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劲中带着温柔的昔归(上)

有人用"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来形容昔归古茶园,带有几分江湖豪气,细思下来却也是昔归的真实写照。

这片稳居一线山头的古茶园,是名山头中离澜沧江最近、海拔最低的古茶园,以阳刚强劲中带有几分温柔而被众多茶友喜爱。

茶山地理

山头名称:昔归,古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忙麓山,面积约600亩,亩均约40株。

地理位置:昔归忙麓山古茶园位于临沧市临翔区东部的邦东乡邦东村民委员会昔归村民小组,距邦东村委会12公里,距邦东乡政府16公里。

古茶园范围东至澜沧江嘎里古渡口公路边,西至墨江临沧高速公路隧道口箐边,南至忙麓山顶,北至墨临高速桥底。

海拔高度:海拔740~1043.4米,其中古茶园主要分布在800~950米范围。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100毫米优势树种邦东大黑叶。

土壤构成: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偏酸性。

地名释义:"昔归"是傣语音译,意为"搓麻绳的地方"。

嘎里古渡的存在,让沿古道来往于此的渡船、马帮等需要大量麻绳,"搓麻绳"或许因此而成为古时当地人的一大营生。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地方,茶叶品质要更好。

当然海拔并不是绝对,许多普洱茶古茶园的海拔大多在1200~2000米区域,尤其以1700~2000米区域最适宜栽培型古茶树的生长,品质也相对更佳。

海拔再往上,则是野生古茶树的主要生长区域。

昔归是个例外,忙麓山的海拔在740~1043.4米之间,其中古茶树主要分布在800多米的区域,在云南的所有茶山中算是海拔比较低的茶山。

但这片低海拔的古茶园,其品质却非常好,成为"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一个意外备受人们追捧的昔归古树茶,产自忙麓山。

背靠昔归山的忙麓山整体并不大,它是海拔最高达3429米的邦东大雪山向东延伸到澜沧江畔的一部分,山脚便是嘎里古渡。

不过,忙麓山并不只属于昔归,而是为昔归、荒田两个村民小组共有。

在集体化时代,昔归、荒田同属一个生产队,1978年时才分成为两个生产队。

昔归、荒田两个村民小组约有160多户人家,人口500多。

其中傣族人口占到一半以上,刀姓、冉姓、阮姓、孔姓都是傣族。

据曾在1996~2007年期间担任过昔归村民小组组长、邦东村委会主任等职的刀正华介绍,他的先辈是20世纪30年代从上游的云县大朝山一带,逃国民党兵役而迁到昔归的。

那时的昔归,人烟稀少、土地又相对肥沃,慢慢地从各地逃兵役、逃难来的人就汇聚到这里从"老邦东新石器遗址"和"昔归新石器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邦东一带居住、活动。

忙麓山上的茶树种于何时难以追溯,其最早见诸文字,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由丘廷和编撰完毕的《缅宁县志》:"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

志书中所说的"蛮鹿"指的就是现在的忙麓山,"锡规"就是现在的"昔归",这是史料中关于昔归茶的最早描述。

也因此,民国时期当地县署官员多有饮用忙麓茶的偏好。

1970年前后,当地每年要精制100公斤的忙麓茶交到县里,当地人称之为"县委茶"。

茶山资源

昔归茶成名较早,在山头茶刚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就已成名,甚至名气一度在冰岛之上。

背靠邦东大雪山、面朝澜沧江的地域特征,让忙麓山不仅常常云雾缭绕,还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小气候”,即日照时间短,太阳直射光少、漫射光多。

来自邦东大雪山东南坡下沉的冷空气,与澜沧江抬升的暖湿气流,清晨在邦东的澜沧江河谷地带形成了浓厚的积雨云。

上午9点之前,浓密的云海笼罩忙麓山一带,让昔归赢得了“藏在云里的秘境”之美誉。

当阳光穿过云海散射到茶树上,有效减少了叶面蒸腾,有利于保持茶树的持嫩性。

而且山地河谷地带,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同化作用强,夜晚温度低、代谢作用弱。

从而提高了茶叶体内养分的积累,提高茶树芳香物质、多酚类、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也就提高了茶叶品质。

整座忙麓山地处向阳坡,其中约一半为古茶园,另一半为亚热带雨林。

古茶园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地势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脚的澜沧江。

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古茶树周围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野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

(摄影|朱力)

茶园周围混生着高大的林木,荫蔽着这片忙麓山古茶园。

漫步在古茶园中,可以看到茶树品种以邦东大黑叶为主,大叶种与中小叶种混生在一起。

邦东大黑叶是云南省地方标准品种中的独有良种,是临翔区和临沧市茶叶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

昔归人如今还传承着古时候留下来的藤条茶留采法,所以在古茶园中还可以看到许多的藤条茶树。

如藤蔓的树枝长度可延伸几米,枝蔓相互交织蓬松茂盛,而树干几乎被遮挡不见。

有些较大的古茶树,基围达1米多,冠幅铺展开来有三四米,坐在古茶树下十分阴凉。在2008年之前,茶园里的生态环境要比现在更好,茶树下杂草丛生,茶林间长着许多比古茶树更高大的树木。

土壤也是成就昔归茶的一大因素。

昔归一带的土壤,为矿物质含量较高的酸性赤红壤。漫步在茶园中,不时可见被当地人称为“羊肝石”的风化石,这种风化石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风吹雨淋风化后土质疏松。

土壤表层有机质丰富,为昔归茶的优良品质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也给茶树的根部带来充足养分。

一般估算,忙麓山古茶园的面积在500~600亩间,春茶产量1.5~2吨。

生产队的时候,昔归基本没有新种植过茶树。

1982年包产到户后,当地村民才开始在古茶园中补种茶树,但也没有规模化种植。

现在的小树茶,是2006~2010年间大规模种下的,面积有四五千亩。

原文节选自《普洱》杂志2022年7月刊

《刚劲中带着温柔的昔归》

图|文段兆顺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

产品:
礼品茶系列瑞道生茶熟茶 礼品茶系列圣茶生茶 礼品茶系列云南之月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僾伲族生茶 骄阳 壹佰壹拾壹年庆生茶 岁月系列班章 岁月系列 冰岛 岁月系列 易武 大雪山 吉象如玉 宫廷普洱 宫廷普洱 布朗山老曼峨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布朗族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傣族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基诺族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拉祜族生茶 礼品茶系列韵云南佤族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班章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邦崴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南糯正山普洱茶生茶 探秘系列 妖茶 峨眉高山绿茶特级品味 竹叶青品味 六大茶山系列倚邦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易武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攸乐正山普洱茶生茶 竹叶青静心 竹叶青论道 竹叶青静心双李定制款 六山春尖系列六山春尖饼生茶 七子系列七子普洱茶熟茶 生肖系列神马饼茶生茶 书茶一味系列我的人文普洱生茶 六大茶山一品陈香熟茶 易武典藏系列易武正山普洱茶生茶典藏品 六大茶山御品陈香熟茶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生茶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熟茶 六大茶山臻品陈香熟茶 秋韵 班章五寨 秋韵 易武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和润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流芳生茶 秋韵 冰岛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鸣泉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如虹生茶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陆号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壹号 贺开庄园系列禅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秘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意境生茶 布朗老树圆茶 班章(珍藏品) 贺开庄园系列阮殿蓉藏贺开班盆古树纯料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甘知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苦品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三味茶心无明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贺开古茶庄园有机普洱茶生茶 纪念饼系列六山古茶庄园成立纪念饼生茶