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谁知茶叶

找到约19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比「炒茅台」还疯狂,60斤茶叶卖1500万,扒一扒魔幻“大益茶”

前几天,在我们的社群里,有小伙伴提到了一款叫“大益茶”的产品,引起了我的好奇:

于是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还有业界人士称它为「茶叶界小茅台」:

真正能变现和流通的主要就是“大益”,毕竟有头部效应在……大益被称为茶叶界“小茅台”

玩大益茶,也就是像炒茅台、炒鞋一样,炒一种名叫“大益茶”的茶叶。

于是,我赶快去研究了一下,仔仔细细地了解了炒“大益茶”的流程、升值空间和底层逻辑之后,我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炒鞋?什么炒鞋?

和炒大益茶比起来,炒鞋就是个弟弟……

01

“炒”大益茶,到底有多疯狂?

大益茶,其实就是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普洱茶。

一开始,我去大益茶的天猫旗舰店看了一下,感觉虽然偶尔有高价茶,但整体价格也不算贵:

不过,后来我发现,真正用来“炒”的茶,都不是你能轻易买到的。

1)“炒茶”到底怎么玩?

要炒茶,第一步当然是购茶。

一般来说,购茶有三个渠道:大益茶的天猫旗舰店、官方 APP 「益友会」,以及线下茶商渠道。

和炒鞋一样,想拿到厂家直售的原价茶,是需要在天猫参加抽签摇号的。

像下面这款爆款茶「沧海」,发售量为 5000 提,但最终却有超过了 200w 用户参加抽签。

第二步,就是时刻关注茶叶的升值情况,在力求在价格最高的时候卖出。

那么,怎么看现在你手里这款茶的行情呢?

和股市一样,炒茶有自己专门的网站,还有小程序、App 。你想看升跌指数,可以有:

炒股常见的大盘指数、K 线,也有,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款“沧海”茶, 就可以在这里看到:

发售当天,市场价格就从 23800 元一路被炒到了 81000 元,峰值比原价足足翻了 3 倍多!

2)“炒大益茶”有多疯狂?

所以,这玩意到底有多赚,值得大家这么费心费力的跟进呢?

① 炒茶升值 2w 倍

接下来,我们以一款叫做「 88 青饼」的茶叶为例。

说实话,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在打开页面的一瞬间还是把我吓得叫出了声(原谅没见过世面的我):

茶叶,居然可以买到 1500w 元!

这个价格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帮大家计算一下:

1 件= 12 提 = 7 x 12 片 = 7 x 12 片 x 357 克 = 1500w 元

平均下来,现在「 88 青饼」这款茶, 1 g 就价值 500.2 元。

再给大家看一下现在黄金的价格,1 g 差不多 488 元:

1 g 茶叶比同重量的黄金还贵,换了我,宁可供起来都不会喝的。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数据已经很惊人了,那你就错了。因为,如果从升值空间来算,这款茶叶比黄金划算 5000 倍:

如下图所示,如果你在 1988 年买入黄金,那么你的升值幅度是 1887 ÷ 436 ,大概是 4.32 倍:

但是, 88 青饼在 90 年代的时候,还只值 10 元一饼,也就是 0.025 元 1 g。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购入这款茶饼,那现在升值幅度是 20008 倍!

老天鹅,这收益,倒卖毒品也赚不过它啊……

当然,上面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常见的、收益比较好的茶,一般是这样的,翻个 15 倍:

再“次”一点的,翻个 5 倍还是没问题的。

一般来说,炒茶圈的玩家都是 5 件、 10 件的囤。因此,只要你运气够好、流动资金够多,那么一次赚几百上千万都不是问题。

这么高的收益,怪不得炒普洱茶在经历了 2007 年的普洱茶泡沫、70% 的玩家都被套牢的惨状之后,还能“重新出发”,再次被炒的火热。

② 期货茶

还是说刚刚那款“沧海”。因为是“爆款茶”,再加上供货量很少,所以一时之间,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在暴利的引诱下,很多人开始炒起了“期货茶”。

所谓期货茶,就是一些卖家自己还没货,就先放出风声,说自己能弄到茶,但是现在已经都定出去了;如果还有人想要的话,自己有渠道弄到。.但是,如果你想定,就得立即付全款,不能拖欠。

交钱后,我给你“开白条”,约定交付日期,到期交茶;交茶之前,你也可以自行进行二次买卖。

这样,卖家用一个装茶的纸箱就能唬住人,获得大量流动资金,于是连纸箱都成了抢手货。

巅峰时期,连一个装「沧海茶」的箱子,都能卖 5000 - 6000 元。

就这个蓝色纸盒,能买 5000 - 6000

可能你想问,这么不公平、一看就很容易被骗的局,怎么会有人去做呢?

还是马克思爷爷说得好:

为了 100% 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02

“炒茶”,为什么能这么火热?

说实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普洱茶不仅一点也不贵,甚至还不如绿茶、红茶等受欢迎。

但是,熟普洱的「树越老越香、茶越陈越香」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炒”。

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港台商人就将这股风气带进了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芳村。

甚至可以说,是芳村,或者说是芳村背后的资本成功“炒火”了普洱茶。

资本们的“炒茶”,大概是这样的流程:

第一步,人为制造「供需不平衡」。

选定一款有噱头、好炒作的茶,我们就暂时叫它「茶叶 A 」,然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市场上拍一批人收购这种茶,让它先变得供不应求起来。

第二步,人为制造「噱头」。

通过舆论的力量,把「茶叶 A 品质极好、将来会火」的概念宣传出去。根据产品的不同,这一步的手段也非常花里胡哨……

比如,通过一些专家,告诉目标用户茶叶 A 品质多好、营养价值多高,以及有多稀缺,非常值得收藏:

比如,通过一些精准的“炒茶圈”自媒体,告诉玩家们,茶叶 A 多有收藏价值:

再比如,做一些“天价拍卖”,引起大众的关注,占领用户心智:

2004 年卖出 4000 元/g 的“清宫普洱茶”;2007 年,深圳茶博会上的新茶“锦秀茶祖”卖出了 40 w,合约 800+ 元/g……

再再比如,搞一些非常轰动的仪式,比如什么「百年贡茶、回归普洱」,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警车开道、直升机护送……

知名度上去以后,大家开始到处想买这种茶,但是因为上一步骤中资本的「囤货」,导致市面上的茶叶 A 很少。

由此,大家会直观认识到“这款茶真的很受市场欢迎”。

这一波操作,不仅能让喝茶的人认可茶叶的品质、自发买茶;

更重要的,是给了“炒茶玩家”们想象空间,让他们觉得让茶叶很受市场认可、有升值空间。

第三步,人为制造「暴涨假象」。

资本们先放出一小部分茶叶在市场上流通,再派自己人去“高价回收”;再放一小部分,再自己“高价回收”……

几轮下来,高额的利益让整个炒茶市场都陷入了狂热,玩家们被高昂的利益诱惑,纷纷开始投钱。

通过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方式,资本们进一步拉高了茶叶 A 的价格,同时也吸引更多的韭菜入局,接下来,就该收割了。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有节奏的放出囤积的货源,躺着数钱。

这个时候,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被炒到很高了。在不打破整体供需关系的情况下,把囤积的货物慢慢出手,就可以获得最大化利润。

总结下来,就是这样:

可能有老股民发现了,这些动作完全是股市的操作:先龙头股带动板块内其他股票上扬,再对敲拉高、自买自卖、缩量拉升。

当资本收割完毕,心满意足的撤退之时,就是“不舍得出手”的普通玩家们被割韭菜的时候 ——

没了资本运作,再加上供需关系逐渐平衡,市场会逐步恢复理性。

到时候,高价买进的茶叶 A ,价格只会逐渐跌落,哪还能找到人接盘呢?

只能低价出售,甚至全部砸在手里,只有损失惨重的份。

03

大益茶的收割,远不止“套牢”

除了被“套牢”,大益茶还有更多的方式让你乖乖掏钱,什么中间商跑路、原料真假掺半,还有“知识付费”……

1)卷钱跑路,维权困难

由于茶叶本身是一种农副产品,高价茶发展的时间又比较短,因此,虽然它的价格很高,但交易却和一般的农副产品一样“约定俗成”:

一般不会签合同,都是以商家的“诚信”做担保。

这很好理解,你去买一百斤小米,会和店家签一个严密的商业合同吗?

因此,很多涉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交易,都只有一个转账记录,或者一张收据。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钱货两空。

去年,炒茶圈有一起轰动一时的「心叶茶轩案」,涉案资金 1 亿多元:

用投资普洱茶的时候,为了方便二次买卖赚差价,就一直把茶叶寄存在心叶茶轩的茶商手中,并约定了在 2020 年 1 月把货拿走。

但是,在到期收货时,却茶商被告知,因为自己的供货商卷了自己交的货款跑路了,因此无法“对单”(也就是对照单子交货),最后“货没到,钱退不了”。

图源水印

因为没有签订相关合同,所以只能算是「民事诉讼」,法院只能判决茶商必须还钱,无法将老板送进监狱。

这时候,只要茶商一口咬定自己没钱,法院也只能将他列入“老赖”名单,维权非常困难。

2)上游原料鱼龙混杂

炒茶的火热,也让普洱茶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变得极其火爆。

在很多茶叶市场上,买卖茶叶甚至都不用卸货,货在车上就可以进行数次转手。

因此,一些本身就在制茶行业的炒茶玩家,很容易被高涨的市场情绪煽动、贸然出手买茶原料,指望着大赚一笔,实则很容易被骗子们用低质量的茶骗个“血本无归”。

根据业内人士@老徐谈茶 爆料,他曾经和朋友在茶叶交易市场遭遇了「以次充好」的骗局:

花了 40w 买了 5 吨茶,本来想在市场里直接转手卖掉,就可以赚 3w。

但是,考虑到加工后,再卖给品牌做“贴牌产品”,利润可以直接翻 3、4 倍,他们就打算拿去茶厂加工。

谁知去了加工厂才发现,这些茶竟有一半是已经“报废”的茶!

最后只能认栽,勉强挑出一些合格品加工后出售的,才挽回了部分损失。

3)炒茶圈“知识付费”

乘着炒茶火热的东风,还有不少人开始搞起了“知识付费”。

以下面这个公众号为例,从去年微信开放付费阅读以来,这个账号就开始发布付费文章,基本篇篇都是很有噱头的内容:

目前,已经发了 200 篇左右的付费文章,售价在 8 - 98 元之间,购买人数从 30 到 100 人不等。

我们来把上面的数据取个保守值,按照平均收费 30 元,每篇有 50 人购买来看,光这一个账号就可以赚到 45w 左右。

而且,像这种账号有很多,还有更贵的。

像是下面这个账号,只有 8 篇付费文章,但是每一篇都是 100 人左右付费。按照 198 元/篇的售价,算下来至少已经赚了 16w 了……

虽然和炒茶收益相比不值一提,但是这些钱可是无风险、无投入的纯收益,已经足够我们这些普通人眼红了……

04

结语

其实,“炒大益茶”说白了,就是以茶为载体的「类金融炒作」。

它已经脱离了商品的「流通本质」,本质是一种赌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骗局”了。

当然,这种局也并不新鲜:

十八世纪的郁金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君子兰、九十年代的藏獒、2016 年左右的金钱龟……换汤不换药的套路,换汤不换药的“疯狂”。

金融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活动,本身是无罪的;真正有罪的,是利用金融损人利己的人。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未来都能对「热炒」的东西保持理性和警惕。记住佟掌柜这句话:

幻境再美终是梦, 珍惜眼前始为真。

参考资料: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查尔斯·麦基

《为何股市总是如此疯狂》-韩和元

《三万炒到上百万,谁是普洱“金融茶”最后的接盘侠?》-红星新闻任江波

《一个茶饼卖12万!芳村十五年“疯狂” 炒茶史|| 深度》-无冕财经

《万字行业揭秘:普洱茶的炒作逻辑》-六月雪山

《君子兰、普洱茶、邮币卡、藏獒等泡沫的启示:要暴富,先研究泡沫》-复利魔方

茶叶店面装修不伦不类,摆设陈列乱七八糟,怎么做生意?

【兴茶网资讯】通过前两次在茶叶市场的走访,小茗哥也结识了不少茶叶店老板,并且通过微信一来二往也有不少还算聊得来的。这不,最近有位茶叶店老板向小茗哥咨询道:“为什么我的茶叶店生意那么差?客人都跑隔壁老王家去了。”


小茗哥立马在脑海中搜寻这位仁兄的店铺,结果没有给我留下半点印象,倒是他说的“隔壁老王”让我恍然大悟——这家茶叶店的装修在整条街来说,最吸引眼球。小茗哥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过还是决定抽空过去看看,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


店面装修不伦不类,如何让人有尝试“欲望”?


这一次,小茗哥带上了三位同事一起,综合大家的想法和意见。第二天的上午,小茗哥一行再次来到茶叶市场,立马便向着那位“仁兄”和“隔壁老王”的店铺走过去。


一路上,小茗哥一行都在仔细观察周围茶叶店的装修情况以及店内的摆设,走到那位仁兄的档口,一位同事立马感慨道:“从装修上来看,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样不伦不类的店面装修和乱七八糟的摆设陈列,我是消费者也完全没有进去的欲望。”

  

图片描述  


确实,这位仁兄的茶叶店外,大红色的牌坊刻着两句谁也没看到的古诗、玻璃门上贴满了“大红袍、铁观音、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绿色贴纸,大门口有一大半被纸箱挡住了,从外往里看,黑漆漆的一片,带着点“惊悚风”,甚至小茗哥还看得了有两个大垃圾桶摆在门口……


图片描述  

反观“隔壁老王”的店铺,整体设计以暖色调为主,档口内光线均匀柔和,原木材质的茶架上将茶叶按照不同茶类、不同包装整齐排列,茶叶店中央位置还有一个产品展示区,整体呈现出一种“高级感”,小茗哥刚走近,“自动门”便打开了,体验感十足。


你喜欢去商城逛街还是去黑漆漆小档口?


观察完一圈后,小茗哥还是回到了那位“仁兄”的档口,他倒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对于走进他店铺里的,不管是老客户新客户,还是只是单纯好奇,甚至是来蹭茶的,都一概不拒、全盘接收,这也是小茗哥能够和他快速结识的原因。


对于小茗哥一行上门,店老板很热情招待我们,同时也继续抛出了之前的疑问。小茗哥反问了一句:“你喜欢去正规、大气的大商场逛街,还是更愿意去黑漆漆的小档口或者是批发市场?”店老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大商场了,敞亮、舒服。”

图片描述  

说完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环顾一圈后说道:“还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一开始也看到了我跟隔壁老王在店铺装修上的差距,不过总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认为好茶是不会被埋没的。”


确实,茶叶市场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很多“貌不惊人”的茶叶店里存着大把的好茶,对于熟客来说,当然心中有数,但对于陌生客户来说,谁知道你家有什么?他们只会看颜值和体验!


装修是门大学问,颜值和体验都不能少!


对于许多茶叶店老板来说,他们有好茶,也有十多年以上的“生意经”,但除了守住手上的熟客之外,很难开拓新客户,这其中,店面装修可谓“功不可没”!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消费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从颜值、体验、品质等各方面都征服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他们心中的“那盘菜”,进而达到圈粉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店想要获取更多的新客源,那么在店面装修和陈列摆设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图片描述  

不说别的,就拿现在备受争议的小罐茶来说,暂且抛开对他的偏见,客观来看待为何小罐茶能够紧抓新一代消费者和中产阶级的心?小茗哥认为,小罐茶的店面装修设计、产品陈列摆放以及整体的体验感,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此外,在其他行业,终端店面装修、颜值与体验等方面做的好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不管是苹果体验店、各大连锁超市、星巴克、喜茶等,还是中式的茶空间设计,都值得去体验、学习和挖掘。

  

图片描述  

很多商家都在焦虑茶叶店的生意怎么提升,与其坐在家里焦虑,不如走出去看看,感受一下这个时代最美、最具体验感的终端店铺与陈列,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更迭变革,小茗哥相信,茶叶店也会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具生命力。

润元昌茶业:办公室喝下午茶不好意思?下午茶的好,谁喝谁知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

  下午茶是保持工作激情的妙招

  喝喝茶提神醒脑、解渴润喉稍作休息

  再吃些小零食补充体力

  几个动作下来立马清明很多
  零食香茶,提神必备

  然而还是有很多网友担心喝下午茶会被老板瞅见,匆忙倒完茶水就赶紧往工位赶。其实,瞅见也没关系啦。对老板们来说,下午茶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是企业对员工人文关怀的体现之一,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感到备受关怀,像我们每周都会有下午茶,喜滋滋。
  对于员工来说,休息一下,聊聊天,可以增加交流、增近默契度,促进团队合作;也能好好地放松一下,提高工作效率。

  下午茶的好,谁喝谁知道

  提神解乏,还能补充能量。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下午三点一到,沉重的眼皮,困倦的大脑,以及躁动的胃和不安的灵魂就开始叫嚣。

  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中,人们往往因时间紧迫,午餐匆匆了之,下午茶时光,食物入肚可以很好地安抚“咕咕叫”的肚子;喝茶则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刺激大脑神经中枢,促进提神、思考力集中,增强记忆力。
  对上班的人来说,下午茶是可以“续命”的,不仅能补充能量、恢复体力,还能赶走瞌睡虫,让精神充沛。

  补充了体力和能量,还不用担心会变胖

  下午茶我们吃的东西大多是一些热量高的甜品、点心、薯片、鸭脖等高热量的零食,搭配着消食解腻、降脂减肥的普洱茶一起,能让整天嚷着“减肥”的我们毫无负罪感。
  放开吃吧,剩下的就靠春茶发酵的熟茶来完成

  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幸福感

  一顿下午茶,可以刺激感官,清醒大脑,提高记忆力,更加得心应手地应对接下来的工作。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茶一入口,喝着喝着,便觉精神清醒,心平气静。
  我们或许可以从生化角度找到答案,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和茶氨酸可以帮助凝神提气、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提高认知能力,几杯茶下去,工作起来自然更有状态了,应变能力和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再有,短暂放下工作,能让心情放松,美食和香茶,让心情更加愉悦,心情好了,压力得到释放,工作的幸福感也会大大提高。

  活动筋骨,缓解眼疲劳。

  给自己来一次下午茶,可以活动活动筋骨,放松紧绷快一天的神经和肩膀,预防职业病。

  还有,长时间对着电脑,双眼很容易吃不消,出现疲劳、干涩、酸胀等不适,不妨常备着茶放在旁边,不时喝上几口,茶叶所含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能够帮助我们补充维持眼睛生理功能元素物质,品饮之前,还可利用茶汤的热气熏熏眼睛,刺激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不只如此,常喝茶还能抗电脑辐射呢。

  什么样的下午茶比较好?

  其实,下午茶无需每次都很花哨、仪式感很强,这样排场的每周一次便可,简单一点的每天都可以有,这是员工在紧张工作后放松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润元昌茶业:办公室喝下午茶不好意思?下午茶的好,谁喝谁知道!
  时间无需太久,每天下午的3点到5点,抽出10-15min即可,如果怕耽误工作,在办公桌前上也能完成,市场上有很多便捷的茶品和茶具,简单快速便能享受一杯美味茶汤,随时为工作充电蓄能。

  不只是下午茶,工作时感到疲倦、困乏、无思绪了,随时都可以来杯茶。
找到约18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