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唐代诗人卢仝作有一首著名茶诗是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36 秒)

茶诗中的“贡茶”史


古时候,中国的文人们都喜欢将自己心中的不忿或是现实的生活写入诗歌之中,因此中国的诗歌丰富多彩,既能抒发情感,又能表现现实。


而茶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应运而生。茶诗大多由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中创作而出,或写出茶之滋味、或写出饮茶情绪等等。




今天我们就从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茶诗,来寻找一下关于贡茶的历史吧


⻄晋左思的《娇⼥》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因急着要品⾹茗,就⽤嘴对着烧⽔的“鼎”吹⽓。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咏茶诗:⼀⾸是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


⼀⾸是孙楚的《孙楚歌》,⽤“姜、桂、茶出巴蜀,椒、橘、⽊兰出⾼⼭”的诗句,点明了茶的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们⽂化⽣活中的地位。


自唐以后,历代的名茶绝大部分被列为贡品,每年最早采制的新茶首先派专人送入皇宫,供皇帝享用,往往是为了表示特別的恩宠,皇帝才舍得用茶赏赐亲信的大臣。


唐代柳宗元在《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一文中写出了得到皇帝赐予的一斤新茶后的诚惶诚恐、欣喜无限的心情:


“臣某言,中使窦某至,奉宣旨赐臣新茶一斤者,天睠忽临,时珍俯及,捧载惊忭,以喜以惶。……衔恩敢同以尝酒,涤虑方切于饮水,抚事循涯,陨越无地,臣不任感戴欣忭之至。



纵观古今诗词,它们都有一大共性,那便是社会职能。透过诗词,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表达,思想内涵,更能从中观察出当时的社会民情,风气习俗等。


宋代茶饮风俗形式,在其历史时间与空间具有时代的特征、社会的特色。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200多个品种。其中,皇家的贡茶最具有代表性。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


宋徽宗年间,郑可简改制的“龙团胜雪”成为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至今无法超越。


宋代贡茶之美、茶叶之精,使得大量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饮茶不仅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入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之一。


在“两宋”时期,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宋代的贡茶记录着宋代人深耕茶史的足迹,记录着宋茶创造茶史的辉煌。建茶入诗,比比皆是。


北宋文学家苏轼把佳茗和佳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为人们所传诵。


陆游写了300多首茶诗,成为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陆游对建茶更是情有独钟,他入闽做茶官,就生活在建茶之地建州。“建溪官茶天下绝” 的名句,出自于他的《建安雪》。


欧阳修在病中喜得建茶,品尝之余,遂作《和梅公仪尝建茶》。“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这是梅尧臣的诗句,是说北苑“龙凤团茶”可以比得上“仙人掌茶”,也可与“阳羡紫笋茶” 媲美。



宋人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中说,“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当小龙团被列为贡品以后,更是难以得到。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非常珍惜,就是辅佐他左右的大臣也不易得到赏赐。


只有在“南郊大礼,致斋之夕”四位高级臣僚才共同分得一饼,分割成四份各自带回家中宝藏,仅是在贵客到来时,才拿出来传观展玩。



珍贵如此,无以复加。宋代文人王禹偁在《恩赐龙凤茶》一诗中说:“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此外,黄庭坚的《谢送碾赐壑源拣芽》,杨万里的《谢木媪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都专门吟咏了赐茶之事,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赠茶习俗。


到了元代,贡茶一直是传统的团饼茶,也还在沿用宋代的龙团茶制法,龙凤团、密云龙的名称仍在。元代皇帝也经常赐给大臣贡茶,“讲筵分赐密云龙”。


龙团茶仍要经过碾末,然后烹点。大臣虞集写过这样的诗句:“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宰相耶律楚材写道:“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品饮贡茶的这种情趣与宋代别无二致。



但是在民间及士大夫私下的品茶生活上,元代渐渐发生着转变。元代诗人汪炎昶在《咀丛间新茶二绝》中,写他摘取新茶直接咀嚼,感觉极有韵味,不经过复杂的制作,尝到了茶叶的本真滋味,诗中写道: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皑尘飞泄嫩香。


       从诗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在追求茶的真味,有一种强烈的减少制作程序以保存茶叶真味的要求。宋代已经产生了散茶,元代除了宫廷,民间饮用散茶已经非常普遍。

非常有意思的是,为皇宫修贡的武夷地区,也在大量生产散茶,而且散茶居于主流。元诗人蔡廷秀在《茶灶石》诗中写道:“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这个茶灶石,就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武夷讲学时经常品茶的地方。朱熹当年所饮之茶,应是散茶无疑。当时朱熹带领学生亲自种茶采茶,品饮的就是制作简单而不失真味的芽叶散茶。


        明朝开国之始,贡茶主要由武夷地区的建宁府贡进,还是依照宋代以来的方式,研造成团茶,有大龙团、小龙团。

这滞后于茶事发展的状况,是一种恪守陈规的作法,从概念上人们仍以加工繁琐的龙团为精品。


但洪武二十四年九月(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正式宣布皇室不再需要团饼茶了,这道诏令成了炒青散茶取代蒸青团茶的转折点。


明太祖的这一诏令,的确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从此,散茶成为绝对主流,由此炒青也成为主流制茶方法而延续至今。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意下发这么一道诏令?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中说:“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





诗人张岱曾在诗文《曲中妓王月生》中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若梨花透窗纸。”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茶叶的香气以及颜色作出自己的评价,并且描绘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觉。


这证明明朝的诗人更加赞赏茶香清幽似兰,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关注于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质。


图片

清代茶诗数量庞大,也有许多著名诗篇。如高鹗的《茶》诗:"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消酒,浇胸清入诗。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


边寿民的《好事近·茶壶茶瓶》词:"石鼎煮名泉,一缕回廊烟细。绝爱漱香轻碧,是头纲风味。素瓷浅蓝紫泥壶,亦复当人意,聊淬辩锋词锷,濯诗魂书气。"两首诗词都在淡雅之中,透出无限韵味。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清代最善写茶诗的可能还是乾隆皇帝。茶在这位"康乾盛世"主宰者之一的生活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相传,当他85岁要退位时,一位大臣谄媚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皇帝则回答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就是这位皇帝,撰写过几百首茶诗。其中有一首专门写普洱茶的:


《烹雪用前韵》清·乾隆皇帝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寒香沃心俗虑蠲,蜀笺端砚几间设。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这是一首乾隆皇帝赞美普洱茶的茶诗妙句,乾隆尤爱普洱,曾作御制诗赞普洱多首,诗中多为极尽赞颂之语,写出了诗人饮罢普洱之后的愉快心情及对普洱的喜爱之情。


纵观我国的茶文化,以茶作诗为载体起起伏伏发展。尽管茶文化有过落寞的时候,但茶诗却依然在诗歌发展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唐诗里的皇家贡茶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题周皓大夫新亭子》)。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写诗说: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过张成侍御宅》)

这两首诗里都提到了一款唐代名茶——紫笋茶。

唐代名优茶众多,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列出了一系列唐代名茶: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

书中李肇一口气列出了几十种名茶,而这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紫笋,因为在唐代,紫笋茶是皇家贡茶。

茶叶入贡的历史由来已久,如果按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那么贡茶当始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

《南齐书》中记载南齐世祖武皇帝萧赜的遗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皇帝的灵座上设有的几样贡品中就有茶。《茶经·七之事》中辑录的史料记载,八王之乱时,西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落难的晋惠帝终于回到洛阳城,黄门官用瓦盂为皇帝奉茶。这些记载散见于不同史料但都说明了皇家用茶历史久远。

唐朝时茶业开始兴盛,贡茶制度也渐趋形成。《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怀州河内郡、庐州庐江郡、寿州寿春郡、峡州夷陵郡、归州巴东郡、夔州云安郡、湖州吴兴郡等十多个州府皆有茶叶入贡。

唐代的皇家贡茶中以紫笋茶最受推崇,名气最大。产于常州义兴县(今宜兴)的阳羡紫笋和湖州长城县(今长兴)的顾渚紫笋就是唐王朝最著名的贡茶。

太湖之滨的宜兴(古称义兴,又叫阳羡),出产的茶叫“阳羡紫笋”,作为贡茶,阳羡紫笋茶成名还要早于声名赫赫的顾渚紫笋。据说,它的成名还和茶圣陆羽有关。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他的著作《金石录》里收集的碑文《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中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当常州刺史时“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茶圣对这款茶作了很好的评价,于是李栖筠就根据陆羽的推荐将此茶进贡给皇上,此为阳羡紫笋贡茶之滥觞,“义兴贡茶自羽与栖筠始也”。后来有很多人会以此为由抨击陆羽,比如许有谷曾有诗句:“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说的就是因陆羽一言,使阳羡茶贡,致茶农平添辛劳之事。其实就是陆羽不推荐阳羡的茶,也会有其他地方的茶入贡,茶圣的一言评语也全然是就事论事,就茶评茶,如此批评陆羽不免偏颇。

宋 赵明诚《金石录》中收录的《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

茶人们都非常熟悉一首著名的茶诗歌——《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其实这几句诗是从唐代诗人卢仝的长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择选出来的,因为诗中对喝七碗茶时的感受描摹的淋漓尽致,深受大家喜爱,所以后世就将这几句单挑了出来称为《七碗茶歌》。

那么玉川子卢仝是喝了什么茶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呢?答案就是皇家贡茶阳羡紫笋。那年的一个早上,卢仝正在睡懒觉,有军将敲门,原来是他的好朋友谏议大夫孟简给他送来了三百饼今年的紫笋新茶,“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卢仝大为惊喜,因为这茶原本是为皇家制作的,所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拿到茶百感交集,很为这茶不平“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他说你这阳羡紫笋茶身份如此尊贵本应在至尊皇帝或是王公之处,怎么就沦落到我这山野村夫的家里了呢,这话听着像是为茶鸣不平,其实潜台词里满是得意庆幸!既然得到如此好茶,当然也就老实不客气的“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了。这吃相也足见他见到好茶的迫不及待和对茶的钟爱了。煎出来便是“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清爽香冽的茶这一喝便是七碗,直喝的两腋清风几欲仙,直喝的千古传诵卢仝歌。玉川子卢仝也因为这首诗常被称为茶中亚圣。

杜堇 《古贤诗意图》,图中描绘的便是军将打门为卢仝送茶的场景

卢仝煮茶图(宋)

唐代素有“花间鼻祖”之称的大诗人温庭筠写有一部茶学著作——《采茶录》,在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甫里先生陆龟蒙,嗜茶荈。置小园于顾渚山下,赍岁入茶租,薄为瓯蚁之费。自为品第书一篇……

说唐代诗人陆龟蒙特别喜欢喝茶,在产茶胜地顾渚山开辟了一片小茶园,每逢早春产茶时节,陆龟蒙就来到这里采茶、制茶,还在这里写了一部品评茶叶优劣的专著——《品第书》。

顾渚山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的产区,陆龟蒙所品饮的正是这一名茶。

顾渚山位于湖州的长兴县。湖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清幽,物产丰饶,文化昌达。同时湖州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胜地。南北朝刘宋山谦之《吴兴记》记载:“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一般认为,由此可以上溯到三国时期孙皓被封为乌程侯的年代。如此,则湖州贡茶之史久矣。

顾渚山风光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湖州的顾渚山上,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制茶厂,顾渚贡茶院规模之大,为史所鲜见。《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春天制茶盛期要征调三万多人来采制贡茶,唐武宗时茶产量高达一万八千四百斤!当地的官员也极其重视贡茶的制作,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到谷雨以后才出山。每年早春时节,“蛰虫惊动春风起”。顾渚山上满是制茶的工人,“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茶山贡焙歌》唐·李郢)。从这些记载足以想见唐朝时贡茶院宏大繁忙的生产场景。

顾渚山风光

顾渚紫笋制成后要快马专程直送京都,赶在清明节前呈献给皇上,谓之“急程茶”。试想一千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不但要赶在清明节前高质量的做出贡茶,还要远路迢迢算着日子把茶从浙江送到陕西,从诗中的描述可以想见其紧张程度。

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茶山贡焙歌》唐·李郢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这是唐朝湖州刺史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诗,诗中描绘的正是当年顾渚紫笋茶进贡到朝廷时宫中的喜悦场面。顾渚紫笋制成后要快马专程直送京都,赶在清明节前呈献给皇上,谓之“急程茶”。在那个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时代,从浙北到长安是需要一些时候的。也许从皇帝到宫娥都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此时紫笋茶到,于是大明宫雄伟巍峨的宫殿里为这小小细嫩的茶叶有了一片欢腾。紫笋茶何以如此受到唐朝人的喜爱呢?

摩崖石刻上有“湖州刺史裴汶”等文字,裴汶也是唐代的茶学专家,曾撰写过茶学专著《茶述》,清人陆廷灿的《续茶经》中有录

湖州是茶圣陆羽长期生活的地方,可谓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所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写于湖州,《茶经》是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著,是我们了解唐代茶的主要途径。在《茶经》中陆羽对茶的优劣作了这样的评判:“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紫笋茶茶芽细嫩,色呈紫而形如笋,正符合“紫者上”、“笋者上”的优良茶标准。而作为贡茶,又有着精良的制茶工艺,这都决定了这一茶品在唐朝的王者地位。

陆龟蒙和他的挚友皮日休这一对诗人朋友都很喜欢紫笋茶,皮日休曾经写给陆龟蒙一组茶诗,主要就是品的紫笋茶,如《茶籯》诗:“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茶舍》诗:“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重新复原修建的顾渚山大唐贡茶院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这是大诗人杜牧对顾渚山和紫笋茶的由衷礼赞。这位诗名宿著的风流才子曾在湖州做官,到了湖州就爱上了这里的茶山,或者根本就是爱上了这里的山水才欣然来此为官的,他在湖州做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督造贡茶,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负担,反而认为是美差“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题茶山》 唐·杜牧)

贡茶院里唐代大诗人杜牧奉旨造茶的摩崖石刻

前面提到的皮日休用诗人浪漫的眼光打量着顾渚山的茶人:

生在顾渚山,老在漫石坞。

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唐·皮日休《茶人》

在他看来生长在顾渚山的茶人说话吐出的口气和翻飞的衣袂间也尽是茶的香气。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起举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里,他们喝的正是紫笋茶,在他们看来茶宴上这紫笋茶的味道鲜美简直胜过了流霞仙酒。那么就以茶代酒,洗尽尘心,在一片蝉鸣声里清谈到夕阳西下吧。在那个时代,每个喝茶的文人或多或少总要为紫笋茶留下一笔。

贡茶制的建立保证了茶叶生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对优良茶的生产和激励各地竞制名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提一句的是在顾渚山下还有一处历史名泉——金沙泉。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的金沙泉与紫笋茶交相辉映,同享大名。金沙泉煮紫笋茶是相得益彰的,杜牧曾写诗如此称赞:“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截”(《题茶山》 唐·杜牧)。有这样的说法:“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

顾渚山脚下的金沙泉在唐代常被视为好水的代名词

常州和湖州两地的紫笋都是贡茶,这导致两地存在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于是都争着抢先制茶,希望自己的茶能够最先进贡到京城,得到皇帝的认可“争先万里,以要一时之泽”(《嘉泰吴兴志》)。但是茶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制作的茶,生长期不足,内含物不丰富,反而质量不高。于是,两地官员决定不再恶性竞争,而是友好协商,并在湖常两州交界之处的啄木岭建了一座境会亭。每到春天要采茶的时节,两州太守便相聚于此,共同会商茶事。“湖州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即每岁造茶之所也,湖常二郡,接界于此,厥土有境会亭,每茶节,二牧皆至焉”。(毛文锡《茶谱》)

茶做好了,两州的长官在境会亭里拿出各自制作的新茶斗斗茶,看哪家做的更好,品茶第一,比赛第二,每一次场面都非常热烈。

大诗人白居易特别喜欢茶,他曾在苏州做官离湖州、常州都不远估计会跑来蹭茶,然而有一年白居易身体不适,不能前来,很是遗憾,于是白居易躺在病榻上想象着境会亭里斗茶的场景,当真羡慕,恨不得立刻赶过去参与其中,他特地写了首茶诗寄过去: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遰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中提到欢宴之时,两地刚刚制作出来的紫笋贡茶齐尝斗新,白居易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顺便说一句,白居易在唐代大诗人中是以爱茶著称的,比如温庭筠的《采茶录》中写到“白乐天方斋,禹锡正病酒,禹锡乃馈菊苗、齑、芦菔、鲊,换取乐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刘禹锡酒喝多了就去找白居易要茶解酒,但又不好意思白要,特地送去土特产来换取。白居易曾经写过很多关于茶的诗歌,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经典诗句,比如: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琴茶》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食后》唐·白居易

凡此等等,不胜枚举,白居易并不仅是喜欢一个地方的茶,对各地的好茶他都会品饮赞赏。写到诗歌里就留下了那一时代茶饮的雪泥鸿爪。

从白居易的茶诗说起,又聊回到白居易,此时正是春日,该是紫笋茶采制的时节了,遥想1200多年前的此刻,坐在笤溪边的陆羽,也正煮着紫笋茶吧,旁边放着刚刚写就的《茶经》。清风吹来,书页翻动,空气中弥漫着茶香。

来源:中华茶人联谊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大茶痴,除了陆羽还有这几位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

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10位。今日就来看看他们是谁!

NO.1 陆羽

陆羽被尊称为“茶圣”,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的专著《茶经》,成为盛唐著名隐士,连皇帝都想找他品茶聊天谈人生。

在今天看来,陆羽的名字与他一生的事业联系紧密,茶生于陆地之上,四方皆有茶,茶就是他的羽毛,品茶就是他的生命。

陆羽先是隐居在丹阳,后来又到了浙江苕溪隐居于灵秀山水之间,前后经历二十六年。他抛却红尘不问世事,专心撰《茶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陆羽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让自己成为和孔夫子、关武帝齐名的“茶圣”,他的作品也被尊称为经。

NO.2 卢仝

唐朝中期的著名诗人卢仝,创作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的一段为: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七碗茶,在卢仝喷涌而出的文思下,凝聚成了茶诗的一座无可逾越的巅峰,以至于后人基本都不用诗歌的原题《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而简洁干脆地称之为《七碗茶歌》。

此外,卢仝还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NO.3 陆游

陆游,写下了著名的情词《钗头凤》,也是那个心怀天下,临终时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

他其实还是一个“茶痴”。

他非常喜欢饮茶,也喜欢研究如何煎茶、分茶和斗茶,在他的九千多首诗词中,有三百多首是和茶有关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整个有宋时代,陆游一个人写的茶诗就占据了茶诗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多,已经接近半壁江山了。

NO.4 皮日休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

皮日休和陆龟蒙是诗友,更是茶友,两人在苏州偶遇后,每日以诗歌唱和,评茶鉴水,让人羡慕不已。在他们的诗歌唱和中,皮日休的《茶中杂咏》10首和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两组茶诗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各十首。几乎涵盖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他们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词藻,艺术、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对茶叶文化和茶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NO.5 赵佶

赵佶(宋徽宗),1101年即皇帝位,在位25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精通茶艺,著有茶书《大观茶论》。赵佶是丹青妙手,尤其擅长人物花鸟,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其书法也独树一帜,称“瘦金书”。

《文会图》中人物神态各异,或坐或立,有动有静。画中的备茶场景,是宋代点茶法的真实再现,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赵佶《大观茶论》论及茶器时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色也。”但我们在画中看到的茶盏却是白色,似乎矛盾。其实不然,赵佶茶书中所说黑盏,那是斗茶时的需要。日常生活中饮茶,则不论黑白皆可。

煎茶、点茶,一直是中国文人高雅的生活休闲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文会图》的主题虽是文人雅集,茶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反映出文人与茶的密切关系。

NO.6 李清照

中国文化史上酒令早已有之。宋代风盛斗茶,有竞争之意,仍无行令之习。自李清照夫妇品茶行令始,妙趣横生的茶令逐渐流行。南宋王十朋有诗句曰:“搜我肺肠著茶令。”自注曰:“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茶令风行于江南一带,其方法与李清照夫妇之行令极为相似。李清照堪称“茶令”的开山鼻祖。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有她与丈夫回青州故里闲居时品茗行令的趣事:

每获一书,即共同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舞、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后,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即举杯大笑,至茶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两个痴心人,一对雅夫妻,就这样品茗啜饮,相对展玩,尽一时之雅兴,得无穷之乐趣。

NO.7 张岱

张岱品茶的功力,不单在于茶,更在于水。他深谙茶与水的之间的独特关系,人择知音,茶亦择好水,唯有好水,才能把茶内在的独特香气发挥出来。

在名篇《兰雪茶》里,张岱叙述了兰雪茶的发明过程:“……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

兰雪茶的前生,是“日铸雪芽”,在当时的名气也不小。但张岱品味甚高,对它并不十分满意,于是另起炉灶自制一种茶。他把雪芽用松萝之法制之,同时尝试了很多种泉水去烹煮,但都无法把雪芽的香气发挥出来,在经历多次尝试后,张岱用禊泉水去煮,终于把雪芽的香气发挥出了,只是感觉香未过于浓郁。于是,张岱再一次改进,他加入茉莉炒制,冷却后加入滚烫的禊泉水,终于制出了就如刚剥开的粉绿笋壳,又如初升的日光透过窗纸的那一种美丽的白绿茶色,张岱欣喜地称它为“兰雪”。

兰雪茶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就称雄茶市场,时人纷纷以喝兰雪茶为时尚,就连原来有名的松萝,也不得不屈从改名为“兰雪茶”。张岱的这一段制茶历史,读起来饶有趣味,为茶文化的历史添上俏皮的一笔。

NO.8 乾隆

乾隆一生嗜茶,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茶叫三清茶,是用松子、梅花和佛手泡的茶。这茶是他自己发明的。乾隆十一年(1746)秋巡五台山,回程时路过定兴,遇到一个雪天,乾隆皇帝雅兴很高,搜集雪水,在毡帐中烹煮这款他人生的最爱,还作了一首《三清茶》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如此高古的品味,实在令人称奇,比《红楼梦》里那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的妙玉也不逊色。

NO.9 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

据说蒲松龄在山东蒲家庄的老槐树下,摆了个“茶摊生意”。只是与其他做生意的不同,人家做生意的要收钱,而他这个“生意”则是要收故事。而且他还立下了个规矩“只要是能够说出一个故事,茶钱便分文不取”。

于是一缸粗茶,几只粗瓷大碗,南来北往的行人,在长途跋涉口干舌燥后,便来到他这个树荫底下的茶摊,歇歇脚,喝喝茶,聊聊天。

天南地北的故事,古往今来的传说,渐渐地,蒲松龄便收集到了众多风格迥异的故事和素材,为他写《聊斋》这本流芳百世的奇书汲取了众多的灵感来源。因此,这本奇书,真的可以说是用这一碗碗的茶水成就的了。

NO.10 汪士慎

自陆羽撰《茶经》,将茶之源、具、器、造、煮、饮、事、出、就诸事以图文备述起,茶之一道便成了文人生涯中一件极为重要的闲雅之事。而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更是个中翘楚。

同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言汪士慎:“诗人今日称茶仙。”这位平生不嗜酒只品茶的画家爱茶成痴,分辨得出茶与茶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闭目识茶指出此茶出自何地、采自何时,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汪士慎用来煮茶的水中,天然的山泉水还算是易得之物,那花枝水必是清晨花枝上的露水,必须耐心等待露珠顺着花须滴入瓶中,可见用心之苦。更高端的当然是和妙玉同出一辙的雪水,落在花枝上的雪尤为珍贵。朋友知他有此嗜好,常以此相赠。得知邻人焦五斗家中收藏有一年前所收的腊梅上的雪水,汪士慎持瓮相求,以一幅《乞水图》相赠。郑板桥曾为此事写下诗句:“抱瓮柴门四晓烟,画图清趣入神仙。莫言冷物浑无用,雪汁今朝值万钱。”不失为一桩茶林佳话。

有如此珍贵的烹茶之水,煎茶之时的器具更为讲究——汪士慎喜以素瓷小茶炉细细煎之,煎茶之时必以松子助燃,如此细致求全,泡出的可谓是雅到极致的一杯茶。

来源: 茶道传媒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