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雨前是什么时候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33 秒)

绿茶什么时候上市

   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绿茶都什么时候上市”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绿茶都什么时候上市”的绿茶知识,

  很多人喜欢喝绿茶,却对绿茶了解的不多,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未经发酵,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因其干茶呈绿色、冲泡后的茶汤呈碧绿、叶底呈翠绿色而得名。那么,绿茶都什么时候上市呢?



  绿茶都什么时候上市?下面给大家罗列几款绿茶上市的大致时间:

  1、宜宾早茶

  产区:西南茶区-四川。

  预计上市时间:2月下旬。

  宜宾早茶的上市时间要比江浙一带的绿茶早二三十天,真可谓是春天的第一个使者。宜宾早茶整齐扁平,嫩绿润泽,滋味清滑滋润,饮后齿颊留香。

  2、峨眉竹叶青

  产区:西南茶区-四川。

  预计上市时间:3月5日-10日。

  同样位于西南茶区的四川峨眉山,因其气候、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茶品“竹叶青”。外形扁平、条索竖直、肥厚带白毫、茶叶两头尖细宛如竹叶,呈翠绿色、茶香高扬。

  3、西湖龙井

  产区:江浙茶区-杭州。

  预计上市时间:3月底-4月初。

  只有产自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面积内的,才是正宗西湖龙井,而钱塘、越州、绍兴等地的只能叫“龙井”。按照预估,18年新茶大约会在3月中下旬采摘,3月底4月初上市。但如果遇到低温连续阴雨或倒春寒,春茶的采摘和产量将会有影响。

  提示:3月初市面上就有人会开卖西湖龙井新茶,并非真正的西湖龙井,多是温州地区的乌牛早品种。买来尝鲜可以,但如果是以西湖龙井的名义和价格售卖,大家就要谨慎了。

  4、太湖碧螺春

  产区:江南茶区-江苏。

  预计上市时间:3月中下旬。

  碧螺春的产地是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西洞庭湖一带,是中国最著名的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地区。

  5、安吉白茶

  产区:江南茶区-浙江。

  预计上市时间:3月底-4月初。

  安吉白茶虽带一个白字,但却是地道的绿茶。安吉白茶树是变种的茶树,因其独特的季节特点,春季时嫩叶纯白,到夏天的时候变成全绿。

  6、黄山毛峰

  产区:华东茶区-安徽

  预计上市时间:3月底。

  黄山一带在清朝光绪前原产外销绿茶,这里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是黄山毛峰的主产地。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7、太平猴魁

  产区:华东茶区-安徽。

  预计上市时间:4月中旬。

  太平猴魁主产区位于安徽黄山市,以猴坑高山茶园为鲜叶制成的尖茶品质最优。

  8、信阳毛尖

  产区:华中茶区-河南。

  预计上市时间:4月初。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主要产地在河南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清明至谷雨前后是信阳毛尖春茶旺季。

  以上就是给大家罗列出来的几款绿茶上市时间,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中国的绿茶远远不止这些。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绿茶的上市时间基本也是3月到4月之间,具体也要看当年的天气状况。不过,当绿茶上市的时候,大家购买绿茶也需要多加用心仔细挑选,以免购买到不好的绿茶。

  扩展阅读

  什么时候的绿茶好喝

  “明前茶”是腐败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腐败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质量好,雨前茶质量上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普通较粗老,质量较差。上面咱们就来理解何时的绿茶好喝?

  何时的绿茶好喝

  明前茶、雨前茶的多指的是绿茶,绿茶普通状况是明前茶最佳,不外也要依据昔时的气候状况,偶然是雨前的茶比明前的茶还要好。同时绿茶普通是正在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上旬的质量比拟好,这种绿茶也叫春茶。

  春季雨水充分,气温平和,加之茶树颠末一个夏季的休眠,根部积聚了丰厚的营养,使患上春天茶树发展出格茂盛,春梢芽叶肥厚,光彩葱绿,叶质柔嫩,幼新苗叶毫毛多,与茶叶质量构成的无关的无效成份,如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维生素C以及芬芳油含量富集,不只使绿茶味道醇厚鲜美,喷鼻气浓厚,并且保健感化更佳。因而,春茶,出格是晚期春茶常常是一年中茶叶质量最佳以及采摘最适宜的期间。

  明前茶:

  明前茶是腐败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扰乱少,芽叶细嫩,色翠喷鼻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因为腐败前气温遍及较低抽芽数目无限,发展速率较慢,能到达采摘规范的产量很少,以是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一、下品明前茶特色:

  表面:葱茏新颖,带油光,白毫多,外形扁直,尖端没有曲折。干茶喷鼻气纯洁。

  叶底:茶喷鼻呈自然幽香,幽雅超脱。全叶淡绿清翠,外形划一。

  冲泡:汤色葱茏或者呈清黄色。味道清爽安慰,有清爽爽口之感。

  二、下品明前茶品种:

  龙井茶、黄山毛峰、碧螺春等

  雨前茶: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当前至4月20日摆布采制用细新苗尖制成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迭明前茶那末细嫩,但因为这时候气温高,芽叶发展绝对较快,积聚的内含物也较丰厚,因而雨前茶常常味道鲜浓而耐泡。

  一、雨前茶特色:

  因气象要素,高温、雨量少,“雨前茶”的特征为叶身薄而短、喷鼻气扬、昧微苦,性强质重。

  二、雨前茶品种:

  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琦泰前下品龙井茶采自腐败后到谷雨前,扁平润滑、挺直、紧结重实,光彩鲜绿谐和,匀整有锋,口感:甘醇鲜美,是琦泰茶业倾力打造的一款西湖龙井茶。

  何时喝绿茶最佳

  品茗的话实在也是偶然间感化的,好的工夫内品茗后果会更好。普通绿茶的话便是正在早上喝很好,不外要留意必定要正在早饭以后至多半小时后再喝,绿茶是不克不及空肚喝的,对于身材欠好,而饭后也没有合适喝,以是早饭以后至多隔个半小时一小时就行,这个时分喝还可以协助清算肠胃,低落血压。不外冲泡的时分要留意茶叶放少一点,早上没有要以及浓茶。

  早上品茗颠末了一全部早晨的苏息以后,人体耗费了少量的水份,血液的浓度变年夜,喝上一杯淡茶水不单能疾速的弥补身材所需的水份,清算肠胃,还能够低落血压,浓缩血液,无益安康,对于便秘也能起到防备以及医治的感化。可是留意,早上品茗时必定没有要喝浓茶,比一样平常品茗时要淡一些。需求留意的是,早上品茗要吃完早饭以后,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空肚饮用的话肠胃会汲取过量的咖啡因,招致人体呈现心慌、尿频等没有适的病症。

  下战书3:00摆布品茗对于人体能起到疗养的感化,加强身材的抵当力、还能避免伤风,此时品茗是一天中最紧张的,俗称下战书茶,对于一些“三高”人群来讲,假如保持喝下战书茶,能起到药物都没法到达的后果。并且茶叶中含有丰厚的维生素E,具备抵当朽迈的成效。绿茶则入肾经,有益水去浊,排尿愈加迟滞。绿茶中的茶多酚也是最为丰厚的,抗氧化以及消炎的成效很分明。

  除上午以外便是下战书大约三点钟的时分了,这个时分喝绿茶可以协助疗养身材,协助加强免疫力,关于防备伤风颇有协助。出格是关于三高的人来讲这个时分来一杯绿茶关于医治疾病协助很年夜,不外需求保持如许天天喝下战书茶才无效果。

  甚么时节喝绿茶最佳

  炎天饮绿茶:夏季酷热,烈日似火,人正在此中,汗流浃背,人的膂力耗费良多,肉体没有振,这时候以品绿茶为宜。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于口腔以及轻度胃溃疡有减速愈合的感化。

  并且它养分成份较高,还具备降血脂、防血管软化等药用代价。这类茶冲泡后水色清冽,喷鼻气幽静,味道鲜爽,夏季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葱茏,幽香恼人,被誉为“中国绿茶俊”;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喷鼻气浓厚;安徽黄山毛峰,茶味幽香。


普洱茶独特的香气是什么?

  很多人喜欢喝普洱茶,尤其是它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茶。其他茶也有很香的茶,但是香气比较单一,每种茶只有一种香气存在。但普洱茶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浓郁。不同的普洱茶有不同的香气,很多爱茶的人都因为普洱茶浓郁的香气而着迷。普洱茶的香气有很多种。今天就来简单了解一下普洱茶香气的几种独特香味。

  普洱茶独特的香气是什么?

  首先,留兰香

  “普洱茶的香气馥郁湛蓝,圆如三秋的明月”,这是形容普洱茶最美的诗句。用嫩茶菁制成的普洱茶,经过后期转化后浸泡时会有兰香味,纯净、淡雅、迷人。一般来说,绳长而细,颜色深绿,泡过的茶叶底部明显是嫩茶青。这种普洱茶经过长期陈酿,会留下很浓的香味。而更老的茶菁加工出来的产品,提纯后更加纯净。后期转化的香气与茶叶的生长环境和茶级密切相关。在品尝普洱茶的过程中,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嫩度,可以预测茶香的变化。

  二、荷花香

  “雨前采摘的毛尖茶,不作团。它尝起来像莲花一样芬芳,它的新颜色是浅绿色的,很可爱。茶芽比毛尖茶略浓...女儿茶芽茶之类的。”这里描述的是普洱茶的特征香气,是“如莲之香”。雨前发梢很嫩,茶汤清淡,有荷花香。云南普洱茶花青,大叶种,草香浓郁。适当醇化后发酵。嫩芽茶去掉青味后,自然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普洱茶从小嫩,一般是散茶后期醇化或幼毛茶人工堆制发酵所致。荷香茶是一种浮动的茶香,淡雅飘逸。

  第三,蜂蜜香味

  普洱茶的蜜香有三种:花蜜香、果蜜香、蜜香。花蜜闻起来像花粉蜜,花香透露出阵阵甜味。一般有花蜜香味的茶品,经过一定时间的陈酿,香气逐渐显露,如义乌茶。蜂蜜香甜淡雅,是普洱茶,尤其是蒙松纳卡茶、景迈茶的典型原香。通过闻茶杯,感觉更明显,称为“挂杯香”。顾名思义,蜂蜜香一般在熟茶中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熟茶的堆积发酵过程,在一些陈化期较长的茶产品中比较明显,尤其是陈化期较长的熟茶。

  第四,花和水果的香味

  普洱茶中常见的花果有玫瑰香、稻香、香草香、桂花香、梅香、板栗香等。,还有很多不知名却很突出的野花。普洱茶的花果香气类型非常广泛,由于地域环境和初加工工艺的不同,香气类型也有所不同。很多地区都有典型的地域香,比如有米香的班章老满俄茶,有典型的梅香的布朗山和八大山,有淡雅的糯米香的南矶山。

  五、香味

  在普洱茶中,清香也是最常见、最典型的茶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茶香。幼芽茶制成的茶香味最明显,香味不像花、果、蜜等那样独特。,却表现出了优雅和原汁原味的感觉。清香型普洱茶的口感主要取决于其原料和生产季节。一般来说,春茶和幼茶的香味更明显。

  喝普洱茶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别人说花香、蜜香、花蜜香、老香、人参香等等?普洱茶的香气就像人的体香一样。每个人的体香都不一样。比如香水一般,普洱茶的香型有上千种,普洱茶的香型也很多!


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说“传统工艺”这四个字,似乎是一种标榜,一种匠心。但实际上,什么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却并不容易说清,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工艺,恰恰是近些年形成的新工艺。

普洱茶真正引起重视并成为贡茶是在清朝,本文聚焦清朝至民国乃至建国后的普洱茶工艺,大家看过之后会发现,和一般人的理解大不一样,但的确有大量的史料和实物证明。

喜欢普洱茶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工艺是大家迟早要面对的问题。了解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吸收经验,从而为我们今天工艺的创新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思路。正本清源,也可以让茶友们避免被忽悠,同时多一点喝茶时的谈资。

清代:普洱茶的关键时期?

普洱茶在成为贡茶之前,作为一种边疆番民的土产,虽然有零星记载,也进入药用,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并没有存在感,当时提到明代云南的名茶,也是说太华、太平、感通等等(关于感通茶可看讲座全文),普洱茶是“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谢肇淛《滇略》)。真正引起上流社会的重视,是在清代成为贡茶。普洱茶成为贡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是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

普洱茶成为贡茶的背景就是改土归流,也就是把边疆少数民族的土司改成流官,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完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就是云贵总督鄂尔泰,普洱茶成为贡茶也和他直接相关。


鄂尔泰是雍正朝的重臣,有多重要呢?雍正和乾隆前期,甚至可以说是排名第一的重臣,他之所以被如此倚重,就和改土归流这件事有很大关系。云南贵州四川两广湖南湖北的安定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云南靠着边境,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鄂尔泰的确很有手段,较好的完成了这个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使命,他把普洱茶作为贡茶,其实上也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边疆对中央的顺服,代表他个人对皇帝的忠心,同时也有某种媚上的祥瑞意义。这个时候普洱茶的采制必然不能太粗放,所以有了一定的等级规范。

所以清代也是普洱茶工艺形成的关键时期。

清代普洱茶产品的分类?

梳理整个清代史料,总的来说,这个时候普洱茶是分为几大类:

第一类是散的芽茶

这种一般是毛尖茶、蕊茶,或者说比较嫩的芽茶。这个是等级最高的,比如曼松的贡芽。这种芽茶采摘时间很早,最早的要到立春,所以也特别珍贵。

第二类是高级紧压茶

包括各种规格的团茶,圆茶,还有女儿茶这些,这类原料也比较嫩,等级比较高,以上两种都是充贡茶的。


第三类是制茶的副产品

特殊的茶。比如黄片,顶级的黄片当时叫金月天,并不算是很低端的茶。还有疙瘩茶,是很难打散的茶,如果没有发酵怎么可能无法打散?这个谜底我们后面揭晓。如果是发酵后就好理解了,有点像茶头。

第四类是比较粗老的,等级低的

可以制成紧压茶,也可以是散茶。当地老百姓消化了,进入中原低端市场或者流入藏区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一种就是茶膏了,这个功效非常神奇,只要是咽喉类的疾病,一般含上一块茶膏很快就见效了。


清代普洱茶的工艺?

上面这几类中,茶膏的工艺和现在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们另文再说,这里只说一般普洱茶的工艺。

第一大类:白茶类工艺

这类主要集中在嫩芽散茶方面,所以我们放在前面。

这也就是鄂尔泰所谓的“生晒为佳”。当然单凭这四个字还不好判断,更准确的资料我们看:

“茶尖即雨前所采着,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

——清张泓《滇南新语》

颜色“嫩绿”更可能是萎调日晒而非炒青的结果,云茶一般炒出来的颜色要深得多。当然嫩芽按绿茶工艺也不是不能做出嫩绿的效果,不过比较复杂,以当时云南的制茶工艺水平来说,更可能的制法是白茶工艺。味道淡淡的清香带一些荷香,这也是白茶银针的特点。所以特别嫩的茶芽,很可能用的是白茶工艺,具体工艺细节还不好说。

我们今日云南白茶月光白(夜光白)其实代表了云南一直以来的一个白茶传统,并非是近些年忽然出现的,从工艺来说,也和福鼎政和白茶不太一样。在清代普洱茶重镇古六大茶山地区,老辈中也流传着类似生晒的做法,这些可以作为旁证。

另外我们看到清代普洱茶文献中常见“生芽”和“熟芽”的叫法,有一种观点认为,生熟是指茶芽的生长阶段不同,很嫩的小芽是生芽,而成熟的大芽是“熟芽”。但以生熟称似乎不太自然。有可能是,生芽是指没有经过火的(蒸或炒),熟芽是经过火的。但是因为生晒的做法一般只应用于嫩芽,而只有成熟的大芽才过火,所以最后就把嫩芽称作生芽,而大芽称为熟芽。

第二大类:蒸青工艺

我们来看一些记载

“采而蒸之。”

——道光《普洱府志》引《思茅厅采访》

采后面接的是“蒸”,如果不是误记,或者省略了制法,那应该指的是蒸青。

“坝夷所种,蒸制,以竹箬成团裹”

——《清稗类钞》引《孙月泉饮普洱茶》

这个没有提到其他的制法,直接说是“蒸制”,有很大可能就是蒸青。

更有力的证据我们看

“经过蒸、揉、搓、烘焙等之手续”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

把蒸放在最前面,而且列出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蒸青制法,应该没有争议了。后面的“烘焙”是一个干燥的步骤,我们今日的蒸青茶比如恩施玉露,仍然大致延续这种制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记载也非常明确:

“制茶法以种茶人自行制造。先采摘,以甑蒸或锅炒熟后揉之成团,形成方形,即成茶叶。”

——民国《云南墨江县地志资料》

墨江的地方志说蒸青和炒青这两种方法在当时是并行的,应该说是很明确的,不存在混淆或误解的。而且从现存文献来看,这个蒸青制法并非个别,应该是主流制法之一。

第三大类:炒青制法

这个就和现在的工艺很接近了,因为这方面没有争议,这里不再繁琐引用文献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当时的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发酵。我们知道现在所谓的生茶,在制作过程中是没有发酵的,如果发酵,甚至被认为是加工失误,但我们从历史上看,应该是有发酵的。

?关键问题: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

首先补充说明一下,发酵这种用法本身不太科学,但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好理解,这里仍然沿用这种说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普洱茶功用和饮用习惯的描述。

“焖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红楼梦》

“熬得透、瀼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

——《儿女英雄传》

无论是闷一缸子,还是熬的方式,似乎发酵茶更加适合,而类似绿茶的生茶并不适合这样饮用。

“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宫女谈往录》


除此之外,溥仪的口述也有“夏饮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这些清宫的饮用习惯也更像是发酵茶的描述。当然这里面要看是嫩芽还是一般的团茶,如果是强调喝新茶的嫩芽,很可能不是发酵茶,而是绿茶或白茶的工艺。但那个相比较来说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指的发酵的团茶。

更有趣的记载来自清末蒙自海关的记录,当时出口的普洱茶被归为红茶“blacktea”。对于外国人来说,两百年进口茶叶的历史,绿茶(greentea)和红茶(blacktea)是完全分得清的,不会混淆。而当时普洱茶并没有单独的门类,那究竟是归于红茶还是绿茶,就值得玩味。


从现在的角度,无论工艺、茶汤还是滋味,普洱茶生茶都更接近绿茶,当时归于红茶类,说明普洱茶很可能是发酵茶,从汤色到滋味都更接近红茶。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有没有可能年深日久普洱茶后发酵产生的现象呢?

应该这样说,当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习惯,大多数时候都是喝新茶或者短存期的茶。在宫中品饮的芽茶都是新茶,熬奶茶用的团茶可能会有一些存期,但也不会太久。直到民国,提到有的茶庄存十年以上的老茶,也是最为一个特例提出来的,并不是普遍现象。至于运茶路上最多一年半载,也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

民国:普洱茶工艺中确定无疑的发酵?

清代的史料比较简略,而且一般很少涉及工艺,到了民国就不同了,现存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可以确定,当时普洱茶加工工艺中是有发酵的。

我们看民国末期的昆明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的一份资料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民国末期,当时(1948年)普洱茶的汤色从绿汤,淡黄,淡红,到深红都有,大部分是发酵汤色,未发酵的绿汤反而是少数。而这些绿汤都是高等级的嫩芽茶、蕊茶,包括沱茶也是只有等级最高的才是绿汤。这也证明了我们前面说的,高等级芽茶有可能不发酵,一般的普洱茶都是发酵的。


颇为经典的号级茶“同庆号”(龙马同庆)内票上也明确写着:

“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

过去对这句话有争议,有人认为红浓指的不是汤色,但从现存大量的旁证来看,当时很多圆茶标准汤色就是红汤。

更为准确的描述来自李拂一先生的《佛海茶业概况》,里面讲到的所谓“筑茶”或者“潮水”工艺,也就是加水发酵的工艺,不过没有后来熟茶发酵程度那样重。文中后面说: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

——李拂一《佛海茶业概况》

加水发酵历史上是常见做法?

我们如果有机会讲熟茶会提到,茶叶不同程度的加水发酵在黑茶类中历史上是常见做法,主要原因就是便于运输存放和直接饮用,这个也是前面说的筑茶的目的。并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解放后由香港人发明,然后传回大陆,七十年代才有了熟茶工艺。中国这么多产茶制茶地区,这种做法并不鲜见,不可能留到几十年前才由香港人发现。

之后这个黄汤和红汤的发酵普洱茶传统其实是一直延续的,我们看五十年代的一些文献,都明确提到普洱茶加水发酵的制法,汤色也是黄汤红汤都有。建国后到现在的历史,我们下次讲座再继续说。

除了潮水发酵,黄汤的普洱茶也有可能在炒过之后有类似闷黄的工艺,不马上摊开,而是闷一段时间再摊开,这种茶汤色较一般普洱茶深。茶山中的老辈中流传这样的做法,并非毫无来由,应该也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对我们的启示?

了解了这些,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对于普洱茶的工艺应该有开放的视角,科学的态度,而不能因为某些人想象出来一个和历史不符的“传统工艺”,就不能越雷池半步。比如现在很多人看到叶底稍微黄一点,梗子稍微红一点,汤色稍微深一点,就觉得不符合定义,不是好茶,而完全不知道民国时期黄汤红汤茶的存在。这都是过于教条的认知,并不可取。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得到更好喝的茶。我理解好茶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有益健康,一个是好喝,就这么简单。

在普洱茶这个领域,不仅仅是要当前好喝,我们也希望能随着岁月的积累,不断转化升华。满足前一个目标,就可以叫好茶,满足后一个目标则是好的普洱茶。

至于是不是符合某种定义,符合某个教条,对于学术派系可能有意义,对于我们喝茶人来说,没什么意义。

来源:明洲 茗寿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