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人在茶在官网

找到约652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茶典鉴赏:续茶经 之"茶之造"

《唐书》:太和七年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物性,诏所在贡茶,宜于立春后造。《北堂书钞》:《茶谱》续补云:龙安造骑火茶,最为上品。骑火者,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火。

《大观茶论》: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馀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不去害茶味。既撷则有乌蒂,不去害茶色。

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得**矣。

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造茶先度日晷之长短,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概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而已。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

蔡襄《茶录》: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造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东溪试茶录》: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者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

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湿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

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著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长,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乌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味苦涩。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未熟,则草木气存。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也。

《北苑别录》:御园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自官平而上为内园,官坑而下为外园。方春灵芽萌坼,先民焙十馀日,如九案、十二陇、龙游案、小苦竹、张坑、西际,又为禁园之先也。而石门、乳吉、香口三外焙,常后北苑五七日兴工。每日采茶、蒸榨,以其黄悉送北苑并造。

造茶旧分四局。匠者起好胜之心,彼此相夸,不能无弊,遂并而为二焉。故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茶有东作、西作之号。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腻,然后入圈制,随笪过黄。有方,有花,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其名亦异。随纲系之于贡茶云。

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有伐鼓亭,日役采夫二百二十二人],监采官人给一牌,人山至辰刻,则复鸣锣以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大抵采茶亦须习熟,募夫之际必择土著及谙晓之人,非特识茶发早晚所在,而于采摘亦知其指要耳。

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不可不辨。小芽者,其小如鹰爪。初造龙团胜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熟,置之水盆中剔取其精英,仅如针小,谓之水芽,是小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谓之一枪二旗是也。紫芽,叶之紫者也。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乌蒂,茶之带头是也。凡茶,以水芽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乌蒂,在所不取。使其择焉而精,则茶之色味无不佳。万一杂之以所不取,则首面不均,色浊而味重也。

惊蛰节万物始萌。每岁常以前三日开焙,馀闰则后之,以其气候少迟故也。

蒸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入甑,俟汤沸蒸之。然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而易沉,而有草木之气。故惟以得中为当。

茶既蒸熟,谓之茶黄,须淋洗数过[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人大榨,以出其膏[水芽则高榨压之,以其芽嫩故也],先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人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沉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

茶之过黄,初入烈火焙之,次过沸汤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火,至翌日,遂过烟焙之。火不欲烈,烈则面泡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凡火之数多寡,皆视其之厚薄。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之薄者,六火至于八火。火数既足,然后过汤上出色。出色之后,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则色泽自然光莹矣。

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馀皆以十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曰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曰研三团至七团。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水不干,则茶不熟,茶不熟,则首面不匀,煎试易沉。故研夫尤贵于强有力者也。尝谓天下之理,未有不相须而成者。有北苑之芽,而后有龙井之水。龙井之水清而且甘,昼夜酌之而不竭,凡茶自北苑上者皆资焉。此亦犹锦之于蜀江,胶之于阿井也,讵不信然?

姚宽《西溪丛语》:建州龙焙面北,谓之北苑。有一泉极清淡,谓之御泉。用其池水造茶,即坏茶味。惟龙团胜雪、白茶二种,谓之水芽,先蒸后拣。每一芽先去外两小叶,谓乌蒂;又次取两嫩叶,谓之白合;留小心芽置于水中,呼为水芽。聚之稍多,即研焙为二品,即龙团胜雪、白茶也。茶之极精好者,无出于此。每计工价近二十千,其他皆先拣而后蒸研,其味次第减也。茶有十纲,第一纲、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纲至十纲,小团至大团而止。

黄儒《品茶要录》: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一火矣。故市茶芽者,惟伺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尤喜薄寒气候,阴不至冻。芽登时尤畏霜,有造于一火二火者皆遇霜,而三火霜霁,则三火之茶胜矣。晴不至于暄,则谷芽含养约勒而滋长有渐,采工亦优为矣。凡试时泛色鲜白,隐于薄雾者,得于佳时而然也。有造于积雨者,其色昏黄,或气候暴暄,茶芽蒸发,采工汗手熏渍,拣摘不洁,则制造虽多,皆为常品矣。试时色非鲜白、水脚微红者,过时之病也。

茶芽初采,不过盈筐而已,趋时争新之势然也。既采而蒸,既蒸而研。蒸或不熟,虽精芽而所损已多。试时味作桃仁气者,不熟之病也。惟正熟者味甘香。

蒸芽以气为候,视之不可以不谨也。试时色黄而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然过熟愈于不熟,以甘香之味胜也。故君谟论色,则以青白胜黄白。而余论味,则以黄白胜青白。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则过熟,又久则汤干,而焦釜之气出。茶工有泛薪汤以益之,是致熏损茶黄。故试时色多昏黯,气味焦恶者,焦釜之病也[建人谓之热锅气]。

夫茶本以芽叶之物就之卷模。既出卷,上笪焙之,用火务令通彻。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透火气。然茶民不喜用实炭,号为冷火。以茶饼新湿,急欲干以见售,故用火常带烟焰。烟焰既多,稍失看候,必致熏损茶饼。试时其色皆昏红,气味带焦者,伤焙之病也。

茶饼光黄而又如阴润者,榨不干也。榨欲尽去其膏,膏尽则有如干竹叶之意。惟喜饰首面者,故榨不欲干,以利易售。试时色虽鲜白,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

茶色清洁鲜明,则香与味亦如之。故采佳品者,常于半晓间冲蒙云雾而出,或以瓷罐汲新泉悬胸臆间,采得即投于中,盖欲其鲜也。如或日气烘烁,茶芽暴长,工力不给,其采芽已陈而不及蒸,蒸而不及研,研或出宿而后制。试时色不鲜明、薄如坏卵气者,乃压黄之病也。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变势无常,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耳。其或贪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一凡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条叶之初生而白者,盗叶也。造拣芽者只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草者,建人号为人杂。镑列入柿叶,常品入桴槛叶。二叶易致,又滋色泽,园民欺售直而为之。试时无粟纹甘香,盏面浮散,隐如微毛,或星星如纤絮者,人杂之病也。善茶品者,侧盏视之,所人之多寡,从可知矣。

向上下品有之,近虽列,亦或勾使。

《万花谷》:龙焙泉在建安城东凤凰山,一名御泉。北苑造贡茶,社前芽细如针。用此水研造,每片计工直钱四万。分试其色如乳,乃最精也。

《文献通考》:宋人造茶有二类,曰片,曰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时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

《学林新编》:茶之佳者,造在社前;其次火前,谓寒食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唐僧齐己诗曰:“高人爱惜藏岩里,白封题寄火前。”其言火前,盖未知社前之为佳也。唐人于茶,虽有陆羽《茶经》,而持论未精。至本朝蔡君谟《茶录》,则持论精矣。《苕溪诗话》:北苑,官焙也,漕司岁贡为上;壑源,私焙也,土人亦以入贡,为次。二焙相去三四里间。若沙溪,外焙也,与二焙绝远,为下。故鲁直诗“莫遣沙溪来乱真”是也。官焙造茶,常在惊蛰后。

朱翌《猜觉寮记》: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干,唐则旋摘旋炒。刘梦得《试茶歌》:“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又云:“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竹间茶最佳。

《武夷志》:通仙井在御茶园,水极甘冽,每当造茶之候,则井自溢,以供取用。

《金史》:泰和五年春,罢造茶之防。

张源《茶录》: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点之得宜。优劣定于始铛,清浊系乎末火。

火烈香清,铛寒神倦。火烈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速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藏茶切勿临风近火。临风易冷,近火先黄。其置顿之所,须在时时坐卧之处,逼近人气,则常温而不寒。必须板房,不宜土室。板房温燥,土室潮蒸。又要透风,勿置幽隐之处,不惟易生湿润,兼恐有失检点。

谢肇《五杂俎》:古人造茶,多春令细,末而蒸之。唐诗“家僮隔竹敲茶臼”是也。至宋始用碾。若揉而焙之,则本朝始也。但揉者,恐不及细末之耐藏耳。

今造团之法皆不传,而建茶之品,亦远出吴会诸品下。其武夷、清源二种,虽与上国争衡,而所产不多,十九赝鼎,故遂令声价靡复不振。

闽之方山、太姥、支提,俱产佳茗,而制造不如法,故名不出里。予尝过松萝,遇一制茶僧,询其法,曰:“茶之香,原不甚相远,惟焙之者火候极难调耳。茶叶尖者太嫩,而蒂多老。至火候匀时,尖者已焦,而蒂尚未熟。二者杂之,茶安得佳?”制松萝者,每叶皆剪去其尖蒂,但留中段,故茶皆一色。而工力烦矣,宜其价之高也。闽人急于售利,每斤不过百钱,安得费工如许?若价高,即无市者矣。故近来建茶所以不振也。

罗廪《茶解》:采茶制茶,最忌手汗、体膻、口臭、多涕、不洁之人及月信妇人,更忌酒气。盖茶酒性不相入,故采茶制茶,切忌沾醉。

茶性淫,易于染著,无论腥秽及有气息之物不宜近,即名香亦不宜近。

许次纾《茶疏》:茶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采自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须待时,此又不当以太迟病之。往时无秋日摘者,近乃有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以梅雨时采,故名。梅茶苦涩,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茶初摘时,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炒茶之铛,最忌新铁。须预取一铛以备炒,毋得别作他用。一说惟常煮饭者佳,既无铁腥,亦无脂腻。炒茶之薪,仅可树枝,勿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洗莹洁,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可四两,先用文火炒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候香发,是其候也。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再迟一二日,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藏茶于庋阁,其方宜砖底数层,四围砖研,形若火炉,愈大愈善,勿近土墙。顿瓮其上,随时取灶下火灰,候冷,簇于瓮傍。半尺以外,仍随时取火灰簇之,令里灰常燥,以避风湿。却忌火气入瓮,盖能黄茶耳。日用所须,贮于小磁瓶中者,亦当箬包苎扎,勿令见风。且宜置于案头,勿近有气味之物,亦不可用纸包。盖茶性畏纸,纸成于水中,受水气多也。纸裹一夕既,随纸作气而茶味尽矣。虽再焙之,少顷即润。雁宕诸山之茶,首坐此病。纸帖贻远,安得复佳!

茶之味清,而性易移,藏法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郁蒸,宜清触而忌香惹。藏用火焙,不可日晒。世人多用竹器贮茶,虽加箬叶拥护,然箬性峭劲,不甚伏帖,风湿易侵。至于地炉中顿放,万万不可。人有以竹器盛茶,置被笼中,用火即黄,除火即润。忌之!


闻龙《茶笺》:尝考《经》言茶焙甚详。愚谓今人不必全用此法。予构一焙室,高不逾寻,方不及丈,纵广正等,四围及顶绵纸密糊,无小罅隙,置三四火缸于中,安新竹筛于缸内,预洗新麻布一片以衬之。散所炒茶于筛上,阖户而焙。上面不可覆盖,以茶叶尚润,一覆则气闷罨黄,须焙二三时,俟润气既尽,然后覆以竹箕。焙极干出缸,待冷,入器收藏。后再焙,亦用此法,则香色与味犹不致大减。

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齐宜于蒸焙,味真蕴藉,世竞珍之。即顾渚、阳羡,密迩洞山,不复仿此。想此法偏宜于,未可概施诸他茗也。然《经》已云“蒸之焙之”,则所从来远矣。

吴人绝重茶,往往杂以黑箬,大是阙事。余每藏茶,必令樵青入山采竹箭箬,拭净烘干,护罂四周,半用剪碎,拌入茶中。经年发覆,青翠如新。

吴兴姚叔度言:“茶若多焙一次,则香味随减一次。”予验之良然。但于始焙时,烘令极燥,多用炭箬,如法封固,即梅雨连旬,燥仍自若。惟开坛频取,所以生润,不得不再焙耳。自四月至八月,极宜致谨。九月以后,天气渐肃,便可解严矣。虽然,能不弛懈尤妙。

炒茶时须用一人从傍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茶之色香味俱减,此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者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磁盆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以文火炒干之。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田子艺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其法亦未之试耳。


《群芳谱》:以花拌茶,颇有别致。凡梅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金橘、栀子、木香之属,皆与茶宜。当于诸花香气全时摘拌,三停茶,一停花,收于磁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以纸箬封固,入净锅中,重汤煮之,取出待冷,再以纸封裹,于火上焙干贮用。但上好细芽茶,忌用花香,反夺其真味。惟平等茶宜之。

《云林遗事》:莲花茶,就池沼中,于早饭前日初出时,择取莲花蕊略绽者,以手指拨开,人茶满其中,用麻丝缚扎定,经一宿。次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如此三次,锡罐盛贮,扎口收藏。

邢士襄《茶说》:凌露无云,采候之上。霁日融和,采候之次。积日重阴,不知其可。

田艺蘅《煮泉小品》: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香洁胜于火炒,尤为可爱。

《洞山[齐]茶系》:茶采焙,定以立夏后三日,阴雨又需之。世人妄云“雨前真”,抑亦未知茶事矣。茶园既开,入山卖草枝者,日不下二三百石。山民收制,以假混真。好事家躬往予租采焙,戒视惟谨,多被潜易真茶去。人地相京,高价分买,家不能二三斤。近有采嫩叶、除尖蒂、抽细筋焙之,亦曰片茶。不去尖筋,炒而复焙,燥如叶状,曰摊茶,并难多得。又有俟茶市将阑,采取剩叶焙之,名曰修山茶,香味足而色差老,若今四方所货片,多是南岳片子,署为“骗茶”可矣。茶贾炫人,率以长潮等茶,本亦不可得。噫!安得起陆龟蒙于九京,与之赓《茶人》诗也?茶人皆有市心,令予徒仰真茶而已。故余烦闷时,每诵姚合《乞茶诗》一过。

《月令广义》:炒茶,每锅不过半斤,先用干炒,后微洒水,以布卷起,揉做。

茶择净微蒸,候变色摊开,扇去湿热气。揉做毕,用火焙干,以箬叶包之。语曰:“善蒸不若善炒,善晒不若善焙。”盖茶以炒而焙者为佳耳。

《农政全书》:采茶在四月。嫩则益人,粗则损人。茶之为道,释滞去垢,破睡除烦,功则著矣。其或采造藏贮之无法,碾焙煎试之失宜,则虽建芽、浙茗,只为常品耳。此制作之法,宜亟讲也。

冯梦祯《快雪堂漫录》:炒茶,锅令极净。茶要少,火要猛,以手拌炒令软净,取出摊于匾中,略用手揉之,揉去焦梗。冷定复炒,极燥而止。不得便入瓶,置于净处,不可近湿。一二日后再人锅炒,令极燥,摊冷,然后收藏。

藏茶之罂,先用汤煮过烘燥。乃烧栗炭透红,投罂中,覆之令黑。去炭及灰,人茶五分,投入冷炭,再入茶。将满,又以宿箬叶实之,用厚纸封固罂口。更包燥净无气味砖石压之,置于高燥透风处,不得傍墙壁及泥地方得。

屠长卿《考馀事》: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法,先于清明时收买箬叶,拣其最青者,预焙极燥,以竹丝编之,每四片编为一块,听用。又买宜兴新坚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者,洗净焙干听用。山中采焙回,复焙一番,去其茶子、老叶、梗屑及枯焦者,以大盆埋伏生炭,覆以灶中,敲细赤火,既不生烟,又不易过,置茶焙下焙之,约以二斤作一焙。别用炭火人大炉内,将罂悬架其上,烘至燥极而止。先以编箬衬于罂底,茶焙燥后,扇冷方人。茶之燥,以拈起即成末为验。随焙随入,既满,又以箬叶覆于茶上,每茶一斤约用箬二两。罂口用尺八纸焙燥封固,约六七层,以方厚白木板一块,亦取焙燥者。然后于向明净室或高阁藏之。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约可受四五两者,另贮。取用后随即包整。夏至后三日再焙一次,秋分后三日又焙一次,一阳后三日又焙一次,连山中共焙五次。从此直至交新,色味如一。罂中用浅,更以燥箬叶满贮之,虽久不。

  

又一法,以中坛盛茶,约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人大桶内,将茶瓶座于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用时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复封瓶覆灰,则再无蒸坏之患。次年另换新灰。

又一法,于空楼中悬架,将茶瓶口朝下放,则不蒸。缘蒸气自天而下也。

采茶时,先自带锅入山,别租一室,择茶工之尤良者,倍其雇值。戒其搓摩,勿使生硬,勿令过焦。细细炒燥,扇冷方贮罂中。

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可太青,青则叶已老而味欠嫩。须在谷雨前后,觅成梗带叶微绿色而团且厚者为上。更须天色晴明,采之方妙。若闽广岭南,多瘴疠之气,必待日出山霁,雾瘴岚气收净,采之可也。

冯可宾《茶笺》:茶,雨前精神未足,夏后则梗叶太粗。然以细嫩为妙,须当交夏时,看风日晴和,月露初收,亲自监采人篮。如烈日之下,应防篮内郁蒸,又须伞盖。至舍,速倾于净匾内薄摊,细拣枯枝、病叶、蛸丝、青牛之类,一一剔去,方为精洁也。

蒸茶,须看叶之老嫩,定蒸之迟速,以皮梗碎而色带赤为度。若太熟,则失鲜。其锅内汤,须频换新水,盖熟汤能夺茶味也。

  

陈眉公《太平清话》:吴人于十月中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从此磋过,霜凄雁冻,不复可堪矣。

眉公云: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

吴拭云:山中采茶歌,凄清哀婉,韵态悠长,一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潸然堕泪。吴歌未便能动人如此也。

熊明遇《山茶记》:贮茶器中,先以生炭火煅过,于烈日中曝之,令火灭,乃乱插茶中,封固罂口,覆以新砖,置于高爽近人处。霉天雨候,切忌发覆,须于清燥日开取。其空缺处,即当以箬填满,封如故,方为可久。

《雪蕉馆记谈》:明玉珍子,在重庆取涪**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

《诗话》:顾渚涌金泉,每岁造茶时,太守先祭拜,然后水稍出。造贡茶毕,水渐减。至供堂茶毕,已减半矣。太守茶毕,遂涸。北苑龙焙泉亦然。

《紫桃轩杂缀》:天下有好茶,为凡手焙坏。有好山水,为俗子妆点坏。有好子弟,为庸师教坏。真无可奈何耳。

匡庐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而僧拙于焙,瀹之为赤卤,岂复有茶哉!戊戌春,小住东林,同门人董献可、曹不随、万南仲,手自焙茶,有“浅碧从教如冻柳,清芬不遣杂花飞”之句。既成,色香味殆绝。

顾渚,前朝名品,正以采摘初芽,加之法制,所谓“罄一亩之入,仅充半环”,取精之多,自然擅妙也。今碌碌诸叶茶中,无殊菜沈,何胜括目。

金华仙洞与闽中武夷俱良材,而厄于焙手。

埭头本草市溪庵施济之品,近有苏焙者,以色稍青,遂混常价。

《茶汇钞》: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缘其摘迟,枝叶微老,炒不能软,徒枯碎耳。亦有一种细炒,乃他山炒焙,以欺好奇者。中人惜茶,决不忍嫩采,以伤树本。余意他山摘茶,亦当如之迟摘老蒸,似无不可。但未尝试,不敢漫作。

茶以初出雨前者佳,惟罗立夏开园。吴中所贵梗粗叶厚者,有箫箬之气,还是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最不易得。

《檀几丛书》:南岳贡茶,天子所尝,不敢置品。县官修贡,期以清明日人山肃祭,乃始开园采造。视松萝、虎丘而色香丰美,自是天家清供,名曰片茶。初亦如茶制法,万历丙辰,僧稠荫游松萝,乃仿制为片。

冯时可《滇行记略》:滇南城外石马井泉,无异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特此中人不善焙制耳。徽州松萝,旧亦无闻,偶虎丘一僧往松萝庵,如虎丘法焙制,遂见嗜于天下。恨此泉无逢陆鸿渐,此茶不逢虎丘僧也。

《湖州志》: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唐时每岁造茶之所也,在湖、常二郡界,泉处沙中,居常无水。将造茶,二郡太守毕至,具仪注,拜敕祭泉,顷之发源。其夕清溢,供御者毕,水即微减;供堂者毕,水已半之;太守造毕,水即涸矣。太守或还旆稽期,则示风雷之变,或见鸷兽、毒蛇、木魅、阳之类焉。商旅多以顾清水造之,无沾金沙者。今之紫笋,即用顾渚造者,亦甚佳矣。

高濂《八笺》:藏茶之法,以箬叶封裹入茶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当如人体之温温然,而湿润自去。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矣。

陈眉公《太平清话》:武夷、紫帽、龙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既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盖制茶者,不过土著数僧耳。语三吴之法,转转相效,旧态毕露。此须如昔人论琵琶法,使数年不近,尽忘其故调,而后以三吴之法行之,或有当也。

徐茂吴云:“实茶大瓮,底置箬,瓮口封闭,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子晋云:“当倒放有盖缸内。缸宜砂底,则不生水而常燥。加谨封贮,不宜见日,见日则生翳而味损矣。藏又不宜于热处。新茶不宜骤用,贮过黄梅,其味始足。”张大复《梅花笔谈》:松萝之香馥馥,庙后之味闲闲,顾渚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之不忘。然其妙在造,凡宇内道地之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深夜被酒,发张震所遗顾渚,连啜而醒。

宗室文昭《古集》:桐花颇有清味,因收花以熏茶,命之曰桐茶。有“长泉细火夜煎茶,觉有桐香人齿牙”之句。

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

王草堂《节物出典》:《养生仁术》云:“谷雨日采茶,炒藏合法,能治痰及百病。”《随见录》:凡茶见日则味夺,惟武夷茶喜日晒。

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至洲茶中采回时,逐片择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谓之白毫,又名寿星眉。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要皆异其制造,以欺人射利,实无足取焉。

【译文】

《唐书》记载:太和七年(833)正月,吴地、蜀地进贡新茶,都是在冬天特别加工而成。皇上为政恭俭,不想忤逆植物的自然之性,于是诏令各地贡茶,应在立春以后加工制造。

《北堂书钞》记载:毛文锡《茶谱》续补说:龙安(今四川安县东北)制造有骑火茶,最称上品。骑火的意思,就是说既不在改火前,也不在改火后。清明节改火,所以称为火。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说:茶叶采摘和加工制造开始于每年的惊蛰时节,尤其要把得天时之利也就是把握气候寒暖、阴晴变化作为最为急迫的事情。如果天气还稍微有些寒冷,茶树芽叶开始生长,枝条伸展得比较缓慢,茶农可以从容不迫地投入劳动,所以采制而成的茶叶,其色泽与味道两全而兼美。所以采制茶叶的人们都把得到天时之利作为最可庆幸的事情。

采茶要在黎明时分进行,看到太阳出来就要停止。采摘时要用指甲掐断茶芽,而不要用手指揉搓。一般说来,采摘的茶芽如果像雀舌、谷粒般大小,便可以称作斗品;一芽带一叶,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一旗,称作拣芽;一芽带二叶,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二旗,称作中芽,质量次之;其余的质量就更等而下之了。茶叶刚开始萌芽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小芽而外包较大二叶的情形,称作白合,如果不去掉,就会过于苦涩,损害茶味;采摘之后则会出现带有蒂头的情形,称作乌蒂,如果不去掉乌蒂,就会过于黄黑,损害茶色。

茶叶质量的优劣高下,尤其取决于蒸芽、压黄这两道工序操作的得失成败。蒸芽这一工序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刚好蒸熟的时机,茶味最香;压黄这一工序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膏汁榨尽的火候,便果断停止。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制造茶叶的功夫,十分之中已经掌握了**分了。

在制茶过程中,工艺要求非常严格:洗涤茶芽务求清洁,清洗茶具务求干净,蒸芽和压黄务求时机火候把握得当,研膏即将经过压黄的茶叶碾成细末并调和成胶合状态则务求水干茶熟,烘焙茶饼则务求火力均匀,不烟不烈。制茶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时间的长短,均衡所用劳动力的多少,合计采摘茶叶的多少,从而计划在一天之内将这些茶叶制造完成。恐怕采摘下来而没有经过加工的茶叶,在那里存放一夜,将会损害其色泽和香味。

由于制茶的范模大小、形状、纹饰、风格不同,加上制作工艺和制作人员操作的区别,所以制成的茶饼就像人各有其面容,彼此不同。茶饼表面形态各不相同,很难一概而论。择要而言之,茶饼的表面颜色晶莹剔透而不杂乱,质地细密厚实而不浮漂,举在手中就会感到凝结得很坚固,用茶碾碾时就会铿然有声,这样就可以验证为茶中精品了。有的可以从中得到结论,有的则不可得而知,需要用心去体味。

白茶风格独特,自成一种,与一般的茶叶不同。它的枝条舒展,叶芽晶莹单薄。这种茶树是在山崖丛林之间偶然生长出来的珍稀品种。有此茶者也不过四五家,每家也不过一两株,所制造出来的白茶也不过二三罢了。白茶的制造必须做到精致入微,运作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才会使得茶叶表里鲜明透彻,如同美玉蕴涵于璞石之中,其品质是无与伦比的。北宋蔡襄《茶录》中说:茶味的评判标准,主要是甘甜和润滑。只有建安(今福建建瓯)北苑凤凰山一带的茶焙所制的贡茶味道最好。隔溪对岸各山所产的茶叶,即使及时采摘、精心制作,但是其色泽比较浑浊、味道也比较厚重,比不上北苑茶。另外还有的水泉不甘甜,也能够损害茶的味道,前人之所以论述水泉的品质,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记载:建溪的茶比其他地方都要早,出产于北苑、壑源的就更早了。如果气候暖和的话,惊蛰前十天就发芽了;如果气候寒冷的话,惊蛰后五天才开始发芽。最先萌发的茶芽气味都不好,只有过惊蛰之后的茶芽最好。所以民间经常以惊蛰作为采制茶叶的节气。其他地方的茶焙要比北苑晚半个月左右,距离较远的地方就更晚了。

大凡掐断茶芽,只能用指甲,不能用手指。用指甲就会快速掐断而不致揉损茶叶,用手指则容易损伤茶叶。拣择茶叶一定要精细,清洗茶叶一定要干净,蒸压茶叶一定要散发并保留其香味,烘焙茶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失去其应有的标准尺度,都会给茶叶带来危害。

茶芽选择肥嫩厚实的,制成的茶味道就会甘甜清香,烹点出的茶面着盏而不散。如果是土地贫瘠、茶芽短小,那么烹点出的茶面就会云脚涣散,沫饽去盏而易散。茶叶的梗长,经过烹点之后就色泽鲜白;茶叶的梗短,经过烹点之后就色泽黄泛。乌蒂、白合是茶叶的两种大的病害,不去掉乌蒂,那么茶汤的色泽就显得黄黑而难看;不去掉白合,那么茶汤的味道就会苦涩。蒸芽的时候一定要使得茶叶蒸熟,压黄的时候一定要去尽茶中的膏油。如果蒸芽不熟,就会使茶中保存有草木之气;如果去膏未尽,就会使茶色浑浊而茶味过重。过黄的时候火中烟气过多就会侵夺茶的香味,压黄去膏的时候久压而不研造就会使茶味丧失,这些都是制造茶叶过程中的弊病。

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北苑御茶园共有四十六所,分布在方圆三十馀里的广袤地区。从官平以上为内园,官坑以下为外园。每到春暖花开之时,茶树开始发芽,采制茶叶要比民间茶园早十多天,例如九窠、十二陇、龙游窠、小苦竹、张坑、西际,又是御茶园中开始制茶最早的官焙。而石门、乳吉、香口三个外焙,经常是比北苑晚上五六天、六七天开工。每天采茶、蒸芽、榨膏,然后把压好的茶黄送到北苑一同烘焙制造。

制造团茶原来分为四个茶局,因为工匠起了好胜之心,彼此骄矜自夸,不免会导致很多弊端,于是合并成为两个茶局。所以茶堂也有所谓的东局、西局之名号,茶也有所谓的东作、西作之名号。大凡茶叶经过蒸、榨、研的工序初出研盆,要通过摇荡使其均匀,通过揉搓使其细腻,然后把已成糊状的茶注入茶模,制成茶,放在竹席上过黄也就是用炭火焙干。制成的茶饼,有方,有花,有大龙,有小龙,品种不同,名号也不一样,根据批次列入贡茶的目录。

采茶的时间,必须是在早晨,不可见到太阳。早晨则夜间露水尚未干,茶芽肥嫩湿润。见到太阳就会被阳气所迫,使茶芽的汁液养分从内部消耗,等到烹点时受水就不鲜明清澈。因此,到了采茶时节,每天五更时分就擂鼓聚集劳力到凤凰山[山上有伐鼓亭,每天参加采茶的劳力达到二百二十二人],监采官发给每人一个牌子,入山采茶到辰时,就要再次鸣锣集合,恐怕采茶人贪多超过时辰。大抵采茶也必须熟练,招募劳力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当地居民或者熟悉茶事的人,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各处茶芽萌发早晚的情况,而且采摘茶芽也知道其中的要领。

茶芽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不可不仔细加以辨别。小芽,小如鹰爪。当初制造龙团胜雪、白茶之时,就是用小芽按照先后次序蒸熟,放到水盆中,剔取其精英,只有针尖般大小,称作水芽,这是小芽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中芽,也就是古代所谓的一枪二旗。紫芽,是叶子呈紫色的茶芽。白合,是指小芽中有两叶合抱而生的茶芽。乌蒂,则是指带有**的茶芽。一般说来,茶芽以水芽为最好,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乌蒂根本不能要。假使选择茶叶时仔细精当,那么茶的色香味没有不好的。万一混杂了不取的紫芽、白合和乌蒂,就会使得茶饼的表面纹理不均匀,茶色浑浊而且味道苦涩厚重。

惊蛰时节,万物开始萌动。每年常常在惊蛰前三日开焙造茶,遇到闰年就相应推迟,这是气候稍微迟后的缘故。

茶芽经过多次的洗涤,取出来清洁干净,然后放入甑中,等候水烧开后进行蒸茶。但是蒸茶有蒸得过熟的问题,也有蒸得不熟的问题。蒸得过熟就会使茶叶色黄而味淡,蒸得不熟就会使茶叶色青而易沉,从而带有草木之气。因此,蒸茶以适中为得当。

茶叶蒸熟之后,称作茶黄,必须淋洗多遍[以便使茶冷却],才放入小榨,去其水分,然后再放入大榨,以便压出茶膏[水芽则用高榨压之,因为其茶芽鲜嫩的缘故]。接下来先用布帛包起来,用竹皮束扎好,然后放入大榨压之,到半夜时分取出来揉搓均匀,再按前一道工序入榨,称作翻榨。直到拂晓,用力捶打,一定要达到彻底干净为止。建茶味道绵远而力道厚重,不是江南茶所能比拟的。江南茶在压榨时害怕膏油流出,建茶则惟恐膏油流不净尽,膏油流不净尽,茶的色泽和味道就厚重而浑浊。

茶饼烘焙的过程叫做过黄,先放在烈火上烘焙,其次以沸水烫过再进行炙烤,共如此反复三次,而后在火上烘烤一宿,到第二天就过烟烘焙。火不要过于猛烈,过于猛烈茶饼表面会起泡,颜色也会发黑;也不要烟气过于浓重,烟气过于浓重就会使茶香味出尽而味道焦苦。只是温温然就可以了。大凡火烤次数的多少,都是根据茶的厚薄而定。茶厚的,要经过十次火到十五次火;茶薄的,则经过六次火到八次火。火烤次数用足之后,然后过汤出色;出色之后,放置到密室之中,赶快用扇子扇风,这样茶饼的色泽自然就会光亮莹润了。


研茶的器具,用木枝作为杵,以瓦器作为盆,根据茶等级不同研茶中兑水多少也不一样,也都有一定的标准。上到龙团胜雪、白茶,研茶时要加十六次水(每注水研茶至水干为一水),下到拣芽研茶时要加六次水,小龙凤茶要加四次水,大龙凤茶要加两次水,其余都要加十二次水。从十二次水以上,叫做研一团,从六次水以下,叫做研三团至研七团。每次加水研茶,一定要达到水干茶熟而后停止。水不干,茶就不熟,茶不熟,茶饼表面就不均匀,烹煎时容易下沉。因此,研茶所贵的是强而有力。我曾经认为天下的道理,没有不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有北苑的茶叶,而后有龙井的泉水。龙井的泉水清澈而甘洌,日夜取之而不尽,凡是茶叶从北苑进贡的,都有赖于龙井之水。这也好比四川地区的蜀锦,因为蜀江水的漂洗而最佳,山东东阿的阿胶,因为东阿井水的调制而最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南宋姚宽(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人)《西溪丛语》记载:建州龙焙面向北方,称作北苑。有一泓泉水,极为清淡,称作御泉。用这个池中的泉水造茶,就会败坏茶味。只有龙团胜雪、白茶这两种极品可以,称作水芽,先蒸后拣。每一个茶芽先去掉外面的两个小叶,称作乌蒂;其次则要取出两个嫩叶,称作白合;留下中心的小芽放到水中,称作水芽。积累较多之后,即研制、烘焙成为二品,也就是龙团胜雪、白茶。茶叶中极精的绝品,没有超过这两种的,每一茶计算工价接近二十千。其他品种都是先拣茶而后蒸茶和研茶,其味道也依次递减。贡茶分批入贡,一批称作一纲,建茶共分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好,从第六纲到第十纲,从小团到大团而止。


北宋黄儒《品茶要录》中说:每年的茶事活动开始于惊蛰之前,所采摘的茶芽就像鹰爪般大小。第一次制造称做试焙,又叫一火,其次叫做二火。二火所制的茶叶,已经比第一火所制的次一等了。所以购买茶芽的人们,只认准出于三火之前的茶叶是最好的。尤其喜欢在微寒的气候下所采的茶叶,那时天气虽然阴冷,却达不到冰冻的程度。初生的茶芽特别怕霜,有时在一火、二火制茶时都遇上了霜冻,而三火时霜已经消散,因而三火所制的茶叶就是最好的了。天气虽然晴朗,却达不到暴晒的程度,这样茶叶像谷粒般的幼芽蕴涵着长期积存的养分,又受气候的制约,从而渐渐滋长起来,而对采制茶叶的人们来说也是最佳的工作时机了。大凡在烹试时泛出鲜白色泽、隐隐约约好像处于薄雾之中的茶叶,都是在最佳时节采制的好茶。有的茶叶在采制时正好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其色泽昏黄发暗;有的茶叶在采制时正好遇到阳光暴晒的天气,茶芽上的水分蒸发,采茶人的汗手沾染,采来的茶叶也来不及拣择,这样采制的茶叶虽然很多,但全都是平常的品级。烹试的时候,如果茶汤不能呈现出鲜白的色泽,茶汤表面沫饽消退时在盏壁上留下的水痕也就是所谓的水脚微微泛红,这就是茶叶采制超过了适当的时机的弊病。

茶芽初次采摘,也不过采满一筐罢了。这是人们趋时争新所造成的。茶芽采摘之后就要蒸,蒸好了榨去水分就要进行研茶,使之成为胶和状态。蒸茶有时会出现火候欠缺而不熟的问题,即使是精选出来的优质芽茶,其成色也会因此而损失很多。烹试的时候茶味之中杂有核桃的气味,就是蒸茶不熟所带来的弊病。只有蒸到恰到火候的茶,其味道才是甘甜清香的。

蒸茶,根据蒸汽来判断火候,所以观测蒸汽的大小变化,是不可不谨慎的。烹试的时候茶色泛黄而且粟纹过大的,就是蒸得过熟的弊病。但是蒸得过熟,还是要胜过蒸得不熟的茶叶,因为甘甜清香的味道要胜过没有蒸熟的茶叶。所以,蔡襄评论茶的色泽,就认为青白色(指没有蒸熟的茶)要胜过黄白色(指蒸得过熟的茶)。而我论茶的味道,就认为黄白色要胜过青白色。

蒸茶的时间不能过久,如果时间久了,超过了一定火候就会过熟,时间过久了,其中的水分就会烤干,从而发出锅底焦煳的气味。有的茶工这时就往里面加进新水,这样做必然导致烟熏之味损坏茶黄。因而烹试的时候茶色多为暗红,气味焦煳难闻的,正是这种锅底焦煳的弊病[建安人把这种气味称为热锅气]。

茶叶,本来是芽叶形状的东西,采制之后放入卷模当中压制成型后取出,放在用粗竹篾编成的状如竹席的笪上用炭火烘烤。烘烤的时候,一定要用文火把茶饼烤得均匀透彻。烤好之后,随即用灰把炭火覆盖,炭火的中间要虚,从而使炭火充分燃烧,保持火温,以涵养茶之色香味。可是茶农不喜欢用实炭,称之为冷火。因为刚刚制成的茶饼很潮湿,茶农都希望迅速烘烤干燥,以便早日出售,所以烘烤时用的火都比较大,并常常冒着烟、带着火焰。这样烟气和火焰既然很多,烘烤时稍微不留意看护守候,就会熏坏和烤煳茶饼。烹试的时候茶色昏暗发红,茶味带有焦煳之气,这就是伤焙之病,即烘烤时茶饼熏烤过重所导致的弊病。

加工制作出来的茶饼,如果光亮发黄,又好像潮湿润泽的样子,就是蒸过的茶黄没有榨干膏油和水分的缘故。榨茶就是要把其中的膏油清除干净,膏油除尽之后,茶叶就好像干竹叶的色泽。只有那些为了装饰茶饼表面色泽的人,才故意不把茶叶中的膏油榨尽,以使茶饼显得色泽光莹、精致华丽,便于销售。烹试的时候色泽虽然鲜白,其味道却带有苦涩,这就是渍膏之病,即茶中含有膏油所带来的弊病。

茶色清洁鲜明,那么香气和色泽就会很好。因此采摘上好的茶,茶农往往在拂晓的时候顶着云雾去工作,有人还用罐汲上新鲜的泉水挂在胸间,采到茶芽就投入其中,大概是想保持茶的新鲜。有时遇到阳光很好,茶园烘热,茶芽疯长,而采茶的人力跟不上,他们采摘的茶芽已经放得不新鲜了,还来不及蒸,蒸过之后却来不及研磨,研成细末之后经过一夜之后才能放入模具制作茶饼。这样制成的茶在烹试的时候色泽就不鲜明,味道也稍微带有坏鸡蛋的气味,这就是所谓的压黄之病,即压了工时的茶黄带来的弊病。


茶叶之中的精品、绝品,叫做斗、亚斗,其次叫做拣芽。茶芽之中,斗品虽然最为上乘,但是生产茶叶的园户有的只有一株。大概是天然茶树中非常稀有的特殊品种,不是所有的茶树都能生长出这样的茶芽。况且事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而人们的目见耳闻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能够制造斗品的园户,有从前产品质优如今变得粗劣、从前质量低劣如今质量优胜的。这虽然有人为的技艺的差别,可也是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时光的转化推移不可能使某个人得以专有和垄断。茶叶的制造,一火叫做斗,二火叫做亚斗,每年仅仅生产十多罢了。而拣芽却不是这样,遍寻茶园山陇之间,只要选择其中的上好的茶芽就可以了。有的茶农贪多务得,又要滋润茶叶的色泽,往往就把白合、盗叶也掺杂进茶芽当中。这样的茶叶,在烹试的时候虽然色泽鲜白,味道却苦涩而淡薄,这就是其中掺杂了白合、盗叶的弊病。[一个鹰爪般的茶芽,有两片小叶合抱而生,就叫做白合;茶树新枝条上的叶芽合抱而生,而颜色又发白的,就叫做盗叶。采制拣芽的时候,常常要剔取鹰爪,去掉白合而不用,更何况是盗叶呢?]人们日常所用的物品当然容不得假冒伪劣,何况是饮食的物品,尤其不可以容忍假冒伪劣。所以茶叶中掺杂进其他草木叶子,建安人就叫做入杂。通常的情况是上等的茶芽中掺杂柿树叶子,普通的茶芽中掺杂进桴槛叶子。这两种叶子很容易搞得到,又可增加茶叶的色泽,是茶农为了欺骗客商从而卖得高价才这样做的。这种茶叶在烹试的时候没有粟纹和甘香的味道,茶汤表面浮散而不能凝聚,隐隐好像细细的毛发,有的则是星星点点好像纤细的絮丝一般,这就是茶中入杂的弊病。善于品茶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把茶盏侧起来进行观察,那么茶中掺进杂叶的多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从前通常是上品、下品茶叶中有入杂的情况,近来即使一般茶叶当中也有假冒伪劣、掺进杂叶的。

 

《锦绣万花谷》记载:龙焙泉在建安城东凤凰山,也叫做御泉。北苑制造贡茶,社前茶芽细如针,用此泉水研造,每片合计工值四万钱。烹试的时候其色泽如乳汁,是茶中最佳的精品。

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代茶的制造分为两类,一种叫做片茶,一种叫做散茶。片茶就是龙团茶的传统制法,散茶则是不经过蒸而直接焙干的,就像今天的制茶方法。由此可知,宋室南渡之后,茶叶的制造逐渐以不蒸为贵了。

宋代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人)《学林新编》中说:茶中的上品,要在社前制造,也就是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前;其次,要在火前制造,也就是寒食节前;其下品则在雨前制造,也就是谷雨前。唐代僧人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中写道:“高人爱惜藏岩里,白封题寄火前。”他所说的火前,大概是还不知道社前茶更佳的缘故。唐代人对于茶的研究,虽然有陆羽《茶经》,但持论并未达到精审。到了本朝的蔡襄《茶录》,才达到持论精审的境界。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北苑,是官府的茶焙,制造转运司每年的贡茶,称为上品;壑源,是私人茶焙,当地民间也制茶上贡,品质较次。这两处茶焙相距三四里。至于像沙溪,则称为外焙,与以上二焙相距很远,品质下等。因此黄庭坚诗句“莫遣沙溪来乱真”,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官焙制茶,一般在惊蛰之后。

宋代朱翌(字新仲,舒州怀宁人)《猗觉寮记》(当为《猗觉寮杂记》)记载:唐朝的制茶方法与今天不同,今天采摘茶芽随即蒸熟焙干,唐朝人则是旋摘旋炒。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写道:“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又说:“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竹林间的茶叶最好。

《武夷志》记载:通仙井在御茶园,泉水非常甘甜清凉,每当制茶的时节,井水自然溢出,以供取用。

《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春,取消造茶的禁令。

明代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茶录》中说:茶叶的奥妙,在于开始制作时要做到精益求精,收藏要得法,冲泡时方法得当。茶叶的优劣,在开始炒制时就决定了;而茶叶冲泡出来的清浊,则取决于最后烘焙时火候的把握。

火力强烈,制成的茶叶就会清香宜人;开始炒茶时锅比较凉,那么制成的茶叶就会缺少神韵。但是如果火力过于猛烈,就会使茶叶变得焦枯;相反,如果柴薪火力跟不上,那么制成的茶叶就会失去青翠的色泽。茶叶炒好后在锅中停留时间过长,就会使茶叶过熟;相反,如果拿出来过早,那么茶叶就可能没有炒熟。过熟,茶叶就会泛黄;不熟,茶叶就会带有黑色。炒制出来的茶叶,带有白点的无妨,没有一点炒焦的地方的最好。

收藏茶叶的坛子切不可临近风口和靠近火。临近风口,容易使茶叶过冷;靠近火,茶叶的色泽就会首先变黄。放置茶叶的处所,必须选择人们时常坐卧起居的地方。靠近人的气息的地方,就会保持相对的温暖而不至于过分寒冷。一定要放置木板房内,不适合放在土屋里。木板房比较温暖干燥,而土屋就比较潮湿闷热。放置茶叶的地方还要保持通风,不要放在昏暗隐蔽的地方。昏暗隐蔽的地方不仅容易闷热和潮湿,同时恐怕还不便于时时检查。(本节内容见许次纤《茶疏》,而非张源《茶录》。)明代谢肇《五杂俎》中说:古人制茶,大多是把茶叶春成细末,然后再蒸。唐诗中所说的“家僮隔竹敲茶臼”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到宋朝开始运用茶碾。至于揉而炒之的方法,则从本朝开始。但是,揉后炒之的方法,恐怕比不上研成细末方便贮藏。

如今团饼茶的制造方法都不再流传,因而建茶的品质,也远远落后于江浙各个品种之下。其中福建的武夷茶、清源茶两个品种,虽然可与江浙诸茶相抗衡,可是所产不多,而且十之**为赝品,因而使得福建茶叶的声誉一再地委靡不振。

福建的方山(今福州城南)、太姥(今福建福鼎)、支提(今福建鼓山)都出产上品佳茶,但制造不得其法,所以其名声不出里巷。我曾经过访松萝,遇到一个制茶的高僧,向他询问制茶的方法,他回答说:“茶叶的香味本来相差并不太多,只是在烘焙之时火候非常难以把握罢了。茶叶的尖蕊太嫩,而蒂部过老,烘焙时火候均匀,其尖蕊已经焦枯,可是蒂部还没有炒熟。二者掺杂在一起制造,制成的茶叶怎么能好呢?”松萝茶的制造方法,是每个叶子都剪去其尖蕊和蒂部,只保留中段,因而制成的茶叶都是一色。既然工序繁杂,其价格高也是适宜的。福建人急于抛售求利,每斤茶叶不超过百钱,怎么能够做到耗费工力、精心制造呢?如果提高价格,就会失去市场,这就是福建茶叶近来委靡不振的原因。

明代罗廪《茶解》中说:采摘和制造茶叶,最忌讳手汗、身体有膻味、口臭、多鼻涕、不干净整洁的人以及月经来潮的妇女,更忌讳酒气。因为茶与酒的本性不相得,所以采摘和制造茶叶,切忌喝酒、醉酒。

茶叶本性容易发散,容易沾染,所以无论是油腥污秽以及一切有气味的物品都不宜接近,即使是名贵香料也不宜接近。

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出产于长兴的罗界茶,不到立夏前不采摘。初次试摘茶叶,叫做开园。正当立夏时节所采茶叶,称作春茶。这是因为当地气候偏寒,所以要等到立夏时节,对此不应当因为采摘太迟而有所批评。过去没有在秋天采茶的,近来才有人这样做。在秋天七八月间重新采摘一遍,称为早春茶。这种茶的品质非常好,饮用起来并没有味道淡薄的感觉。其他山中的茶农为了图谋经济利益,很多在梅雨季节采摘茶叶,因在此时采而得名。这种梅茶味道又涩又苦,而且有损于秋茶的采摘,品种优良的茶树要力戒这种做法。

新鲜的茶芽刚刚采摘下来,香气还没有充分发透,必须借助火力进行炒制,以便把茶的清香促发出来。然而茶叶生性经不起折腾,炒制也不宜时间太久。如果一下子把很多茶叶放入茶铛内,那么在炒制时手力翻炒就会用力不均匀。如果茶叶在茶铛中的时间过长,就会因炒得过熟而使香气失散。炒茶所用的茶铛,最忌讳以新铁制成。因此必须事先预备一个炒铛,专门用来炒茶,不能同时兼有其他用途。也有人认为经常用来煮饭的炒铛较好,既没有铁腥气,也没有油腻。炒茶所用的柴薪只能是树枝,而不能用树干和树叶,树干燃烧时火力过大过猛,树叶燃烧时则容易起大火焰又容易熄灭,火力不稳定。炒茶的时候,茶铛要磨得光亮洁净,茶叶则要随摘随炒。一铛之中,只能放入四两生茶;首先用文火烘软,然后再用武火炙烤。手上要戴上木指,急急地翻炒转动茶叶;炒茶以半熟为适度,等到茶的香气微微散发出来,也就到了火候了。

采茶的最佳时节,清明时间太早,立夏就显得太迟,谷雨前后,时间正适宜。如果再推迟一两天,等到茶叶所蕴涵的气力完全充足,然后采摘,茶叶的清香甘洌就更加成倍地增长,而且也容易收藏。

藏茶于度阁,其方法应该用几层砖铺地,四周也用砖围砌起来,形状如同火炉,越大越好,不要接近土墙。把收藏茶叶的瓷瓮搁在上面,随时取来灶下的火灰,等冷却之后堆于瓷瓮的周围。在瓷瓮半尺以外的地方,仍旧随时取来火灰堆于周围,从而使得里面的火灰经常保持干燥,一方面可以用来避风,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防潮。但是要切忌火气进入瓷瓮中,因为那样就会使茶叶变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茶叶,贮存到小瓷瓶中,也应当用箬竹叶包裹,不要让茶叶见风。而且适宜放置在案头,不可接近有气味的物品,也不可用纸来包裹。这是因为茶叶的本性害怕纸,而纸是由水浆制成的,接受水汽较多。用纸包裹茶叶一晚上过后,随纸作气,茶味就被败坏殆尽了。即使再次烘焙茶叶,可是不一会儿就又湿润了。雁荡各山所产的茶叶,首先就是存在这种弊病。如此,用纸贴包裹茶叶寄赠远方亲友,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好茶呢?

茶叶的味道清香,而其本性却容易转移,所以收藏茶叶的方法,是喜欢温暖干燥而忌讳阴冷潮湿,喜欢清凉而忌讳闷热,适宜接近清新之物而忌讳沾染香气。收藏的时候用炭火烘焙而不可阳光暴晒。世人多用竹器贮存茶叶,虽然也用很多层箬叶包裹加以保护,但是箬叶生性坚劲峭直,不很服帖,寒风和潮气容易侵入。至于在地炉中放置,更是万万不可采用。有人用竹器盛放茶叶,铺于被笼之中,用火烘焙马上就会发黄,离开了火就会受潮湿润。这种方法也切忌不可使用。

明代闻龙《茶笺》中说:我曾经考察《茶经》讲述茶焙非常详尽,但我认为今人不必要完全采用这种方法。我自己建造一茶焙室,高不过八尺,周长不过一丈,长和宽相等,四周墙壁和房顶都用绵纸严密糊裱起来,不留一点小的缝隙。然后放置三四个火缸在室内,安装新的竹筛于缸内,预先洗好新麻布一片衬着。把炒好的茶叶散置在竹筛上,关起门来进行焙制。竹筛上面不可覆盖,因为茶叶还不够干燥,一旦覆盖就会气闷而发黄。必须焙制两三个时辰,等到茶叶的湿润之气烘焙净尽之后,用竹簸箕盖上。烘焙非常干燥之后出缸,等待冷却后放入器皿收藏。以后再次烘焙,也采用这种方法,这样茶的色泽和香味还不至于有较大的消减。

各种名茶的制法多采用炒法,只有罗茶适宜用蒸焙,茶味纯正而持久,世人竞相珍藏。即使接近罗茶所出产的洞山的顾渚茶、阳羡茶,也不再仿照这种方法。可想而知这种方法只适宜于罗茶,不可一概适用于其他名茶。然而《茶经》已经讲过“蒸之焙之”,那么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了。

苏州人非常推重罗茶,往往掺杂青黑色的箬竹叶,的确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我每当收藏茶叶的时候,一定要让打柴的人采摘竹箭叶,擦拭干净烘焙干燥,围护在藏茶陶罐的四周,另以一半剪碎后拌入茶中。一年后打开封口,茶叶依然青翠如新。


吴兴姚叔度说:“茶叶如果多烘焙一次,其香味就随之消减一次。”我经过试验,果然如此。但是在初次烘焙的时候,烘焙得非常干燥,多用木炭和箬竹叶,按照上述方法密封起来,即使是梅雨连旬,茶叶依然和原来一样干燥。只是因为频繁地开坛取茶,所以会使茶叶湿润,不得不再次烘焙罢了。从四月到八月,尤其应当加倍小心谨慎。九月以后,天气逐渐转冷,便可以稍微解严。即使如此,若能仍不懈怠放松更好。

炒茶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从旁边扇风,以便除去其中的热气,否则茶的色香味都会有所消减,这是我亲自试验的结果。有人扇风的茶色青翠,无人扇风的茶色泛黄。炒茶完毕出铛之时,要放在大瓷盆中,仍然要急急扇风,使热气稍退,用手反复揉搓,再次散入茶铛之中,用文火烘焙干燥。因为揉搓就会使茶中的津液上浮,烹点的时候香味容易散发。田艺蘅认为茶叶生晒不炒不揉为最佳,这种方法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中说:以花拌茶,颇为别致。大凡梅花、木樨花、茉莉花、玫瑰花、蔷薇花、兰花、蕙花、金橘花、栀子花、木香花之类,都与茶性相适宜。应当在各种花卉盛开、香气充盈之时采摘下来拌入茶中,其比例大体是三份茶叶里放一份花,收藏到瓷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用纸或箬叶密封放到干净的锅中,热水煮过,取出来等待冷却后,再用纸封裹起来,在火上烘焙干燥贮存待用。但是上好的精细芽茶,忌用花香,以花入茶反而会侵夺其纯正的味道,只有平常的茶叶适宜。


明代顾元庆《云林遗事》记载:莲花茶,莲花盛开在池沼中,于早饭前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选择莲花花蕊略开者,用手指拨开,把茶叶放满其中,用麻线或丝线扎紧,一定要经过一个晚上。次日早晨连同莲花采摘下来,取茶纸包好晒干。如此三次,用锡罐盛着贮存,扎口收藏。


明代邢士襄(字三若)《茶说》中说:清晨踏着露水,天空无云,这是采茶最好的天气;雨过初晴,天气融和,是采茶较好的天气;阴雨连绵或阴天多云,是不可以采茶的。


明代田艺蘅(字子艺,号品子,钱塘人)《煮泉小品》中说:芽茶经过炒制而成的,品质要次一些;而以阳光晒制而成的为最好,也更加接近于自然天成,并且断绝了烟火之气。况且,制作加工人的手和器具不洁净,或者不能恰当地掌握火候,都能够损害茶叶的香气和色泽。阳光晒制的芽茶冲泡于茶瓯之中,则能达到叶芽舒展畅达、青翠鲜明的效果。其香味和洁净都胜过火炒的茶叶,尤其可爱。


明代周高起《洞山茶系》中说:罗茶的采摘和焙制,一定要在立夏后三日,遇到阴雨又须推迟。世人妄言说“雨前真”,也可能是不懂得茶事。茶园开放之后,入山贩卖的草枝每天不下两三百石,山中茶农收购制造,以假乱真。喜好茶事之人亲自到山中预先租下茶园,进行采摘焙制,谨慎仔细地加以监督视察,但也多被暗中替换真茶而去。但是人们依然竞相以高价购买,每家不到两三斤。近来有人采摘嫩叶、除去尖蒂、抽取细针进行焙制,也叫做片茶。如果不去除尖蒂、细针,炒后再烘焙干燥,形状如叶,就叫做摊茶,都很难多得。又有等到茶市接近尾声的时候,采摘剩余的茶叶进行焙制,叫做修山茶,香味充足但色泽较老。如今四方所贩卖的片,大多是南岳片子,称为“骗茶”还可以。茶商为了炫人耳目,纷纷以长潮等地茶叶充数,真正的茶已经无法得到了。唉!怎么能够使陆龟蒙复起于地下,与他一起续写并唱和其《茶人》诗呢?当地茶农都有谋利之心,让我只能徒自仰望真茶罢了。因此,我在烦闷的时候,常常诵读唐代姚合的《乞茶诗》一遍。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说:炒茶时每锅不能超过半斤,首先采用干炒,然后稍微酒一点水,用布卷起来揉搓。


茶叶要拣择干净,轻微蒸过,等到色泽变化后摊开,用扇扇去其湿热之气。揉搓完毕,用火烘焙干燥,用箬竹叶包裹起来。俗语说:“善蒸不若善炒,善晒不若善焙。”因为茶叶以炒过之后再进行烘焙的为最好。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说:采茶一般在四月,嫩茶对人体有益,过于粗糙的茶则对人体有害。茶之为道,消除壅滞,祛除污垢,破除睡眠,清除烦闷,其功用非常明显。有时因为采摘、制造或者收藏贮存不得要领,有时因为焙制烹试不合法度,这样的话,即使是建安贡茶、浙茶极品,也只能变为平常的茶叶。因此茶叶制作的方法,亟须多加练习讲究。


明代冯梦祯(字开之,秀水人)《快雪堂漫录》中说:炒茶的时候,炒锅要极其干净。茶叶要少,火力要猛,用手搅拌着炒制使茶叶绵软洁净,取出来摊在竹制的平底匾中,稍微用手揉搓,拣去炒焦的茶梗,冷却后再次炒制,直到极为干燥才停止。炒制完后不可当即放入瓶中,而应当放在干净的地方,切不可接近潮湿之气,一两天之后再次入锅炒制,使茶叶非常干燥,摊出晾冷,然后收藏起来。


藏茶的瓷器,要先用开水煮过,烘烤干燥。把烧红的栗木炭投入其中,覆盖起来让炭火变黑。然后去掉木炭和炭灰,放入一半茶叶,再投入冷却的木炭,再在上面放入茶叶。将近装满时,用旧的箬竹叶填实,用厚纸密封瓶口。还要用包好的干燥洁净无气味的砖石压在上面,放到高处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能靠近墙壁以及有泥土的地方,这样才算适宜。


明代屠隆(字长卿)《考馀事》中说:茶叶适宜箬叶而畏惧香料,喜欢温暖干燥而忌讳阴冷潮湿。所以茶叶的收藏之法,要在清明之前就收买箬叶,选择其中最为青翠的,预先烘焙到非常干燥,用竹篾编起来,每四片箬叶编为一块,以便备用。再购买宜兴新出产的坚固的陶罂,可以盛茶十斤以上的那种,清洗洁净并烘焙干燥待用。山中采摘焙制的茶叶,回来后要再烘焙一番,去除其中的茶子、老叶、梗屑以及枯焦的部分,用大盆装满生炭,扣到灶中,敲碎赤火,既不会生发烟气,又不容易过热,放到茶焙下面烘焙,大约以两斤作一焙。另外用炭火放入大炉内,将盛茶的陶罂悬架在上面,烘焙到极其干燥为止。先用编好的箬叶衬到陶罂底下,茶叶烘焙干燥后,扇冷才放进去。


茶叶的干燥程度,以拈起来即成细末为标准。随即烘焙随即放入陶罂,盛满之后再用箬叶覆盖到茶叶上面,每一斤茶叶大约需要箬叶二两。陶罂的口部用一尺八寸见方的纸烘焙干燥密封起来,大约密封六七层,压上一块方形厚重白木板,也要选择烘焙干燥的。然后选择朝向明亮的净室或者高阁收藏起来。取用的时候要用新买的干燥宜兴小陶瓶,大约可以盛茶四五两的,另外贮藏。取用后随即包装整齐。夏至后三天再拿出来烘焙一次,秋分后三天再烘焙一次,冬至后三天还要烘焙一次,加上山中第一次烘焙,共计五次。从此直到来年新茶上市,其色泽香味依然保持如新。陶罂中的茶叶取用少了之后,就要用干燥的箬叶盛满贮藏,这样即使贮藏时间很久也不会受潮。


还有一种藏茶的方法,用中型的坛子盛茶,大约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放入大桶内,将茶瓶放入桶中,用灰把四周填满,茶瓶上面也覆盖上灰,压实盖好。取用的时候拨开灰打开茶瓶,取茶少许,仍旧密封茶瓶,覆盖上灰,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蒸坏的弊病。次年需要另换新灰。


还有一种藏茶的方法,是在空楼中悬架,把茶瓶口朝下放置,这样就不会有蒸汽而受潮,因为蒸汽是从上而下的。


采摘茶叶的时候,要预先带着锅入山,另外租赁一间房子;挑选制茶工人中的优秀者,加倍给他们工钱。告诫他们采茶时不可搓摩,制茶时不要使茶叶生硬,也不可使茶叶过焦。仔细炒制干燥,扇冷后才贮藏到陶罂之中。


采摘茶叶,不必要太过选择细小的茶芽,细小的茶芽刚刚萌发,味道欠足;也不可以采摘过于青翠的茶叶,茶叶过青就说明茶叶已经过老,味道欠嫩。必须在谷雨前后,寻找成梗带微绿色叶而团且厚的茶叶,这才是上品。还必须是天气晴朗,采茶才好。至于福建、广东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雾气消散,瘴疠和山岚之气都收净,才可以开始采摘茶叶。


明代冯可宾《茶笺》中说:茶叶,在谷雨之前精神尚未充足,立夏以后则梗叶太粗。但是茶叶以细嫩为佳,所以采茶应当选择立夏之际,观察风和日丽,清晨月光和露水刚刚收起,亲自监督采摘放入篮中。如果在烈日之下采摘,应当防止竹篮内闷热潮湿,还需要用伞盖住。拿回房中,尽快倒入洁净的竹匾中,薄薄地摊上一层,仔细拣出其中的枯枝、病叶、蛸丝(子、蜘蛛等所结的网)、青牛(一种吸食茶树芽叶、嫩枝的昆虫)之类的杂物,一一剔除干净,才算精致洁净。


蒸茶必须根据茶叶的老或嫩,决定蒸茶的快与慢,要以皮梗煮碎、汤色略带红色作为标准。如果过熟,就会失去茶叶的鲜味。蒸茶锅中的水必须频繁地更换新水,因为熟汤能够侵夺茶叶纯正的香味。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太平清话》记载:苏州人在每年的十月采摘小春茶。这时小阳天气,有些花又开放,尤其可喜的是阳光晴朗温和。错过时机,霜冻降临,就不能再采茶了。


陈继儒说:采茶时要讲究精细,藏茶时要讲究干燥,烹茶时要讲究洁净。


吴拭说:山中所流行的采茶歌,凄清哀婉,韵味悠长,一声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令人潸然泪下。即使是吴歌(即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歌谣)也不一定能如此动人!


熊明遇(字良儒,号坛石,江西进贤人)《山茶记》(一作《罗茶记》)中说:贮藏茶叶的陶罂,预先要用生炭火烘烤,并在烈日下暴晒,使火熄灭,于是散乱放入茶叶,密封罂口,上面用新砖覆盖,放到高处通风且接近人的地方。潮湿或下雨的天气,切忌打开封口,必须在清爽干燥的天气打开取用。取用茶叶留下的空缺,即刻用箬叶填满,封闭如故,这样才可以持久保存。


明初孔迩《云蕉馆纪谈》(一作《雪蕉馆记谈》)记载:明玉珍的儿子明,在重庆用涪**石做成茶磨,让宫人用武隆雪锦茶碾,焙制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茶,味道倍于平常的茶叶。海棠花不香,只有这里的海棠花有香味,用来焙茶效果非常好。


《蔡宽夫诗话》记载:浙江长兴顾渚涌金泉,每年造茶的时候,太守(即知府)首先祭拜,然后泉水稍稍涌出。贡茶制造完毕,泉水逐渐减小。到供堂茶制造完毕,已经减半了。太守制造好茶后,泉水就干涸了。福建北苑龙焙泉也是这样。


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说:天下有佳茶,却被凡夫焙制坏了。天下有好山好水,却被俗人装点坏了。天下有好子弟,却被庸师教育坏了。真是无可奈何啊!


庐山顶上出产茶叶,在云蒸霞蔚之中,极有韵味,可是僧人不擅焙制,冲泡之后茶汤呈红褐色,味道涩苦,难道还有茶味吗?戊戌年春天我在庐山东林寺小住,同门人董献可、曹不随、万南仲亲自焙制茶,曾留下“浅碧从教如冻柳,清芬不遣杂花飞”的诗句。制成之后,茶的色香味绝佳。

顾渚茶,是前朝的名品,正是因为采摘刚刚萌发的茶芽,如法焙制,所谓罄尽一亩茶园所产,仅仅制成半方茶饼,选取精华之多,自然独擅精妙。如今的顾渚茶制作不精,混杂于平常茶品之中,和菜叶没有两样,怎么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浙江金华仙洞和福建武夷山出产的茶叶,都是优良的品种,却受制于焙制技术的不精。


埭头本草市溪庵施济之品,近来有苏州人进行焙制,因为色泽稍青,于是价格也与平常茶品无异。


冒襄《茶汇钞》中说:罗茶不用炒制,而是先放入甑中蒸熟,然后再进行烘焙。这是因为茶采摘较晚,枝叶稍微偏老,炒制不能使茶叶变软,徒自使之焦枯揉碎罢了。也有一种细炒,是用其他山中所产茶叶进行炒制烘焙而成,以欺骗好奇者的。山中的茶农爱惜茶叶,决不忍心在茶芽鲜嫩时采摘,以伤害茶树。我想其他山中采摘茶叶,也应当像茶一样,较晚采摘,采取蒸的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没有经过尝试,不敢随意作出论断。


茶叶以谷雨之前初萌的芽茶为佳,只有罗在立夏时节才开园采茶。吴中地区人们所珍贵的佳品是梗粗叶厚的茶叶,夹带有箫箬竹叶的气味,还是立夏前六七天犹如雀舌的芽茶,最为难得。


清代王《檀几丛书》记载:南岳衡山的贡茶,是天子所品尝的名品,不敢置评。县官修贡,定期在清明节这一天入山进行祭拜,才开始开园采摘制造。与松萝茶、虎丘茶相比,色香丰美,自然不愧为皇家清供,称为片茶。起初其制造方法与罗茶一样,万历丙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僧人稠荫游历松萝,才仿制为片茶。


明代冯时可《滇行记略》记载:滇南城外的石马井泉,水质与号称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泉没有什么差别;感通寺的茶叶,也不亚于苏州天池茶和伏龙茶;只可惜当地人不善于焙制罢了。徽州的松萝茶原来也是默默无闻,偶然有一位苏州虎丘的和尚到松萝庵,按照虎丘茶的制法进行焙制,于是就被天下人所嗜爱。遗憾的是石马井泉没有遇到陆羽的品鉴,感通寺茶没有遇到虎丘和尚的焙制!


《湖州志》记载:长兴县啄木岭的金沙泉,唐朝的时候是每年制造贡茶的地方,该地正好处于湖州、常州两郡(府)的交界处,泉水处于沙中,平常没有水。每年开始制造贡茶的时候,两郡太守(知府)都来到这里,履行完备的礼节,拜读诏敕,祭祀泉水,顷刻间泉水涌出。当晚清泉四溢,等到进贡皇家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就稍微减小了;进贡中央各部堂官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只剩一半;等到太守(知府)所要的茶叶制造完毕,泉水就干涸了。一旦太守(知府)用泉水制造茶叶的日期延长,就会有上天示警的灾异,有时会出现凶恶的野兽、毒蛇、山间的鬼怪、阳光下的幻景之类的怪异现象。一般商旅之人多用顾渚泉水造茶,无法沾溉金沙泉水的惠爱。如今的紫笋茶,就是用顾渚泉水制造的,也非常好。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说:收藏茶叶的方法,用箬叶密封包裹放入茶焙之中,两三天一次进行烘焙,火的温度应当像体温一样,这样茶中的湿气自然祛除。如果火力过大,就会使茶叶焦枯,不可饮用了。


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一作周亮工《闽小记》)记载:福建武夷山、紫帽、龙山,都出产茶叶。当地的僧人不善焙制,采摘之后先蒸后焙,所以茶色多呈紫红,只配供应宫中洗涤所用罢了。近来有采用松萝茶的制法进行焙制的,经过试验,色泽香味都很充足。经过一个月,茶色依然紫红如故。因为以此法制茶的,不过是当地的几个僧人罢了。谈论三吴地区的制茶方法,转相仿效,旧态毕露。这就好比古人谈论琵琶弹奏方法,假如数年不弹奏,就把原来的调子全忘记了,而后再用三吴地区的制茶方法进行焙制,或许有其适当之处。


徐桂(字茂吴,明长洲人)说:“把茶叶装在大瓮中,瓮底放上箬叶,瓮口密封,颠倒过来放置,这样就可以使茶叶经过夏天也不变黄。这是因为其气味不会外泄的缘故。”子晋(清宗室文昭,字子晋)说:“茶叶应当放置在有盖的缸内,缸适宜砂底,这样就不致产生水汽而经常保持干燥。仔细谨慎地密封贮存,不宜见到阳光,见到阳光就会产生潮气而有损茶味。贮藏还不宜在热处。新茶不宜马上饮用,贮藏过了梅雨季节,其味道才会充足。”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中说:松萝茶的香味馥郁,庙后的界茶香味清淡,顾渚茶的香味扑人鼻孔,品饮口感都不一样,却都会令人难忘。然而其中的奥妙在于制造,大凡天下正宗的名茶,其本性都相近,只是制造和品饮的风习相去甚远。我曾经在深夜饮酒而醉,打开张震所赠送的顾渚茶,连饮数杯,随即清醒。


清代宗室文昭(字子晋,号芗婴居士)《古集》中说:桐花颇有清淡之味,于是收桐花用来熏茶,命名叫做桐茶,有“长泉细火夜煎茶,觉有桐香入齿牙”的诗句。


清代王复礼(字需人,号草堂,钱塘人)《茶说》中说:武夷茶从谷雨到立夏采制,称作头春;大约间隔两旬再采,称作二春;再间隔两旬又采,称作三春。头春茶叶粗味浓,二春、三春茶叶逐渐纤细,味道也逐渐淡薄,而且带有苦味。夏末秋初再采摘一次,称作秋露,香更浓,味也佳,但是为了来年考虑,珍惜茶树而不能多采。茶叶采摘之后,用竹筐均匀摊开铺好,悬架到通风而且阳光充足的地方,称作晒青。等到其青色逐渐消退,然后再进行炒焙。阳羡的片只蒸不炒,以火烘焙而成。松萝茶、龙井茶则是只炒而不焙,所以其色泽更为纯正。只有武夷茶兼用炒法和烘焙,烹点之时茶色半青半红,青的是炒色,红的是焙色。茶叶采摘之后要摊开,摊开之后要摇动,等到香气散发出来随即炒制,超过或不到时机都不行。经过炒制和烘焙之后,还要拣择去掉其中的老叶和枝蒂,使之色泽一致。超全和尚有诗写道:“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可以说形容殆尽了。


王复礼《节物出典》中说:《养生仁术》记载:“谷雨日采摘茶叶,炒制、收藏合乎标准,就能治疗痰疾以及其他各种疾病。”清代屈擢升《随见录》中说:大凡茶叶见到阳光就使茶味受到侵夺,只有武夷茶喜欢阳光暴晒。

武夷山制造茶叶,其中的岩茶以僧家所制的最为得法。至于洲茶,采摘回来要逐片拣择其背上有白毛的茶叶,另外炒制和烘焙,称为白毫,又叫做寿星眉。采摘刚刚萌发的茶芽,一个茶芽尚未舒展开来的,称为莲子心。连同茶枝二寸剪下来烘焙的,称为凤尾、龙须。总之都是追求制作方法的新奇,以便欺骗世人,谋求高利,其实都不足以取法。

文/网络综合

茶书网:《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

编号:GDZPS7748
书名:《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
版别: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阮蔚焦编著
书号:ISBN 978-7-5550-1683-0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901
内容简介
《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收入了中华大地上自西周下连清代的涉茶诗篇 300多首,作者达200多位,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中国茶诗品鉴作品。蔚蕉同志穷数年之工夫,在浩如烟海的古籍经典中大海捞“珍”,而且一一加以注析、解读。读后使人对我国茶诗发展脉络以及古往今来丰富的涉茶诗篇有个大概了解,而且通过他的注析和解读,对诗人词家因对茶的喜好而歌而吟的背景,及茶史、茶艺、茶道都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可以说,这是一本传播茶文学的很好读本,对探索茶史、研究茶学、普及茶文化乃至社会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西周]
《诗经》大雅•绵(节录)
[晋]
孙  楚    歌
左  思    娇女诗(节录)
张  载    登成都楼(节录)
杜  育    荈赋
[南朝]
王  微    杂诗(节录)
[唐•五代]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人上房
王  维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赠吴官
孟浩然    清明即事
李  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储光羲    吃茗粥作
颜真卿等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杜  甫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岑  参    郡斋平望江山
裴  迪    西塔寺陆羽茶泉
皎  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寻陆鸿渐不遇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饮茶歌送郑容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张  谓    道林寺送莫侍御
钱  起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与赵莒茶宴
皇甫冉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曾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李嘉祐    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袁  高    茶山诗
灵  一    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陆  羽    歌
顾  况    焙茶坞
          过山农家
戴叔伦    春日访山人
韩  翃    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方
韦应物    喜园中茶生
卢  纶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孟  郊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刘言史    与孟郊洛北野泉煎茶
武元衡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尝,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
              郎中
鲍君徽    茶宴
裴  度    凉风亭睡觉
张  籍    茶岭
          山中赠日南僧
王  建    宫词
          寄汴州令狐相公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
          酬乐天闲卧见寄
尝茶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萧员外寄新蜀茶
招韬光禅师
          山泉煎茶感怀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新居早春二首(其二)
          重题新居东壁          
          琵琶行(节录)
          食后
          琴茶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长句答之
李  绅    别石泉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
                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
                代意之作
          夏昼偶作
韦处厚    茶岭(附张籍和诗)
施肩吾    蜀茶词
          春霁
卢  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元  稹    宝塔茶诗
杨嗣复    谢寄新茶
姚  合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乞新茶
          杏水
张文规    湖州贡焙新茶
李德裕    故人寄茶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吕  岩    大云寺茶诗
朱庆余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杜  牧    题茶山
          茶山下作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李商隐    即目
李群玉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答友人寄新茗
李  郢    茶山贡焙歌
          自水口入茶山
薛  能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蜀州郑使君寄乌嘴茶
崔  珏    美人尝茶行
陆希声    茗坡
郑  谷    峡中尝茶
陆龟蒙    茶坞
茶人
茶籯
茶舍
煮茶
谢山泉
皮日休    茶笋
          茶焙
          茶灶
          茶鼎
          茶瓯
崔道融    谢朱常侍贶蜀茶剡纸二首(其一)
李咸用    谢僧寄茶
韩  偓    信笔
秦韬玉    采茶歌
徐  夤    谢尚书惠蜡面茶
          贡余秘色茶盏
齐  己    咏茶十二韵
尝茶
          谢雝湖茶
          谢中上人寄茶
          闻道林诸友尝茶有寄
          过陆鸿渐旧居
郑  遨    茶诗
成彦雄    煎茶
詹敦仁    送道人介庵游历佛耳,待月而归
刘  兼    从弟舍人惠茶
 [宋]
徐  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
          龙凤茶
          谷帘泉
丁  谓    咏茶
          北苑焙新茶
林  逋    烹北苑茶有怀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鸠坑茶
晏  殊    煮茶
宋  庠    谢答吴侍郎惠茶二绝句
宋  祁    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
余  靖    和伯恭自造新茶
李虚己    建茶呈使君学士
梅尧臣    建溪新茗
          七宝茶
          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
          闻进士贩茶
文彦博    蒙顶茶
欧阳修    双井茶
          和刘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
          和梅公仪尝建茶
          送龙茶与许道人
赵  抃    次谢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重游龙井
蔡  襄    北苑
茶垄
采茶
造茶
试茶
修贡亭
即惠山煮茶
文  同    谢人寄蒙顶新茶
          谢许判官惠茶图茶诗
          北斋雨后
曾  巩    寄献新茶
苏  颂    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
王安石    寄茶与平甫
沈  括    茶诗
王  令    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韦  骧    和刘守正月十日新茶
郭祥正    招孜佑二长老尝茶(二首选一0
苏  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月兔茶
          汲江煎茶
          试院煎茶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游惠山(三首选一)
          调水符并序
          种茶
          咏茶
          记梦回文二首
          次韵周穜惠石铫
          [西江月]龙焙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行香子]茶词
苏  辙    和子瞻煎茶
          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
黄庭坚    双井茶送子瞻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谢刘景文送团茶
          谢人惠茶 
          [阮郎归]茶词
秦  观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茶
          茶臼
晁补之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
孙  觌    饮修仁茶
赵  佶    宫词
僧福全  汤戏
李清照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曾  几    述侄饷日铸茶
          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以归予其直万钱云
陈与义    初识茶花
郑  樵    采茶行
陆  游    建安雪
          喜得建茶
          兰亭道上(四首选二)
          临安春雨初霁
          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三首)
          试茶
          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戏书燕几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幽居即事九首(选一)
          雪后煎茶
          [渔家傲]寄仲高
          啜茶示儿辈
          八十三吟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三)
周必大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杨万里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过扬子江
朱  熹    康王谷水帘
          春谷
          茶灶石
李正民    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
张孝祥    [浣溪沙]以贡茶沈水为杨齐伯寿
张  栻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徐  照   谢徐玑惠茶 
虞  俦    谢周希颜亭惠新芽
刘克庄    西山
白玉蟾    茶歌
          卧云
杜  耒    寒夜
戴  昺    尝茶
李南金    茶声
陈  岩    金地茶
文天祥    扬子江心第一泉
施  岳    岁月•茉莉
[金•元]
马  钰    长思仙•茶
          [瑞鹧鸪]咏茶
冯  璧    东坡海南烹茗图
李俊民    陶学士烹茶图
元好问    茗饮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选四)
          夜坐弹《离骚》
刘秉忠    尝云芝茶
汪炎昶    咀从间新茶二绝
赵孟頫    留题惠山
虞  集    题东坡墨迹
王  旭    题三教煎茶图
黄  缙    滦阳邢君隐于药市,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
周德清    [双调]折桂令•自嗟
乔  吉    [双调]卖花声•香茶
洪希文    煮土茶歌
张  雨    湖州竹枝词
谢应芳    阳羡茶
          寄题无锡钱毅煮茗轩
萨都剌    闽城岁暮
          谢人惠茶
李德载    [中吕]喜春来(阳春曲)•赠茶肆(十首选二)
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谢宗可    茶筅
孙周卿    [双调]蟾宫曲•自乐
          [双调]水仙子•山中自乐
叶  颙    石鼎茶声
[明]
朱  升    茗理
蓝  仁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高  启    采茶词
          茶轩
          江村乐
瞿  佑    茶烟
王  绂    《茅斋煮茶图》题诗
于  谦    寒夜煮茶歌
吴  宽    爱茶歌
陆  容    送茶僧
朱  谏    雁山茶诗
祝允明    暮春山行
李东阳    茶陵竹枝歌(十首选一)
唐  寅    画中茶诗
文征明    煎茶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
          茶坞
          茶人
徐祯卿    秋夜试茶
韩邦奇    富阳民谣
杨  爵    雪茶
徐  渭    谢钟君惠石埭茶
          陶学士烹茶图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王世贞    试虎丘茶
李  贽    茶夹铭
王稚登    竹枝词[西湖龙井]
汤显祖    雁山种茶人多姓阮偶书所见
于若瀛    龙井茶歌
陈继儒    无题
          试茶
潘允哲    谢人惠茶
谭元春    汲君山柳毅井水试茶于岳阳楼下(三首)
          三塔僧孚若予我题曰东坡三过煮茶亭三首(选一)
黄宗羲    余姚瀑布茶
阮旻锡    武夷茶歌
[清]
金圣叹    三吴
吴伟业    掖门感旧
杜  濬    北山啜茗
周亮工    闽茶曲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
施闰章    绿雪
吴嘉纪    芜城病中,谢吴彦怀寄敬亭茶叶
杜  蚧    雪水茶
陈维崧    朝中措•客中杂忆十首(选一)
王士禛    洪昉恩送湖州茶笋二首(选一)
李  符    滇南春词(十二首选一)
纳兰性德  [浣溪沙]
孔尚任    试新人同人分赋
郑熙绩    [巫山一段云]游小武当
查慎行    初登惠山酌泉
康熙皇帝    试中泠泉
金  农    杨隐士寄遗君山茶片
郑  燮    家兖州太守赠茶
          紫砂壶铭诗
董天工    御茶园旧贡茶有感
乾隆皇帝    观采茶作歌
            坐龙井烹茶偶成
            荷露烹茶
曹雪芹    茶诗二首
袁  枚    试茶
          湖上杂诗
陈  章    采茶歌
陆廷灿    咏武夷茶
蔡廷弼    卖花声•焙茶
高  鹗    茶
康友祥    竹枝词
阮  元    西洋米船初到
          正月二十日学海堂茶隐
蒋周南    咏茶诗
龚自珍    过扬州
祁寯藻    少泉六安雨前茶以绵山茶报之
吴  藻    临水卷书帷
林昌彝    广州采风杂感八首(选一)
黄炳堃    采茶曲
张日熙    采茶歌
王步蟾    工夫茶诗
周顺倜    莼川竹枝词
翁时农    榕城茶市歌
金  田    鹿苑茶
[现代] 
郭沫若     为湖南茶叶研究所题咏高桥银峰茶
朱  德     访龙井村
连  横     咏茶(四首选二)
张伯驹     听泉
赵一荻     茶诗述怀
赵朴初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庄晚芳     咏茶诗(四首选一)
舒玉杰     [清平乐]六月二十九日,荣幸地被邀请出席中国茶禅艺术展开幕感赋
邬梦兆     [水调歌头]茶寿
钱时霖     采茶机
黄士乾     七境堂绿茶 
王  劲     赞福州茉莉花茶
赵太常     颂福鼎白茶
黄桂枢     [画屏秋色]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
梁贤文     咏安溪茶艺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茶友网隐私政策

本版更新时间:2020年11月09日,本政策于更新时间的10日后生效;

本版生效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导言

  茶友网(以下也称“我们”或“本平台”)产品及/或服务深知个人信息对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法规,并参考《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等国家标准,制定茶友网《隐私政策》(以下简称「本政策」)并致力于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

  请您在使用本平台前,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政策。重点内容我们已采用粗体标示,希望您特别关注。

  您在阅读本《茶友网隐私政策》过程中有任何疑惑或其他相关事宜的,您可以通过本政策“如何联系我们”提供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会不时对本政策进行修订。当依照本政策“我们如何更新与修改本政策”发生实质变更时,我们会在版本更新后以推送通知、弹窗、系统通知等形式向您展示变更后的内容。

  本政策将帮助您了解以下内容:

  1. 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1.1 我们会出于以下目的,收集和使用您以下类型的个人信息:

      1.2.除同意外的其他合法性事由

  2. 我们如何委托处理、共享、转让、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2.1委托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2.2共享您的个人信息

      2.3转让您的个人信息

      2.4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3. 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3.1技术措施与数据安全措施

      3.2安全事件处置

  4. 您如何管理您的个人信息

      4.1管理帐号、发布的内容与相关记录

      4.2删除您的个人信息

      4.3获取您的个人信息

      4.4注销茶友网帐号

      4.5限制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4.6响应您的上述请求

  5. 我们如何存储您的个人信息

  6. 我们如何使用 Cookie 和其他技术

  7.第三方服务

  8.我们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9.我们如何更新与修改本政策

  10.争议解决

  11.概念及定义

  12.您如何联系我们

  13.附件

1.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会遵循正当、合法、必要的原则,出于本政策所述的以下目的,收集和使用您在使用服务过程中主动提供或因使用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而产生的个人信息。如果我们要将您的个人信息用于本政策未载明的其它用途,或基于特定目的将收集而来的信息用于其他目的,我们将以合理的方式向您告知,并再次征得您的同意。

  在您使用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时,我们需要/可能需要在如下两种情况下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1)为实现向您提供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基本的业务功能(属于全部业务功能的一部分),您须授权我们收集、使用的必要信息。如您拒绝提供相应信息,您将无法使用相应茶友网的产品和/或服务最基本的功能,即参与茶友网最基本的活动,包括发文、发帖、发视频、评论、回复、点赞、收藏、关注、签到,以及您感兴趣的的相关信息。

  (2)在提供相对基本的业务功能以外,我们一直在努力提供更丰富的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以扩展、提高和加强您的使用体验;此类业务功能需要收集、使用相应的必要个人信息。如您拒绝提供,您将无法使用该等扩展体验的业务功能或无法达到我们拟达到的最佳扩展功能效果和体验,但并不会影响您正常使用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基本的业务功能。

  如您拒绝茶友网收集您的任何个人信息,茶友网将无法向您提供包括基本业务功能在内的本平台任何功能。在此情况下,茶友网向您提供 「仅浏览」模式,旨在协助您在决定接受本政策前得到本平台的初步体验,即部分内容浏览,该等信息一般是基于其他用户同意本政策并提供他们的必要个人信息生成的内容。

  提示您注意:由于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所需的个人信息有所不同,我们还会在您使用具体产品和/或服务前通过页面提示、交互流程等方式征求您的同意,获取个人信息的范围以您同意的特定产品和/或服务的协议或规则为准。

  由于我们向您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是不断更新的,如果某一产品或服务未在前述内容中说明且收集了您的信息,我们会通过页面提示、交互流程、网站公告等方式另行向您说明信息收集的内容,以征得您的单独同意。该说明构成本政策的一部分,且该信息适用本政策的约定。

  1.1我们会出于以下目的,收集和使用您以下类型的个人信息:

  1.1.1帐号注册、登录、帐号绑定和安全

  当您注册和登录茶友网帐号时,我们依据实名制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您提供有效的中国大陆手机号码。请您注意,您向我们提供中国大陆手机号码是我们向您提供基本业务功能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如您拒绝提供,则我们无法向您提供茶友网基本的业务功能,您将仅能使用「仅浏览」模式。

  当您使用第三方帐号(包括微信)登录茶友网时,您需要授权茶友网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读取并共享获得您在该第三方平台上公布、记录的公开信息(包括昵称、头像、地区、性别、联系邮箱中的一项或几项),以便将您的第三方帐号与茶友网帐号进行绑定,并记住您作为茶友网用户的登录身份。

  当需要修改帐号密码时,请您输入新密码,以完成重置。当您需要修改手机号时,请您输入新手机号和短信验证码。您可以自愿在设置页面绑定您的邮箱,此时,您需要提供您的邮箱帐号和我们发送给您的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操作。

  当您的帐号无法使用时,您可以通过帐号申诉进行找回。此时,您可以选择提供您帐号绑定的手机号码、邮箱、用过的密码、注册时间、常用访问城市、手机端登录常用设备、PC 端登录常用浏览器、茶友网消费记录、曾用名、曾用一句话介绍或个人简介的任一几项,以便我们核实您的身份。请您知悉,您可自行选择填写前述信息中的一项或几项,但您提供的信息需达到足够判断出您有权使用该帐号的合理程度。

  1.1.2信息发布、分享、讨论和互动

  当您注册成为茶友网用户并登录本平台后,您可以在本平台使用基本的业务功能,包括:茶友网茶友圈发动态、发视频、评论、回复;茶友号发文章、发视频、评论、回复;评测中心申请试用产品、产品配送、写评测报告、评论、回复;产品库/品牌库板块写评论、短评、想买;交易厅发布出售/求购信息;积分中心使用积分兑换礼品;以及其它互动、评价行为,包括评论、回复、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订阅功能;为保证提供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茶友网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健康成长,我们会收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日志信息,留存您发布的内容(包括图片、文字、音视频信息)。当您需要上传图片时,我们将在征得您的单独同意后,获取您的相册权限或相机权限;

当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包括后台运行状态),

以下是我们获取您的相册权限或相机权限主要信息:

茶友圈
使用目的:当您需要发动态、发视频时,履行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发布审核、内容管理责任,我们会收集、存储和分析您通过茶友网上传和发布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章内容、您上传的视频内容)。您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由您主动上传或发布的内容和信息,会使公众可访问,请您谨慎对待。

茶友号
使用目的:当您需要发文章、发视频时,履行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发布审核、内容管理责任,我们会收集、存储和分析您通过茶友网上传和发布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章内容、您上传的视频内容)。您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由您主动上传或发布的内容和信息,会使公众可访问,请您谨慎对待。

当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包括后台运行状态)

以下是我们收集您个人电话、收件人、地址信息的主要内容:

评测中心
使用目的:您申请评测中心的试用产品时,我们需要收集您的电话、收件地址、收件人,以实现产品配送

交易厅
使用目的:您发布出售/求购信息时,我们需要收集您的电话、收件地址、收件人,以实现撮合交易/产品配送

积分中心
使用目的:您使用积分兑换礼品时,我们需要收集您的电话、收件地址、收件人,以实现产品配送

其它互动、评价行为,包括评论、回复、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订阅功能
使用目的:为实现向您提供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基本的业务功能(属于全部业务功能的一部分),保证提供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茶友网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健康成长,我们会收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日志信息,留存您发布的内容(包括图片、文字、音视频信息)。


  1.1.3账号公开信息

  1.1.3.1个人主页

  为展示您的个人形象和向您推荐内容,您可以选填并编辑您的基础信息,包括头像、手机号、昵称、邮箱、简介。

  此外,为丰富您的基础资料,您还可以设置帐号昵称,您的昵称可以和其他用户重名,茶友网会设置并记录专属于此帐号的系统识别标记,以便系统和其他用户能够准确分辨。您可以选择是否设置头像,但不设置头像不影响您使用。您设置头像时,可选择使用您已绑定的第三方帐号的头像,或者采取拍照上传头像或使用您设备中的照片作为头像。若您选择拍照上传头像的,我们将申请获取您的相机权限;若您选择使用您设备中的照片作为头像的,我们将申请获取您的照片/相册权限。

  1.1.3.2发布、互动等公开的帐号动态

  您的关注数和关注列表、关注您的数量和列表、您的获赞数、您的收藏数、您公开发布的内容(含文章、视频、评测、帖子、动态、视频合集、评论、回复、短评等)、您赞同的内容、您关注的内容(含关注的茶友、茶友号、茶友圈、话题、收藏夹等)、您收藏的内容、您在交易厅发布的商品(如有)、及您帐号的其他动态(如有),将会在您帐号“我的”中进行展示。

  如其他用户关注了您或您关注了其他用户,当被关注帐号产生新的动态时,关注人将可在特定页面或特定位置(如「茶友圈>关注」、「我的>动态」等)查看到该动态详情。

  如您不希望某些用户关注您或与您进行其他互动,您可选择将该用户加入黑名单。请您知悉,被您加入黑名单的用户仅不能和您互动,但仍可以查看您的公开信息。

  1.1.3.3个性化展示/推荐

  在您使用茶友网 App 时,为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您如何接入和使用我们的产品与/或服务、维护我们的产品与/或服务、维持茶友网 App 最基本的业务运转或对您作出其他方面的回应,我们可能会收集和使用您使用我们的产品与/或服务时的 IP 地址、软件使用记录、设备信息(硬件序列号、设备 MAC 地址、IMEI、Android ID)。请您理解,只有在您同意我们收集上述信息后您才能使用相应茶友网基本的业务功能。

  为实现向您展现或推荐相关程度更高(而非普遍推送)的内容或者广告,我们会收集您的浏览使用记录、设备信息(设备型号、MAC 地址、操作系统、网络环境、设备定位信息、设备的网络运营商、设备 ID、IMEI)、IP 地址、OAID、日志信息、位置信息(我们在您开启设备位置权限时会收集设备的精确定位信息)。请注意,前述单独的各类信息是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如果我们将这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使用后能够识别出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则在结合使用期间,这类信息将被视为个人信息,除取得您授权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我们会将这类信息做匿名化、去标识化处理。

  1.1.3.4客户服务

  当您向茶友网提起投诉、申诉或进行咨询时,为了方便与您联系或帮助您解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您提供姓名、手机号码和/或电子邮箱及其他联系方式,并可能使用这些信息与您取得联系。我们也可能会使用您在注册时提供的手机号码与您联系。如果您提交的是侵权投诉,茶友网还会依据法律规定要求您提交身份证、授权委托、权属证明,以明确您作为投诉主体的资格,并判断您的投诉是否成立。如根据法律规定需要将您的前述信息提交给法院或其他监管机构或者司法部门的,我们将依法提供。您不提供上述信息,我们的客服将无法为您提供前述服务,但不影响您使用我们提供的其他服务。

  当您作为被投诉方或纠纷相关方时,为了核实您在茶友网站内发布的内容,并厘清该内容是否影响和损害茶友网或他人权益,我们也可能会使用您在注册时提供的手机号码与您联系。

  1.1.3.5搜索功能

  当您使用茶友网提供的搜索功能时,我们会收集和存储您查询的关键字和您在搜索结果中的点击情况。该等关键词信息通常无法单独识别您的个人身份,不属于您的个人信息,不在本政策的规范范围内。只有当您搜索过的关键词信息与您的其他信息有联结并可识别您的个人身份时,则在结合使用期间,我们会将您的搜索关键词信息作为您的个人信息,按照本政策对其进行处理与保护。

  1.1.3.6故障上报

  当发生系统故障或其他影响您正常使用本平台的问题时,您可以通过联系「茶友网客服」的方式,向茶友网告知系统故障的情况。我们将收集您的设备型号、IP 地址、运营商名称、网络类型、软件版本、日志信息、故障描述,以及您上传的图片、页面截图或其他材料,以用于分析和处理系统问题。

  1.1.3.7问卷

  为了了解用户需求点,提升用户体验,我们会邀请您参与问卷调查,以便我们能够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我们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收集调查问卷中您反馈内容中所含的个人信息。因每次调查问卷需要您回复的内容不同,因此,我们会在向您发送调查问卷前再次征得您的授权同意。

  1.1.3.8试用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可能还会发起产品试用及测评,如您主动参加测评的,我们将收集您的收件人 姓名、手机号码、 收货地址,以便为您寄送参与测评的产品。我们会在向您发起产品测评前再次征得您的授权同意。

  1.1.3.9保障服务稳定性与安全

  为了保障服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我们将收集您的硬件型号、操作系统版本号、设备名称、设备配置、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唯一设备标识符、网络设备硬件地址、IP 地址、WLAN 接入点、蓝牙、基站、软件版本号、网络接入方式、类型、状态、网络质量数据、操作、使用、服务日志。我们可能会将您的设备信息或电话号码与您的茶友网帐号相关联,以用于身份验证、安全防范、诈骗监测、预防或禁止非法活动、降低风险、存档和备份用途。

  1.2除同意外的其他合法性事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以下情形中,我们可以在不征得您的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使用一些必要的个人信息:

  (1)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

  (2)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3)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4)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我们如何委托处理、共享、转让、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2.1委托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为了向您提供更完善、优质的产品和/或服务,某些功能可能由我们的服务合作方提供(如我们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承包商、代理等),我们会委托服务合作方代表我们处理您的某些个人信息,例如第三方供应商代表我们发出电子邮件或推送通知、代表我们发送调研邀请、代表我们向您邮寄您已购买或确认接收的商品、对去标识化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对接受我们委托处理您个人信息的公司、组织和个人,我们会与其签署严格的保密协定或数据处理协议,明确委托事项、和委托处理目的、期限、处理方式、处理个人信息的种类、保护措施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要求他们仅按照我们的要求、本政策以及相关的保密和安全措施来处理个人信息。如该等第三方要改变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该等第三方应再次征求您的同意。如果您拒绝我们的服务合作方在提供服务时收集或使用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将可能导致您无法使用部分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中由该合作方提供的服务。

  2.2共享您的个人信息

  为了向您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某些服务或技术将由授权合作伙伴提供。请您知悉,我们不会主动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仅会出于合法、正当、必要、特定、明确的目的共享您的个人信息,并且只会共享必要的个人信息。在以下情形下,我们将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您的个人信息,向您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您的单独同意。 同时,我们会与合作方签署严格的保密协定,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我们的说明、本政策以及其他任何相关的保密政策并采取安全措施来处理您的个人信息。我们要求我们的合作方无权将共享的个人信息用于任何其他用途。当您查看第三方创建的网页或使用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时,这些第三方可能会放置他们自己的 Cookie 或使用其他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不受我们的控制,且它们的使用不受本政策的约束。合作方可能有其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用户协议,我们建议您阅读并遵守第三方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及用户协议。

  2.3转让您的个人信息

  原则上我们不会将您的个人信息控制权向其他公司、组织或个人进行转移。 如果发生合并、收购或破产清算,将涉及到个人信息转让,此种情况下我们将向您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并要求新的持有您个人信息的公司、组织继续受本政策的约束。如果本政策中约定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方式发生任何改变,该公司、组织将重新向您征求授权同意。

  2.4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除非获取您的单独同意,我们不会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特别提示:使用茶友网的过程中,您主动公开分享、共享的个人信息,不受本政策限制(如向其他互联网平台转发内容)。您应注意,任何您分享的信息均可被任何第三方阅读、收集和使用,请您审慎考虑通过茶友网发布和传播的内容中含有您的个人信息。您充分了解,当您自行作出披露时,茶友网仅是存储了包含该等信息的内容或系统日志,但不会主动识别该等信息属于您的个人信息。只要您不删除您公开发布的信息,该信息可能会一直留存在公众领域;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您删除您公开发布的信息,该等信息仍可由其他用户或与茶友网没有关联及不受茶友网控制的第三方独立地缓存、复制或储存,或通过其他用户或第三方在公众领域保存。例如,当您将您在茶友网发表的回答转发到其他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将独立地展示、缓存或保存您转发的内容,其他互联网用户也转发、保存您的回答,而相应的页面将不受茶友网的控制。

3.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您的个人信息安全对于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业内认可的合理可行的措施,保护您的个人信息。防止信息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披露、使用、修改,避免信息损坏或丢失。

  3.1技术措施与数据安全措施

  我们努力采取各种符合业界标准的物理、电子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我们积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开发规范来管理规范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使用,确保未收集与我们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我们通过与信息接触者签署保密协议、监控和审计机制来对数据进行全面安全控制。防止您的个人信息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公开披露、使用、修改、损坏或丢失。

  我们已使用符合业界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您提供的个人信息,防止数据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公开披露、使用、修改,防止数据发生损坏或丢失。我们会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例如,在您的浏览器与茶友网之间交换数据(如信用卡信息)时受 SSL 加密保护;我们同时对本站的网址www.puercn.com提供 https 安全浏览方式;我们会使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保密性;我们会使用受信赖的保护机制防止数据遭到恶意攻击;我们会部署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可以访问个人信息;以及我们会举办安全和隐私保护培训课程,加强员工对于保护个人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当我们展示您的个人信息时,我们会采用包括内容替换、匿名处理等方式对您的信息进行脱敏展示,以保护您的信息安全。

  3.2安全事件处置

  我们将尽力确保您发送给我们的任何信息的安全性,但请您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在互联网行业存在的各种恶意手段,我们无法保证信息百分之百的安全。您需要了解,您接入我们服务所用的系统和通讯网络,有可能因我们可控范围外的因素而出现问题。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妥善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若不幸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您告知:安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我们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处置措施、您可自主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建议和对您的补救措施,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力求将损失最小化。我们将及时就事件相关情况以电话、推送通知等方式告知您,难以逐一告知用户时,我们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布公告。

  同时,我们还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主动上报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紧密配合政府机关的工作。

4.您如何管理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非常重视实现您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并提供了多种功能以保障您对于个人信息访问、更正、删除以及撤回同意等权利。用户在使用茶友网时,如果想要管理创作、赞同、喜欢、收藏板块的相关信息,请在茶友网内进行操作,具体操作详见下列路径描述。

  4.1管理帐号、发布的内容与相关记录

  4.1.1查询、更正与补充帐号信息

  【我的 → 修改资料】中查看和修改您的其他帐号信息,包括头像、昵称、手机号、邮箱;同时您可通过这一功能查看和修改帐号密码,修改绑定手机号、绑定邮箱、绑定社交帐号。

  4.1.2管理创作有关记录

  【我的 → 内容管理】您可以查看、修改、删除您已发布的内容的数据情况,包括已发布的帖子、文章、视频、评测。但您删除已发布的内容,仅是取消其公开展示,茶友网仍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您曾经发布的内容(除草稿箱内容外)进行后台的存储保留。您也可以在该路径下查看您已发布内容的数据情况。

  【我的 → 我的主页】您可以查看您已发布内容(包括帖子、文章、视频、评测、评论)的数据情况和数据趋势。主要数据包括阅读总量、播放总量、互动数量(获得的赞同、评论、收藏)。

  4.1.3管理浏览、关注和收藏记录

  【我的】您可以管理所有互动列表,包括在茶友圈发布的帖子列表、茶友号发布的文章列表、写的评测列表、申请的试用列表。

  【我的 → 我的主页】您可以管理所有关注列表,包括您关注的用户、话题、文章、收藏夹。

  【我的 → 收藏】您可以管理您收藏的单个话题或您建立的收藏夹、您追更的内容。

  4.2删除您的个人信息

  除 4.1 条所述的您管理和删除个人信息的方式和情形外, 在以下情形中,我们将主动删除您的个人信息。如我们未删除的,您可通过发送邮件至chayou@chayou.com向我们提出删除个人信息的请求:

  (1)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

  (2) 我们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

  (3)您撤回同意;

  (4)我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违反约定处理个人信息;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您删除信息后,我们将据此调整茶友网向您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但请您理解,这不会影响此前基于您的授权而开展的个人信息处理。

  4.3获取您的个人信息

  如您需要查阅茶友网已收集的您的个人信息,您可在【我的 → 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中查看。

  如您需要获取您的个人信息副本,您可在【如何联系我们】的联系方式,联系「茶友网个人隐私负责人」后申请下载茶友网已收集的您的个人信息。

  4.4注销茶友网帐号

  如果您需要注销您的茶友网帐号,您需在【我的 → 个人信息 → 注销账户】页面中提交申请,(或者发邮件至chayou@chayou.com中提交注销申请,并依据页面指示填写信息,以便我们核实您的请求。在注销帐号之后,我们将停止为您提供茶友网的全部产品和/或服务,并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要求通过匿名化等方式处理您的个人信息,或删除与您帐户相关的个人信息,但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对用户信息存储时间另有规定的除外。

  4.5限制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请您知悉并理解,为了您能正常使用茶友网产品和/或服务,您需要向我们提供与该产品和/或服务相关的必要个人信息。在产品设置中,您可以对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授权和功能进行调整。如果您希望更加具体和个性化地限制我们对您个人信息的处理或者不想接受我们发送给您的商业广告或营销信息,您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chayou@chayou.com。

  4.6响应您的上述请求

  为保障您的帐号安全,我们会首先对您的身份进行验证(如要求您提供书面请求或其他方式), 然后再处理您的请求。我们将于收到您请求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您身份的核验和对您请求的响应。

  对于您合理的请求,我们原则上不收取费用。但对多次重复、超出合理限度的请求,我们将视情况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对于那些与法律法规要求相悖、无端重复、需要过多技术手段(比如需要开发新系统或者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惯例)、给他人合法权益带来风险或者非常不切实际的请求,我们可能会予以拒绝。

  如您对自身作为数据主体权利有进一步要求或存在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可通过本政策中「如何联系我们」一节所述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并行使您的相关权利。

5.我们如何存储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将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的用户个人信息存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在本政策所述目的所需的最短期限内保留您的个人信息。超出保存期限后,我们会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者匿名化处理,但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政府的政策、命令等另有要求或为履行我们的合规义务而需要保留您的个人信息的除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要求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6.我们如何使用 Cookie 和其他技术

  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我们会在您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存储名为 Cookie 的小数据文件。Cookie 通常包含标识符、站点名称以及一些号码和字符。我们使用该等信息判断注册用户是否已经登录,提升服务和/或产品质量及优化用户体验。如您不希望个人信息保存在 Cookie 中,您可对浏览器进行配置,选择禁用 Cookie 功能。

  您可根据自己的偏好管理或删除 Cookie。您可以清除计算机上保存的所有 Cookie,大部分网络浏览器都设有阻止 Cookie 的功能。

  以下链接提供了有关如何在所有主流浏览器中控制 Cookie 的说明:

  Google Chrome:https://support.google.com/chrome/answer/95647?hl=en;

  IE:https://support.microsoft.com/en-us/help/260971/description-of-cookies;

  Safari(桌面版):https://support.apple.com/kb/PH5042?locale=en_US;

  Safari(移动版):https://support.apple.com/en-us/HT201265;

  火狐浏览器:https://support.mozilla.org/en-US/kb/cookies-information-websites-store-on-your-computer?redirectlocale=en-US&redirectslug=Cookies;

  Opera:https://www.opera.com/zh-cn/help。

  如您使用其他浏览器,请参阅浏览器制造商提供的文档。

  请您知悉,倘若您拒绝使用或清除已有的追踪技术,则需要在每一次访问时亲自更改用户设置,并且,我们可能无法向您提供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部分服务亦可能会无法正常运作。

7.第三方服务

  为保障茶友网服务的相关功能的实现与应用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可能会接入由第三方提供的软件开发包(SDK)或类似应用程序实现相关目的。我们会对合作方获取信息的软件工具开发包(SDK)或类似应用程序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以下是我们接入的主要的第三方服务商的信息:

  (1)友盟SDK

  使用目的:数据监测/统计

  数据类型:设备标识信息

  官网链接:https://www.umeng.com/

  (2)微信SDK

  使用目的:用于微信账号登录茶友网服务、帮助用户分享内容至微信客户端

  数据类型:设备标识信息

  官网链接:https://open.weixin.qq.com/

  (3)极光SDK

  使用目的:消息推送

  数据类型:设备标识信息

  官网链接:https://www.jiguang.cn

  (4)阿里云号码认证SDK

  使用目的:运营商一键登录

  数据类型:设备标识信息、电话号码

  官网链接:https://www.aliyun.com

  (5)高德定位SDK

  使用目的:用于定位用户位置,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

  数据类型:设备标识信息、地理位置信息

  官网链接:https://lbs.amap.com/

8.我们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产品、网站和服务主要面向成年人。若您是 18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请您不要或终止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或服务。此外,对于在运营中可能涉及的儿童个人信息,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适用本政策 附件一.《茶友网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及监护人须知》。

  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当您对您所监护的未成年人是否使用我们的服务或其向我们是否提供信息有任何疑问时,请您及时按照本政策“如何联系我们”章节所述方式与我们联系。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会设法尽快删除相关数据。

9.我们如何更新与修改本政策

  虽然本政策说明了我们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所遵循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可能会随我们适时的修订而发生变化,该等修订构成本政策的一部分。本政策为《茶友网隐私政策(草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友网保留不时更新或修改本政策的权利。当本政策发生变更时,我们会通过本平台客户端以推送通知、弹窗、系统通知、站内私信等合理方式通知您,以便您能及时了解本政策所做的任何变更。您可在本平台中通过【任意页面左下角>隐私政策】查看本政策的最新内容。

  请您注意,只有在获取您的同意后,我们才会按照更新后的声明收集、使用、处理和存储您的个人信息。未经您明确同意,我们不会削减您按照本政策所应享有的权利。

  对于重大变更,视具体情况我们还会提供更为显著的通知说明本政策的具体变更内容。重大变更包括但不限于:

  (1)我们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如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处理的个人信息类型、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等;

  (2)我们在所有权结构、组织架构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如业务调整、破产并购等引起的所有者变更等;

  (3)个人信息共享、转让或公开披露的主要对象发生变化;

  (4)您参与个人信息处理方面的权利及其行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5)我们负责处理个人信息安全的责任部门、联络方式及投诉渠道发生变化;

  (6)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报告表明存在高风险时。

  若您不同意修改后的个人信息保护协议,您有权并应立即停止使用茶友网的服务。

10.争议解决

  因本政策以及我们处理您个人信息事宜引起的任何争议,您可诉至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损害了您的合法权益,您也可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反映。

11.概念及定义

  本政策中使用到的名词,在通常意义中有如下定义:

  (1)个人信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住址、电话号码等,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2)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例如,敏感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帐号、通信内容、健康生理信息 等。

  (3)日志信息:包括您在使用茶友网时发布、浏览的内容,您发布内容时的操作时间、类型、网络原地址、目标地址、端口,访问的日期和时间,登录 IP 信息。

  (4)关注列表:包括您关注的用户、内容列表(包括话题、收藏夹等)。

  (5)通讯录信息:您所存储的联系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名称。为收集上述信息,我们可能需要申请您授权我们使用设备的电话权限和存储权限。

  (6)精准定位信息:指 GPS 或基站信息。为收集上述信息,我们需要申请您授权我们使用设备的位置权限。

  (7)去标识化:个人信息经过处理,使其在不借助额外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过程。

  (8)匿名化: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

  (9)中国大陆或中国大陆境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仅为本政策之目的,不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12.您如何联系我们

  我们设立了个人信息保护专职部门,将按照本政策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如您有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或您对本政策、茶友网的隐私措施、您的信息的相关事宜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与茶友网的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联系:

可发送邮件至:chayou@chayou.com

或写信至以下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南大道188号康乐茶文化城9栋9号,收件人: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收),邮编:650000;

或茶友网客服专线:0871-65522456

  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请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您身份和请求的响应和处理,协助解决您的问题。

  请您理解并知悉,为保障安全和高效处理您的问题并及时向您反馈,我们会在验证您的身份后处理您的请求。当我们验证您的身份时,可能会要求您提供相关证据。



13.附件

  附件一:茶友网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及监护人须知

  茶友网(以下统称“茶友网”或“我们”)深知儿童(指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下同)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茶友网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及监护人须知》(以下简称“本政策”)说明我们在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时对应的处理规则等相关事宜。在使用我们的各项产品和服务(以下统称“茶友网服务”)前,请儿童、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下统称“监护人”)务必仔细阅读并透彻理解本政策,特别是以粗体标识的条款应重点阅读,在确认充分理解并同意全部条款后再开始使用。

  监护人特别说明:

  若我们获悉您的孩子不满十四周岁,我们将根据本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保护我们获得的您孩子的个人信息。请帮助我们保护您孩子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要求他们在您的监护下共同阅读并接受本政策,且应在您的同意和指导下使用茶友网服务、提交个人信息。如果您不同意本政策的内容,将可能导致茶友网服务无法正常运行,或者无法达到我们拟达到的服务效果,您应要求您的孩子立即停止访问/使用茶友网服务。您于线上点击同意本政策,或者您的孩子使用/继续使用茶友网服务、提交个人信息,都表示您同意我们按照本政策(包括更新版本)收集、使用、存储、共享、转让和披露您孩子的个人信息。

  儿童特别说明:

  我们建议:任何儿童参加网上活动都应事先取得监护人的同意。如果您是儿童,请通知您的监护人共同阅读本政策,并在您使用茶友网服务、提交个人信息之前,寻求您的监护人的同意和指导。您于线上点击同意本政策,或者您使用/继续使用茶友网服务、提交个人信息,都表示您已获得您的监护人的许可,您的监护人均同意我们按照本政策(包括更新版本)收集、使用、存储、共享、转让和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本政策适用于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网络从事收集、使用、存储、共享、转让和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等活动。当儿童使用任何茶友网服务时,监护人同意接受本政策以及我们在该单项服务中发出的特定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类规则条款(如有,以下称“特定条款”)的保护,在此情况下特定条款与本政策条款同时对监护人和儿童产生效力。如特定条款与本政策条款存在同类条款的不一致约定,则在特定条款约束范围内应以特定条款为准。如我们提供的某一单项服务不适用本政策的,该服务中会以适当方式明示排除适用本政策。在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方面,本政策与《茶友网隐私政策》正文存在不一致的,本政策优先适用,如本政策中未提及的,则以《茶友网隐私政策》为准。

  在阅读完本政策后,如对本政策或与本政策相关的事宜有任何问题,可通过本政策“如何联系我们”章节所列的反馈渠道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作出解答。

  本政策将帮助您了解以下内容:

  一、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

  二、我们可能共享、转让或披露的儿童个人信息

  三、我们如何存储和保护儿童个人信息

  四、如何管理儿童个人信息

  五、第三方服务

  六、本政策的修订

  七、如何联系我们

一、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

  (一)我们会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与责任,遵循正当必要、知情同意、目的明确、安全保障、依法利用的原则,在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后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

  1、在部分单项服务中,我们可能会要求用户填写个人生日信息或根据用户填写的身份信息,识别该用户是否为儿童,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获得监护人同意之后才允许儿童继续使用相关茶友网服务。

  2、当我们识别出用户为儿童时,我们可能会收集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例如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并联系监护人以验证其与儿童的监护关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的权益,我们还可能向监护人收集更多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监护关系证明),以便进一步验证监护人与儿童的监护关系。

  3、在儿童使用茶友网服务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收集和使用其他儿童个人信息,具体请查阅《茶友网隐私政策》“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章节进行详细了解。如我们需要超出上述范围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我们将再次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二)征得授权同意的例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下情形中收集儿童的信息无需征得儿童和/或监护人的授权同意:

  (1)与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

  (2)与刑事侦查、起诉、审判和判决执行等直接相关的;

  (3)出于维护信息主体或其他个人的生命、财产等重大合法权益但又很难得到监护人本人同意的;

  (4)所收集的信息是儿童或监护人自行向社会公众公开的;

  (5)从合法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收集信息的,如合法的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等渠道;

  (6)根据监护人的要求签订合同所必需的;

  (7)用于维护茶友网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所必需的,例如发现、处置茶友网服务的故障;

  (8)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留存处理信息且无法识别所留存处理的信息属于儿童个人信息的;

  (9)出于公共利益开展统计或学术研究所必要,且对外提供学术研究或描述的结果时,对结果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有关敏感个人信息的提示

  儿童的个人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请监护人和儿童谨慎并留意儿童敏感个人信息,监护人同意儿童相关敏感个人信息我们可以按本政策所述的目的和方式来处理。

二、我们可能共享、转让或披露的儿童个人信息

  (一)共享

  除以下情形外,未经监护人的同意,我们不会与茶友网之外的任何第三方共享儿童的个人信息:

  1、向儿童提供我们的服务。我们可能向合作伙伴及其他第三方共享儿童的信息,以实现茶友网服务的功能,让儿童正常使用需要的服务,例如:提供支付服务的支付机构、入驻茶友网平台的商家、提供数据服务(包括网络广告监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的合作伙伴、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商;

  2、与关联方的必要共享。为便于我们基于统一的帐号体系向儿童提供一致化服务以及便于其进行统一管理、个性化推荐、保障系统和帐号安全等,儿童的个人信息可能会在我们和我们的关联方之间进行必要共享;

  3、实现本政策第一条“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儿童个人信息”部分所述目的;

  4、履行我们在本政策或我们与儿童、监护人达成的其他协议中的义务和行使我们的权利;

  5、向委托我们进行推广的合作伙伴等第三方共享,目的是为了使该等委托方了解推广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比如我们可以告知该委托方有多少人看了他们的推广信息或在看到这些信息后购买了委托方的商品,或者向他们提供不能识别儿童个人身份的统计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其受众或顾客;

  6、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了遵守法律、维护我们及我们的关联方或合作伙伴、儿童、监护人或其他茶友网用户或社会公众利益、财产或安全免遭损害,比如为防止欺诈等违法活动和减少信用风险,我们可能与其他公司和组织交换信息。不过,这并不包括违反本政策中所作的承诺而为获利目的出售、出租、共享或以其它方式披露的信息;

  7、应儿童合法需求或经监护人的授权同意;

  8、应监护人合法要求;

  9、根据单项服务协议(包括在线签署的电子协议以及相应的平台规则)或其他的法律文件约定所提供;

  10、基于符合法律法规的社会公共利益而提供。

  我们仅会出于合法、正当、必要、特定、明确的目的共享儿童个人信息。对我们与之共享个人信息的公司、组织和个人,我们会进行安全评估,并与其签署严格的保密协定,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说明、本政策以及其他任何相关的保密和安全措施来处理信息。

  (二)转让

  1、随着我们业务的持续发展,我们有可能进行合并、收购、资产转让或类似的交易,而儿童的信息有可能作为此类交易的一部分而被转移。我们会进行安全评估,并要求新的持有儿童个人信息的公司、组织继续受本政策的约束,否则,我们将要求该公司、组织重新向监护人征求授权同意。

  2、在获得监护人的同意后,我们会向其他方转让儿童个人信息。

  (三)披露

  我们仅会在以下情况下,且采取符合业界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才会披露儿童个人信息:

  1、根据儿童或监护人的需求,在监护人同意的披露方式下披露其所指定的信息;

  2、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制性的行政执法或司法要求所必须提供儿童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依据所要求的信息类型和披露方式披露儿童的信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当我们收到上述披露信息的请求时,我们会要求接收方必须出具与之相应的法律文件,如传票或调查函。我们坚信,对于要求我们提供的信息,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透明。我们对所有的请求都进行了慎重的审查,以确保其具备合法依据,且仅限于执法部门因特定调查目的且有合法权利获取的数据。

  (四)共享、转让、披露信息时事先征得授权同意的例外

  以下情形中,共享、转让、披露儿童的信息无需事先征得监护人的授权同意:

  1、与国家安全、国防安全直接相关的;

  2、与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

  3、与刑事侦查、起诉、审判和判决执行等司法或行政执法直接相关的;

  4、出于维护儿童或其他个人的生命、财产等重大合法权益但又很难得到监护人同意的;

  5、儿童或监护人自行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

  6、从合法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收集信息的,如合法的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等渠道;

  7、与我们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相关的。

  根据法律规定,共享、转让、披露经去标识化处理的个人信息,且确保数据接收方无法复原并重新识别信息主体的,不属于个人信息的对外共享、转让及公开披露行为,对此类数据的保存及处理将无需另行向监护人通知并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三、我们如何存储和保护儿童个人信息

  (一)除法律法规或监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我们仅在本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且最短时限内存储儿童个人信息。如我们终止服务或运营,我们将及时停止继续收集儿童个人信息的活动,同时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前向监护人通知,并在终止服务或运营后对儿童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但法律法规或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我们非常重视儿童的隐私安全,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团队,并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保护儿童个人信息:

  我们会采取加密等技术措施存储儿童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同时,我们对工作人员以最小授权为原则,严格设定信息访问权限,控制儿童个人信息知悉范围;工作人员访问儿童个人信息的,须经过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管理人员审批,记录访问情况,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违法复制、下载儿童个人信息。如我们发现儿童个人信息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泄露、毁损、丢失的,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补救措施,并将事件相关情况以邮件、信函、电话、推送通知、公告等方式告知受影响的监护人和儿童。

  如您希望了解更多,请查阅《茶友网隐私政策》“我们如何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章节,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存储和保护儿童个人信息。

  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风险防范的局限,即便我们已经尽量加强安全措施,也无法始终保证信息百分之百的安全。监护人需要了解,儿童接入茶友网服务所用的系统和通讯网络,有可能因我们可控范围外的情况而发生问题。

  请监护人和儿童务必妥善保管好茶友网服务帐号、密码及其他身份要素。儿童在使用茶友网服务时,我们会通过帐号、密码及及其他身份要素来识别其身份。一旦监护人和儿童泄露了前述信息,可能会蒙受损失,并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如监护人和儿童发现帐号、密码及/或其他身份要素可能或已经泄露时,请立即和我们取得联系,以便我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或降低相关损失。

四、如何管理儿童个人信息

  在儿童使用茶友网服务期间,我们将在我们的单项服务中采取适当的操作设置、指引或提供本政策“如何联系我们”章节所列的联系渠道,尽可能保证监护人和儿童可以访问、更正、删除儿童个人信息,以及注销儿童注册帐号。在访问、更正、删除前述信息或申请注销帐号时,我们可能会要求监护人和/或儿童进行身份验证,以保障信息安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当监护人和儿童更正、删除儿童个人信息或申请注销帐号时,我们可能不会立即从备份系统中更正或删除相应的信息,但会在备份更新时更正或删除这些信息。

  (一)访问儿童个人信息

  监护人和儿童可以查看其在使用茶友网服务中提供或产生的儿童个人信息,例如个人信息资料、部分使用记录、发布内容。

  (二)更正儿童个人信息

  我们鼓励监护人和儿童更新和修改儿童个人信息以使其更准确有效。监护人和儿童发现我们收集、使用和处理的儿童个人信息有错误的,可以联系我们更正。我们会在完成身份验证和核实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正。

  (三)删除儿童个人信息

  根据儿童选择茶友网服务的具体情况,监护人和儿童可以在使用茶友网服务中自行删除部分儿童个人信息。在以下情形下,监护人和儿童可以直接向我们提出删除儿童个人信息的请求,我们会在完成身份验证和核实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包括:

  1、我们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与监护人和儿童的约定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

  2、超出目的范围或者必要期限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

  3、监护人撤回同意的;

  4、监护人或儿童通过注销等方式终止使用茶友网服务的。

  但请注意,若监护人和儿童自行删除或请求我们删除特定的儿童个人信息,可能导致无法继续使用全部或部分茶友网服务。

  (四)注销帐号

  在符合茶友网单项服务的服务协议约定条件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我们也提供注册帐号的注销,监护人和儿童可以按照单项服务的具体设置、指引进行操作或联系我们处理。

  (五)改变授权同意的范围

  监护人和儿童总是可以选择是否披露信息。有些信息是使用茶友网服务所必需的,但大多数其他信息的提供是自行决定的。监护人和儿童可以通过删除信息、关闭设备功能等方式改变其授权我们继续收集信息的范围或撤回其授权。

  当监护人和儿童撤回授权后,我们无法继续提供撤回授权所对应的服务,也不再处理相应的信息。但撤回授权的决定,不会影响此前基于监护人和儿童的授权而开展的信息处理。

  (六)个人信息副本获取

  如需要获取儿童的个人信息的副本,监护人和儿童可以通过本政策“如何联系我们”章节所列的反馈渠道联系我们,在核实身份后,我们将提供儿童在我们的服务中的个人信息副本(包括基本资料、身份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本政策另有约定的除外。

五、第三方服务

  茶友网服务可能为儿童接入或链接至第三方提供的社交媒体或其他服务(包括网站或其他服务形式)。请查阅《茶友网隐私政策》“第三方服务”章节,详细了解我们接入或链接的第三方服务类型。

  该等第三方社交媒体或其他服务由相关的第三方负责运营。儿童使用该等第三方的社交媒体服务或其他服务(包括儿童向该等第三方提供的任何信息),须受第三方自己的服务条款及信息保护声明(而非本政策)约束,监护人和儿童需要仔细阅读其条款。本政策仅适用于我们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不适用于任何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或第三方的信息使用规则。如监护人和儿童发现这些第三方社交媒体或其他服务存在风险时,建议终止相关操作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并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六、本政策的修订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可能会根据茶友网服务的更新情况及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适时修改本政策的条款,该等修改构成本政策的一部分。如该等更新造成监护人和儿童在本政策下权利的实质减少或重大变更,我们将在本政策生效前通过网站公告、推送通知、弹窗提示或其他方式来通知,监护人如果不同意该等变更,可以选择要求儿童停止使用茶友网服务。

  我们的任何修改都会将用户的满意度置于首位。我们鼓励监护人和儿童在每次使用茶友网服务时都查阅我们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及监护人须知》。

七、如何联系我们

  我们设有个人信息保护专职部门并指定了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将严格按照本政策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如监护人和儿童有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或对本政策、茶友网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措施的相关事宜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可发送邮件至:chayou@chayou.com

或写信至以下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南大道188号康乐茶文化城9栋9号,收件人: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收),邮编:650000;

或茶友网客服专线:0871-65522456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在收到问题、意见或建议,并验证监护人和/或儿童身份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如监护人或儿童不满意我们的处理,还可以向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找到约61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