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价格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正山小种堪称红茶鼻祖,产于福建武夷山桐木村,已经400多年的历史

正山小种堪称红茶鼻祖,产于福建武夷山桐木村,已经4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经过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有着独特的松烟香、融合了淡淡的花香,茶汤有奇特的“桐木韵”,非常美妙。现在,为了适应更多人的品饮习惯,大部分正山小种已经不再有“烟熏”的过程,品饮更显花果香、甘甜、鲜爽。



红茶的鼻祖、产自国家深林、独特的当地菜茶(土茶)品种、拥有400多年历史、独特的鲜爽、花果香、桐木韵……这就是桐木关正山小种的过人之处,也是造就正山小种红茶一哥地位的原因。


老枞正山小种

早在17世纪,英国人诺顿曾深情地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同期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还为正山小种写诗:

I feel my heart become so sympathetic,

我觉得我的心,此刻变得如此敏感,

That I must have recourse to black Bohea:

我必须要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lack Bohea):

Tis pity wine should be so deleterious,

酒总让我那么的沉沦

For tea and coffee leave us much more serious

茶和咖啡,才能给我们更多的真诚.

这是拜伦先生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纪录,从侧面写实了当时英国人对于武夷红茶(正山小种)的追崇,当然,还有大量的史实记载。

采茶鲜叶(图一)


在遥远的过去,正山小种誉满西方国家。

曾经中国大地战乱纷飞,民不聊生,正山小种曾一度停止生产。直到解放后才恢复,计划经济时代,更是独占红茶出口的鳌头。

八十年代滞销,甚至有茶农砍起了茶树,几经波折,2000年以后雄风再起,金骏眉诞生之后,更进一步让正山小种独霸中国红茶市场。

(图二)

说到金骏眉,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有人把他单独列为一个品种,这是错误的。

看上面两图:图一、图二同是桐木管菜茶品种鲜叶,不同的是图一生长期长一些,成熟度高一些,他们用来制作大赤甘,小赤甘;而图二则是单芽采摘,这样的鲜叶制作出来的就是金骏眉了。

可见,正山小种包含了:大赤甘、小赤甘、金骏眉。即:金骏眉属于正山小种里面原料等级最高的成品茶。



正山小种属于全发酵茶制作工艺,归类为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性温,柔和,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品饮。因为是全发酵茶,所以茶多酚含量较低,更是迎合了大部分爱茶人的口感。


有些人饮茶容易亢奋失眠,那么真想喝茶的话,选择红茶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经过“全发酵”过程,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更适合晚间饮用。


全发酵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胃溃疡、俗话说的“冷胃”、长期饮酒的人群),同样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茶多酚含量低,刺激性小,当然,胃不好的人喝茶建议清淡一些,投茶量少一点、坐杯少一点即可。


很多女同胞身体比较柔弱,经常会手脚比较冰冷,这样的情况下,日常来一杯红茶,温性的茶,从口腔到胃部,散发到全身,会给你暖暖的感觉……



桐木正山小种滋味鲜爽甘醇,品饮感受完全区别于其他产区的红茶,不可替代的滋味造就了喜欢红茶的人都在追求。市场上,但凡是茶叶店有红茶的95%都会有正山小种。


但,正山的很少,是小种(菜茶,也叫奇种)原料制作的很少,两者同时具备的更是少之又少。


把茶当爱好的人,对于茶叶口感的追求可以说是挑剔的,这种态度近乎苛刻。无奈,市场总是利益当先,桐木关内的正山小种品质好价格也比较高产量小,给销售设置了门槛,所以为了追求利润,多少“桐木关正山小种”其实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如此,多少人喝正山小种却喝的是外山小种。



南方有了冬天的感觉,北方已是呵气成雾把我们迷住了双眼,秋的背影已不见,寒冷的冬季到来了。


天寒地冻,幸好,我们有茶暖身,还有一杯带花果香滋味鲜爽甘醇令人流连的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鼻祖——世界的灵魂之饮

正山小种红茶产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的历史名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

400多年前,风光奇秀的碧水丹山--福建武夷山,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孕育了几株人间灵芽。世世代代在这片热土耕耘的武夷先民,制茶过程中一次不经意的失误,还来不及扼腕叹息,竟创造了世界的灵魂之饮--正山小种。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它决定了它的不俗不凡。它穿过漫漫的桐木关,跨过滚滚的长江黄河,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发芽,衍生出了庞大的中国红茶谱系。它还搭乘荷兰人的帆船,越过浩瀚无际的大坪洋,远渡英伦,走进金碧辉煌的英国皇宫,成为王公贵族手中的“东方神饮”。后来的后来,当欧罗巴人开启殖民时代是,它竟用它的香醇甜美“殖民”了欧人的嘴。在17世纪,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迅速繁荣起来,据英国传记家玛丽·迪蓝尼夫人记载,当时英国的红茶茶价为二十至三十先令。



正山小种发源地


正山小种

Lapsang Souchong

01

推荐理由


品质:特级正山小种可谓顶级红茶,桂圆香味,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品饮时滋味甜醇爽口,并且十分耐泡,数泡之后仍能获得较佳的口感与香气。

获奖:2008年8月元泰茶业“正山小种”荣获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价格:180元/罐/75g


02

产品信息


等级:特级

保质期:三年

原料产地:福建•武夷山


03

产品包装


04

产品品质

外形:壮实紧结,匀整

色泽:乌黑,油润

香气:松烟香醇显,干桂圆香

汤色:呈糖浆状的深金黄色

滋味:醇厚,高山韵显,桂圆味明,回甘持久

叶底:较软,有皱褶,古铜色,匀齐

05

产品评分


正山茶席设计:《正山故事》

——设计:元泰真爱茶艺队

正山小种,一些你所知道以及不知道的

最近茶季陆续开始了,茶友们颇为关注,交流的更多。我发现大伙儿对正山小种的认知上或许还有一些疑惑,故而今日一篇,专道此茶。

1.产区

严格意义上,只有以武夷山桐木关范围内的小菜茶群体种茶树为原料,经由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小种红茶,才能称之为正山小种。

“正山”二字,专指武夷山桐木关。

对于属于武夷山产区、又非桐木关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也会冠以产地名,譬如“星村小种”、“洋庄小种”等等。

对于非武夷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山小种”。

为何要冠以产地名呢,原因很简单,产地对于茶叶的最终品质太重要了。土壤、植被、气候、生态等等小环境的因素,对于好茶来说,实在苛刻。

2.产地细分

桐木关产区范围很大,有很多个小队。但是人口其实不多,总共只有两百多户人家,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整个桐木关产区都属于“世界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区”的范围,所以在生态上面基本都大同小异,故而只以海拔论高低短长。有十几个小队,譬如麻粟,挂墩,关坪,庙湾,古王坑,半山,江墩,三岗(村部),皮坑,等等。

其中,以麻粟、挂墩、关坪三个产区最高,麻粟产区尤甚。

茶叶原料的等级,以麻粟最高,这点从每年的青叶价格就可以体现出来。不管青价如何涨落,麻粟的青价总是要高出其他小产区一头。

3.等级

现在一般来说,我们把正山小种分为“大赤甘”、“小赤甘”两种。

这两种的区分,完全只是根据采摘标准来区分的:小赤甘采一芽两叶,大赤甘采一芽三叶。

这跟树种、工艺等等完全没有关系,只仅仅跟采摘的标准有关系。

一般来说,小赤甘的等级优于大赤甘。因为它采的更嫩,茶汤更为醇厚。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像那些纯野茶,或是老枞的话,我们一般会按照大赤甘的标准采摘来制作正山小种,原因是三叶一芽的标准,制成的正山小种,更能从茶汤里体现出它的枞味或者野味,从而更大的体现它的品饮价值。

4.产量

整个桐木关产区的正山小种产量,我估计一年大概在三十万斤左右。

听起来很多吧,可是这些茶,要供应全中国喝小种红茶的茶友,甚至还有外国的茶友,就显得很吃力了。

所以,喝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山小种,算是新时代给我们的恩赐了。要不这搁以前,山高路远的,没点门路的茶友,可谓一泡难求。

以前也有一些茶友在问,这里顺便聊聊武夷红茶的两个大户,正山堂跟骏德茶业。

这两个大佬应该算是桐木村拥有茶山最多的了。这两家的产品,也是最稳定,且相对来说品质不差的。但是这些茶仍然不够他们卖,所以他们也需要收青叶、收成品茶。虽然价格经常不是很理想,但是桐木村许多村民都愿意卖给他们,因为大佬财大气粗,喝中的就全要,而且钱很现。

当然,他们也需要去搞点外山茶来卖卖,这其实不算什么秘密。外山茶并非就跟劣质打上等号。有些外山茶的品质,也是相当不错的。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在茶叶方面,是因为他们精湛的制茶工艺以及拼配的技术,老一辈的制茶专家,没得说,不得不向大佬低头。

5.树种

桐木关产区的茶树树种,大部分都是小菜茶群体种,也有少量的水仙、肉桂、黄观音等。水仙、肉桂稍微多点,其他的品种大多都是以前做品种推广示范基地的时候种的,没多少,大家也不必挂怀,基本喝不到的。

小菜茶这个群体种,最大的优势,我觉得就是茶性稳定,茶味跟茶汤都更厚重。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它制成的小种红茶,比其他的品种都更耐喝。

小菜茶的香气一项,一直备受诟病,大家都说小菜茶不香。其实不是这样的,小菜茶也香,只是相对于其他高香品种,香的没那么高扬,没那么锐利。

它香的更加优雅,更加温和。再加上特有的山场气息加成,更有古老贵族的那种迷人的风范。

6.鉴别

鉴别一款小种是否是正山产区,几乎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要靠喝。看是看不出来的,虽然正山小种的外形还是可识别度比较高的,但是现在的外山茶,许多也仿照这样的外形来做了,所以光靠看,是看不准的。

正山产区的小种,茶汤里特有一个浓郁的气息,类似花蜜香,我们称之为“山场味”。

这是桐木关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自古生长在此的武夷小菜茶群体种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结果。

这股气息可识别度非常高,而且独特,非桐木关产区的茶,是绝对没有这股气息的。所以基本这是判别正山与否的唯一标准了。

7.品饮

品正山小种,私以为,发现并且欣赏它独特的山场气息是最重要的。这是正山之所以为正山的凭籍,因为有了这个气息,正山小种便有了十足的灵气,深山,幽泉,晨鸟,暮霞,森林,薄雾,都在里面。

其次,正山小种茶汤的清甜、润滑,亦是征服了无数茶友。

这是真正原生态的茶叶原料,没有肥料、没有农药,前几日在麻粟做金骏眉,嫂子说了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他们做岩茶的,就是正岩的,不打农药就没的采(会被虫吃掉),我们的茶不打农药照样有的采。

桐木关有着地球上同一纬度保存的最完善的生态环境。虫多了,自然会有鸟来吃。

不得不说,一物降一物。别人用农药除虫,而桐木关号称“鸟的天堂”,故而这里便没农药什么事了。

好的生态,造就了正山小种更优的清甜度以及更润滑的口感。

我自己在一天的时间里,几乎不饮红茶。因为岩茶喝习惯了,变得颇为重口。但是却有个例外,一日晨起,必定烧水泡一碗麻粟老枞赤甘喝。

不得不说,晨起口干舌燥,喝上这么一泡,通透、畅快!

——感谢知乎陈子舟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