灾情趋势。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实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农业保险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生产风险监测、灾损评估,创新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和承保理赔模式,提高定损效率和理赔准确性。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灾害发生规律研究。创新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和承保理赔模式,建设农业保险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生产风险监测、灾损评估,辅助核验受灾情况,提高定损效率和理赔准确性。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做到主动避灾。建立健全政府储备和市场储备相结合的农业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储备种类和规模,制定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防范预案和技术意见,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玉米、大豆和南方双季晚稻增施肥促早熟,覆盖烟熏防冻害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做到有效防灾。加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及时调剂调运救灾物资和技术力量,搞好生产自救,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做到科学抗灾。

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在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飞过渡区、常年重发区加密布设监测站点,增配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施设备,完善信息平台,提升病虫监测预警能力。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适时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暴发成灾危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草地贪夜蛾继续筑牢“三区四带”布防,水稻“两迁”害虫实施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做到“见花打药”全覆盖,小麦条锈病越冬越夏区全面落实“药剂拌种、带药侦查、打点保面”措施,防止病虫大面积流行。强化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遏制红火蚁、柑橘黄龙病、苹果蠹蛾、梨火疫病等扩展蔓延,保障产业有序发展。

专栏9 增强种植业防灾减灾能力重要举措

1. 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防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设施设备短板。重点建设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控中心、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和田间监测站点、天敌繁育与生物制剂生产基地;加强农药管理支撑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全国农药风险监测评价中心、省级农药风险监测区域中心、农药创新工程中心。

2. 构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在粮食主产区和重大病虫迁飞流行区,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防治水平高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支持服务组织配备高效植保机械,完善设施设备,提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能力。

3. 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聚焦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核心产区建立精细化监测感知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作物模型等技术提高灾害早期辨识能力,形成一体化监测感知和预警网络体系。建立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处置协同联动系统,实现精准指挥。

第七节 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

推动规模化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更多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动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行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抱团发展。引导和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服务规模经营,扶持培育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施统配、农机服务等种植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种植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农垦改革,发挥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化开发。以全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以加工龙头企业为纽带,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初加工、冷链物流,促进原料产区和特色优势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产加销有机融合。加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立足资源特色,在茶叶、油菜、水果等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宣传等新产业新业态,挖掘种植业外部增收潜力。

推进信息化管理。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种植业深度融合,加快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加强农用传感器、控制设备体系研发与应用,建设数字田园、数字灌区、智慧农场,推广精准耕播、精准施肥施药、精准收获、设施智能应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定点监测与抽样调查相衔接,及时快速准确调度农作物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灾情和病虫情,提高农情调度、生产指导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推进市场化运营。因地制宜发展订单生产,示范推广“按图索粮”“按图索菜”等模式。稳步推进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创新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在粮棉油糖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支持企业打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农药产业布局,淘汰高污染、高风险落后产能,推进农药企业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鼓励农药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加快研发推广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农药安全风险监测评价体系,提升风险监测评价能力。完善农药管理制度,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行政审批网络服务平台和生产经营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农药销售台账制度,增加施用作物和病虫害信息,逐步实现农药生产经营全过程追溯管理。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不断提升农药质量,防止假劣农药坑农害农。

专栏10 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的措施

1. 建设农情调度信息体系。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构建空天地一体化调度信息网,强化信息采集、传输、储存手段,建立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会商研判、决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农情可视化的国家农情调度信息平台。

2. 加快淘汰高毒农药。推进高毒农药淘汰,支持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研发,分期分批淘汰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涕灭威、养乐果、灭多威、克百威、磷化铝、氯化苦等10种高毒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风险绿色农药。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和财政投入力度,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制定本地区具体规划,做好与地方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牵头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统筹推进规划实施。要明确规划实施的年度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跟踪和督促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将规划实施效果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节 强化政策投入

健全种植业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完善产粮(油)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强化对大豆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农业风险保障程度,在全国所有省份实施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完善棉花、糖料支持政策。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安排向粮食生产倾斜。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油料甘蔗基地建设规划,完善种植业防灾减灾监测应急体系,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提高种植业生产发展水平。

第三节 增强科技支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托种植业专家指导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领军企业等科技力量,在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四节 健全法治保障

建立健全种植业发展法律规范体系,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黑土地保护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制修订。加快提升农业绿色行政执法能力,加强对农药、化肥、植物检疫、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加大培训,改善执法装备条件,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加大《种子法》《生物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和执法力度,增强各级干部法治观念,提升生产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第五节 广泛宣传引导

加强规划解读和宣传,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挖掘地方种植业发展的经验,及时解读创新案例、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促进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