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烟茶好多一条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普洱茶崩盘时代已经到来?

前言:过去的2020年,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艰难的一年,疫情引起的全球经济大萧条让世界秩序陷入恐慌之中。中国强大的防控执行力使得本国经济成为了本年度唯一一个正增长的经济体,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措手不及的疫情还是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论经济体量并不起眼却涉及千万户、数亿人的茶行业,从年初的悲观、到年中的奋起、再到年末的收官总算熬过去了。这一年风云变幻让这个产业学到了很多东西,从直播带货的崛起、从源头劳动力短缺的觉醒、从日常茶饮进入大健康概念的觉悟,势必让2020年成为了本世纪中叶前中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正文:

如果将茶产业编成一本故事会,普洱茶无疑是这本故事会里面的内容主角。任何业界特大年度事件,几乎都来自与普洱茶相关的领域。

记得从2018年开始,普洱茶即将崩盘的传言一直不断,从那一年的“今冬明春普洱茶即将崩盘”到现在已熬过了两个今冬明春,第三个今冬明春已经开始,然这种声音依然不绝于市。

普洱茶即将崩盘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吗?

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过去的13年,对于普洱茶发展史来说属于里程碑式的13年,从那个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的普洱茶崩盘元年,公元2007年开始。

2007年普洱茶市场突然“崩盘”,让圈子内刚刚将信将疑认可越陈越值钱的理论一夜之间“崩塌',让当初收购价值千百万的”圆饼饼“瞬间贬值为来不及抛售的”烫手废品“,全民幸灾乐祸,“能喝的古董”理论成为笑柄,普洱茶流通陷入重大信任危机。

2008年开始慢慢复苏,诞生了一些普洱茶门户网站,茶叶网络传播时代从那个时候开始兴起。

2009年各种目前已知的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普洱茶品牌市场从此开始群雄逐鹿的时代;

2010年前期大量品质鱼龙混杂的“崩盘”茶流入电商市场,让市场流露出了对品牌的不信任;

2011年普洱茶进入电商爆发期,传统加线上的销售模式从此拉开;

2012年普洱茶市场发展稳定,古树茶崭露头角,得到了许多的消费者的喜爱,市场的占比率也在快速增长。并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普洱茶电商巨头,席卷了普洱茶市场,特别是古树茶市场。

2013年炒作之风又开始复苏,名山茶开始疯狂,春茶的收购价格个别产区上涨达到120%,名山头茶的兴起让许多茶农一夜暴富,各路茶商、茶贩涌向茶区,虔诚的茶人们开始每年朝觐普洱茶知名山头。

2014年又是普洱茶市场由盛而衰,市场开始受冷、价格下跌,订单持续减少、销量大幅度的缩水。但和2007年有所不同,这次的普洱茶市场虽然低迷但是并没有彻底崩盘。

2015年市场继续低迷,流通不景气,那一年熟茶开始走红。

2016年以柑普洱茶(大红柑、小青柑)为代表的新饮品的突然兴起,让普洱熟茶的市场激情达到三年来的最高点,开始了”熟茶会成为普洱茶未来发展方向和出路”的论调。

2017年名山头茶毛料价格继续疯长,天价茶开始涌现。

2018年新游资进入、明星进入,名山头茶价格继续疯长,天价茶一茬接一茬。

2019年普洱茶依旧是茶界各大茶类领军“人物”,无论是关注度、曝光率都远远领先于其他茶类,还有那遍布角角落落的“古树茶”和“名山头茶”。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茶行业进入悲观状态,3月底,大益“千羽孔雀”炒作爆雷,东莞60余位参与炒作的“下家”被卷走资金高达上亿元。上半年各大茶博会取消,除了网络直播红火外终端流通陷入低迷;下半年国内疫情缓和,茶博会放开,普洱茶依旧是主角,假象的繁荣之下依旧暗藏危机......

有人说普洱茶市场依旧会红火,有人说普洱茶市场快要崩盘了。光凭你所能目及的范围而判断全局是不科学的,本文带你剖析可以影响整个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两块市场,力求全面、客观、前瞻的正视和反思这个业内谁都关心的产业。

1、中心聚集市场现状

提及普洱茶,不得不先说东莞市场存量,坊间的说法是一个东莞的存量普洱茶达45万吨,够全国人民喝上几年。据业内人士分析,东莞的藏茶分为两种,一种是精品,量少,收藏不怕,有增值空间;一种是“垃圾茶”,体量巨大,受收藏风积累的副产品,不用说增值,市场形势一旦不好连保值都难,只有不断地靠故事、概念倾销。

第二就是芳村茶叶市场,这个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普洱茶类最大的批发中心,但凡有点知名度的普洱茶企业总部或旗舰店都会在此安营扎寨,这些年来普洱茶一直占整个芳村茶叶批发市场交易额70%以上。

趁参加广州茶博会的间隙走访了一次芳村市场,作为茶行业风向标的典范茶叶市场,除了很多在张罗着今年最流行的陈皮进行打包、晾晒外,整个市场还是显得有些静寂。

找了在市场经营了十多年的NN,她带我在市场走了一圈,跟我讲了这几年来芳村市场关于普洱茶的变化起伏。

“这几年生意不景气,“花钱如流水,赚钱如抓鬼”,芳村这几年除了传统的茶叶批发零售外,最热门的还是”炒茶“,炒卖各种中期茶和”金融茶“。我基本以收卖中期茶为主,茶叶总还是要消费为正道嘛。金融茶偶尔也碰一下,都在这个市场里混不碰一下也说不过去。

喏,我这里还有一箱大益春秋,放了很久了,也没动过它,“炒茶”的人是不喝这些茶的,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这些茶是什么味道,也从来没打开过纸箱,因为你要整件转手的话纸箱不能有破损,如果有那就就要减价”

“那如果你买了别人的茶,而里面会不会是别的茶呢?”我说。

“一般不会,交易的基本都相互认识,但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人在纸箱上开口子验茶时发现里面竟然不是他买的那款茶......”

“你看,那边是古桥市场,里面的商铺几乎家家都”炒茶"。我们在市场走了一圈,各种茶叶交易平台和行情网随处可见。市场很萧条,但这些店铺里面似乎还是三五成群在交流着什么,看得出来,这些人都很年轻,且像证券市场那些操盘手一样都很精明能干。

我随着NN转到市场内最大的交易平台——东和。

我以想收藏大批金融茶的名义与一位客户经理展开了交流。他说如果我想要茶,他们平台会发布信息接收卖家的茶品,经过他们的检验给出一个价格,对方认可东和就付款给

凭着大屏幕上的实时价格指数以及工作人员井井有条的检验流程,让人感觉似乎这个平台非常可靠。

“你们只做(炒)大益茶吗?”我不好意思用“炒”字,虽然我很想用“炒”字表达。

“是的,也只有大益茶好做”。

“你们会不会暗中操控价格指数呢?”我问道。

“不会,不像股市有开盘收盘时间,金融茶价格指数24小时不停歇地在变动......”

NN为我讲解了“炒茶”的基本流程:但凡大益金融茶有一款新茶(金融茶)要出来,信息已经满天飞,最先能拿到配额和知道底价的只有大益的经销商。比如经销商A们可以拿到了10件新茶的配额,假设每件拿货价在10000元,A们开始向外发布信息(当然会高于拿货价),B们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可以涨到20000,于是在高于10000的价格把A们的10件货全部吃下来,而A们也会根据经验及市场状况先放一部分投石问路,留一部分待涨了再出手;经过市场的捂盘发酵,大家认为此款茶可能会涨到30000,于是C们在高于20000的价格吃下B们手中的茶再捂盘,市场经过C们的炒作,价位再次升到了50000,然后再等着D们的接盘......

事情还没这么简单,因为此时这款茶叶还没出来,大家都是在凭空炒作,这时A们觉得当初给B们的15000亏了,于是找到B们以18000的价格回购,B们觉得可以就凭空赚了3000一件,B们觉得不行就继续捂盘,等待更高价,C们、D们也依法炮制,捂盘待涨。中间有一些A、B、C、D们陆续接到下家的追单,于是先接单(拿钱)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找货(比如找外省大益茶代理拿货或通过网络手段在官方预售时抢茶,类似于春节抢票)......

最后,这款茶叶上市了,交割的时候到了,考验炒作各方诚信的时间也到了。很多人接单多无法交割而根据契约精神赔钱,个别人拿着接单的钱跑路了,再过一段时间此款茶的整体价格下滑或腰斩了,这时手上高价买回来的茶就亏大发了。有资本的继续捂茶等待下一波行情,那些借钱炒作或流动资金断粮的只有拿到第三方(如东和)挂牌抛售......

以上是1.0版本的割散户韭菜(C端)的套路;现在2.0版本的已经上升到机构(炒作平台A端)对基金(各种游资、抑或洗钱B端),A跟B之间炒作抬价,吸引更多的B端和C端进场,最终会有一些B端和C端成为接盘侠。2.0版本的好处是B端炒亏了不会闹上吊喝药跑路,大家都是有钱人,大家都是明白人,愿赌服输、故意来输,都是输得起的VIP,当然C端韭菜们依旧乐此不疲的跟着下个注。

(也许大家看得有点绕,但在炒作者看来完全没有将他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交易场景展现出来)

“待回落到一定程度,到市场认可,觉得价格跟价值对等的时候,自然又会开始慢慢的收集这些跌下来的筹码,通过时间换空间等品质好的茶再慢慢涨起来。”NN说。

2、云南一线市场现状

版纳倚邦茶友X:

就我个人而言今年销售量少了三分之一(其中包括知根知底的朋友和家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就了解的销售现状都偏向了网红网络直播带货(这里最实质情况就是以次充好,价格上涨率百分之一百以上。我随便帮朋友找了一批次茶找了一个三线演员网红做直播,20块买进120块卖出,成交量是12000片,我看的心惊肉跳,不敢再给他找货)实体店除了喝茶以外几乎都是回头客和非常熟悉朋友偶尔会成交一点点。

我们这种一线茶山人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没有变化。

价格上就我了解和成交额来说5月10日之前还是有百分之二十的上涨,后期的和去年相比就降低了很多,春夏秋三季都达到了下降百分之二十。

我感觉明年也不翻不了盘。然后觉得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疫情以外其中最重要两点:一是今年受旱灾,春茶发的晚发的少,二是收购的人明显少了。

临沧冰岛茶友D:

很多人都说今年茶难卖,其实难卖的是那些混淆概念,不老实做茶的人。随着市场越来越透明,这样的人做茶只会越来越难。做真货的今年基本也没剩。当然“冰岛老寨”(假货)也有卖不完的,那些真的是他们活该。

茶叶价格的话基本和去年持平,有少数的村寨有上下起伏这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

今年最明显的是冰岛老寨的古树。去年广场边的我们的树能卖19000一公斤新叶,今年的话12000左右卖。因为疫情老板不来,委托人来,总得给别人让点赚头不是。

明年市场的话我认为稳中有降。信息越来越透明,一些鼓吹出来的小众山头我看会降。但是一线山头政府玩了招公信平台公布认证信息,如果能在茶季前弄好,一线山头真货的话价格会上浮,大众货的话依旧持平吧。

现在我们这边政府对于普洱茶的话是两条腿走路。一线名山直接进行认证,哪个厂在哪个山头有多少地,产多少茶,都要公示得清清楚楚。以后看真假直接看政府网站就知道。大众茶的话,强化管理,严格把控,对产茶大村都在逐步进行有机认证。

以前的话是外来资本操纵,很多普洱茶的涨都是庄家想涨,现在的政府牵头抓的话,很难再有那么大的变动了,毕竟一县一业的政治任务可不是闹着玩的。当然如果疫情影响严重的话,经济不景气,不降价就见鬼了!但是名山的保值率相对较高,因为产量少,还有就是能拿一线名山当口粮这些人,疫情对他们来说是有影响,但是很少会说茶都喝不起。

最恼火的就是中端茶,因为喝中端茶的人群对于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实不如那些大老板。

总而言之一句话,做真的茶叶都是固定有茶客拿货,拿了就没了,毕竟每年量不大。天天叫着茶不好卖,卖不完,这名山那古树的,这样的人有几个是真正有基地?自己去做茶的?

以后叫茶叶难卖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交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开茶山。喝了真货的人越来越多,卖假货的能好卖么?

易武茶友H:

易武茶区今年的头春茶,雨前(4月26日前)的因为大旱而产量大减,所以小树也好古树也好,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价格比往年来说干毛茶上涨了50-100每公斤。四月二十六日后,雨水大量到来,也伴随着茶叶大量发芽(算是头波的,因干旱没发出芽的那部分吧)而产量大增。然而一则是受雨水影响茶质水味重了,再则虽是属于春茶头波的,但因旱情影响头春茶发芽推迟,部分茶商认为是错过了节气,所以不再入眼。

以今年易武茶区的情况看来,名山寨头的雨前头春茶依然紧俏,来易武做茶的茶商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好茶。雨后的大量上市那批,我这来说是不愁卖,有大厂子收着大货,还收集了亲戚朋友家的存货。但寨子的大环境来说是不好的,滞销的,有的甚至到秋茶时才卖出。相反今年秋茶因产量非常少,易武山头乔木、小树和古树的价格也是比去年上涨了大约50-80每公斤左右(台地茶没涨),故而秋茶也是供不应求的。

今年我的情况还算好,比去年的销量大了些,但也受大经济环境影响,收茶款难了些,有的是推迟,有的是分批付,挤牙膏似的。客户群体原来的基本没变化,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我预计明年出货会更多些。

熟普感觉这两年来用好料发酵的情况多了。在易武茶区,像我这样的都用易武乔木头春料发了一吨多。

临沧云县茶友W:

今年鲜叶价格前期比往年低,后期有的地方达到了往年的水平,有的地方依旧没有达到往年的价位,大多初制所春茶销售情况还行,夏秋茶很多人有库存,今年外地客商、游客来的少,销量整体下滑,客户下单不多,多数客户手中有存茶,前部分在省外开店的人在清库存,准备转行,初制所也有关停的。

据我了解,勐海的小茶厂关了好多,客户新入手的很少,明年茶市应该和经济一样下行,未来几年要看经济发展的情况。普洱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库存太多,东莞市的存茶无法消化,云南各茶厂、茶商也有大量的库存,未来的卖点是大家都能喝得起的口粮茶,老茶只有部分消费者,消化太慢,存茶的人有的已经心虚了。普洱茶产量太大,未来的路会很难走,现在还在运行的茶厂,想转手的人很多,云县、双江、凤庆、勐海都一样,差不多,很多厂欠原料款很多。这是很多人都是亲口对我说的,很多的高价茶现在遇不到有钱人,出不了手。

本地政府不作为,没有鲜叶市场,名山头混乱,作假,市场上的名山茶几乎全是假的,很多大厂的名山茶也是拼配,市场上的茶叶没有标准,乱起名号,乱出批号,乱炒概念,乱引导消费者,误导收藏,云南省应该象福鼎白茶一样,有一套标准体系执行,不然的话,最终市场崩盘,其害无穷。

普洱产区茶友P:

我这边本来走批发的,零售少,普洱茶整体来说未来的趋势还是好的,感觉还是有前景,不会停滞不前。价格么我觉得人工成本就是个上升情况,茶叶也涨的!好的山头还是有涨呀,我认识好多人其实今年销量比往年大,可能也和大环境有关,投资理财收益减少,或整个投资环境不好,有些人转向存茶。

我家本来只做小山头,感觉无农药的,货真价实的小山头茶还是可以的,本身价格不贵。说不好做人要么以前卖太贵,现在利润少了不好做;要么茶本身品质不太好,大浪淘沙,一年比一年难做,也不全是因为大环境。很多心黑的人确实不好做了,现在网络销售遍及任何一个山头,茶农都在直销是吧,人家一对比就发现以前买的价格太贵。

任何茶都存在大把以次充好的现象对吧,不光普洱,我相信普洱茶整个行业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现在也懂农药用不得,以后信息越来越透明,慢慢会更好。

昆明康乐茶城资深茶人L:

今年普洱茶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惨的,据我所知山上很多茶农茶都没卖出去,其实今天的量比较少,特别是春茶,但是就这样的情况下,而且还有很多库存,不止是山上源头的,还有各个流通环节也是。

这个流通环节啊,你看两头热,一是像大益金融茶这样的简直疯了,包括中茶这些,那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啊,这个你应该清楚我就不多说了;第二就是真正的消费还是有的,这个是比较火的,如我们自己的品牌,其实比去年应该还要好一些。

但是不好的就是今年很多这种做流通的,做这种市场品牌的都不景气,而且很多,我了解了一下都比较惨,像我们康乐一些店都没开张,或者说今年营业额都不如去年一个月。

我估计啊,明年会更惨,比今年还惨,第一是疫情原因,第二是经济确实还在下行,能喝100块钱的就不喝200块钱对吧。但天价茶或者奢侈品仍在增长,那没办法,有钱人越来越多了,这种大萧条时期就是财富的再次集中嘛!

我觉得后面会更惨,但是像2007年那种普洱茶崩盘不太可能出现了,毕竟现在市场会比以前理性,只会出现曲线的上升跟下降,不会出现崩。

丽江知名茶人、某普洱茶品牌创始人J:

今年的普洱茶销售整体是下滑的,除了个别的品牌会好一点,大多数品牌厂商日子会难过。总体比去年差,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价格有些在维持,有些已经在降价了。不管是冰岛、老班章、昔归,山头茶原产地毛茶价格总体比往年缩水20-30%。即便是遇上天干旱减产,也挡不住价格下跌的行情。预计明后年还会更难,能撑得过去的茶商,得看底子。包括资金、渠道、产品品质与性价比、品牌影响力等。

茶博会越热闹,说明市场的潜在危机越危险。大家都寄望茶博会招商,多卖点茶好周转一下。今年的现金流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头号问题。

再说藏茶,东莞的藏茶,分两种,一种是精品,不怕;一种是垃圾茶,存一百年也无用。两种藏茶以垃圾茶体量更大,这对市场是相当不利的。

我认为普洱茶未来的发展更多要着眼于熟茶的推广,熟茶才是普洱茶产业的核心与未来。小青柑、碎银子消耗了近十年来大量的垃圾熟茶库存,接下来的十年,好熟茶会很多。勐海这里,我喝过最好的碎银子出厂价也就一百多一公斤,低的30-50一公斤,怎么会好。

今年客户群体有些发生变化,老茶客该收藏的也收得差不多了,八零后、九零后群体开始喝普洱茶、藏普洱茶。

——以上只是市场的一个缩影,虽不能代表当下普洱茶产业的全部众生相,但也不就不离十。

总 结 分 析

普洱茶消费群体很杂,从9.9 包邮的到99万一公斤的都有。

总体来说,普洱茶消费存在几种形式:

一是只要价格实惠只要是普洱茶就好(当然最好还是古树、山头茶);

二是忠实品牌茶消费群体 ;

三是高端山头茶玩家;

四是金融茶炒作圈子。

1、历经茶圈多年,我总结出了一句话:但凡天下喝茶者又不懂茶者十有八九。这个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它总能带给人们惊喜。满大街的古树茶、山头茶;充满传奇色彩和大师影子的故事茶都是针对这十有八九的群体,因为普洱茶能够为他们带来“价廉名优”的惊喜。市场流行啥茶就跟啥茶,谁手上没有一堆各类“古树、山头”茶,云南几百万亩台地茶叶靠谁消费?正是靠的他们!也成就了9.9包邮的老班章们。

2、普洱茶品牌爆发不过十余年间,相信每个做品牌时的初心都是想做这世间最好的茶叶,随着这些品牌不断的成长,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只是当有些品牌膨胀时品质走了下坡路,那些拥趸也会跳槽到别的品牌。如果说品牌是营盘,那这群消费者就是兵,哪个营盘好,这些兵就会投靠谁,所以这些年也是品牌大浪淘沙的时代,而决定他们命运的还是那帮“兵”。

3、身边总有些群体,酒要喝20年以上窖藏的、羽绒服要穿The North Face的、表要戴Rolex的、普洱茶要喝高端山头古树的.......这些主是真有钱,但不全是人傻钱多的那种,世间稀罕物他们都会去猎奇。他们一般会亲自赴茶山找茶,遇见中意的全部拿下。对他们来说天价茶(天价茶只是穷人对它的称谓)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虚荣高贵身份的符号。秉着物以稀为贵的黄金定律,云南这点古树茶资源对于这个群体无疑是僧多粥少,而正是这些人对于抬高古树茶、名山头茶的价格,以及古树茶、名山头造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有人说茅台肯定不是白酒中最好的,大益也绝对不是普洱茶中最好的,但两者都是业界标杆,标杆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品牌价值普遍大于实际商品价值。既然茅台可以炒作,大益茶为什么不能?(将大益茶比肩国酒茅台者,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为啥不跟黄金比呢)

我记得农夫山泉的钟睒睒曾经说过一句话:“企业不炒作,就是木乃伊。但只有技术创新才能竞争,没有技术的营销只会死的更快。”将这句话送给大益,无异是先递了大益一颗糖然后再给了一记耳光(没办法,大益是标杆啊,我只能拿它对号入座)。

中国人生性好赌,而芳村好比就是一个赌场,里面的人大都是赌徒,如同澳门葡京赌场,里面有庄家,有赌徒、有洗码的。所谓赌徒心理就是赢了钱不怕多、输了钱想翻本。在暴利面前,人往往都会失去理性的判断。

大益是个双面人,它既将普洱茶做成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商品(常规茶),这是正面;也做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赌具(金融茶),这是反面。不同于葡京的博彩业,芳村普洱茶炒作最多只能属于打着政策擦边球的民间赌博,这里只有押涨还是押跌,押对还是押错。这里茶叶已经脱离了农产品的价值,就像2020年11月15日预售的“沧海”(大益的一款金融茶)23800/提,大益茶官方对这个茶的介绍是:精选普洱茶核心产区高海拔优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益茶制作技艺”精心研制而成。产品饼形端正,松紧适度,条索肥硕,芽叶清晰乌润显毫。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高扬,烟香、陈香显著,带蜜香;滋味浓酽饱满,富有层次感,汤感厚实沉稳,苦涩协调,甜润舒爽,茶汤含香盈于齿间,回味悠长。

没看出来这款4760元/饼(一提5饼)的沧海茶具体产地?茶味道到底如何我没喝过没有发言权(当然金融茶是不需要具体产地和味道的,反正大家都不拆封,拆了就跌价了)。人们看到的是去年的沧海已经涨到50000元/提了,这就够了。管TM茶好茶坏,只要茶能涨价,有人接盘就行了......

显然,行政性遏制金融运作还没有涉及到金融茶炒作这一领域的头上,原因是相比于其他金融运作其体量和危害还是太小(不要说跟蚂蚁比,就是普通一点的平台体量都比金融茶的盘子要大)。我想只有其他诱因出现并产生社会性危害时,政府才会干预,比如金融茶交易中产生诈骗、洗钱而引发的高关注度群体性刑事案件。听市场内的人说那些因金融茶引发的纠纷案件年年都有,但在当地执法部门手上就了了.......(虽然金融茶在普洱茶中的所占份额并不是很大,但社会不良影响极大,所以本文着墨较多)

结语

经过20余年间的发展与积淀,普洱茶已经在广大消费者中布下了忠实的种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下了坚实的果子。不比2007年,现在的普洱茶已经在广大消费者群体中深深扎根,成了不可缺少的茶品。

虽然当下普洱茶市场的确存在无序扩张、鱼龙混杂的现象,加上经济下行等客观原因造成普洱茶产业不够景气、市场萎缩等现状(也是整个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再加上这几年游资进入产生的泡沫在陆续破灭,理性消费观逐步呈现,市场进入优胜劣汰的大洗牌时代。

但,崩盘似乎不大可能。

未来,茶行业也依旧会在全球经济的大熔炉中起起落落,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唯一要做的只有正视自己、正视产业、正视世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书卷弯刀,独立茶人,不止于茶。

西北茶城见闻:茶市欣欣向荣,普洱生根发芽

在走访西北地区的茶叶市场时,有两件事让陆离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新疆一家当地人常去的餐馆内,我们正好遇到了一场维吾尔族同胞的聚会,丰盛的宴席上,孩子们多在吃水果和甜品,大人们在大口吃肉,而几位老人却只是浅尝了几口菜后,就拿起桌上的馕慢慢掰碎,并放进刚泡好的一大碗茯砖茶里,等馕因为水分变得软和了,再连馕带茶的喝下去。

另一次是和西安朋友去本地一家老字号清真餐馆时,我们刚一入座就有一壶茶水送上,其汤色红中带黄,滋味醇厚,带点茯砖特有的烟香,一问服务员说上的茶就是茯砖,他们家已经用了好多年了,专门用来化解牛羊肉等大荤的肥腻。

新疆,西安,都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的茶叶消费地区,但茶叶却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了名副其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潜移默化的饮茶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揭示了西北地区人民饮茶的两大特点:以“茶”化“食”,“品”“饮”皆存。

这次的“茶城见闻录”专题,陆离就从在西北茶城的见闻说开来,聊聊西安和新疆的茶业发展与特点。


西安金康路茶叶市场

曾经的西安(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城市,也是茶马古道中的重要节点,而如今的西安,不仅是一带一路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中发展最好的中心城市,也是西北地区每年茶叶交易额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

(注: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茶马古道”始于唐朝的“茶马互市”政策,其包含原本的蜀身毒道、古西域道、唐蕃古道等民间商贸古道、以及曾由中原政权直接管理经营的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荼马古道、滇川茶马古道等等,是一条与丝绸之路交叉并行,且存在诸多联系的古代运输大动脉。)

与其他城市的茶城大都始于城市核心,后因城市规划问题多次迁移的情况不同,西安最早兴起的,以及如今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都位于东郊新城区的金康路一带,本地朋友说这一规划可追溯至唐朝时期,当时长安城的贸易集市都设在城池的东、西两边,东市则是首都最繁华的市场,如今的“买东西”一词正来源于这里。


而现代意义上的西安茶叶市场兴起,则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内地的茶叶市场规模都很小,大多不具备诞生专业茶城的条件,而西安也是如此,其第一个茶叶街就位于金康路附近,严格来说,是在如今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西安分市场”的一条小巷内。

到了2003年,当地政府将这条茶叶街整合进义乌小商品市场里面,和日用品批发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随后西安的茶商和茶店也开始往茶叶一条街所在的金康路聚集,到2006年,西安第一个专业茶城“西安茶叶茶具批发市场”也落址金康路,并迅速发展为整个西北市场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


前期规划的初见成效,也让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金康路茶市的管理力度,从2008年的金康路街道大整改,设立“金康路茶文化街管理办公室”;到2012年金康路茶市所在的新城区成功取得“中国国际第十二届茶文化研讨会”,尚属北方首例;到2015年的茶叶热时,西安迅速落地的30多座大小茶城;再到近年来西安城区各处散落的各种特色茶城,如装潢豪华,定位高端的华东国际茶城、文创考究,氛围感好的金康路茶室等等,这些都见证着西安茶市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努力。

如今,以金康路为核心的范围内,散落着金康路茶叶文化一条街,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西安茶叶茶具批发市场、西北国际茶城、华东国际茶城、高德茶城、平利茶城、普洱茶仓等大大小小的专业茶城,而整个金康路茶叶市场已有1500多家茶店,茶叶年交易额在数十亿左右,数量居全国第三,西北第一,体量上仅次于广州芳村和北京马连道,成绩斐然。


从茯砖花茶到沱茶普洱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传统茶叶消费市场,主要消费的则是茉莉花茶,青砖,茯砖等等,而在这次的西安之行中,朋友还专门送了我一盒以陕南地区的茶叶为原料的本地品牌“泾渭茯茶”,并介绍到得益于地方地府的大力推广,以及当地人对本土企业的认同感,其在本地茶市可谓是异军突起,也从侧面说明了西北茶友们对茯茶的喜爱。

普洱茶在西安的发展历程,与其他北方城市比较相似,2005年“马帮进京”前,普洱茶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只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品类,而得益于马帮进京对沿途的各个城市产生的深远认知影响,普洱茶在北方慢慢发展了起来,08年以后的古树纯料之风又为其添砖加瓦,逐渐形成了如今普洱茶在北方格局。

不过,在西安的一众普洱茶中,也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下关沱茶,在建国以前,来自云南大理的顶级大商号“永昌祥”就曾通过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将数以万计的沱茶运送到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进行销售,虽然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沱茶就是普洱茶类里的一种,但品饮沱茶的风气已经传开。


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后,茶叶生产被纳入统一收购,计划分配的统购统销体制,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的沱茶供应品质与数量,下关茶厂专门研发了滋味醇厚浓郁,经久耐泡,性价比高的甲级沱茶,此后数十年中,下关甲沱和下关边销茶一同,成为了西北人们最熟悉也最喜爱的茶叶品种之一。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在茶业改制和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下关茶厂还研发了专供甘肃、兰州等西北地区的“春尖”散茶,迅速获得了当地市场的欢迎,巅峰时期的年销量可达一千多吨,在那些年的市场销路非常好。


80年代末下关春尖散茶

据本地一位老资历下关沱茶经销商朋友所说,直到2004年下半年以前,西北市场的普洱茶品牌中,只有下关沱茶能在本地扎得住根,而直到今天,整个西安城里至少有30多家下关沱茶专营店,其扎根之深,市场之广,可见一斑。

普洱茶在新疆的发展

此前在走访新疆茶市时,陆离了解到新疆目前约有1500多家茶叶门店,而省会乌鲁木齐就占据了近千家,其中大部分则集中在新疆最大的茶叶批发零售集散地——乌鲁木齐“炉院街茶叶一条街”,其余的则分布在华凌商贸城、美居茶叶市场,以及散落在城区各地。


新疆炉院茶城

其余的数百家茶叶店分布,以库尔勒、克拉玛依、昌吉、伊宁、喀什、阿克苏等人口稠密的地州市居多,而哈密、吐鲁番、阿勒泰、博乐、和田等地则分布较少。

如今,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茶叶种类也极大丰富,当地茶叶市场潮流也变得较其他地区快得多,先是茉莉花茶和绿茶的短暂流行,后是铁观音和大红袍的昙花一现,最近几年,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则成为了新疆最受青睐的品种之一,市场份额在快速扩大。

在走访过程中,同行的一位朋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新疆普洱茶市场前景这么好,又有着消脂解腻等健康刚需,未来有没有可能像陕西的“泾渭茯茶”一样,发展出新疆人自己做的普洱茶品牌?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好回答,一方面,新疆茶叶市场的普洱茶门店基本都是加盟代理形式,别说本土品牌,就连云南籍的茶商都没几个,品牌市场相对真空,是个不错的时期,

但另一方面,与“泾渭茯茶”能以陕南茶叶为原料制作的情况不同,国标规定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省内采料生产,如今云南的茶山产地渠道,市场货源等格局都已基本定型,初来乍到的新疆茶商即使去了茶山,恐怕也很难拿到话语权,创业风险会比较大。

普洱茶在北方的机遇

看到这里,有茶友可能有疑问:普洱茶作为一种在内地兴起不过数十年的品种,为什么能迅速在北方落地生根,甚至有赶超此前也曾在北方爆火的茉莉花茶,铁观音的态势?

在陆离看来,除了普洱茶自身的无限可能与产业发展外,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饮茶偏好的转变,正是人们自发追求膳食平衡的结果。

西北地区,有很多省份都是吃牛羊肉的清真大省,饮食结构偏向重口味,油腻和多脂,而且这里的气候很难生长植物,蔬菜匮乏,在过去,茶叶就是摄取必需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自从唐代首创唐代茶马互市以来,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销茶”,就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普洱茶正是边销茶中“解牛羊毒“功能强大的一种饮品,这一特性在清朝更是被发扬光大,成为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族人消食解腻的健康饮品。

直到上世纪末,随着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往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各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随着肉类在饮食比重中的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逐渐蔓延,国人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各类富贵病开始出现,成为了人们的一大健康威胁。

而北方各省的情况则更为严峻,比如当地餐饮业总结出的“一咸、二辣、三油大”的饮食习惯,“拼酒文化”,“南茶北酒”,“烧烤文化”等等,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在去油腻、解牛羊毒、刮肠通泄功效卓越的普洱茶,开始在北方地区流行,并迅速占据一席之地,这与北方人饮食习惯的需要不无关系。

总之,无论是传统的茯砖沱茶,茶城茶市,还是新兴的普洱古树茶,茶空间,茶服茶器,西安已然形成了汇聚全国各地各类茶叶,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完善茶产业链,而普洱茶的兴起,无疑为其带来了更多活力和无限可能。

愿南北茶叶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愿普洱茶的明天越来越好。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元昌复兴沙龙回顾

4月13日,正值傣族泼水节来临之际,

一群资深茶人相聚在告庄福元昌,

一起讲述这个春天的茶山故事。

告庄有700多家茶叶店,

此刻,正是忙春茶的时候,

本地茶商与外地茶商都将告庄作为中转节点,

向东可去古六山,向西可去江内六山。

茶山的见闻、茶商的思考,

在第127期复兴沙龙上有了新的表达。

聂素娥:今天来的都是很资深的茶人,恰巧今天又是傣历新年,非常高兴各位莅临福元昌告庄体验店参加由周老师亲自主持的复兴沙龙。今天报名参加沙龙的茶友很多,但是好多都被堵在了路上。我们边聊边等其他茶友。

黄总、陈总也是非常资深的做茶人,跟我们一样,很早就跑茶山。我们是版纳人,2005年就在南糯山建了第一个茶厂,算起来我们真正跑茶山是从2004年开始的。今天晚上我们喝的是2018年的两款小产区头春茶:一款是易武茶区的代表,一款是布朗山的代表,我先不说是哪个小产区,正好“一柔一刚”。

刚刚在跟陈总聊到了,其实在西双版纳,我们作为本地人,我们是最早跑茶山的那一批人。2004年开始跑茶山,但是就像陈总说的以前上茶山完全就是“玩”,不像现在会为了追求更极致的茶,不断地跑。以前都是百家茶,黄总应该也是最了解这个情况。大家分寨子分得不那么清楚,去到布朗山,以前我们就是贺开、新班章、班盆、老班章、老曼峨这一条线收回来,没有名山名寨的概念,混拢全部做成一款“布朗”茶,不像现在,每个寨子甚至每个茶园分得那么细致。

我们04年最早跑南糯山跑得最多,当时太喜欢南糯山的生态环境,就在南糯山建了第一个茶厂。这么多年,其实更细化的去跑茶山,是在“古树纯料”兴起后,茶友们的关注和市场需要一些更精细化的产品,我们细分茶园。我们长期深居原产地,这几年看着市场起起落落,也在茶友们对古树普洱的这条追寻之路上一同感受。福元昌一直专注“正山纯料”,以前做的是大产区的概念,“南糯”就做成“大南糯”“布朗”就做成“大布朗”,没有去划分寨子。

这几年,精分寨子,精选茶园,着力打造品牌。其实伴随着这几年的跑山,我们也看到了茶叶更精细化之后,茶农炒茶制茶的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茶农的成长,在工艺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把茶交给他们来做是非常放心的。现在,我们更多的心血是花在品牌的打造上。在山上建初制所,建立自己的茶园基地,找一些更精细的原料。我们生在原产区,长年累月深入产地,细分茶园,我们对茶山的茶园有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这两年,我们会更追求茶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国有林里面的茶园我们会非常偏爱。在品牌的打造上,我们通过去细分精分茶园,立足茶山。

2008年,我们就在贺开建立毛茶初制所,去年,我们建立贺开博物馆,并做了民宿,这个博物馆是我们真正扎根茶山的见证。2013年,我们在南糯山开始建立自己的茶园基地。并陆续在易武、倚邦建立古茶园基地。今年还有个在茶山建茶仓的计划,这些都是我们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想要去掌握掌控一些山头的资源为我们自己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么多年茶山跑下来,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经验跟积累放在品牌的打造上。对于一个品牌,我们仍然要讲原料,讲工艺,但是这些对我们常年在产区的人来说,都不是重点了。未来,我们希望给大家呈现更多的东西,属于福元昌老字号的一些标签。比如,我们的“老字号味道”,今年在茶山建茶仓的计划,我们称为“茶山仓”。在原料跟工艺日渐成熟后,茶仓是一个未来发展更精细化的追求,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广东仓”“东莞仓”“昆明仓”,其实我觉得在西双版纳藏茶就非常好。对此我们是有做过研究了,比如景洪,我们所有从2000年左右开始做的产品都放在景洪仓储,我觉得景洪就非常适合于藏茶,在我们自己手中储存下来的这些纯料茶的品质,口感都非常理想。

2018年,我们福元昌在做好扎根茶山的各种准备后,会更深入的去研究“茶山仓”,我觉得这个是体现一个品牌价值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将来,无论哪里的茶友喝到的,不管是福元昌还是益木堂的,10年或20年的老茶,我们存放在版纳的老茶,品质就是那么好。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品牌的未来,是更精准,更个体化的品牌体验。

作为福元昌,一个是茶山资源,一个是古茶基地建设,再个就是扎根茶山的情怀。将来,我们有自己的仓,既有当季新茶,又有当地特色仓储的老茶,都是福元昌“老字号的味道”。普洱茶有那么好的生长生态环境,我们当地有那么优良的自然环境,我一直说的“生于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它的第二次生命也应该在版纳得到升华。”所以这个茶山仓,我们今年开始打造,也许会在南糯山,也许会在贺开,3年,5年,10年我们便会看到它的效果。

那天我跟黄总交流我们要一起干,以后我们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仓”,可能会比“广东仓”更个性,更受欢迎。我就希望我们福元昌的粉丝茶友,将来能够喝到我们在茶山满满负氧离子的自然环境中,转化出来的各种老茶,我觉得这也是普洱茶品牌以后的一个方向,今天来的都是资深茶人,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会更有价值。

作为我们品牌,我自己的定位是:深耕茶山,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最后要给茶友们呈现一款什么样的产品。今天挑选了易武和布朗的头春古树来跟大家分享,我们也可以聊聊工艺,品鉴一下小产区茶的特点,接下来请周老师来跟我们聊聊。

周重林:董事长的话很有意思“如何让资深的老字号喝出老味道”,仓储很重要。今天来的都是老茶人,我也是03年上茶山,那时候我写的不是茶书,是旅游的书,从一棵树写西双版纳的人文,一片叶子。但是现在就发现不同了,以前是神奇的西双版纳然后才到茶树,但是现在是先讲到一颗茶树,再到西双版纳。现在大家在告庄,这个这个地方有700多家的茶店,就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这多可怕啊。就是因为茶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产物,过去我们西双版纳哪有人提到茶。像聂董事长有这样的意识,陈总这样做了多年的本地人,黄总为代表的外地人都在做这样一件事非常难得可贵。

大家都有一种责任,就是从守护版纳的树开始到守护它出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过去这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要多地,多种合作。但现在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投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茶叶的确让我们挣到一点钱了,让当地产区,茶农赚到了钱,也改变了以前产区不产茶的局面。就今年过完年我第一次上古茶山就是去了贺开,去了福元昌贺开茶山博物馆,非常棒,走的时候真的是依依不舍。每次上茶山你都可以看到它惊喜的变化,这是让人留恋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云南茶跟其他地方的茶不一样,那里的古茶树很值得去看去研究。像是福建茶,例如福鼎,每一年都会邀请明星,靠名人来推动茶。但是云南不是这样的。像是李亚鹏前几天到冰岛,别人都会想他是来蹭冰岛的流量呢。很多茶区要靠明星来拉动,只有云南,所有人都是茶树的陪衬。老班章茶王树年年都是明星,其他人都是过客,只有那棵树屹立千百年不倒。所以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云南茶树价值的体现。过去都加都去看南糯山那颗800多年的茶树后来死掉了,又跑去看巴达那颗1700多年。所以可以这么说如果老班章没有那颗茶王树人流量会减一大半。

现在所有人都要去拍照合影发朋友圈。我是不知道能不能活到150岁但是至少我可以有机会喝到自己藏的茶,这真的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在自己手上看着它变化,这就回到了聂董事长之前提到的从原产地的茶树保护到原产地的仓储。所以,一杯好茶,首先是要从原产地开始,从古茶树开始,从仓储开始。在我们国家,做茶一直是纯料,拼配市英国搞出来的。讲究一种纯料一种味道,更纯粹。

拼配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正山纯料,就像福元昌一直所追求的。“易武正山”就是易武正山,不是坝区不是江城茶。正山就是我们传统的一山一味,一个地方生产一个东西,我到茶山跑了那么多年,今年已经是第五次来了。同样的地方,每次去的感觉不一样。不同人的视觉,看到不一样的感觉。同一款茶不同时期喝有不同的味道,跟不同的人喝有不同的感觉。就是每一天看到的茶山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云南这方山水有太多的未知。

一山一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守住那些古茶树,守住老字号,因为就是一种传承,就像一说到余福生福元昌整个印象就出来了。古六山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故事。在我看来最好的普洱茶时期不是过去的皇帝贡茶而是眼前,记录好这个时代,守护好我们的东西守护者其实也对,我们叫“守山人”“守茶人”“守号人”不管是守什么就是要能够守得住。无论过了多少年,后人都会称赞我们现在的坚守。

在这个时代做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使命,我的使命是记录这个时代,聂总的使命就是发展老字号。

聂素娥:关于茶每次都可以聊很多,周老师说得好:守茶人,守山人,守号人。那么好的茶山资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去坚守,然后要把自己的品牌以什么样的理念与方式呈现给茶友。这种呈现方式非常重要。每个人的理念不一样,表现形式也就不一样,比如福元昌和益木堂。我们都相互关注,相互学习,把更多的好茶,尽可能的呈现给大家。普洱茶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很多不好的观念会扭转的。

周重林:其实可以让茶客自己选择茶,什么人喜欢什么茶,可以大家自己用身体做选择。

聂素娥:茶友对品质要求越高,相应的对我们企业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作为品牌更多的要去思考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给茶友呈现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去赢得市场,这几年我们就是主打正山纯料,做好做实每个山头小区域的茶。但现在对山头的竞争很大,价格、品质在竞争中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和毛茶初制所,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源头上保证品质。市场总会给我带来不同时期的引导和思考。

黄总:我先说一下,我与老字号福元昌的故事,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你们了。那天还喝了福元昌的二款熟茶,非常好。你们的家具厂我去过,博物馆我也去过。很感慨,福元昌能够有这么多的点,我也在感叹,我什么时候也才能有啊。福元昌做产品很成功,给我很多启发。品种齐全,年份齐全,我们有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茶农有茶农应该做的事情。就像我做了一款产品,如何在它的产品名称,包装,品质等各个方面来传递出品牌的意思,这个才是我们区别去茶农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益木堂有款产品叫“年华如锦”,就是把各个不同年份的,不同山头的黄片做在一起的,这个定位让这款产品很受市场的欢迎,一下子就卖断货了,这就是我理解的产品,跟茶农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益木堂的标识上就带着“茶仓”,当时的理念就是“仓”里有品种齐全,年份齐全的各种茶。跟聂总的想法一样。

聂素娥:黄总的品牌做得很好,自己做文案,名字自己取。从产品定位,到走向市场,都很不错。这都是我们要向你学习的地方。

陈天福:我原来是做橡胶的,现在转行来做茶了。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做茶方式,现在也开始自己卖茶了。

聂素娥:陈总是本地很有实力的人,所以以前有资本去大规模的收茶,玩茶。

陈天福:其实那时候,自己也不懂,人家说什么好就买什么,现在是把兴趣当成自己的事业。做茶就需要这样,如果我把这个当成一门生意,其实说实话,还不如做橡胶呢!

茶行业没有太多的标准,茶圈子也没有标准,对于信誉啊,契约精神啊都不讲究,所以,在前期坚持自己的想法,往往会很困惑。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坚持,我相信,古茶树的春天肯定是来了,因为所有体验过的茶友都会有良性的反馈,这一点很重要,茶是个体验性质的产品,客户体验好了,自然会购买,然后帮你做口碑传播。现在行业产品品质不稳定,茶友寻找好茶的意愿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坚守品质,最后终会被这些茶友找到你的。

聂素娥:陈总以前是橡胶行业的巨头,其实我内心是非常希望有更多其他行业跨界过来的成功人士进入茶行业的。他们有雄厚的资金,有成熟的实业经营思维与经验,他们进来,对于我们普洱茶将会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拉动性力量。我做茶以来,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十年前,也还是能收到好茶的,但以前资金不足,收点茶捉襟见肘的,这十年来,也是有很多辛酸的。

周重林:对了,关于茶商茶友收茶,其实最近我们茶业复兴发布了一片文章,就是洪漠如写的那篇《“资源诅咒”焦虑里的茶叶“难民”》,我后来是建议难民头上那个双引号能圈大一点,“茶叶难民”其实是个专有名词,很多茶友都在反应,这篇文章写到他们心底里去了。

茶友彭先生:其实我就是“茶叶难民”,我做茶交了很多学费,但我本人很喜欢普洱茶。跑茶山的事情,我原来其实也没有概念,外地茶和版纳茶究竟有什么不同。冒着生命危险,一路艰辛做出来普洱茶,值得我们珍惜每一片茶叶。

聂素娥:有人认为一万一公斤的茶很贵,但是一百一包的烟更贵,换算到每泡,确实如此。其实等你真正到了茶山,大家可能就会感觉到,古树茶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贵。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普洱茶了,也有资本大鳄开始在本地参与茶行业。我希望普洱茶能够健康发展,无论是新茶,还是在原产地建仓,保留下自己独有的味道。

周重林:对,普洱茶的仓储很重要,其实很多爱茶人和从业多年的茶商,都有属于自己的仓储吨位,只是大家没有统计。我们正在策划,将来我们其实可以来搞一个仓储论坛,对比一下大家仓库里的宝贝。

聂素娥:是的,我们每年新茶一出来,其实都会不自觉的入手很多货,看到好的,就想留。我们的现金都换成了茶,所以对于“茶叶难民”,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当然,像周老师这样的角色,其使命就是穿针引线,把当代做茶的人串起来。记录普洱茶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做一个见证者和记录者。对于一个老字号品牌来说,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步都尤为重要,守山,守茶,守初心,老字号的复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