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黔南都匀毛尖

找到约30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品牌致胜——百年老字号“都匀毛尖”品牌建设之路

上苍偏爱黔南,令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让各种动植物得以在最好的自然生态下繁衍生息。这里是野生茶树的原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云雾缭绕的深山里,“都匀毛尖”芳香馥郁。

都匀毛尖茶,生长于黔南喀斯特烟霞奇峰之巅,生长于山高、林密、水长的苗岭诗画间,每一片绿叶吸山水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一千多年来,她历经晒、蒸、炒青绿茶的演变,不变的是传承下来的优异品质。翠绿、方向、味醇、形美,成为中华绿茶中的经典茗品。

不经意回眸,都匀毛尖,这片蕴含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绿叶,已经芳菲数千年。今天的都匀毛尖茶,无论是工艺还是品质,都可以说是历代积累和发展的里程碑,是历代茶农智慧的结晶。如今,这沁人心脾的茶香早已飘洋过海,弥漫到世界各个角落。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的翠绿的羽衣、鲜亮的汤色、丰富的营养,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回首来时路

以都匀毛尖为正源的黔茶,早在明朝即为上贡佳品。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黔南茶区后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1915年,都匀毛尖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比肩飘香同获金奖。“北酒南茶”使贵州特产最早的国际声誉从此奠定;60多年前的春天,在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即将成立之际,毛泽东主席收到了来自都匀团山的几位青年团员寄送的“雨前茶”,毛主席品尝后亲笔回信道:“此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我看此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1982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荣获中国“十大名茶”第二名,从此香满全国。时光荏苒。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都匀毛尖茶,他说:“我知道贵州的都匀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同时提出:“对于都匀毛尖茶,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殷切希望。都匀毛尖承载着国家领导人的嘱托,打响品牌,走出深山,做大做强,带富一方群众。

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都匀毛尖茶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规划引领,着力于“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发展茶产业,按照“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响、争做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的要求,举全州之力做强茶产业,各县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都匀毛尖”品牌。

 

品质:质量树品牌

为了打造品牌,全国声称本地为贡茶产地的约有2000多个县和地区,但目前国内唯一发现并保存完好的“贡茶碑”,仅在贵定县云雾镇的鸟王村。这块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碑,依稀可以看到“贡茶定数⋯⋯及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字样,落款日期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几百年时光如水流逝,而这块中国唯一的贡茶古碑依然矗立在鸟王村关口寨上,见证着千年古茶一贯的优秀品质。

20174月,黔南按照DB52T4332015《都匀毛尖茶》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获得SC证的40家都匀毛尖茶生产企业进行随机抽样送检工作,水浸出物茶样检验结果最低为431%,最高为503%,均大大高于国家标准,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检茶样合格率100%

因为过硬的品质,目前都匀毛尖茶产品现已遍布省内各茶庄、商场、超市,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海南、广东等地市场。随着“都匀毛尖”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都匀毛尖茶的品质也得到各地茶商的广泛认可。如今,每到春茶上市时节,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们纷纷云集都匀收购茶叶,有效带动了地方的茶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为不断提升都匀毛尖品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黔南州不仅成立了都匀毛尖茶品牌管理委员会,还颁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地方标准,注册了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申报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手工加工工艺专利保护,并通过多次举办茶叶大赛、茶文化推介活动等,大力推动都匀毛尖的品牌发展。截至今4月,“都匀毛尖”品牌价值已达29.9亿元,这是都匀毛尖公用品牌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九年参加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一直持续稳步上升。

如今,都匀毛尖茶不但成功挺进出欧盟市场,还先后与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誉满神州,香飘四海的都匀毛尖正在名茶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化: 铸入民族魂

“吃了早饭我出门,三老四少进茶林,太阳火辣也要去,多少汗水擦不及,种了茶叶要整理,不来管理茶不成⋯⋯”

山歌响坡头,茶叶芽儿绿。在独山县茶叶基地,嫩绿的茶叶伴灿烂的阳光在微风中摇曳生长。茶苗旁,三三两两的布依族居民一边唱着种茶歌,一边手脚迅速的劳作除草,伴随着蝉叫鸟鸣,连绵的山坡显得格外热闹。

这种在山歌中种茶、采茶的景象,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黔南来说是常有的事。黔南州的12县市中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而近年来,黔南在壮大茶产业上,在加强品牌建设上,越来越重视将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茶产业在建筑、器具、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结合,以此为“黔茶出山”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魂。

在都匀市,这里有着国内最大的茶博园,全部建筑由木石结构完成,其中在大到房梁屋檐、小到茶具装饰均加入黔南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去年在此举办的茶人会上,黔南州就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茶媒体中心、微茶庄园、和君资本等 14 家单位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同时宣布贵州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在贵定县,依托茶产业发展基础、优美的茶园风光和“贵州最美茶乡”等四大名片,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贡茶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几年的打造,基本形成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品茶、旅游观光、休闲游乐为一体,与旅游业相得益彰的茶旅一体化循环发展。

在平塘县,实施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培育尚茶之风,积极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在全县掀起识茶、爱茶、论茶的尚茶之风。

2017年的茶人会上,主题便是“文化引领黔茶出山——让世界品味都匀毛尖”,可见黔南注重茶文化的决心。茶人会作为黔茶出山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数千名来自国内外的茶人齐聚黔南,进一步丰富了都匀毛尖品牌的文化内涵,为黔南抢占全国茶文化制高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扩大了都匀毛尖茶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并强力推动了毛尖茶产业的对外交流合作。

2017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落下帷幕,都匀毛尖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等荣获农业部评比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0179月,在首届中国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都匀毛尖茶”从全国1400家企业选送的15000余件商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黔南州着力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不断加强茶与民族文化在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大数据的融合发展,为茶产业发展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以此不断扩宽市场。

 

生态:插上保护翼

数据显示,2017年,黔南州茶产业以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根本,以“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为主要抓手,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茶园总面积达到161.8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105万亩,实现茶叶产量3.2万吨,实现茶叶产值54亿元。

同时,茶叶企业获SC生产许可证达70家,10个县市共80家企业完成了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宣传贯彻执行工作,都匀、贵定、瓮安等地完成茶园平衡施肥近10万亩。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一二三产业联动、助推区域精准扶贫和振兴农村的支柱性产业,30万茶农依靠都匀毛尖产业脱贫奔小康。

茶产业壮大的喜人成绩背后,是对生态的的严格保护。自20158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黔南州创建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以来,黔南州围绕都匀毛尖茶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品牌创建和检测体系等创建内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黔南州相继出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等茶产业发展方案,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省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阵营,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个为茶产业立法的地区,也是全省首家将茶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地区。

20176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批准黔南成立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也是贵州省首个、全国第13个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都匀毛尖品牌的经济优势逐步凸显,示范区农户通过茶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黔南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推进都匀毛尖茶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为前进方向,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山论,让都匀毛尖茶引领“黔茶出山”,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贵州都匀毛尖:东方树叶解码惠民密匙

  都匀毛尖,扎根原生净土,千年传承,历久弥香;都匀毛尖,顺应时代,接续发展,春山可望。“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近年来,黔南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着力推进都匀毛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百年世博名茶绽放出新的光彩。  

风景秀丽的独山县影山镇茶海 徐朦摄

  山中一片茶 云上一缕香

  六月仲夏,黔南的山里晴雨交替变换,在海拔1700米的螺丝壳,山中有茶,雾里带香,航拍机俯瞰,一垅垅茶树绵延不尽、葱郁青翠。这里是北纬30度,被称为世界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是中国的绿茶优势产业带。

  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黔南种茶历史悠久,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独特气候和有机质、无公害的生态优势,赋予了都匀毛尖香高鲜郁、味醇鲜美的特质,成为贵州省主打的“贵州绿茶”四大子品牌之首,是贵州好生态的“代言茶”。

  都匀毛尖茶优的秘诀关键在于“绿色”,从好原料变成好产品,绿色生态贯穿始终。早在2008年,都匀毛尖茶就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品质,冲破欧盟设置的210余项农残检测“绿色壁垒”,成功进入欧盟市场,向世界亮出了绿色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

  在黔南,茶叶是践行绿色发展、培育生态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茶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是黔南州明确重点打造的四大农业产业之首。全州12县(市)均产茶,现有茶园161.8万亩,投产茶园121.2万亩,已成功创建10万亩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都匀螺丝壳、贵定云雾、平塘大塘、独山影山、瓮安建中等5个省级茶叶高效示范园区。2019年全州茶叶产量4.48万吨、总产值67.3亿元(人民币,下同)、茶叶出口额达1.32亿元。  

  都匀毛尖,既包含了历史上苗岭山脉中段都匀所产之茶,也包含了今之黔南所产制的绿茶。其中,瓮安欧标茶是黔南茶产业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的典范,通过充分利用旱坡地、弃耕地、宜茶荒山(草坡)、低产低效林建设欧标茶园,建成3.2 万亩整园大数据信息采集终端,1800 亩黄金芽示范基地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茶树长势以及茶园PM2.5 值、温度、湿度等情况,从源头上对欧标茶园禁用的63 种农药强化监管,按照欧盟483项进口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严把茶叶质量关,提升“欧标茶”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黔南州还在大力推广太阳能频振杀虫灯、粘虫色板及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在贵定,178个智能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已投入使用,覆盖面积超过1万亩,每个灯覆盖约30至50亩,每亩可提高500元产值。同时,智能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添加了无线通讯模板,可以将杀虫灯的运行状态和采集的数据实时上报到云端,足不出户便可远程查看杀虫灯的工作状态和其他保护状态。

  近年来,黔南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聚焦“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奋力做大茶产业,促进脱贫增收,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州茶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走出去请进来 擦亮黔茶茗片

  素有“千年贡茶、百年金奖”之美誉的都匀毛尖,早在明代就被列为上贡之佳品;百年前,贵州将都匀毛尖送上国际舞台,惊艳五洲四海;60多年前,都匀茶农采制上品毛尖茶寄给毛主席,珍获亲笔命名。“中国十大名茶”、“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时光荏苒,都匀毛尖的一缕茶香伴着百余个世界级、国家级奖项,已经越过了漫漫时光。

  强化标准体系是做强茶品牌的根本,黔南州修订发布《都匀毛尖综合标准化体系》,茶青原料、加工、成品包装全程实行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工艺,建立品牌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茶叶抽检制度,建立二维码溯源体系。  

  黔南举全州之力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都匀毛尖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等品牌事项收由州政府统一管理。并制定出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匀毛尖品牌管理办法》、《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使用及管理办法》等,有效推动都匀毛尖品牌统一管理。全州围绕“都匀毛尖”建基地、搞生产、促营销,逐步建立了严格统一的标准化品牌管理体系。

  坚持品牌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重点在央视、机场、高铁等抢占有利位置投放都匀毛尖广告;开设都匀毛尖官网,在广州设立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和在西安设立西北运营中心等向外界宣传展示都匀毛尖品牌。

  同时,坚持以茶事、赛事活动作为推进科技兴茶、提升茶叶品质和繁荣发展茶文化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以来,黔南连续4年成功举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努力搭建面向

  会”这一平台上实现了产销双方、供应和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促成了更多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有效提升了都匀毛尖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今年都匀毛尖春茶产量达1.07万吨,产值达36.74亿元,为黔南50万茶农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和致富的希望。都匀毛尖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州茶叶基地面积、产量产值、品牌效应大幅提升,以都匀、贵定、瓮安、平塘等为代表的重点茶叶生产基地产业带初步形成,茶产业已成为黔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农增收特色支柱产业。

  茶业兴富民 茶旅融富村

  “茶”字是上草下木中间有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黔南,一片茶叶,从茶农管理茶树、采摘茶叶、炒制干茶开始,到各地茶商收购、运输都匀毛尖,销往世界各地,再到茶叶投入茶客的杯中,香茗四溢。一片茶叶的命运,连接起许多人的生活。

  平塘县大塘镇新光村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面大,有“云上大塘”之称,这里是毛尖茶的主产区之一,素有“贵州春茶第一壶”的美誉。今年3月初,春茶开采没几天,新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订单。“2010年我从政府那领了一批茶树苗,栽到自家的几亩地里。后来陆陆续续扩建,如今有10亩茶园,年产值达2万多元。”新光村贫困户罗国虎靠着种茶脱贫,建起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平塘县着力构建“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如新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83111”利益联结机制大量加工夏秋茶,提高了茶农采茶积极性,预计每户茶农年采摘茶青收入可达13800 元,还能额外享受合作社红利。

  在利益联结上,瓮安县黄红缨茶业公司摇起了带贫致富的大旗。公司依托茶产业带动当

  地基础设施与综合配套建设,提供1786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逾1.18万元,年用工支出10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9户743人实现脱贫摘帽,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都匀毛尖春茶采摘依旧如火如荼,市场销售也在回暖,

  甚至超出了预期。都匀市背篼姑娘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标霞表示:“从预售到开售,不到5天时间,通过线上平台销售至全国15个省份,且今年预售时间与去年相比提前约15天,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左右。”

  在黔南,处处弥漫着茶香的气息,生态茶乡秀美如画。黔南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的主抓手,依托品牌经营乡村,促进“以茶兴城、以茶兴旅”产城景互动融合,成功打造百里毛尖长廊、都匀螺丝壳等10余条茶旅、融合示范带。在都匀市螺丝壳茶山上,吃茶宴、住茶山、游茶园、体验制茶是时下广大游客向往的度假体验,“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也成为现实。2019 年,都匀市茶旅融合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突破2 亿元。  

  黔南大地,161.8万亩茶园绿意盎然,茶产业成为全州生态、经济、社会、脱贫效应叠

  加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包保脱贫模式,建立了贫困户与茶企利益联结机制,由政府出资帮扶,群众以土地劳力等入股,参与企业获利分红。截止2020年4月底,全州茶产业覆盖贫困户12415户,覆盖贫困人口46150人,贫困户通过利益联结及茶叶基地就业务工带动人均收入1431.9元。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

  (来源:中新网贵州)

都匀毛尖:好茶佳话多

茶这个东西,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淡雅的香气,如同一首好音乐自带治愈人心的能力;回甘的味道,如同一本好书籍让人回味无穷。

都匀毛尖,诞生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青山绿水间,以其优美的形状、独特的香味、健康的元素、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备受世人瞩目。它从远古走来,走过历史长河,抚过岁月沧桑,融入黔南民族文化,铸就了厚重历史的辉煌。

沉淀在时光里的一杯好茶

黔南茶叶的历史,是一段被茶香浸染的千年时光。

黔茶见于文字记载已逾1500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称赞黔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此后千余年,对黔茶的称赞屡屡见诸各类典籍。

千百年来,品种繁多的黔茶,从青山蜿蜒的古驿道运往码头、口岸,潮水般涌向大江南北。其中,一款来自黔南高山云雾间的茶叶,形似鱼钩、芳香馥郁,被明朝崇祯皇帝品鉴后赐名“鱼钩茶”,这是都匀毛尖的前世美名。

直到1956年,毛泽东主席收到了都匀县团山乡5位青年团员寄送的明前“鱼钩茶”,他品尝后亲笔回信:“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从此“鱼钩茶”有了自己响当当的名字——都匀毛尖。

1982年,都匀毛尖从全国300多个名茶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名茶”。多年来,都匀毛尖在全国各种茶事活动上摘金夺银,先后斩获国内外各种奖项300余个。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经过万里挑一、严格评选,都匀毛尖入选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和联合国馆指定用茶,再次让千年茶香飘进世博,向世界展示贵州佳茗的形象与风采。

几百年时光如水流逝,在历史进程中,黔南茶文化与民族文化经过漫长的沉积、发展,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黔南茶文化。至今州内各族群众仍保留着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的传统技法,每年春茶采摘时节,都有举行拜山神、祭茶神的习俗。

202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包含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入选人类非遗的代表性项目。从中国非遗到世界非遗,这是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彰显了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的当代价值。

孕育在山水间的一杯好茶

茶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是茶的罗裳。

黔南的茶,承载着一方山水的灵性,你能从那袅袅茶香中,品尝出山的苍翠、水的灵动、春的韵味。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6—30度,是世界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都匀毛尖就是这一“黄金纬度”地带孕育出来的绿茶经典。

产自黔南群山之上的都匀毛尖,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均高于同类绿茶标准,它“嫩香持久、香气清冽、鲜爽回甘”的品质,让人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这一特质源于都匀毛尖独特的生长环境。

黔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是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温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度。同时,黔南还是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达66%,境内群山叠翠、林木苍郁、云遮雾罩、溪流纵横,山地起伏大,土层深厚温润,有机质含量高,处处是天然大氧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得青山秀水之灵气,纳万物百草之精华的都匀毛尖,芳菲千年,沁人心脾,纤尘不染。

同时,贵州作为全国第一个在茶园中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和草甘膦的省份,极为重视干净与生态。而干净绿色更是都匀毛尖这张名片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始终将绿色生态和有机生态贯穿种茶、管茶、制茶、卖茶全过程,确保生产出名副其实的干净茶、生态茶。

早在2008年,都匀毛尖就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品质,冲破欧盟210余项农残检测“绿色壁垒”,成功进入欧盟市场,向世界亮出了绿色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

明前雨露的滋润,高山云雾的滋养,孕育出了出类拔萃的都匀毛尖茶,造就了其不可复制的优秀品质,加上“一气呵成,火中取宝”的独特炒制工艺,成就了都匀毛尖芳香袭人的灵魂。

承载茶农致富的一杯好茶

得益于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受利于辛勤传承的都匀茶农,都匀毛尖形成了“三绿透三黄”的显著特点,即:“干茶颜色绿中带黄,茶汤颜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不仅拥有“条索卷曲、银毫披身、色泽翠绿”的俊美外形,还具有“嫩香持久、香清味鲜、回味甘甜”的独特茶香。

据专业部门检测报告显示,都匀毛尖水浸出物达到52.5%,比国内同类绿茶高出16%,氨基酸含量高达4.0%,被业界人士誉为“绿茶皇后”。

为此,都匀市抢抓政策机遇,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通过争取中央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本级财政投入,以1500元/亩标准支持群众在高山荒坡上种植茶叶,茶园面积得到快速增长。尤其是2014年以来,省、州、市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从19.15万亩扩大到37.83万亩,增长97.55%。目前,全市茶企(合作社)累计348家,现有茶叶生产加工线89条,年生产加工能力突破2万吨,带动12.5万人就业。2022年全市茶叶年产量1.12万吨、产值28.66亿元,其中:春茶产量3042吨,产值16.84亿元;夏秋茶产量8159吨,产值11.82亿元。

近年来,都匀市围绕“全年采摘、全树利用、全产业链发展”三全战略,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方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重点产茶村签订夏秋茶青收购合同,通过“托管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为龙头企业生产原料,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推动匀山公司、贵天下、贵台红、梅渊公司等4家省级龙头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合力发展夏秋茶生产;引导毛尖镇六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南山公司抱团发展,2023年以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级增收13.5万元。

都匀市依托都匀毛尖品牌优势,以茶产业为载体,全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带动3.6万户农户受益(其中脱贫户3181户),2022年人均综合增收5000元以上。

缥缈千年的缕缕茶香,浸润了古诗民谣的长歌短吟,“绿茶皇后”都匀毛尖赋予了黔南这片土地芬芳与灵性。待来年三月苗岭春正浓,毛尖展芽吐芬芳时,您一定要来黔南走走,在浓浓的春意里,不醉春风醉毛尖。

来源:《农产品市场》第21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