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下关砖茶

找到约23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下关2013年宝焰边销砖:汤色橙黄,香气浓郁

  产品名称:云南下关砖茶

  产品工艺:普洱生茶

  产品规格:250克/片、5片/包、24包/件

  生产时间:2013年(随厂家时间更新)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储存方法:在清洁、防潮、无污染、无异味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出品商: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下关宝焰砖茶

  宝焰牌边销砖茶,是下关茶厂的传统产品,是下关茶厂分筛下来的碎末为主,五级茶叶盖面,为了适应边疆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蒙古等地冲泡酥油茶和奶茶,所以又叫边销砖。

  边销砖茶含多种人类必须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尤其是茶碱的含量较高,长期生活在枚区、高原、缺水、无蔬菜的少数名族以捣碎的砖茶兑奶熬制成奶茶饮用。

  生活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绵延千里之外丝绸之路两侧的蒙古、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20多个名族。由于他们的主食是牛羊肉和奶酪食品,加上生活环境气候寒冷、干燥、缺乏蔬菜,边销砖変成了他们长期的生活品。

  由于茶叶等级较碎,所以陈化很快,原来是做蘑菇型,又叫心形沱,文革时期停产,到77年后,为了方便运输改成砖茶。汤色橙黄透亮,香气浓郁,价格实惠,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口粮茶。

  入口后滋味醇厚、顺滑、回甘快,喝后唇齿留香,叶片微碎,叶梗粗壮,芽头明显,叶底活性高。

【茗边聚焦·金榜茗录】百年淬炼,返璞归真——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8中国茶业最受消费者认可十强企业

循着茶马古道的足迹,下关沱茶披荆斩棘,蜕变成长。从1902年,第一枚沱茶的诞生,到1941年康藏茶厂的横空出世,至此大理下关成为全国紧压茶生产集散枢纽中心和边销茶生产中心,边销茶至今仍供不应求。随至1986年后,沱茶扬名欧洲,下关沱茶的盛名令世人哗然。再到2004年“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改制重组,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现已成为历史底蕴深、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技术优、品牌信誉好、市场网络全的股权多元化、跨省域的集团公司,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下关沱茶用一个品牌,让茶马古道精神沿着另一条文化历史轨迹继续旅行。

发展至今,下关沱茶本着传承茶马古道精神,传播茶道文化,为世人奉献优质茶品和服务,秉承弘扬“下关沱茶”百年品牌,构筑常青基业的初心,严把茶品质量,多年沉淀,斩获国内外多项殊荣,成为唯一享有八项国家级桂冠的茶业知名品牌,盛名满载。即: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及原料储备企业、国家茶叶技术加工研发分中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下关”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下关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在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榜上有名。

下关沱茶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强化品牌影响力,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全力推动新厂区建设,斥资2.5亿元打造300余亩全新厂区,总建筑面积达95820平方米。建成后,将拥有云南省最大的茶原料储备基地和世界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集团注重管理创新,优化人员结构,培养引进技术人才。不断升级品牌识别系统,提升品牌美誉度。专卖店迅速增长,在全国达到了700余家。全面加快提升技术创新及核心技术水平,近年来已申请注册商标23个,获得专利22项,开发新品70余个。计划到2020年实现产值6亿元的目标,达到茶品产销量中边销茶过700吨,传统普洱茶达4500吨,其他茶类500吨。完成国内渠道3000家,国际渠道铺设25家的设置,以期达到茶类品牌晋升前三,原料基地20万亩,顾客满意度达99%。

同时,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立足品牌文化内涵,以管理层为中心,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严把经营财务风险管控。紧抓竞争力管理,优化管理层结构,引进优秀技术人才。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专卖店管理与拓展,实现内部双向沟通,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力。

拥有广泛的茶原料供应产区,保证了下关沱茶每一个茶品的品质,历经时代变迁而依旧纯正。常年储备汇集6大州市30余县的普洱茶核心区域原料,均出自生态原始茶林,所有茶源有机无污染,库存常年储备存放各类优质茶菁,晒青原料,经历陈化,依照百年相传的拼配秘方,经过筛分,拣剔,拼配,称茶和蒸茶,揉茶,压制成型,定型脱袋,干燥包装,静待大理“风花雪月”的物候发酵醇化,感受时光赋予茶品风韵,细品之下感受岁月细语。

100余年的匠人精神手手相传,从未间断,演绎一杯沱茶一百年的传奇。铁饼,作为下关沱茶首创代表,从一个单品衍生发展成为一个家族,终成经典传世佳品。甘普尔与云南沱茶的结缘,世人对普洱茶保健功能有科学认知,并伴随普洱茶品类的创新不断,一个新时代由此傲然开启。随着边销茶贸易的发展,历世代茶缘,藏汉合欢,滇茶销藏的历史岁月,更通过“藏地观茶”感受“班禅沱”延续着的滇藏文化茶情。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一件事做成一辈子。回归质量文化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下关沱茶文化体系,确立以“文化育心和目标御行的内在外在双塑模式”管理模式为根本,强化核心层,物质层,物质层上的内化管理,形成外化规范,知行合一的发展创新模式,将每一个员工的未来发展和下关沱茶的愿景规划紧密联系,为续写未来茶业历史传奇篇章谋篇布局。

百年淬炼,返璞归真。沱茶人,始终带着对社会责任的担负,抱着传承品牌文化的使命继往开来。培养接班人,用文化育心,以责任引导,凭道德规范,以管理推动。关怀同仁生活,建立公租房制度,改善生活质量,调动全员积极性,约束自我。开展以公益促文化,以文化带发展的活动,组织“关爱抗战老兵”,“飞虎队老兵访下关”“砖茶进藏关爱藏区”,爱心助学,爱心助难,爱心助建,爱心救灾。捐物,捐资,捐力发起公益,用行动展现企业文化,践行“大气明理,诚信进取,匠心传承,知己好茶”的价值观,担负社会责任。实现“不忘大气明理做人,坚持一心一意做茶”的情愫。

八十华章:关茶陈香,下关茶厂的八十华章(二)

集紧压茶之大成,擎边销茶的支柱

1949年12月9日

云南和平解放。

1950年

3月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进驻云南中茶公司(不同时期名称多变,本文统一简称为“云南中茶公司”),接着省茶叶公司派李宗桂到下关接管新康藏茶厂的日常工作。

4月起租赁下关西大街111号(原国民党陆军制革厂)、 “大同”堆店、“大有庆”堆店、“永丰”大旅社房屋。组织大量收购私商茶叶,开展加工业务,以供应市场需要。在云南国有制茶企业中,率先恢复茶叶生产加工。

1950年5月

云南中茶公司“造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份“业务计划概算书”,开列了1950年度的加工目标是:川销沱茶3000担、藏销紧茶5000担、饼茶500担、补充省销红绿散茶200担。在制造方面特别提出了:“1、沱茶及紧饼茶下关厂制造为主,总公司为副。2红绿散茶,顺宁茶厂与宜良所就地收鲜精制”。

“心脏型”紧茶(1950年) 

新中国刚成立时,下关茶厂的紧茶、饼茶沿用“宝焰牌”,沱茶使用的商标主要是“复兴”牌。

1951年10月23日

云南中茶公司以云茶【51】字第1639号文,第一次发出《抄转关于转发我公司统一商标图式希按规定使用案由》的“中茶”商标通知,该通知当时在云南仅发到“下关”和“顺宁”两厂,可见当时实际开展生产业务的国营茶厂仅此两家。虽然这个时候“中茶”商标还有没有被批准注册,但是已提前通知做好使用的准备了。

到1955年7月25日

云南中茶公司云生【55】字第661号《为检寄中国茶业公司正商标图案由》规范商标使用的通知(附正商标图案一本),已发到“下关”、“凤庆”和“西双版纳”各厂,可见四年后云南国营茶厂业务已基本恢复。

(“复兴牌”下关沱茶标识)

1950到1952年间

下关茶厂加工了云南中茶公司体系精制茶(48000多担)中近50%(的22980担)的产成品,和全国一样,1953年以前处于经济恢复和巩固时期,产品主要是紧茶、沱茶、饼茶和圆茶,每年产量在4000多担。下关茶厂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在下关西郊建设新厂。

从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加工总量累计为20.6万担(占云南中茶公司体系36.2万担中的57%),其中,紧压茶类占85.5%,绿茶类是18.5%。下关茶厂生产使用的紧茶、饼茶工艺标准,由中央颁布为统一加工标准(即部颁标准)。此前通过公私合营完成了对原有永昌祥下关茶厂、西南茶厂等原有制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关所有茶制茶企业全部纳入下关茶厂。

1958年12月

中共大理市委通知将“下关茶厂”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末,大理市人民政府通知,同意大理茶厂改名,恢复为原来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在这期间下关茶厂的技术革新运动中,产房、设备快速增长;红茶、花茶、绿茶、调味茶等新产品试制成果丰硕;苍洱沱茶、玉带春蕊、苍山雪绿、精装紧茶、普洱方茶、小砖茶、焙制香茶、伏砖茶等产品定型,“苍洱沱茶”被确定为国庆10周年礼品用茶。

苍洱沱茶(1959年)

1962年

开始生产1/4市斤(125克)沱茶。

1963年

开始加工以烘青毛茶为原料的散装滇绿茶,下分1~5级,还有绿碎与绿片茶,共7个产品;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扎,改变长期以来用糯笋叶包装的办法;经过改装后的砖形紧茶取得共识;1964年下关茶厂开始咖啡豆的加工生产,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

1968年下关茶厂成立革命委员会,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加工等都发生了比较多的变化:认为 “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心脏型”紧茶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成本大,改为“砖片型”;1967年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

1967年

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根据1967年6月云南中茶公司的通知,云南砖茶新设计了“中茶牌”商标和说明书,此后,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个性的商标被逐步停止使用,“宝焰牌”商标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下关茶厂的产品全体系使用“中茶牌”商标的大一统形象全面形成;由于包装与计量等原因,大多数沱茶每个重量改为100克;

“中茶牌”商标

1972年

恢复出口外销的七子饼茶(圆茶)生产;

1974年

普洱茶发酵实验成功后,批量生产出口型云南沱茶(普洱沱茶),也就是后来行业内俗称的“销法沱”;

1976年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下关茶厂成立普洱茶车间,批量生产7663沱茶,七子饼茶,76563散茶及7-9级散茶等出口普洱茶。

1976年是云南茶叶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出口为主要任务的熟茶发酵和精制加工技术,通过几年的实验和总结,逐渐走向成熟。

上世纪70年代,1971年到1976年底,云南精制茶加工生产计划共下达132万多担,其中下关茶厂的计划为45万多担,占全省产业生产计划的34.23%。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的27年间,下关茶厂当之无愧的成为云南茶叶精制加工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此后十年,到1985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是下关茶厂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下关茶厂把下关沱茶作为核心产品打造的十年,此后下关茶厂与下关沱茶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986年4月22日

▲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云南(下关)沱茶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金人庆在庆祝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荣获第九届世界食品“汉白玉金冠奖”表彰大会上的祝贺词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关茶厂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加工技术融汇在一起,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和“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信息反馈,技术上精益求精,质量上不断提高,使“云南沱茶”成为色香味型独具风格的优质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获得了国家银质奖。与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密切配合,——把“云南沱茶”远销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云南沱茶”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品质优良、功效奇异为世界所认识,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高级保健饮料和馈赠亲友的珍品。

▲云南沱茶首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奖牌

内销、外销、边销领先的云茶标杆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2004年企业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秉承“团结,开拓,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将以边销茶为主体的产品加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内销、外销和出口齐头并进的云南省茶叶行业标杆。特别是到世纪之交时期,下关茶厂的产量、质量、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处于整个云南茶业的最高水平,很多精制茶厂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濒临破产边缘,云南茶叶加工企业有的年份的所有利润总和还没有下关茶厂一家企业实现的利润高。

1986年

2月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保护传统产品,下关茶厂决定重新恢复心脏形紧茶生产,10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视察了每年向藏族地区供应1000多吨边销茶的下关茶厂。

下关茶厂向班禅大师敬赠了用特种原料揉制的“心脏型”紧茶,后人将这批茶叶尊称为“班禅礼茶”。

1988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甲级)、云南沱茶(外销)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双双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9年

云南沱茶(内销)被评为全国名茶;中茶牌(外销)云南沱茶荣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商品银牌奖。“宝焰牌”云南砖茶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授予“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90年10月

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批准下关茶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1年2月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乔石委员长视察下关茶厂,下关茶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八五”期间名优茶翻番的目标。

1992年

下关茶厂列为“1991年度云南省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批复同意下关茶厂“八五”期间对毛茶仓库、沱茶干燥、生产机械流水线等12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下关茶厂生产的“苍山雪绿”、“感通茶”双双评为云南省名茶。

1990年11月“宝焰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获得第535357号商标注册证,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下关茶厂的第一份注册商标,享有独家使用权。此后下关茶厂生产的紧茶、饼茶、砖茶、方茶等边销茶系列产品,逐步恢复使用“宝焰牌”商标。

1991年3月“松鹤(图)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注册成功,获得第585637号商标注册证,此后,无论是以云南沱茶或是下关沱茶为名的内销沱茶(即青茶型沱茶),即后来新标准中的普洱茶(生茶)的沱茶,都以“松鹤(图)牌”为商标,持续了20多年。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内销的份额越来越大,但由于下关茶厂和中茶云南公司之间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相互之间互有股权投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在七子饼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生产中,使用“中茶牌”商标一直延续到了2004年上半年。

1994年

4月下关茶厂被评为“云南省1993年大中型企业‘争先创优’竞赛先进企业”。因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改革的创新成果,在云南茶叶企业中唯一一家列入了云南省第一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在1994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6月28日  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云南下关沱茶被列入云南首批名牌产品。11月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云南茶行业的第一个“绿色食品”;下关沱茶公司被认定为中一型企业;

2000年8月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下关沱茶”、“宝焰牌下关砖茶”双双被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

2002年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4年4月30日

经过公开拍卖程序,大理州财政局法定代表人李雄代表出让方与受让方代表罗乃炘签订《产权交易合同》,下关茶厂及其改制后的企业全面完成了民营化改造。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以“深化改革,完善配套,强化管理,重视安全,确保质量,普沱创优”为治厂方针;“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为生产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信誉为第一”为经营宗旨。以沱茶为核心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沱茶类产品在总产量中的份额从10%逐步提升到50%以上,经过市场竞争下的开拓、创新,下关沱茶公司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全面覆盖了内销、边销和出口三大产品体系,为云南茶叶的标杆企业。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档案馆档案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撰文︱杜发源  图片︱李其康、下关沱茶  编辑︱柒月
找到约23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