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七子红茶饼茶

找到约349条结果 (用时 0.026 秒)

它是“七子黄印茶系”中年份最久远的茶品,如今已成当红茶品!

1970年初期的绿字七子黄印是“七子黄印茶系”中年份最久远的茶品,绿字黄印的种类为 “认真配方”、“适度发酵”与“加重萌芽”黄印。

绿字七子黄印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就来谈谈1970年初期的七子认真配方黄印!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0年红印圆茶、88青饼、92方砖、大白菜等珍品老茶;还开辟了《老茶讲堂》栏目,发布在微信工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

一、认真配方黄印的得名

认真配方黄印,其实是七子黄印中的一种,但使用之内飞为“七子饼内飞”亦即在八中标志下有生产单位的标注,所谓的“认真配方”乃是指其使用之内票上原有“适度发酵”的字样,变为“认真配方”,故因而得名。

认真配方的内票

二、“认真配方黄印” VS“适度发酵黄印”

“认真配方黄印”的风格与印有适度发酵内票的“绿字七子黄印”其差异并不大,基本上内票上的印刷只是代表了生产批数可能不同。

但在品饮的质量上,其实“绿字七子黄印”的水平均在“黄字七子黄印”之上,尤其是在陈期的表现上更是较“黄字七子黄印”为早,所以近年来,逐渐攀上“七子黄印茶系”的优质产品之列,尤其是“认真配方”黄印,由于形制比较特殊,故易形成惜售与追逐。

“认真配方黄印” (左)“适度发酵黄印”(右)

三、开汤品鉴

七子认真配方黄印光是开茶的茶香,就强烈地触动了大脑的感官神经。

那柔顺的陈香味,只有自然陈化的“陈年普洱茶”才有这种境地,香气之中带有印级茶独有的正统“樟香味”(不是那些入了仓的所谓''樟''香味),那是一种“陈樟香”,充满了陈茶之气韵,感受醇美、 优雅、柔顺,四十多年陈期的自然陈化老普洱茶,高价和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此。

认真配方黄印茶饼

茶汤的滋味,光是文字形容,都不能准确地表达,要喝到才感受得到。

那是一种水质丰富,极厚润,甜棉的汤水,最重要的是陈香之中带有爽口的陈茶香味。再看看茶汤色,是一种通透、明亮、栗中带红、 栗而不黑的活泼茶色,茶杯清彻见底,可见仓储是何等之优良。

认真配方黄印茶汤

到了第五、六、七泡,高峰来了,水厚味甜、茶气足,整个人感到一股和暖的茶气,身子轻轻的,心情也自然地 放松了下来。

那种陈年的樟香味,明显地被释放出来了,在这几泡茶水中,尽是印级茶独有的“樟香味”,想必,正是这种口感与茶香迷倒了不少藏家。之后,茶汤转为厚、棉、甜,带有轻轻的陈年甘味之汤。

认真配方黄印茶汤

此时此刻,正当茶友你一言、他一语的时候,茶已静悄悄地转化到另一层次境界;茶汤色开始变淡,色淡栗、质轻、非常之轻盈、水甜生津、爽口的茶汤带着甜丝丝的口感。

最厉害的是品饮至此,茶汤不但没有减轻了质量,水路仍然丰富厚泽,只是口感渐趋轻甜,变成无味之味。

认真配方黄印叶底

陈年普洱茶优雅之处是它迷人的陈茶之风韵,那老成的汤质,有如老人家向后一辈在说故事,讲述以往之辛酸史。

文章参考:网络浮云及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

声明:文章由“普洱藏家”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拍摄于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及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阮殿蓉说茶 中茶和六山的渊源

  今天的主题是中茶六山合作的故事。

  说到中茶六山,可以把时间线拉回到1998年阮总进入茶界的时候。1998年阮总进入国有勐海茶厂,当时阮总对茶叶品牌和历史都不甚了解,但为了更好地管理勐海茶厂,开始了解当时的一些产品,最先开始了解的茶是七子饼茶。当时生产的七子饼茶基本是以中茶的七子饼茶为主。

  因为中茶与国有勐海茶厂渊源已久,所以阮总说自己是一个中茶人。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中茶人呢?一是中茶公司投资了国有勐海茶厂;二是翻开国有茶厂的历史,不管是红茶、绿茶、普洱茶,都是中茶历史的见证;三是从阮总进入国有勐海茶厂开始,生产的七子饼茶都是中茶的七子饼茶。2002年、2003年的六大茶山生产的产品上打着中茶和六山的标志,翻开中国普洱茶近代的历史,就是一个浓缩版的中茶历史,无中茶不成普洱。“所以我认为我是一个中茶人,我接触的普洱茶史也就是中茶普洱茶史。”

中茶和六山的合作

  在2006年以前,中茶公司在云南没有生产工厂,主要是在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生产中茶的产品,所以勐海茶厂给中茶生产了很多中茶牌的产品。2002年,六山成立之初也给云南茶叶公司代加工中茶的产品,例如六大系列。从2002年开始,六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茶产品的传承,一直在生产中茶牌普洱茶。

  “作为一个中茶的传承人。在中国普洱茶近代历史上,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勐海茶厂时,出于对普洱茶史的喜爱和想建立普洱茶追溯体系的心情,阮总拜访了很多老一辈的茶人。作为一个传承者,阮总后来把中茶原有的配方传承了下来,有红印、绿印、蓝印等。早期很多七子级产品也被归纳进后印时代,传承了国有勐海茶厂中茶牌印级配方,也传承了七子级时代的七子级配方。

  六山传承了很多中茶历史上的经典配方,例如六山成立以后给中茶做的7542、7541、75426等唛号茶。2006年3月15号,中粮集团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将“中茶”牌商标在云南普洱茶类产品上的使用、保护权授予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六山率先成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合作伙伴,生产“中茶”牌普洱茶,并联合出品了“印级圆茶”系列普洱茶。

  此后我们生产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产品:2006年六大茶山和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联合生产的六个产品,号称为新时代的新印产品——红印、绿印、蓝印、黄印、铁饼和云南七子饼茶。传承了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原国有勐海茶厂的印级时代的配方,生产恢复后,代表着新印时代的到来。

  六大茶山刚刚成立的前两年,02至05年,我们生产了老中茶的一部分产品,其中一部分是云南茶叶公司委托六山生产的。当时云茶公司经营比较困难,所以用一部分产品抵消给六山当作买款和加工费。直到2006年,新中茶的新印时代开启了中茶标准化的商标委托的生产,当时六山是第一批受委托生产的厂家。

  从中茶牌圆茶到云南七子级饼茶,六山基本上都恢复了经典配方的生产,传承历史上的经典配方,在经典历史配方上做了一些提升,07年开始,创新了一些产品,比如五一经典、五福、孔雀饼、名山系列。

  2019年,中茶公司和六大茶山以凤庆厂为载体,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方式。2019年4月11日,中茶与六山达成深度合作,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中国茶叶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合作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传承、见证中茶牌的发展。”普洱茶是一种有记忆的产品,在这样的情怀下,我们成立了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

  六山和中茶的缘份主要是来源于阮总,第一,阮总进入国有勐海茶厂任厂长,开始进入茶行业,和中茶有了接触;第二,阮总是中茶史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参与者,作为一个从业22年的茶人,阮总做了很多中茶牌的普洱茶,也传承了很多配方,没有传承,普洱茶就没有厚重感。第三点是我们都有共同的追求,要做可品可藏的古董级茶叶。六大茶山一直是一个有情怀的企业,有一种使命感。普洱茶出厂的那一天才是它生命的开始,随着时间的陈化,普洱茶才彰显出它特有的价值。

  在外有很多传言,说六山被中茶公司收购了,但事实上是六山与中茶是合作关系,共同持有凤庆茶厂,中茶占有51%的股份,六山占有49%的股份,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是中茶控股。从合作的方面来说,我们是基于理念的相同,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有长期合作的默契和认可,随着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的成立,我们成为了中茶公司最年轻的一员。在相同的价值观驱使下,我们要做中国人民都喝的起的口粮茶。

  在六山成长的18年里,经历过风调雨顺、坎坷和辉煌,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不忘初心,致力于打造一个消费型的普洱茶品牌,和中茶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所以才有了凤庆公司的成立。

  六山成立十八年,和中茶的合作也有18年了,这18年里,我们的配合一直很好,所以去年中茶六山的合作生产了一款茶就叫做“珠联璧合”。

  2006年和2007年,六山基本上把中茶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产品都生产了一次,把配方传承在新的产品里面。中茶六山一直在互相信任、认可、相互成长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双方发挥渠道优势、资金优势、配方优势、生产管理优势,一起把中茶六山的合作提高一个层次。

  随着中茶六山凤庆公司的成立,中茶牌的普洱茶和六山的普洱茶都会得到一个更高的提升,得到更稳定的品质保证,相互背书,共同成长。去年六山生产的殿红就是使用的中茶的生产证和工厂做的,也意味着今年我们生产的小红等红茶产品也会用中茶六山合作的生产证和工厂来做。

  中茶六山的合作的工厂也将会是六大茶山的OEM单位,意味着两家在今后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合作。以后在凤庆公司生产的中茶类的产品将会在中茶体系里销售,在凤庆公司生产的六大茶山的产品会在六山的体系里销售,但是类似“珠联璧合”、红印、蓝印、绿印、黄印等具有合作意义的产品会在两家的销售体系里同时进行销售,除此之外,不会再生产同时销售在两大体系里的产品。

  中茶六山,珠联璧合,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是强强联合,是基于双方对普洱茶的热爱、双方产品价值观相同、中茶对六山的认可而成立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将肩负着未来中茶牌普洱茶和六山牌普洱茶的一些研发、研制、生产工作,让两家公司真正做到珠联璧合。

  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像阮总一样对普洱茶包含情怀的茶人把中茶六山的经典传承延续下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承前启后,能够把中茶六山的档案建立起来,传承发扬普洱茶的精神和文化。

阮殿蓉说茶 六山普洱茶销售到了哪些国家?

  今天分享茶叶出口的故事,历史上的茶叶出口要追溯到很远的时期。

  从历史上看,有四场战争和茶叶有关。明朝时,中原王朝为了控制边疆游牧民族,用限制茶叶作为攻击的手段,开始为期三年的战争。1750年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为了限制俄罗斯的贸易,大清对俄罗斯展开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入,内禁茶叶出,清朝利用茶贸逆差打赢了这场战争。鸦片战争也是源于茶叶,英国人以及其他欧洲人用白银与中国换茶叶,这使得英国在1710年到1760年的半个世纪里,相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非常巨大,最终英国人倒向了以鸦片换茶叶的政策,由此开始了鸦片战争。

  第四个茶叶战争造就了美国独立,当时,全球最大的白银产地是美洲,英国用来与中国交换的白银大都来自美洲,美洲每年产出的白银有一半最终落入了清政府的口袋。到了1773年,英国人的《茶叶法》引发了波士顿那场针对中国茶叶的运动,两年后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了。当北美被殖民者不满英国,因而当地居民塞缪尔·亚当斯率领60名自由之子化妆成印第安人潜入商船,把船上价值约1.5万英镑的342箱(约为18,000磅)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来对抗英国国会,最终引起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可见茶叶的地位之重。

  著名的丝绸之路运输出去的物品主要是三样,第一个是丝绸,第二个是瓷器,第三个就是茶叶。海上丝绸之路也称之为海上丝茶之路。通过茶马古道向外运输的茶叶更是数不胜数,茶叶出口把中国的文化传到了西方,甚至全世界。清朝时,茶叶出口以香港为聚集地,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早在1729年,普洱茶就通过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地。近代茶叶出口史主要有三次浪潮,第一个浪潮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茶叶兴起出口日本,以散茶为主,沱茶销售到法国,著名的销法沱就是指这个时期销售到法国的沱茶。第二次热潮是在1998年到2001年,普洱茶热销到德国,再销售到匈牙利和奥地利,甚至到了波兰等一些国家。第三次热潮是2005年开始到现在,茶叶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华人居住较多的地方,例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2007年,在世界茶叶大会上,阮总作了《普洱茶的新高度》的发言,普洱茶的出口取决于普洱茶的高度,要把安全卫生放在普洱茶生产的第一位。

  未来若干年后可能会出现法国仓、德国仓、美国仓、澳大利亚仓、日本仓,无仓不成普洱,摆在世界各地的普洱茶,会因为茶人对它的细心呵护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口感,仓仓有特色,这就是普洱茶的魅力。

  接下来介绍一下茶叶出口世界的市场分布。在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三高”也出现了,以降脂、减肥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开始在日本走红。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在市场的要求下,普洱茶的热度开始向日本以外的国家发展。这个时候也开始冒出一些四川、贵州的小叶种冒充云南的普洱茶出口到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八十年代后期,普洱茶在日本的市场就慢慢衰落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大陆普洱茶又开始进入日本市场,普洱茶在日本的市场开始复苏,但是依然不能和过去的鼎盛时期相比。

  法国是整个欧洲普洱茶热的推动者,销法沱茶就是因为法国而成名,大家都认为销法沱茶是沱茶里面质量最好的,很多藏茶客都以拥有销法沱茶而自豪。每年销到法国的下关沱茶就上百吨。

  70年代,一个叫甘普洱的法国老人把下关沱茶的销法沱引进了欧洲,并提出同时在法国和云南做普洱茶的药理实验,通过对普洱茶药理实验的报告和宣传,使得沱茶在法国名声大噪。在法国销售的普洱茶,是放在美容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区销售的。德国是继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兴起喝普洱茶的国家。1999年,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发布了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效后,引起了轰动,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云南普洱茶热的高潮。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些相关数据报道,因为一些假冒伪劣普洱茶冲击了德国,2017年1月,普洱茶出口德国仅占了170吨左右,和最开始的出口量相差很大。这也是市场监管不到位的原因。

  波兰市场也是普洱茶的最早市场之一。当时进入波兰市场的小沱茶、袋泡茶和散茶,以及普洱茶的调味茶,基本是勐海茶厂和六大茶山在做。后来随着假冒产品冲入波兰市场,波兰的普洱茶市场也开始萎缩。

  马来西亚和韩国是普洱茶热带动起来的新兴市场,与以往的德国、日本、波兰等传统市场的保健饮品不一样,韩国、马来西亚更注重普洱茶的品饮和增值作用。韩国的普洱茶是由僧人来推动的,宣扬了韩国普洱茶的增值、保值和品饮的文化。2005年,马来西亚的华人圈兴起了普洱茶的浪潮,2005年,六山的普洱茶出口到马来西亚。2007年下半年,整个大陆的普洱茶市场开始崩盘,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大马仓的普洱茶的投资、基金、理财、增值、保值的市场都非常坚挺。

  港台澳地区是传统普洱茶的销售区。普洱茶产于云南,存于香港,发扬光大于台湾,台湾把普洱茶作为一种文化来宣传的。在港澳台地区,80%的普洱茶销于茶餐厅,普洱茶在茶餐厅的茶销量中占了半壁江山,特别是港澳台地区喝早茶,大多数都是以普洱茶为主,所以销量很大。

  台湾把绿茶比喻为不识愁的轻狂少年,把红茶比喻为艳光四射的俏舞者,把乌龙茶比喻为风姿绰约的成熟贵妇,把铁观音比喻为刚毅果决的侠士,把普洱茶比喻为学富五车的智者。

  普洱茶的形成其实和出口有关。在历史上,云南的晒青茶在马帮的运输中,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形成了特殊的口感,就变成了普洱茶,这些茶就被运输到了京城,或者周边的一些国家,例如泰国、越南、印度,所以普洱茶的形成与海外市场分不开。2006年,国内才开始兴起喝普洱茶,在之前,普洱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大家都觉得普洱茶是出口国外的,国内是不喝的。

  每个人对普洱茶的历史理解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见解。团茶是在唐朝时期由中原传到边疆的文化,我们当时一直叫圆茶。1735年雍正时期,在税法上规定,云南的贩茶七圆为一筒,当时叫圆茶,不叫七子饼茶。1975年,把圆茶改为七子茶,才开始叫云南七子级饼茶。七子也寓意多子多福、吉祥如意。

  说到七子,就想到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子之歌》。最早的普洱茶出口都是以港台澳为主,再转到有华人的地方。1887年,澳门被划给葡萄牙,又把香港划给了英国,1898年,把威海划给了英国,把广州湾的湛江划给了法国,九龙后来也被划过去了,大连和旅顺被划给日本和俄国。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子之歌》是象征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呼唤,希望她的孩子都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到现在为止,只有台湾还没有回归,但是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叶公司在70年代时把销往港澳台的圆茶改为了七子饼茶,也是一种对祖国统一的希冀。以上就是近代普洱茶出口海外的一些历史。

  当时创汇是一个很洋气的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创汇,就好像这个企业没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好像创汇了之后企业才会有价值。六大茶山成立于2002年时,我们就按照出口标准登记注册了出口证书,也就是说,六大茶山从2002年开始,就具备了出口资质。港澳台是六山的首要出口地区,著名的红丝带、绿丝带、棕丝带出口到了台湾地区,因为当时出口到台湾的物资不允许有大陆的文字,所以才采用了丝带作为一个印记。“现在我也会经常买一些七八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些出口到台湾的后来包装的产品,看饼型和口感就知道是老勐海茶厂的味道。”当时出口到台湾的产品,包装、内飞和说明书是后来配给台湾客人的,他们包装的时候基本不扎笋叶,用的牛皮纸袋包装。

  大家看到的白棉纸包装的“喝景迈茶走天下”的螃蟹脚茶叶是六山最早出口台湾的,还有红丝带7542、8582,班章老饼,绿丝带南糯茶叶,黄丝带,这些产品都是六山的配方。六山的75726、75426、75826都在用丝带的产品来做。特别是台湾的一些沱茶,早期沱茶里面的小飞基本上是不放的,因为沱茶的生产容易把小飞压坏,所以销到台湾的沱茶都是放的红丝带。

  除此以外,六山的御品原茶出口到了日本,其中320项检测都达到了日本的标准,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在御品原茶还是日本高层品饮的茶品。除了日本,六山的袋泡茶、小沱茶和散茶还出口到了波兰,包装上有波兰文和英文,这些产品我们从来不在市场上销售。从2002年开始,台湾大有博物馆的茶叶也是六山供给的,我们还和合作过一批老字号的茶饼,叫可以兴的茶砖。

  六大茶山在出口的路上一直在前行,现在出口是越来越难了,国外的检测是越来越严格,但是六山的出口一直没有断过,我们每年都在给香港福茗堂供给茶叶,香港福茗堂的货架上还摆放着六山生产的产品。2006年,我们出口的第一批产品就是清真饼,清真饼是专门出口到马来西亚的产品,以上就是六山一直以来在出口的产品。

  历史上普洱茶没有停止过出口的脚步,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普洱茶走向世界各地,让更多的消费者喝到普洱茶,爱上普洱茶,随着更多的人对普洱茶的推广,普洱茶一定会走向世界。

找到约34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