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有机普洱茶饮料

找到约60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云南普洱:茶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现代茶园

茶叶加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普洱”所呈现的内涵愈加丰富,从最初的一片茶叶,到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再是代表着一种绿色发展方式。

这样的变化,源于普洱市茶产业的砥砺奋进,推动普洱茶从“边销茶”发展到风靡全国的网红产品。从规模种植生态茶园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开始,普洱茶产业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从当年仅有的2万吨,增长到了2017年的13.9万吨,增长了近7倍。

产量倍增的同时,普洱茶的品牌、文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居首位,高达64亿多元。一生一熟、越陈越香,这样的普洱茶文化体验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普洱茶,从一片生态绿叶,到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在普洱,茶叶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普洱市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2013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围绕“普洱茶文化之源”发展定位,普洱市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大生态、大产业、大文化、大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成“衣食万户”大产业

俯瞰普洱大地,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独具特色的茶景、茶街、茶庄园,成为普洱自然底色、大地本色。

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普洱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茶园面积300多万亩,其中现代茶园16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去年全市茶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以上。”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负责人说,茶产业已经成长为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农民来自茶的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许多农民通过茶叶实现了脱贫致富。

普洱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目标,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普洱最有优势、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打造,坚持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形成百姓增收、企业增益、产业增效——全产业链持续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普洱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品质的绿色产业。

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普洱市最有希望、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普洱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不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力实施好有机茶园基地建设计划、标准化生产提升计划、品牌战略营销计划“三个计划”,为云南打造“千亿云茶”产业目标贡献普洱力量。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

普洱景迈山已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家家种茶,户户饮茶,人茶相依,伴茶而生。丛林深处少数民族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古朴典雅,与美丽的山水和千年万亩古茶林交相呼应。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这一人类共同的自然人文遗产,普洱市全力推动景迈山古茶林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市不仅有景迈山的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还拥有距今3500多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至今还存活着2700余年的千家寨野生型“茶树王”和野生茶树群落,还有邦崴千年过渡型茶树为代表的一批过渡型古茶树。完整的茶树进化景观,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普洱市把打造普洱茶品牌,作为主动服务“千亿云茶”战略的具体行动,以八大古茶山普洱茶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出台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等名茶名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标准,确保每一片古茶林都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茶原料来自哪里,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质量、标准、价格一目了然,完全可以放心消费。

从普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全市推出“名山名茶”品牌,普洱市坚持“高端精品”和“大众大量”两条腿走路,推行“联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模式,深入实施“古茶山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做优大基地、培育大主体、建设大数据、建成大仓储、擦亮大品牌、发展大产业,推动普洱资源禀赋变为物质财富,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本,“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不久前,第十三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普洱市举办,成立刚好10年的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会上发布了2018年普洱茶产业创新成果,普洱茶基因组、茶发酵微生物、茶功效、茶工艺设备、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研究令人对普洱茶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科学普洱”理念正推动普洱茶各类基础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位于普洱市的帝泊洱生物茶谷完美诠释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普洱茶的融合,公司研发制备了数控自动化罐组逆流提取生产线,最大程度地提取出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创新开发现代生物普洱茶、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把普洱茶从单一的农产品打造成一个全面升级换代的高科技产品。这得益于“科学普洱”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普洱茶的种植、采集和产业链全程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结束了普洱茶仅凭经验感官评判的传统历史。目前,仅公司在普洱茶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已受理和获批100多项专利。

在绿色生态新理念下,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各环节均取得突破。传统普洱茶烘干技术中,引入纯太阳能烘干系统和蒸汽系统,将清洁能源运用到普洱茶的生产加工环节中,不仅极大地节能减排,更加清洁卫生地保证了茶产品质量;出台《普洱市有机茶发展规划》,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已有30多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万亩的茶园实现有机化,100%的茶园将走上绿色安全生态之路。

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文化,是普洱人的依恋。普洱茶已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为普洱传承不息的靓丽名片。

(来源:云南日报 沈浩/文 李奕澄/图)

8月中国茶叶出口 超三成消费者每天消费多次茶叶 瓶装茶饮料销售下滑

  20200929茶界新闻一览!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标题或链接~

  1、2020年8月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简报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8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4万吨,同比减少20.44%(注:这是中国茶叶出口量2020年首次出现连续两月下降);出口额为1.76亿美元,同比减少11.29%;出口均价为6.19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增长11.51%。

  http://www.puercn.com/news/75293/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2020年中国31.9%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茶叶

  数据显示,从茶叶的消费频率来看,2020年中国31.9%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茶叶;20.8%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一次茶叶;18.3%的消费者反映一周消费多次茶叶。而从袋泡茶的消费频率来看,15%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袋泡茶;每天消费一次袋泡茶的消费者比例最大,占24.2%;20.3%的消费者反映一周消费多次袋泡茶。

  http://www.puercn.com/news/75045/

  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3、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9月26日,由云南农垦集团所属云南云垦茶业集团和普洱茶投资(集团)公司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共同出资组建的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在普洱市挂牌成立,标志着普洱市政府与集团公司在茶产业方面的战略合作正式落地。

  http://www.puercn.com/news/75215/

  来源:八角亭

  4、2020年促进楚茶国际市场开拓会在武汉召开

  9月25日,2020年促进楚茶国际市场开拓会在武汉召开,旨在探讨湖北省茶叶行业发展,加强湖北与国内外茶界的沟通,帮助湖北茶企及时掌握国际信息,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朋友知湖北茶,爱湖北茶,品湖北茶。

  http://www.puercn.com/news/7526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茶叶为主导 广东英德市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茶叶种植规模居广东全省县级行政区首位,被誉为“中国红茶之乡”的清远市英德市,茶园种植面积14.7万亩,主要分布于英红镇、横石塘镇、石牯塘镇等10余个乡镇。在千年种植的基础上,近年来英德市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着手规划创建总面积1879.8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智能化加工等措施,以及红茶产业强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清远市红茶优势产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的政策叠加,打开一片绿叶的产业化之路,并在产业升级发展中探索出了多种长效联农带农机制。今年,英德产业园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名单。

  http://www.puercn.com/news/75289/

  来源:三农号

  6、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2020阿里巴巴丰收购物节发布会”暨“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授牌仪式”,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经过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安化黑茶品牌价值评估高达639.9亿元。

  http://www.puercn.com/news/75227/

  来源:中国益阳门户网

  7、上半年,原叶茶有点难,瓶装茶饮料市场表现如何?

  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3家公司饮品业务整体下滑,茶饮料部分也不例外。

  从2019年上半年茶饮料部分营业收入来看,康师傅81.37亿元,统一31.87亿元,农夫山泉17.92亿元。从2020年上半年茶饮料部分营业收入来看,康师傅72.41亿元,统一29.00亿元,农夫山泉16.00亿元。对比来看,康师傅同比减少8.96亿元,减少比例为11.01%;统一同比减少2.87亿元,减少比例为9.01%;农夫山泉同比减少1.92亿元,减少比例为10.71%。

  http://www.puercn.com/news/75173/

  来源:茶界小学生

  8、天津茶博会11月12-15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由天津泰达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与广州益武茶博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天津梅江茶业及茶文化博览会(简称天津茶博会)将于11月12-15日,在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大会组委会为助力激发消费需求而采取的有效举措。本次天津茶博会活动将着力于激发消费需求,着眼于南北交流,着力于助推北方茶市,和京津冀茶文化交流,助力经济回暖。

  http://www.puercn.com/news/75208/

  来源:益武茶博会

整理丨茶小卓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普洱市茶产业 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普洱市人民政府文件

普政发〔2019〕62号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普洱市茶产业

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8〕63号)精神,为加快普洱市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到2022年,实现全市茶园全部绿色化,茶叶绿色加工达到一流水平,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的目标,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

认真贯彻落实《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制定出台《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办法》,规范古茶树资源科学保护及开发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古茶树资源普查,全面摸清全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库、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建立古茶树定期普查制度,实现全市古茶树保护动态管理。县(区)人民政府制定专门的保护办法,明确管护职责,实行名录管理和分类保护,对古茶树集中分布的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保护区,划定保护范围,并设立保护标志。对零星分布的古茶树,县(区)茶业管理机构或者林业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台账,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实行挂牌管理。对生长势等级为正常的古茶树实施一般性保护,对生长势等级为衰弱的古茶树实施重点保护,对生长势等级为濒危的古茶树实施特殊保护。严禁对古茶树进行移植、过度采摘,禁止砍伐茶园中生态树木,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独特性。严禁保护区内挖沙取土、破坏水源、开发建设、污染排放等行为,保护古茶园(山)自然生态环境。规范保护区生产生活、产业开发等活动,减少对古茶园(山)的人为破坏。对古茶树坚决做到不炒作、不过度采摘,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让古茶树修养生息。(牵头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市自然资源公安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相关县(区)人民政府)

二、茶园全部绿色化

改良低效茶园, 通过土壤改良、良种推广、完善设施等措施,提升茶园绿色生产能力。淘汰不合格茶园,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达不到绿色要求的茶园全部退出或改种其他作物。改进种植方式,全面推行科学配方施肥,严禁使用未在茶叶上取得登记的农药,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茶园绿色化生产。依照茶园的地形地貌特点,在茶园周围营造防护林和绿色保护屏障,茶园内配植遮荫树、套种优良树种,构建茶园绿色复合生态系统。加大绿色实用技术培训,使专业合作社及茶农基本掌握绿色生产技术。到2022 年,实现全市茶园全部绿色化。(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扶贫办、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持续扩大有机茶园规模

在绿色茶园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地环境、生产条件、经营主体意愿等因素,合理确定有机茶园建设区域,针对茶园立地条件存在问题,改良水、土等生产条件。鼓励扩大绿肥种植,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替代化学肥料使用。推进茶园进行有机转换认证,编制《普洱市绿色有机茶发展规划》,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引领全市有机茶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DB53/T614—2014),规范除草、灌溉、施肥、采摘、修剪等田间生产管理过程。指导茶园经营主体制定质量手册、编制岗位作业指导书、完备程序文件,规范企业质量控制流程。建立有机茶严格管理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到2022年,全市有机茶园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茶叶初制所全面规范化

制定《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规范茶叶初制所环境卫生、加工工艺、操作规程、采收管理、购销行为等,确保初制产品质量,推进茶叶初制所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把好鲜叶原料质量安全的准入关,鼓励茶叶初制所创新工艺, 建立自身工艺体系。鼓励茶叶初制所与专业合作社、茶农建立稳定供货关系。推进茶叶初制所制定产地初制产品标识,赋标销售,标明毛茶的鲜叶来源、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等,并对生产销售的初制产品负责,到2019年底,全市茶叶初制所达到规范标准。(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支持企业新建、扩建标准化精深加工生产线,引导企业对茶产品进行开发。规范茶产品标准化生产工艺,大力促进普洱茶、红茶、绿茶生产工艺创新和技术推广,鼓励多茶类产品开发及茶树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产品工艺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规范生产过程,提升普洱茶精制能力。加大精深加工设施、设备的改造提升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新工艺、新产品、新包装等标准化技术研究。加大快销品、“花果”茶、小包装等产品加工比重,扩大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 加强茶饮料、茶膏、速溶茶、茶籽油等产品研发, 加大茶保健品、茶食品、茶日化品等创新开发,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创新茶产品的设计、包装理念,使用绿色设计、绿色包装材料, 满足消费市场的绿色生活需要。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制定和完善《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以原产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优势,促进普洱茶原产地仓储。鼓励企业建设普洱茶标准仓,推进第三方建设普洱茶“公共仓”,加快普洱茶越陈越香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发布。通过仓储物流建设,建立以仓储系统为基础的具有数据支撑、评审评估、质押融资、拍卖交易、体验展示功能的综合性茶叶交易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茶研究院、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引导支持各地依据古茶树资源保护区、现代茶园分布所形成的特定地域、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综合要素,积极申报、创建地理标志产品。鼓励茶叶初加工企业根据收购鲜叶产地、独特生产工艺、产品特征等形成初制茶品牌。鼓励企业与茶叶初制所、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把控原料来源、严格产品质量、加大产品创新、扩大市场销售,打造企业品牌。支持各县(区)积极创建区域品牌,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品牌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管理和保护专属区域品牌。办好“中国普洱茶节”,办好《普洱》杂志,注重节庆、文化传播。鼓励支持茶企到国内外举办展会、推介会,开展普洱茶文化知识巡讲,加大媒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形成普洱品牌整体合力。整合宣传力量,加大普洱茶对内对外宣传力度,以普洱旅游、普洱绝版木刻、原生态歌舞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在国内外进行宣传推介,打响“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在全市范围内的交通干线、机场、酒店、社区等公共场所,融合茶元素,形成系统的、浓厚的茶文化宣传氛围。引导支持各县(区)、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巩固提升“普洱茶”公用品牌价值。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品牌体系。到2022年,全市创建茶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以上,重点打造区域品牌10个、企业品牌10个,做大做强普洱茶公用品牌,打造普洱茶文化之源。(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严格产品质量管控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符合普洱实际的产前、产中、产后标准体系。贯彻执行《云南省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和《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制定《绿色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有机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的编撰指导、申报列项、审批发布和实施工作。建立普洱市有机产品质量认证监管、风险监测机制,对辖区内的有机产品基地中可能使用农药、化肥进行风险监测,加大对有机认证企业和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开展有机认证机构招标,制定有机产品扶持办法,形成普洱市有机产品质量分析报告、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报告,提供政府进行产业指导。建立完善县(区)质量监管体系,开展风险检测评价,每年抽检1000个以上茶样,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覆盖。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加大标准的推广应用,提升茶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严格落实茶叶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室,配备专职检验员,对企业产品进行自检。加大产地、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实行产品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产品有检测、过程可追溯,提高消费者对普洱茶产品的信赖度。(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建设普洱茶产业“一心两库三平台”大数据。一心:普洱茶大数据中心,两库:普洱古茶资源数据库、普洱生态茶资源数据库,三平台:普洱茶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平台、普洱茶市场信息平台、茶旅融合服务平台。在名山普洱茶诚信联盟基础上,建立产地企业联盟,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建立产地企业联盟产品数据库,形成统一产地企业联盟标识,对产地企业联盟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普洱茶产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助推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市数字经济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加强重大科技攻关

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专业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引进高科技企业研发新产品并不断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开发新产品及功能性成分,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积极创造条件,培育认定一批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普洱茶专用型、抗病性、抗逆性新品种选育,健全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构建茶叶种质资源大数据中心,逐步打造普洱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加大普洱茶益生菌发酵机理深度研究,开展普洱茶功能性成分特种功效指向研究,增强普洱茶基础理论的支撑能力。开展普洱茶专业仓储技术体系等重大技术攻关。开展普洱茶绿色靶向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加大普洱茶加工工艺设备智能化应用研究。依托国家、省级茶产业技术体系及试验站,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科研院校和茶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加大普洱茶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应用。加大普洱茶加工工艺设备智能化应用研究。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九、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普洱茶中心建设,充分体现“展示、交易、仓储、体验、科研、旅游”6大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普洱茶博物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采取内引外联、资源整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加快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推动茶旅融合,延伸茶产业链。支持鼓励茶叶企业申报3A、4A级景区,开展工业旅游试点,重点打造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迈山古茶林景区、国家普洱茶小镇、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等茶主题景区。建设10个3A、4A级茶庄园,打造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旅及茶宿为支撑的茶村、茶寨、茶馆。认真挖掘茶山资源和普洱茶历史文化,推进生态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与普洱茶文化有机融合,加大普洱茶文化宣传,推出普洱茶文化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加快茶产业整合,实现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思茅区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为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促进茶产业与医药、物流、大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茶产业与涉茶行业深度融合。到2022年, 全市打造20 个美丽茶乡村、秀美茶园, 3条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茶产业综合产值50—100亿元重点县1个,20—50亿元重点县3个,5—20亿元重点县3个。(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支持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采取“领证后补”的方式,对面积500亩以上,获得国内外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绿色认证、有机认证的茶园,市级财政分别按照每亩50元、100元标准给予茶园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获得有机认证证书后连续3年续证的每个证书奖励10万元,连续5年续证的奖励20万元。(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支持茶叶绿色加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茶叶初所加工绿色化改造,推广柴改电、柴改汽、柴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对每年新建或改扩建达到《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并完成绿色能源改造的,给予每个初制厂不低于20万元的奖励。(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普洱茶产业开发创新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为茶叶绿色、有机生产设立收益保险。探索“政、银、保、担、企”有机协作模式,构建对普洱茶产业复合型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作用,加大对茶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发挥普洱茶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名山品牌建设、有机产品认证、仓储、交易等产业链环节。(牵头单位: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

(四)加强重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加大普洱茶产业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投入力度,重点向普洱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倾斜,优先列项予以支持。市财政每年给予安排标准制定、科技攻关、风险监测经费20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普洱茶研究院、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五)加大税收奖励力度。按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对诚信纳税的民营茶叶企业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普洱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

 2019年5月13日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

找到约5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