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川茶叶厂

找到约320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优势大品种之茶叶系列报道三:加快单品突破,让茶叶子变“金叶子”

我市茶园大多分布于800米至1200米的高山区,海拔高、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氨基酸、叶绿素及芳香物质合成。“高山、生态、富硒”造就了巴中茶叶芽肥叶嫩的绝佳内在品质,在业界早有“产量看岷山、质量看巴中”的说法。

巴中出好茶,南江大叶茶是代表。《巴中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将以南江大叶茶(云顶早、云顶绿、川茶5号)、中茶108作为全市主推茶叶品种,加快形成以品种为核心竞争力的巴中特色茶产业。这无疑将是我市茶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一片小小的茶叶子将释放强大的影响力,变成“金叶子”,从而撬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致富增收。

龙头带动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你看嘛,这才人工除草10多天,就长成这样了,又没法打农药,只能用割草机。”6月30日上午,烈日挂在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上空,在有机茶园转了一圈的王浩,身穿的背心很快湿透了。作为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浩隔几天就要去一趟茶园。

距离茶园不远处,就是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老厂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中高端产品。工人蒋明芝正戴着口罩,站在大型筛子面前,对加工后的茶叶进行最后的精选,随后就可装袋进入市场。

王浩介绍,2020年1月,四川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由四川省、平昌县两级供销合作社共同联合四川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组建而成,主要从事茶苗良种繁育、种植、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等,目前已是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公司产值达1700多万元。

“依托高山、高香、高硒茶叶资源优势,把做大规模、做精加工、做强品牌作为主攻方向,确立符合平昌茶叶产业现状和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王浩说,公司在平昌县邱家镇凉风社区、石龙村都建有茶叶生产厂区及综合办公楼,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具备绿茶、红茶生产条件,年产能规模2000吨以上,已开发尚剑、臻红等高中低端产品12款,开设线下专卖与加盟店11个、线上网店2个,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大西南。

企业强则产业强。多年来,经营主体“多小散弱”一直是制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去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作为健康发展的目标,可见行业型龙头企业的重要性。我市也提出,支持罗村茶业、金枝玉叶、秦巴茗兰等骨干茶企引进茶叶精制加工设备、工艺,促进茶叶产品由初制加工向精制加工转变。组建巴中茶产业发展集团,引导市内茶企打破行政区限,通过改制、兼并、重组、合资等方式做大做强。

姜德武是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6年,他被招引回乡投资发展南江大叶茶,当年就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先后在南江的下两、云顶等乡镇的10多个村流转茶园10277亩,并投资对所流转的茶园全部进行低产改造,完善和新建了茶园道路、灌溉等相关的配套设施,并新植南江大叶茶3000余亩,形成以下两镇东垭村童家寨为核心的茶园基地。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资源利用的“质”上。通江罗村茶因其优异的品质,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等。目前,通江县采取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已种植茶叶20000余亩,带动基地农户1700余户,总产值可达3100万元,当地茶农户均年可增收1000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目前共有58家茶叶企业,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我市还将依托龙头企业在南江县、平昌县分别建立南江大叶茶、中茶108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开展茶树品种、栽培方式和制茶工艺研究示范。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强优势,加快南江大叶茶单品突破

从事多年茶产业相关工作的四川蜀茶秦巴茗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钧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茶叶,巴中茶集好看、好喝、健康于一体,在业界早已形成“产量看岷山、质量看巴中”的说法。“很多地方都认为发展产业要补短板,我个人觉得更应该强长板,也就是积极发挥我们的优势。”余钧建议,例如“高山、生态、富硒”就应该是巴中茶叶的发展方向。市人大常委会农委主任刘明也建议,巴中茶叶要真正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利用我们的优质茶叶打造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巴中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以南江大叶茶(云顶早、云顶绿、川茶5号)、中茶108为全市主推茶叶品种,加快形成以品种为核心竞争力的巴中特色茶叶产业。南江大叶茶,将在我市茶叶产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江大叶茶”一直闻名遐迩,特别是在2009年,原农业部批准对“南江大叶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今年年近6旬的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工作人员李名雍与茶为伴30多年,一直研究大叶茶,对大叶茶情有独钟。

李名雍介绍,大叶茶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汤色黄绿明亮、味醇鲜爽,茶芽耐冲泡,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味。“四川茶叶界专家这样评论四川茶叶,历史悠久看蒙山,规模经营看峨嵋,品质优良在南江。”李名雍说。这也是对南江大叶茶的高度认可。

以南江大叶茶为原料研制的“云顶茗兰”“云顶绿芽”先后获得四川省“甘露杯”、中国西部“陆羽杯”茶叶评比金、银奖、首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优质产品奖、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成都世博会金奖等。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2018年南江大叶茶被全国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中心评估价值为12.03亿元。

南江县茶叶中心主任饶志勇告诉记者,南江县茶叶基地规模已形成以云顶镇为核心的10万亩茶叶产业带,同时正在规划以云顶镇为核心,在下两、元潭、云顶、赤溪4个镇创建省级现代茶叶园区,以金枝玉叶公司为主体建设(认定)有机茶园2000亩。

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潇引认为,南江大叶茶系列茶树品种具有芽头壮、持嫩性好、氨基酸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大叶茶制成的茶产品具有天然兰花香,且香气浓郁持久,经久耐泡、回味无穷,是专家学者公认的生产高档名优绿茶的优良茶树品种,这或许是我市发展茶叶的主攻方向之一,以此实现单品品牌突破,引领全市茶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茶园

推广名优茶机采技术,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茶产业被当作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种植、采摘、加工环节需要大量的生产用工,虽然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

前不久,我市2022年夏秋茶机采技术现场培训会先后在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轮流举办,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研究员在茶园基地现场授课,从品种选择、茶树修剪、肥水施用、机具选配等关键环节详细讲解了名优茶机采技术要点,相关乡镇、主要茶企、种茶大户等100余人参加培训,这也是我市推广名优茶机采技术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探索。

南江县云顶镇云顶村村民冷红琼是一名老茶农,每年的采摘季,冷红琼便十指飞舞,但即便忙到手指酸痛,一天采摘的鲜茶叶也不过两三斤,而机采的话,效率可以提高上百倍。

长期以来,国内名优茶均依赖人工手采,以一芽一、二叶为主的名优茶机采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最新的科技成果,也是巴中市与中茶所第三轮市所合作重要内容。引进、推广名优茶机采技术对突破我市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采茶工短缺瓶颈,提高春茶及夏秋茶鲜叶下树率,实现高山茶采摘省工节本、优质优价具有重要意义。

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提供的《巴中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也显示,我市在茶叶产业的产业效益未能显现,主要原因包括春茶利用不足和夏秋茶利用有限。专业化采茶工人严重不足,机械化采茶推广不力,鲜叶下树率仅40%左右,加工企业“吃不饱”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推广机采技术,正是解决人工不足,提高鲜茶叶下树率的有力举措。

市农业农村局经作中心主任介绍,为加快推动茶叶优势大品种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下一步我市将依托四川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在邱家镇石龙村建设名优茶机采示范基地,并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基地已在曾建明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修剪、施肥等相关工作,明年春茶期间可实现标准化名优茶鲜叶机采。选择一家实力强、理念新、信誉好的企业开展名优茶机采鲜叶加工示范,在厂房建设、设备更新、工艺提升等方面加大扶持。在茶叶重点乡镇建立茶叶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茶园修剪、鲜叶采摘、统防统治环节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

我市还将加快南江大叶茶、优质机采茶等新产品研发,全力推出“巴中云顶”系列绿茶、红茶特色新产品。融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光雾山—诺水河等特色旅游,差异化建设茶旅特色小镇、精品园区,串联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精品旅游线路。到2026年,全市力争培育出1—2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单品茶叶品牌。深入实施“西进北上”战略,持续在西安、兰州等目标市场举办“巴中云顶”专场推介会、建设体验店、培育经销商,不断提高巴中茶叶在西北市场占有率。

位于平昌县邱家镇的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夏秋茶

手记:用心打造巴茶拳头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巴中茶产业已经有了稳定的基础,正朝着生态高效茶园稳定在57万亩以上,综合产值达到85亿元,茶产业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力争建成优质川茶基地、全国重要的高山有机富硒茶供给地、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精品旅游基地目标奋进。然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巴中茶叶质量虽然上乘,但在拳头产品的打造上,还需更加用心用力,这也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在足球场上,曾经的罗纳尔多因为钟摆过人名扬天下,贝克汉姆的黄金右脚震惊足坛,齐达内的马赛回旋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那是因为一个个都掌握“独门绝技“,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无人能敌。在茶叶产业发展上,也应如此,一定要将我们的优势放大,最终打造让人惊艳的“拳头产品”。

历史悠久的南江大叶茶虽然只是地方名茶,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1965年就被茶叶协会认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1985年审定为四川省4大地方良种之一,特别是在2009年,原农业部批准对“南江大叶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巴中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到的,以南江大叶茶、中茶108为全市主推茶叶品种,加快形成以品种为核心竞争力的巴中特色茶叶产业。南江大叶茶将在我市茶叶产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被寄予厚望。

如何发展好大叶茶?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质量第一,打造优质产品,更好满足市场需要。其次是坚持不断创新,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无惧竞争,敢于创新,打造更多质量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茶叶拳头产品,提升巴中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是久久为功,不可盲目贪大,要构建协同发展的茶产业体系,夯实产业根基,最终实现我市茶叶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巴中茶香飘万家。

来源:巴中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眉山青神县:春茶销售旺 茶农采摘忙

“今年老天爷赏饭吃,天气好,我们从腊月底就开始采第一波春茶了。”茶农林琼随手擦掉额头的细汗,继续埋身茶田,“提前了半个月哩,一亩增产了几十斤鲜芽,每亩可以多收1000块左右,这摘的都是钱!”

连日来,青神县西龙镇的茶农们头戴草帽,背着茶篓,灵巧的手指在茶树间穿梭飞舞,一挑一掰,茶篓里装满了“嫩绿”。

采茶工作起早贪黑,多数村民连午饭都是提前做好带到茶田。西龙镇万沟村村民韩琴说道:“一天就像踩着风火轮,又累又高兴。”韩琴除了采摘自家的茶叶,同时也是收购商,万沟村漫山遍野的茶田,她走一路收一路。“西龙的茶叶是越来越好了,茶叶比往年同阶段市场价增加15块左右。”说到今年茶叶行情,她乐呵道。

暮色四合,忙碌了一天的茶农们背着茶叶,一路风风火火赶往观金社区的小费茶叶厂,只见茶厂老板动作麻利地倾倒茶叶、秤重数钱,茶厂门口已经排起长龙。茶农李才家种植了20亩茶叶,请了18个工人连天运转,采收工作将持续到清明节前后。他收到今天的茶钱,高兴地表示:“忙哦,一天连喝水的时间都搞不赢,这不抓紧来卖茶嘛。”

万沟村支部书记王应超表示,“咱们村以茶产业为主导,现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每亩租金1000元左右,带动了村民自发种植茶叶,新增农户自种土地3000余亩,提供了大量的务工就业机会,村民单种植茶叶便人均增收达2万余元。”今天的万沟村,实现了“党建强村、产业富民,茶香满沟、福溢万家”的目标。

西龙镇万沟村的鲜茶远近闻名,80%的村民种植茶叶,但都是以采摘鲜叶为主。万沟村下一步将着力建立茶叶加工厂,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用活茶叶经济。同时,发展果树、茶树为一体的立体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进一步筑牢百姓发展的底气。

【原标题】青神:春茶销售旺 茶农采摘忙

【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省茶场 -- 四川省内的茶场汇总合辑

四川省茶场

元顶子茶牧场

元顶子茶牧场 国有农场。位于四川南江下两镇。建于1951年。前身是川北耕牛繁殖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土地1700余公顷,其中茶园约100公顷,年产茶85吨。下设茶叶队和茶厂,以生产优质绿茶为主。

云雾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大竹竹阳镇。建于1957年。前身是大竹县干部农场,1959年改为现名。有茶园90余公顷,年产茶80吨。下设种茶队和制茶厂,以生产“高山云雾”优质绿茶为主。

五马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沐川新凡乡。建于1955年。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茶230吨。下设有茶厂,以生产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五斗坝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兴文晏阳镇。建于1956年。前身是四川省宜宾专区第二茶场,195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90公顷,年产茶70吨。下设初制厂、精制厂和花茶厂,以生产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龙洞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屏山新市镇。建于1956年。前身是四川省乐山专区茶场,后改称屏山县龙洞坪茶场。有茶园约100公顷,年产茶70吨。下设分场和制茶厂,以生产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汉王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高县月江镇。建于1951年。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110吨。下设茶厂,以生产花茶和绿茶为主。

后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叙永。建于1963年。有茶园90余公顷,年产茶130吨。下设种茶分场、精制厂、窖花分场,以生产烘青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观音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大竹白坝乡。建于1956年。有茶园约8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种茶生产队和精制厂,以生产优质绿茶为主。

杨河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峨边杨河乡。建于1956年。前身是白蜡坪农场,1985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70公顷,年产茶75吨。下设种茶分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绿茶、茉莉花茶和出口眉茶为主。

沙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峨边沙坪镇。建于1955年。前身是四川省沙坪农场,1960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270吨。下设茶园队和制茶厂,以生产烘青、炒青绿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苗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芦山清源乡。建于1953年。有茶园约470公顷,年产茶1000吨。下设分场、茶厂、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茶叶公司,以生产绿茶、花茶和外销红碎茶为主。

草坝茶场

国有农场。位于四川万源草坝乡。建于1956年。有茶园约150公顷,年产茶90吨。下辖分场,设有初制厂、精制厂和包装厂,以生产优质绿茶和花茶为主。

南宝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耶巘南宝乡。建于1954年。前身是四川省唐王坝农场,1990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170吨。下设制茶厂,以生产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黄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宜宾族溪镇。建于1956年。前身为宜宾专区第一茶场,195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70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分场、精制厂、花茶厂和茉莉花园艺队,以生产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塔子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荥经严道镇。建于1956年。前身是雅安地区第三茶场,197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70公顷,年产茶叶15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绿茶和花茶为主。

椒子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沐川永福乡。建于1956年。前身是屏山县龙洞坪茶场分场,195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67公顷,年产茶55吨。下设种茶分场和精制厂,以生产绿茶和花茶为主。

蒙山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名山城西乡。建于1951年。前身是西康省茶叶试验站,196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00公顷,年产茶90吨。下设茶叶公司、制茶厂,以生产优质名茶、绿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雷马坪茶场

国有茶场。位于四川雷波西宁镇。建于1952年。前身是雷马坪农场,1980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550公顷,年产茶900吨。下设茶厂,以生产绿茶为主,兼产红茶。

来源:茶修智慧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