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陕西商南有什么茶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是什么茶?能让刘仲华院士拍个不停?

6月21日—22日,陕西省商南县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等中国茶业界的大咖一行莅临商南茶区,实地查看商南茶园管护,商南茶企生产,审评商南茶叶质量,为商南茶产业的发展把脉助航。

在图片报道中我就发现刘仲华院士手机拍个不停。我很好奇他在拍什么呢?刘院士走南闯北,全国的茶叶产区没有没去过的,是什么让刘院士有这么大兴趣?据我对刘院士和商南茶的了解,我觉得商南茶有三点可能“震惊”到了他。

第一,这个茶园他未必见过。连绵六千亩,茶树还没遮住黄土。

不止刘院士有这个好奇,我也曾有这个好奇。我指着商南的茶园照片问过商南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什么时候这些茶树能遮住黄土?刘总回答说,很长时间都不会遮住!而且为了人工施肥和除草采摘的方便,他们在种植茶树时就有意拉开了行间距,牺牲密植数量确保茶树营养茶叶品质。其一,要人工除草,不能让杂草和茶树抢营养,所以拍出来的茶园照片难免会“留白”,虽然没有那种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好看,但保证了茶叶的营养和品质。其二,施农家肥。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每年商南茶企都会从宁夏青海等地拉来近百吨羊粪,在当地沤制农家肥施入茶园,提升土壤肥力,保障了商南茶叶的高品质零农残。

近几年,商洛市茶园面积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商洛市茶叶种植面积为32万亩,2020年增长到56万亩,增幅75%;可采面积同期由24万亩增长到38万亩,增幅58%。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57.33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15个省级茶叶高标准示范园,31个市级茶叶生态标准园,无性系标准化良种茶园10个,无性系茶园面积7万多亩。

第二,这些细嫩的茶芽刘院士未必见过。

说搞茶的院士没见过中国最好的茶,这话说的也不对。主要是基于商南茶园种植和产业现状的“反差”,在这么个地方能做出这么好的茶一定会令刘院士感到惊讶。

近三十年间,商洛市茶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由最初的老式炒青发展到现在的绿茶、红茶、黑茶、乌龙、白茶、花茶六个品系。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同全国其他茶区包括本省汉中安康的茶叶相比,由于商洛独有的气候生态,商洛茶细芽嫩叶的性状更突出。所以当刘仲华院士看到双山红茶,看到秦岭红,一定会有时空错置的感觉,以为看到了正版金骏眉。只要你有机会喝到商南的双山红茶和秦岭红红茶,其实你也可以比对一下,一定会和院士有同样的感觉。

红茶如此,商南的绿茶更不赖。商洛名茶秦岭泉茗虽然比汉中茶安康茶的早春茶上市晚一点点,但优先于黄山毛峰等明前茶上市,秦岭泉茗茶芽饱满,匀整度高,香清甘活,滋味甘醇。

还有商南“玉观音”,这是一款仿铁观音的乌龙茶产品,一定也进入了刘院士的镜头。

还有,商南白茶,商南皇茶,这两款都是商洛茶新引进的优良品种。虽说橘生淮北则为枳,但从浙江安吉引进的安吉白安吉黄茶树品种,在商南焕发了新面貌,滋味更甜,令陈宗懋院士都赞不绝口。这是刘院士的专业,一定也进入到了他的镜头。

除此之外,商洛的商南、丹凤、山阳、镇安4县,还种植有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龙井43号、中茶108等国内优良茶树品种。商洛茶虽然起步晚,但胜于白布更好描画蓝图,起手就是优良茶树品种,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来到商南,刘仲华院士一定会看望一个人,这就是全国劳模张淑珍老站长,刘院士的镜头里也少不了她。

张淑珍老站长推进了南茶北移,实现了商南无茶的历史突破,开创了商南茶从零到一的新局面。如何从一做到十,这是商南茶产业的第二次战略目标,依赖于第二代第三代商南茶人的努力。

近些年商洛茶产业产量显著增加:2013年,商洛市茶叶产量为2500吨,2020年达到8318吨,增长5818吨、增幅233%;2013年产值4.4亿元,2020年达到15.5亿元,增加11.1亿元、增幅252%。据统计,今年春茶产量8300吨,产值15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商洛市茶产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长线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商洛市茶叶龙头企业40家,茶叶加工厂25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02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茶叶深加工企业98家,从事茶产业人员30余万人,茶产业增加值达4.5亿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商洛市40多个茶叶基地通过“两品”认定,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2家茶企获GAP认证。形成了以镇安“象园茶”、山阳“天竺翠峰”“商南鹿茗”为主的区域品牌。有30多家茶企荣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10多个,商南县沁园春茶叶公司的“秦园春”牌商南白茶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产品,镇安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栗乡缘”牌象园雾芽荣获“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绿茶组金奖,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

来到商南,刘仲华院士都拍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激起了你的兴趣?秦岭最美在商洛,商洛最美商南茶。欢迎全国各地的茶友来商南,看望全国劳模张淑珍老站长,看商南的茶园,和商南的好茶。

本次“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商洛茶叶品质评价会”由中国茶叶学会、陕西省商洛市政府、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陕西省茶业协会联合主办,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商南县政府联合承办。本文引用的数据来源于茶周刊《陕西商洛茶叶发展将开启新时代!》一文,特此致谢。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舆论所及,再说说茶博会中的陕西馆

  第六届西部茶博会结束以后,我个人根据在此次茶博会上的见闻,进行了一次小结。我的专业是读陕茶,身居秦地,爱我陕茶,小结难免切到了行业的痛点。文章发布后,在业内形成了强烈的反响。文末评论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了每年茶博会“陕西馆”的问题,可见有识之士对茶博会“陕西馆”设置的集体诟病。“陕西馆”是个行业痛点,折射出目前陕茶发展的若干问题。茶博会就是聚光灯,舞台越大,看的越清晰,让这些问题暴露的很清楚。所以抓住大事件,做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我认为是值得的。

  01

  但有一个认识我很清楚,“陕西馆”不是终极问题。终极解决之道是陕茶精神。“陕西馆”设计不合理,是我们欠缺“陕茶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本文既然说“陕西馆”,那我们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从技术角度谈谈陕西馆为什么这么遭受诟病。

  当然,一定要了解,终极的解决之道一定是陕茶精神和文化自信。如果上下各层不从这个层面解决问题,陕茶发展的步子不会太快。要说陕茶精神,肖云儒先生为《始翠山》撰写的序言《陕茶树立文化自信必须注重三个转化》,就是确立陕茶精神的纲领性文件。这篇文章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读一读,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自信,我们资源多,自信少,肖云儒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指路明灯。《始翠山》被多少人读过,我说起来可能有点寒酸,但这次茶博会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仔细读读,一定会从历代先贤和当世大儒身上找到答案。

  郜随印先生也经常对茶企老板说,陕茶发展不要有汉中思维,安康思维,商洛思维,更不用说西乡思维、宁强思维、平利思维了。今天其实还要补充一个词,陕茶发展也不能只有“农业思维”。陕西的茶企,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如果站不到“陕茶”这条起跑线上,都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充足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先看成功的案例,这就是泾渭茯茶。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茶,而是这个品牌真正成为了“陕西名片”。不成功的,各有各的原因,比如绿茶,我不点茶企名字了,你们可以自问,目前这些绿茶茶企代表的是哪个区域?它代表汉中?它代表西乡?它代表紫阳?答案很清楚了吧,这些绿茶茶企在公众场合的表现不是代表陕西,所以总是差强人意,成为不了陕茶的旗帜。当然绿茶之前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午子绿茶。虽然有绿茶茶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自己说和市场接受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是品牌的工作。

  02

  看评论里,每个人对陕西馆都有不同的观感,虽然同为诟病,也有不同的角度,我仅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每年茶博会,“陕西馆”是一个例行的设置。这一设置已经保留了十来年。在茶博会中,“陕西馆”是特装中的特装,如果要评选每年茶博会中的“创意和人文”大奖,非“陕西馆”莫属。陕西馆的设计,用地产上专业的术语说,叫“低容积率”,都赶上别墅的享受了。同比展会其他地方馆,也奢侈不少。但毕竟我们为东道主,或者主场,设计比别人好点,占地比别人大点,并不为过,这是个优势。但我们不可忍受的是,这种诗意的设计却对参展商极不人道。参展商的展位往往依景而设,纯粹成了景观的配饰,或者被划成鸽子笼,展位极为狭小,过道极为逼仄。参展的游客很难容身,更不用说慢慢品一杯茶了。

  去年的茶博会,我从b1馆穿到b4馆,这个有当时的文章链接。我不在这儿赘述了。印象非常差。我当时也逛很长时间了,也很累,到达B4也都两点多了。我专程来看一款“茶花茶”。接待的工作人员扑闪扑闪着大眼睛,就是不说话,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我当时就想,天哪,他到底经受什么样的蹂躏了。过道逼仄,空气闷热,工作人员稍微把腿一伸,你就别想过去了。这个情况,你还好意思去看茶吗?所以茶博会有陕西的参展商说卖的不好,这种情况你还指望它能卖的好吗?还有我印象很深的是当年商南的展位,本来地方就不大,六家茶企紧巴巴地挤在四周,展位设计的茶台竟然还席地而坐。让顾客席地而坐!这么小的面积,中间竟然还做成了舞台。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气愤,这种妖蛾子的表现全馆仅有。我不禁想问,你们副县长,茶叶局长来是不是也要席地而坐?我向来宽厚,但这个问题容不得姑息,一定要明确指出。这种布展,设计者自己可能觉得还很美,汉服,矮几,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超越了服务的底线。这和《人民的名义》中那个需要蹲的信访窗口有什么区别?设计者不换位思考,不服务群众,不以喝茶便利为首要条件,错把虚妄当创意,错把泥古当复古,错把不作为当低调,这给产业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消费者用脚投票,你还指望展会能出业绩吗?

  如果作为文化研究,呈现汉唐风貌,即使坐到地上,虽然不舒服也不美观,倒也只能影响一个小圈子。但产业的主导者去做这种事情,就一定要审慎了。

  不为泡茶而设的展位怎么能叫茶博会?不为喝茶便利而设的展位怎么能叫茶博会?

  但也不能太过于苛责这些设计者,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如果只是展位设计者职能的缺失,我倒不用写这篇文章。这种缺陷其实反映了从业者整体精神和意识的缺乏,很多人无意间都是认同的。“看上去也很美啊”,“好像少了点什么”,“好像哪儿有一点点不舒服”,少了什么?很多人其实来不及思考。但这正是要命之处,把“美”和“实用”本末倒置。

  林治先生不愧是“大茶人”,见微识著,洞见了这一现象。他在茶博会最后一天就发出一篇谈茶艺的文章,呼唤茶艺表演回归“茶汤”本质。目前茶艺表演吸纳了声光电的元素,利用科技的手段,借用了其他艺术形式,而忽视了泡茶的功能。同样的道理,陕西馆的特展也吸纳了先进的布展思想,只是忘了“茶”,忘了这是一场“茶”博会。所以,不能不说,这是个时代病。

  03

  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市不愿意在“陕茶”旗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是有意营造一个“小陕茶”的局面,分散了陕茶的整体资源,这对陕茶的整体发展会损害很大。如,红绿黑白齐步发展,没有产业规划的长远目光,茶企产品研发不站在陕茶的大局,而是指望填补当地县政府的空白。政府也沾沾自喜,以政绩邀功,忽视产业配套。还比如安康市运作汉阳陵世界第一茶的考古发现。汉阳陵发现的茶叶是陕茶共享的成果,为何要落到安康,落到紫阳,地方政府以学术研究的“推论”来实现这一“据为己有”的目的,窃以为实在不可取。所以,综上所述,你看出这里有“陕茶”一盘棋的思想吗?看不出来,各自为战。这是问题的本质!

  更糟糕的是,目前没有一种力量或者机制能协同这些地市的发展。

  以后的茶博会的陕西馆,能不能淡化地方行政区划。比如,把优秀的茶企都打散到其他馆,展位我们陕茶先挑,政府对茶企的补贴同样享用,让茶企直接去和国内一线品牌去竞争。其实很多来逛展的人对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喜好,只就简单的一点,陕茶比很多茶价位都低,可以抢来一部分市场。

  比如,建议在茶博会不要设陕西地市的茶叶推介会,比如像这种,泾阳茯茶推介会和泾河新区茯茶推介会,这能不打架吗?对消费识别又有什么好处?这是典型的窝里斗。其他汉中、安康、商洛的专场推介会也尽可不设。同一内容占用三场资源,同一番话,陕茶首席肖斌教授要讲三场,有必要吗?茶博会陕西馆可以做这种推介会,如陕西绿茶推介会,陕西红茶推介会,陕西茯茶推介会,诸如此类,还能更好的服务于专业买家。

  我这个建议能否实现,看来还是很难。这需要意识层面去解决。

  04

  但最后一个设想,你一定会认为我捅破了窗户纸,说到了点子上。陕西这么多文化大家,哪一个站在了陕茶宣传的主舞台上。如果这场茶博会的论坛,请来肖云儒先生做主旨演讲,请来贾平凹先生做主旨演讲,那会是什么盛况?我在今日头条发了平凹先生一篇文章《茶事》,平凹先生对陕茶也是一知半解,只是提到了陕青和毛尖,于是很多读者纷纷问,陕青是个什么茶,我要喝喝。陕茶与本土文化大家的距离竟如此隔膜,所以一定要检讨我们高层的胸怀。目前茶人的圈子太小了!有没有一种可能,先把陕茶全面系统正式地介绍给陕西文化艺术领域的名人,那么陕茶就厉害了。

  陕茶这片叶子已经很好了,但是欠缺宽度,欠缺厚度,欠缺和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餐饮美食、文化艺术、工业设计、文博会展等领域的交差,所以导致很多陕西的文化资源不能在茶上落地,唱不响陕茶,这是产业主导者一定要注重的问题。这应该是“陕西馆”和“丝路陕茶文化节”要做的正事。

  所以最后一个请求,请认真阅读肖云儒先生《陕茶树立文化自信的“三个转化”》一文。这篇文章是《始翠山》序言的首篇。

  注:本文来源:始翠山;原创:奚斌锋

三问“陕茶”

这里陕茶加了双引号,是想着重探讨一下陕茶的概念。

陕茶和陕西茶概念不一样。以往我们都弄混了,尤其在不同的场合混用,不太经得起推敲。比如农业厅讲陕茶,是指陕西本土种植生产的各种茶叶。云南普洱茶在陕西做推介会,也讲陕茶,指的是陕西的茶叶市场。茶文化专家讲陕茶,指的是陕西的茶文化历史及文物资源。不同的场合和语境陕茶两字这些情况不胜枚举。陕西既是茶叶的重要产区,也是茶叶的重要销区,所以混用一个概念不利于塑造陕西茶品牌形象,不利于推进陕西茶产业发展,也不利于繁荣陕西茶业经济。

图:陕西茶园

陕西茶特指陕西自产的茶叶,包括茶叶和代用茶。如今陕西自产的茶叶六大茶类齐全,陕南安康、汉中、商洛都是茶叶的优生区,咸阳是泾阳茯茶的主要加工地。代用茶分布范围更广,如陕北连翘茶,陕南绞股蓝黑米茶,关中茵陈茶银杏茶等,不胜枚举。

陕茶指的是陕西地域茶产业的总称,包括陕西自产的茶和在陕流通的外地茶,以及茶叶产品流通主题的茶馆茶店茶庄茶室茶空间茶书院,还包括为茶产业配套服务的包装设计制作、营销推广、教育培训等,茶器人合一才是陕茶完整的概念。陕茶概念涵盖了农业,商业,文化旅游等众多产业。

图:西安关中书院

所以,陕茶概念大,陕西茶概念小。或者换个角度来说,陕茶是经济概念,陕西茶是产品概念。

在农业农村方面,目前陕西茶园总面积293.4万亩,全国排名第九位左右,茶是陕西茶区陕南三地茶农增收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也是十四五过渡时期农村农业不返贫的重要抓手。

图:梁子研究员讲座

在文化旅游方面,陕西茶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1987年,法门寺唐僖宗皇家金银茶器挖掘现世,世界独有,是茶人必不可少的打卡之旅。2016年,汉景帝阳陵世界最早发现的茶叶的考古发现被公布于世,陕西又多了一项世界之最。

图:汉阳陵考古发现的茶叶为嫩芽

在环保生态方面,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中国的“绿肺”。茶树也是秦岭山珍之一,秦巴山区是茶树的优生地,品质优秀。

在水利方面,一江春水流京津,陕南三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其中安康地区为其贡献了70%的水源。汉水从陕西宁强发源,绵延三千里,汉水流域茶区兴旺茶事繁荣。

在商务贸易方面,茶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商品,历史悠久。陕西是重要的中转站,区位独特。对于当今很多茶叶大品牌而言,陕西市场也是全国的样板市场,是进入西北及北方市场的桥头堡。

在社会经济方面,茶走进寻常百姓家,无论是边疆还是内地,陕青茶和茯砖茶都是社会安定及民生的重要物资。

图:西安乐游原

在大国形象方面,茶事外联成为大国形象展示的主流手段。陕西茶多次登上国际茶事外联的舞台。

结论:陕茶就是陕西发展和生态改善的产品和符号。

图:商洛名茶秦岭泉茗

一问:说陕茶你在说什么?

陕西省茶资源丰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代表:

1、陕西茶茶类全、品种多,质量好。

陕西茶区地处中国茶区北缘的江北茶区,是优质绿茶的传统产区之一。由于陕西茶区纬度普遍高,茶叶孕育期长,所以陕西茶叶内含物丰富,香高味浓形美耐冲泡。以陕西茶鲜叶原料制作的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茯砖等黑茶,质量优异,性价比高。

图:法门寺地宫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

2、陕西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陕西宝鸡有炎帝庙,神农氏部落及神农炎帝的前七代都在陕西宝鸡一带生活居住,之后还有八代逐渐南迁至湖北湖南,所以这些地方也都有炎帝陵。神农炎帝尝百草发现了茶,开启了人类利用茶的历史。周朝时期已设置“掌荼”官位,管理祭祀用的茶草。这个时候的古巴国已经有了人工种植的茶园,并向周王室进贡茶。古巴国的位置就在今天安康平利一带。公元189年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了丝绸之路。2016年汉景帝阳陵发现的茶叶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茶叶,距今2150年,这个时期的茶叶是和粮食一块存放,证明茶已经成为基本生活物资。由此也可以推断在张骞时期茶叶已经是丝绸之路的主要物资和商品之一。唐朝大唐文化盛世,茶文化发展到一个顶峰,茶由生活物资过渡为生活艺术品,茶诗、茶画、茶会进入了茶文化审美的繁盛时期。法门寺唐僖宗皇家茶器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瑰宝。宋代西安虽然不再是王朝的都城,但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挖掘出土的众多数量的瓷器及茶具,还原了有宋一个茶文化盛世。尤其其中一件有茶芽残留的渣斗,茶与器“珠联璧合”,反映了宋朝长安丰富多元的茶生活。这些珍贵文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可以看得到。明清时期陕商发展黄金时代,“陕西官茶”的历史,已经搬上了荧屏。新时期,“我的家乡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启了陕茶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图:紫阳毛尖非遗技艺传承人曾朝和(右)

3、陕茶非遗技艺众多。

在陕西茶行业活跃着一批制茶工匠,绿茶和茯茶以及耀州窑瓷器都有非遗传人,也有全国劳模商南茶技站老站长张淑珍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利刘涛等先进榜样。人是陕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人的精神是陕茶发展的重要动力。紫阳毛尖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曾朝和精心钻研制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就是他延长的手臂。通过手工技艺钻研去延长名优绿茶保质期,这是全国手工制茶大师的一个共同梦想。

图:北极宫茯茶金花人参切片

4、陕茶创新技术突出。

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虽然谈不上最大最强,但在有些技术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如北极宫茯茶菌种发花技术,金花酒金花面金花人参金花药材等创新产品的试制,和王老吉、同仁堂等国内大企业合作,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茯茶冠突散囊菌生产和开发输出技术。还有“陕茶一号”茶树品种的研发推广。

图:泾阳裕兴重茯茶展览馆

5、陕西茶文化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因为丰富的文化和文物资源,陕西茶文化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李三原先生提出了“秦茶始祖论”,主导挖掘并复制了泾阳茯茶传统技艺。安康作家丁文所著《中国茶道》《茶乘》等,是中国比较早期的系统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巨著,被之后学者的论文书籍多次引用。陕西历史博物馆梁子研究院研究的唐宋茶道方向,在学术圈独占鳌头。著名茶文化专家,六如茶文化研究院林治院长提出的“和静怡真”茶道四谛和《茶道养生》的系列著作,在茶文化界都有前瞻和领先地位。

二问:陕茶的优势在哪?

1、陕西茶叶内质好。

陕西茶叶内质好,主要因为陕南茶区纬度高,茶芽叶孕育时间长,土壤生态条件好,所以茶叶内含物丰富。表现在一个指标,就是陕西茶浸出率高。同时由于政府管控到位,以及目前使用的原料都以嫩芽嫩叶为主的产业现状,所以茶叶质量检测基本都呈现零农残。

图:安康平利高山茶园

2、陕西茶区生态好。

自古以来陕南茶区生态环境就好,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率高,降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质。所以历史上陕西有很多贡茶和名茶。如今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一江春水流京津,因为政策保障的原因,陕南的生态环境更好。包括朱鹮等生态鸟在陕西汉中、商洛都有繁衍生息。这是陕南生态良好的标志。以前陕西茶品质好,是因为和全国名茶产区一样,山远地自偏,地方偏远,经济落后,所以生态好。现在陕西茶品质好,是因为陕南生态有了政策保障,杜绝污染,茶叶品质在现在和将来都必将优秀,这是全国茶产区独一的。

3、陕西茶文旅资源丰富。

陕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秦岭是陕西生态和文化的双重名片,是可以和世界对话的。秦岭既是大自然的优秀遗产,又是人文的精神坐标,它代表了陕西。如今,西安是世界范围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因为旅游接触到品尝到陕西茶的人大有所在,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做大陕西旅游IP也是陕西茶产业发展的希望。

文化秦岭,生态陕茶。文化和生态是陕茶发展的两翼。

三问:你是怎么喜欢上陕西茶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陕茶结缘。

1、茶事外联成为新时期大国外交和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亮点。陕西茶很荣幸也被多次提及。如“我的家乡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如招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泾阳茯砖茶。因为这些重大事件,让外界看到一个发展的陕西,希望接触到陕西的富饶物产,比如茶。

图:平利蒋家坪凤凰茶园景观装置

2、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茶叶产业已成为贫困山区人民消灭贫困走向富足安康的主要路径。大大打卡平利蒋家坪凤凰茶园,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大大每次考察的茶区,都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跟随主席足迹,尝遍中国好茶,也包括陕西茶。

3、“我的家乡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贸易繁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促进了解,很多留学生喜欢西安,把茶文化作为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课程。近水楼台先得月,陕西茶的优秀产品也随着一带一路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

4、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陵为海内外华人所景仰。茶文化与华夏文明同源同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5、家乡情。茶叶是联系游子和故乡的情感纽带。

6、养生是现代人的普遍需求。陕西茶内含物丰富,茶叶内质好,富含锌硒,营养保健,足以打动很多人的心。

7、西安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茶是重要的土特产,尤其茯茶,具有鲜明的地域符号。

8、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茶都是融通文旅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陕西馆的位置在“3D丝路陕茶馆”

时值第四届中国茶产业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特以本文庆贺之!陕西馆的位置在“3D丝路陕茶馆”,欢迎全国茶友莅临品茗交流!陕茶的发展,包括中国茶的发展,指望一场博览会能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可能,更何况眼下疫情危机尚未完全解除,所以更需要借助杭州茶博会这个支点做场外延申和沟通。以往我们只关注了茶这片叶子,就茶论茶的多,对它的横向延展关注不够,所以茶的产业和形象显得单薄,陕茶也是如此。如若本文能对陕西众多小微茶企和茶商有所启发,能够提振信心,这篇文字就没有白写。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欢迎右下方“写留言”发表高见以及留言展会信息促进了解。

文:奚斌锋。陕茶产业联盟联合发起人,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经理人俱乐部茶业分会会长,西安市碑林区茶文化协会监事长,茶贵人出品人。

来源:茶贵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