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雅事

找到约38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吃茶是件雅事

很多人身心疲惫,却总是忙碌不停。有些人恬淡处世,却活得达观自在。春茶上市,正是品茶好时节。饮茶,仿佛是“神游天地外”的一次精神升华。

古代人善饮茶懂饮茶,因为懂得时间是应该如流水般缓慢流过的。平和、安静,方能出好茶好水。散文《喝茶》曾写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文人墨客明了品茶在于品心境,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在和逍遥,只要掌握好尺度,其实是无比惬意的美好。喝茶正是寻觅闲适极好的方式,让人更容易懂得平淡和从容的好处。

我总觉得,现代人生活五味俱陈,唯独少了闲适的心境。有时会莫名伤感,因为忙碌,无暇体验清冽的泉水,焦躁的生活搅乱了心绪。

仰慕中国的茶道,因为要在闲静状态饮茶,方能品出真味,感受到那一丝一缕淡淡的茶韵。茶道,就是让人静下心来,不怨天尤人,更清醒地审视本体和现状的一种文化。饮茶让人清醒,让人明白饮茶更重要是品味感知它的气韵,它的性味,它的精神。

深谙茶道的陆羽觉得茶因宁静而让人忘却烦恼。茶的性味平和、淡泊,符合文人的审美,才会在古代人心目中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爱喝茶的人,日久天长,往往性格平和,有一种从容的气度。我想,许多古人可能把品茶上升到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这是件多么自在欢欣的雅事啊!

国人好茶道,并且曾经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寻其根源,绕不开一个“悟”字。茶道最重要的不是拘泥于细节,这门美好又含蓄的手艺之所以能够被传承下来,也许正是因为品茶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茶文化的潜移默化,让普通民众更加和顺友好。

茶的滋味淡泊而丰富,正若人生的滋味平凡而滋润。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悟到了人生如茶,才能懂得自在的真谛。用自如的眼光看待人生,才是真正会品人生这杯茶吧!人生,如同泉水的纯粹加上茶叶的奉献,生出一壶清冽的好茶。细品,让光阴慢下来。

(摘自2019年4月8日《新民晚报》18版“夜光杯”栏;作者:隽秀)

人间雅事话品茗

品茗,无疑是一种雅事,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同二三朋友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与茶有关的故事总是很雅。比如《金瓶梅》中有一个情节:一次,西门庆迷上了佳人桂姐,应伯爵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在给西门庆上茶时念了一首夸茶的《朝天子》:“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渣,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经常呷。醉了时想她,醒来时爱她。原来一篓儿千金价。”显然,这是在以茶之香醇比喻人之秀美,这哪里是在夸茶,分明是在夸人!《金瓶梅》是写情爱的古典名著,可这首借茶写人的《朝天子》就挺雅!

清代无名氏笔记《乐水清话》记载这样一件事:一个讲究饮茶的主人正在庭院邀众友人饮茶,突然来了一个讨茶喝的乞丐,那乞丐虽衣衫破碎却举止不俗,主人便给他倒了一盏,问道:“你也喜欢饮茶?”乞丐点头,饮毕从容回答:“茶叶尚可,水也不差,可惜火候不好。”主人闻言不悦,问道:“我是用三年陈的樟树炭烧的水,难道不佳?”乞丐道:“实不相瞒,我家原也富有,万贯家财是被我喝茶喝光了的,想当年我烧茶用的是橄榄果核,烧时只有蓝焰,绝无火气,先生不妨一试。”主人闻言大惊。瞧,悬了!万贯家财居然被喝得精光,喝成了乞丐却仍然刻骨铭心地记得茶,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茶,如此乞丐,岂有不雅?

与茶有关的故事雅,饮茶用的茶具也大多雅得很,即便是粗瓷大碗,也从来不说“粗陋”而是名之曰为“古朴”。且看《儿女英雄传》中的一段描写:安学海初见邓九公时,褚一官曾用漆木盘端上三碗茶,老头儿一见就不高兴,说:“你瞧瞧,怎么使这家伙给二叔倒茶?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个御制诗盖碗儿,说那上头是当今佛爷作的诗,还有苏州总运二府送的那个什么蔓生壶,和咱们的那个雨前春茶,你都拿出它们来……”听此言足以说明,好茶如无好茶具,便会令人扫兴。这些茶具一般人可能不曾见过,想必高贵无比。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已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诗。茶诗之雅自不待言,单说与饮茶和茶楼有关的对联,也可谓雅趣非凡,比如:“茶亦醉人无须酒,书能香我何必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支红”、“铜壶能煮二泉三江五湖四海水,茗香可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来品茗,因公苦因私苦苦里有乐何不喝茶”,等等。

最妙的还是一个与茶有关的对联故事。据说旧时广州有个茶楼名叫“陶陶居”,老板乃世代书香之后。一日,他雅兴大发,以楼名“陶陶”二字公开征联,果然有好饮茶的雅者撰出了好联,联曰:“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细品此联,果然妙趣迭出:联中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巧妙地把茶楼的沏茶技艺、经营特色和高尚道德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实属雅中极至!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海涛(重庆永川),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夏日消暑“十大雅事”,普洱茶算不算?

时值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光!“伏”指阴气受阳气所迫而伏藏地下,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目前,全国多地开启“高温蒸煮”模式,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啊。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2022/SUMMER



夏日消暑

早有文人墨客总结出“十大雅事”:

倚窗闻蝉,竹林吟风

芭蕉喜雨,泛舟赏荷

品茗弄月,朝暮看云

闲坐庭院,散步江边

尝瓜听古,流萤入梦

这十大雅事,有风、有云、有荷、有月、有茶、有梦,惬意悠然,清凉自生,好不快哉!



大才子金圣叹是个怪才,笔下大雅亦大俗,且看他三十三种令人“不亦快哉”的畅快事。

其一:“夏七月,赤日停天,亦无风亦无云……忽然大黑车轴疾澍澎湃之声,如数百万金鼓,檐溜浩于瀑布,身汗顿收,地燥如扫,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亦快哉!”赤日当空,汗流浃背,突然疾风骤雨,雨大如瀑布,便精神振奋,胃口大开,实在畅快!

其七:“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这像不像刚辅导完暑假作业的你?!

其十七:“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切西瓜,不,我是大快朵颐吃西瓜,那才叫真的爽!

空调冷饮冰西瓜,啤酒烧烤小龙虾

一半烈焰,一半冰霜

想必正是当下很多人的消暑法



但其实,如此消暑弊端颇多,容易寒邪入侵,造成肠胃虚弱不适。三伏天消暑,更宜热饮热食,一壶温润的普洱茶,品茗清梦,既是雅事,亦为养生,正如周作人所言:“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1.生津止渴

夏季炎热,排汗增多,多喝普洱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生津解渴,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恢复润养状态。

2.消脂解腻

夏天人们普遍食欲不振,且多食寒凉,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可暖胃养胃,消脂解腻,提振食欲,呵护美丽心情。

3.清热驱寒

空调吹太多,如若寒气入侵、手脚发冷,喝上热腾腾的普洱茶,瞬间驱除寒气。热茶促进排汗又利尿,清热祛湿,感觉更舒畅。

4.提神醒脑

夏日高温,人体消耗大,心火旺盛,容易烦躁、疲倦乏力。普洱茶兴奋神经中枢,提神醒脑,驱赶浑浑噩噩的状态。


找到约36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