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西归

找到约319条结果 (用时 0.03 秒)

普洱茶发展趋势:从投资收藏驱动转向品饮消费驱动

【兴茶网 资讯】普洱茶在国内的兴起不过几十年,由于“越陈越香”的特点,这几年普洱茶的收藏投资被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令普洱茶以一路高歌的方式进入了大众的视眼,这也间接打开了普洱茶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人关注普洱、喝上普洱。

眼下,现如今普洱茶更加的理性化,面对的市场也更加多元化。对于茶企而言,也要面临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是要依靠收藏投资市场还是大众消费市场的驱动?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如何够在大众消费市场上更好的落地?

炒作难成气候

投资收藏市场越来越理性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如今,这一阶段正是普洱茶的快速发展期,普洱茶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承与创新的叠变中,普洱茶也开始和“收藏”、“投资”挂钩,形成了品饮市场与投资收藏市场同台竞技的新格局。普洱茶产业离不开资本支持,尤其在普洱茶行业蓬勃发展的近十年里,一些深入普洱茶产业链建设的企业,以及资本的进入,为创新迭代缓慢的茶产业注入新的动能、新的活力。

图片描述  

一直以来,投资收藏市场被认为是普洱茶消费的主流市场之一,也是推动普洱茶发展的动力之一,收藏市场不仅吸收了许多新茶,更重要的是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到普洱茶行业中来。

去年,在香港接连举行的仕宏2019春季拍卖会、东京中央2019春季拍卖会这两场拍卖会上,“古董级普茶”再创拍卖新纪录,成为业界焦点,8582薄纸青饼成交价刷新纪录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成最贵茶王,普洱茶是目前大众收藏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板块。于是乎,在香港,年份普洱茶的拍卖也成为当地部分拍卖行的重头戏。

图片描述  

但这种惊喜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一些品牌茶企来说,整个市场形势的变化,也逼得自己要面对大众消费市场与投资收藏市场的的各种平衡考量,但还没到取舍的地步,因为对于一些品牌茶企来说,投资收藏市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业务板块;毕竟,一旦自己的推出的某些产品能被投资收藏市场认可,那也是一种江湖地位的象征,对于品牌的口碑与美誉度都能加分不少的。

但是,当前的投资收藏需求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果当前市场上一些高价拍卖的行为只是一种炒作的话,那么投资收藏就是一种隐性的吹捧。接下来,随着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升级与市场进化,投资者、藏家对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判断和收藏趋势的把握都将变得更加迫切,兴茶君相信普洱茶的投资收藏市场接下来更应该踊跃出一些有一定影响力或权威的流通平台、变现平台、评估机构。这样,才会形成一个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市场。

在大众市场中找增长潜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不少茶企为了化解资金压力,一味追求投资收藏市场并不可取,因为毕竟有资金、有能力投资普洱茶的消费群比较少,要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除了投资收藏市场,还要从大众消费市场挖出潜在需求,这个大众市场里更应该去进行细分。

“我觉得小产区可培育、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细分市场。”某普洱茶品牌负责人Z先生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大众品饮市场是未来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大众市场的基础上,可再细分出以年份茶市场和小产区市场为主体的偏向中高端的消费市场。

图片描述  

显然,近几年颇为热闹的易武、班章、冰岛和西归等“山头茶”,可以作为小产区的案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几年“山头茶”概念可以看做是“小产区茶”概念的萌芽,将酒行业的‘酒庄酒’当做普洱茶里的‘小产区’概念对标的前景。

在谈到对待收藏与品饮看法时,有一些茶客表示:茶不被喝掉,失去了品饮意义,而好的普洱茶不升值,又失去了陈化意义。

普洱茶应先品饮,再收藏,一边喝茶一边陈化,当茶的存世量到了一定程度后成为在市场上可以流通的收藏品。茶品自身收藏价值的本质还是“品饮价值的升华”。

从投资消费驱动到品饮消费驱动

基于当下普洱茶收藏市场的转变,未来普洱茶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机会方向,比如,因为新茶价格高,投资类型资金会把目光从新茶转移到年份茶上;中期茶无论是体量、品饮价值以及性价比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中期茶可能会形成二次品牌;可能有更权威背书的交易平台的建立。来强化年份茶的流通渠道。

而这些新的机会方向,未来几年要获得长足发展,解决专业仓储问题将变得更为关键。可能,不久的将来会有专业普洱茶仓储公司把普洱茶仓储平台化,并把专业的普洱茶仓储规模化复制到一些城市中。

对于普洱茶的价值构成就是品质加品牌,品质决定消费,品牌就是知名度与变现。毕竟普洱茶的陈化周期长,这么长的时间必然会沉淀大量的资金,而在投资收藏者眼里,这些资金的投资是否成功,主要标准还是在于能否增值、变现。

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一方面,缘于普洱茶与生俱来的投资属性,加上现在古树、山头、小产区的热点还在持续发酵,导致投资收藏和文化消费,短期内不会被颠覆。但对于一些新入势力或者新锐品牌而言,传统的投资收藏市场已经过了窗口期。

毕竟普洱茶产量的增长、库存量的增加,正在推动从投资消费驱动到品饮消费驱动的发展趋势。

图片描述  

如今,接触到普洱茶、懂得普洱茶的群体其实都在逐渐扩大,这意味着普洱茶的市场细分化、产品的多样化、消费的分级化等需求亦随之而来。这些消费需求,已经对传统的普洱茶市场划分以及普洱茶产品形态,带来了更大挑战。

但机遇也同样在形成,那就是通过大众品饮消费带来普洱茶新的市场增长,这不仅是普洱茶市场的发展趋势,亦是供需关系的真实诉求。

普洱茶定律的始末

介绍了普洱茶定律的形成,以及结果,有些茶友仍然对它感觉懵懵懂懂,也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普洱茶可以解释一切的理由,在这里就此说明下普洱茶定律的始末,看看我们是否能一致认同。

1,我们的远古祖先可能来自云南,因为目前认为的珠峰是最高的,人能在陆地行动一般需要陆地,剩下的我们可以自己做联想。假如证据不成立,那么人类文明的起源很可能是多源的,我比较赞同这条,原因有亚特兰蒂斯,苏美尔文明,古印度等,但其文化起源文明可以看到一个古老的符号——太极图。我之所以说中国文明起码有五千年以上的依据之一,就是因为世界各地有太极图出现,据说乌克兰的太极图有7000年的历史。但最有意思的是阴阳符号,在云南通过考古,据说有2万年的历史。

2,关于太极图需不需要去证明全世界是不是都用过,我们可以百度各地逝去的文明就可以知道。目前明确的说法是,太极图与二十四节气有密切联系,这是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它是怎么定的?太极图上的点是根据日晷定的,日晷是我们最早通过勾股定律的实现来记录季节的,以太阳照射到杆子最长与最短来算节气,而我们的农活一般与节气是密切联系的,这个时间起码有了几千年,日晷的最后变成了今天的手表,而科技中的陀飞轮机械手表为什么这么贵?这些价值正是凝聚了我们传统智慧的结晶。



3,在上古的羌族,蚩尤,黄帝,以色列,苏美尔,西藏,非洲人,象雄,亚特兰蒂斯,美索不达米亚,华阳国志,山海经,三星堆的青铜神树,生命之树,鹰,蛇,树,它们又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搜索信息,我们会发现,这些上古时期的文明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从三星堆遗址的青铜树信息中,与我们记载的山海经描述有联系,其中太阳升起的东方扶木,太阳下落的西方若木,中央的建木沟通天人的地方。这颗青铜神树便是“扶木”,“若木”,“建木”的融合。而在三星堆中,还挖出了其他树,其中一颗底座有三个跪着的小人,还有几颗小的青铜树,可能是代表建木与若木。但是这些树代表的是什么?目前的记录说的是生命之树,上古时期苏美尔文明对生命之树是非常崇拜的,它象征着当时人类统治者没有给我们人类的第二能力:永生。只给了我们第一能力:生殖。

而在5000年前,也就是传说的大洪水之前,大陆是没有对立的。通过对山海经与三星堆发现的青铜树产生了

联系,青铜树有鸟,蛇,树,青铜树下有条蛇,最后蛇战胜了鸟,把鸟关了起来。美国喜欢用老鹰,中国喜欢用龙代表。更有意思的是西方有亚当与夏娃禁果的故事,一条蛇在苹果园让他们偷吃了禁果。而如果这些串起来,这些信息是多么脑洞大开?鸟在天,蛇在地,中间有树,人需要生殖繁衍但不能永生,我们这几千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这些跟普洱茶定律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跳出上古时期的联想,回到现实中来。


洪水,树,是一个什么概念?水为生命之源,至今氢元素与氧元素为什么可以变成液态,我们无法解释,只是眼睛看到:“哦,这是液体。”。从这个现象我们发现了什么?从这个现象说明,我们只是用眼睛来看世界的,到底对不对,我们需要用人的其他感知来辅助确认,但其他器官的感知也是有局限的,这就好比基因研究,我们研究发现,这些基因内部像被封锁了一样,有80%的功能被限制,至今科技无法破解。在2018年的科学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带着的遗传密码是通过细胞来传递的。过去我们认为细胞之间传递的是电信号、荷尔蒙等,而现在我们发现它也用来传递基因,即细胞与细胞结合的突触能传递遗传信息,这也就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因为遗传代码与记忆信息和意识,感知有联系,这为基因可能影响人的认知带来了证明。
器官就像输入设备,类似我们的鼠标,键盘等等,输入特定的信息,我们的五官便是接收世界的信号,从而转成信号传送给我们感知。那么,基因的遗传代码或者传递的信号又具体是什么?如果和世界信息联系在一起又会是什么?这个就需要用到普洱茶定律。在普洱茶定律中,有古树的概念与自然的概念,从古树概念来说,古树也就是茶树的年龄,它带着记忆信息的基因传递到我们身体中,这便是为什么有些喝茶人会越喝越清醒的一个因素之一。有些茶人喝着喝着,身体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在历史上,茶圣陆羽是一个证明,而现在也有一些人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公认的就是当喝茶反复练习后,我们会发现,嗅觉可以变成味觉,他们通了,普通人或者新手会说:“为什么我没有?”这就是一个现象。当这些现象全部联通后,我们的基因或者说我们人体可以联通食物或者自然本身,也就是我们说的——天人合一,循环往复,永生,也就是我们或许能接近像神一样的能力。

拥有接近神一样的能力,它所表现的可能是某些特异功能,在美国,目前唯一承认拥有特异功能的是联觉。比如,他们听到声音能看到音乐的颜色等等,这部分人称之为联觉。那么就这些现象来说,我们只要特定去研究这些现象,明白本质,那么我们不就可以真正接近神了么?这不就是证明了科技是万能的,最终说明了基因是万能的么?那跟普洱茶定律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就跟我们的上古时期有了关系,之前说过,人类诞生我们并不知道,目前知道的信息很少,我们听说的是——“神”,从考古,历史以及科学的各种信息中也得到了某些不可思议的验证,而神有造人的能力,而统治人类的神,给了人的第一能力上面说过了,是生殖繁衍,第二能力的永生并没有得到,于是我们看到了苏美尔文明对生命之树的崇拜。洪水以及诺亚方舟带给了我们繁衍的信息,也就是生命,在世界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生命繁衍几乎都需要水。而第二能力的永生,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但是我们知道生命的维持,在于食物,食物转化为能量,我们可以生存。我们听过有些神话故事,在西方与东方都有传播疾病的神,这说明了我们并不能永生的事实。
故事归故事,我所要说明的是,今天的科技验证了水为生命之源的现象,而茶为万病之药这个问题或许我们难以相信,但就今天的草本植物从食物到药物实现了“药食同源”,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现象,我们是无法辩驳的。而作为中医,我们知道的是运用草本植物,这又与“生命之树”有异曲同工,今天的NMN说是永生的神药,其实是维生素B族群反复提炼的,这种东西在植物中可以获得,但是含量较低。或许我们认为我们的科技很厉害,可以让我们寿命得以增加,但是请回到上述美国成人联觉的案例上来,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对这些有联觉超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同样要面对疾病与寿命的限制,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即使有了特殊的能力,我们仍然还要面对疾病。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出一个正确的科技来让我们真正健康。


茶,为万病之药,为末代仙药,这是佛家修行的人告诉我们的,还是古代日本的僧人荣西禅师说的。我们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茶,久服,有力,悦志。”。只要拥有这样的标准茶,我们也就拥有了万病之药的基础,普洱茶定律是在这些标准下完成的,但这个理论,完全违背了今天我们科技对茶的认知。我们知道,今天科学与传统会说,茶喝多了会“虚”,这是根据李时珍对茶的描述说明的,科学也验证了李时珍的理论,茶多酚多剂量摄入多了,就会肝中毒,肝不好人的肤色会发黄等等,这些都是虚弱的表现。
但是李时珍重新编写《本草纲目》时所发现中药的属性变了到底是不是属性变了还是其他?这要懂食物属性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白食物的属性,而要做到这样的技术,科技目前没做到,因为检测的食物≠吃的食物,因此我们自己就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自己明白食物的品质。最终我们也就是需要普洱茶定律来实现传统学问与科技的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上古时期我们的第二能力——永生以及更高的能力。


普洱茶定律的始末,“始”,在于神农,在于三星堆的生命之树,“中”为我们的《茶经》,陆羽鉴水,茶,久服有力悦志,日本僧人说的“茶,为万病之药,末代灵药。”,“末”或称为现代科学技术。它也证明了茶的各种内含物质对人体有益,而好的茶是没有剂量与上瘾说明的。那为什么普洱茶定律跟茶经有关系呢?因为茶的起源在云南,陆羽当时在上流社会,与云南茶有联系,饼茶在巴蜀就有,中国的阴阳符号在云南的两万年前就有出现。而我们知道这些,对我们体验普洱茶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只有喝到了事实,我们的文化才能体现价值,体现文明的辉煌不是么?


昔归古茶山——因渡口而诞生

昔归古茶山

位置: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昔归村

海拔:750~900米

降水:1200毫升左右

#1

独特的气候环境

昔归古茶山位于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昔归村的忙麓山,离村委会12千米,距乡政府16千米。面积约4平方千米,海拔750~900米,年降雨量1200毫升左右。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

在昔归发现有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遗址,这是早期生活在澜沧江领域的古濮人的遗址。忙麓山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森林植被为亚热带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昔归忙麓山地形特殊,澜沧江对岸是普洱市的镇沅、景东地界,地势平缓,昔归东面是临翔区的大朝山和景东县的长发山,两座高耸矗立的大山“锁住”澜沧江,使沿江而上的气流在此滞留,形成独特的气候,降雨充沛,森林植被好,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茶树生长。忙麓山除小气候环境外,土壤与周边不同,但与冰岛老寨的土壤很相似。

昔归茶知名度非常高,在普洱茶界无人不知晓,昔归茶因古渡口而形成。自古就有高山云露出好茶之说,可昔归茶却颠覆了这一说法,把茶树种在海拔700多米的江边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茶叶种植海拔最低的古茶山。这是哪位牛人做到的?此人名叫苏三宝,人称苏三大人。

#2

奇妙的历史渊源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麓川(今瑞丽)土司思伦法率众数万人攻景东,打通临沧地区通往景东等地道路。《缅宁县志》载:“澜沧江上渡,即本县之戛里渡。距城东140里,为通景要津,设船以渡。”戛里渡口是当时缅宁至景东、云州至景东这两条茶马古道在澜沧江的重要交通要塞。

苏三宝,1829年出生在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的一个汉族农民家庭。少年习武,练就一身好武艺,长大后流落到了戛里铜矿做苦工,后来参加杜文秀、李文学领导的滇西回族、彝族、哈尼族等农民起义,成为义军首领,在与景东陶府的傣族军队作战中,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义军攻陷景东陶府,战后向上禀报了苏三宝的战功,大理政权的“总统兵马大元帅”杜文秀授苏三宝为“征东大将军”,驻兵戛里(小厂街),并兼戛里铜矿头领。

后来苏三宝被朝廷招安封为“义勇正图董”,并赏花翎副将军衔,但因不识文断字,没有去任职,留在戛里当土豪,人称“苏三大人”,控制着无量山以西的曼等、景福、永秀、里崴、振太等地区。后又出兵参加平息云州(今云县)一带的地方叛乱,因参加平叛有功,清廷把缅宁(临翔区)的平村、邦东的澜沧江戛里渡封赐给苏三宝。

苏三宝凭借朝廷封赐和手中兵权,牢牢控制戛里渡口;扩建戛里铜矿厂,到安板井开盐井。在他控制戛里渡口的40多年时间里,因景东人过江要从西方的临沧归来,就把戛里渡称为“西归渡”,再后来就称“昔归渡”。

苏三宝从邦东找来茶苗,在临沧县昔归渡的忙麓山开地种茶,男人以划船打鱼为主,女人以种茶为业。因在忙麓山种茶时把山中的大树保留了一部分,使昔归今天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风景,昔归茶以藤条茶模式留养为主,茶叶汤色黄亮,入口醇和滋润,回甘好,杯底留香持久。

同时,苏三宝还在景东县长发山的“大扁山炮台”边开垦茶园,让看守炮台的人也兼做茶工,目前还保留有古茶树500余株,成为当地最名贵的茶叶。在景东、云县、临沧开设“允丰号”从事经营活动。有多个马帮来往于各地,把铜矿、食盐、茶叶等生意做到景东、临沧、云县等地,在澜沧江两岸称霸40余年,成为不向晚清朝廷纳贡上税的“土皇帝”和豪绅。

苏三宝家族在民国初年被民国政府派重兵剿杀,并被定性为“叛匪苏三宝”,家财被洗劫一空,后来蔡锷主政云南,判归还土地房产给苏三宝后人。但他在100多年前,无意间种下的这几百亩茶树,如今成为后人一座采之不尽的“金矿”,所以说昔归古茶山是因澜沧江渡口而诞生。

澜沧江上的昔归大桥

伴随着昔归茶的芳香,一个有历史争议的豪绅,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留下一片神奇的茶山。如今,墨江到临沧的高速公路从昔归跨江而过,澜沧江上呈现“高峡出平湖,一桥飞架南北”的壮观美景。在这个江岸茶山上,从久远的新石器古人类遗迹,到悠悠古道上行走的马帮,摆渡在江面上的木船,茶山上唱歌采茶的山妹子,再到慕名而来的茶人游客,正在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不仅记录着昔归的过去,还在谱写着昔归的将来。

来源:新华国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