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传奇

找到约1,22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普洱传奇产品

云源号

南伞传奇

生茶 2012年
云源号

勐海传奇

生茶 2012年
云源号

勐海传奇

生茶 2013年
云源号

勐海传奇

熟茶 2013年
中茶

勐蛮传奇

熟茶 2015年

时代担当砥砺奋进|八十年中茶历程八十年普洱传奇

  1938年12月16日,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在昆明威远街208号,正式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茶云南前身”,中茶云南历经几次更名,该文统称“中茶云南”)。八十载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奋进,中茶云南始终牢记时代担当,书写了一部属于云南茶叶,特别是普洱茶行业的现代篇章。

  中茶云南于1938年12月16日,在昆明的威远街208号成立。当时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成立了“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茶云南的第一个名称。公司的成立,是中茶公司成立时定下的开辟中国西南茶叶市场战略的落实。今年,适逢云南中茶公司80华诞,回望云南中茶公司80年的历程,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但历史终将铭记:八十年中茶历程,八十年普洱传奇。
  
  昆明茶厂,前身系成立于1939年10月的复兴实验茶厂,主要负责加工名牌复兴沱茶,后一度更名为“昆明茶叶加工厂”,1960年正式定名为“昆明茶厂”。作为中茶云南一直所辖的茶厂,过去,它主要是茶叶的初加工,生产大众喜爱的绿茶——花茶,老昆明称为“香片”的茶叶。它的产品不愁销路,就连边疆地区都可以买到昆明茶厂的这种花茶。

  进入70年代,改革大潮涌起。整个云南茶业都遇到了一个机遇:1973年,中茶云南取得自营出口权,开始办理自营出口业务。以昆明茶厂为主研创的一项创举,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传奇。
  
  1973年,中茶云南一名叫黄又新的先生代表云南茶叶界到广州参加春季“广交会”。在“广交会”上,他发现这里展销的广东广州茶叶厂生产的普洱茶很受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欢迎。他知道,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才会陈化,因此茶叶界里素有“爷爷做茶孙子喝”的说法。这里怎么会有大量陈化好的普洱茶上市?于是,“广交会”结束后,他取了一些广东茶样,回到昆明把这个问题连同茶样向公司作了汇报。

  经过咨询,广东方面坦诚相告,这是人工发酵生产的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普洱茶,在云南这个普洱茶产地还是空白工艺。公司立即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和一位名叫李桂英的工人师傅,加上下关茶厂、勐海茶厂各派出的两人,共七人组成云南茶叶考察团,由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二人带队,赴广东考察参观,希望尽快将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学到手。
  
  在安增荣一行赴粤考察学习的同时,昆明茶厂一位名叫陈佩仁的老茶师,在听取了黄又新的报告之后,表示“自己曾在四十年代就对此技术进行过实验”为由,主动请求试制。公司领导在“学习、试制可以双管齐下”的准则下,同意了他的请示。因此,还在安增荣一行还在学习广东经验之时,昆明茶厂就率先生产出1吨多的人工发酵的熟普洱茶,由黄又新先生带到这一年的秋季“广交会”参与展销。这一吨熟茶,在秋季“广交会”上大受粤、港客商的欢迎。粤、港商家觉得:云南的普洱熟茶,入口醇和,回味悠长,无论从外观品鉴,到内在质量,都远远超过广东产的普洱熟茶,当时的香港报纸是这样评价云南普洱茶的:“这才是真正的普洱茶。”因此,这一吨昆明茶厂生产的熟普,很快就销售一空。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商家要求订购。黄又新先生赶快通知昆明茶厂再行生产人工发酵的熟茶。这时,赴粤学习的安增荣、吴启英一行也返回昆明,人工发酵普洱茶这件事,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一开始,安增荣、吴启英他们也是全套照搬广东技术,采用温水渥堆。效果不是很理想,广州那个地方,海拔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适合用温水渥堆,普洱茶熟化得快,而昆明地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干燥,采用广东温水渥堆技术,没有成功。但是,昆明茶厂一次一次地实验,一次一次地失败,也一次一次地总结经验,陈佩仁也把他渥堆的秘诀传递给茶厂,共同攻关。后来采用冷水渥堆,终于大获成功。
  
  普洱茶的熟化过程由过去自然发酵要漫长的年份,一下子缩短为45天~60天。人工发酵的普洱茶透出阵阵陈香,外观条索肥大粗壮,呈猪肝色,冲泡出来的茶汤,晶莹剔透,滋味醇厚回甘,和自然陈化的普洱茶几乎一模一样。送去审检室化验,茶红素、茶黄素、维c等指标也和自然陈化的普洱茶相近,其中,维c的含量甚至比自然陈化的普洱茶还高。当年,昆明茶厂就生产出熟普10吨,(含陈佩仁的1吨)运往广东。接着,勐海茶厂、下关茶厂也相继投产熟普。
  
  后来,时任昆明茶厂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多次到普洱、保山、德宏等云南的茶叶生产地,传授人工发酵普洱茶技术,使云南真正成为普洱茶生产的王国,占据了港、粤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1979年2月,在全省普洱茶出口加工座谈会上,通过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我省普洱茶制造采用湿水发酵的速成法是1975年在昆明茶厂开始,逐步推广到勐海、下关、普洱茶厂等地”,言及“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各地积累了很多经验。现为进一步提高普洱茶质量,划一品质规格,巩固和发扬我省普洱茶声誉。根据现有经验,经过全省普洱茶座谈会补充修改,提出普洱茶制造的工艺要求(草稿),在全省试行。”《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的出台,为现代普洱茶的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生产工艺和规范的质量标准,至今还为云南各个茶厂所用。
  
  (本文作者周少蝶,媒体人,生于昆,长与昆,其作品常见各大报纸杂志。文章刊发时略有删减。)

时代担当 砥砺奋进 | 八十年中茶历程 八十年普洱传奇

1938年12月16日,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在昆明威远街208号,正式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茶云南前身”,中茶云南历经几次更名,该文统称“中茶云南”)。八十载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奋进,中茶云南始终牢记时代担当,书写了一部属于云南茶叶,特别是普洱茶行业的现代篇章。


中茶云南于1938年12月16日,在昆明的威远街208号成立。当时中国茶业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成立了“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茶云南的第一个名称。公司的成立,是中茶公司成立时定下的开辟中国西南茶叶市场战略的落实。今年,适逢云南中茶公司80华诞,回望云南中茶公司80年的历程,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但历史终将铭记:八十年中茶历程,八十年普洱传奇。


昆明茶厂,前身系成立于1939年10月的复兴实验茶厂,主要负责加工名牌复兴沱茶,后一度更名为“昆明茶叶加工厂”,1960年正式定名为“昆明茶厂”。作为中茶云南一直所辖的茶厂,过去,它主要是茶叶的初加工,生产大众喜爱的绿茶——花茶,老昆明称为“香片”的茶叶。它的产品不愁销路,就连边疆地区都可以买到昆明茶厂的这种花茶。


进入70年代,改革大潮涌起。整个云南茶业都遇到了一个机遇:1973年,中茶云南取得自营出口权,开始办理自营出口业务。以昆明茶厂为主研创的一项创举,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传奇。


1973年,中茶云南一名叫黄又新的先生代表云南茶叶界到广州参加春季“广交会”。在“广交会”上,他发现这里展销的广东广州茶叶厂生产的普洱茶很受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欢迎。他知道,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才会陈化,因此茶叶界里素有“爷爷做茶孙子喝”的说法。这里怎么会有大量陈化好的普洱茶上市?于是,“广交会”结束后,他取了一些广东茶样,回到昆明把这个问题连同茶样向公司作了汇报。


经过咨询,广东方面坦诚相告,这是人工发酵生产的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普洱茶,在云南这个普洱茶产地还是空白工艺。公司立即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和一位名叫李桂英的工人师傅,加上下关茶厂、勐海茶厂各派出的两人,共七人组成云南茶叶考察团,由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二人带队,赴广东考察参观,希望尽快将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学到手。


在安增荣一行赴粤考察学习的同时,昆明茶厂一位名叫陈佩仁的老茶师,在听取了黄又新的报告之后,表示“自己曾在四十年代就对此技术进行过实验”为由,主动请求试制。公司领导在“学习、试制可以双管齐下”的准则下,同意了他的请示。因此,还在安增荣一行还在学习广东经验之时,昆明茶厂就率先生产出1吨多的人工发酵的熟普洱茶,由黄又新先生带到这一年的秋季“广交会”参与展销。这一吨熟茶,在秋季“广交会”上大受粤、港客商的欢迎。粤、港商家觉得:云南的普洱熟茶,入口醇和,回味悠长,无论从外观品鉴,到内在质量,都远远超过广东产的普洱熟茶,当时的香港报纸是这样评价云南普洱茶的:“这才是真正的普洱茶。”因此,这一吨昆明茶厂生产的熟普,很快就销售一空。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商家要求订购。黄又新先生赶快通知昆明茶厂再行生产人工发酵的熟茶。这时,赴粤学习的安增荣、吴启英一行也返回昆明,人工发酵普洱茶这件事,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一开始,安增荣、吴启英他们也是全套照搬广东技术,采用温水渥堆。效果不是很理想,广州那个地方,海拔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适合用温水渥堆,普洱茶熟化得快,而昆明地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干燥,采用广东温水渥堆技术,没有成功。但是,昆明茶厂一次一次地实验,一次一次地失败,也一次一次地总结经验,陈佩仁也把他渥堆的秘诀传递给茶厂,共同攻关。后来采用冷水渥堆,终于大获成功。


普洱茶的熟化过程由过去自然发酵要漫长的年份,一下子缩短为45天~60天。人工发酵的普洱茶透出阵阵陈香,外观条索肥大粗壮,呈猪肝色,冲泡出来的茶汤,晶莹剔透,滋味醇厚回甘,和自然陈化的普洱茶几乎一模一样。送去审检室化验,茶红素、茶黄素、维c等指标也和自然陈化的普洱茶相近,其中,维c的含量甚至比自然陈化的普洱茶还高。当年,昆明茶厂就生产出熟普10吨,(含陈佩仁的1吨)运往广东。接着,勐海茶厂、下关茶厂也相继投产熟普。


后来,时任昆明茶厂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多次到普洱、保山、德宏等云南的茶叶生产地,传授人工发酵普洱茶技术,使云南真正成为普洱茶生产的王国,占据了港、粤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1979年2月,在全省普洱茶出口加工座谈会上,通过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我省普洱茶制造采用湿水发酵的速成法是1975年在昆明茶厂开始,逐步推广到勐海、下关、普洱茶厂等地”,言及“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各地积累了很多经验。现为进一步提高普洱茶质量,划一品质规格,巩固和发扬我省普洱茶声誉。根据现有经验,经过全省普洱茶座谈会补充修改,提出普洱茶制造的工艺要求(草稿),在全省试行。”《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的出台,为现代普洱茶的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生产工艺和规范的质量标准,至今还为云南各个茶厂所用

 

(本文作者周少蝶,媒体人,生于昆,长与昆,其作品常见各大报纸杂志。文章刊发时略有删减。)

班章成王、白菜封神、孔雀飞天!为你详解班章普洱茶的传奇崛起

提到“白菜”、“孔雀”,相信经常喝茶的朋友都不会感到陌生。近20年的时间,它们从最初的“留待闺中无人识”,一跃变成如今的“身家贵比黄金叶”。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白菜、班章的成王之路。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和大家聊聊,班章普洱茶的由来!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诞生篇:从大白菜到孔雀班章

大白菜、孔雀班章,在业界有“菜鸟班章”之称,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间,福今何氏兄弟先后向国营老勐海茶厂、兴海茶厂定制的白菜系列、孔雀系列班章生态茶。

当时,中国的普洱茶要出口到欧洲,就必须采用欧盟的食品要求。1999年,勐海茶厂成功申请了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其图标状如白菜,被普洱茶爱好者称之为“大白菜”。


2001年班章小白菜

2003年,滇南茶区多雨,再加上非典蔓延,大量茶原料没能按时进入工厂加工。同时,有机食品认证的年度审核更加复杂,班章生态茶上的白菜标识被一只回首的优雅孔雀替代。

“孔雀”实则源自“白菜”,但不同的是,孔雀在班章原料的配比上高于白菜,在原料等级的要求上要嫩于白菜,所以“孔雀”作为一个脱胎于“白菜”,而又不同于“白菜”的全新品种诞生了。

由此,2003年孔雀系列班章生态茶宣告面世。茶纸上的回头孔雀孤傲凌绝,彩屏大开,上方盖有“群星伴月”印章,从四星到六星,彰显不同品级,其中以六星孔雀为最。

二、成名篇:大白菜、孔雀班章的出名之路

作为普洱茶界人人称赞的传奇普洱,“大白菜”与“孔雀班章”在最初问世时,由于其独特的烟香和强烈的苦涩,并不为市场所接受。

2004年左右,随着古树山头茶的崛起,老班章逐渐被接纳认可,大白菜系列作为最早的老班章纯料代表,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直到2006年开始,人们开始接受班章茶霸道的口感滋味,“大白菜”、“孔雀班章”系列价格开始稳步上升。

到如今,“大白菜”面世已经近20年,老班章深厚的内质与独具辨识性的强劲风味让越来越多的茶友痴迷,早年的很多“大白菜”、“孔雀班章”茶品,已经是一茶难求。

例如,2002年班章珍藏精品大白菜,初出厂时,价格仅600多元一片,如今市场售价高达15万元一饼,且有价无市,仅有少量现货在少数藏家手里。

还有,2004年孔雀班章土鸡沱,在面市之初,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当时市场价为4800元一件,80元一沱。到如今价格却已超过10万元一沱的天价。

这个过程中,风格霸气的班章原料成就了白菜、孔雀班章的传奇,白菜、孔雀班章的传奇又反过来,奠定了老班章的称王之路,二者相辅相成,在普洱茶的历史上书写了璀璨的一笔。

如今,“大白菜”、“孔雀班章”的市场价,较之出厂时早已上涨一倍乃至数倍以上,可见班章王者自有霸气。它们凭借优质的选料、公认度极高的口感,赢得市场青睐,不仅身价高高在上,而且也是杠杠的硬通货,堪称茶中翘楚。

找到约1,15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