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手工紫砂壶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四种方法教你判断紫砂壶的年龄

紫砂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某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决定着它的造型及纹饰。综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表现为由粗趋精、由简趋繁,再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的实用性到华丽的装饰性再到淡雅的艺术性三个阶段。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紫砂壶上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近些年来,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对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鉴别紫砂器。


  一、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的可靠性判断年代

  由于紫砂器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是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

  紫砂壶的时代风格特色,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艺术层次的作品绝少匠气,可谓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历代紫砂大师们将可塑性极好的砂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匠心独运,造出属于各自不同艺术风格的佳品。名家所制茗壶高矮的比例、线条的转折都恰到好处,少一点就平庸,多一分则俗气,线条弧度有时完全是靠大师的感觉去控制。这种感觉来源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经验。

  紫砂艺术大师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在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于印章材料坚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应该说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作者的直接依据。但是,制壶名家身后,其家人或门徒仍继续使用其遗存印章者也不乏其人,更何况仿制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制名家砂壶是同步而生的,对于这种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印章的真伪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仅以印章对否就下结论,还必须结合作品整体的风格综合判断。

  在紫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包括款识和铭刻,可以用很多技法来完成,如刻、印、划等,它们包含着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很多信息,这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书体的使用上,明代都为楷书,清代早期楷、篆并用,后期以篆书为主,亦可作为鉴别之要。



   二、从造型特征及名家的制壶形制判断紫砂壶的年代

  造型是最能体现紫砂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诞生至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紫砂壶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

  鉴定紫砂壶,首先要明了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紫砂壶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朴质的感觉。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名家制壶的造型大多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

  如明人时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壶、僧帽壶、高提梁壶等,落款多为楷书刻款,笔道熟练、有力,所制之壶胎色赭红,含有小泥粒,壶面一般光素无纹。当时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

  又如清人陈鸣远善制仿生壶,南瓜壶、束柴三友壶、蚕桑壶、松根壶等是其代表作。陈鸣远之前虽有许多制壶高手,但都未曾跳出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窠臼,唯陈鸣远将紫砂壶艺推向了又一个辉煌期。除了制壶,他还制作梅根笔搁、莲蕊水丞以及仿花生、核桃、竹笋、昆虫等造型的茶案陈设紫砂器,这是他独有的特点。

  这些大师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名人制壶,首先不可以逾越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其次必然体现他一贯的壶艺特色,展现出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和高层次的制作水准,否则,就有可能是伪作。从造型、作品的风格品位去认识作者,这个方法应该说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不同时期的胎质差异来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这类壶,声音沙哑、发闷。

  明代制壶的砂料只是将最初用来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杂质较多,所以器表还很粗糙;又由于是与缸、瓮一起入窑,所以壶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泪。而清代的砂料,澄炼工艺总体提高,出现了紫砂细砂,这种状况与工艺史的发展进程是相吻合的。清代制品的砂料是细腻润泽的,倘若再经常把玩摩擦,久而

  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俗称“包浆”,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深日久,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光亮面。辨认泥料,在紫砂壶的断代认识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历史上,每个相同的时期中,紫砂艺术家们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们往往各自习惯使用自己配制的砂泥,呈现出砂质的粗细,颜色肌理的不同,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即使从表面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基本上已成为一种习惯,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四、从不同时期工艺技法的差别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诸多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时代痕迹,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上的重要凭据之一。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期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已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从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瓷窑中套烧,因而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壶内壁薄厚不一。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故此胎质较为疏松。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手法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多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材质细如膏泥,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粘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艺术性实则是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技法、款识以及砂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个人的多样性。例如陈鸣远,他的壶多以自然仿生的为主,却也有光圆的几何形壶传世,风格多变,多姿多彩。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风起云涌,仿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精,令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我们掌握紫砂壶鉴定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时期名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就一定能识破各种伪品,还古代紫砂壶的本来面目。

紫砂壶收藏把玩常见的几大误区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宜兴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紫砂壶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壶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把玩收藏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误区容易影响到众多壶友,具体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下面逐一跟大家分享。
 

    在风格上,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紫砂壶大体上可以分为光素器、花器。筋纹器这三种类型。紫砂壶形态淳朴、色泽古雅、质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越显出其古雅光亮。一般的紫砂壶并不名贵,紫砂壶中的珍品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明清时期,宜兴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制壶高手,他们以其高超的技巧,独特的风格将紫砂壶制作得巧妙至极,这些精巧的紫砂壶上,一般都落有他们的款识。伪制的紫砂壶即系冒仿名家产品。作伪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或者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人的款识;或者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人的款识。

鉴定紫砂壶的真伪,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度上看。紫砂壶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才会呈现出玉润的光泽度。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暗淡,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经过人为处理的。

紫砂收藏壶应留意挑选精品、真品,并看准市场行情。一些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其中部分精品会有珍藏价值。而大量地摊上的紫砂壶,绝大多数都是假货或者粗制滥造的,没有什么珍藏价值可言。收藏紫砂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收藏误区。而我们很多消费者很容易犯一下这些常见的错误,现在来归纳总结:

先看底款后买壶

“款”指的是紫砂壶壶底特有的款识。名家所制作的紫砂壶通常是紫砂壶的“名牌”,代表着紫砂壶工艺水平的顶尖标准,目前市场中仿冒的名家壶非常的普遍,就是因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紫砂壶的基本鉴赏却不得要领,间接培育了仿冒的市场。

市场上有很多壶底打着顾景舟的款,但如果收藏者一开始能从“料”“工”两个角度对壶做认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鉴定的答案。其实,收藏者不能只认定“顾景舟”“蒋蓉”等大师,非“顶级”不藏,买壶第一眼应该看的是泥料和壶型,底款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看底款很容易上当,看到盖有某某大师印款的就以为是名家的壶,因此进入价格的陷阱。

过于注重花俏色艳

新手玩壶,特别喜欢一些颜色多样、造型复杂的紫砂壶,或者壶身刻满了字,以为壶随字贵,这实在是一种误导。真正好的作品,耐看并且实用的作品往往是一些外表稳重光素一些的,就像一个美女,素颜轻粉就可以了,过于浓妆只会让人反感。如觉得单调,就在适当的位置给予适当的书画点缀。

针对注重花俏色艳的收藏爱好者,一些不良生产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专门搞出一些颜色艳丽怪异的紫砂壶,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实这类紫砂已经不是原矿紫砂的范畴,其价值反而不高。

买壶不明目的随意拈来

买壶前应该有个目的性,是想要寻常用的,还是要珍藏级的,想用来泡普洱茶的,还是铁观音的等。寻常用的壶大多在250cc左右,而珍藏级的作品一般都是250cc以上的。泡普洱茶的壶身和肚子可以大些,泥料的颜色可以深一些,大小在250cc到300cc之间。泡铁观音的要出水快些,壶壁薄一些,壶身矮些,泥料颜色可以浅一些,大小控制在150cc到250cc之间。宜兴人喜欢喝当地的红茶,一般会选择250cc到350cc的大壶。至于350cc以上的壶基本属于“观赏性”的壶了,实用性通常不是很大。

只重名家证书不重艺术

真正名家的壶,单看“精、气、神”就能令人感慨,感觉出来几分。假如看着呆板,比例不协调的名家壶,买了也是没有珍藏价值的,说不定所谓的名家职称都是买来的,在紫砂圈内根本不被行家认可。还有产量特别大的名家壶尽量不碰,一个有涵养有实力的做壶名家,不仅是低调谦虚的,而且产量也是比较少的。

只看年代不看艺术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收藏旧壶、老壶,这也让紫砂壶市场出现了很多造假的现象。市面上主要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收藏紫砂壶最忌贪便宜,刚起步的初级壶友,最好不要考虑名家作品,而是要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并且在自己掌握了一些紫砂壶相关的收藏专业知识后,再去涉及收藏,这样才是比较稳妥的。

紫砂壶有着几大特征:

一、紫砂壶使用把玩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玉润,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可以养壶。

二、传热慢,而且保温性好。

三、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常年使用过的紫砂壶不放茶叶,也会有一丝清淡的茶香味。

四、紫砂壶泡养后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比如说某种泥料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就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

以上内容的归纳和总结只为帮助更多的壶友树立自己玩壶的正确价值观。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紫砂壶收藏,最忌讳这8点!

收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紫砂壶收藏亦是如此。收藏牛人之所以是牛人,是因为其看到的是升值潜力和空间。

艺术投资本身就是非常费心费力的事,顺便一提,无论何类收藏,请务必找靠谱渠道。因为紫砂壶独特的实用和品赏价值,收藏多缘于喜爱,进而 “收藏”或“投资”。

想要成为紫砂壶收藏牛人,一定要避开这些收藏误区。

看底款买壶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名家是当代的紫砂壶的“名牌”,代表着紫砂壶工艺水平的标准,目前市场中仿名家壶如此普遍,就是因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紫砂壶的基本鉴赏要求却仍然模糊,间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场。

市场上有很多壶底打着顾景舟的款,但如果收藏者一开始能从“料”“工”两个角度对壶做认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鉴定的答案。

▲ 顾景舟底款

其实,收藏者不能只认定“顾景舟”“蒋蓉”等大师,非“顶级”不藏。买壶第一眼应该看的是泥料和壶型,底款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有些仿名家的壶,手工和泥料不错,也是可以珍藏的,看底款很容易上当,看到盖有某某大师印款的就以为是名家的壶,因此进入价格的陷阱。

▲ 假顾景舟壶

过于注重花俏色艳

有些新手刚玩壶时,特别喜欢一些颜色多样、造型复杂的紫砂壶,或者壶身刻满了字,以为壶随字贵,这实在是一种误导。真正好的作品,耐看并且实用的作品往往是一些外表稳重光素一些的,就像一个美女,素颜轻粉就可以了,过于浓妆只会让人反感。如觉得单调,就在适当的位置给予适当的书画点缀。

针对注重花俏色艳的收藏爱好者,一些不良生产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专门出品染色紫砂,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实染色紫砂是不宜泡茶的,其价值反而不高。

不明目的随意拈来

买壶前应该有个目的性,是想要寻常用的,还是要珍藏级的,想用来泡普洱茶的,还是铁观音的等。

寻常用的壶大多在250cc左右,泡普洱茶的壶身和肚子可以大些,泥料的颜色可以深一些,大小在250cc到300cc之间。泡铁观音的要出水快些,壶身矮些,泥料颜色可以浅一些,大小控制在150cc到250cc之间。宜兴人喜欢喝当地的红茶,他们一般会选择250cc到300cc的大壶。当然,刚开始入门时,可以循序渐进,慢慢了解。

重料不重艺

在选择紫砂壶时,泥料是个关键,但泥料固然重要,更应注重紫砂壶的造型、工艺等综合品质如何,也就是“重料更应重艺”。

一把品质好的紫砂壶在泥料好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具备器形周正、做工精良、装饰恰当、款识考究以及烧成恰到好处等综合因素,同时又要利于使用把玩。而优良的使用功能,则包括重量和容积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嘴的出水流畅等等。

按照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特殊要求,总体感觉上要和谐平衡,这些都属于对紫砂壶工艺的基本要求。

造型复杂的更值钱

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作品,也不一定是造型复杂的就比简单的价格高。有些壶友认为筋纹器和花器比光器的收藏价值大,这是不对的,壶的收藏价值主要从作者与艺术性两方面里考量。壶本身有无特殊意义也是考量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

只看年代不看艺术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收藏旧壶、老壶,这也让紫砂壶市场出现了很多造假的现象。市面上主要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

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收藏紫砂壶最忌贪便宜,刚起步的投资者,最好不要考虑名家作品,而是要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

过于追求老壶

新壶未必逊色于老壶。从艺术价值而言,除了少数古代紫砂名家制作的壶之外,老紫砂壶大多按照日用器制作,早期工艺精、品位高的紫砂壶本来就不太多,保存完整、流传有序的老壶就更是屈指可数。

紫砂壶属手工艺品,现在的工艺比过去的工艺要好很多,无论是炼泥还是制作、烧制,现代的社会及市场环境使得作者对壶的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现代紫砂壶鉴别起来会比老壶容易很多。

收藏者与其去费力淘老壶,不如去购买当代名家的精品,其收藏升值的空间更大。尤其是初涉收藏的爱好者,最好寻找紫砂壶的潜力股,从收藏现当代紫砂艺术家的作品入手。

收藏牛人也不是从没交过“学费”,壶友刚开始收藏紫砂壶时,还是需要先了解,后出手。买壶要用心去看,不要只用耳朵,完全依赖于他人。多学习多请教多琢磨,不求成为收藏大家,有所成就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