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腾冲红茶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非凡十年:扎根新生代火山区,看腾冲茶产业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养生茶旅之路

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10年。六大茶类齐头并进,茶叶总产量、总产值、销售量和销售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茶产业发展离不开茶区、茶企、专家的匠心精琢,这十年,有成就也有曲折,它们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向标!让我们用一段段精彩的奋斗史,共同见证中国茶产业的非凡十年!

名山脚下的生态茶、火山灰上的养生茶!

金秋十月,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茶区依旧一片生机盎然。这里地处中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区,土壤含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加上高黎贡山特有的光、温、水、热气候环境,为无法复制的腾冲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年发展,腾冲围绕“生态养生茶旅融合发展”,2022年茶叶总产值达22亿元,茶农收入7.2亿元……

#云南#腾冲#高黎贡山

十年来,腾冲市以现代茶叶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速茶业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产业增效、茶农增收、乡村振兴的良好势头。

腾冲市茶产量从2012年的1010.4万公斤增加到2022年的2170万公斤,增215%,茶叶总产值由4.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2亿元,增468%,茶农收入2.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7.2亿元,增288%。

因地制宜的“产业特色规划”

“上规模、提质量、强产业”,腾冲以“特色规划”为载体,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提高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年来,腾冲逐步推进北部以极边茶庄园为主,中部以高黎贡山茶博园为中心,东部以高黎贡山古茶探秘为重点,南部以清河茶叶温泉旅游小镇辐射带动团田曼哈茶庄园为中心的四大茶产业特色区域建设,势在综合形成一条集“腾冲茶文化、茶餐饮、茶旅游、茶休闲为一体的“茶产业旅游带”,进而,促进产业布局区域特色化,将茶叶生产、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有机融合,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引领形成农业经济增长新引擎,着力把腾冲市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腾冲茶旅融合示范区”。

茶产业发展两步走:创新模式 完善机制

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是腾冲茶产业的不懈追求。十年来,当地以加强茶现代产业园区生态建设,加大茶产业绿色食品牌建设力度,提高茶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为目标,摸索总结了以农牧结合、立体种养、间作套种和资源循环等生态管理模式,并持续创新园区种养模式,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

政策引导、完善机制。腾冲市先后出台《中共腾冲市委办公室 腾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腾冲茶”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腾办发〔2016〕61号)、《腾冲市人民政府茶叶办公室 腾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腾冲市全面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腾茶通〔2019〕01号)》、《腾冲茶标准》、《腾冲市有机茶种植管理技术规程》、《腾冲市有机茶加工管理技术规程》、《腾冲实施腾冲高原特色农业乌龙茶明光园区生产管理办法》和《腾冲古茶树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和引领全市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基础建设双手抓,推进腾冲茶大步向前走!

一个个茶叶种植大户涌现、一家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收入倍增,一个个茶叶龙头企业蒸蒸日上,腾冲实现茶产业增收“接二连三”!

十年来,腾冲采取项目引进、旅游开发、壮大产业等方式,吸引茶叶科研项目和资金向现代茶叶产业园集聚,茶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先后建设茶旅融合发展示范点7个,其中:茶博园1个、明光乌龙茶园1个、大地茶海、极边茶庄园、清凉山茶庄园、驼峰茶庄园、莲花山茶庄园等茶旅示范庄园5个。围绕高黎贡山、极边业、清凉山、绮罗、驼峰等龙头企业,腾冲普洱茶、红茶、乌龙茶、绿茶等产业基地陆续建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黎贡山、清凉山、极边茶业等公司先后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高黎贡山”商标于2012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黎贡山” 、“清凉山”和“极边乌龙”三个品牌荣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优势农产品称号,清凉山公司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腾冲红茶、腾冲绿茶、腾冲乌龙茶、腾冲白茶、腾冲黑茶”5个“腾冲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局认定。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稳步推进品牌化建设

“三品一标”认定产品18个,创省部级品牌5个、国家级品牌1个。 这是腾冲市在茶产业品牌化建设和扶持引导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答卷。

十年来,通过扶持壮大茶叶龙头企业,腾冲增强了茶产业发展后劲,提升带动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腾冲还将坚持基地、龙头、市场同步,围绕市场紧缺产品、优质特色产品、种植加工加营销全产业链调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拓展茶叶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2全国茶旅精品线路候选线路欣赏:腾冲高黎贡山茶旅走廊

2022“国际茶日”庆祝活动期间将面向全国征集“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在5月20日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上发布,助推全国茶乡旅游发展。

截止目前,已有多个茶产区、企业向我会提交了“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申报材料。在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征集期间,我们将展示分享各个地区、茶企的候选路线。(点击置顶图片,可了解报名路线征集)

为您中意的精品线路“三连(点赞、在看、分享)”支持吧!

本期为您分享是来自云南省腾冲市申报的“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茶旅精品线路:腾冲高黎贡山茶旅走廊 。

腾冲高黎贡山茶旅走廊 “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茶旅精品线路

路线所在地区:云南省腾冲市马站乡、固东镇、明光镇、界头镇、芒棒镇、五合乡、蒲川乡、团田乡、新华乡、清水乡、和顺镇、腾越镇12个乡镇。

线路包含景点:极边茶庄园、火山公园、银杏村、乌龙坝极边茶园风光、高黎贡山、界头油菜花、柱状节理、蜀身毒道、古茶探秘、蒲川茶文化温泉旅游小镇、驼峰古茶庄园、阿昌族茶文化体验中心、司莫拉佤族文化、大地茶海、高黎贡山茶博园、热海、和顺抗战博物馆。最佳旅游时间:1月-12月适合旅游方式:跟团、自由行、自驾游当地茶叶推荐:腾冲高山乌龙茶、腾冲古树茶、腾冲绿茶、腾冲普洱茶、腾冲红茶、腾冲白茶。

腾冲市属热带季风气候,集大陆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为一体,冬春天气晴朗,气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气候凉爽宜人,年平均降雨量为153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0℃可避寒,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可避暑,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境内空气质量良好,负氧离子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3827个,最高达38000多个,pm2.5小于10,称为“天然大氧吧”。

01

线路一:边境民族文化与极地茶园风光相融——极边茶文化旅游区

极边茶庄园有高山乌龙茶花海观光茶园3000亩、乌龙茶加工体验区一个,高山乌龙茶购物、产品展示及茶文化表演区一个。

在这里,和睦村100年以上7000多株茶花千娇百媚,争相斗艳,一片红红火火的世外桃源风光与乌龙茶园风光相互交融,让人美不胜收。让游客体验来自种植海拔最高,生态环境最优美的高山乌龙茶加工制作工艺、免费品尝和购买“极边”高山乌龙茶。

腾冲火山

边境民族乌龙茶特色旅游区

腾冲北海湿地

02

线路二:腾冲现代茶文化与乡土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有机融合——腾冲茶文化旅游区

滇缅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于2005年7月7日建成开馆,馆址设在原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上。博物馆藏有3500多件二战文物,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民众众抗战等方面的文物。

高黎贡山茶博园,让人在生态、文化、科研、养生中,尽情享受腾冲茶文化的魅力。在生态茶园体验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参观腾冲现代茶叶加工工艺,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感受茶的艺术和魅力,享受乡土文化;品尝特色茶餐,养生食疗、茶理疗。

腾冲滇西抗战博物馆

茶博园最新鸟瞰图

和顺全景之一(焦强摄)

03

线路三、厚重的历史文化、抗战文化和古茶林探秘——高黎贡山古茶林探秘区

从腾冲县城出发,行程40公里,就到著名的世界名山——高黎贡山:总面积达40.55万公顷,是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和“世界雉鹊类的乐园”。

高黎贡山古茶园探秘之路,是史迪威公路(即老腾保公路),是抗战之路,更是公元前400年,神秘的“蜀身毒道”和“西南丝绸之路”,呈区域性布局有4.7万亩腾冲野生古茶树群落与开启腾冲人工种植茶树百年历史(1916—2016年)、被誉为腾冲茶祖的封维德故居及中国第一个以茶叶产品命名的寺庙——甘露寺和高黎贡山神秘的“蜀身毒道”、“西南丝绸之路”、驼峰航线遗迹、滇缅史迪威抗战之路。

腾冲高黎贡山

千年古茶树

帐篷酒店

04

线路四:茶禅民族温泉茶旅特色旅游区

这里有茶庄园4个,即:清凉山茶庄园、曼哈古茶庄园、黄梨坡茶庄园、莲花山茶庄园,有规模连片观光茶园面积8万亩,有万亩茶园景观、温泉疗养、品茗一条街、茶禅文化、养生度假、茶园高空玻璃漂流,形成“览万亩茶园风光,玩漂流时光、赏民族茶艺、看民族文化表演、逛品茗一条街、尝‘海、陆、空’特色菜肴、参茶禅真谛、泡温泉养生”。

腾冲清凉山

茶禅民族温泉茶旅特色区

驼峰古茶树

*线路图文内容版权归云南省腾冲市农业农村局所有。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世界红茶报告|工夫红茶盛极华夏(二)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功夫茶盛极华夏(二)


01

(五)云南大叶“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红茶,曾名“云红”,后改今名。于1939年由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等,到顺宁(今凤庆)、佛湾(今勐海)茶区试制成功。其主产区在今凤庆、勐海、临沧、双江、云县、昌宁等县,他们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滇红”是云南大叶种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先天条件制成的,产品外形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滋味浓厚,具收敛性,曾以“型美、色艳、香高、味浓”享誉英国伦敦市场。“滇红”曾销香港,1942年后生产缩减,从1939年至1949年总共生产量84吨。1952年中国茶叶总公司在云南恢复推广红茶生产,通过上海口岸主销前苏联和东欧。1961年后,出口量减少,改调广州口岸公司出口,拼配出口号码茶。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对原苏联、民主德国和捷克的出口。从50年代中期开始,滇红工夫历年出口一万担至数万担。近十多年前凤庆茶厂主要生产“凤牌”工夫红茶,主要商品有:滇红外事礼茶、F101红茶、F501红茶,还有思茅市的“滇红金毫”、腾冲县的“腾冲红茶”、昌宁的“云宁牌工夫红茶”。20世纪末,滇红工夫仍主销俄罗斯及东欧。滇红适合调饮,尤以掺和牛奶、糖的奶茶风味独特,调以柠檬片、糖的柠檬红茶,很受欢迎和喜爱。




(六)水运重镇传播“河红”

在1757年至1843年前后,“闽红三大工夫”红茶曾运至崇安县(武夷山)或从崇安肩挑过分水关入江西河口镇(路程140公里)从江西铅山县河口装船,有二条线路,一是顺信江下鄱阳湖北上经九江,沿水路或陆路输出俄罗斯等国,另一路经赣江沿水路向南到广州口输往欧美和东南亚一带。由于河口水路输出的便捷,这里茶叶生产也迅速发展。当时,福建的茶农成批进入铅山垦荒种茶,故而工夫红茶制法也传到铅山、上饶、广丰等地,产生了“河红工夫”。有人曾误导:“河红是中国红茶的鼻祖”,这是有悖史实。河口,是茶叶历史贸易集散地,而非原产地。

“河红”问世后,又传播到江西修水、武宁、铜鼓及湖南平江等地,出现了“宁红工夫”红茶。




(七)色乌略红“宁红”工夫

“宁红工夫”主产于江西省的修水县(古称为宁州),故有“宁红”之称,其产地为修水、武宁、锣鼓三县。“宁红”约于19世纪中叶开始生产,据李烈国等载:修水产茶始于唐而盛于清。《修水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红茶产量已达到20万担(1万吨),成为我国当时红茶生产的主要产区和红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因为宁红品质优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出口红茶中的知名品牌,而且也是我国拼配红茶中的原料主体,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合茶中极有价值。”


(八)双获金奖“湘红”工夫

19世纪中期前后,工夫红茶产地还传播至湖南、湖北、台湾、浙江等地。

“湘红” 又称为“湖红”,即湖南工夫红茶,产于1850年以前,最早是属“宁红”产区的湘东北和属“宜红”的湘西北。清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商人到安化设厂,来造工夫红茶。清光绪年间是兴盛时期,主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涟源、平江、浏阳、桃源等地。清同治(1862-1874年)《平江县志》载:“道光末(1850年前后),红茶大盛。”浏阳和长沙红茶始于同治年间,逐步形成浏、平产区。“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曾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声誉。1915年,由湖南浏阳分商会、湖南安化县昆记梁徽辑选送的二号“红茶”双双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牌奖章。


﹏﹏﹏﹏


(八)双获金奖“湘红”工夫

19世纪中期前后,工夫红茶产地还传播至湖南、湖北、台湾、浙江等地。

“湘红” 又称为“湖红”,即湖南工夫红茶,产于1850年以前,最早是属“宁红”产区的湘东北和属“宜红”的湘西北。清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商人到安化设厂,来造工夫红茶。清光绪年间是兴盛时期,主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涟源、平江、浏阳、桃源等地。清同治(1862-1874年)《平江县志》载:“道光末(1850年前后),红茶大盛。”浏阳和长沙红茶始于同治年间,逐步形成浏、平产区。“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曾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声誉。1915年,由湖南浏阳分商会、湖南安化县昆记梁徽辑选送的二号“红茶”双双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牌奖章。


(九)鄂西高品著称“宜红”

“宜红”为湖北工夫红茶,主产于湖北省的宜昌市、恩施自治州;湖南省的常德市。宜红诞生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宜红茶区的宜昌、恩施主要生产绿茶,最为著名的是“乐天溪的溪茶”,相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在宜昌(古为夷陵县,现为宜昌市夷陵区)任县令,著有《夷陵县至茴堂记》:“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今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并写下“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著名诗句。后由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促进了鄂西茶叶宜红茶的发展。宜红条细有金毫,外形乌润,香气甜纯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具有“冷后浑”的品质特征,故著称于世,“洋人称为高品”。


(十)效仿闽红制法“台红”

“台红”即台湾红茶,它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由福建传入,它是以小种为原料,用工夫红茶制法制成的红茶。先产于台湾茶业改良场,后又在南投日月潭的鱼池、埔星。台湾光复后又发展到花莲鹤岗一带。阮逸明于2011年载曰“台湾在满清同光年间,即由福建传入工夫红茶加工技术,以小叶种产制红茶,但品质不甚突出缺乏国际竞争力。俟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极欲提升台湾红茶的品质,打开国际市场,于1888年透过厦门英商招聘印度Assam红茶产制技师,来台指导印度红茶加工技术,但业者仍偏爱中国式的工夫红茶而未能传袭印锡红茶制法。

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统治者亦鉴于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台湾红茶产业。1903年即设立制茶试验场(台湾茶叶改良场的前身),研究改良小叶种红茶机械化制造技术,1905年,为打开苏联、土耳其市场,采用中国汉口式红茶制造法,并于1908年自汉口延聘红茶技师,着力于汉口式红茶之生产并成功打开台湾红茶的国际市场。台湾北部小叶种红茶的产制逐渐蓬勃发展并打开“日东红茶”的知名度。


(十一)源自武夷“九曲红梅”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乡的湖埠、上堡、冯家、社井、上阳、下阳、仁桥等地产制有“九曲红梅”,即“九曲红”。品质最佳的是产于湖坞大坞的九曲红。它源于武夷山的九曲,为工夫红茶一种。太平天国时(1850-1853年),当地几经兵火,居民减半,当时福建和浙南的农民北迁至此,先有13户贫民于此辟山种粮栽茶,良好的生态和制茶技艺,使其所制红茶品质优异,在沪杭一带卖得好价,致使湖埠、社井一带农村相继发展,不断创新,九曲红梅得以闻名于市。




(十二)创制竹海金茗“苏红”

江苏省宜兴市于清朝末年(1910年前后)开始产制红茶,但都没有啥名茶,直到1996年由宜兴县岭下茶场以福鼎大毫茶为原料制成的“竹海金茗”创制成功,引导了江苏茶区仿制。

江苏是新开辟红茶区,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鼓励并引导生产工夫红茶,产品为条形的红毛茶,定名为“苏红”,1962年起,苏红毛茶产量曾超过300吨。70年代始,产量逐步增加,1991年超过1000吨,1997年达1400吨,但其后产量急降,少到有的年份不足百吨。


(十三)广东条形果汁红茶

1、广东洋装红茶

    它属于红条工夫茶,旧称洋装红茶。创制于1931年,主要产地是广东鹤山、阳江、英德、广州、从化等地。它是用大叶型品种鲜叶加工的,其外形比滇红、祁红稍大,滋味醇浓,汤色鲜艳,香气清高。

20世纪90年代后,广东湛江湖光农场以云南大叶种产制有“湛江金毫”红茶。罗定连州镇有以福云六号品种制成“连州特级红茶”。

2、广东荔枝红茶

它为条形荔枝香味型的红茶,是20世纪50年代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创制的新产品。它是选用优良品种的荔枝果汁和广东上等红条茶,采取科学方法和特殊工艺,使优质红茶条吸收荔枝果汁液的香味而制成。外形紧结细直,内质香气芬芳,滋味鲜爽香甜,汤色红浓明亮,最大特色在于茶香荔枝香相融。曾销于港、澳、粤,后出口东南亚、西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产量近1000吨,(内销800吨,出口200吨)。目前世界各地盛行水果型茶类,就是源于广东荔枝红茶。


(十四)绿茶改制“越红”工夫

浙江省绍兴地区,原产绿茶,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在此大规模改制工夫红茶,由于绍兴古代曾是越国的首都,故而将绍兴地区产制的工夫红茶称为“越红”。它主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地。其产品于1951年从上海口岸输出2600吨,占当年中国红茶出口总量的37.85%。1955年,仅绍兴和诸暨两县红茶产量达2045吨,占浙江省红茶总产量的60%以上。1978年浙江省红茶产量达10549.1吨,但到1980年降至5342.95吨,“越红”生产走向下坡。越红品质主要特征是条索坚结肥实,汤色红亮较浅,滋味醇浓尚甘。


(十五)品赛祁红“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红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蒋同介绍,“川红工夫”刚在国际市场面市后便享有“赛祁红”的美誉,还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其品质一直受到国际、国内的好评,可以说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1985年,宜宾茶厂(金叶茶业前身)“早白尖工夫红茶”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的第24届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这是“川红”发展的巅峰时刻和国际礼赞。“川红”原产于四川宜宾,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和生产技术优势,故茶香清鲜持久,并有桔糖香。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主销苏联与东欧国际市场。70年代后,市场受重挫,“川红”也见不到身影。直至2006年四川林湖茶业有限公司又恢复生产“川红工夫红茶”,开发了六大系列30多个新产品,研制有红茶、工夫红茶和细碎茶、早白尖工夫红茶等,近几年出口俄、法、英及东欧诸国。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