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祁门红茶审评国标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润思祁红·程晓祥:时间煮雨,一生侍茶

  世界在变,但程晓祥没有变,37年如一日,他还在伺候着茶叶,每天骑着他的二八大扛上下班。唯一改变的或许是他学会了用电脑玩蜘蛛纸牌。

  程晓祥很有些大师严谨的风范,尤其是穿上袍子的时候。一般人的印象里,手艺人可能都不大善言辞,可他不,戴着一副眼镜像个老学究,说话不疾不徐,条理清晰,谈起茶来滔滔不绝,并对谈及的每个时间点、事件、人物都记得很清楚,不含糊,丁是丁卯是卯。

  

  审评楼前的水杉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每到冬天,落叶都会铺满木门前的水泥台阶,它见证了这栋老楼曾经风光的岁月。

  

  “我1977年下放,幸运的是当年下半年就恢复了高考,然后考上了屯溪茶校,师从郑文珍、刘建平老师,1981年毕业被分配到安庆市宿松县农业局,从事茶叶技术指导工作,每天都在田间地头跟农民打交道。”

  “1982年,因为家庭等原因,我申请调入了当时的贵池茶厂,在生产技术科工作,跟随审评室主任金冬至先生学习祁红毛茶审评和拼配技术。” 

  年轻时候的程晓祥,也曾是白衣飘飘的少年 

  左一为程晓祥的夫人,同在厂里的技术科工作

  可能就是跟茶叶有缘,再加上本身科班出生,又努力勤奋,程晓祥在祁红技术方面的天赋很快显现。当时的贵池茶厂,作为国内三大祁红国营大厂之一,汇集了国内祁红行业的顶尖技术高手,而他仅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就开始崭露头角。

  在1986年至1997年,程晓祥全程参与了贵池茶厂的祁红毛茶进厂审评,1993年至1997年期间,他还担任了贵池茶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并主持工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看着审评楼前挂着的“安徽省祁红审评检验小组”的牌子,程晓祥感叹道:“我刚进茶厂的时候,这个审评楼还是祁红泰斗程家玉先生坐镇,1985年,安徽省决定在我们厂成立省祁门红茶审评检验小组,负责全省出口祁红的审评检验任务,而且那时候祁红出口红火,从这小楼前排队等候审评的厂家一直排到了大门外,再加上我们厂的出口订单,审评工作量巨大,一天下来不知要经口多少杯茶。仅1988年,贵池茶厂整理、拼配出口的祁门红茶有六千多吨,这是什么概念,我的基本功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不管什么祁红,到我嘴里,哪个小产区、哪个年份、制作工艺等等,我一尝便知。”  

  程家玉老先生

  程晓祥不仅精通审评与拼配,祁红精制的十几道工序他一样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在审评的时候才会知道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跟制作的师父说的时候他们也会信服你。”  

  祁红精制工艺——抖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润思祁红的审评室内,有一张用了60多年的审评桌,上面放着“国家商检局”字样的审评杯。这里还珍藏着一套60多年前的有“中茶贵池茶厂”字样的审评杯,平时也不轻易示人。 

  审评室里的老古董

  一旁放着的审评盘也在经年累月的摩挲下变得陈旧,程晓祥随意展示了下把盘的技术,动作行云流水:“这个手法也是很有讲究的,我这样一摇一拢再一看一闻,干茶的质量就大致心中有数了。”虽然我不大听的懂,但后来一次安农大的老师来教授审评的时候说:“程大师的手法神乎其神”。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技艺不仅要传承,还要让它适应市场生存下去。

  为应对欧盟农残壁垒,1999年开始,程晓祥主攻祁红拼配,在祁红毛茶检测数据的支持下,出口未出过一起安全问题。

  

  在1996年以前,祁门红茶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样制作。

  程晓祥每年都会参与国家祁门红茶标准样的复样工作,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人掌握这门技术。1996年以后,随着国内消费形式的变化,市场上的祁红标准都是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定。“但我们厂还是严格的按照国标生产,所以基本上市场上同等级的茶,我们的质量要更优一些。”每年程晓祥还会参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祁红教学样的复样工作。

  

  “祁门红茶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神秘的香味——典型的、有特点的糖香型。有些人搞了一辈的红茶,也许都品不出正儿八经的‘祁门香’。”我点头深表同意。

  

  程晓祥说36年里,祁红的每个产区他都去过无数次,每片山头茶叶的滋味、香气他都了如指掌。“祁红是大产区茶,它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前期复杂的精制工艺,还有后期的拼配工艺,有些人觉得那种典型的‘祁门香’喝不到了,一方面是因为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人为的缩小了祁红的产区,原料的来源过于单一。”

  

  如同茅台酒需要勾兑一样,润思祁红的拼配技术全国知名

  祁红是农产品,受产区土壤、水、植被等的影响,每年的天气、雨水、温度等的不同,茶叶的口感也会有差异。

  

  拼配就是把初制的祁门红茶通过精制筛分出筛号茶后,按照等级要求把来自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不同采摘天气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过程,取长补短、显优隐次,让香气和汤色达到最好,让品质协调稳定。

  36年来的千锤百炼,他早已将技术运用到浑然。经他拼配过的茶叶,口感和香气都达到了极佳的品味,是祁红业界公认的拼配大师。

  

  匠人

  匠人,就是日日精进、时时求索,生命不息,便追求精湛,不死不休。不需要别人封的大师,更不需要自己封的其他名头,被消费者所喜爱就是勋章。

  

  “我做了一辈子的祁红,每款产品都是我的心血。山外有山,润思已经67年了,我们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字号,我还要做的更好。”程晓祥认真的说。

喝茶闻香这件事,莫做茶界马bao国

中国人形容茶叶的花香

大多数人用兰花香

似乎大部分人也只会用兰花香

可喜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反对了……

我前段时间买了某个品牌国标标准的岩茶,并且看到包装里面夹带了一张岩茶风味轮,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在某种层面代表了走出了一大步。尽管这个风味轮看来上去可能还有一些逻辑上用词存在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有意识的人开始引入风味轮体系,把茶叶的玄学拉下神坛,又进了一步。

另外,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也可以跟一位朋友烟灰君聊了很久,他从事食品研发多年,主要就是研究各种食物风味特性和融合创新,特别是他在咖啡领域的见解,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1

为什么我们喝的总没你吹的好?

每一个喝茶的人,经常会感觉卖茶的人对茶叶的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差异较大。比如说的体感,香气,滋味,用了很多听起来特别有诱惑力的词,诸如香气空灵,富有层次,通透,等等各种词汇,你拿到手以后,泡了喝,正常都会一堆问号。

什么个兰花香?卖单丛的和卖铁观音都讲兰花香,但感觉不一样啊?

什么是通透?我喝下去也没感觉心中开阔的能量啊

什么是茶气?我喝下去任督二脉也没通啊

所以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落差,慢慢地加剧了茶行业的不信任感。

2

茶届“马bao国”

商家:客户不是专业的,他不会喝茶,不能抓住茶叶的特点

客户:商家不靠谱,夸大宣传,哪有说的那么好?

于是,各打五十大板后,继续哭街骂娘,这样的逻辑不自洽后,没有人能获得好处。如果找不到一把钥匙合理的打开这扇门,门外的看客就永远对门内漆黑的一片怀疑和不信任,不愿踏进去。门内的想让外面人进来看看,可就是够不着顶灯的开关

那么长此以往,传统茶行业市场发展一定会深受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自信。如果你还在用着当年大神台上品茶说出一堆山场气,茶气之类的如咒语一般的语言,台下的年轻人早就不是当年的我们整齐划一的点头了。一定骂骂咧咧的走开,心里还想着又TM一个茶届“马bao国”。

3

语言密码

茶届里面,审评术语如密码一般,如果没有解释和接触过可能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比如:

绿黄和黄绿

醇厚和醇和

红艳和红浓

叶底有弹性和叶底柔软

高火香和足火香

这些词汇你们可能有的看着差不多,但实际意思差别很大,有些词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有些词用在不同的茶类或者等级里面褒贬还不一样。

我知道看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想,真复杂,真难。

其实,很多手里有评茶证的专业人员,也TM跟你一样,有意思不?

4

抽象带来的认知偏差

评茶体系的难并仅仅是因为庞杂和专业,更是因为这个评茶体系的抽象。

我曾经也认为自己掌握这一整套如密码一般的解读方式很有专业性,并且很享受这种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鸿沟。但实际上这种抽象,也导致了市场很多乱七八糟的解读。比如茶叶醇厚一词是常用的一个评茶词汇,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掌握在对应茶类和品种,在什么时候,什么程度采用这个词。这是有经验门槛的。但就是这些抽象的词汇,看上去好像增加了茶叶的神秘感和魅力,实际上有时候搞得很多从业者也莫名其妙。根本上不利于茶叶的推广和发展。

5

有人成龙,有人成虫

在评审的语言丰富度上面,市场上是走在前面的。很多品饮茶时候的细腻用词,茶叶审评大部分只有是抽象的概念。所以专业审评上很多细微的感官认知,在语言上并没有办法有效表达,只能用一些抽象的词语概括。所以也造成市场话术非常庞杂,每个人有着自己的话术体系,鱼龙混杂,有些人是有大量的品饮训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用词其实是有参考价值的,甚至不比专业审评人员差。但也有些人,因为茶行业专业无能,让他们有很多以推广为目的的各种话术横行。

市场话术是在专业无能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东西。法外之地,野蛮生长,终有人成龙,也有人成害虫。

6

风味轮,具象的形容优势

兰花香,让中国茶届认识少有的抛下成见,高度统一。

是对茶叶香气的形容兰花香,这一点,在我看到过的描述里面,普洱茶有,正山小种有,铁观音有,信阳毛尖有,黄山毛峰有,祁门红茶有,就连安化黑茶也TM有!

我这辈子第一次觉得中国茶届还是统一的,就是从这里来的,

但基本上,也就仅次而已了。

实际上,这背后代表了我们具象形容词的匮乏,这一点,我强烈建议可以参考风味轮,因为我朋友仔细探讨和比较,我们专业审评体系中,最缺乏的是具象的描述。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比如我们审评的时候对香气的审评步骤如下:香气——纯正是否有异味——香气的浓度——香气的类型(花果甜香等)——香气高低。其中大部分的判断依据,基本都取决于审评人员的主观感受,香气的形容,基本也只分到类型,就没有进一步深入了。

而咖啡的风味轮呢?

其实对比下就能很容易发现,咖啡的风味体系比茶叶更加具体,更深入一些。如果当形容香气的时候,不同的茶类的时候,有不同具象花来形容,那么基本上让歧义就可以更缩小一步。

另外,我明确问过朋友几个问题:

第一, 咖啡行业是否可以做到盲品终端去评判? 答案:是

第二, 咖啡行业专业学习机构是有实物参照 答案:是

第三, 咖啡行业是构架在风味轮之上,并且得到认可的 答案:是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成立,那么风味轮的我认为专业逻辑就成立,茶行业是可以参考受用的。

7

我们想象的快乐是否被剥夺

我知道,写到咖啡比茶叶领先的地方,可能会伤及到部分人的文化自尊,在很多人眼里,茶叶的文化的优越是凌驾于外来文化之上的。但实际上可悲的是,这种优越感是来自于无知。

风味轮是否会剥夺我们想象茶叶的快乐呢?

实际上,并不会。风味轮是适合专业训练和消费者比对的。普通人依旧不会接触到。所以哪怕在跟消费者探讨风味的时候,其实最末端具象的形容词对消费者,一样是抽象的。

所以,想象可以留给消费者,而不是从业者。

39块钱10包的茶包,‘讽刺“了什么?

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11月15日,茶饮消费品牌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以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位女性新消费创业者的艰难求生》,剑指与各大平台之间的矛盾。

王雨朦自述,其品牌被盒马通知停止合作,并要求限期清走数万盒货物,这是压垮她的稻草,所以她要进军小红书。文章中,王雨朦以两个孩子母亲的视角,控诉了包括淘宝的流量机制、盒马、其他直播平台、大主播坑位费、直播投流效果不佳等,也承认了自己在创业中拿到了投资后被资本驱动进行“烧钱”行为,她说“从战战兢兢到自信膨胀,只需要一轮融资,我们从创业第一天就盈利的公司,逐渐变得开始能接受亏损,心态上也有了赌的成分,我开始相信,烧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能让数据一飞冲天。”

她也承认“现在再回看那段时间整个市场的疯狂,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事情整个新消费行业上下游几百万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数家媒体对其遭遇进行了报道,但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我们同情她的遭遇时,我要与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商榷她在推文和一些品牌软文中关于茶的观点——她在《每日人物》的稿子里提到,“此刻,我们定价79元的产品,正以39.98元的价格摆在盒马的货架上,旁边写着‘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这讽刺的是谁呢?

悲情的背后 请尊重下专业

王雨朦自称:“我在全国各地跑产区,测口感,寻找好的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好原叶不苦不涩,坏原叶没有香气。而我们调配的每一款茶,比例和搭配也是2000-3000次试验才定下配方。”

并且她特地贴出了一张茶叶审评的照片,18个专业评审碗显示专业,但是笔者发现图片中只有两个标准评审杯,其他都是非标盖碗,也并没有准备评审品饮用的茶匙、茶杯和计时器,所以无法了解她是没有勺子和杯子的状态下,是如何去品饮茶汤的,是靠意念吗?或者换句话说,道具都没准备好,只是为了拍照留念表示专业?

浅谈一下茶叶的审评,我们通常用的国标审评方式,我们称之为感官审评法。感官审评法运用嗅觉、味觉、视觉、触觉,通过审评茶叶外形(条索、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多个方面对茶叶的高低优次做出评价,对茶叶做全方面的审评。

女生的感觉器官,尤其味觉有先天优势,但人的感觉器官受到生活习惯和自身身体基因影响,审评法本身就是为了降低感官审评的主观性,通过多因素对比,尽量做到结果客观准确。

通常一泡茶的好坏评审,需要经历分别三次闷泡,以绿茶为例,分别是2分钟+3分钟+5分钟,乌龙茶要求更高,采用的闷泡时间是3分钟+5分钟+5分钟,并且填写感官审评表,对每一款茶详细分析和记录,最终对比产生结果,且需要多人参与,降低客观影响。

所以,任何一个茶人都不敢说“寻找好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这话显得极其可笑和不专业,通常大品牌的茶厂,专业审评师团队,一天面临上百款茶的审评,因为品种繁多,但审评也需要好的身体,更需要时间,大多数时候是站着来回走动的,因为需要不停的换茶叶、泡几十款茶、倒茶渣、记录、分析、讨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更何况是每款茶要进行2000-3000次搭配测试。

且审评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茶叶原叶采购、工艺流程控制、品质把控等,都需要创业者亲身体验:茶山是必须得去的,去看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根据天气确定生产流程,在制茶季,甚至需要进到厂房车间进行观察,甚至亲自上手操作。

所以谈及2000-3000次,以及所谓上万次的评审,笔者持怀疑态度,这是常识问题。

关于高端 请不要偷换概念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界面查阅盒马平台看到,Chabiubiu尚在售卖的葡萄乌龙茶售价49元/盒,每盒10袋,均价4.9元/袋。而在盒马平台上搜索袋泡茶,其他品牌如同为新国货品牌的CHALI袋泡茶均价在3元/袋,英国WHITTARD阿萨姆红茶售价虽然在49元/盒,但每盒有50袋,均价不到1元/袋。

也就是说,Chabiubiu的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并不便宜,这是因为创始人王雨朦一直在各种软文宣传中宣称:“在研发上一直坚持高品质的原叶茶。”“袋泡茶都是机器滚出来的,好茶叶滚碎了口感会苦涩,碎茶咖啡碱会析出,很难好喝。”

为了防止引起对更多喝茶小白的误区,我们从茶专业角度分析她的一些销售说辞是否站得住脚?

1. 苦涩不是好茶?

茶的苦涩味确实是茶的一种本味,但不能单纯地认为苦涩就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实际上,茶的苦涩味浓淡取决于茶叶中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茶多酚和生物碱两大类。

苦涩味实际上可以被视为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当苦涩味化得快时,这证明了茶叶品质和制作工艺的优良。以普洱茶为例,班章、老曼娥等茶叶就是这方面经典型代表。

因此,在品尝茶时,苦涩味并非完全负面的属性,而是茶叶品质和工艺的一种体现。在专业的品茶过程中,人们甚至会特意去品味这种苦涩味,以判断茶叶的真实价值和品质高低。不同茶类,品鉴要求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2. 采摘越早,茶营养越高?

在其他软文中,她为了对比原叶茶与碎茶的优势,也对媒体强调:越早采摘的原叶,其等级越高,营养越丰富。相反,越晚采摘的,等级低的茶叶,才会被制成碎末,营养物质被破坏,风味流失。

这里很显然,她把原叶与高端划上等号,把芽头与好的营养和风味划上等号。

采摘越早营养越丰富这一点其实以营养学标准的话,反而是采摘晚的相对营养会更丰富一些,因为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内含物质包括了多酚类物质,含量是远远高于芽头和鲜嫩叶的,因为在嫩芽和嫩叶的时期,没有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所以只能说是氨基酸类的物质相对丰富,但是它的多酚类物质一定是没有成熟叶多,包括糖类物质的沉淀。

3. 芽头茶就比非芽头茶高级吗?

从茶学的标准来看,她在偷换概念,众所周知,茶叶采摘是有标准的:单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比如福鼎白茶,芽头做出来就是白毫银针,长出叶片出来,根据采摘标准和时间不同分为白牡丹和寿眉。

即便的是碎茶,也是茶加工的工艺的一种,比如英国皇室钟爱的红茶,无论是最早的正山小种还是祁门红茶,为了大量茶物质释放,都做成碎茶出口,并不能说,碎茶就比原叶茶差。

芽头与否,只是代表外形,等级,但并不是外形是芽头,就意味着“营养丰富”,因为不同的茶的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大宗绿茶的标准:一级:一芽两叶一芽两叶占比50%以上,一芽三叶占比不超过30%,其它不超过20%就可以被定位一级绿茶,外形是评级的参考标准,并不代表绝对的品质。

以普洱生茶为例:台地茶种植与古树,台地种植因其单一性和种植密度,必然会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符合规定的使用,通过检测都是符合标准的。但你让资深茶友是选择芽头好看的台地茶?还是选择条索粗大,不太好看的核心产区古树茶呢?

所以,等级高,不意味着好喝,比如贵州“龙井”会比真正的狮峰龙井好喝吗?同样都是芽头,都是43号或者乌牛早品种?茶的迷人之处正是它的千变万化,不能一概而论。

或者换句话说,Chabiubiu为什么不把更好的“单芽头”白毫银针作为私房茶给自己的消费者呢?而是在卖给大家白牡丹和寿眉呢?是因为白毫银针不好吗?

所以不能以原叶、芽头等作为销售噱头,这对于茶行业是不公允的。

4. 原产地有好茶?

Chabiubiu还宣称原产地,比如福建福鼎白茶产区,除了大家熟悉的太姥山、磻溪镇、管阳镇、点头镇,但还有贯岭镇、叠石乡、嵛山镇等地,甚至在各种原产地还有用其他外山产区的茶冒充原产地的茶在本地销售,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不同的产区,口感和价格相差巨大,也是不法商家的障眼法之一。

另外,即便是真正的核心原产地,也并不代表茶品质就优质高端,不同的海拔、生长环境、茶园管理、采摘时间、气候、采摘标准、工艺、存储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茶的品质。

以台湾茶为例,台湾南投是最大产茶区,但同样低海拔的四季春茶和高海拔的大禹岭冬茶,价格相差数十倍,环球国际有机认证,需要400多项标准,空气,土壤等都要评测,一些高海拔产区为了有机,采用人工除草和人工有机肥管理等方式,成本更高。曾有媒体报道称,不法茶商将大陆生产的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先以出口的方式运到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再以转运的方式到台湾,用以充当台湾当地茶叶,然后转卖给游客,所以台湾工艺生产的“台式茶”与真正优质的“台湾茶”也是天壤之别。

5. 机器制茶和新工艺的矛与盾?

在另外一篇软文中,chabiubiu还提到:机器加工纵然能提升效率,有助于大规模生产,但这只是硬件而已。相比之下,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得靠老祖宗千百年锤炼下来的传统工艺、造茶经验,他们才是制茶的“灵魂”。

chabiubiu宣传采用世界排名前三的设备,配合不断改良的发酵、焙火工艺,去除了某些茶款之中的青味,创造出更符合国人口感习惯的茶味。

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说法,无法看懂创始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机器或者传统工艺,从常识上,机器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并不会改变茶的生产工艺,本身发酵度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重要基础,既然你用设备改变了传统工艺,也就不符合国标了。

一些茶本身就会带有青味,这是一种醇类物质,会随着温度和时间转化,包括阳光日晒对于酶类的转化非常重要,都是影响茶口感的基础常识,一味的循序手工或者强调机器新工艺,都是不科学的,好的工艺首先要符合传统工艺,国标的标准也是来自传统工艺,不要把企业标准偷换为“好”的表现。

800一斤的“私房原叶茶”到底贵不贵?

其实,很多网友在微博也对于Chabiubiu产品的价格表示了质疑,不少网友对于一盒30克售价50块的价格表示了质疑,按照500克计算,一斤茶的成本超过800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方式,是离不开茶的,换句话说,生活茶就应该平民化,不能因为有好看的包装,就卖过高的价格,毕竟这类新消费的茶品跟专业级发烧级茶品还是泾渭分明,合理的定价也是决定销量的重要因素。

800块一斤成本的茶,还需要保证原料采购、生产、包装、渠道费用、运营费用以及利润,茶叶毛利率一直较高,所以网友的质疑的潜台词是:800一斤的茶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以白牡丹为例,2023年福鼎核心产区点头的一级白牡丹通货采购价格平均水平在 200多一斤,源头茶厂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但结果也呼之欲出:在保证正品的前提下,以Chabiubiu的模式卖800一斤的确不太便宜。

虽然“私房原叶茶”强调其稀缺性,但在吸引资本进入的过程中,大规模采购和销售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私房”的概念又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稀缺的原料数量是无法满足大量销售的,大量采购才能降低成本.

茶的价格跟品质固然成正比,价格仅仅是参考的一部分,但是前提是“货优价低”,如果高价低质只会是短期行为,市场会用脚投票。

购买新消费茶饮的消费者大多数是新手,他们对茶的了解可能仅仅是基于此次的购买经验,如果他们体验不佳,可能会对整个茶产业产生偏见,从而影响他们未来对茶的购买意愿。因此,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笔者认为,创业是有风险的,作为创业者要有危机意识,根据市场情况稳健选择市场策略,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来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