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南绿茶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张淑珍的茶树人生

我国的茶叶大多产自南方,处于北纬33°线上的商南,历史上并不产茶。共产党员张淑珍,大学毕业后扎根秦岭山区,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致力于南茶北移工作,成功让茶树在商南生根发芽,并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让商南茶香飘四方,带动当地贫困群众依靠茶业走向富裕,成为商南茶的“常青树”。

扎根

1961年春,二十多岁的张淑珍即将从西北农学院毕业,这位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姑娘,在陕西历经几年的学习后,已经适应了大西北的生活。在她的心里,默默对于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秦岭产生了一颗敬畏之心。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毕业分配时,她和恋人焦永才都有机会留在西安工作,不过焦永才却选择了大家都嫌条件艰苦而不愿意去的商洛。“你不是说打起背包走天下,哪儿需要哪安家,最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它。”“祖国的山河无处不娇,关键在她的儿女如何去打扮她?”在焦永才的影响下,他们选择了偏远的陕南山区商南。

初夏,他们从秦岭北麓乘坐一辆拖拉机,经蓝关、穿秦岭、过武关,在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山路上整整颠簸了一天半,才来到他们将要工作的地方。


张淑珍和爱人焦永才年轻时的合影

商南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过去当地群众经常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形容。在县里报到后,张淑珍被派遣到县农林综合站工作,而这里的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艰苦。单位安排她的第一项任务便是下乡搞林业普查,所到之处,乡亲一盘腌菜要吃几天,浆粑糊汤是招待客人的稀罕饭,这种极度贫穷的现状噬咬着张淑珍的心。不到一年,她褪去了大学生的模样,完全融入了当地的农村生活。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张淑珍与焦永才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在商南安了家,扎下了根。

怎样才能让乡亲们解决温饱呢?既然土地少,那能不能在荒山上做点文章,张淑珍想到了引种,如果能引进一种经济苗木落根商南,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宝山。这对改变乡亲们的贫困状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一天普查回来,她将这个想法大胆地告诉了站领导。

很快,站里专门划分了一亩地让她做引种试验。刚开始,一切都很茫然,也不知道哪些经济树木能在商南生长,她就不断地尝试南树北移、北树南移。从1962年起,她栽种过桉树、油茶、文冠果等,但效果均不理想。

一次,县领导梅光华来站上调研,听说张淑珍在引种经济林木,便问她:“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收入提高了不少,不知道茶树在商南能不能种植?”

梅光华的话让张淑珍眼前一亮,她决定试一试,并找来一本《茶树栽培学》开始了解技术要点。

春节过后,梅光华到安康开会,就用樟木箱子带回来200株茶苗交给张淑珍。看到这些茶树苗,张淑珍如获至宝,她小心翼翼地将茶苗栽进翻了好几次的试验田里,每天都悉心照料,希望茶苗能很快冒出新绿。然而,200株茶苗竟然无一株成活。

第一次失败了,张淑珍没有气馁。随后,她又托人买了300多株茶苗栽在西岗上。不料那年赶上大旱,也无一株成活。1964年,她又将700余株茶苗栽到捉马沟,茶苗不久也是整片整片地枯死了……。就这样,反复换地方栽种,茶苗反复枯死。她种茶的希望,也是一次次破灭。

“照书移栽,这咋都活不了呢?”历经屡次茶苗引种失败的张淑珍感到很是困惑。

是不是气候的问题?一段时间,她反复到气象局查阅了历史上有记录的气象资料,对当地的最低温度及持续时间、小气候条件等进行了一次全面地了解。然而,记载的数值均没有超出教科书标注的范围。

一次张淑珍到水沟乡普查,意外地在一家坟园里发现了几株野茶树。“既然生长着野茶树,说明这里种茶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发现让她欣喜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移栽不行,不妨直接播种试试!”丈夫焦永才建议她换个思路。

当年,她托人买了10斤茶籽,一颗一颗播在苗圃,并小心地在上面覆上一层薄土。白天她经常去地里转转,生怕鸟儿啄走茶籽,晚上她给地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生怕茶籽被冻着。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几十天后,疏松的苗圃地里萌出了一棵棵幼苗。“看到茶苗像娃娃一样探出头来,我的眼泪瞬间脱眶而出,真是激动。”2022年10月,谈起半个世纪前的一幕,张淑珍仍历历在目。

萌出土的茶苗对于张淑珍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娃娃。她每天早起晚归,到苗圃除草、松土、施肥,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温度、湿度、光照。在她的悉心呵护下,这些茶苗将根深扎于土,茁壮成长。几年后,也就是1970年春,一丛丛茶树可以采茶青了。

清明前夕,看着茶树枝头冒出的一片片鲜嫩的叶子,张淑珍激动得几个晚上都难以合眼。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筐子来到茶园,趁着晨曦的露珠,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将一芽两叶掰断下来,生怕弄疼了它。张淑珍说:“采茶时不能用指甲摘茶青,那样会留下很深的颜色,会影响茶叶的品相,也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明前茶”采回来后,张淑珍借用农民的土灶、炭火和铁锅,开始炒茶,由于担心头发会掉进茶叶里,她做茶时还专门裹上头巾。入锅杀青,出锅揉捻,晾晒烘干,最后又入锅翻炒、提香。对照着教科书,就这样成功制成了3.8斤茶叶。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那是我第一次制茶,茶叶喝起来有股‘青草味’,苦涩得很,但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那一抹特殊的滋味,令我入口难忘。”张淑珍说道。

她满心欢喜地将这些茶叶分成均匀的30多份,用纸包好送到县上。而就是这30多包茶叶,佐证了茶树在商南扎根的艰辛。

发芽

商南也出茶叶了。这则消息在当时的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张淑珍在茶园

1970年,省上组织全省茶叶技术干部到浙江绍兴上旺大队的500亩茶园进行参观考察,此行给张淑珍的启发很大,她开始思摸着如何进行规模性试验。

1972年,县上派她去参加全国茶叶现场会,在湖南长沙桃江县茶园基地参观考察后,进一步坚定了她搞规模试验的信心。那次回来后,茶叶在县上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推广种植,张淑珍被确定为该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试验不等于成功,当时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的时候,心里既激动却又感到不安,激动的是自己即将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安的是不知前方的路究竟是否顺利,万一有啥问题,自己将如何面对党和政府?”2023年2月,张淑珍在和记者交谈时回想起当年的情景。

在县上的大力推动下,县城周边的几个人民公社很快行动了起来,而张淑珍则每天奔波于各个公社的生产大队,教大伙儿如何起垄、播种、施肥、管理幼苗。当年冬季,县上组织2万名劳力上山开辟了1万多亩茶园,并成立36个茶场。次年春季,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张淑珍在茶园采茶

然而,一株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注定要经历一轮又一轮风霜雨雪的洗礼,事情也果真同张淑珍所担心的一样。到了第三年,长得好好的茶树苗突然出现大面积枯萎、死亡,之前播种的茶苗,存活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目睹成片枯死的茶树苗,有人说“南茶北移”就是劳民伤财,有人说张淑珍不讲科学瞎折腾。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在县里传开。

“各个生产大队组织了那么多的劳力,占用了那么多的坡地,费了几年的工夫,这苗子说没就没啦,当时思想上的压力很大,面对大家的质疑我一时半会也答不上来,因为还没有找到苗子枯死的具体原因。”一片质疑声中,张淑珍没有选择退缩,她在想为什么有的茶苗没有枯死呢?“一个地方,它的气候是相同的,有的枯死了有的却好好的,我就琢磨着会不会是土壤在作怪呢?”

一个晴天,她叫上同事一起拿着?头和铁锨,连续跑了几个生产大队,在每个地方的茶园分别挖了不同的土,枯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成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然后带着这些土,再次翻越秦岭来到省城西安,请大学的老师给帮忙化验。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问题。

原来,商南土壤种类多,成土母质极为复杂,一道梁、一面坡上的土壤厚度和品质都不尽相同。而茶树是嫌钙植物,土壤中石灰质含量过大,它就无法成活。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再次流出了泪水,是激动,是辛酸,是感激,还是高兴,自己都说不清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次年,县上同意了她新提出的“避钙就酸”的茶园发展思路,一改过去连山连坡大面积种植的路子,而是顺应“鸡窝子”特点,宜茶则茶、宜林则林、林茶相伴、适者生存。

“一过春节,我就和几个同事反复在各个生产队跑,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凡是有高钙物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绕开,凡有麻骨石土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合理密植,几个月就忙这一件事。”那段时间,西北大学和省植物研究所的教授,一见到张淑珍,就知道她又是来化验土壤了。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

那年,大伙儿重新播种的茶园相继萌发出新芽。1976年,商南县全县播种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

然而,接下来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976年11月,商南县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天气,当年新种植的茶苗几乎全被冻死。看到原本精精神神的茶苗,一下子耷拉着脑袋,张淑珍手握着茶苗,两眼泛着泪花,心疼地坐在茶园里一声不吭。

已经借调到省城工作的焦永才听说爱人整天没精打采,便回来安慰她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一次极端天气的影响而灰心。看到张淑珍想像茶树一样决心要扎根商南,焦永才就再也没有回到省城,而是选择在商南留下来继续陪伴爱人工作。正是由于爱人焦永才对她长久地默默支持,才造就了她与茶叶的一生情缘。

次年春,张淑珍和大伙儿又重新补种了茶苗,而那次低温之后商南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极端天气。短短几年工夫,商南便建成36个茶场。当时,一盆茶叶鲜叶能换一袋面,茶叶有了收益,大伙儿种茶的积极性也逐渐热了起来。

1979年,张淑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天,她庄重地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并在内心萌发出誓将一生奉献给商南茶业的坚定信心。

飘香

茶树的栽种仅仅是茶业发展的第一步,要想产出真正的好茶叶,制茶环节相当重要。在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六大茶类中,每类都有其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


张淑珍在茶园

那时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就杀青这一关,就很难跨越。刚开始,炒制出的茶叶青草味总是很浓,口味也不是很好。如何突破制茶的技术屏障,让商南茶能为大众所接受并能够走向市场,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我们先从绿茶制作工艺入手,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从杀青到揉捻,再从揉捻到干燥,三道工序一次次反复地试验,每制一包都对锅温和杀青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再泡上一杯,逐个进行比较。”一天下来,张淑珍的10个手指头常常被烫起“亮泡”。

“后来我们就发现杀青是制茶的关键,茶叶口感好不好关键在杀青,而杀青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锅温,另一方面就是要控制好时间,时间长了也不行,时间短了也不行。”

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仅仅杀青这一个环节,她反反复复尝试,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终于找到了适合商南茶的杀青手艺。而一番苦功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并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获得“陆羽杯”大奖。

1980年,张淑珍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作为全县茶业的领头人,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的销售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供销社茶叶卖得好,茶农得到的利润却不多,茶叶卖不动,供销社就没有了收购的积极性。

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春季收购了20000斤商南茶叶,到冬季还积压在库中。茶叶价格走低,茶农挣不到钱,很多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一切让张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张淑珍找到供销社,折价回购了积压的20000斤茶叶,带着全站职工,用报纸卷装成筒,走街串巷卖茶。不料,两个星期茶叶就全部卖出了,除了上缴国家600元税金外,站里还净赚了5000元。这件事给了张淑珍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件事儿,我发现商南的茶叶卖不动的症结是产销脱钩,当时就想如果能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把农户的茶叶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不就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张淑珍很快便把这个想法交给茶农,征求他们的意见。几天后,36份要求加入茶叶销售公司的申请书接踵而来。1985年3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开始探索茶农种茶、茶场初制加工、联营公司精选包装销售的茶业发展新模式。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茶农采茶

同一时间,张淑珍和茶业站20多名职工自愿丢掉铁饭碗,将茶叶联营公司和茶场、茶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胆地走向市场,和农民们一起种茶、制茶,寻找销路。

为了引导当地农民制好茶,每到采茶季节,张淑珍都事必躬亲,一个茶场挨着一个茶场,给乡亲们示范操作,教大家制茶要点。收获季节,她披着晨露钻进茶林,亲自采摘,以身施教,炮制时刻,她站在高温炉前,动手操作。

听村干部说村里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种茶,富水镇茶坊村赵力本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自家田里的小麦挖掉,种上了茶。此后,他们一家三代都成了种茶人。

起初由于不懂种茶,赵力本家收获的只是稀稀疏疏的茶苗。听说张淑珍在村子里搞培训,赵力本爷爷就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员。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比较简陋,各方面工作都是纯手工制作。赵力本说:“没想到,张站长是真的教,从播种到采收、摊晾到揉炒,再到包装,一遍一遍地讲解和示范,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随问随答’。”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学习技术的保障。

村里的茶园可以承包后,赵力本家便把承包的茶园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现在每年都在承包的茶园里采摘春茶,然后包装好后自主销售,一年净收入10万元左右,家里的经济更宽裕了。

赵力本说,茶厂平时固定工人有十来个,采茶旺季需要招工40多人,每人一天100到200元,他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可以帮助乡亲们,一举两得。

看着茶农腰包越来越鼓,许多群众坐不住了,纷纷拿出自家承包的荒坡,到茶业联营公司要求“入伙儿”,家住富水的柯长江便是其中一位。

乡亲们愿意种茶,这当然是好事儿。张淑珍专门去他家承包的坡地里化验了土壤,给柯长江提供了茶籽和技术,还配备了技术员,当年他家承包的110亩荒山光茶苗就种了60亩。

“茶树到第七年开始大量采摘茶叶,采摘好后,联营公司派人上门来收购,我们种起来放心,一年利润八百多元,收入非常可观。”柯长江说。

后来,柯启林接了父亲柯长江的班,将110亩承包山都种上了茶树,每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效益非常明显。此外,每年到采茶时期需要雇60多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群众,一个采茶期下来有的家里也能挣上一万多元。

“在张阿姨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子都学会了种茶,在自己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柯启林说道。


张淑珍在车间指导工人制茶

不到10年时间,原来和张淑珍一起丢掉“铁饭碗”的职工年收入超过万元,多数人住进100平方米的家属楼,与商南县茶叶公司联营的茶场达到120多个,公司产值一下子由原来50多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茶农们在茶叶联营公司的带动下,人均增收达到了5000元。跟着张淑珍种茶挣了钱,群众心里个个乐开了花,而张淑珍的名字,也同商南茶一样,口口相传,香飘万里。

常青

眼看茶业发展越来越好,不幸却突然降临到张淑珍身上。

1989年10月,张淑珍去汉中调购茶籽的途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结果被查出患了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面对诊断报告,她一下子惊呆了,内心简直无法接受。

在丈夫的安慰下,她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开始正视这无情的事实,思考治疗事宜。手术后,大量的化疗药物带来的不适和副作用,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张淑珍的身心,尽管如此,她还是以坚强的意志撑了下来。

彼时,正值种茶高峰期,张淑珍还一直放心不下商南县茶业站的工作。有一天,副站长刘保柱带着同事去看望张淑珍,刚走进病房,她就坐起身急忙问道:“茶籽发放了吗?地块选好了没?”看着眼前因为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的老站长还在关心工作,刘保柱眼眶瞬间湿润。

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咛回家后要静养,可是张淑珍一回到商南,就一心想着去茶园看看。儿子焦岩飞急忙出来阻拦:“你现在还需要静养,先别操心茶园的事。”但张淑珍执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焦岩飞只好和姐姐搀着母亲一起上山。

1994年,张淑珍又遇到人生另一个打击,爱人焦永才被查出肝癌晚期。她陪老伴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79天。“我走后,你就把我埋在你种的茶园旁吧,你这一辈子把种茶这一件事做好就行。”临终前,焦永才给张淑珍留下的这一句话,支持她走完了余生。

丈夫离开后的时间,对茶叶的研究成了张淑珍的主要精神寄托。

2001年,她带领茶叶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了“商南仙茗”,2008年“商南仙茗”获得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金奖。为了进一步提高商南茶的品质,她多次带着同事到福建、安徽学习乌龙茶、白茶的栽培技术,在试马镇建立无性系大棚育苗基地,大大地提高了茶叶产业化水平。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萌发情况

商南乌龙研制上市之后,张淑珍已经70岁了。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特别是为了给中老年人研制一种保健类茶,她再次带人到泾阳学习茯茶制作技术,经过7年的努力,产品终于研制成功并远销上海、广东等地,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好评。

在她的推动下,商南茶陆续研发推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类多个品种,使昔日的商南绿茶一下迈入“名茶”之列。商南也因茶而闻名,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后来经张淑珍提议,商南首个“茶叶节”应运而生,成为陕西省第一次以茶叶命名的节日。四年后,商南县推出了“旅游茶叶节”,“商南茶”成为商南县旅游的一大品牌。随后,一条积淀着茶文化的茶艺街出现在商南县城,成为商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6年,79岁的张淑珍从茶叶联营公司退休。虽然卸下了她担任了30多年的总经理职务,但她对于商南茶的研究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次年,张淑珍筹备成立商南茶叶研究所,虽然精力日渐衰退,可她的热情并没有衰减,历经一个甲子的茶叶研究,使她成为商南乃至商洛茶业发展的核心人物。


尽管已年过八旬,张淑珍依然坚持学习茶学知识。

“为人民服务不讲年龄,我年龄虽然大了、身体老了,但我还是要跟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群众能在茶叶生产中更快地提高经济效益,更多地富起来,享受幸福的生活。”退休后,张淑珍将几十年来研制的商南泉茗、仙茗、双山白茶、商南乌龙、商南茯茶的制作工艺整理成册,加快制茶技术的传承与推广。

上茶山、进茶场,释茶道、解难题。耄耋之年,在人们的搀扶下,张淑珍还时常在商南县大大小小的茶场、茶叶公司走动,不遗余力地为茶农们传经送宝,为茶企把脉问诊。她将自己毕生的务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后生晚辈,惠及后人,许多茶农、茶企都因张淑珍的指导而增收增效。


张淑珍向记者讲述种茶的故事

历经60年的发展,昔日的荒山上早已满山茶绿,如今的商南茶已经在全县大部分乡镇普遍开花,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观光旅游路线上的一张新名片、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目前,商南县建成茶园25.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到12亿元。

2024年元旦,张淑珍在她热爱一生、扎根一生、奉献一生的商南县走完她最后的人生路。

择一事,精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60多年,在秦岭大山里,张淑珍种的是茶,献的是心,留的是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则好比这常青的茶树,永远根植于当地群众的心中。

(记者:张永罡孙黄荣张矛王秦禹)

张淑珍同志简介

张淑珍,女,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1961年在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三秦楷模”等荣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2024年1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来源:商洛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商南鹿茗”公用品牌发布会将盛大举行

“商南鹿茗”一“茗”惊人

10月31日上午9:00,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

3号馆茶文化活动区

“商南鹿茗”公用品牌发布会

将盛大举行

期待您的光临!

金秋长安,在无边落木的萧萧声中,一片来自秦岭南麓的茶叶,即将舒展她春天的初鸣!

静美丹江,在长虹卧波的殷殷情里,一个生于丹江怀抱的品牌,徐徐展开她该有的光荣!

10月31日上午,古都西安。

一个崭新的茶叶地域品牌即将亮相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一个仙鹿衔来的茶树种子,在秦岭南麓地灵人杰千年的孕育后,在丹江物华天宝的滋养下,在国盛茶兴的灵魂呼唤下,化作一个灵动的名字——“商南鹿茗”,破茧而生!

“商南鹿茗”是“秦岭之珍”!

大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既是一条自然分野之线,又是一处物华天宝的凝聚之地。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秦岭南麓,从西到东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贡献了“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而商洛的茶叶品牌知名度相对逊色!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整个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和泾阳四个产茶区域,“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泾阳茯茶”三个公用品牌已经名声在外。而商洛茶叶品牌还在奋斗的路上!

如今,这一切都将彻底改变——

商洛之商南县的“商南鹿茗”,将书写陕西茶产业的品牌新格局!

商南之“商南鹿茗”,将刷新人们对“秦岭之珍”的认识新高度!

大秦岭作为横亘在中国地理核心、疆域腹地的自然物种宝库,孕育了珍稀的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国宝。同样,观之汤如露、闻之香如兰、品之味如醴的“商南鹿茗”也是大秦岭的宁馨儿!大秦岭茶中的贵族!

虽然在产业发展历史中,商南茶缺乏先声夺人的知名度,但在商南县委、县政府凝心聚气发展茶产业,上下同心拓展茶事业的今天,“商南鹿茗”所固有的“秦岭之珍”本色,必将发扬广大,遐迩闻名!

“商南鹿茗”“秦岭之珍”的本色体现在“三高”

高纬度——北纬33度,气温低,虫害少。

高海拔——秦岭,生长周期长,营养积累实。

高矿物质——片麻岩,利于矿物质吸收。

专家有言:“三高”得一可出上等茶,如:十大名茶中黄山毛峰属于海拔高,西湖龙井茶土壤多石英砂属于高矿物质,闻名北方的崂山绿茶属于高纬度茶。

商南兼具“三高”,是商南茶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由此可知“商南鹿茗”家底很厚、资源独有!

“商南鹿茗”是“国茶之新”!

秦岭为卧,丹江为池,商南鹿茗,“国茶之新”!

商南茶产业历史悠久、资源禀赋优异,但真正得到产业化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0年代。

在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年代,伟人发出的“南茶北引”号召,拓展了茶的疆域。除了“南茶北引”最著名的落户地山东半岛胶州湾,还有一处“南茶北引”的奇迹之地——商南;

还有一个创造“南茶北引”非凡成绩的非凡之人——张淑珍!

1937年,张淑珍出生于河南太康。经历过日寇侵略、一岁丧父、举家讨饭的张淑珍,对新中国充满热爱之情、建设激情!

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学院林学系的张淑珍分配到陕西,她要求到艰苦的商南县林业站,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商南,她开始了“南茶北引”的艰难攻关。

1967年,张淑珍终于在商南获得“南茶北引”成功,将茶叶产地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

1970年,商南县茶园发展到2.7万亩。1975年,张淑珍领导的茶场首次向国家缴售商品茶250公斤,接续着“仙鹿衔茶”的美丽传说,创造了新中国商南产茶的历史开篇。

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茶园由一季采变为春、夏、秋三季采;引进龙井、铁观音、安吉白等名贵茶苗,为今后的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商南茶已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青茶四大类30个系列。卷曲形绿茶的工艺在全国领先。“商南茶”先后获得“国饮杯”、“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特别是在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大赛一等奖中,独揽陕茶半壁江山。

此次在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亮相登场的“商南鹿茗”,就是在以张淑珍为代表的商南县建国以来数代茶人奋斗成果的基础上,一次新时代的再出发!

“商南鹿茗”继承了新中国商南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光荣传统!是在新中国商南茶50多年新发展、新成就基础上的新起点!

“商南鹿茗”能否成为“明日之星”?

“商南鹿茗”继承“国茶之新”,要做“明日之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南县委、县政府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商南“一心三带五协同”规划布局,为茶产业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商南茶形象,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清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转型升级示范,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文化优势,扶持重点环节和重大项目,强化政策支持,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奋力实现商南茶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近年来,商南县采取四大举措,使商南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实现后来居上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加快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做好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促农增收助脱贫。截至2019年,全县共有茶园25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年产茶叶6500吨,产值达10亿元,带动8900户贫困户24000人稳定增收,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保障。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扩大商南茶影响。针对商南茶叶中小型企业多,茶叶品种多、品牌多,但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茶叶品牌营销之路,研究制定了商南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竞争战略?产业整合?品牌营销”富有个性和竞争力的品牌战略,力争将“商南茶”打造成与“洛川苹果”“富平羊乳”“关中猕猴桃”“西凤酒”相媲美的陕西名片,成为商南县城市品牌走出陕西、迈向全国的领头羊。作为整个品牌战略的核心,精心打造的商南茶公用品牌“商南鹿茗”央视精准扶贫宣传片于6月2日在央视14个频道的不同时段进行集中展示和滚动播出,助力商南脱贫攻坚,促进茶农增收,并为商南茶走出陕西、叫响全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商南茶叶知名度。按照“出陕西,走丝路”的营销定位,大力拓展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加快商南茶全国实体店、连锁店建设,推动商南茶产品进入大型专业市场,扩大商南茶销售规模。狠抓名茶评优、节会展销、网络营销、窗口直销,持续扩大区城公用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影响力,把商南高端茶做靓。狠抓大宗茶丝路销售,积极开发红茶、青茶、黑茶、白茶等产品,让夏、秋季茶叶也变成大宗优质商品,促使商南茶由“礼品茶”变成真正的商品茶。

狠抓茶旅融合发展,新建一批茶旅观光园,开发一批茶文化产品,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养生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狠抓营销网络建设,通过代理招商、营销商、代言商、网销商、培育营销集团公司等方式,策划系列茶事、茶艺活动,扩大营销渠道,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沁园春、御泉茗、鸿德、金丝等茶企在西安、石家庄、苏州等大中城市新增商南茶专营店30余个,商山茶业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打造了商南茶实体店;还与商洛市智宇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商南茶互联网公共营销服务平台,建立了商南茶网络旗舰店,年电商销售商南茶突破3000万元,商南茶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茶叶已真正成为商南产业扶贫的绿色名片。

近年来,商南县发展茶产业真抓实干。强化茶叶项目管理,加强茶叶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茶产业发展资金到位、高效,为商南县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同时,商南茶行业积极投入大市场,频频参加全国展会,取得累累硕果。在第十三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商南茶企在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项目金额达1500万元。一批龙头企业获评陕西“十佳茶企”,产区也荣膺陕西“十佳茶产业示范镇”,“制茶工匠”等一批优秀茶人也在全国崭露头角……

如今,已进入“全国茶叶百强县”行列的商南茶产业,产品多次获全国金奖,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等认证,具备了冲击一线品牌、释放产业效能、增进经济社会福祉的现实条件!

业内专家指出:“商南鹿茗”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与发布,是商南人站在新时代,展现新思路,擘画新发展的创新、突破之举!

“商南鹿茗”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商南茶跨越式发展的营销枢纽、品牌抓手、价值凝聚和文化呈现!也必将为陕西茶产业更大的格局输入新变量、新动能!为中国茶产业大家庭中增添动人的亮色!

原标题:【聚焦】公用品牌“商南鹿茗”即将破茧而生!

注:内容来源茶周刊,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奶奶”张淑珍,走了

在中国最著名的地理分界线秦岭的东南端,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这里虽然处于秦岭以南,但一直是茶树生长的禁区。

半个世纪前,一位姑娘怀揣着知识与梦想来到这里。她用毕生的研究与奋斗,让“南茶北移”向北推进到秦岭东南脚下,让世代无人工茶园的商南,变成了“茶青漫山坡”:如今商南县茶园面积超25万亩,茶叶产量达6500吨,产值达10亿元。

在她的推动下,这个昔日的山区小县诞生了一批茶叶高级技术人才,茶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茶产品从单一的绿茶发展到红茶、白茶、乌龙茶,富硒茶、茯茶等产品系列,茶业产值节节攀升。

在她的建议下,商南茶旅游开篇破题,并逐渐成为秦岭南麓三产融合发展的一张名片,商南因茶而声名远播。

推动“南茶北移”的“茶奶奶”张淑珍。

她就是张淑珍——陕西商南、商洛茶业的奠基人,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商南茶叶事业,从“茶姑娘”到“茶奶奶”,一生未离商南,一生未离茶叶。

2024年1月1日18时20分,张淑珍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茶奶奶”走了,但她留下的满山茶香将长久萦绕在人们心间……

引种茶树 拉开秦岭“南茶北移”大幕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商南县,最能体现茶农感念的是这句话。

1961年,24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与爱人焦永才一道,放弃了省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坐上拖拉机,两人在秦岭里颠簸了一天半,辗转抵达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住进茅草房,穿的破衣裳。晚上溜光炕,白天没有粮。”村里大娘自己吃发酸的浆巴糊汤,却拿出攒下的鸡蛋给了这位“城里来的姑娘”。老乡质朴又热情,让张淑珍心里非常感动,她决定要用毕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张淑珍还是“茶姑娘”的时候,就总是在茶园忙碌。

怎样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呢?林业专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时任商南县委副书记的老红军梅光华到县农林中心站看望农技干部,他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以南。商南,地处北纬33°44′,从无种茶先例。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开春,张淑珍将10公斤茶籽种在苗圃里,买来的305株茶苗栽在西岗。不料赶上大旱,无一成活。1964年,又移栽700余株茶苗到捉马沟,后来相继死去。

“照书种茶,咋都活不了?”张淑珍整日苦闷,却也不甘心。丈夫建议她换个思路:“为啥不直接播种呢?”

1972年冬天,商南上万乡亲走上荒山秃岭,开挖茶园。

一语惊醒梦中人。1967年,张淑珍再次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这3斤8两茶叶背后,凝结着200多万字的数据支撑:土壤、水分、伏旱分析,与江南茶区差异性指标研究……为采集一手资料,张淑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看到茶苗像娃娃一样探出头来,我的眼泪瞬间脱眶而出,真是激动。”2022年10月,谈起半个世纪前的一幕,张淑珍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在深山小城里,“南茶北移”的大幕,正在张淑珍的手中徐徐开启。

盘活产业 “蹚”出商南茶叶发展路

1970年,陕西省组织全省茶叶技术干部到浙江绍兴上旺大队的500亩茶园进行参观考察,此行给张淑珍的启发很大,她开始思考着如何进行规模性试验。

1972年,商南县派她去参加全国茶叶现场会,在湖南省桃江县茶园基地参观考察后,进一步坚定了她搞规模试验的信心。回来后,在县里支持下,商南开始推广种植茶树,张淑珍被确定为该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

张淑珍与技术人员在茶园合影。

张淑珍开设学习班,点种、采摘、杀青、炒干,手把手教导每个环节。“茶园高产,农民才有收益。”张淑珍扎进茶园,试验出“松土保墒,疏花疏果”等丰产措施,让茶叶亩产提高了5倍。短短几年,商南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1980年,张淑珍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作为全县茶业的领头人,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1984年,茶树丰产了,但商洛茶叶却严重滞销。一听销售渠道堵了,全县的茶农都急了。“茶叶,卖出去是宝,卖不出去就是草。”张淑珍思来想去,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这个在当时石破天惊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翌年春,销售茶叶1万公斤,营业额11万元;不到10年,茶叶产量翻了40倍,产值超过2000万元。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要敢于蹚出新路子。”谈及商南茶叶发展路,张淑珍的话语里满是果敢和坚毅。

主动出击 引领商南茶品牌建设

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一的炒青,使得茶叶的青草味很浓。如何走向大市场,行天下,变财富,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张淑珍在车间指导技术人员制茶。

正是在张淑珍一生的持续推动下,商南茶陆续研发推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类多个品种,使昔日的商南绿茶一下迈入“名茶”之列。商南也因茶而闻名,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

文旅传播 推进商南茶旅融合

商南县第三届旅游茶叶节现场。

2000年5月,经她建议,商南县委政府组织举办了商南首届茶叶节,吸引了境内外近万人参加。4年后,商南县推出了“旅游茶叶节”,“商南茶”成为商南县旅游的一大品牌。随后,一条积淀着茶文化的茶艺街出现在商南县城,成为商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后,旅游茶叶文化节被升格为商洛市的节庆活动,让商南茶的美名传播得更远。

如今的商南已是“茶青漫山坡”。

在茶坊茶场,商南县投资建成了集茶园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茶坊泉茗度假区,目前茶园规模已达1300亩,形成了茶文化休闲区、茶园生态观光区、登山健身区、采茶制茶体验区、茶主题广场区等五大功能区,已成为市民以及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商南县还相继成立了茶叶技术协会、茶叶产业发展局、茶叶技术指导站、茶叶研究所,策划筹建了茶博物馆、仙茗茶街、泉茗山庄等十大建设工程项目。

张淑珍年过八旬时,依然坚持学习茶学知识。

2016年,79岁的张淑珍从茶叶联营公司退休,卸下担任了30多年的总经理职务,这时她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并没有停止对商南茶的研究。2017年,就在80岁这一年,张淑珍还筹备成立了商南茶叶研究所,虽然精力日渐衰退,可她内心那份热情却从没有衰减,历经近一个甲子的茶叶研究生涯,她依然是商南乃至商洛茶业发展的灵魂人物、领军人物……

晚年,“茶奶奶”依然放心不下奋斗一生的茶园。

只愿清风拂山岗,秦岭深处闻茶香。

从“茶姑娘”到“茶奶奶” ,张淑珍用一生的执着与付出创造了北纬33°的奇迹。回看商南茶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时时处处都闪现着张淑珍的身影,闪耀着张淑珍的精神。她是当之无愧的商南茶产业发展的奠基者。

“茶奶奶”,一路走好!

张淑珍,河南太康人,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淑珍一生事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9年,张淑珍被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授予“新中国60年茶事功勋”称号。

如今,“茶奶奶”离去,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编辑部特创作此诗,以志悼念:

送别“茶奶奶”张淑珍

青春学成入秦岭,

白发不移毕生情;

“南茶北引”矻矻进,

扶助山民累累功;

“商南泉茗”传天下,

“三产融合”促振兴;

斯人今驾仙鹤去,

白云徘徊秦岭中。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