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福茗茶温心铁观音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天福茗茶温心铁观音产品

从茶叶品牌、包装茶、现制茶到茶饮料,千亿茶生意谁的天下?

我国是茶叶消费大国。数据显示,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预计2022年中国茶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44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茶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102亿元。庞大的市场体量,孕育出数万家与茶相关的企业,让中国茶充满生机。

近期,八马茶业再次更新招股书,向创业板发起冲击。之前,中茶股份、澜沧古茶也曾多次披露招股书,关于谁是A股“茶叶第一股”的争夺愈演愈烈。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趋势的变迁,茶叶这个传统的品类,进化出不一样的风采。小小一片茶叶,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商业模式,每种商业模式都可以造就一大批独角兽或者上市公司。

从传统茶品牌、包装茶、现制茶饮、茶饮料,茶生意的逻辑是,卖的茶叶越来越少,从卖礼品到卖水,生意却越来越有想象力。

01

从散茶到茶叶的品牌化角逐

上世纪80、90年代,大益、天福、八马等茶叶品牌脱离马连道等茶叶批发市场,竞相崛起。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茶叶销售渠道突然就“失灵”了,云南省勐海茶厂陷入困境。第四任厂长邹炳良用了足足5年时间才找到了答案——品牌化,并于1989年成功注册了“大益”牌商标。

但大益茶的爆火,应该从吴远之收购了勐海茶厂并且对其进行了民营体制改制开始。吴此前从事金融行业,对大益茶进行品牌化、金融化改造:

茶叶工厂部分展示图

一方面,吴在花费巨资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并且结合了大量活动让“大益普洱茶”的品牌树立了起来。另一方面,大益茶在全国授权了大大小小的专业店,打造了庞大的销售体系。接下来,接二连三的炒作,让大益茶成为“中国比特币”。大益茶火了,但仍没有脱离普洱茶的范畴,也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茶叶的属性,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在大益茶向全国扩张的同时,王文礼家族一直在深圳经营茶庄的生意,主要是面向外贸市场。1992年,他们向日本出口了60箱茶叶,赚取了第一桶金。但当时茶叶实行出口配额制——茶叶出口要靠国有外贸公司代理,需要交代理费,利润并不是很高。

1997年,王文礼和大哥王文彬、三弟王文超共同成立八马茶业,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连锁店,并和沃尔玛合作,在全国沃尔玛设立八马茶业专柜。之后,和麦德龙、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的合作,借助商超的人流,迅速帮八马茶业打开了国内市场。

八马茶叶门店展示图

随后,八马茶业开始做品牌,打广告。2009年,八马茶业找到“广告狂人”叶茂中做策划,叶茂中将八马茶叶的品牌定位为“商政礼节茶”,主攻成功人士的送礼需求,并选择当年热播电影《建国大业》宋美龄的扮演者许晴做代言人。

此后,八马茶业采用“直营+加盟”的线下销售模式大肆扩张。在生产方面,八马茶业除了铁观音及部分岩茶为自主生产,大部分产品通过定制采购和自主分装的方式获得,被戏称为“茶叶搬运工”。

八马茶业起源于福建,但是在深圳率先发展起来。而台湾人李瑞河则在1994年就进入了福建本土,并福州市开了第一家天福茗茶直营店。李瑞河将台湾的一套现代化管理理念带进了大陆的茶叶界,他有极为严苛的卫生条件和服务标准。他会亲自带领新员工到店面卫生间,手把手教授员工厕所清洁要领,并将食物原料倒进清洁完的马桶,让厨房烹饪后,带头吃。

但天福茗茶最初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一天也卖不出去100块钱的茶叶。但李瑞河相信大陆市场具有发展潜力,不仅没有灰心,反而加速开店,并从福建开到全国。

在向北方拓展的过程中,李瑞河发现北方人更喜欢喝茉莉花茶,便加大了对茉莉花茶的生产。本土化的意识,使得天福在店面扩张的同时,产品也逐渐囊括了国内各大茶系。

天福茗茶展示图

当时,中国茶生产能力不缺,缺的是通过渠道卖给消费者,这就给了李瑞河造渠道上精耕细作的机会。通过将中国茶叶厂家的产品进行精致化的分级包装,天福开发了700多个茶叶系列产品,成为著名的渠道品牌。2010年,天福茗茶年营收12.47亿元,净利润达2.23亿元。到2011年,天福茗茶连锁店超过1000家,并于当年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茶叶第一股。

但好景不长,地方茶企在各地政府扶持下,很快学会了天福茗茶的渠道连锁化经营模式,加之茶叶网络销售的侵袭,天福茗茶又沉溺于“茶叶界星巴克”的美梦中不可自拔。2021年,天福茗茶营收19.25亿,比后起之秀“小罐茶”少了足足4亿元,市值更是惨淡,只有50多亿港元。

02

包装茶的逆袭

2012年,在卖掉E人E本的第二天,杜国楹上了茶山,决意Allin茶行业。但为了原本的消费电子团队,他还是推出了新的产品——8848手机。但从内心中,杜国楹认为消费电子有天花板,但茶行业几乎没有。

这一年,易宝支付华南区总经理谭琼也接了一个活——帮一家公司做茶叶B2B交易平台可行性调研。在4个月时间里,谭琼对中国茶行业有了重新的认知:在中国,懂茶的人大概只占了三成,剩下七成是非专业喝茶人群。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并没有被固定的茶产品和口味“驯化”。

彼时,大部分人的饮茶习惯是——大罐子、大袋子装茶叶,客人来了抓一把;也有小袋包装,比如出差带几包,回来的时候没喝完,但被挤碎了。根据茶叶包装和人群消费特性,杜国楹和谭琼创立了不同的茶品牌。

杜国楹邀请日本设计大师神原秀夫设计小罐包装形态,创想了上百款的设计方案,前后历经13稿才确立了小罐形态,足足用了两年时间。进而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大师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小罐茶展示图

小罐,确立了包装的标准化;大师作,代表了当代市场的品质标准,同时非遗传承人也都有自己的茶厂和制茶车间,能够大批量供应高品质的原叶茶。两者的结合,让小罐茶成为高端礼品茶的典范,成功开创并定义了一个新的品类。2016年,小罐茶产品上市,仅用了两年时间,小罐茶的零售额就超过了20亿。

谭琼的包装茶走了另一条思路——袋泡茶。实际上,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于袋泡茶的认知,来自于立顿的黄牌红茶。立顿红茶一度成为了袋泡茶的代名词,被放在白云宾馆等高端场所招待外宾。一直到2019年的立顿红茶的销售额依然达28亿美元(近200亿元)。而公开财报的国产茶企中,2019年只有7家营收过亿元。

谭琼看到了一个做中国版立顿的大机会——以碎茶叶制成的立顿茶包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的要求。于是,谭琼团队采用透明三角茶包,从外面就能看到原叶完整没有被切碎,利用真材实料的原叶茶与立顿碎叶茶包形成了差异化,同时打进五星酒店等B端渠道。

茶叶线下体验旗舰店

茶里还有一个优势是,新渠道的出现——先是借助传统电商,2014年在天猫和京东上开店,2018年后又大规模做直播带货。它还可以借鉴喜茶和奈雪的茶的玩法,2016年在广州开了一家线下体验旗舰店。

凭借袋泡茶的创新,茶里共获7轮融资,投方既有号称“茅台最牛股东”林劲峰及其背后的盈信国富投资、电商巨头京东,还有国资背景的广东文投等,茶里成为新晋独角兽。投资人都在赌茶里有机会成为新时代的立顿红茶。

03

登堂入室,街边奶茶店的百亿生意

从散茶、袋泡茶到茶饮料,茶产品的开发也随之往细分市场纵深发展。2012年,20岁出头的聂云宸自网络购物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关掉了背街小巷里的小小手机店,将目光转向了商业中心周边的奶茶店。

但聂云宸发现,市面上的奶茶奶茶大多以茶粉勾兑,口感甜腻,虽然利润巨大,但在市场上已经是烂大街一样的存在。而来自湖北的某IT上市公司品牌经理彭心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奶茶大部分是由奶茶粉和碎茶混合而成,造成了奶茶一度成为不健康和低端的代名词。有一位好朋友在进五星酒店大门时,往往会将手中还没有喝完的奶茶丢进垃圾箱。

从低端走向高端,奶茶行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密码。2012年,聂云宸拿着开手机店赚的20多万,在江门市九中街租下一家20平米的小店,开启了“真奶茶”门店的新实验。这一年,都市白领彭心自拟了一份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主打饮品、烘焙,兼做教学,却被很多商场拒之门外。

对于真奶茶,口味是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第一要素。为此,开店前夕,聂云宸特意花费几个月时间专门研究奶茶调料的配比,每天喝下不低于20杯奶茶,记录不同比例的口感。开业之后,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认真听取年轻人对于皇茶口感的看法,不断进行调试,最终在一款芝士奶盖茶身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初的皇茶,大多是以街边小店的形态出现,面积多是10来平米,开店成本并不高。因而,到2015年,皇茶在广东已经开出了50多家门店。但由于聂云宸申请皇茶的商标权一直没有得到批复,加上开一家奶茶店的门槛很低,许多人纷纷效仿,导致皇茶山寨横行。无奈之下,聂云宸选择壮士断腕,将所有门店统一更换为“喜茶”。

喜茶门店展示图

2016年,喜茶获得了“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1亿元的首轮投资。其后,美团龙珠、红杉资本、腾讯等蜂拥而至。在资本力推下,喜茶逐渐从街边小店走进商场、购物中心,以直营模式开拓了660家门店,营收超50亿元(2021年奈雪的茶营收42.93亿元),估值约677亿元。

而拿着一份商业计划书,四处碰壁的彭心也迎来了自己的“贵人”——丈夫赵林,他有十余年餐饮经营经验和投资经验,掌握行业很多真实数据,为彭心后来做茶饮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5年,奈雪的茶开业,一铺开就是3家店,分别在福田卓越intown、欢乐海岸、华强北九方。在选址上,奈雪摒弃了以往茶饮品牌选择的社区店、街边小店模式,而是与星巴克一样进驻核心商圈。尽管成本投入高,但优点在于易于流量挖掘、便于提高用户粘性、拥有更多场景延伸可能。但起初很多商场并不愿意将大面积的摊位租给一个新茶饮店,直到彭心的丈夫赵林亲自出面才谈妥。

奈雪的茶门店展示图

在产品上,奈雪的茶首创了“茶饮+软欧包”的双产品模式,提供了消费者在正餐之外的错时消费,深受许多女生的欢迎,因此店铺经营的如火如荼。彭心称,最初几家店,奈雪的排队人数几乎是周围其他门店人数的总和。

就在奈雪开第二家店时,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潘攀找到了奈雪联合创始人赵林,此后半年时间里,他们保持着两周见一次面的频率,直到奈雪开到了第11家店,双方开始正式讨论融资的话题。最初的A轮、A+轮以及B轮三轮融资,天图都有参与。

此后,深创投、太盟投资集团都先后加入进来,它们奔着将奈雪的茶打造成中国的星巴克的愿景,推动了奈雪的茶门店规模的扩大,2021年6月成功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2021年营收42.97亿元,远超小罐茶和茶里。

04

无糖茶饮料,首富的新战场?

喜欢喝茶的中国人,似乎对于瓶装纯茶饮料并不“感冒”。在日本市场早已取得成功的三得利进入中国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因为不甜,统一集团推出的无糖茶“茶里王”更是2011年在大陆市场中败退。

但正是在这一年,卖水的农夫山泉(缔造了首富钟晱晱)推出了第一款无糖茶饮料——“东方树叶”。当时,智明星通的创始人唐彬森还在游戏的世界里遨游,没有想到在日后会成为首富的新对手。

东方树叶刚上市,市场反响并不好,因为当时饮料的评判标准是够不够“爽”,而东方树叶的产品特征则是够不够“润”,消费者并不买单。据说,当时有媒体评出的“最难喝的饮料”,东方树叶榜上有名。

农夫山泉部分产品展示图

不过,当时的农夫山泉集团并没有砍掉这款“难喝”的饮料,反而加大技术投入,研究在不添加防腐剂、稳定剂、色素和香精的前提下,茶汤依旧能够存放数月而不改变原有品质,开创了“0糖、0脂、0卡、0香精、0防腐剂”的茶饮新标准,并从2011年开始陆续申请了20多件与“无菌技术”相关的专利。

为了保证无糖茶味道的纯正,农夫山泉的研发团队还曾经跑到日本调研,并在日本技术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革新——建设了国内首条log6级别的无菌生产线。

2016年,唐彬森创办的元气森林也切入到茶饮领域,找了五六个年轻人搞产品研发,大多是互联网出身,只有一个从传统行业来的。唐彬森提了两个要求:第一是你们年轻人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产品,不要按照以前的方式,忘记传统的套路、规则和方法论。第二,你们把产品做出来以后,能不能每个人找10个朋友,让他们一人买一箱,是买不是送。

就这样,一款不符合传统的“燃茶”就出现了,与东方树叶类似,这也是一款纯茶饮料。但与东方树叶不同,为了迎合用户的口感,燃茶添加了代糖——赤藓糖醇,做成了一款“无糖也甜”的纯茶饮料。

在产品研发时,有研究人员发现乌龙茶的口感最好,就是价格有点儿小贵。唐彬森听说后,大手一挥就批了——“钱,不就是个数字吗?”作为游戏界的“大佬”,身价上百亿的唐彬森并不缺钱。  

元气森林部分产品展示图

平衡产品的“好喝”和“健康”,是元气森林团队的重要考量。而抓住新零售渠道,则是元气森林燃茶突围的关键。在渠道建设上,元气森林下得了“狠手”:

1、“重金”挖人。不少元气森林的业务员曾经是农夫山泉、百事可乐的业务员,干了五六年,薪水刚过万,但在元气森林,新入职的业务员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字。

2、让利经销商。农夫山泉不管是水还是饮料,经销商每卖出一箱,利润不超过5元,只有新品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而元气森林的产品,每卖出去一箱,经销商可以赚17元。除此之外,卖不出去的元气森林由厂家回收,并给予50%的补助。每一年年终,完成任务的经销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总销售额返点,返点比农夫山泉高大约三分之一。

3、铺设智能冰柜。通过自己开发的智能摄像头做无人巡检,既减少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管理成本,而这些节省的成本都可以用于提高产品品质。

2018年,燃茶仅用了两年时间做到了无糖茶品类第二,仅次于2011年上市的东方树叶。

2022年上半年,农夫山泉茶饮品实现营收33.0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1.6%,其主打产品正是东方树叶。这个沉寂了10年的品牌再次迎来了新生,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农夫山泉近5000亿的市值。

05

小结

中国的茶生意,从茶马古道算起,悠远流长。但传统的茶叶生意,聚集在各地的茶叶批发市场里,散乱,价格和产品不透明,是作坊生意。当然也有人将大益茶等炒成了“金融生意”。

真正让茶生意进入快车道的,是天福茗茶、八马茶叶等通过产品和渠道创新(直营+加盟开店卖茶叶),将茶叶生意品牌化,终于出现了一批营收过亿的上市公司,但无论营收还是市值都不算高。

小罐茶尝试通过工业化流水线的方式将茶叶包装变小,变成“快消品”,营收迅即超越传统的茶叶品牌,但依然脱离不了“礼品茶”的属性。茶里学习立顿,试图将袋泡茶生意推到立顿红茶的规模(年营收近200亿元),不过,这个梦想还在路上。

真正将中国的茶生意推向新高度的是中国式的创新——将台湾的奶盖茶,升级为中国版的星巴克——喜茶和奈雪的茶,抓住了中国商场扩张和新中产崛起的红利,迅速崛起,这是一个百亿营收,千亿市值的生意。

当然,最有想象力的是,以东方树叶和燃茶为代表的无糖茶饮料,可以成为跟可口可乐一样无处不在(密集渠道覆盖)的国民饮料,将支撑一个市值几千亿元的巨无霸公司,那是首富都关注的顶级战场。

作者:陈世峰

来源:蓝鲨消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王花落谁家?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评审结果公布!

6月2日,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在福建宁德举办。赛事收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当前审评结果已正式出炉。


详情如下:

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评审结果通报

一、绿茶类

茶 王

福建鸿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健峰 龙游三号(有机)

特别金奖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绿茶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黄宇星 白马山牌天山绿茶

金 奖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公司 郑国华、郑光雄 兰香绿韵(翠欲滴)

宁德瑞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震标、陈荷花 清风凝荷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高山绿茶

福建大宝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邱笑二、邱起顺 笑二绿茶

福建海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徐仙仙 海雾绿芽

福建江南茶业有限公司 郑明辉、杨志强 天山绿宁川绿

霞浦县龙津茶业有限公司 林礼广、杨美丽 元宵茶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醉闽香绿茶

银 奖

宁德市蕉城区洋中叁沐农民专业合作社 刘祚雄、孙智敏 天山绿茶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绿茶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宣洋茶叶专业合作社 傅明进、傅振洲 天山绿茶

宁德市云雾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谢郑生、谢玉平 天山绿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花香绿茶

福建云门峰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谢永发 霞峰茗绿

周宁县云上茗香农民专业合作社 谢树全 霞峰春芽

霞浦县畲香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梅学勇 毛尖

二、红茶类

(一)传统型红茶

茶 王

甲峰山(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袁新文 甲峰山·一品梅2号

特别金奖

福建省福榕溪茶叶有限公司 陈强、刘锋 梅贵花香

福安市坦洋茶场有限公司 刘生全、林建华 一品红

福安市金福龙茶业有限公司 温剑锋、温裕乾 红醉美人

福建润谷茗茶业有限公司 吴振华、卓双英 润谷茗牌红茶

柘荣县聚秀茶叶有限公司 吴金弟 凤岐聚秀2号

金 奖

福安市品福茶业有限公司 郑培明 品福工夫

福安市沁福盖香茶叶有限公司 张明 传奇

福安市天一阁茶业有限公司 章增荣、章伏光 天一红

福安市同泰钰茶厂 胡善敬 同泰钰

福安市溪福红茶业有限公司 郑锦清 清茗红

福安市兴民种植场 吴长振 长红

福鼎市湖林茶叶专业合作社 周宗锦、翁开振 群雄争香

福建海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徐仙仙 高山金牡丹

福建君山茶业有限公司 何林树、潘君成 寿宁高山红茶

福建姥谷树茶业有限公司 刘成茂 老枞金牡丹

福建润木堂茶庄园有限公司 刘恒盛、刘恒锋 紫金玫瑰

福建省屏南三合泰茶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林如辉、张古生 漈红

福建省寿宁县天福缘茶厂 卢允春 传统红茶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李海明 水来香牌红茶·丛味品过

福建婷轩皓茶业有限公司 林丽娇 占领鲜

福建臻虹茶业有限公司 张少锋、周珠秀 寿宁高山茶

绿源天禧茶业(福建)有限公司 阮晓伟 蕙质兰心

宁德市宝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田加、黄彩妙 花果香红茶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宣洋茶叶专业合作社 傅明进、杨明建 天山红茶

宁德市千美茶业有限公司 刘艳、林善枝 春尚香

宁德市畲韵红茶业有限公司 雷忠新 传统红茶

宁德市天泉茶叶有限公司 刘小崇 天山红茶

宁德市御茗阁茶叶有限公司 叶光金、章丽艳 御茗阁“尚品红”

宁德云霞谷茶业有限公司 陈金华、霍雯霞 七里香

屏南凤溪包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包代炬、张古生 屏山工夫

屏南县聚农高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祥风、张古生 屏山金毫

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 王菊弟 鸾宏7.19(红茶)

寿宁县含溪红茶业有限公司 叶信明、叶圣贵 含溪村金骏眉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下乡的味道”金骏眉

寿宁县润昌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龚华福、张祚灵 传统型红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传统红茶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张明 寿宁金骏眉

寿宁县裕隆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少锋、周珠秀 寿宁高山茶

周宁县徐牌茶叶有限公司 徐文凯 逍遥子

周宁县云上茗香农民专业合作社 谢树全 云上霞峰

福鼎大廷茶叶仓储有限公司 陈廷、张婷 大廷工坊·橘红

福建省林鸿茂茶业有限公司 林宇 鸿韵

福建上茶初品茶业有限公司 左成瑞 上茶初品牌天山花香红茶

银 奖

福安市葆青茶叶有限公司 黄宝清、黄泳景 醉春风

福安市洪旭茶厂 林建春 建春

福安市汇益茶业有限公司 吴尚聪 花木兰

福安市笕水茶业有限公司 王贺钦 笕红

福安市茗鼎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洪 茗鼎红

福安市尚云茶业有限公司 缪成宝、张菁菁 尚云红

福鼎市广泰茶业有限公司 张纯伟、张仕平 金橘红

福鼎市太元福茶业有限公司 陈兴明 红茶

福建大地春茶业有限公司 刘成茂 金牡丹

福建华茗茶业有限公司 肖燕平 华茗春芽

福建景然茶业有限公司 王晓红 桂香红

福建满春红畲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胡盛平 天山红

福建省福缘富茶叶有限公司 吴宜品、吴建龙 福缘富牌红茶

福建省宁德市香如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黄邦明、陈兵香 宁德天山红茶

福建省周宁县官思茶叶有限公司 张纬州 九龙眉

福建臻越茶业有限公司 张明、郭胡津 金骏眉

福建自然香茶业有限公司 杨廷雄 古韵芳华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红茶

宁德市德茗茶业有限公司 王绍忠 一叶知香

宁德市古枝春农业有限公司 龚美兰 廊乡醇金骏眉

宁德市嘉香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汤裕金 天山红

宁德市香春正欣茶业有限公司 谢庆如 醉梦甜

寿宁茶生缘茶业有限公司 王安、吴燕华 高山金骏眉

寿宁县闽轩茶叶有限公司 龚存德 “闽轩”奇韵兰香

寿宁县南阳镇兴松茶厂 许兴松 寿宁高山红茶

寿宁县山里红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龚元金、钟凤莲 寿宁高山茶

寿宁县盛茗香茶叶有限公司 蔡万光 “盛茗香”红茶

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 卓仕旭 “张天福”寿宁高山红茶

周宁县莲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凌明友 叶上初阳

福建福鼎棠玥茶业有限公司 陈常生、林喜盈 白琳工夫

福建省元碧丰茶业有限公司 陈亮 满堂红壹号

福建省复涵新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灿、王家纣 白琳工夫

(二)花果香红茶

茶 王

寿宁县鸾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旗坑红红茶

特别金奖

福安市金福龙茶业有限公司 温剑锋 温裕乾 黑金百年老枞

福建省誉品茶业有限公司 毛增光 丰誉园

福安市和畅茶业有限公司 苏畅 浮世幽香

福建东笔宁茶业有限公司 许灿春、吴丽英 东笔宁

悦茗香工夫茶(福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兰仙菊 茗悦红

金 奖

福安市葆青茶叶有限公司 黄宝清、黄泳景 香野千里

福安市福特茶叶有限公司 林明仔 吉洋红

福安市历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兰伏忠 柳叶桃香

福安市尚云茶业有限公司 缪成宝、吴鹏 北大

福安市泗甫岩茶场 徐忠 泗甫岩

福安市天一阁茶业有限公司 章增荣、章伏光 天一红

福安市中茗天富农业有限公司 陈培荣、陈晓 十里桃香

福建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燕华、陈强 南岔红

福建江南茶业有限公司 郑明辉、杨志强 天山花香红茶

福建景然茶业有限公司 王晓红 桂香红

福建润木堂茶庄园有限公司 陈爱琴、林仙明 蜜桃红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红茶

福建省弘农杨氏茶业有限公司 杨书勤 方广红叶

福建省茗旗茶业有限公司 刘小春、陈辉煌 拾山香1号

福建省天华源茶业有限公司 黄忠斌 红莲醉

福建省万氏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军、陈晓岚 下党红久久为功

福建省雁春红茶业有限公司 陈元生 雁春红

福建十九潭茶业有限公司 刘清华 素玉潭

福建韵久久茶业有限公司 范正茂 丹兰香

寿宁县芹洋乡炜康茶厂 张有淼 洪旗山红茶

寿宁县如是品茶业有限公司 龚林伟 寿宁乌茶

寿宁县叶叶香茶厂 刘岩惠 金牡丹

寿宁县正阳春茶业有限公司 李桂煌 寿宁乌茶

福安市九榕传承茶叶加工坊 陈长锐、陈松深 九榕香

一泡红(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夏陈玉 赛江·一泡红

银 奖

登科红(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毛增光 印茶村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醉闽香

福安市绿色天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杨伏增 满堂红天品

福安市润秀茶厂 林华准 花果香红茶

福安市同泰钰茶厂 胡善敬 青华

福安市雾云香茶业有限公司 张景云 雾云红

福安市秀林茶业有限公司 林善枝 香桃韵

福安市云山谷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成茂 白云野枞

福建君山茶业有限公司 何林树、潘君成 寿宁乌茶

福建卓月天茶业有限公司 陈艳 从头越

甲峰山(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袁新文 甲峰山·一品梅

蕉城区赤溪牛洞牧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吴正枝 天山红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红茶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黄宇星 白马山牌天山花香红茶

宁德市畲韵红茶业有限公司 雷忠新 花香红茶

寿宁县景红茶业有限公司 王振东 寿宁乌茶

寿宁县南阳镇兴松茶厂 许兴松 寿宁高山茶

寿宁县盛茗香茶叶有限公司 蔡万光 “盛茗香”红茶

三、白茶类

(一)白毫银针

茶 王

福鼎市沁泓茶业有限公司 刘恩爱 白毫银针

特别金奖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 张得乐、张婷婷 东南多奇2024白毫银针

福鼎市春绿茶业有限公司 蔡华荟 白毫银针

福鼎市鑫农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庆庭、陈芝兰 白毫银针

福鼎市永德益茶业有限公司 钟品德、王其英 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王传意 白毫银针

金 奖

宁德市清韵谈白茶有限公司 谢建平 清韵谈白毫银针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云锦有机白毫银针

福建桂岭茶业有限公司 林良希 桂岭白毫银针

福鼎市联成茶业有限公司 郑敬笋 白毫银针

福建省华羽村茶业有限公司 张茂座 华羽村白毫银针

福鼎市日泉印象茶业有限公司 高志敏、陈希平 白毫银针

福鼎市瑞祥龙茶业有限公司 周尚锋、周桂瑞 白毫银针

福鼎市乡高岭茶业有限公司 陈上锋、陈贤玉 沁白兰白毫银针

福建益品仓茶业有限公司 卢成建、罗雪云 白毫银针

福建鼎仙茗茶业有限公司 蔡小红 白毫银针

福建省恒春源茶业有限公司 何川、何孟生 白毫银针

福鼎市姥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温其铁 白毫银针

福鼎市福御泰茶业有限公司 雷朝廷 白毫银针

福鼎市崇澜茶业有限公司 刘少辉、周明选 白毫银针

福建永香茶业有限公司 陈隆标 白毫银针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白毫银针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陈俭敏、夏增某 大沁白毫银针

福建康来颜茶业有限公司 周瑞进 康来颜白毫银针

银 奖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林有希 白毫银针(绿雪芽)

福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张传楚 白毫银针

玉草金茗(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陈华 玉草金茗白毫银针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白毫银针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白毫银针

福鼎市龙和信茶业有限公司 郑国强 白毫银针

福鼎市归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琼颖 白毫银针

福鼎市长心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永忠 白毫银针

福鼎阿甘茶业有限公司 甘宗玉、甘雪红 白毫银针

福鼎市茶岭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林远增、林叶子 茶岭山白毫银针

福建省复涵新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灿、王家纣 白毫银针

福鼎太姥山畲谷幽蓝茶业有限公司 兰春顺 白毫银针

福鼎汉仪楼茶业有限公司 张道钰、张玉琴 汉仪楼白毫银针

(二)白牡丹

茶 王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白牡丹

特别金奖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兰杜有机白牡丹

福鼎市白茶世家茶业有限公司 梅永春 梅家古作坊白牡丹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牡丹

福鼎市伡阳茶业有限公司 杨应忠 白牡丹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王海贝 白牡丹

金 奖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何丽梅、郑成成 品品香白牡丹

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 魏晗 奇古枝牌白牡丹

宁德市捌哒茶业有限公司 王宗朝 捌哒葉白牡丹

福建桂岭茶业有限公司 林良希 桂岭白牡丹

福建省宁德市香如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黄邦明 宁德天山白茶

寿宁县兴昌茶厂 林昌清 牡丹魂(白牡丹)

霞浦县星富昌茶业有限公司 杨星 醉享“白牡丹”

福鼎市归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琼颖 白牡丹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白牡丹

福鼎市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周宗佑、曹昆 白牡丹

福鼎市茶岭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林远增、林叶子 白牡丹

福鼎白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朱国灿、陶丽明 白牡丹

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王敦炳、王秀娟 润古今白牡丹

福鼎市畲茗香茶业有限公司 钟玉龙 白牡丹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王传意 白牡丹

福建省叶芽泉茶叶工艺研究有限公司 高展进 白牡丹

福建康来颜茶业有限公司 周瑞进 康来颜白牡丹

福建省福鼎市名山茶叶有限公司 林星辰 2024年白牡丹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 郭陈胜、郭丰睿 玉琳清语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吴传惠、吴传记 顺茗道牌白牡丹

福建省广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林型彪 广福心道白牡丹

银 奖

宁德市孔府茶苑茶业有限公司 孔宪祥 白牡丹

福建省屏南三合泰茶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林如辉、薛徐燕 溪岩白

宁德市赤溪养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傅明进 傅振洲 天山白茶

福建省福盈茶业有限公司 兰智琳 2024年近纯特级牡丹

霞浦县银富春秋茶业有限公司 谢文法 白牡丹

福建叠石云雾茶业有限公司 陶文赛 2024年竹洋牌白牡丹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陈俭敏、夏增某 大沁白牡丹

福建省莲峰茶业有限公司 张记昌 2024年白牡丹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宗锷 牡丹

福鼎市磻溪龙隐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松清 牡丹

福建福鼎青莲生态有机茶发展有限公司 许启景、许文升 青莲泉2024年白牡丹

福鼎市太姥仙醇白茶有限公司 郑霖峰 白牡丹

福建省蓬记茶业有限公司 梅菲 白牡丹

福鼎市拾荒老树白茶研究所 翁启交、翁佳楠 白牡丹

(三)寿眉

特别金奖

福鼎市福瑞扬茶业有限公司 廖宝奇、叶雅静 寿眉

福鼎市马冠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磅、吴继绩 寿眉

金 奖

柘荣县凤里茗香茶厂 吴世数 柘凤清韵寿眉

霞浦顺通茶业有限公司 贺彩顺、叶月凤 寿眉

霞浦县银富春秋茶业有限公司 谢文法 寿眉

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王敦炳、王秀娟 润古今寿眉

福鼎市军鱼茶业有限公司 翁陈华、吴小军 寿眉

福建省冠众山农业有限公司福鼎分公司 刘茂良 冠众山寿眉

福鼎市鑫农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庆庭、陈芝兰 一级寿眉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寿眉

福鼎市晒鼎香茶业有限公司 翁开振、林世云 2024寿眉

福建省叶芽泉茶叶工艺研究有限公司 高展进 寿眉

银 奖

柘荣县凤岐生态茶专业合作社 吴庆源 柘壹源寿眉1号

福鼎市东南多奇茶产业有限公司 张得乐、张婷婷 白茶库2024寿眉

福建今古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宗辉 白钻石寿眉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寿眉

福鼎市湖林清茶业有限公司 谢国见 湖林清寿眉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寿眉

福建满毫茶业有限公司 林端孝、林检弟 2024年寿眉

福鼎市仙蒲里茶业有限公司 林建新 2024年寿眉

福建柘壹源茶业有限公司 吴庆源 柘壹源寿眉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 张婷婷、张得乐 东南多奇2024寿眉

(四)贡眉

特别金奖

福鼎市永德益茶业有限公司 钟品德、王其英 贡眉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李海明 水来香牌·品小白

金 奖

福鼎市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周宗佑、曹昆 贡眉

宁德市甑华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连梓翔 甑华阁居·源野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贡眉王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林李斌 八闽清音牌贡眉

福建省恒春源茶业有限公司 何川、何孟生 贡眉

银 奖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岭路白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 寿宁小白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宗锷 贡眉

福鼎市真福家庭农场 王宗福 贡眉王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贡眉

(五)花香白茶

特别金奖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花香牡丹2号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 寿宁花香白茶

金 奖

福建鸿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健峰 花香牡丹

福建省荼园茶业有限公司 钱龙胜 天山白茶

宁德天丰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章允贺、陈 花 宁德天山花香白茶

银 奖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 傅炜生、张雄 天山白茶

福建省峻山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汤小廷、汤小彬 花香白茶

屏南县聚农高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祥风、薛徐燕 屏山白

四、乌龙茶类

特别金奖

福建省古田县鑫垅茶叶有限公司 周 明、郑思芳 “明丰”肉桂

宁德瑞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震标、陈荷花 醉清风

周宁县莲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凌明友 莲峰美人茶

金 奖

福建省知己茶叶有限公司 李 军、郑思芳 “翠屏茗星”水仙

寿宁县东泰茶业有限公司 韦兴炎 花香乌龙茶

福建省云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陆长伟、许光烟 “上珍七锭”肉桂

屏南县九仙高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 黄益江 九仙山肉桂

福建壹泡工夫茶业有限公司 缪梃椿 蜜桃乌龙

寿宁县天池峰茶叶有限公司 吴树清、缪曙辉 寿宁高山乌龙茶

福建八龙茶叶有限公司 周 锋、郑思芳 “崖聚苑”金牡丹

银 奖

屏南彭记三千解农业有限公司 彭李观 鹫峰乌龙茶

宁德市云雾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谢郑生 坑头茗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寿宁高山乌龙茶

福建省宁德胤达茶叶有限公司 黄清炳、郑思芳 “清胤”金牡丹

宁德市御茗阁茶叶有限公司 余保生 御茗阁牌肉桂

古田县李氏茶叶家庭农场 李圆圆、魏 春 “习若自然”肉桂

福建省方圆恒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李圆圆、郑思芳 “方圆恒达”奇兰

宁德市韩丹茶业有限公司 钟明华 韩丹·天山铁观音

福建屏南县鹏鑫农业有限公司 陈邵武、薛徐燕 武丹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鹭岛争香2023两岸春季茶王出炉

鲁成银 中茶院茶科所原副所长

高峰 农业农村部茶叶指导组专家,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苏峰 全国示范性劳模工作室领衔人,国家高级评茶师

陈志雄 厦门市茶叶学会会长,全国劳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孙威江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陈銮 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原站长

林松洲 安溪县政府专家库专家

高达洲 安溪县政府专家库专家

7月 19日至 23日,2023年第23届海峡两岸春季茶王擂台赛(以下简称茶王赛,为非岩茶的六大茶类)在厦门珠宝城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品茗论道,22个省份的数千个茶样同台竞技,共同角逐“茶王”桂冠。

开幕式上,中茶院茶科所原副所长鲁成银、台湾农业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暨芊秀和海峡导报社社长林世雄分别致辞,随后,各位嘉宾上台共同点亮启动球,正式开启本届茶王擂台赛。

厦门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林彰平,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洪志新,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治祥,厦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二级调研员苏天福,思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思明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张钦茴,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黄超生,冠名商厦门众利祥置业有限公司法人许炜煜,厦门市温州商会党支部书记、厦门珠宝城创始人谢学军,厦门市浙江商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军,梧村街道商会秘书长郑金全等出席大赛开幕式。

本届茶王擂台赛收到海峡两岸具有茶叶生产加工资质的新型经营主体将近20个茶品种、数千个茶样。历经数月的筹措准备与连续多天的专家评审,对数千个茶样进行公平、公开、严谨、细致的筛选,最终评选出新一届两岸春季茶王(不包括岩茶、熟普、老白茶)以及各品项的金奖、银奖等奖项。

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作为全国茶王赛中茶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赛事,已连续举办23届,辐射区域从原来的以闽台为主,拓展到两岸20多个省(市)的茶叶产区,赛事影响力享誉全国。

专家评审“华山论剑”现场氛围火热 过程公正公开

“今年参评的红茶,采集的原料普遍比较成熟,这与近年来红茶市场的兴旺有关,同时也是因为目前花果香型比较流行,而花果香型原料需要的叶子要偏成熟一点。”中茶院茶科所原副所长鲁成银认为,目前红茶的花果香型比较流行,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所以红茶如果做成花果香型,市场前景会更好。

本届赛事由中茶院茶科所原副所长鲁成银担任专家审评委员会主任,农业农村部专家高峰担任执行主任,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苏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等全国多地十几位权威专家任评委。

以茶促融 以赛促学 共谋发展赛事推动两岸茶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台湾有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茶,例如台湾嘉义阿里山的台湾青山乌龙茶、南投鹿谷的冻顶乌龙茶、苗栗的东方美人茶……

在擂台赛现场,台湾农业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暨芊秀对导报记者表示:“两岸茶叶界交流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大陆的普洱茶、白茶以及大红袍都深受台湾民众喜爱,希望台农台企能够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与祖国大陆同发展、共进步。欢迎大陆茶界同行走进台湾,感受台湾民众的热情好客,共品好茶,携手发展。”

台湾的茶农茶商对今年赛事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台湾茶农茶商积极报名参加本次春季茶王赛,除了茶农茶商数量有所提升,本次报名参赛的茶样质量也有所提升。

23届两岸春季茶王擂台赛六大茶类部分奖项

一、台湾青心乌龙茶

茶王TW110 台湾青心乌龙茶 A7011 春勇茶王 張綸哲

二、东方美人茶

金奖DDF103大田美人茶 乐成权 大田县敬元茶厂DF106东方美人茶 王红莲

三、黄茶

金奖HT116黄茶 曾智伟 平和县楼峰山茶业有限公司

四、白芽奇兰

茶王BY185白芽奇兰 黄铭煌 漳州御蘭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五、清铁

茶王QT185清铁 林连珠

六、白牡丹

金奖BM105白牡丹 张茂江ZBM101白牡丹 杨尚贵

七、绿茶

金奖L106绿茶 陈小红

八、白毫银针

金奖FBZ110白毫银针 温其铁

九、建宁红茶

金奖赤甘金观音 过文彪

十、红茶(叶茶)

茶王H114红茶 倪小虎

十一、漳平水仙

茶王zp261陈月月 精华茶业

十二、浓铁

茶王NT232詹玲丽 开先令

十三、生普洱

金奖SP160许文斌 大连市鑫隆茗茶业

十四、广东单枞

金奖GD111涂国正 浩颐茶叶种植园

十五、永春佛手

金奖QFS116永春佛手(清香型)陈耀滨 永春县苏坑镇耀滨茶业

十六、红茶单芽

金奖HD106张云鹏 大商茶业有限公司

专家声音

鲁成银

中茶院茶科所原副所长

这是我参加茶王赛的第5个年头,希望这次茶王赛能进一步促进两岸制茶技术交流,同时也共同拓展市场。两岸的产品风味不一,各有受众,通过比赛可以让两岸市场互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从本次送样的数量和比例可以看出,目前市场的茶叶消费趋于年轻化,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接受茶文化。我们要了解茶文化,就要先从喝茶开始,然后迷上它的风味,这样才会去深入了解它,最后慢慢理解茶文化。

暨芊秀

台湾农业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

如今在大陆,已有越来越多台湾人士投资茶行业,比如在漳平永福就有100多个台湾人种植台湾乌龙茶,在福建南靖、华安,三明尤溪等地投资茶山。

在闽的台农台企应该致力发挥福建省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与祖国大陆同发展、共进步,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高峰

农业农村部茶叶指导组专家,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茶王赛连续举办十多年,在业内有了响亮的品牌和权威性,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和茶叶爱好者参与。

这次擂台赛的茶样都很优质,比赛现场竞争激烈。希望通过这项茶赛,促进两岸茶企茶农的交流互动,提高茶农茶商的制茶技术,鼓励他们努力做茶、多做好茶,增进茶情、友情、亲情,为两岸茶业发展多作贡献。

希望海峡导报社能将茶王赛办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扩大茶文化的交流,让茶文化深入人心。

苏峰

全国示范性劳模工作室领衔人,国家高级评茶师

从宋朝开始,福建就是中国茶叶发展、研发、销售的中心。如今,福建更是处在茶文化辉煌鼎盛时期,有着面积大、种类多、规模大、从业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特点。

茶叶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民生产业,在宋朝时描写茶的诗歌就有2000多首,其中一半都是描写福建茶叶的。

不仅如此,ISO国际标准认证体系六大茶类,从福建发源的就有乌龙茶、红茶、白茶三类,福建人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甚至国际交往上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陈志雄

厦门市茶叶学会会长,全国劳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今年参展的茶品类多,有22个省份选送茶样参与比赛,比往年有更多的茶商茶农同台竞技,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本次比赛邀请了国家级专业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搭建起茶文化交流平台,专家评审团为茶样“把脉”,也让更多大众评审团的消费者向专家组学习,更加深入了解茶文化。

孙威江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我认为今年参赛茶样总体质量不错,茶样整体差别不大。擂台赛中我们都是优中选优。

纵观此次参赛的全部茶样,白茶品质尤为突出。在茶的消费市场中,白茶因高性价比高和香醇口感,受到健身、养生等人群追捧,近年来大众对它的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

陈銮

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原站长

从参赛的漳平水仙茶样看来,质量是非常高的,芳香浓郁、滋味醇厚。茶王赛让茶农茶商们通过切磋技艺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推动茶的消费市场的质量不断上升。此外,茶王赛盲评的方式也是它能持续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林松洲

安溪县政府专家库专家

在六大茶类中,多年来铁观音因其甘甜的口感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安溪铁观音有制作工艺复杂、人工技术要求高等特性,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等因素来调节制茶方式。多种茶样对专家评委的综合素质、从业年限以及对铁观音的认知深度等方面都是巨大的考验。

高达洲

安溪县政府专家库专家

今年铁观音的参赛茶样,无论是清香型还是浓香型,相比往年颜色更翠绿、香气更醇厚,说明茶农茶商们在选茶、挑茶时都很认真,也反映出茶农茶商的茶样质量以及制茶工艺都在不断进步。

建议茶农茶商们平常也应该多把自家的好茶叶拿出来作比较,在斗茶中提高自身技艺。

来源:海峡导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