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文人与茶的故事

找到约385条结果 (用时 0.183 秒)

文化 | 古代文人与茶的不解缘(下篇)


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三大运输产品之一,是历经四五千年而不衰的中国文明代表,据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记载,湖州是中国古老的茶叶产区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为感受“茶香天下,茶行大道”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党员传承茶文化。


以茶斗智


斗茶是宋时兴起的文人茶事,司马光与苏东坡斗茶斗智有过一个有趣故事,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



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唐朝文人喜欢参加茶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聚会时间。一生嗜茶如命的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一天夜里,听说哥们贾常州和崔湖州两位刺史在顾渚山的境会亭摆设茶宴,但是,自己因坠马受伤不能前往,无奈之际,只能在诗中想象一下那热闹的景象。诗中描述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可以想象他当时的那种心情,如身临其境。白居易善于记录文人的茶事活动。“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来更清绝,竹影踏斜阳。”生动地描写了品茶时那些情景。


以茶明志


中国文人历来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于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故而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坐而论道谈说玄理。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文人的这种心态,文人对茶的追求,不单单在于茶的本身,而是追求一种纯净深远,空灵的意境。



明万历十九年的秋天,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汤显祖,因不满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并抨击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至浙江遂昌任知县。面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他却没有因此而沉沦。时常还邀上三五知己饶有兴趣地上山亲自煮茶。他的《竹屿烹茶》一诗:“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就是他当时的真实写照。



显祖爱茶,还能寄志于茶,每当他看到那茶在杯中沉沉浮浮,沉积在心中的郁结也随着一片片嫩叶,在水中舒展开来,经历太多从生磨砺的他,对于生与死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悟。仿佛那杯中沉浮的茶一般,同样经历着一番生与死的涅槃。似乎看透了这人世间冷暖凄苦,而显得有些超脱。于是,萌发了他“牡丹亭”的构想。这与他的“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是心曲相通的。仙令遗惠爱,玉茗散清香,竹影青灯之下,当年陪伴汤显祖定《牡丹亭》的,或许只有这一杯杯香茗。“风谣近胜,琴歌余暇,戏叟游童,时来笑语。”是茶,让这个县太爷活得好洒脱呵!同样,是茶,成就了一部传世之作《牡丹亭》。


以茶砺节


茶乃大自然的精灵,其质朴无华自然天成,文人寄情山水间,不思利禄,不问功名,“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山水、自然、清茗,是造物主赐给中国古代贬官和失意文人的一剂治心良药。

茶可以使人清醒,排遣孤闷,令人心胸开阔,文人大多仕途失意,归隐自然,文友相叙吟诗联句,与佳茗相伴。



北宋大文豪陆游,是众多文人中最懂茶的一位茶人。他出生于茶乡,后又步入仕途,入闽为茶官,职务是提举福建常平茶事,署司在建州,即今福建建瓯市。晚年的时候,他又归隐回茶乡。蜀州做官、写诗,也在蜀州传授茶道,一个十足的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可以说,陆游的一生与茶的缘分实在是不浅,与茶一直怀有深情。他一生写咏茶的诗达三百首,为历代诗人之冠。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是一位热衷于茶事的画家。他曾画过大型《茗事图卷》、《品茶图》已见者有二幅、《琴士图》赋琴品茗图等多幅咏茶绘画。这些画卷,笔法苍劲,格调超逸,汇山水林泉、人物茗事于一卷,极富品茗情趣和幽雅意境,均属逸品。



这位桃花庵主,经常在桃花庵圃舍同诗人画家品茗清谈,赋诗作画。这首《画中茶诗》就是唐伯虎(唐寅)在他绘制的《品茶图》上亲笔题诗。“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娱自嘉。”这就是一个赋性风流倜傥,才高艺博的唐伯虎(唐寅)



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带给文人的是净化,是纯洁,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最自然的真我。



以茶为


相传乾隆处理完奏章之后,倦意渐浓,此时手边恰有一壶清茶,便端起茶杯小啜一口,立即被其浓醇馥郁之滋味与鲜爽回甘之岩韵所征服,于是提笔写下了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



可以想象,乾隆皇帝作为一代帝王,一定品尝过时间山珍海味,美酒珍茶,然而当他品饮武夷岩茶之时,却仍被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所折服,并一直对其情有独钟,武夷岩茶的魅力可见一番。



诗人常常用结缘茶,小居茶山,种茶、采茶、煮茶、品茶、吟诗,使诗与茶同土而栽,同根而生,茶得山川之胜而显风流,山川得茶之养更显人文神韵,诗魂与茶魂融而为一,如入忘我清境,内心的超脱与恬淡融入杯杯清茗。酒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茶醉了,“一语道破红尘事,一杯清茗傲王候。”那是一种气节,一种豪迈。

来源:网络资料

石头与茶的故事

石头文化一直沿用至今,说起石与茶碰撞的文化更是渊源流长:在古代,文人墨客一有空闲,就会约三五知己,到绿郊山野,松风竹月,烹泉煮茗,吟诗作对,通过礼茶、赏石和作诗等一切高雅艺术来陶冶情操举行雅事聚会。


2018年11月30日,万石博览会在南坪世博中心举行,石聚天地灵,苦茶洗凡心。石头与茶,在任何时代,都是文人眼中至宝之物。恒康茶叶市场将茶文化带入到万石博览会,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茶文化。


石与茶的渊源 


王维诗中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漫流石上,最为清澄。陆羽说过,煮茶用水最好的就是漫流于石上的山泉。白石清泉之于品茗,其中关联颇有意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说:“移水取石子置瓶中,虽养其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

赏石与茶

大自然的神奇和馈赠让人类感恩,其中有一种品质上乘的普洱茶古树熟茶叫做“茶化石”,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融合的结果,因其原料选用百年以上古茶树春茶芽叶,成品外形酷似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小石头,故名“茶化石”。

茶化石

石子不仅可以悦目,还有品性之坚,更可冶炼人品。泉水的滋润与石子的砥砺,都会对饮茶产生影响。



展会上精彩纷呈

喝一口茶,感受它的清香;听一首曲,感受它的古韵


来自恒康茶叶市场的紫砂壶和台湾赛德克高山乌龙茶


赛德克茶王谢总亲临现场助阵


大家围在一起现场挑选精美石品


文艺者的绘画栩栩如生



现代的文雅集聚于此

纵观古今,历史遗留的智慧与文化都让后人叹为观止,古人的依山傍水,清脍疏笋是何其畅快啊。


如今要追求雅趣之地,也并非无迹可寻。闲暇时来文化底蕴丰厚的恒康茶叶市场,各类茶品、茶具,茶器,更有琴棋书画陶艺等艺术汇聚于此。


恒康茶叶市场

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

作为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智慧茶叶市场

汇聚众多知名茶叶、茶具等品牌商家近300户

经营面积28000平方米

王琳东:想让更多人了解茶的故事,一起传承茶文化

茶具、茶桌、屏风……胶带撕开缠上的声音和这间茶房以往安静做茶的氛围截然不同。9月12日,大河网记者在郑州技师学院见到王琳东时,他正在整理行装,为去天津参加国赛做准备。

从军人到教师、选手

他找到了人生新目标——传播茶文化

2016年退役后,王琳东入读郑州技师学院,刻苦钻研茶艺,2017年4月留校任教。在教学上,他主要负责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全民技能提升,也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项目带班班主任。在茶艺课程上,他是学员,下课后,他便是老师。2018年他参加了郑州市茶艺师大赛,开启了新的技能人生。

标签众多的他善于将不同的身份特点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他将部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优势带到培训中,独创了用部队管理方法指导学生的教学模式,把标准化动作进行拆解。以分汤动作为例,看似简单的动作,他要求学生要做到零误差。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他指导的学生获得了郑州市第一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茶艺师大赛冠军,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指导老师。

说起自己和茶的渊源,王琳东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懂得茶“路”之意象,因为,茶路既是一位茶艺教师的成长之路,也是茶文化的传承创新之路。

“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到茶的故事,了解茶文化。”外蕴其行,内蕴其道,在接触茶艺的过程中,王琳东发现茶艺有着更美的表达,茶艺中行云流水的泡茶动作,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传达着茶的文化。


这次比赛,王琳东的教师团队别出心裁,特意将中国六大茶类和二十七种茶样装订成册,内容详实地介绍出绿茶、白茶、皇茶等茶类的特点、功效、适宜人群及冲泡方法,这些册子届时会放置在全国技能展示交流区河南馆中进行展览,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茶文化。

王琳东在采访中说,茶艺技能竞赛,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茶文化,学习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河南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承载着古代文人的精神与灵魂,又指引着我们走向内外和谐的境界,其精神文化需要新一代青年人去传承和发展。

从热爱到专业

每一次的成绩都是刻苦训练的回报

2023年4月,王琳东参加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过硬的泡茶技艺、创新的茶艺茶路,获得了茶艺项目金牌的好成绩,并作为河南代表参加全国第二届技能大赛茶艺项目的比拼。

据王琳东介绍,茶艺项目以泡好一杯茶和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通过择水选器与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等参数的科学设计与调控,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状。除此之外,项目还要考查选手个人存储的茶艺知识。

“国赛中茶艺项目是唯一有理论考试的比赛项目,囊括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各类知识,考查的范围比较广。”王琳东说,由于入行晚,了解和记忆全国各类茶叶知识及其历史文化是最难的,备赛时尽可能地将各个方面学习到位,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信心满满地站在赛场上。

置茶、醒茶、冲茶、分杯……优雅的手势、娴熟的技艺,在茶艺教室里,王琳东为记者展示了信阳毛尖的冲泡过程,“想要泡得一杯好茶,必须有三要素,即浸泡时间、水温和投茶量。”王琳东说。

一遍遍的训练,一杯杯的茶汤,一条条的数据,如同做实验一般详细记录着其中细微的差别。在备赛过程中,王琳东深知比赛机会的珍贵,他以校为家,每天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学习训练。

带领王琳东入行的老师祁静说:“王琳东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茶艺‘小白’,到优秀的茶艺师,他坚持将部队的作风运用到平常茶艺的学习练习中,一招一式都非常认真仔细。在国赛备赛过程中,为了练习斟茶时手的稳定性,端起注满开水的公杯30分钟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并对全国的120多种茶叶进行研究和审评,制定出适合它们的茶水比。‘强迫症’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把好茶泡好,是茶艺师应该做到的,把普通的茶泡好,更能体现一种能力。”王琳东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次比赛上,希望能把我平常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展示出来。”(李连凡 张家祺)

来源: 大河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62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