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广东芳村普洱茶价格

找到约13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茶圈揭秘丨广州芳村普洱茶炒作史全起底。

30年前一个茶商以10块一饼的价格,购入了一批88青饼,直到05年还无人问津,而现在已经涨到了12万一饼,泡成茶一口就要好几千!

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普洱茶,现在要7200万一件,折算成一斤就是100多万,我们这些普通人奋斗一生才能企及。

这场可怕的豪赌,在芳村已经不分昼夜地狂欢了十几年,每天都有人日赚斗金,但更多人倾家荡产!

从曾经的一片荒村,到现在年成交额几十亿的“茶叶华尔街”,芳村到底是怎么办到的?今天就来揭秘赌徒们的失乐园——芳村!

一朝发迹的芳村

1956年,正值三大改造的攻坚阶段。国家轻工业部整合了一些民营香料厂资源,在广东芳村附近兴建了一座国营香料厂,而芳村本地人,则主要负责栽培茉莉花,以供应香料生产。

但当时全国只有两家香料厂,导致芳村生产的茉莉花,产量严重过剩,这时有村民灵机一动,将这些茉莉花晒干后与绿茶掺在一起,打造了“芳村牌”茉莉花茶。

当时的茶叶可是稀罕物件,而芳村的茉莉花茶既有茉莉的花香,又有茶叶的清甜,很快就在全国各地一炮走红,芳村也由此名声大振。

在那时国内的茶叶市场还比较混乱,而芳村不仅通过茉莉花茶发家,还借此掌握了茶叶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到了80年代,芳村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茶叶集散基地。  

一手酿成普洱之殇

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台商到广东等地投资建厂,并为当地带去了普洱茶,由此,芳村进入了普洱茶金融时代。

1999年,随着台湾普洱茶市场崩盘,港台商人将黑手伸向了芳村,大量普洱老茶由台湾流入了当地,一场炒作大戏即将在芳村粉墨登场。

2003年,港台商人到云南茶市,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

2004年,港台资本投资了云南各大普洱茶厂,以防止其搅局。

2005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中,100多匹满载普洱茶的老马,在北京街头招摇过市,各类普洱茶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普洱茶市场进入疯狂炒作模式,而当时的芳村,正是这场金融旋涡的中心。

2007年初,云南茶叶原料价格达到顶峰。早上背一箩筐茶叶出门,下午换一辆摩托回家,就是云南茶农们的真实写照。

厂家不顾成本地收购茶叶,营造普洱茶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

炒家们买进卖出以拉升价格,制造着普洱茶市场的虚假繁荣;

普通人把毕生积蓄压在普洱茶上,仿佛以后一生都荣华富贵。

2007年,庄家把茶价抬高的同时悄然抛货,大茶商也跟着抛货,而得不到信息的普通人,还在为抢到了抛出的普洱茶而沾沾自喜。

2007年6月,芳村大量放货冲击市场,普洱生饼一夜暴跌,大批茶商关门跑路。千万级市场就此崩盘,百万人血本无归。

无尽的炒作轮回

2009年,舔舐好伤口的芳村再次兴风作浪,推出了名山和古树茶的概念,很多普洱茶新品牌,在芳村茶商的运作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2013年,经过4年的炒作运转,名山茶和古树进入爆炒期,几万元一饼的新茶层出不穷,大量新茶一出厂就被芳村不计成本地拿下,数百家厂家集中供货,都填不饱芳村茶商的胃口。

物极必反,2014年,古树茶概念认可度暴跌,芳村很多两度暴富的投机者,再次被打回原形,芳村再次进入了低谷期。

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前两次普洱炒作期,05年的普洱热,让全国人民都熟知了普洱茶这个概念,13年的古树热,也让云南本地的茶农脱贫致富。

但从16年开始的期货普洱茶,陆离只看到一群疯狂的赌徒。

2016年4月,芳村的顶级炒家,再次盯上了普洱茶,这次不抄原料,也不抄古树,而是更为暴利的线上直销。

2017年初,芳村茶市一套生普熟普,年前售价2万,年后已经暴涨到30万。

普洱厂家从公开发售日期,到市场实际到货大概要20天,而利用这段时间买进卖出的炒家们,要么一夜暴富,要么血本无归。

直到去年,芳村茶市的狂欢还在继续,19年大益在天猫旗舰店,限量发布新茶“沧海”系列,发布的第一分钟,5000提“沧海”就被抢购一空。

这时芳村的表演才刚刚开始,线下各大市场、茶友微信群和闲鱼等平台,流出大量高价收购“沧海”的虚假信息,6199元被一路哄抬至40000元。

更匪夷所思的是,连一个印有沧海包装的空箱子,就能卖小半万。没有茶叶,上游炒家就用这个空箱子,去忽悠下游想上车的炒家们,跟着自己玩把大的。

别笑这些人太傻,自古只见新人笑,何时听闻旧人哭。“茶”这个字,草、人、木,全靠一个人字支撑,茶叶卖出去了就是钱,没卖出去就是一堆草。

有人喝普洱茶,找到了一生的精神寄托;有人炒普洱茶,心性已经被人生的大起大落所摧毁。错不在普洱茶,而在于贪婪的人心!

资本永不眠,只要人的贪婪还找不到底线,只要还有人还愿意将身价性命,都压在一件小小的普洱茶上,那芳村的炒作大戏还会继续轮回!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仓储的六大门派

从清末的号级茶时代算起,普洱茶行业已经历经了近百年的沧海桑田,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各地的普洱茶行业百花齐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比如香港的放仓、芳村的炒作,和云南的新茶资源等等,如果按照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分类的话,国内目前的派系主要能分为以下几类。

武林正统-云南新茶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这一门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就是以昆明为首的云南茶厂和茶商,说来可笑,云南新茶派坐拥普洱茶源头,本应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但可惜主要产出的都是新茶,老茶的存量很少。

按理说没有老茶资源就算了,专心发展新茶就好,但云南对新茶有很强的执念,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一些茶友就是这种说法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认为昆明仓里陈化出普洱茶,才是最好喝的。

这就要说到云南的气候特征了,昆明气候多变,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都有分布,垂直差异和地域差异性明显。

而昆明年均气温14.5℃,素有春城的美称,全年多晴天,昼夜温差也比较大,湿度条件比北京等北方地区好,但又比东莞等南方地区稍差。因此昆明仓的普洱茶转化速度要慢一些。

昆明气候相对干燥,空气湿度低,各种条件还是很适合普洱茶的转化发酵的,与东莞仓的多管齐下不同,昆明仓陈化时主要是以酶促反应为主,相对纯粹一些。

只看汤色转化这一项,昆明仓陈放三年,和东莞仓陈放一年大致相当,但慢工出细活,昆明仓出来的普洱茶,香气和滋味的表现,要比东莞仓略胜一筹。

总之,虽然由于地域原因,昆明仓和东莞仓的茶质稍有差异,但只要是正规干仓陈放出的茶,都是可以放心品饮的,完全没必要争出个你死我活。

武林盟主-东莞收藏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东莞是普洱茶干仓的先驱,素有藏茶之都的称号。以东莞为首的珠三角城市群里,有着为数众多的普洱藏家,他们组成了民间藏茶的中流砥柱。

这些藏家多为民营企业家,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有着自己的固定资产,因此存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投资,甚至只是一个爱好。

正因为这个特点,东莞收藏派不参与炒作,不过度囤积,可以说是普洱茶行业的中坚力量,不过虽然藏量很大,但由于民间销售渠道和仓储体系不完善,目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某家庭仓,价值在千万左右

只看民间力量,东莞远远不如其他几个门派,但东莞的大型普洱茶仓,在专业性和藏茶量方面绝对是国内龙头,像天得茶业、双陈普洱、昌兴存茶等都是业内巨头。

到了专业仓储陈放这个层次,没有海量的资金支持,简直寸步难行。想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先从新茶做起,积累茶品的陈年阶段就需要十年之久,再加上不断循环的入仓和出仓。

如果东莞整个陈化行业,每年需要投入一百个亿资金来维持运转的话,那至今已经有千亿级的体量,再加上部分收进来前就在陈化的老茶,东莞的陈化产业市值高达几千亿元!

某大型茶仓

退隐江湖-香港放仓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门派”,门内的代表人物是香港的老茶商,大陆最早的普洱热,就出自这些人之手。

由于抓住了早期的时代福利,香港老茶商买入时普洱茶价格极其低廉,而且品质普遍还不错。

因此普洱茶在他们眼里,就是一项轻资产的长线投资,绝不轻易出手。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帮老茶商纵横普洱茶界几十年,经验无比丰富,各种暴涨狂跌都司空见惯,不会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

像06年疯狂的普洱茶市场,这些人觉得违背了市场规律,几乎都没有参与,事实证明果然是对的,从疯狂过后的市场崩盘,再到现在普洱老茶的水涨船高,他们一直在冷眼旁观。

此外,港仓在业内的名声可谓是毁誉参半,说它名声好吧,港仓中的确有一部分是危害极大,人人喊打的湿仓茶。

说他名声差吧,港仓可是普洱熟茶的起源,现在东莞的专业仓储,就是当年港仓的前身,其他几个门派见了他,都要称一声前辈。

总之,香港放仓派的名声与地位,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对于他为早期仓储探索的功劳,我们需要大力赞扬;

对于从他这里流出的湿仓普洱茶,我们也要坚决抵制。

急功近利-芳村炒作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如果是香港放仓派是放长线钓大鱼,处于半隐退状态,那广州芳村的茶商们就是另外一个极端,05年普洱热潮,07年普洱之殇,以及现在大大小小的普洱茶交易,背后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芳村茶商是“击鼓传花”的专家,他们坐拥海量的销售渠道和茶类资讯,非常热衷于短线的投机,擅长买进卖出,能在短时间内把茶炒到高价后再频繁换手,以此牟利。

轻消耗和重炒作,是芳村茶商最鲜明的特点,他们非常依赖茶叶集散市场的货源,触碰不到普洱茶行业上游的产地。

一旦上游某个环节出错,资金链就会断裂,导致血本不归,像07年普洱之殇中,就属他们赚得最多,也属他们赔得最惨。

清北书院-北京理论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如今普洱茶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绝对离不开以几大高校为主的北京理论派支持,很多普洱茶的专业论文和前沿技术,都离不开北京的身影。

回首看近些年普洱界的各种大事件:05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终点就是北京,07年普洱茶之殇后,北京参与了普洱界秩序的重新规划。

17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普洱茶黄曲霉菌超标”事件,北京的国家级高校和专业实验室,也用检测结果,为澄清谣言贡献了一份力量。

但北京理论派距云南的新茶,和广东的老茶都很远,因此相对来说,没有其他门派那么深的实践功力,对行业新鲜信息的把握比较落后,对茶性水路等品鉴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弱。

世外桃源-海外回流派

业内地位:

普洱存量:

近些年来随着普洱茶界的兴起,除了中原这些门派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就是地处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仓储的海外回流派。

其中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市场势头正盛,已经是除了国内之外的第二大消费市场了,

不过比较特殊的一点是,马来西亚的普洱茶都来自于国内,而陈化在当地。

大马仓的转化环境,真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马来西亚地处赤道低压带,虽然是热带雨林气候,但空气对流非常旺盛,昼夜温差较大。

将这些地理名词套用在普洱茶仓储上,那就是温湿度都非常适合陈化,而且最妙的是,得益于旺盛的空气对流,通风条件也特别好,可以说大马仓的陈化条件兼具了昆明仓和东莞仓的优点,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本应由当地人来发扬光大,唯独云南的普洱茶文化,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可以说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既然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那就应该利用好普洱茶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不管是那个门派,都应该放下无谓的偏见和敌意,共同拥抱普洱茶的美好未来!

广州芳村:是茶叶市场龙头,也是期货茶失乐园

30年前一个茶商以10块一饼的价格,购入了一批88青饼,直到05年还无人问津,而现在已经涨到了12万一饼,泡成茶一口就要好几千。

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普洱茶,现在要7200万一件,折算成一斤就是100多万,我们这些普通人奋斗一生才能企及。

这场可怕的豪赌,在芳村已经不分昼夜地狂欢了十几年,每天都有人日赚斗金,但更多人倾家荡产。

从一片荒村,到年成交额几十亿的“茶叶华尔街”,再到仓颉号的金融炒作失乐园,芳村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又经历了什么?

一朝发迹的芳村

1956年,正值三大改造的攻坚阶段。国家轻工业部整合了一些香料厂,在广东芳村附近兴建一座国营香料厂,而芳村本地人,则主要负责栽培茉莉花,以供应香料生产。

但当时全国只有两家香料厂,芳村生产的茉莉花原料严重过剩,这时有村民灵机一动,将这些茉莉花晒干后与绿茶掺在一起,打造了“芳村牌”茉莉花茶。

当时的茶叶可是稀罕物件,而芳村的茉莉花茶既有茉莉的花香,又有茶叶的清甜,很快就在全国各地一炮走红,芳村也由此名声大振。

在那时国内的茶叶市场还比较混乱,而芳村不仅通过茉莉花茶发家,还借此掌握了茶叶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到了80年代,芳村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茶叶集散基地。

一手酿成普洱之殇

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台商到广东等地投资建厂,并为当地带去了普洱茶,由此,芳村进入了普洱茶金融时代。

1999年,随着台湾普洱茶市场崩盘,港台商人将黑手伸向了芳村,大量普洱老茶由台湾流入了当地,一场炒作大戏即将在芳村粉墨登场。

2003年,港台商人到云南茶市,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市面上的普洱茶;

2004年,港台资本投资了云南各大普洱茶厂,以防止其搅局。

2005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中,100多匹满载普洱茶的老马,在北京街头招摇过市,各类普洱茶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普洱茶市场进入疯狂炒作模式。

而当时的芳村,正是这场金融旋涡的中心。

2007年初,云南茶叶原料价格达到顶峰。早上背一箩筐茶叶出门,下午换一辆摩托回家,就是云南茶农们的真实写照。

厂家不顾成本地收购茶叶,营造普洱茶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

炒家们买进卖出以拉升价格,制造着普洱茶市场的虚假繁荣;

普通人把毕生积蓄压在普洱茶上,仿佛以后一生都荣华富贵。

2007年,庄家把茶价抬高的同时悄然抛货,大茶商也跟着抛货,而得不到信息的普通人,还在为抢到了抛出的普洱茶而沾沾自喜。

2007年6月,芳村大量放货冲击市场,普洱生饼一夜暴跌,大批茶商关门跑路。千万级市场就此崩盘,百万人血本无归。

知识延伸:07年普洱茶崩盘:至今未愈的可怖伤口


无尽的炒作轮回

2009年,舔舐好伤口的芳村再次兴风作浪,助力业界推出名山和古树茶的概念,很多普洱茶新品牌,在芳村茶商的运作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2013年,经过4年的炒作运转,名山茶和古树进入爆炒期,几万元一饼的新茶层出不穷。

大量新茶一出厂就被芳村不计成本地拿下,数百家厂家集中供货,都填不饱芳村茶商的胃口。

物极必反,2014年,古树茶概念认可度暴跌,芳村很多两度暴富的投机者,再次被打回原形,芳村再次进入了低谷期。

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前两次普洱炒作期,05年的普洱热,让全国人民都熟知了普洱茶这个概念,13年的古树热,也让云南本地的茶农脱贫致富。

但从16年开始的期货金融茶,陆离只看到一群疯狂的赌徒。

知识延伸:国家文件为新茶炒作定性:金融茶即将崩破的恶兆

2016年4月,芳村炒家再次盯上了普洱茶,这次不抄原料,也不抄古树,而是更为暴利的线上直销。

2017年初,芳村茶市的一套热门大益茶,年前售价2万,年后已经暴涨到30万。

普洱厂家从公开发售日期,到市场实际到货大概要20天,而利用这段时间买进卖出的炒家们,要么一夜暴富,要么血本无归。

直到去年,芳村茶市的狂欢还在继续,19年大益在天猫旗舰店,限量发布新茶“沧海”系列,发布的第一分钟,5000提“沧海”就被抢购一空。

这时芳村的表演才刚刚开始,线下各大市场、茶友微信群和闲鱼等平台,流出大量高价收购“沧海”的虚假信息,6199元被一路哄抬至40000元。

更匪夷所思的是,连一个印有沧海包装的空箱子,就能卖小半万。没有茶叶,上游炒家就用这个空箱子,去忽悠下游想上车的炒家们,跟着自己玩把大的。

别笑这些人太傻,自古只见新人笑,何时听闻旧人哭。“茶”这个字,草、人、木,全靠一个人字支撑,这种金融茶卖出去了就是钱,没卖出去就是一堆草。

有人喝普洱茶,找到了一生的精神寄托;有人炒普洱茶,心性已经被人生的大起大落所摧毁。错不在普洱茶,而在于贪婪的人心。

资本永不眠,只要人的贪婪还找不到底线,只要还有人还愿意将身价性命,都压在一件小小的普洱茶上,那芳村的炒作大戏还会继续轮回。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