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大饼子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蒙顿小客厅:茶道方法论,精神的茶膏

在中式传统的韵味中,不管是琴棋书画的雅与趣,还是亭台阁楼的造型与布局,其实都承载着一份温情,我们可以理解为载体之上人性的绽放、时间长河里不能缺少的情谊,这是生命的温度与厚重,也是茶道的灵性与归宿,当然,也是一颗蒙顿茶膏在沸水中化开的诚意及其邀请!

 

117日下午2点,中国茶膏博物馆二楼历史厅〖蒙顿小客厅〗第贰拾期如约举行,主题即:周重林和他的茶道方法论。

 


主持人:

〖蒙顿小客厅〗作为一个文化自由交流的平台,从茶出发,不断回归文化,回归茶的本意与人的本真,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也是文化在有限空间的无限之旅。

 

周重林:

目睹并见证了〖蒙顿小客厅〗的诞生与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追寻的事,且有温度,经得住时间的推敲。

 

《茶道方法论》书名的字体设计,我是在测试年轻人的喜好程度与接受程度,所以(书名的字体设计)不一定要名家的书法作品,而是要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趋势与心理需求。

 


茶膏见不到叶子,但却是叶子的精华。茶膏具有可塑性,同时具有艺术品的价值,我们不能以固定的观念看待茶叶,喝茶时不一定要看到叶子、看到叶底,产茶区多喝叶子茶,而更多的销区往往会加牛奶等,真正喝原叶茶的地方不是特别多。我们追求的茶道也是一种被塑造的生活,是笔墨之下的精神世界,有“形”与“道”的辩证关系。过去,我们做这样的区分,是历史的缩影,也是历史的一种延续,但不妨碍新的事物的发展。

 

做一个优秀的讲述人,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这需要一个空间;没有空间,(我们)就创造空间,如〖蒙顿小客厅〗。我们自己也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且不能忽略,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行业的界限并不是这个社会唯一的界限,但所有的界限都应该有一个窗口,方便对话,如此,我们才能避免闭门造车的遗憾。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新书——《茶道方法论》,这本书包括游学、私聊与讲义三部分。游学就是不读死书,要边走边游边学,如历史上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当然,伟大的人物群体性产生需要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与开放的社会格局。在宋代,文化就有一次反思:仅仅读书是不行的,仅仅游玩也是不行的,需要二者的结合,有听众,有互动,有开放式的交流和语言,甚至有语录——听到他人的讲话,觉得有意思的就记录下来,这也是知与行的一次验证。即使是朋友之间,也存在辩论、辩经,他们认真的对话,自然产生伟大的思想。宋代是一个美好的朝代,以至于现在都觉得美好,都让人向往;而历史,又总是在蹉跎中前行,建好的体系不断地被打断,这当然遗憾。

 


什么是茶道?过一种有茶的日子,有茶叶,有茶杯,有闲情,有乐趣,且这样的日子能日常化——因为有的人选择的是酒道。陆羽的《茶经》,“经”是经纬之线,是让茶有秩序,让茶在生活中有秩序;既坚持记录日常的事情,也不断地学习,向周边的人学习,同时去影响周边的人,最后可能就会有开创性的东西。我们要在平凡的日子里,活成普通人,这需要我们保留一颗平常心。

 

张京徽:

书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茶道方法论》)?明明是周重林的朋友圈,怎么就变成了《茶道方法论》?

 


周重林:

以前写过一本书,叫《绿书:周重林的茶世界》,(《茶道方法论》)是与这本书对应。取这个名字、选择红色为封面,是一种直觉,是觉得岁月温暖,是遇到一个人觉得有缘,觉得这个人应该不错,然后认可这个人;这是一种认可,其实也是认可自己的判断力,或许也是认可某种运气。我乐意写这些人,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很用心的人。

 

聂怀宇:

假若不认识周重林,我的第一直觉就是这本书是不是教人怎么赚钱的。《茶经》,经以济世;财经,财就是经,这是人们理解的方法——不是很多人都能赚钱的。我曾经做过黄金销售工作,其实就是面对流动性问题,黄金与茶叶都具备较强的流动性,中国茶膏博物馆很有财富,但不具备较强流动性,我们称其为“收藏”,是博物。英国人讲博物济世,中国人讲收藏,收藏与分发是对立的,该分出去时要分,该收起来时要收,这就是财经,也是茶道方法论。流动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交往中想获得什么时,知识也是一种财富,所以周重林把流动性表现了出来,在茶界成为符号,就成为硬通货,线就串起来了,(他)就是有钱人。

 


“道”被崇高化了,“道”就是路,(知道)怎么走就是道——怎么走路都不知道那就麻烦了。茶道、茶路,如何走下去?如〖蒙顿小客厅〗,如茶业复兴沙龙,持续性的走下去就是路,亦是道。

 

茶能不能离开文化?在于茶界外围怎么看待茶道。文化离不开茶,不是茶离不开文化;文化人如果离开茶,文化都聊不下去,就像茶杯中的主人杯,如果没有茶作为载体,瓷器早就死了。某朋友跟我说,云南人出去外面,脑门上就写着两个字:茶农。云南人给外面的印象就是卖土特产,而茶叶是其大宗。茶是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周重林:

《茶经》很完整,出的年代很早,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文本。茶叶战争与世界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茶叶撬动了保险制度,现代世界是因为英国确认的,麦克法兰认为英国才是现代世界。《茶经》算是一种范式,集大成者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茶道可以理解为沉浸,沉浸于某种事物。我希望提供一种新的认知方式,不能满足于重复与固有的循环。因为了解,我们越来越相同;因为了解,我们越来越不同。这个市场,没有对错。当你构建一套知识体系时,另外反对的就会随之而来。

 

主持人:

中国茶产业玩不过外国的一个茶品牌?

 


聂怀宇:

标准不一样。知识产权是什么?就是抢劫没有知识的人。价值观不一样,你喝你的可乐,我喝我的茶。价值观是什么?就是不和你讨论。(你刚才说的)问题属于货币范畴。

 

周重林:

这本质是文化输出,就像电影院与爆米花一样。茶馆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极佳的选择。(我们)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茶是柔软的,茶有利于民族团结、文化感染、边疆稳定,茶叶可以是新的长城。

 


聂怀宇:

干不过立顿?立顿茶就是站在东方茶叶的基础上。南非钻石来到中国,没脾气,因为中国人不跟他们玩;游戏规则里,我们的观念没有那一套标准,我们尊重老字号,也更认可老字号,价值观不一样,文化能改变价值观,文化改变自信,也改变一个人。茶值钱,茶农就有钱。

 

内部差价其实也是一种汇率,比如国内各地不均衡发展,云南茶叶可以称为“云南粮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相通的,有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各大茶类,有些是很有文化的,但取决于文化话语权。普洱茶有其自己的文化属性,当然,传统的饼茶被一些人称为大饼子,但他们喜欢云南的大饼子,远胜过价值不菲的明前春绿茶,因为大饼子可以留着慢慢喝。

 

周重林:

礼仪,礼就是酒,酒肉朋友代表生活很好。爵位就是酒杯的意思,与酒的消费和酒文化相比,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聂怀宇:

茶气,应该是世界上最神秘的词,是一种感觉,很复杂,古代没有这么复杂;气字后面是韵,一个是静,一个是动。五运六气,气分主气和客气。运气大论,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方法论。

 

茶与药。在古代早期,茶馆就是药店,普通百姓是看不起官医的,只能寻求民间,民间医生济世,看别人的药渣,然后再找相关的药材给穷人治病。

 

中国人是自信的,敢毁坏了再造,不缺理论,把方法叫雕虫小技。茶膏消逝在历史中,但现在我们还不是找回来了。

 


主持人:

创作时会被写哭过吗?

 

周重林:

没有(哭过),但会感动、动容。写作的时候不用拔高(谁),生命就是自我表扬,汉人精华里有蝉,更有玉蝉,生命是一种循环,不会终结,这样的精神不应该成为挽歌。茶与酒就是这样的,既是物质,也是精神。世俗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其他都是概念,我们活着,努力接近事实,但什么是事实?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追求、接近,无限地接近。


文章由茶业复兴编辑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未经嘉宾审校

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醒茶

喝茶多年,耳濡目染,对醒茶一词自然不会陌生,但从来没把醒茶当会事儿,至于实际意义上的醒茶,理解也浮浅得很,原在情理之中。

茶龄虽长,但真正入道并不长久,初喜绿茶,后喜黄茶、青茶,爱上普洱、六堡黑茶,是近两年的事。绿茶、青茶,乃至于黄茶,用不着醒,尤其是绿茶,全在一个鲜字。到底存在不存在或者说用不用醒,喝绿茶年道虽长,还真不知道,起码我还没有上升到那个层面。普洱茶需醒茶,我是听过的,但如何醒,醒到哪种程度,真的不甚了了。因为我自起就不知道普洱茶睡着没有,自然就谈不上醒了。

其根源,大概还是入门迟,层次低,离茶人还甚远,所谓的别茶人是自封的,半瓶子不满便摇晃起来,外行的人看见,以为我算个茶人了,略知一二,便以为我全知道了,茶文化渊博得很,时间一长,经不住表扬,我自己都飘然起来。说到普洱茶饼,偶尔也捎带到醒茶,说的头头是道,仿佛真懂似的,焉然以别茶人自居。其实,并未醒过茶。

没醒过茶,自然不是我的错,是无茶可醒。爱归爱,万事有个度,就是爱茶亦然。最初的茶饼是做广告抵顶的,量极小,且全是熟普,店家所给多事存放不住的绿茶。喝的接不住时,我才买几块方砖,或三两个金瓜,等茶喝,哪里顾得上醒呢,说实话,也没有那个需求和必要,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地咽下了,还不知是何滋味呢。况且,是手边有什么茶喝什么,红黄花绿,不断档就知足了,那敢挑剔。喝茶,本身就是件奢侈的事,不要说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能不断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天长日久,喝茶也会喝穷的。连鲁迅先生都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像我辈中人,有茶喝就是哪辈修来的福气了。

倘若说,过去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坐下来喝壶茶,来不及回味,就忙事去了。近几年完全清闲下来,喝茶也日渐讲究起来。尤其是最近两年,爱上普洱茶,先是熟普,之后生普,到现在天寒时即便喝壶红茶,也是滇红,且是清一色的古树普洱茶,其它茶类,譬如绿茶、青茶、黄茶,几乎不动心了,除非是上好的龙井或金骏眉,偶尔品一回。喝普洱古树茶时,不是没有遇见需醒的茶,而是意识不强,疑疑惑惑,来不及醒早喝完了。有时无意中存放几天,自然醒了,并无感觉。

有时,就去云古号茶店蹭茶喝,那里有好茶,多是伯雅父子从云南茶区寻来的,老茶自不必说,多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房茶,但量少,珍藏几饼轻易舍不得喝,近年寻来的,量大一些,陈化不足,或沉睡未醒,不同时段不同人泡出的茶就不尽相同,有时是同一种散茶、同一饼茶,这就有些邪门,回味良久,疑心是做茶的手法或泡茶的手法,却没有想到醒茶上面。有回泡冰岛,从饼上撬下一块,第二泡还有焦糊味,苦涩感,少了平日冰糖一样的回甘,连她自己都疑惑了,按理是同一饼上的茶,怎么会出现炒不匀的现象?以为量大了,重泡时用天枰称,泡后依然如故。她深感抱歉,送我两泡,说等我回家慢慢泡着喝。几天后,我泡了一泡下午茶,是地道的冰岛味,很醇,喉咙间满是回甘的冰糖味,马上就找见了从前的感觉。和她说,她瞪大眼,若有所悟:哦,是不是和我心浮气躁有关?终无答案。还有回喝帮骂,她又赠我两泡,但无论当时在店里喝,还是回家品,淡而无味,和过去喝过的花香四溢的帮骂坨茶天壤之别,尽管她说和过去尝过的是同一年份的,总共三坨。但我疑心,那是另外的坨茶,或者是假的。根本没有想到醒茶上面,也没有体会到醒茶的作用有那么大。

直到有一天,讶然后,才恍然大悟。和素女会榕榕购了一套四君子茶,顺便赠我一饼老白茶。老白茶就是我喝过的月光白,又叫月光美人,只产于云南澜沧江边的临沧地区,和我们常说的产于福建的白茶是两回事。品过两泡后,感觉和我喝过的月光白还是有区别的,我喝过的月光白是散茶,一叶绿一叶白,殊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尤其是口感差异明显,一个清香细腻,一个花香馥郁,初入口有上好红茶的味道,但很快就散成生普的味道,最后是比冰岛还要烈的甘甜。汤色的差异尤为明显,前一种是琥珀色,清明透亮,后者事酒红色,光亮厚重,入口更绵更醇。这味道事我喜欢的,特别是近几年,我愈来愈喜欢重口味。喝老白茶时,我不由地想到帮骂坨茶,其玫瑰混合香气,在我喝过的普洱茶中恐怕只有老白茶可与其媲美。我给榕榕微信留言,速发一提老白茶来。没多久,一个茶饼过半,剩下的整个给了我女儿,她也很喜欢这款茶的香气口感。停了两天,我又想老白茶了,就剪开刚到的那提,抽出一饼,撬了块就泡,汤虽浓,却没有上一饼的香气,也没有那种凝脂般的口感。我感到不可思议,虽然我信任榕榕居缘茶的茶品,还事忍不住发了微信,提出了我的质疑。榕榕错会了我的意,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最大限度地容忍着,说您若不喜欢,可寄回来。她到底是个真正的茶人,很快就明白了我的心境,回复说,可能是泡茶时的天气或心情等等影响了茶气,之后忽儿问,您泡前醒茶了吗?天,她大概真把我当别茶人了,以为醒茶在我是深知而必须的。我老实承认,没有醒,直接撬了一块就泡。她笑了,说压饼后的茶,包起,存放在库房里,早睡着了。存放了多半年,分明还在熟睡,猛一泡,犹沉睡梦中,怎么会有香气呢?我若有所悟,但还是将信将疑,把剩下的饼子放在通风明亮的地方,自然地醒着。几天后再试,已有了茶香气,口感也绵柔了许多。果然是茶饼昏睡未醒的缘故。就是现在,恐怕还未全醒,睡眼朦胧。我泡时,接开壶盖,不敢焖,让茶香苏醒着。

从密封的茶提里取出一个饼,我端详着,色泽有些暗,再一闻,几乎没有香味。我想起,上回所赠的老白茶饼,撬时就香气袭人,茶块光亮充满生气。看来睡着一说并非空穴来风,醒茶的确是必须的。其实,也不是没有一些概念,每次冲泡都要洗茶,自然不全事洗涤尘土,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醒茶,只有完全清醒了的茶,才会在水中自然游动,将本身的体香等发挥的淋漓尽致。从来佳茗似佳人,美人是睡出来的,所以有睡美人一说,慵懒的睡态固然美,但最美的时候恐怕还是最清醒时,生命的机能蓬勃到极致,才光艳动人。

我想起老舍出仿苏联时随身带着绿茶冲泡,茶叶在杯里愈来愈舒展,鲜活起来,亦如春天的嫩叶,绿意盎然,娇艳欲滴。俄罗斯朋友看后,很惊讶东方中华茶的神奇,惊叹为中华魔法。绿茶尚且如此,普洱茶饼更不用说,是完全睡着了,沉睡未醒。

我上网一搜,除了储茶罐,果然还有醒茶罐。榕榕赠的那饼老白茶,放在外边久了,自然地苏醒过来,云古号高老板送我的两泡茶,撬开后裸露在空气里,我隔几天喝,也已苏醒。倘若在专门的醒茶罐里醒一醒,我想效果更佳。醒茶罐市场虽不像储茶罐那样混乱,但也事鱼龙混杂。我选择了一款价位品质较高的店,购了一款叫“静心养神”的手工紫沙罐,来醒茶,怕罐不好,起不到醒茶的作用。

将半醒的老白茶饼撬成小块,小心地装进罐里,盖上盖子,放在茶桌边,慢慢醒着。几天后再尝,已恢复了第一次品饮时的香气,我兴奋地告诉榕榕:醒了,全醒了。榕榕也非常开心,说,茶如女人,有时是很娇气的,得精心呵护,才会美丽娇艳。兴奋之余,意有未尽,我泡了一壶老白茶,或者叫月光美人,一边品,一边吟了首诗:

煮水泡新茗,莲壶白月光。

入喉无苦涩,扑面尽芬芳。

香气氤氲袅,甘琼凝伫长。

感君分享意,遥夜梦金汤。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静子(山西大同),系山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

7742的特色,以及纯粹北方仓和广州仓的501-7742对比报告

闲话05年的大益饼

话说,老伍的茶界江湖朋友多,基本可算遍布中华大地。

某日说起了南北仓的异同,各自的支持者都恨不得说银河系内就是他那个地域才能存出好茶。所以,石家庄“北人”的兰总就干脆给我一片北仓的14年陈,501-7742,让我尽量客观公正地说两句。这个,算是有图有真相吧。非要说我软广,我也没办法——如果非要这样说的话,我这是硬广。

下图,就是兰总的仓库里的温湿度计读数,显示当天的湿度是51%,温度比较高,摄氏30度。这仓库,就在河北石家庄市区。

这个501-7742,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安静地转化了14年。


拿到了茶品,当然首先是拍照纪念了。可怜的这个7742,在运输过程中遭受了顺丰的暴力对待,有点儿破边了。

但不要紧,一个茶饼,总是要被撬开变成条索的,破了,可以省力。

从这边看,对比一下上面的图,就发觉这可怜的饼子受到的伤害是多么大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是2005年,大益尚未贴防伪标贴,是否正品,只能靠熟悉茶饼屁股的包法纹路来判断了。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甚至叠出了花来的“大益”,翻过来一看屁股,就露出了狐狸尾巴了。

打开包装来看。

从前,普洱茶有赠品:稻谷、麻袋线、头发……呵呵,被大家“爱称”为“普洱三宝”。这里也有。

看,这个转化得相当理想的北仓,表面油光发亮,条索清晰。

清晰的条索里,有一截子稻草秸梗,你不服不行吧?到2010之后,这样的情况就少了,2014出现了很多高端小品牌之后,这样的情况基本绝迹了。

翻过来看看肚脐?

这边也一样啊,嘿嘿,不但有稻草,稻谷都有!赠品丰富,简直跟中奖差不多了。

从饼子的正面和背面看,这个好像跟7542不一样吧?是不一样。7542有撒面,有包底,有芯料(点击博字饼,云南博闻科技接手勐海茶厂的纪念饼看);但7742的撒面和包底的用料,是没什么分别的。

对比过了没?咱们继续:

撬开了饼子,看到了芯料,还是藏在里面的比较这个,那个,嘿嘿……

这次撬饼是比较吃力的,因为听说是用357克饼的模子,压400克的饼,直径也不比357大多少,这个饼就压得比较结实,要咬牙切齿才能撬开的,更何况,北仓比广仓更结实一点。

7742对比结论

好了,说7742本身。

首先是包装外观:从外观看,北仓的比广仓的漂亮,起码包装纸更漂亮。本来我想将我自己家的拍来对比,但茶仓里乱得很,搬到腰痛都未必找到,我就省省吧,请各位看官原谅。

其次说饼的香气。北仓的香气张扬,饼子的烟味很轻;广仓的香气烟香浓郁。证明一件事:在湿度常年60%上下的广仓环境里,烟香味会转化得猛一些。

重点说汤色和滋味


这是第一泡的汤色(润茶的不算)。这里看出来,虽然我是润茶后沥干水,静置湿醒,经过了6分钟,但汤色并不是看着很“透红”的样子,怎么看都是黄的多。广仓,肯定比这个更加偏向红色一点。

这是第一泡倒进杯子里的汤色。是绿色里有黄色吧。

看看第一泡的叶底?

看起来比较舒服。条索紧结,匀称,齐整。

喝一口?凑近鼻子就闻到了比较张扬的香气,跟广仓非要深深吸一口气才闻到香气的感觉,是轻松多了。

烟香入水。跟广仓相比,入水程度没啥区别。区别就是香气返回鼻腔的时候,广仓的成团一些,北仓的清香多了。怪不得北方茶油说广仓的“重浊”呢。

汤的粘稠度,印象中应该是两年前喝的广仓,都比今天喝的北仓稍微粘稠些。

苦涩程度。苦,跟广仓的转化相差无几,应该是广仓的转得更快些,汤里的苦味不怎么辨别感觉不出来;北仓的入口有苦,下喉即化,爽。涩呢,广仓的化得快点,北仓的在回韵之后停留的时间长好多。

冲泡次数。在各项指标都不下降才算是高峰期的前提下,北仓的高峰期8泡,广仓的9泡(两年前),是不是跟压饼前混料不均匀有关?这个不得而知了。

甜水。不管南北,甜水的甜度是一样的。不过,总觉得北仓的要清爽一些,南方的浓甜一些。

看看高峰期最后一泡的图:

这是北仓7742第8泡的汤色。坚强的泡泡简直是大而密集,内质丰富嘛。

完全打开了的叶子。不过,广仓好像是第6泡就全打开了,毕竟湿度较高,活性转换得更好点。

总  结

1、只要是存放良好的广仓,其实,跟北仓比,应该是各有特色。不过,还是看各地茶友的着眼点和注重点在什么地方。我那个厨神学生说,各地菜系的形成,其实是跟各地气候有关,跟他们历史上保存食物的方式有关。那么,喝茶应该也在“厨神论”的范围内吧。

2、7742对比了北仓和广仓之后,我敢大胆下个结论:这个茶是个典型的乔木料的茶,没啥台地,或者干脆说是没有台地。

3、历史传承的痕迹。在我品饮大益改制后产品的系列印象中,用乔木料,用这个特色的拼配为主体,以下几个茶品相似度极高:501-7742,101-清华百年纪念饼,1401-金色乔木,还有个1901-蜜韵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