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藤茶采摘

找到约220条结果 (用时 0.352 秒)

双牌瑶族乡 藤茶产业产出效益

清明节刚过,正是藤茶采摘最佳时期。日前,在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潘家漯藤茶种植基地,村民们赶着采摘第一批藤茶嫩叶,在基地配套的加工厂制成茶叶成品后,销往本省及广州等地。

基地负责人薛洪灯介绍说:“目前每天可摘生茶200余斤,可制成成品茶40余斤,按照200元一斤的市场价销售,可收入8000元左右。”

藤茶基地里,一大片绿油油的藤茶刚冒出嫩芽。经过春季雨露的浸润,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十余名村民手提竹篮,指尖翻飞,将藤茶嫩芽小心摘下。

“采摘旺季有近20人在基地采茶,人多,正好可以集中指导采摘技巧。”基地负责人薛洪灯一边说,一边手把手教村民采摘:“茶叶采摘要讲究技巧,挑嫩的,长约2到3公分左右为最佳,制成的茶叶质量最好。”

潘家漯藤种植基地现有藤茶500亩,目前已进入丰产期,每亩能采摘藤茶鲜叶300斤、出产成品藤茶30斤,亩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

村民颜进云说:“我们既可以通过藤茶基地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还可在基地打工赚劳务费。我一天就能摘20斤左右,算下来,每天就有百多元的收入。”

藤茶鲜叶采摘后,经过晾干、杀青、发酵、晒干等工序,两天后成为茶叶成品。采用订单式销往本省及广州等地,回头客居多。

近年来,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藤茶产业作为全乡支柱产业项目发展,以潘家漯藤茶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引导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多种形式,参与到藤茶产业发展中,逐步实现了群众的增收致富。

村支书潘煌说:“藤茶产业解决了村里就业问题,给老百姓增加了一定收入,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一步,村里计划扩大藤茶种植规模,争取把藤茶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老百姓就业空间,提升藤茶产业产出效益,把藤茶推向全国各大城市。”

来源:红网,记者:(马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为:双牌:藤茶产业托起村民增收梦

文山藤茶飘香,九龙山里办起“土课堂”

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村有产业、让农民有技能、让产业更稳定,2023年春天伊始,州委组织部推动“农村党员实训户”试点工作,先后遴选出21个试点,由党性强、讲奉献、手艺高、带动好的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组织群众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办起“土课堂”,手把手传授知识和技能,打牢群众发展产业的技术基础。


图为陆仕林(左一)在给村民讲解采摘藤茶的技术要点。

近日,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广南县者兔乡,实地探访野生藤茶生产基地。

“摘叶子的时候注意不要掐这个尖,要留着让它爬上树干生长,明年才能继续采摘。”9月下旬,野生藤茶的采摘季已到尾声,绿意盎然的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里,一节“土课堂”正在火热开讲,当地壮族群众围成一圈,竖耳倾听广南县者兔乡九龙韵藤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仕林讲解采摘藤茶的技术要点。

近年来,得益于规模化生产,野生藤茶从大山深处走进大众视野,深受消费者青睐。2013年,28岁的陆仕林带着者兔乡革佣村部分党员和群众组建九龙韵藤茶专业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党支部成立,陆仕林任党支部书记,积极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一步。

2022年,九龙韵藤茶专业合作社生产成品干茶38吨,销售额超400万元。为满足市场需求,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初,在基层党组织的帮助指导下,陆仕林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农村党员实训户”。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陆仕林帮助更多群众掌握藤茶采摘、加工和销售全系列技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图为陆仕林(左二)在给村民讲解藤茶的制作方法。

藤茶的采摘加工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陆仕林将“农村党员实训户”实操培训与藤茶生产周期紧密结合,用当地壮语讲接地气的“土课”。分别在今年2月新茶开采前,以及清明节前后开办了3期课堂,精准培训普通茶采摘、特级茶采摘和茶叶加工等技能。他还计划今年底开展最后一期培训,内容涉及产品包装、销售技能等。

为使参训群众扎实掌握技能,培训中,基层党组织派人全程跟班,学员接受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实训户”的双重管理,采取“打工式”实训,牢固树立“学员”就是“工人”、“上课”就是“上班”、“课桌”就是“工桌”、“结业标准”就是“产品标准”的双重身份意识。培训结束后,未签约农户只有通过实操考核,才能成为合作社社员。“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压力、怕丢脸,在培训中才会更用心,前3期培训的群众基本都通过考核了。”陆仕林说。

据了解,九龙韵藤茶专业合作社每年都会根据客户订单来制定鲜叶收购量,并分配给合作社成员,大家自行上山采摘,多劳多得。根据不同等级,藤茶鲜叶的收购价也各不相同,农户将鲜叶送到收购点,验收通过后当场结算,有力激发了群众采茶积极性。熟练的农户在丰产期每天靠采鲜叶能得到200元收入,加上在厂里务工的工资,年收入可突破3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加入合作社。

者兔村村民李秀英6年前加入九龙韵藤茶专业合作社,采茶、加工各项技能都已基本掌握。“只要有培训我都尽量来,争取多学一点。”李秀英说,加入合作社之前,她和丈夫以务农为生,种几亩水稻、玉米,春天去茶园打零工,收入并不多。加入合作社后,家庭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去年,通过藤茶采摘和在合作社务工,夫妇俩一共收入3万多元。

“在合作社上班每天都有钱拿,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孙子,我要继续学习加工技能,争取拿更高的工资。”李秀英高兴地说。

“要实现根本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就必须带动更多群众干事创业。”在者兔乡革佣村出生长大的陆仕林对山区乡村的贫困、群众生活的艰难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他更深感责任重大。经过多年发展,九龙山藤茶品牌已初步打响,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合作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相结合,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子。目前,合作社共吸纳革佣、奎甲等9个自然村468户普通社员,采茶季节平均每天收购鲜叶2000余公斤,间接带动群众发展藤茶产业8000余人次。

陆仕林表示,下一步,将依托者兔山水和人文资源,增强带动能力,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持,将者兔乡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带领周边群众一起走上致富路。(记者徐珺)

来源: 云南网-文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来凤野藤茶“长”出10亿元大产业

10月14日,来凤县绿水镇老寨村,村民廖贵新腰挎笆篓,忙着采摘最后一季龙须。“15亩藤茶无一斤库存,今年收入过10万元没有问题!”廖贵新说。

眼下,来凤藤茶采摘进入尾季,一辆辆物流车将包装好的茶叶运往全国各地。

近几年,来凤企业政府齐发力,持续擦亮“中国藤茶第一县”金字招牌,藤茶销量每年以近20%的幅度递增,远销国内外。目前,全县藤茶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万余名农户增收。

藤茶由“野”变“家”——

“无中生有”诞生一个产业

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生长于海拔400-1000米的武陵山脉深处岩坡上。唐朝茶坛宗师陆羽在《茶经》里将其命名为藤茶,一直沿用至今。

来凤藤茶,饮用已有500多年历史。1996年,大河镇乡村医生向班贵发现,用岩坡上生长的野生藤茶“治疗”眩晕病(高血压)效果较好,采集晒干后放在药袋里,免费提供给村民。

后来,他将藤茶送至中国药科大学检测,认定藤茶中含二氢杨梅素(黄酮)达42%,还富含十几种氨基酸和硒元素。“这对缓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咽炎等症状有用。”向班贵意识到藤茶的保健功效,决定成立公司开发藤茶。

经过上千次试验,向班贵用野生藤茶做出龙须、龙珠、龙凤、白露四个系列10多款产品,投放市场,收效不错。周边农民见状纷纷跟进。

2000年,眼见野藤茶不够用,向班贵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合作,试验“野转家”栽培技术。

“从20多种蛇葡萄属中选取显齿蛇葡萄作为藤茶种苗,每个月扦插掌握发芽成活时间。”向班贵说,经过8年努力,攻克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野转家”,确定每亩地最佳扦插株数为1200至1500株。

随着技术日臻成熟,来凤县将藤茶作为农民脱贫产业推进,藤茶种植在每个乡镇兴起,也吸引了武汉等地投资商前来办厂。

短短几年,来凤藤茶异军突起,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诞生了。

“奶奶”走进直播间——

政企合力打赢“翻身仗”

市场上来凤藤茶供应量大增,而消费者对藤茶的认知与接受远不如绿茶、红茶,供大于求导致藤茶滞销,市场开始无序竞争。

2018年,来凤藤茶发展陷入低谷,不少农民要挖掉茶树,重新去种土豆、苞谷。

茶农急、企业急、政府急。来凤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藤茶销售奖励“十条”,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宽销售渠道,叫响藤茶品牌,重塑市场信心。

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来凤藤茶连续10多次参加中国茶博会等知名展会,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线上线下业务。

今年57岁的杨艺琼被网友称为“直播奶奶”。曾在上海经商的她返乡创业时,正值来凤藤茶低迷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杨艺琼改变投资方向,把所有资金“砸”向藤茶,带领村民发展6000多亩绿色茶园,建立了电商产业园,引进8家电商企业。

2021年,已当奶奶的她走进直播间,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优雅的茶艺,专业的解说,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年销售藤茶达数千万元。

客商汪宗新等人在来凤成立湖北小稀藤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等电商业务,开拓武汉、上海、北京等市场,仅用2年实现销售额过亿元。

2020年湖北发生疫情后,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在消费扶贫中大力推介来凤藤茶,数十家企业登录“832”平台,州县两级领导和企业使出浑身招数,为藤茶带货。

经过3年多努力,来凤藤茶知名度日渐提升,销售量逐年攀升。来凤县藤茶局局长赵正茂表示,今年,藤茶供不应求,不仅销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还出口到了德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袋泡茶、饮料、牙膏纷纷上线——

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10月1日,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责任公司黄酮提取车间,工人们忙着从藤茶中提取黄酮。

“今年,来凤县投入1100万元技改资金,公司自筹400万元对原有藤茶黄酮提取车间实施技改。技改后,藤茶中提取黄酮可提高到80%。”公司负责人王方说。

目前,来凤有藤茶种植专业合作社46家,藤茶加工厂34家以及28家销售公司。如何做大做强藤茶产业?来凤瞄准了精深加工。

金祈藤茶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很早就开发出了牙膏、含片等藤茶产品,但一直委托外地企业加工。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在来凤新建消毒液、牙膏、黄酮提取等生产线,形成年产150吨黄酮、2000万支牙膏、300万瓶消毒液、5000万支粉抹茶、6000万袋袋泡茶以及高端固体饮料等生产能力。

该县积极与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联合研发,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成立藤茶产业研究院,改进藤茶加工工艺,率先在全国制订藤茶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研发的富硒藤茶系列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保健品蓝帽子、GMP生产规范、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等七大认证。

目前,来凤县已开发保健品、原茶、食品和日化系列4大系列69个产品,下一步将继续引导企业向食品、药品、日化等精深加工领域迈进,做大做强藤茶产业。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 记者 张泉 雷闯 通讯员 向相辉 李应华,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