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南茶叶品种

找到约6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商南:三代茶人接力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 创出北纬33°奇迹

“遇见陕茶遇见你,商南茶,北纬33°的奇迹。”5月14日,“遇见陕茶遇见你﹒百家茶企庆百年华诞”第二届陕西网上茶博会商南茶品牌推广活动在商南县富水茶海公园举行,84岁的商洛市茶研所名誉所长张淑珍通过直播讲述“南茶北移”的故事。

第二届陕西网上茶博会走进商南县富水镇茶海公园。

当天,由媒体记者、网红主播、网络达人组成的探访团,深入商南茶叶生产一线,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和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全国网友推介商南茶叶,全景式地展现商南茶优良环境和卓越品质,讲好商南鹿茗品牌故事,助力商南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

张淑珍讲述“南茶北移”的故事。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每一次听,张奶奶的精神都鼓舞着我们继续把茶这件事继续好好做下去。”现场,商南县的茶人齐聚一堂,都在细细聆听张淑珍奶奶讲述她与茶的故事。

这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传承,也是商南茶一代又一代茶人不懈努力、突破发展的根源。

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放弃了省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辗转来到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

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县上领导、老红军梅光华来调研,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以南。商南县,地处北纬33°06′-33°44′之间,从无种茶先例。“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

1967年,经过多次失败的张淑珍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此后又在茶坊村开辟新茶园,为“商南无茶”的历史画上句号。张淑珍和百姓一道,在北纬33°创造奇迹,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数百公里!

1985年,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打开了商南茶叶发展的新局面。

退休后的张淑珍,并没有闲着。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回想过去,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时光荏苒,商南茶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可采摘茶园19万亩,年产茶叶6500吨,产值达10亿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茶”,户均增收5000元。

而当年那个坐着拖拉机颠簸一天来到大山深处的“茶叶姑娘”也已经变成了“茶叶奶奶”。

张淑珍认为,商南茶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得益于三点,一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二是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迎难而上,拼搏进取。

陕西省农业信息宣传中心主任程晓东、张淑珍、刘保柱、王超共话商南茶产业发展。

继任者刘保柱科技支撑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继任者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接过了张淑珍的大旗,注册双山品牌商标,走上了一条科技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

刘保柱说,茶叶不仅仅是普通的农产品,同时也是个高科技产品,无论是茶树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还是茶叶加工都离不开科技。

所以,公司自创始至今,一直注重科技支撑,公司还通过签订“科技承包”合同的方式,引导茶农采用公司推广的茶树新品种及种植模式,并生产公司开发的新产品,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稳定,另一方面也确保了茶农的收人。

刘保柱认为,随着土地、能源等不可再生性资源的限制,劳力资源日益短缺,以及人们对茶产品保健、安全功能需求的日益关注,企业效益的提高必将越来越依赖科技。

说起商南茶叶的品质特点,刘保柱如数家珍。

“茶叶的水浸出物是衡量茶叶质量的关键指标,国家标准是36,陕西平均是39,而商南平均在45左右,最高可以达到50。”刘保柱说,商南茶最大的优势就是内在品质好,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商南还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没有工业污染,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商南茶安全、有机的优良品质。

刘保柱坦言,商南纬度高,海拔高,茶产业发展同样面临不少问题,低温、干旱缺水、新品种培育是商南茶这些年一直在破解的难题。目前,商南县新茶园都是高标准建园,采用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确保茶园高质高效发展。

“我们现在所在的富水茶海公园就是一个高标准打造的茶旅融合的示范点,公园规划总面积2万亩,茶园绵延22公里,主要都是无性系茶园,引进龙井43、安吉白茶、中黄2号等茶叶优良品种。”刘保柱说,在建园时,政府配套路网及水利灌溉建设,企业负责建基地,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园,将这里建成具有茶、花、果、林于一体的茶海公园度假区。

“作为一个茶人,我也倡议所有茶叶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商南茶的品质,做大做强商南茶叶品牌,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刘保柱说。

新领军人王超品质品种品牌品行“四品”并行发展

陕西省茶促会会长、商南县沁园春茶业公司总经理王超是近10年来商南县茶叶企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2001年王超就与茶结缘,但是一直发展不顺,几度想要放弃,是张淑珍鼓励了他,让他不要放弃。

2010年,王超在试马现代农业园区建立茶叶基地,2011年注册了沁园春茶业公司,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建园,在绿茶、红茶的基础上,发展白茶、黄茶等新品类,带领当地茶农稳定增收。

试马现代农业园区茶叶基地建设初期,当地村民担心有风险。为了让村民放心,他找到村委会协商,土地流转时由村委会、公司、村民三方到场,签订流转合同,群众这才对他的公司态度有了好转。

在王超看来,做茶叶的同时也是在做人,要先做人,再做茶,首先我们要打心里面想做个好人,然后再以做人的方式去做茶,用心去做茶。因此,他也提出了品质、品种、品牌、品行“四品”并行的发展理念。

在王超的带动下,村民们有了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茶叶销售金、分红股金和管理奖励资金,摇身变成了“五金”农民。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加入到园区建设中来,茶园规模也越建越大。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助农增收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王超说,接下来,他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建设白茶小镇,打造4A级的美丽茶园,通过茶旅融合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让茶产业为商南县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淑珍在直播间里讲述商南茶故事。

多方协力助商南茶走出一条品牌发展之路

“商南茶是有灵魂的,是几代人的不断传承,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是张淑珍、刘保柱、王超等人不懈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普通变得卓越。”陕西省农业信息宣传中心主任程晓东说,正是一代代茶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努力、辛勤付出,才造就让商南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程晓东认为,品牌化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宣传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宣传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区域公用品牌,一个是企业品牌,两者相互叠加,相辅相成。

“这就需要商南茶人进一步讲好故事,挖掘文化,做好市场营销。”程晓东说,品牌是在营销中成长壮大的,商南茶人要树立服务意识,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推荐,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的力量,电商的力量,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多方协力走出一条商南茶的品牌发展之路。

程晓东希望以此次网上茶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商南茶叶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唱响商南茶品牌,讲好茶故事,做好茶产业,展现商南茶叶品质,让商南茶在优秀企业的带领下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让产业兴旺,让乡村振兴。

拥有近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胡萝北”说,这次来到商南听张奶奶讲南茶北移的故事很受触动,对自己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让自己对商南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她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向粉丝推介商南茶,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商南茶。

承办此次活动地陕西农业品牌网负责人向丹也在现场表态,将依托直播联盟、农创联盟、电商中心、短视频运营中心、供应链选品中心等业务体系,为商南茶叶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品牌营销服务,助力商南茶叶的蓬勃发展,让茶企、茶农通过品牌宣传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朱熙敏介绍商南茶产业发展规划。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朱熙敏介绍说,下一步,商南县将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继续在“三品”上做文章,即引进新品种、提高茶品质、做优茶品牌,持续抓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四大工程,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专场直播,商南茶叶企业负责人纷纷走进主播的直播间推介各自的品牌茶叶,介绍茶产品特点,向网友讲述商南茶叶故事。

据悉,第二届陕西网上茶博会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商务厅、共青团陕西省委指导,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办,陕西农业品牌网、西部网茶业频道承办。活动通过采购商对接、线上展馆搭建、线上线下推广促销等活动,提升陕茶品牌知名度,促进茶产品销售,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陕茶、爱上陕茶,扩大陕茶市场份额,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西部网(记者 石永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陕西商南:生态茶城的崛起之路

日前,农民日报记者走进陕西省商南县,一眼望去,山山岭岭间,茶在林中,林在茶中,一条条弧形的绿色“腰带”,将起伏的山头缠绕得严严实实。当地村民感叹:几十年来,荒山变茶山,茶叶富群众!

六十年探索,六十年坚持,茶叶在商南县生根发芽,衍生出了中国西部最北端的“茶叶之乡”。

山上种茶,农闲务工,既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又增加了农民多重收益。这是一条创新路、生态路,更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

减荒增绿——

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

说起商南县的茶叶,总是绕不开一个人——张淑珍。

“一生只做一件事。”接任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的刘保柱,对86岁的张淑珍竖起大拇指,“有她一生的奉献,才有了商南今天的茶叶。”

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张淑珍,毅然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前往最困难的地方。商南林业站,成了她离开大城市,开启农村生活的第一站。

如何发展经济作物,带领农民增收致富?1962年,张淑珍开始种茶试验。7次移种,6次失败,爬起来跌倒,跌倒了再爬起来,青春与一次又一次挫折碰撞。

经过8年的反复试验,张淑珍收获了3斤8两茶叶。这小小的成功让倔强的张淑珍增添了信心。直到1976年,商南县茶园面积达到了2.7万亩。年复一年,商南县的荒山减退,绿意递增。

减荒增绿,茶林共植,一片叶子富裕一座城。六十年发展历史,由一粒籽,一棵苗,到满山茶,推动生态文明在商南县得到生动实践。

兴茶植绿,促农增收,种植规模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关键,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是重中之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商南县现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茶叶种植大户6200户,遍布全县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实现了“人均一亩茶”,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商南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强商南茶生产、营销、科研、文化等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亩均效益,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业态功能更加丰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建设形成区域闻名的“生态茶城”。

“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小小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重要力量。”商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培训说。

腾笼换鸟——

科技赋能量质双提升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化,商南茶叶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商南茶走在了全省前列。

腾笼换鸟,淘汰有性系茶籽点种,推广无性系良种插枝育苗,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茶叶品种、产量、质量同步提升。

“在苗木培育上,我们建成了全省最大、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穴盘育苗基地。”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公司持续引进新品种进行实验,在已有的30多个品种中优选龙井、黄茶、白茶等良种,实现苗木本地化,供应全县甚至全市。”

品种更新换代,茶农受益颇多:无性系良种茶叶抗病虫害性能强,成活率高,发芽时间统一,叶片大小一致,品质和产量都高于传统茶叶,每亩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商南县共建茶园25.5万亩,其中丰产茶园16万亩、可采摘茶园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3.2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

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换代。商南县全面加强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建立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提升技术骨干的技能,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保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商南县推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设立“商南茶叶实验室”,研发生产茶饮料、保健茶、茶食品、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如果民营企业缺乏创新,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们在不断研发新产业,持续提升茶叶加工新工艺,让产品质量更高更好。”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商南县决咨委委员的王超说。

好生态种出好茶叶。商南县实施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强化茶园生产管理,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打造了一批有机生态、休闲观光的智慧茶园。在提高质量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溯源。

“商南茶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经久耐泡、有益物质丰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商南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陈耀说。

据了解,商南现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茯砖茶、工艺白茶五大类二十多种茶产品,以“商南泉茗”“商南仙茗”“秦园黄茶”“商南白茶”“商南龙井43”等为代表的绿茶和以“双山”“秦园春”“秦岭红”为代表的红茶,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品牌价值为4.44亿元。

融合发展——

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

商南因茶而名,茶叶叠加在文旅康养元素中魅力无穷,张力无限。

在富水观看《闯王寨传奇》离不开茶;游试马现代农业园区,坐在亭台俯视清泉流水,仰望蓝天白云,一缕飘着茶香的热气与雾霭冉冉升空……

近年来,商南县积极培育链主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挖掘“秦汉积淀”“明清古迹”“茶马古道”和“革命老区”等文化资源,以张淑珍“南茶北移”先进事迹为索引,创作“商南茶歌”,传承茶叶创业及养生文化剧目,进行传唱和展演,讲好商南茶叶故事。

以文化人,以茶兴业,以旅强基。商南县紧扣打造“康养慢城”目标,在城关、富水、试马、金丝峡等地建设康养度假区。并将茶产业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有机结合,以金丝峡AAAAA级景区为中心,打造多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研学实践等多功能旅游线路,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在政策扶持上,商南县高度重视生态茶城建设,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县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茶叶产业3000万元等,用于扶持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电商营销、生态茶园、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方面,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

“一片茶园一片林,绿色生态屏障在茶林互补中相得益彰,增加了空气湿度,形成了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刘保柱说,“如今,商南许多茶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了餐饮、民宿、娱乐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观光休闲。”

融合发展,生态茶城走出特色路。商南县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绿色、健康、高效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灵秀商南展新颜。通过“茶产业链主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把群众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引导从业者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茶产业链各个环节,全县有5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人均增收5000元,茶产业富民增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社会发展的多赢局面。

“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南县虽然是茶叶优生区,但目前品牌繁杂,形不成‘拳头’效应,我们正在申请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以茶为媒,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提升商南茶的市场占有率。”陈耀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商南鹿茗”公用品牌发布会将盛大举行

“商南鹿茗”一“茗”惊人

10月31日上午9:00,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

3号馆茶文化活动区

“商南鹿茗”公用品牌发布会

将盛大举行

期待您的光临!

金秋长安,在无边落木的萧萧声中,一片来自秦岭南麓的茶叶,即将舒展她春天的初鸣!

静美丹江,在长虹卧波的殷殷情里,一个生于丹江怀抱的品牌,徐徐展开她该有的光荣!

10月31日上午,古都西安。

一个崭新的茶叶地域品牌即将亮相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一个仙鹿衔来的茶树种子,在秦岭南麓地灵人杰千年的孕育后,在丹江物华天宝的滋养下,在国盛茶兴的灵魂呼唤下,化作一个灵动的名字——“商南鹿茗”,破茧而生!

“商南鹿茗”是“秦岭之珍”!

大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既是一条自然分野之线,又是一处物华天宝的凝聚之地。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秦岭南麓,从西到东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贡献了“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而商洛的茶叶品牌知名度相对逊色!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整个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和泾阳四个产茶区域,“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泾阳茯茶”三个公用品牌已经名声在外。而商洛茶叶品牌还在奋斗的路上!

如今,这一切都将彻底改变——

商洛之商南县的“商南鹿茗”,将书写陕西茶产业的品牌新格局!

商南之“商南鹿茗”,将刷新人们对“秦岭之珍”的认识新高度!

大秦岭作为横亘在中国地理核心、疆域腹地的自然物种宝库,孕育了珍稀的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国宝。同样,观之汤如露、闻之香如兰、品之味如醴的“商南鹿茗”也是大秦岭的宁馨儿!大秦岭茶中的贵族!

虽然在产业发展历史中,商南茶缺乏先声夺人的知名度,但在商南县委、县政府凝心聚气发展茶产业,上下同心拓展茶事业的今天,“商南鹿茗”所固有的“秦岭之珍”本色,必将发扬广大,遐迩闻名!

“商南鹿茗”“秦岭之珍”的本色体现在“三高”

高纬度——北纬33度,气温低,虫害少。

高海拔——秦岭,生长周期长,营养积累实。

高矿物质——片麻岩,利于矿物质吸收。

专家有言:“三高”得一可出上等茶,如:十大名茶中黄山毛峰属于海拔高,西湖龙井茶土壤多石英砂属于高矿物质,闻名北方的崂山绿茶属于高纬度茶。

商南兼具“三高”,是商南茶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由此可知“商南鹿茗”家底很厚、资源独有!

“商南鹿茗”是“国茶之新”!

秦岭为卧,丹江为池,商南鹿茗,“国茶之新”!

商南茶产业历史悠久、资源禀赋优异,但真正得到产业化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0年代。

在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年代,伟人发出的“南茶北引”号召,拓展了茶的疆域。除了“南茶北引”最著名的落户地山东半岛胶州湾,还有一处“南茶北引”的奇迹之地——商南;

还有一个创造“南茶北引”非凡成绩的非凡之人——张淑珍!

1937年,张淑珍出生于河南太康。经历过日寇侵略、一岁丧父、举家讨饭的张淑珍,对新中国充满热爱之情、建设激情!

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学院林学系的张淑珍分配到陕西,她要求到艰苦的商南县林业站,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商南,她开始了“南茶北引”的艰难攻关。

1967年,张淑珍终于在商南获得“南茶北引”成功,将茶叶产地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

1970年,商南县茶园发展到2.7万亩。1975年,张淑珍领导的茶场首次向国家缴售商品茶250公斤,接续着“仙鹿衔茶”的美丽传说,创造了新中国商南产茶的历史开篇。

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茶园由一季采变为春、夏、秋三季采;引进龙井、铁观音、安吉白等名贵茶苗,为今后的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商南茶已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青茶四大类30个系列。卷曲形绿茶的工艺在全国领先。“商南茶”先后获得“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特别是在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大赛一等奖中,独揽陕茶半壁江山。

此次在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亮相登场的“商南鹿茗”,就是在以张淑珍为代表的商南县建国以来数代茶人奋斗成果的基础上,一次新时代的再出发!

“商南鹿茗”继承了新中国商南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光荣传统!是在新中国商南茶50多年新发展、新成就基础上的新起点!

“商南鹿茗”能否成为“明日之星”?

“商南鹿茗”继承“国茶之新”,要做“明日之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南县委、县政府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商南“一心三带五协同”规划布局,为茶产业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商南茶形象,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清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转型升级示范,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文化优势,扶持重点环节和重大项目,强化政策支持,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奋力实现商南茶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近年来,商南县采取四大举措,使商南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实现后来居上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加快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做好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促农增收助脱贫。截至2019年,全县共有茶园25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年产茶叶6500吨,产值达10亿元,带动8900户贫困户24000人稳定增收,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保障。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扩大商南茶影响。针对商南茶叶中小型企业多,茶叶品种多、品牌多,但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茶叶品牌营销之路,研究制定了商南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竞争战略?产业整合?品牌营销”富有个性和竞争力的品牌战略,力争将“商南茶”打造成与“洛川苹果”“富平羊乳”“关中猕猴桃”“西凤酒”相媲美的陕西名片,成为商南县城市品牌走出陕西、迈向全国的领头羊。作为整个品牌战略的核心,精心打造的商南茶公用品牌“商南鹿茗”央视精准扶贫宣传片于6月2日在央视14个频道的不同时段进行集中展示和滚动播出,助力商南脱贫攻坚,促进茶农增收,并为商南茶走出陕西、叫响全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商南茶叶知名度。按照“出陕西,走丝路”的营销定位,大力拓展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加快商南茶全国实体店、连锁店建设,推动商南茶产品进入大型专业市场,扩大商南茶销售规模。狠抓名茶评优、节会展销、网络营销、窗口直销,持续扩大区城公用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影响力,把商南高端茶做靓。狠抓大宗茶丝路销售,积极开发红茶、青茶、黑茶、白茶等产品,让夏、秋季茶叶也变成大宗优质商品,促使商南茶由“礼品茶”变成真正的商品茶。

狠抓茶旅融合发展,新建一批茶旅观光园,开发一批茶文化产品,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养生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狠抓营销网络建设,通过代理招商、营销商、代言商、网销商、培育营销集团公司等方式,策划系列茶事、茶艺活动,扩大营销渠道,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沁园春、御泉茗、鸿德、金丝等茶企在西安、石家庄、苏州等大中城市新增商南茶专营店30余个,商山茶业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打造了商南茶实体店;还与商洛市智宇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商南茶互联网公共营销服务平台,建立了商南茶网络旗舰店,年电商销售商南茶突破3000万元,商南茶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茶叶已真正成为商南产业扶贫的绿色名片。

近年来,商南县发展茶产业真抓实干。强化茶叶项目管理,加强茶叶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茶产业发展资金到位、高效,为商南县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同时,商南茶行业积极投入大市场,频频参加全国展会,取得累累硕果。在第十三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商南茶企在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项目金额达1500万元。一批龙头企业获评陕西“十佳茶企”,产区也荣膺陕西“十佳茶产业示范镇”,“制茶工匠”等一批优秀茶人也在全国崭露头角……

如今,已进入“全国茶叶百强县”行列的商南茶产业,产品多次获全国金奖,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等认证,具备了冲击一线品牌、释放产业效能、增进经济社会福祉的现实条件!

业内专家指出:“商南鹿茗”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与发布,是商南人站在新时代,展现新思路,擘画新发展的创新、突破之举!

“商南鹿茗”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商南茶跨越式发展的营销枢纽、品牌抓手、价值凝聚和文化呈现!也必将为陕西茶产业更大的格局输入新变量、新动能!为中国茶产业大家庭中增添动人的亮色!

原标题:【聚焦】公用品牌“商南鹿茗”即将破茧而生!

注:内容来源茶周刊,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