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人物志:识得西湖龙井茶的第一人

在杭州,传递真实西湖龙井茶,老底子的味道



陆羽(73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善茶道,公元765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

 

陆羽因安史之乱,随难民流落南迁,为撰写《茶经》,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采集茶叶资料。陆羽曾在杭州西湖、余杭苕溪等产茶区考察,并记录了西湖山水形胜,写有《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等文章(均已失传)。

 

西湖出产的茶叶,在中国茶史上是后来居上者,当灵隐、天竺二寺产茶知名于世时,已经进入中唐时期,但当时西湖茶的品质却被陆羽排在二、三流:“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茶经·八之出》)。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载有“钱塘灵隐、天竺二寺产茶”,并将之定为全国名茶之一。这是杭州出产茶叶最早的文字记载,从栽种、炒制、饮用等方面看,后世龙井茶实为起源于天竺、灵隐寺所产的佛茶。由此,陆羽可为识得西湖茶的第一人。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1]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 [2]  《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