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农谚引起的茶叶研究:探索精神伴终生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肖草

据说,由于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引起了大科学家牛顿的关注,好奇,研究,终于发现了和提出了"万有引力"。这则故事,我们没有作深入的考据,只是作为科学探索的一个传闻,更看重的是与此相关的探索精神。



其实,在茶叶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乏这样的事例。


"早釆三天是个宝,迟釆三天是棵草",对于这则春茶釆摘的农谚,许多人耳熟能详,但又有多少人进行深入的研究呢?



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现代茶叶生物学科创始人王泽农教授则不然,他抓住这寻常茶谚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对于涉及茶叶的十一个方面,提出了科学数据。其中包括:


1、春、夏、秋茶中咖啡含量的对比;

2、春、夏、秋茶中酚性物含量;

3、茶的芽叶中糖类的含量;

4、茶叶中叶绿素的含量;

5、茶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

6、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

7、茶叶中维生素E的含量;

8、茶叶中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

9、炒青绿茶中硒的含量;

10、各类茶中氟的含量;

11、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



正是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王老得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早釆三天是个宝,迟釆三天是棵草",強调早釆嫩摘,是从茶叶赏鉴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早釆三天是个宝,迟釆两天是仙草",更形象地说明茶叶的保健功能。从保健茶的角度看问题,今天市场上所谓中低档茶,却有着它特殊的优越性。



"迟采两天是仙草"的说法,最早见之于王泽农教授的《茶叶生化原理》,时在1981年,距离现在已近40年。如今来看那些数据,也极为平常。然而,那种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那种寻常农谚也有理性内涵,那种多方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