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历史上的陕西是茶叶生产、茶文化、茶贸易的高地。陕茶曾作为贡茶和官茶,随古丝绸之路远销世界。陕茶主产区位于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商洛3市21县,北屏秦岭、南倚巴山;茶区境内生态环境良好,茶叶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陕西茶行业发展布局
据我们了解,围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链条提升,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茶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通过夯实品种品质基础、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领军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不断完善陕茶生产、加工、营销、科研等体系,优化茶叶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陕茶产业。
截至2021年12月,陕西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产量12万吨,干毛茶总产值20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绿茶为主,茯茶、红茶等多种类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茶产业已成为我省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成功打造出安康富硒茶、汉中仙毫、商洛秦岭泉茗、咸阳泾阳茯砖茶四大区域公用品牌,拥有国家驰名商标4个、陕西省著名商标49个,以地理标志为代表的茶叶品牌达到18个。陕茶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茶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第五大支柱产业。2022年,茶产业被纳入陕西省重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自2021年发起“陕茶品牌计划”,是为全面推进“品牌强茶”“品牌强企”“品牌强省”战略,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引导陕西省茶企业实施品牌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品牌管理方法,提升我省茶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把陕西省茶经济社会发展推向品牌时代,营造政府重视品牌、企业追求品牌、社会崇尚品牌、人人关注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为陕茶品牌计划重点项目的纪录片《陕茶出关》,摄制组筹备一年多时间,走访了汉中、安康、咸阳、商洛众多茶山、茶人、茶企,旨在讲述行业发展背后故事,记录陕茶发展史,探索陕茶发展现状与机遇,传递行业价值与意义。
三代茶人传承,接力北纬33°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自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放弃了省城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辗转来到商南县林业站。1967年,她多次实验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1985年,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打开了商南茶叶发展的新局面。
刘保柱(左)、三代茶人张淑珍(中)、王超(右)为商南茶代言
继任者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接过了张淑珍的大旗,注册了“双山”牌商标,走上了一条科技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刘保柱说,茶叶不仅仅是普通的农产品,同时也是个高科技产品,无论是茶树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还是茶叶加工都离不开科技。
商南县沁园春茶业公司总经理王超是近10年来商南县茶叶企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军人物。2001年与茶结缘,注册了沁园春茶业公司。在绿茶、红茶的基础上,发展白茶、黄茶等新品类,带领当地茶农稳定增收。他提出了品质、品种、品牌、品行“四品”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建设白茶小镇,打造4A级的美丽茶园,通过茶旅融合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让茶产业为商南县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陕茶几代人的故事中,传承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正是他们对茶叶的挚爱,认真与执着;工匠精神提高了茶叶品质,更是初心让更多茶友品尝到更纯粹、更甘醇,回味无穷的茶。
探寻茯茶产业数字化转型
陕西茯茶是一种紧压茶、发酵茶,曾享誉古丝绸之路。近千年来,茯茶保留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泾渭茯茶已建立了涵盖一二三产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在产业链中端,将数字化技术、绿色制造先进理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国内首次实现了茯茶的绿色化、智能化生产。
“泾渭茶博园”坐落于咸阳,占地200亩的项目于2021年已建成试产。项目创新性提出了“原料快速醇化”“调控发酵”等新技术,开发了“新型发酵系统”“渥堆装置”等自动化、清洁化加工设备,提升了茯茶发酵加工水平,突破了“茶砖表面发花”“散茶发花”等技术瓶颈,真正实现了茯茶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该园区包含1个全国最大的茶叶企业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智能自动化茶叶仓储体系、全国首个智能茶装备制造企业及1个茶文化观光旅游景区。
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纪晓明说,以他最熟悉的茯茶为例,“茯茶就是在数百年前,在一个没有微生物概念的年代,生产出的具有高品质的、微生物参与的茶产品。”当时,湖南等周边区域都将原料运至陕西,由这里的制茶师傅加工制作,最后制成的茯砖茶是一样的重量、一样的尺寸、几乎一样的味道。茯茶的诞生,不只是上天的恩赐,其背后也有着很深的科技内涵。
当“茶二代”遇上“Z世代”
如果你不理解泡泡玛特、不理解李宁、不理解B站、不知道EDG,你将难以理解中国消费目前崛起的主要力量。近日,“茶博会”“创新中国茶”论坛再次引爆行业热点,Z世代、元宇宙、社群、私域流量等概念成了本次大会的热词。
“Z世代”作为新消费群体,崛起速度快,购买能力强,但对中国传统茶的认知与消费不足,亟须市场周期性延长。为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各茶企应克服隐形“鄙视链”,理解“Z世代”的口味和需求,抓住当前“国潮”崛起的机遇,通过IP跨界、社群运营、短视频营销等创新形式推进品牌的年轻化转型。
在“遇见陕茶遇见你”系列活动中,镇巴县涌现出一批像牟凤海、王森、赵德强、李茂芳这样一批“茶二代”。他们学历高、见识广、思维新,通过产品升级、茶旅融合、新媒体运营等方式,推动镇巴茶业转型升级,成为助力镇巴县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从1984年陕西省第一只名茶“秦巴雾毫”的诞生,到“高山富硒茶”的全力打造,镇巴先后荣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称号。
按照《陕西省茶叶全产业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一位厅级领导、一个牵头处室、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政策支持、一个工作专班”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陕西省级财政继续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技术改造、品种引进、品牌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综合效益。同时,整合农业、交通、水利、扶贫、文旅和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方面项目资金,为生态观光茶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还发布了15条具有代表性的茶旅融合精品景点线路。
“一带一路”引领陕茶出关
“一带一路”的政策利好,为陕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欧班列“长安号”为陕茶外销提供了最大便利。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也为陕茶进入欧盟市场、提升知名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泾渭茯茶历史上的外销区域是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为拓展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在出口方向上,该公司更侧重于购买力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目前,泾渭茯茶已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并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陕西鹏翔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成鹏说,该公司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取得茶叶种植、加工基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备案,为陕茶自营出口畅通渠道。据陕西东裕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为国介绍,东裕茗茶做到了加工环节人茶不接触、全程不落地、整个生产环节无任何重金属残留,先后通过ISO9001、HACCP体系认证,以及美国USDA有机认证、欧盟EC有机认证,为产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商品时代到IP时代,需要重新审视品牌面临的生态环境,品牌的使命随之也发生转移。每当新趋势、新技术、新用户出现,都有机会用新的模式重做一遍。不论做产品、做人还是做大产业;要想 “IPO”,“IP” 需先行”; “IPO”如果没有“IP”就只剩下 “O”!
这是商业经济中对产品认知、企业运营、产业集群、上市融资,更是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发展。上君林光联合产、学、研、商、用等相关机构,构建IP赋能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专业化、体系化、规模化集聚了优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从IP到IPO,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