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饮茶的保存

找到约1,27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饮茶的起源

饮茶是现代人极其普遍的生活习惯,作为各国人民的饮品,说茶独占鳌头也不为过。人类饮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蒙昧的新石器时代,早于文字的形成,只能从传说中寻觅其痕迹。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皆饮焉。”可见唐朝人认真思考过饮茶的历史,陆羽写《茶经》时,就已上溯到神农与周公。说饮茶始于神农,根据的是《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然而《神农食经》是汉朝儒士托名神农的著作,书中记载的当是历代口耳相传的故事。神农作为“文化英雄”载入史册,是神话演化成历史的现象,并非实有其人;神农发现茶有药用,是古人在创造文字之后,把农作物的始源归诸神话人物的历史理解,就和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取火、后羿射日等一样。不过,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饮茶肇始于远古的中国,乃是不争的事实。

陆羽烹茶图 赵原

对人类饮茶的起源,在古代文献中,只能找到神农的神话,他亲尝百草时发现了茶。而历史资料明确显示,人工种植茶树并广泛饮用,在上古晚期,相当于战国秦汉时期。汉宣帝时期王褒写《僮约》,要求僮奴“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荼)”,以及扬雄在《方言》中所说“蜀西南人谓茶(荼)为蔎”,算是比较可靠的文字资料。晚到汉朝,当然不能算作人类饮茶起源的上限。研究上古的历史,二十世纪以来,有了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科技考古的研究方法严谨精密,技术先进,发现人类聚落的生活遗存,探知食衣住行的蛛丝马迹,都能运用科技实证的手段。通过对炭化作物的类别属性进行鉴定,可以确认其中是否隐藏着饮茶的痕迹。

在2004年至2011年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山茶属茶种植物的树根遗存,这将中国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由过去认为的距今约三千年前,上推到距今约六千年前。也就是说,余姚的田螺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

不过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山茶属茶种植物的树根遗存,只能证明存在人工种植茶树的现象;同期发现的陶壶,有可能作为茶饮之用,不能确定茶是否广泛流传为饮品。近年的考古发现则可证实,至少在战国秦汉时期,饮茶的习惯已经流传到华北,甚至远播到青藏高原一带。入选2014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在海拔约四千五百米的高原上,发现了茶叶的遗存,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这个考古发现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在阿里这样的高寒地区是不可能种植茶树的,所以茶叶必定从青藏高原的东部转运而来,其原产地很有可能是巴蜀一带。霍巍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发表《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的茶叶与茶具》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揭示了汉晋时代阿里地区的墓葬中,已经有茶和茶具的遗存。这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大体可以确定,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代甚至更早,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茶叶进入西藏。这些茶叶进入藏地的路线与途径,可能与后来唐蕃之间通过“茶马贸易”,将四川、云南、贵州等汉藏边地的茶叶输入藏地的传统路线不同,当是利用了早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进而南下阿里高原,与汉地的丝绸等奢侈品一道,行销至西藏西部地区。茶叶作为商贸产品,转贩到阿里,成为藏族先民的饮品,结合王褒所说“武阳买茶(荼)”,可知两千年前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其贩运的规模应是相当可观的。

品茶图 陈洪绶

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学家在汉景帝阳陵东侧的外藏坑中,发现了一些树叶状的东西。多年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质谱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叶子竟然是茶叶,而且是顶级品质的茶芽。汉景帝死于公元前141年,由此推断,外藏坑出土的茶叶距今至少两千一百五十多年了。这项研究成果于2016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下属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确证饮茶是西汉初年的生活习惯。近来山东大学的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一文(《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证实从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的原始瓷碗中的遗存,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这比阳陵外藏坑发现的茶叶实物又提前了至少三百年,从而证实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的推断,战国时期已经有广泛的饮茶习惯。

人类饮茶的起源虽然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在战国秦汉之前,茶树种植与茶流传、饮用的情况,仍如一团迷雾。我们比较确定的是,人工种植的茶树主要位于长江以南,也就是陆羽《茶经》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山茶属茶种植物的树根遗存,反映了时人怎样的饮茶状况,是否广泛流传,尚且未知。要再过三千年,即战国秦汉时期的北方出现茶,我们才能确定饮茶的风俗已经由南至北,普遍流传。既然地处西北的汉代墓葬中出现顶级茶芽,西藏阿里也有茶叶输入,可知出产茶叶的南方地区,饮茶一定更为普及。王褒在《僮约》里说的“武阳买茶(荼)”,明显透露出茶叶作为商贸产品的情况,是以四川为集散地的。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的推断,茶树的人工种植,进而使茶叶成为经济作物,应当始源于西南地区,以巴蜀为中心。至于秦汉到魏晋时期的饮茶方式,文献无征,大概还是比较原始的煮汤办法,一如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诗序》中所言:“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也有可能加盐或姜同煮,作为茶叶菜汤或药汤饮用。

汉代的茶叶种植区,从巴蜀逐渐拓展至荆楚一带,到三国时期,江南和浙江一带普遍种茶。饮茶的人随之明显增多,不再局限于少数统治阶层,变成江南士大夫的日常待客之物了。根据三国魏张揖《广雅》所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酲酒,令人不眠”。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生煮羹饮,在采茶后也制成茶饼,那些芽叶较老的要加入米膏黏合,以利保存。饮用时,先将茶饼炙烤成红色,再研成末放置在瓷器中,煮水浇覆烹煎,同时放入葱、姜、橘子之类来调味。可见饮茶的研末煎点方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流行开来,而加果加料的饮用法,显然考虑的是茶汤的味觉口感或养生药用;这与陆羽强调的纯粹茶汤不同,显示茶饮的“史前”阶段,并不提倡茶的本色,也不像陆羽那样,倡导茶能引发精神德行的特质。

我们必须认清,人类饮茶的历史与茶树最古的源头不是一回事,一则是人类生活因饮茶发生变化的文明进程,属于人类的历史;一则是古植物学的探源,属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历史,其起源、发展可以与人类生活及物质文明无关。有些人混淆了人类饮茶历史与古植物学历史,大肆宣传古茶树的起源地或在印度,或在缅甸,或在中国某地,好像发现了古茶树的遗存,就能证明人类饮茶的起源。这种越界与跳跃,不但显示出逻辑思维的混乱,还揭示了逻辑思维混乱背后的动机,或是为了宣扬某地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或是为了特定的商业利益,总之与人类饮茶的历史无关,反倒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人类饮茶起源的认知。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润元昌解惑茶铺:简易的茶仓没有让饮茶的快乐打折

  上期茶友们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存茶的,以及藏的好茶的变化过程,这些家庭存茶方式很适合正在喝茶或是即将开始喝茶的我们学习。因为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所以以下内容是按南北方来划分的。

  北方茶仓

  @庸人自扰

  西北地区,初步存茶。

  喝普洱茶不到两年,初步存茶,二三十左右的量,由于个人比较喜欢喝两三年左右的生茶,所以新茶居多,一些中期茶偶尔调剂一下。存的茶叶也比较杂,没有单一的追求某一品牌或者某一款。就是相对口碑价位比较适宜的茶入几饼,由于在西北地区,湿度不是太大,存的也比较简单,单饼密封袋保存,放在纸箱,想喝哪个拆一点喝段时间就试试别的。入门阶段,自己存茶期间茶叶没有明显转化过程及了解,中期茶都是茶商那边买的。但对存茶充满期待,慢慢学习,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存出好茶,也算是一种学习的结晶。

  @海蓝宝

  山东,2017年开始喝普洱。

  我,土生土长山东人,这边气候比较干燥比较适合存茶。从2017年开始喝普洱,从此爱上普洱。因为喜欢,所以会不时的买个一提两提的放起来,谈不上存茶。我家茶,我一般把整提的茶归成小件,用纸箱封好就放客厅,离墙离地保存。整提拿茶时我一般都会多买一饼用锡纸袋装好和整提一起存,那天想喝时先拆出这单饼试口感。喜欢岁月融进茶汤味道,觉得香气在时间中变化感觉特别明显,新茶时香气高扬,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汤会变得厚而质感丰富,香气内收,含一口茶汤在嘴里会让人感觉特别的舒服,令人回味。我家的茶,生普熟普都有一点,再就是小青柑。喝了很多家的茶,数润家的熟普和小青柑最好喝。希望以后能喝到更多润家的好茶。

  南方茶仓

  @菩提浮叶

  云南。

  我所在的地方年均温度比较均衡,湿度较干,基本年均湿度在60%,沱沱的干仓。这样的存茶环境主要是注意偶发性的潮湿天气,做好茶叶的防潮防异味,一般我的存茶是集邮的饼茶直接铝箔牛皮袋封存,铝箔牛皮袋的好处一是防潮二是防异味三是避光,整提的直接原笋壳包装存放,更多是干净的五层或七层瓦楞纸箱密封存放。存茶都是生熟分开,尽量按年份相近的一起分类存放。茶柜子都是集邮的饼茶,一柜熟茶一柜生茶,按照年份放隔间里。用一个原始的温湿度计把控一下,铝箔牛皮袋的茶一年差不多会开袋翻一下,闻香气,看棉纸,做一个检查。

  一柜熟茶一柜生茶

  @释然

  从12年开始学茶,每年固定的是一个小存茶冰箱的绿茶,其他的,就是普洱,藏茶,白茶和红茶。从15年开始每年就基本入的润元昌的生茶和熟茶。感受茶的时间变化,是最充满期待的过程。以白毫银针为例,当年新茶,毫香鲜爽,存放至第二年,那个时候是白茶变化比较大的时候,不如新茶鲜爽,又没有时光老茶的淡然,会带有些微的酸感,第三年开始,时间的味道开始凸显,药香,陈香开始慢慢的出来,一年一年,让人感受到时间所带给它的巨大变化。

  @Edward

  广东,喝茶一年多。

  喝茶一年多,平常买茶都会理智的先尝后买,基本我是买大厂茶比较多,其中比较喜欢润元昌的熟茶,醇厚而余韵足,天天喝一泡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普洱茶暂时只买了放在顶楼的五层小架子这么一点(跟茶仓差太远啦)。我一般生茶跟熟茶会分开用纸箱存放,拆开的茶我会用铝箔纸袋密封存放(坐标广东没办法,不这样处理可能春夏季一两个月就存坏了),在纸袋上面用便条标记着茶品的名称,有意思的茶我会隔一段时间再喝一次,看着他们慢慢的褪去青涩味,汤色变深,味道变得醇厚,感受转化的效果和方向也是比较有趣的事情。随着我买茶比喝茶勤快,这个架子慢慢的放不下了更多的茶叶了,在它们扩充底盘前拍个照,希望以后能买到更多更好的茶,特别是润元昌的好茶!

  @静谧

  我是湖北的平民,喝茶是日常的一部分。湖北总体来说四季分明,但春夏之交会有一段黄梅天———梅子黄时。黄梅天的特征是绵绵雨季,空气潮湿。潮湿大概是茶叶存放最需要避免因素,而普通的平民没有太多条件的讲究,所以行之有效的简单的方法是,各种茶叶分开,就普洱来说,生熟分开。干净的自封袋分别装好,再存入厚厚的纸箱,避免了光照。纸箱安置在没有异味的角落或是干净的房间,离地不靠墙。好的天气,偶尔打开纸箱通通风。通风的时候满屋子会充满幽幽茶香,安静,喜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一位君王。

  @茶虫Yikuan

  茶仓库……这么高级……不好意思,我不配。藏茶较少,只有少量白茶与普洱,而且多数会在三年左右或喝或送。以普洱为例,外形上的变化不大明显,最多是干茶颜色略有转红褐;香气变化较大,大多馥郁清香会转化成其他较为沉稳平和的香气。滋味的变化应该是最明显,褪去青味与苦涩,口感的丰富度与醇厚留甘都会有所提升。当然啦,在变脸快过翻书的南方,偶尔也逃不掉藏坏了的结果回南天与台风天的意外,真的是太费茶了。

  没有明显坐标

  @/记忆里~*都是你

  其实我有百十斤普洱了,对于爱茶人来说就是一点点,主要是没地方。茶仓哈哈我要是有地方我会买好多茶。最多的茶我想应该是普洱生茶吧!感受时间和微生物的作用,体验茶的变化之美。当然也有少量的熟茶和老陈皮,其次就是藏砖黑砖之类吧。适当的有一些福鼎白茶散茶。绿茶就不存了现喝现买吧。现在正在努力弄仓库,把家里柜子厨子里的茶弄出来,每年通风透气是个头疼的问题。

  @百合樱

  用粗笔写好品名和日期,快递纸盒封好,大衣橱顶,输书橱顶叠放得七七八八,简易的茶仓没有让饮茶的快乐打折。

  @特雾迷城

  楼上说得对,茶仓这么高级的我不配也不会,我主要是放一整件的生熟普,一般放在木做的架子上,一个架放十来件呢,还别说,没放坏过,主要是有纸箱包装,没拆开,密封好,再加上通风,一般不会坏,我己经放了几年,幸好没事。

  @A.花都卖瓷砖的,索弗娜陶瓷张国杰

  厚纸箱加铝箔牛皮纸袋,往阴凉通风高处一放,记得生熟分开普洱茶约放约甜,一般都是一提或者同时有好几个同批次的不同年份开喝味道都不同,开一半留一半。

  感谢茶友们的分享,简易的茶仓相对来说可操作性高一些,希望对想存茶的茶友有帮助。

“隔夜茶”不能喝是正确的饮茶观念 但是会致癌真的毫无根据

许多朋友都喜欢喝茶,不管是自己泡还是买现成的,不过,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不要喝隔夜茶的说法,甚至有隔夜茶喝多恐会致癌的传言。

在冰箱不普及的年代,大家会将一大壶热水煮开后加入茶叶冲泡,茶叶会持续泡在水里很长一段时间,供当日饮用,如当日未饮用完,甚至会放置隔夜,此类方式泡的茶放置至隔夜就是坊间说的「隔夜茶」。

相关阅读:茶叶是否可以一直泡在水里?这三个原因不建议你这样做

Q:茶叶浸泡过久,真的会释放对⼈体有害的物质?

A:并无研究证实会致癌,但久泡会释出⼤量物质,宜「即泡即喝」。

茶叶在浸泡的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茶单宁酸、茶碱、咖啡因等物质,所以若是浸泡的时间太长,茶汤中的茶单宁酸、茶碱浓度较⾼,导致茶汤喝起来⼝感会比刚泡好的茶还要苦涩,也容易导致⼼律不整的副作⽤;若是体质较敏感的⼈可能会产⽣胃痛、⼼悸的症状。且在常温下的茶也容易滋生细菌,使得茶汤酸败变味而引起腹泻。

但是请⼤家放⼼,⽬前并无研究证实饮⽤隔夜茶会致癌,但仍需要注意茶的保存环境,我们建议泡茶饮⽤还是「即泡即喝」较好,既能品尝茶汤的新鲜风味,也能吸收完整的营养。

相关阅读:茶叶浑身是宝!泡过的茶叶别着急丢,还有这么些个妙用呢~

Q:隔夜茶⼀定要丢掉吗?

A:久泡滋⽣微⽣物,如有酸臭、浑浊物,应马上丢弃。

茶汤中因为含有氨基酸、醣类和蛋⽩质,冲泡后若放太久,也可能会滋⽣微⽣物影响味道。
如果发现茶汤已经有酸酸臭臭的味道,或是看起来浑浊、有不明悬浮物的时候,就可能是茶汤已经被污染,这时候就应该马上丢弃。为了避免这个状况,其实只要取出茶叶(或茶包),使⽤密封容器、冷藏保存,就不会萃取出过多的物质来对⾝体造成影响。若是使⽤热⽔冲泡的现泡茶,则建议马上喝完,这样不仅能品尝最佳风味,还能完整摄取其中的营养价值喔!


找到约1,25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