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文人与茶

找到约1,985条结果 (用时 0.024 秒)

文人与茶

茶是自然的、圣洁的;

茶是优雅的、纯粹的;

茶是温情的、清芬的。

文人之于茶,犹茶之于水。茶文化反映的诗一般的精神境界,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我国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唐宋时期也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词”的黄金时代。茶与文人结下一种特殊的亲缘,饮茶、品茶、谈茶成为一种风雅之举,自然也蕴涵人生的旨趣。诗人们或借茶抒发胸臆,或以茶相互酬答,或独啜孤芳自赏,或茶禅洗涤尘心,总是在一片芳馨中孕育出无数佳作,成为茶文化中的奇葩。

唐代竟陵人陆羽,被世人称为“茶圣”,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谈论茶的学术专著《茶经》。而他的诗写得极好!在他师父智积去世后,他写的一首怀念诗,透露出他的心志,也代表了一大部分茶友无欲无为的心情: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全诗没有出现一个茶字,却使人感到茶的高洁,茶的清雅,茶没一点富贵的气息,而从一丝丝的清香里,编织着陆羽澹泊的人生。陆羽的这种澹泊的生涯,给一些不屑在官场角逐,无意于市井竞争的士大夫们以极大兴趣,开辟了另一种生活天地。

把茶大量移入诗中,使茶酒在诗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白居易嗜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白居易喜欢边品茶边吟诗:“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尤其茶助诗思、诗兴遄飞,令人击节赞叹。他的“或饮一瓯茶,或吟两句诗”的自适心境,同陆羽的澹泊都是异曲同工。茶就有自适的功能,往往成为闲时的“好友”。“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居易的心境亦平展夷畅,此时将天地之甘露入肠,清心涤性,臻至物我两忘之境。而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暑茶》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他收到新茶后,马上煎汤逄煮的“馋劲”活跃纸面,正是对赠茶者最好的感谢。“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赞许李六郎中对自己饮茶的关怀,也表白自己却有鉴赏茶质优劣的本领。读来亲切,却又风趣。中国茶文化所显示的情谊交流,正是通过佳茗和知友作为佳话。

苏轼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他写茶,也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以茶与美人相比。“人间谁敢更争研,半争红窗粉面”,人间似乎没有能比得上如此茶色茶花的,除非佳人那美丽嫩白的面貌。在中国茶史上,将茶与美人相比,似乎也是从苏轼开始的。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足迹遍及各地,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借民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未办报群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是“月兔茶”;“浮石已士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是“焦坑茶”。而苏轼的《安国寺寻春》诗,“有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调茶烟中”。年老多病,烹茶自慰,茶烟袅袅,大不如“谈笑间,樯掳灰飞烟灭”,却是较为伤感。苏轼还写过《记梦回文二首》,属于茶诗中的回文诗。“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人浪漫,梦中也在饮茶,既有小团茶,又有美女相伴唱,这样的意境,是诗也是歌,因而在梦里也激起了他的诗兴。千百年来,茶文化的诗词中,像苏轼这样的回文诗也仅此两首。

宋代诗人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内容涉及茶的就有近二百首。并且他还谙熟茶的烹饮之道,他总是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一再在诗中自述:“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前”。在《渔家傲.寄仲高》里,缕缕茶烟,还思念着亲人: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悉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手足情深,远离家乡亲人,往往牵挂。陆游是最重情愫的,“行遍天涯真老矣”,他在外地,东望山阴,不觉感到年老矣。茶,在人们感伤的时候,不失为知己的伴侣。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以一幅墨竹图而家喻户晓,他是一个品茶好手,他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他说:“坐小阁山,烹龙凤茶,烧夹煎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得到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共鸣。

颜真卿在《月夜啜茶联句》中有“素瓷传静夜,芳草满庭轩”诗句,描绘了月夜饮茶的幽雅环境。杜牧的《醉后题禅院》诗,有“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这缕缕轻烟,却引起诗人的纷纷思绪,牵挂种种。刘禹锡的“诗情茶助爽”,司空图的“茶爽添诗句”,薛能的“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戌人”等等,都是诗人的亲自体验,是吟出的心得。

凉凉的春夜,我手捧一杯“青山绿水”,把中国茶史上的文人茶人默默地数着,读着他们的茶诗。“茶熟香温且自看”,茶的滋味,使整个书房溢满氤氲。喝了一口茶,脑海中竟在此刻空了起来,只有那句“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隐约在何处低声吟唱。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谢涛(四川都江堰)】

作家与茶

茶是清淡之物,作家是幻虚之人,二者必成朋友。在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作家与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有诗人李白、王维,亦仙亦僧,以茶催化自己;词人陆游,更是对茶咏叹不绝。近代以降,作家更是不分中外,对茶的描述与品位越来越多。盖因近三四百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英国,由英国波及其他国家,狄更斯等国外作家对茶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早年以“三泡”之说来比喻喝茶,多少还有些流俗;后来到西方国家引介中国茶文化,他是典型的安逸派文人,和周作人当有一比。在骨气方面,周作人无法和他的哥哥鲁迅先生相比。虽然周氏兄弟二人反目的原因,至今仍为文坛难以解除的公案,但二人对喝茶的态度,也可看出两人生活态度之断然不同。周作人把喝茶当生活,讲究自我享乐;鲁迅把喝茶当作人生要事,乐于分享他人,他的好友日本作家内山完造先生在他的书店向顾客施舍茶水,鲁迅也甘愿奉献茶叶以相助。这是鲁迅呐喊品质的外露,与周作人虽为同胞兄弟,两人终因气质不同而分道扬镳,是在所难免。

说着说着就想到了汪曾祺,汪先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就是在西南联大时的喝茶清闲之时。昆明茶室,有大茶楼小店铺之分,汪先生那时是一介穷书生,喝不起好茶,也不能像他后来写的《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垒起三星灶、铜壶煮三江”那么潇洒,只能邀二三学子或同道,在昆明小茶店里卖弄文人骚情。汪先生精于茶道,与其小时在高邮养成的习惯有关。高邮是苏北的一座水城,往来人多,歇脚、等船,需茶解乏消磨时光。城内茶馆与牌局相伴而生,演绎着小镇人的凡俗生活,也正因为这样的人间烟火气,让汪曾祺的散文有着直接打通读者任督二脉的功夫。

陆文夫先生喝茶,堪与汪先生有一比,写作时,一本书,一支烟,一杯茶,构成文人独有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茶分多种,即便是喝茶,最低种的茶是茶末,茶末也有高末、低末、灰末之分,陆先生是断然不喝灰末的。多年以来,他一直坚持喝高末,体现着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尊严。读到他的文字,哑然失笑之余,还是感到些酸涩。

老舍先生能耐,一部《茶馆》描述了三代人的精神生活,五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茶馆里表演,这要作家具有怎样洞穿世事的能力?老舍先生是把人间事,做成了茶饼,然后泡出来给观众喝,只有身手不凡的作家,才有这样的大手笔!只是他后来把自己变成了一枚茶叶,泡进深水,让后人猜测那湖的温度。

我在北京,很少约作家朋友喝茶,倒是有一位女作家,喜欢喝各类花茶。有一次她请我品茶,菊花的黄和玫瑰的红,在玻璃杯里荡漾开去,犹如女作家的作品。受人敬重的冰心老人,生前最喜欢喝茉莉花茶,晚年特别喜欢喝菊花茶,看着菊花在杯子里铺散开。她的文字,透着朵朵花香。

鲁迅先生最喜欢用盖碗茶喝茶,是因为他有过用长袍捂茶没有喝出好茶滋味来的经验教训。鲁迅体会到好茶要有好茶具,这盖碗茶是有很多讲究的,上盖为天,下托为地,中间的茶碗代表人,掬一尊盖碗茶,天地人则合二为一也。

对茶的态度,也是文人文风的体现。被人尊为“茶博士”的胡适,他的少年好友,算作他本家长辈的茶叶商,原打算以他的名义做茶叶广告,被他断然拒绝。

古今作家对茶叶的态度,里面真是藏着很多学问。读读作家们的茶学问,必有收获。

(摘自2019年3月17日《新民晚报》第14版“夜光杯”栏目;作者:戴荣里)

晚明文人与茶:与唐宋有可比性吗?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刘军根

 

 

 

唐陆羽之《茶经》,乃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经历宋元的发展,至明朝,茶文化达到鼎兴。尤其晚明文人,在饮茶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把茶演化成了一种有意识的雅致的艺术形式,折射出晚明文人的内在人格气质

 

 

我一直以为,历经多年发展后,也只有到了明朝,尤其是晚明,茶才真正找到了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历史契合点,茶文化才足以凸显自己的风韵魅力与独特美质。

 

茶,有时是一杯饮料,它把文人带回了世俗;有时又是一种风尚,装饰了文人的雅致。茶,亦雅亦俗,雅俗相间,人茶相融,便相得益彰。茶已向世人敞开,它给闻得到香的人以香,给听得到雨的人以雨,给看得见心的人以心。

 

 

茶的气质使晚明文人才盛却不张扬,失意却不失落,它和文人一起迎来晨光,一起送走夕阳,它滋润着文人简单而又平凡的日子,构筑晚明文人那一片世俗的天堂。

 

茶香怡养文人,文人更注情香茶。茶,于是便成了一种最有效的载体,将晚明文人的气质、雅趣、风神传承千载,成就一代风流,千年文化。

 

真可谓“远山钟声幽,意在身外;明月茶香飘,韵在心里”。

 

 

晚明文人一向以闲适著称,这到恰好应和了茶的特性。反过来,从晚明文人的茶事目的观之,也确实体现了晚明文人的闲适特点。一般说来,晚明文人的茶事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茶交友

 

晚明张岱曾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由此看来,晚明文人的交友并非盲目的,而是有其择友标准的。在张岱的《闵老子茶》中有这么一则记录:

   

周墨农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日晡,汶水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岂可空去?迟之又久,汶水返,更定矣。睨余曰:客尚在耶!客在奚为者?余曰:慕汶老久,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去。

 

汶水喜,自起当炉。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儿,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

 

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曰:客知是何产?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罗岕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

 

余问:水何水?曰:惠泉。余又曰:莫绐余!惠泉走千里,水劳而圭角不动,何也?汶水曰:不复敢隐。其取惠水,必淘井,静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藉瓮底,舟非风则勿行,放水之生磊。即寻常惠水犹逊一头地,况他水耶!又吐舌曰:奇,奇!

 

言未毕,汶水去。少顷,持一壶满斟余曰:客啜此。余曰:香扑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偶是秋采。汶水大笑曰: 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

 

为何最终两人会遂定交,无非是两人都有,有深情真气罢了。而其中有意味的是,他们的一往深情却都是钟情与茶,茶也就成了他们友情建立的媒介与真情涌动的见证。

 

 

2、以茶增雅

 

陈继儒说过: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不是名施茶。在晚明文人眼里,茶代表的是一种清雅生活的基调,只有在精致的茶事过程中,他们才能“得神得趣得味,才能达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唯美境界。由此陈继儒在《岩幽栖事》里更进一步说明: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茶、酒、琴、棋、竹、月、水、雪、花......举凡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赋与了清雅的意味。尽管是一种简朴的布置,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含义却早已不是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意境,一种文化。有时候,是一种享受,让你心情更加舒畅,交流更为流利;有时候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到自我,返回人的纯真本质,在茶水与心情共鸣的瞬间抬起双眼,让清新的空气吹过,你会真实感受到茶的永久魅力。

 

 

徐渭也曾在《煎茶七类》中说:

 

茶宜精舍,宜云林,宜瓷瓶,宜竹灶,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石,宜绿薛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如此搭配布置,也只有晚明文人有此种情趣和雅致。茶增添了晚明文人生活的雅致与闲适,让他们拥有一种从容的心境去调节生命中的种种失意。

 

 

3以茶见性

 

饮茶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细小的片段而已。然而,往往又是这些细节最能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真性情和中国文化的精髓。

 

 

古人有云: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酒类侠,茶类隐。酒因道广,茶亦德素在《泉品》中,张岱就有过这样的描述:

 

万历甲戌,季冬朔日盛时,泰仲交踏雪过余尚白斋中,偶有佳茗,遂取雪煎饮,又汲凤皇瓦官二泉饮之。仲交喜甚,因历举城内外泉之可烹者。余怂恿之曰:何不纪而传之?

 

仲交遂取鸡鸣山泉、国学泉、城隍庙泉、府学玉兔泉、凤皇泉、骁骑卫仓泉、冶城忠孝泉、祈泽寺龙泉、摄山白乳泉、品外泉、珍珠泉、牛首山龙王泉、虎跑泉、太初泉、雨花台甘露泉、高座寺茶泉、净明寺玉华泉、崇化寺梅花水、方山八卦泉、静海寺狮子泉、上庄宫氏泉、德恩寺义井、方山葛仙翁丹井、衡阳寺龙女泉,共二十四处,皆序而赞之,名曰金陵泉品

 

余近日又访出谢公墩铁库井、铁塔寺仓百丈泉、铁作坊金沙井、武学井、石头城下水、清凉寺对山莲花井、凤台门外焦婆井、留守左卫仓井、即鹿苑寺井也,皆携茗一一试过,惜不得仲交赞之耳。

 

 

,因泉而在寒冷的雪天取雪煎饮纪而传之,甚至携茗一一试过。如此性情,舍晚明文人而又其谁?此种深情领略,与其说是在品茶,还不如说是在解人。晚明文人就是以其天真、执着、可爱之真性情,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这就是晚明文人的茶韵,普通的生活,不普通的意境:平凡中显示出脱俗,淡雅中不乏激情,它让我们更加清醒,也让我们更加从容。对于我们而言,这种意境,就是陶醉,就是最美。

 

这种风情,与唐宋相比,您觉得如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小编:暖阳

找到约1,90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